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CMC
电导率仪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单 实 标 偏 : √ 土 = 一 次 验 准 差s _ =
实际测量 中取 3次平 均值 , 平均标 准偏 差 :
u a ) /3 ( =s√ 按 照上述 公式 处理 数据得 表 2 。
表2 ( 单位 :Sc ) (/ m
依方程 u (, = (f a ( ) 2 ) a/ x) )
定 ) 。
检定 电导率仪专用交流电阻箱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I( / B类评 定 ) ' 2 。 14 不确定 度分量 的评 定 . 被测仪 器测量 重 复性 引 入 的 不确 定 度 分 量 u 。的评
定
() 4 测量对象 : 电导率仪 , D —lA型 , . 级 , DS 1 30 测量
确定 度 。
由于灵敏 系数 为 :l △}ak c =a j / =1
C 2= a / s= 一 1 3= a△ t= 一 1 /
16 合 成标 准 不确 定 度 的计 算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公式 “(K = + ; △ ) √ } u
来 计 算 , ( K) .4 % A =003
唐 茂 炎 : 导率 仪 检 定或 校 准 结 果 的 测 量 不确 定度 评 定 电
电导 率 仪 检 定 或 校 准 结 果 的 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C n u  ̄ i trT s o a ba o eut o n etit i au e n o d c v Mee et rC H r ̄ n R s l f U cr ny nMe s rme t y t s a
1 电子 单 元 引用误 差测 量 不确定 度 的评定 1 1 概述 (u m r) . Sm a y
灵敏 系数 C =D k Dk 1 A/ =1k /F
电导率仪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电导率仪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电导率仪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二、引用文件测量依据: JJG376-2007 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评定依据: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X/19/200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实施细则。
三、数学模型 d =-G – A式中:d — 仪器示值误差;-G—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A — 输入标准溶液电导率值; 则方差)(2d u =)()(22G u A u+式中:)(d u — 仪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 )(A u — 氯化钾溶液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G u— 校准时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四、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由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可知,在电率导仪校准中,影响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有:⑴ 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 ⑵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⑶ 环境条件的影响;⑷人员操作的影响;⑸被检定仪器的变动性的影响。
由于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校准,方法的不确定度可以不予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人员操作的影响、被校准仪器的变动性体现在测量结果的变动中。
则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仪器测量结果的变动性的不确定度组成。
仪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应该按照测量的实际结果进行,为方便评定,本文以检定规程规定的各项目最大允许值进行分析评定,一般测量仪器时可以直接应用本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
五、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1、输入量-G的标准不确定度)u的评定(G输入量-G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来源主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不重复性,('G根据规程中重复性的测量是由6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相对于该点满量程得到的,故根据实际测量情况,,服从正态分布,则单次实验相对标准差为RSD;而仪器示值误差是3次(即n=3)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得到的,故仪器重复测量性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u=RSD/n('G根据以前开展电导率仪检定工作的情况了解到,目前电导率仪的量程一种(用FS2表示)是以2乘以10的整数次幂为量程的数字式仪器,另一种(用FS13表示)是以1和3乘以10的整数次幂为量程的指针式仪器。
电导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导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摘要】文章主要参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及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对电导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关键词:电导仪检定装置 示值误差 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376-1985《电导仪试行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30%~85%。
1.3 测量标准:GBW (E )130107,GBW (E )130108电导率标准溶液,2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25%,包含因子为1.96;恒温槽子,最大控温误差为±0.05℃。
