部编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说课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目录
一 单元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三 学情分析 四 教学目标 五 教学过程 六 课后作业
单元分析
活动·探究
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能力为指归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 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能力;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提高 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方式;学会准确、负 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4.养成阅读新闻、关心时事的习惯。
需具备:明确消息的概念,了解消息“倒金字塔结构”,掌
学情分析 握消息语言特点。
已具备:初步了解消息的概念、“倒金字塔结构”、语言特 点,具备一定的消息阅读能力。
未完全具备: 1. 准确把握新闻要素、结构; 2. 用“倒金字塔结构”准确梳理新闻事实; 3. 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现态度与倾向; 4. 从新闻篇章阅读到对社会报刊、媒体的自主阅读和关注。
教学过程
研学体会
小组合学:研读诺贝尔的遗嘱原文和消息中对遗嘱的陈述, 进一步体会新闻特点和消息由事实说话,让读者在确凿的事实 中感受作者主观倾向。
【设计意图】 把握作者的主观倾向是新闻阅读的策略之一,也是容易被
学生忽视的地方。在课文旁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 者感情倾向。
研学体会:试比较下面二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过程
交流感知
请2位同学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值得摘录的词写 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可就字音、字形或词义角度分析)
颁 bān发 建树
仲 zhòn 裁 g
卓有成效
遗 嘱 zhǔ
教学过程
交流感知
(1)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普通民众,在等待颁奖结果的过 程中,你会有哪些疑问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目录
一 单元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三 学情分析 四 教学目标 五 教学过程 六 课后作业
单元分析
活动·探究
以阅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能力为指归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 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能力;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提高 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方式;学会准确、负 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4.养成阅读新闻、关心时事的习惯。
需具备:明确消息的概念,了解消息“倒金字塔结构”,掌
学情分析 握消息语言特点。
已具备:初步了解消息的概念、“倒金字塔结构”、语言特 点,具备一定的消息阅读能力。
未完全具备: 1. 准确把握新闻要素、结构; 2. 用“倒金字塔结构”准确梳理新闻事实; 3. 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现态度与倾向; 4. 从新闻篇章阅读到对社会报刊、媒体的自主阅读和关注。
教学过程
研学体会
小组合学:研读诺贝尔的遗嘱原文和消息中对遗嘱的陈述, 进一步体会新闻特点和消息由事实说话,让读者在确凿的事实 中感受作者主观倾向。
【设计意图】 把握作者的主观倾向是新闻阅读的策略之一,也是容易被
学生忽视的地方。在课文旁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 者感情倾向。
研学体会:试比较下面二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过程
交流感知
请2位同学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值得摘录的词写 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可就字音、字形或词义角度分析)
颁 bān发 建树
仲 zhòn 裁 g
卓有成效
遗 嘱 zhǔ
教学过程
交流感知
(1)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普通民众,在等待颁奖结果的过 程中,你会有哪些疑问呢?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部编版语文八上PPT课件

电头 地点:斯德哥尔摩。时间:1901年12月10日。发稿方式。
位置:第1段。第一句,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发 导语 机构;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分类及获奖条件
。
第2段,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 主体 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第3段,明确了颁奖机构、
颁奖时间和地点。
小结: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对于 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1)绍德国,的括伦号琴(内物理语学言奖),以他发及现文了X章射线最。后一段作者巧妙地运 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这些都体现了消息语言客 观准确的特点。另外,作品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多用陈述 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以上这些都显示出消息语言的特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 出的观点。(重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 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重点)
一、导入新课
2012年莫言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 诺贝尔医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 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融合在一起”而获得2012年诺贝 尔文学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 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和屠呦 呦因获诺贝尔奖而家喻户晓,那么诺贝尔奖是一种怎样的
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
消息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特征是客观、准确、简练、 朴实和通俗。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 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 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是本 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 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精品课件(部编教材)PPT

文常识记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
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
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
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
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
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
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 颁发。
字词积累
颁发( bān ) 遗嘱( zhǔ ) 挪威( nuó) 渗透( shè n )
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
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 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 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 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 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 息。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 “ 贝尔的遗嘱。
倒 获奖者信息是。 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所 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 金 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 字 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届颁奖) 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所以合为一 -段, 塔 置于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 结 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 构 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
结语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是课文的第一段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 尔的遗嘱。
采用引用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
的条件。
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主体部分依次介绍了首届诺贝
尔奖获得者的情况、颁奖的机构及时 间及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
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第2段: 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 所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 第3段: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 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届颁奖)的新闻所 不可或缺的,所以合为一-段, 置于消息主 体的第二部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精读细研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主体部分是第2、3段,主要内容为首届诺贝 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和地点。
精读细研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四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它有什么样 的作用呢?
