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TK道路版图文操作说明

合集下载

中海达RTK简易操作流程概要

中海达RTK简易操作流程概要

中海达Hi-RTK简易操作流程中海达RTK系列产品以其简单易懂、人性化的操作赢得客户好评,下面以GIS+手簿HI-RTK2.5道路版本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流程。

一、软件界面HI-RTK为九宫格菜单,每个菜单都对应一个大功能,界面简洁直观,容易上手,如图1图1其中1、2、3、5项为重点使用项目,基本涵盖了碎部测量和各种放样功能,2.5版本增加了向导功能,该功能可以引导新手从新建项目开始到测量进行设置,由于其他版本并没有此项功能,因此本文重点说明如何用1、2、3、5项菜单完成一次测量工作的流程。

二、使用流程1、新建项目点击“项目”图标,进入项目设置界面,如图2图2点击“新建”图标,进入输入界面,如图3图32.5版本默认了将当天日期作为新建项目名称,如果不想用,也可以自己输入要用的名称,界面上的“向上箭头”为大小写切换,“123”为数字字母切换,输入完毕后点击“√”,新建项目成功,点击“×”,返回九宫格菜单。

如图4图42、设置参数点击九宫格菜单第三项“3.参数”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界面显示为坐标系统名称,以及“椭球、投影、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平面格网、选项”七项参数的设置,如图5图5首先设置椭球,源椭球为默认的“WGS84”,当地椭球则要视工程情况来定,我国一般使用的椭球有两种,一为“北京54”,一为“国家80”工程要求用哪个就选哪个,点击框后面的下拉小箭头选择。

再设置投影,方法为:点击屏幕上“投影”,界面显示了“投影方法”以及一些投影参数,如图6图6工程一般常用高斯投影,高斯投影又分六度带、三度带、一点五度带等,选什么要视工程情况而定,工程需要三度带就选三度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需要一点五度带则要选择“高斯自定义”,选择方法也是点击显示框右边的下拉小箭头选择,选择好投影方法后,我们要修改的是“中央子午线”,修改方法是双击中央子午线的值,再点击右上角“×”旁边的虚拟键盘按钮,调出小键盘修改,注意修改后格式一定要和以前一样为×××:××:××.×××××E如图7图7温州三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120度(此图为有七参数的情况下,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坐标系转换问题对于坐标系的转换,给很多GPS的使用者造成一些迷惑,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海达RTK简易操作流程概要

中海达RTK简易操作流程概要

中海达Hi-RTK简易操作流程中海达RTK系列产品以其简单易懂、人性化的操作赢得客户好评,下面以GIS+手簿HI-RTK2.5道路版本为例,简要说明其操作流程。

一、软件界面HI-RTK为九宫格菜单,每个菜单都对应一个大功能,界面简洁直观,容易上手,如图1图1其中1、2、3、5项为重点使用项目,基本涵盖了碎部测量和各种放样功能,2.5版本增加了向导功能,该功能可以引导新手从新建项目开始到测量进行设置,由于其他版本并没有此项功能,因此本文重点说明如何用1、2、3、5项菜单完成一次测量工作的流程。

二、使用流程1、新建项目点击“项目”图标,进入项目设置界面,如图2图2点击“新建”图标,进入输入界面,如图3图32.5版本默认了将当天日期作为新建项目名称,如果不想用,也可以自己输入要用的名称,界面上的“向上箭头”为大小写切换,“123”为数字字母切换,输入完毕后点击“√”,新建项目成功,点击“×”,返回九宫格菜单。

如图4图42、设置参数点击九宫格菜单第三项“3.参数”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界面显示为坐标系统名称,以及“椭球、投影、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平面格网、选项”七项参数的设置,如图5图5首先设置椭球,源椭球为默认的“WGS84”,当地椭球则要视工程情况来定,我国一般使用的椭球有两种,一为“北京54”,一为“国家80”工程要求用哪个就选哪个,点击框后面的下拉小箭头选择。