1.4 被测对象:0.5级电导仪,其仪器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0. 5%FS 。
1.5 测量过程;将电导仪常数调节器置于电导池常数的相应位置,对电导仪2000µS/cm 与200µS/cm 量程分别选用GBW (E )130107,GBW (E )130108电导率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分别将电导率标准溶液放入恒温在20℃的恒温槽内,用被测电导仪直接测得其电导率示值,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减去相应的标准溶液电导率仪标准值,即为仪器示值误差。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在2000µS/cm 与200µS/cm 量程内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其他量程内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采用本评定方法。
2 数学模型标K K K -=∆ (134-1) 式中:K ∆——电导仪示值误差; K ——电导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标K ——标准溶液的标准电导率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 输入量K 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评定输入量K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导仪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对一台电导仪,在2000µS/cm 挡及200µS/cm 挡分别用GBW (E )130107(20℃时定标值为1276µS/cm),GBW (E )130108(20℃时定标值为133µS/cm)两种电导率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2000挡测量列1276,1276,1276,1276,1276,1276,1276,1275,1275,1277µS/cm 及200挡测量列:133.0,133.0,133.0,133.0,133.0,133.2,133.2,133.1,133.1,133.1µS/cm,根据公式:∑==ni i K n K 11 (134-2)1)(2--=∑n K Ks ij分别计算得单次实验标准差2000µS/cm 挡为0.568µS/cm,200µS/cm 挡为0.0823µS/cm。
CNAS校准领域电导率仪CMC表示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电计引用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1测量过程简述1.1.1测量依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1.1.2环境条件:温度(20±5)℃。
相对湿度(30~85)%。
1.1.3测量标准:检定电导率仪专用交流电阻箱。
1.1.4测量对象:表1被测电导率仪1.1.5测量方法:采用直接比较法,是用经上级计量单位检定合格的标准电阻箱向被测仪器输入不同的电导率值,从而计算出仪器示值与标准值之差,再除以该量程的满量程值,即为电计引用误差。
1.2数学模型Δk=1k m(k ⎺-k s )式中:Δk ———电导率仪电计引用误差;k m ———电导率仪测量满量程值;k ⎺———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k s ———标准电导率值。
1.3灵敏系数c 1=əΔk ək⎺=1k m;c 2=əΔk ək s =-1k m 1.4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4.1标准电导率值输入量k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s )的评定电阻箱为均匀分布,准确度为±0.05%,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满量程为200μS/cm,标准电导率值为100μS/cm 时):u (k s )=100×0.05%3√=0.029μS/cm1.4.2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输入量k ⎺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的评定输入量k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0.2级电导率仪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的评定的方法,连续测量10次,得到满量程为200μS/cm,标准电导率值为100μS/cm 时的测量值如下(μS/cm):100.0,100.1,100.1,100.2,100.3,100.2,100.1,100.2,100.3,100.1则:单次测量标准差为s=ni =1∑(k i-k⎺)2n-1√=0.097μS/cmu (k ⎺)=s n √=s 10√=0.031μS/cm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5.1各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2各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1.5.2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以上标准和不确定度分量是没有关联的,下面是合成不确定度:u c (Δk )=1k m2u 2(k ⎺)+u 2(k s )[]√=12000.0292+0.0312√=1200×0.042=0.021%1.6扩展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因不确定度主要分量可视为正态分布,因此P=95%,可取包含因子k =2,则U =2×u c (Δk )=2×0.021%=0.04%1.7对使用标准电导率装置校准工作用电导率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1.7.1根据《电导率仪检定规程》,常规校准应对该电导率仪每一量程至少检定3点(分散分布),即需校准五个量程共15点。
数字多用表不确定度评定(CMC表示)

数字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二0一二年八月数字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一、概述1.测量依据:JJG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JJG598-1989《直流数字电流表检定规程》JJG(航天)34-1999《交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JJG(航天)35-1999《交流数字电流表检定规程》JJG724-1991《直流数字式欧姆表检定规程》2.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设备为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编号8555011、型号5520A多功能校准器,其量程、基本误差极限见下表。