属于背景部分,主要内容为介绍诺贝尔奖 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议权的分离。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大家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他们分别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和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除了文学 奖和医学奖,诺贝尔奖还设有哪些奖项呢?评奖 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解开心中的疑惑。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获奖者信息是消息最主要的内容, 放在主体优先位置。颁奖机构、时 间、地点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 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因此放在主体的第二部 分。
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 权与评奖权的分离。
合作探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认真阅读消息,体会这则消息 的语言,说一说它们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
合作探究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 ,他发现了X射线。
第0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课件)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说说“颇”的含义及作用。)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 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说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点评,品语言
品味语言特点 按要求品味下列句子,然后说说消息语言的特点。
(3)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 有成就。(体会括号和“卓有成就”的作用。)
奖项
获奖人
物理奖
伦琴
化学奖
范托夫
生理学或医学奖 贝林
文学奖
普吕多姆
和平奖
迪南 帕西
国籍
德国 荷兰 德国 法国 瑞士 法国
主要贡献
发现了X射线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潜透压定律 对血清疗法研究卓有成效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建立了红十字会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常识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习目标
1 理清新闻要素,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和语言特点。 2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3 了解伦琴等伟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读准字音
字词积累
挪威( nuó ) 颁发( bān ) 遗嘱( zhǔ ) 仲裁( zhòng) 渗透( shèn ) 诺贝尔( nuò ) 巨额( é ) 拨款( bō ) 卓有成就( zhuó)
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 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每年12月10日颁 发,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 证书和一笔奖金。
知识积累
诺贝尔奖主要设有哪些奖项?首次获得该奖项的是哪些科学家? 各有什么成就?请完成表格。
奖项
获奖人 国籍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 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说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点评,品语言
品味语言特点 按要求品味下列句子,然后说说消息语言的特点。
(3)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 有成就。(体会括号和“卓有成就”的作用。)
奖项
获奖人
物理奖
伦琴
化学奖
范托夫
生理学或医学奖 贝林
文学奖
普吕多姆
和平奖
迪南 帕西
国籍
德国 荷兰 德国 法国 瑞士 法国
主要贡献
发现了X射线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潜透压定律 对血清疗法研究卓有成效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建立了红十字会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常识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习目标
1 理清新闻要素,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和语言特点。 2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3 了解伦琴等伟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读准字音
字词积累
挪威( nuó ) 颁发( bān ) 遗嘱( zhǔ ) 仲裁( zhòng) 渗透( shèn ) 诺贝尔( nuò ) 巨额( é ) 拨款( bō ) 卓有成就( zhuó)
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 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每年12月10日颁 发,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 证书和一笔奖金。
知识积累
诺贝尔奖主要设有哪些奖项?首次获得该奖项的是哪些科学家? 各有什么成就?请完成表格。
奖项
获奖人 国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共23张PPT)

1867年秋,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
做引爆物,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试验开始了,他独自一人
点燃了雷汞,为了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他凝神注
视着,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只听得“轰”的 一声巨响,转眼间,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了一个大坑, 试验仪器在浓烟里翻飞。远处的人们不禁哀叹:“可怜的诺 贝尔完了!” 正在人们悲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人群跑来, 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硝烟中跑出来了。他一边奔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为什么要补充说明资金 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 这是作为消息的背景资料介绍的。诺贝尔奖的资金管
理机构是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
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文中特别交代资金管理者与诺贝尔 奖的评定无关,是为了强调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
结构明显,一目了然。 这则消息仅用4段文字,就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情况。消息虽短,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征。 2.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重点) 3.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难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即第一届。题目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清晰明显,使人一目了然。
“我成功了!”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
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
特发明蒸汽机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
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
贝尔奖”,是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 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2.速读主体部分, 从中你获取了哪 些信息?