再设置投影,方法为:点击屏幕上“投影”,界面显示了“投影方法”以及一些投影参数,如图6图6工程一般常用高斯投影,高斯投影又分六度带、三度带、一点五度带等,选什么要视工程情况而定,工程需要三度带就选三度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需要一点五度带则要选择“高斯自定义”,选择方法也是点击显示框右边的下拉小箭头选择,选择好投影方法后,我们要修改的是“中央子午线”,修改方法是双击中央子午线的值,再点击右上角“×”旁边的虚拟键盘按钮,调出小键盘修改,注意修改后格式一定要和以前一样为×××:××:××.×××××E如图7图7温州三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120度(此图为有七参数的情况下,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坐标系转换问题对于坐标系的转换,给很多GPS的使用者造成一些迷惑,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Hi-RTK简要操作说明

Hi-RTK简要操作说明

简要说明:1:设站过程中手簿的操作包括:A,开机——双击打开HI-RTK道路版软件——单击1项目(Project)——点新建(NEW)——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一般以当天日期为名)——对号——点左上角的项目信息(Project Info)——选择坐标系统(Coordinate)——在椭球(Ellipsoid)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投影(Projection)(主要是中央子午线改为当地的,例如济南地区都用117,自定义坐标以要求的为准,无要求的情况下则选择通常使用的经度)——首次椭球转换(Convert)、平面转换(Plan)、高程拟合Height Fitting)均设为无后——点击保存(Save)——完成后点XB,进入2GPS——点左上角接收机信息(Information)——选择连接GPS——然后点连接(Connect GPS)——点击连接搜索(Connect)——搜索(Search)(出现所需要的仪器号后)点停止(Stop)——(选中需要连接的仪器号)点连接(Connect)——(连上后)再点接收机信息(Information)——选择前面打对号的基准站设置(Set Base)——进入设基准站界面后——点左下角的数据链(DataLink)——有用电台(基准站为外挂电台就选择外部数据链(External Device)/若是GSM手机卡的话就选择内置网络(Built-in Wireless):其中内置网络选择文件里的“中海达1”,即IP:202.96.185.34,端口(Port):9000,分组号(Area ID):七位数(一般以自己的固定电话分组),例如0240001,小组号(Group ID):0~255之间任意数,例如:024——选择好后点运用(Apply)——再点其他(Difference)——进行差分模式(Difference Mode)选择为RTK——电文格式(Message Type)选CMR——高度截止角(GPS Elevation Mask)选择(15或20)度的——然后点位置Position——进行基准站仪器高Ant的设置,为斜高需要工作人员量取——设好后点平滑(Average)(默认为十次,平滑的目的:自动取十次的平均数,提高定位精度)——右下角出现开始(Start)后点对号——点确定,出现设置成功对话框——点OK即可(基准站便设置成功了)手簿上方显示已知点,主机第三个灯一秒闪一次就对了——点左上角设基准站GPS Base——点断开GPSC:再点点设基准站——选择连接GPS——在进行搜索(Search),进行连接移动站(Move)即可——点左上角接收机信息——选择天线设置——在天线高那选择斜高(Ant)——输入2.068——再点接收机信息(Information)——选择移动站设置——选择数据链为内置电台(Built-in Device),选择与基准站统一频道——其他里选择差分电文格式为CMR——点右下角确定(Yes)——显示设置成功(Do)对话框——点OK即可——移动站主机第三个灯也是一秒钟闪一次证明设置移动站成功了D:便进入5测量,到已知点采集数据——方法,按F2,ENT绿色键即可E:进入3参数——点左上角坐标系统——选择参数参数——(1)当选择计算三参数时,只需要一个已知点——点左下角添加--然后源点为刚刚采集的已知点的84坐标系下的数据,已知为已知点原有记录数据或54或80——计算结果需保证(在+/-150以内)——点是——出现坐标系统对话框——椭球转换——检查对与否——对则保存——OK——OK——对号——是——OK——点X即可(2)当选择计算类型为四参数加高程拟合时,需要至少两个已知点——与上述一样,点添加,需要添加两次,一定要对好已知点与采集点为同一点才可保存——点解算——算出数据的旋转在1左右是合格——点是(3)在计算七参数时,需要输入三个或三个以上已知点,如果同时有WGS84坐标与北京54坐标,可以先把已知点输到控制点库里(以备多次使用)直接在九宫格的参数界面里,点添加---点123图标在控制点点库中提取坐标即可---每输入完一个点保存---全部完成后点解算---点运用---是----保存---XF:再进入5测量——(1)左上角为碎步测量时——按F2,在点ENT绿键即可——即为采集完一点(2)左上角选择点放样时——即为放样模式——点左下角的箭头图标;a,弹出界面输入要放样点的坐标;b,在123点库中提取——选择完要放样的点后——点右上角的对号——对号——在放样界面的信息框中显示东南西北的偏距——寻找当偏距在0.02左右时,即厘米级精度是便可定桩G:线放样---点碎步测量----选择线放样---点左下角的新建图标----选择直线---选择一点+方位角---起点(从图标123“记录点库”刚放样点位后采集的当前桩位点名),---对号---里程输入起点里程(默认0)方位角处输入角度---长度输入大于你要放样的两端桩位点之间的距离)---对号---点中间一排的箭头---选择输入的里程,起点里程默认零的话,则在该处输入该点离你要放样的两端点的距离即可,如:15,在起点前为正,起点后为负。