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交流电压:阻:电3.测量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50.5%。
4.被测对象:选用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编号86770198、型号F189数字万用表,其量程、基本误差极限见下表。
交流电压:交流电流:5. 测量方法:5.1直流电压表:依据规程JJG315-1983第7.1条“直流标准电压发生器检定方法”。
设多功能校准器输出标准设定电压UN ,被校表的显示读数Ux,每个设定值测量一次,则被校表的误差为Δ=U x-U N 。
5.2直流电流表:依据规程JJG598-1989第10.1条“直流标准电流源检定方法”。
设多功能校准器输出标准设定电流IN ,被校表的显示读数Ix,每个设定值测量一次,则被校表的误差为Δ=Ix-IN。
5.3交流电压表:依据规程JJG(航天)34-1999第5.2.3.3条“交流标准源检定方法”。
设多功能校准器输出标准设定电压UN ,被校表的显示读数Ux,每个设定值测量一次,则被校表的误差为Δ=U x-U N 。
5.4交流电流表:依据规程JJG(航天)35-1999第5.2.3.2条“标准源测量法”,设多功能校准器输出标准设定电流IN ,被校表的显示读数Ix,每个设定值测量一次,则被校表的误差为Δ=Ix-IN。
5.5直流欧姆表:依据规程JJG724-1991第9.2条“电阻校准仪法”,设多功能校准器输出标准设定电阻R N,被校表的显示读数R x,每个设定值测量一次,则被校表的误差为Δ=R x-R N 。
电导率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CMC

电导率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1概述1.1测量依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1.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ZX123A ,测量范围:µS :0.05~1×1051.3被测对象:1.4测量方法:用被测电导率仪直接测量标准电导该值再除以该测量挡的满量程值为仪器的引用误差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相应电导(率)标准值的差即为仪器的电子单元检定示值误差。
1.5 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30%~80% 2测量的数学模型 测量的数学模型:S K K K ∆=-式中:K ∆——电导率仪的示值误差;K ——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S K ——标准电导值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及评定 3.1输入量K 的标准不确定度 ()u K 的评定电导率仪示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值,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对1台电导率仪100μS/cm 点用电导率仪计量标准连续测量10次, 得到以下测量值(设J=1.00(0) cm -1,单位为μS):100.4、100.4、100.4、100.4、100.4、100.6、100.6、100.5、100.5、100.5, 该测量挡的满量程为200μS,即可得到电计的引用误差分别为:+0.20%、+0.20%、+0.20%、+0.20%、+0.20%、+0.30%、+0.30%、+0.25%、+0.25%、+0.25%。
单次实验标准差 )1()(211--∑==n x x s i ni =0.041%,实际测量时是取3次的平均值, 则:()%024.03%041.0311===s K u3.2 电导率仪计量标准准确度的不确定度分量()S u K根据检定证书,标准交流电阻箱符合0.07级,即:其给出的标准电导值的误差在0.07%的范围内,取矩形分布k =3,估计该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故:()S u K =3%07.0= 0.040% 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4.14.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有效自由度电子单元引用误差检定/校准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有效自由度()c u K ∆==22%)040.0(%)024.0(+= 0.046%4.3 扩展不确定度电子单元引用误差检定/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 rel =2×0.046% = 0.1%5对使用电导率检定仪校准电导率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根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的规定,分别在不同的量程内均匀取3个点,其测量不确定度见下表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在不同的量程内,测量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保持一致,得到在整个量程内不确定度可以使用单一相对值表示。
17 测量不确定度和CMC评定

需要时,扩展不确定度也可以用相对扩展不确定 度的方式给出。
实验室出具的证书报告中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得优于(小于)认可的不确定度(含CMC)。
6质量记录
《XXXX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方式有两种,分别对应U与Up。
5.7.1 确定U:
一般取k=2,U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包含因子k,U=k (y)。
5.7.2 确定Up:
U 等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包含因子 , 取值是按需要的概率 及有效自由度查JJF 1059.1附录B的 分布表求得,即:U = (y)。
5.7.3 扩展不确定度有效位数不多于2位,其他小数位原则上只进不舍,且最终报告的测量结果的末位应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不确
定度分量
不确定度
分量来源
输入量的标准
不确定度
灵敏系数