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 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 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 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 容详略得当, 是新闻中的佳作。
导语 诺贝尔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 总括全文
诺 贝 尔
遗嘱(zhǔ )渗透(shèn) 卓有成效( zhuó )
仲裁( zhòng)拨款(bō ) 逝世( shì)颁发(bān )
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 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 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 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 建立不朽的功勋卓有成效 有突出 的成绩,成就。
作者介绍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是杰出 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 其 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 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 而且进行工业实 践, 兴办实业, 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 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 巨额财富。
1.朗读课文, 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所做贡献 准确翔
背景 资金来源发 资金管理和评奖两 权分离
小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 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 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 间和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 容详略得当, 是新闻中的佳作。
导语 诺贝尔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 总括全文
诺 贝 尔
遗嘱(zhǔ )渗透(shèn) 卓有成效( zhuó )
仲裁( zhòng)拨款(bō ) 逝世( shì)颁发(bān )
遗嘱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 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 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 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 建立不朽的功勋卓有成效 有突出 的成绩,成就。
作者介绍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是杰出 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 其 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 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 而且进行工业实 践, 兴办实业, 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 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 巨额财富。
1.朗读课文, 勾画出导语部分, 思所做贡献 准确翔
背景 资金来源发 资金管理和评奖两 权分离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后,天空突然渐渐下起了小雨。B.随着年龄的增长,使 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认同感。 C.他能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的原因,是由平时勤奋努力 所造成的。D.生活中,我们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懂得 怎样面对挫折,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挫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荷兰花海
的美景,对扬州人民来说是不陌生的。B.我们要养成 爱读书,让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C.我们在生活中 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D.同学们通过诵读 经典,感受、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 养。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简要 全面地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颁奖机构、颁奖时 间和地点、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及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 等内容,褒奖了世界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激发了 人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崇高精神。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
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 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 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能够 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 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一声惊雷之
第一部分(①):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 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 的由来。
第二部分(②-④):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 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 知识。
品读新闻
自读课文,把握这则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诺贝尔基
金会以及六位科学家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荷兰花海
的美景,对扬州人民来说是不陌生的。B.我们要养成 爱读书,让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人。C.我们在生活中 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D.同学们通过诵读 经典,感受、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 养。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简要 全面地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颁奖机构、颁奖时 间和地点、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及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 等内容,褒奖了世界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激发了 人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崇高精神。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
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 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 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能够 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 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一声惊雷之
第一部分(①):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 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 的由来。
第二部分(②-④):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 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 知识。
品读新闻
自读课文,把握这则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诺贝尔基
金会以及六位科学家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有何作用和 特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从何人、 何时、何事和如何等要素交代新闻事实。 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简洁明快,通俗 易懂。
作者分别介绍了哪些新闻事实?它们是按 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
介绍了 首次颁奖 、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 获奖者情况 、 颁奖机构 及 时间地点 、
屠呦呦(1930- )
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 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 开发中心主任。 2015年10月5日, 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 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 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 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 的最高奖项。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 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 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 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 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 要的奖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梳理本文的内容,整体感知消息所反映的 主要事实。 3. 初步理解消息的语言,体会其精准的特点。
莫言(1955- )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 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 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 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红高粱》入选《亚洲 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 100强”。2011年,《蛙》获得茅 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电头,包含了 哪些信息?
报道消息的通讯社、报道电文的发 出地(事件的发生地)、电文报道 的时间。
事实准确详实 结构安排合理 语言准确客观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 次颁发诺贝尔奖
2.介绍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作贡献
3.明确颁奖机构和颁奖时间、地点
4.介绍基金的来源,资金管理权和 评奖权分离
资金来源与运作模式 等, 它们是按照 从主到次 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也是新闻
消息呈现多个相关事实的主要特点。
(1)A.“他发现了X射线。”
B.“他发明了X射线。”
“发现”突出了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时的贡献,
辨 “发明”是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X射线本是客
析
观存在的,这里体现这则新闻用词的准确。
(2)A.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课
最大贡献的人
文
主体: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挪
结
威的奥斯陆举行
构 背景:1867年……诺贝尔奖评委会
结语:从即日起……或挪威的奥斯陆举 行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交代清 楚六个要素。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 威诺贝尔基金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此次获奖者包括 德国的伦琴等共6人。
语
B.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极有建树。
言 “极”的程度比“颇”要深,用“颇”字体现作者
用词的分寸,评价的客观。
这则新闻的用语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客
观性。
检测小结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卓
A.颁发 渗透 B.受奖 绰有成就
C.射线 遗嘱 D.取代 仪式
在新闻消息的标题和主体之间, 比较详细地交代新闻事实的内容, 叫作 导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