中海达GIS 手簿Hi RTK道路版软件操作流程

中海达GIS 手簿Hi RTK道路版软件操作流程

道路版软件操作流程Hi-RTK RTK 中海达一.开关GPS主机二.GPS工作模式的设置三.架设基准站四.手簿程序的操作流程1.新建项目2.手簿和基站GPS主机连接3.设置基准站4.连接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5.设置移动站6.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7.采集碎部点坐标8.点放样9.直线放样五.碎步数据导出六.中海达仪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主机GPS开关一、.、按秒,开机电源键113电源键2秒,关机、按控制面板按键图解二、接收机大多数设置和操作都可使用控制面板的三个按键来完成。

以下为控制面板中海达V30外观图:灯灯电源状卫F1 功能键F2功能键键源电按键操作时间与指示灯闪烁时间含义分别如下表:三、操作说明按键操作小于 0.5秒单击操作双击按键操作间隔大于 0.2秒,小于1秒双击操作按键操作大于长按操作3秒按键操作大于6秒超长按操作灯亮大于0.5 慢闪秒快闪秒0.3灯亮小于按键功能四、按键操作内功能容“静态”工作模式选择、“移动台”、进行“基准站”F1单击F1双击工作模式五、指示灯说明六、架设基准站对中、整平基座,连接好GPS各连接线。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高度角在10-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2)、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3)、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七、手簿程序操作流程1、新建项目。

打开手部电源,打开【Hi-RTK道路版】软件,在主界面上点击【项目】→【新建】,WGS-84(源椭球为【椭球】→【坐标系统】→【项目信息】点击左上角,【√】右下角→【输入项目名】→.(根据测区要求情况选择)→【投影方法】当地椭球根据测区要求选择北京)54【投影】或国家→80【高程拟合】都改为无,→【平面转换】【保→【中央子午线】(输入正确的中央子午线),【椭球转换】存】→【OK】→【OK】→【】。

中海达Hi-RTK操作说明

中海达Hi-RTK操作说明

中海达RTK操作流程基准站模式:GSM基站;移动站模式:GSM移动台基准站任意架设在条件良好的地方。

打开手簿,打开桌面软件HI-RTK一建立项目1点击项目。

2点击新建起一个项目名字完成后点对勾(即回车)。

3点击左上角项目信息,选择坐标系统,源椭球选择WGS84,当地椭球选择实地坐标系,是北京54选北京54,是国家80选国家80,如果未知坐标系或者是自定义坐标系,选择WGS84。