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5.6.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式:
当各输入量间均不相关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按下式计算:
文件编号:CX17-2018
测量不确定度和CMC评定的控制程序
版本/更改次数:V2.0版/0
实施日期:2018年09月01日
5.7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用高一等级测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0)和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 )测量同一台稳定的核查标准,测量结果分别为y0和y应满足:
∣y-y0∣≤
5.8.2 比对法
用三台或以上同等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多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其中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的测量结果为yi,应满足:∣yi- ∣≤ U
电子式绝缘电子表不确定度评估(CMC)

前言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及主要来源确定:1、实验室要满足:环境要求(23±5)℃;湿度要求45%~75%;2、评定范围电阻为100Ω~200GΩ;电压50V~5000V;3、选用三位半显示(大多数为0.5级或1级)稳定性较好被测作为评定时被测仪器;4、测试线选用较好屏蔽线;5、实验室接地线应与标准地线端及被测地线端接触牢固;6、评定时测量方法为直接测量法。
满足以上条件可以分析测量不确定来源:1、标准器引入;2、被测分辨力;3、被测重复性。
(由于电阻测试时满足以上3、4、5条件及重复性较小可舍去,故在评定事例中不予写出)2.测量分辨力以测量范围下限值给出相对值测量不确定度。
3.此次评定只针对三位半显示的电子式绝缘电阻表适用,不适用于个别不按照正常三位半显示的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的。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电学计量研究室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1、概述:1.1、测量依据:JJG 1005-2005《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1.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GZX92E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表1. 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器1.3、被测对象表2. 被校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的分类1.4、测量方法:采用标准电阻器法校准:由被校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直接测量标准电阻器值。
2、数学模式: Y=X式中:Y——被测指示值X——标准电阻值3、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及主要来源确定: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与表示》和CNAS-GL05:2011《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所表述不确定度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分析评估绝缘电阻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3.1.被校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yu1;3.2.GZX92E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yu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率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1概述
1.1测量依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1.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ZX123A ,测量范围:µS :0.05~1×105
1.3被测对象:
1.4测量方法:用被测电导率仪直接测量标准电导该值再除以该测量挡的满量程值为仪器的引用误差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相应电导(率)标准值的差即为仪器的电子单元检定示值误差。
1.5 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30%~80% 2测量的数学模型 测量的数学模型:
S K K K ∆=-
式中:
K ∆——电导率仪的示值误差;
K ——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 S K ——标准电导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及评定 3.1输入量K 的标准不确定度 ()
u K 的评定
电导率仪示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电导率仪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值,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对1台电导率仪100μS/cm 点用电导率仪计量标准连续测量10次, 得到以下测量值(设J=1.00(0) cm -1,单位为μS):100.4、100.4、100.4、100.4、100.4、100.6、100.6、100.5、100.5、100.5, 该测量挡的满量程为200μS,即可得到电计的引用误差分别为:+0.20%、+0.20%、+0.20%、+0.20%、+0.20%、+0.30%、+0.30%、+0.25%、+0.25%、+0.25%。
单次实验标准差 )
1()(21
1--∑=
=n x x s i n
i =0.041%,
实际测量时是取3次的平均值, 则:
()
%024.03
%
041.03
11==
=
s K u
3.2 电导率仪计量标准准确度的不确定度分量()S u K
根据检定证书,标准交流电阻箱符合0.07级,即:其给出的标准电导值的误差在0.07%的范围内,取矩形分布k =3,估计该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故:
()S u K =
3
%
07.0= 0.040% 4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4.1