4点击投影,自定义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改成当地中央子午线经度(赤城为117度)。

5点击椭球转换选择无,平面转换选择无,平面网格不启用,高程拟合选择无。

6点击保存,点击右上角X号关闭。

二设置基准站1,点击GPS,点击左上角接收机信息,连接GPS,点击连接。

2,点击搜索,搜到仪器后点击停止,选择基准站的号码(号码在基准站下面写着,一般为奇数),点击连接3,点击左上角项目信息,选择基准站设置4,点名可以修改为方便记忆的点名,天线高量一下斜高,输入进去,然后点击平滑,等待主机主动采集10次坐标,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对勾!5,点击数据链(如果用电台的话,选择外部数据链;如果用网络的话选择内置网络)6,点击其他差分电文为RTK 电文格式为RTCM(3.0),高度截至角为107,点击确定,一定不要忘记这一步!然后点击左上角项目信息,断开GPS三设置移动站1,点击GPS2,点击左上角接收机信息,点击连接GPS, 选择移动站的号码,点击连接3,点击接收机信息,点击移动站设置,数据链应该为内置电台,电台频道选择和电台相同的频道(如果用网络模式,那么网络参数输入和基站相同的参数)4,点击其他,差分电文格式为RTCM(3.0),高度截至角为105,点击左上角,点击天线设置,弹出的窗口在天线高处修改天线高为2.067,选择斜高,点击应用6,点击确定,点击右上角关闭。

四求参数1,点击测量2,看下上面碎部测量右边的解状态是不是固定解,如果不是,等待固定解3,把移动台拿到已知点上,气泡对中,点击工具栏按钮采集坐标4,在弹出的窗口处,修改点名(假设为A),点击右上角对勾保存5,去下一个已知点,气泡对中,点击工具栏右边第二个平滑按钮采集坐标6,在弹出的窗口处,修改点名(假设为B),点击右上角对勾保存7,点击右上角关闭8,点击参数,点击左上角坐标系统,点击参数计算,点击添加,点击源点右边的,从点名中调出刚才采集的第一个碎部点A,点击右上角对勾,在目标处输入A点的已知坐标,点击保存!再点击添加,点击源点右边的,从点名中调出刚才采集的第二个碎部点B,点击右上角对勾,在目标处输入B点的已知坐标,点击保存9,点击解算,看下缩放是不是十分接近于1的数字,如果不是,则是坐标输入错误。

Hi-RTK Road手薄软件说明书

Hi-RTK Road手薄软件说明书

Hi-RTK Road手簿软件说明书(道路版)Copyright(c)2008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目录第一章.软件简介及简易操作流程 (5)◆简介 (5)◆简易操作流程 (10)第二章.项目 (26)◆项目信息 (26)◆坐标系统 (26)◆记录点库 (27)◆放样点库 (28)◆控制点库 (30)◆更新点库 (30)第三章.GPS (31)◆连接GPS (31)◆演示模式 (32)◆导航信息 (33)◆卫星信息 (34)◆天线设置 (36)◆基准站设置 (37)◆移动站设置 (41)◆接收机信息 (45)◆数据调试 (46)第四章.参数◆坐标系统 (47)◆参数计算 (51)第五章.工具 (53)◆角度换算 (53)◆坐标换算 (53)◆面积计算 (54)◆间接测量 (55)第六章.测量 (57)◆碎部测量 (57)◆点放样 (61)◆线放样 (64)第七章.道路 (68)◆平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69)◆纵断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74)◆横断面设计与文件编辑 (74)◆道路放样 (76)◆横断面采集 (78)第八章.配置 (79)◆软件配置 (79)◆配色方案 (79)◆手簿选择 (82)第九章.符号释义 (83)◆一般符号 (83)◆按钮图形 (83)◆当前位置信息栏 (84)◆电量状态栏 (84)◆卫星状态栏 (85)◆解状态/质量栏 (85)第十章. Dolphin 9500手簿及手簿与电脑通讯 (87)◆Dolphin 9500手簿 (87)◆手簿与电脑连接程序安装 (92)◆手簿与电脑通讯连接 (96)第十一章.附录............................................................ ..100◆键盘输入 (100)◆点信息录入 (100)◆文件格式(道路文件) (102)◆程序、项目结构与路径 (102)◆V8/v9简易硬件操作 (100)第一章.软件简介及简易操作流程简介Hi-RTK Road软件是中海达公司最新开发出的一款基于道路施工测量的多功能手簿软件, Hi-RTK Road软件基道路工程测量行业的应用需求,广泛征集行业客户的建议,集实际工程经验和GPS作业优势于一体,是中海达测绘专业开发人员和广大客户智慧的结晶。

Hi-RTK道路版图文操作说明

Hi-RTK道路版图文操作说明

目录一、架设仪器 (2)二、设置基站 (2)1、新建项目 (3)2、连接GPS (4)3、设置基准站 (6)三、设置移动站 (7)1、连接移动站 (7)2、移动站设置 (7)四、碎步测量 (8)五、求解转换参数 (10)1、添加控制点 (11)2、解算参数 (12)3、检验检核 (14)六、放样 (14)1、点放样 (14)2、线放样 (15)七、道路设计 (16)1、平断面编辑 (17)2、道路放样 (19)3、横断面编辑和纵断面编辑 (21)八、数据导出与上传 (21)1、碎步数据导出 (21)2、连接计算机 (22)附A:Hi-RTK 道路版 V2.5版新增功能 (28)一、架设仪器架设基站可以架在已知点上,也可以随意架设,但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②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③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将GPS基准站架设、连接好,将主机工作模式通过面板上的按键调成基准站所需要的工作模式,等待基准站锁定卫星。

二、设置基站双击手簿桌面的“Hi-RTK 道路版.exe”快捷图标,打开手簿程序。

软件桌面1、新建项目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①点击【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项目信息新建项目注:请将新建的项目放在默认路径(\NandFlash\Project\Road)下,否则在手簿没电或硬复位的情况下,除NandFlash文件夹外的数据都会丢失。

②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坐标系统】设置坐标系统参数,(如下图)下拉菜单“坐标系”:选择国家,输入坐标系统名称,格式为“国家--xxxx”,源椭球一般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如果目标坐标为自定义坐标系,则可以不更改此项选择,设置为默认值:“北京-54”。