4.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有效自由度
电子单元引用误差检定/校准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有效自由度
()c u K ∆=
=
22%)040.0(%)024.0(+= 0.046%
4.3 扩展不确定度
电子单元引用误差检定/校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U rel =2×0.046% = 0.1%
5对使用电导率检定仪校准电导率仪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根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的规定,分别在不同的量程内均匀取3个点,其测量不确定度见下表
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在不同的量程内,测量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保持
一致,得到在整个量程内不确定度可以使用单一相对值表示。
6.校准和测量能力
使用电导率仪检定仪校准电导率仪的电子单元引用误差CMC为:
(0.05~2.5×104)μS/cm U rel=0.1%。
电导率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1.概述
1.1测量依据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1.2环境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30-80)%
1.3测量标准:GBW(E)130107,130108电导率标准溶液,20℃扩展不确定度≤0.25%,包含因子1.96,恒温槽控温误差±0.05℃
2.数学模型Δk=k-k标
式中Δk为电导示值误差,k为电导示值算术平均值,k标为标准电导率
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3.1输入量k的标准不确定度u(k)的评定
对一台电导仪选用GBW(E)130107,130108两种电导溶液,在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1276,1276,1275,1276,1276,1275,1276,1277,1276,1276和133.0,133.0,133.1,133.2,133.0,133.1,133.2,133.1,133.0,133.0
由式:k =∑=n
i k n 1
1i ; S i =
1
)(2
--∑n k k
i
分别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偏差,为0.568us/cm ,0.0823us/cm
另选3台同类型电导率仪,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得到新的测量列,用上法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
S i S 1 0.568 S 2 0.548 S 3 1.05 us/cm S i S 1 0.0823 S 2 0.0517 S 3 0.0633 us/cm
为使评定结果可靠,取单次实验标准差中最大值S max 来评定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
S max =1.05 us/cm ; S max =0.0823 us/cm 由于实际测量情况下,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该3次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该标准不确定度为: u (k )=S max /3
u (k )=0.61 us/cm 自由度v=n-1=10-1=9 u (k )=0.048 us/cm 自由度v=n-1=9
3.2输入量k 标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标)的评定
输入量 k 标的不确定度来源于标准电导率值标准不确定度和恒温槽控温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
3.2.1 k 标的不确定度u (k 标1)的评定
u (k 标1)根据证书定值给定的不确定度:0.25%,认为正态分布,置信概率95%,包含因子k =1.96,u (k 标)=9/k ,u (k 标1)=1.63 us/cm ,u (k 标1)=0.170 us/cm ,估计Δu (k 标)/ u (k 标)为0.10,则自由度v=50 3.2.2 k 标2的标准不确定度u (k 标2)的评定
由于GBW(E)130107,130108两种标准溶液的温度系数约为2%/℃,而使用的恒温槽控温精度误差为±0.05℃,认为服从均匀分布,则
u (k 标2)=305.0%20∂
⨯∂⨯标k =0.737us/cm u (k 标2)= 3
05.0%20∂
⨯∂⨯标k =0.0768 us/cm 估计Δu (k 标2)/ u (k 标2)为0.10,则自由度v=50 3.2.3输入量k 标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输入量k 标标准不确定度u (k 标)可控式
u (k 标)=)()(2212标标k u k u +
则得:u (k 标)=1.789 us/cm , u (k 标)=0.1865 us/cm 自由度V 2=2
2
21
4
14
)]([)]([/
)(v k u v k u k u 标标标+
,则自由度V 2=70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灵敏系数:1/1=∂∆∂=k k c , 1/2-=∆∆∂=标k k c 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输入量k 和k 标彼此独立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式: 22212
)]([)]([)(标k u c k u c k u c +=∆ 则得到:)(k u ∆=1.89 us/cm, )(k u ∆=0.193 us/cm ,则有效自由度
2
4
11414
)]
([)]([/)(v k u c v k u c k u v c eff
标+
∆=,则得到:V eff = 79, V eff =78,为使用方便V eff 均可近似为50,对最后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P=95%,查表t 95(50)=2.01,则扩展不确定度95v 按
)(k u t v c ∆⋅=,则95v =3.8 us/cm , 95v =0.39 us/cm
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电导仪电导率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95v =3.8 us/cm , eff v =50 95v =0.39 us/cm , eff v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