椭球投影“投影”:选择投影方法,输入投影参数。

中海达HIRTK常规操作流程(手簿)课件

中海达HIRTK常规操作流程(手簿)课件
点击
PPT学习交流
14
二、求转换参数(一)、
建立控制点库:点击项目,打开控制点库,点击添加按钮,
。 输入点名和相应的坐标,再点【√】就可以了
点击
点击
PPT学习交流
15
(二).在A点架好移动台
• 1、打开GPS主机电源,在GPS主机的 液晶面板上设置GPS接收机为(移动站) 模式
• 2、用蓝牙连接好移动台,将GPS天线 对中、整平。
20
2、再输入另外一点,然后点击解算,四参数的结果DX和DY 一般较小,旋转在0度左右,缩放最好在0.9999-1.0000之间, 平面和高程残差越小越好,确认无误后点运用。这时会弹出 坐标系统,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都应用了新数据点保存即可 。 软件自动运用新参数。
点击
点击
PPT学习交流
21
3、碎步测量 点击测量,即进入碎步测量模式,点击小红旗或者按手簿
点击 点击
PPT学习交流
9
B4 、平面转换 模型选择无 b5 、高程拟合模型选择无
点击 点击
PPT学习交流
10
b6、依次各个设置好后,点击文件,输入一个坐标系统的名称, 再点保存 ,文件保存成功,确定。
点击
点击
PPT学习交流
11
3、打开GPS选项,点击接收机信息下面的连接GPS(让手簿和GPS主机(基 准站)通过蓝牙连接)连接上后回弹出所连GPS主机的机身编号,点击OK
PPT学习交流
16
(1)进入测量主界面,当显示固定后才可以采集坐标,当移动台对在已 知点上对中好后,就可以按平滑记录采集了,平滑完后按√。然后输入 点名和天线高(2.0676)。再按√就可以把点记录下来了。
显示 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架设仪器 (2)二、设置基站 (2)1、新建项目 (3)2、连接GPS (4)3、设置基准站 (6)三、设置移动站 (7)1、连接移动站 (7)2、移动站设置 (7)四、碎步测量 (8)五、求解转换参数 (10)1、添加控制点 (11)2、解算参数 (12)3、检验检核 (14)六、放样 (14)1、点放样 (14)2、线放样 (15)七、道路设计 (16)1、平断面编辑 (17)2、道路放样 (19)3、横断面编辑和纵断面编辑 (21)八、数据导出与上传 (21)1、碎步数据导出 (21)2、连接计算机 (22)附A:Hi-RTK 道路版 V2.5版新增功能 (28)一、架设仪器架设基站可以架在已知点上,也可以随意架设,但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②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③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将GPS基准站架设、连接好,将主机工作模式通过面板上的按键调成基准站所需要的工作模式,等待基准站锁定卫星。

二、设置基站双击手簿桌面的“Hi-RTK 道路版.exe”快捷图标,打开手簿程序。

软件桌面1、新建项目通常情况,每做一个工程都需要新建一个项目。

①点击【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项目信息新建项目注:请将新建的项目放在默认路径(\NandFlash\Project\Road)下,否则在手簿没电或硬复位的情况下,除NandFlash文件夹外的数据都会丢失。

②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坐标系统】设置坐标系统参数,(如下图)下拉菜单“坐标系”:选择国家,输入坐标系统名称,格式为“国家--xxxx”,源椭球一般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如果目标坐标为自定义坐标系,则可以不更改此项选择,设置为默认值:“北京-54”。

椭球投影“投影”:选择投影方法,输入投影参数。

(中国用户投影方法,一般选择“高斯自定义”,输入“中央子午线经度”,通常需要更改的只有中央子午线经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指测区已知点的中央子午线;若自定义坐标系,则输入该测区的平均经度,经度误差一般要求小于30分。

地方经度可用GPS实时测出,手簿通过蓝牙先连上GPS,在【GPS】→【位置信息】中获得)。

“椭球转换”:不输。

“平面转换”:不输。

“高程拟合”:不输。

“保存”:点击右上角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好的参数。

2、连接GPS一般情况下,此时基站已经锁定卫星,在软件桌面上点击【GPS】点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连接GPS”,根据接收机和手簿类型,设置仪器型号、连接方式、端口、波特率,点击【连接】,点击【搜索】出现机号后,选择机号,点击【连接】,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

蓝牙连接注意事项:a.连接之前先在“配置”→“手簿选择”→选择手簿类型;b.手簿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m内;c.选择串口连接时,周围30m内无第三个蓝牙设备开启(包括同类手簿、GPS 主机都不能打开);d.如果连接不上,请重新启动接收机或手簿程序。

连接GPS 蓝牙搜索3、设置基准站a. 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击【基准站设置】。

b. 输入基站点名、天线高,点击【平滑】,平滑完成后点击右上角【√】。

(如下图)基准站位置平滑采集基准站坐标c. 点击【数据链】,选择数据链类型,输入相关参数。

例如:用中海达服务器传输数据作业时,需设置的参数(如左下图),选择外部数据链是用小五芯电缆连接主机和电台时使用的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时,其中分组号和小组号可变动,分组号为七位数(一般为区号+任意三位数),小组号为小于255的三位数;用电台作业时则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选择电台频道。

基准站数据链基准站其它设置d. 点击【其他】,(如右上图),选择差分模式,电文格式,点击右下角【确定】,软件提示设置成功。

e. 查看解类型是否为已知点,主机差分灯是否每秒闪一次红灯,如果用电台时,电台收发灯每秒闪一次,如果正常,则基准站设置成功。

f.点击左上角菜单,点击【断开GPS】,断开手簿与基准站GPS主机的连接。

三、设置移动站1、连接移动站打开移动站GPS主机电源,调节好仪器工作模式,等待移动站锁定卫星。

按左上角下拉菜单→【连接GPS】,将手簿与移动站GPS主机连接。

当手簿与GPS主机连接正常时,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的机号,连接方法和基准站类似。

2、移动站设置使用菜单【移动站设置】,弹出的“设置移动站”对话框。

在【数据链】界面,选择、输入的参数和基准站一致,(如果连接CORS的用户,则在网络选项,选择CORS,输入CORS的IP、端口号,点击右方的【设置】按钮,输入源列表名称、用户名、密码)。

点击【其他】界面,选择、输入和基准站一样的参数,修改移动站天线高(如果是CORS用户,则选中“发送GGA”,选择发送间隔,通常为1秒)。

按右下角【确定】按钮, 软件提示移动站设置成功,查看解类型是否为固定,如果是则点击右上角按钮【X】,回退到软件主界面。

四、碎步测量点击主界面上的【测量】按钮,进入碎部测量界面,(如左下图):碎部测量 保存点查看屏幕上方的解状态,在GPS 达到RTK 固定解后,将移动站立在需要采集的点上,点击右下角的或手簿键盘“F2”键,如果要采集的点是控制点,那么就需要对中、整平GPS 天线。

采集到点坐标后,弹出“设置记录点属性”对话框,(如右上图),输入“点名”和“天线高”,点击或者按“ENT ”确认,此点坐标将存入记录点坐标库中。

采集下一点时,点名序号会自动累加,而天线高与上一点保持相同。

可点击屏幕左下角的记录点库按钮,查看、编辑所采集的记录点信息。

解状态记录点库坐标区 精度五、求解转换参数求解转换参数之前,先要选择能够覆盖测区的至少两个已知控制点,然后在“碎步测量”下,分别采集两个控制点的原始坐标数据。

回到软件主界面,点击【参数】→【坐标系统】(左上角下拉菜单)→【参数计算】,进入“求解参数”视图。

1、添加控制点点击【添加】按钮,弹出下图,要求分别输入源点坐标和目标点坐标。

源点是指用RTK采集的原始坐标数据点,目标点是指已知控制点的当地坐标。

点击从坐标点库提取点的坐标,从记录点库中选择控制点的源点坐标,在目标坐标中输入相应点的当地坐标,也可以先在控制点库添加上坐标,然后在此处点直接从控制点库提取。

源点目标点点击【保存】,重复添加,直至将参与解算的控制点加完。

2、解算参数点击右下角【解算】按钮,弹出求解好的四参数,查看缩放比例和残差值,如果满足测量精度要求,那么就可以点击【运用】,反之则取消。

解算结果应用参数在弹出的参数界面(右上图)中,查看“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是否应用,确认无误后,点击右上角【保存】,再点击右上角【x】,回退到软件主界面。

注意:小于3个已知点,高程只能作固定差改正;大于等于3个已知点,则可作平面拟合;大于等于6个已知点,则可作曲面拟合。

而作平面拟合或曲面拟合时,必须在求转换参数前预先进入【参数】→【高程拟合】菜单进行设置。

3、检验检核参数求解完成后,必要时应当到另外的一个已知点上去检核,当误差满足精度要求时,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注:一般的,当求解好一组参数后,假如还要在同一测区作业,建议将基准站位置做记号,基准站坐标、投影参数、转换参数等信息都记录下来,当下次作业时,建议将基准站架设在相同的位置,打开原来使用过的项目,设置基准站,修改基准站天线高,检查参数正确后,移动站即可得到正确的当地坐标。

六、放样1、点放样点击主界面上的【测量】按钮,进入“碎部测量”界面,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击【点放样】,弹出界面(如左下图),点击左下角(表示放样下一点),弹出右下图,输入放样点的坐标或点击【点库】从坐标库取点进行放样。

从点库取点放样放样指示点放样 选择点2、线放样点击左上角下拉菜单,选择【线放样】。

线放样 线型选择如左上图,点击按钮,选择线段类型,输入线段要素,然后点击下一点,弹出右下图,输入里程,定义里程加常数,确定,根据左上图的“放样指示”进行放样。

放样指示上例是直线段,对于圆弧和缓和曲线,其操作过程类似。

圆弧缓和曲线七、道路设计道路设计包括道路平断面、横断面以及纵断面的设计与放样,本节只详细讲解用交点法去设计、放样平断面的过程,其他类似。

输入线段要素1、平断面编辑在软件桌面上点【道路】,然后在下拉列表里选择“平断面编辑”。

交点法适用于单交点线路,交点内线元组合为缓和-圆曲-缓和,对线型有一定的表达限制。

点击,添加线路各个交点的参数,包括交点名称、X、Y、交点里程、圆弧半径、第一缓和曲线长、第二缓和曲线长。

数据添加完后,点击进入查看图形是否正确。

如果线路数据是从起点开始添加的,那么计算其他交点里程时,就不能以第二点的里程起计算,而是以起点里程开始计算。

如果不是从起点添加的,那么应当以第二点的里程计算其他交点里程。

在“检查里程”输入框里输入想要检查的里程桩号,点击按钮,显示计算出来的坐标。

如果正确,则在平断面编辑页面,点击把输入的数据保存成交点文件。

2、道路放样在“道路放样”页面,点击,弹出右下图,点击“平面”按钮,打开保存的交点文件,弹出左下图,先从倒三角列表里选择“交点文件.PHI”,然后在上面的文件列表里选择想要打开的交点文件,提示“文件读取成功”。

点此按钮打开交点文件确定后如下图所示,软件会提示是否以第二点里程开始计算,这里仍然按照上面讲的方法选择“是”或“否”,然后就会显示出交点文件,点按钮可查看线路。

点击按钮后回到道路放样页面,此时放样界面会显示出放样点里程桩号、放样指示等,点击按钮以定义下一个放样点,在右下图所示处,输入里程及桩间距。

如果要放道路边桩,则在“边距”后选择“左边”或“右边”,然后输入里程及桩间距,点开始放下一点。

界面的左下,显示,其中的而不必再点击3、横断面编辑和纵断面编辑横断面编辑以及纵断面编辑和前面所讲的平断面编辑类似,本节不做讲解。

八、数据导出与上传1、碎步数据导出打开记录点库,点击按钮,将测量的所有碎步点数据导出。

如左下图,输入文件名,在下拉列表里选择文件格式,点确定,提示文件保存成功。

2、连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安装手簿连接软件Microsoft ActiveSync(中海达软件光盘里或者网上下载),安装过程按提示进行操作。

用数据线把手簿和计算机连接起来,第一次连接手簿,一般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此时利用中海达软件光盘里的GIS手持机驱动,安装手簿的驱动程序。

按照以上图示进行操作,直到完成新硬件安装。

安装完成后,Microsoft ActiveSync一般会进行自动连接,自动连接时下图图标会变为绿色,如果没有自动连接,请先将数据线断开,再进行重新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