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父母的爱》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父母的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父母的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从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习作指导,范文出示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习作。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rd=%C2%E8%C2%E8%B5%C4%CE%C7&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1、以一件或两件具体的事情体现父母对自己的爱。
2、学习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3、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要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以上要求,我安排设计了这堂作文课,试图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父母之爱,并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出来。
动作描写:爱在父母的举手投足之间,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能够回忆一下当时父母是怎样照顾你的吗?
语言描写:爱在父母那一句句贴心的、鼓励的话中,你能回忆一下爸爸妈妈当时对你说什么吗?
心理描写:爱常常埋在心灵的深处,你看见妈妈这样照顾你,你会想些什么。
(3)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用心感受,就能在父母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中,感受到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
我从教9年来,一直教育事业的第一线。孩子们求知的目光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我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努力探索实践,严谨治学,孜孜不倦,2008年被评为佛山市禅城区教学新秀,2009年被评为佛山翅事业贡献力量。
2、拓宽思路(10分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 《 父母之爱》教案+反思(1课时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 《 父母之爱》教案+反思(1课时6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反
思(1课时6页)
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是深厚无私的,懂得感恩父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2. 教学重点
•思考并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认识和感受。

3.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深刻含义,引导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4. 教学准备
•教材《父母之爱》课文,多媒体教具。

5.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引发学生对家庭和父母关系的思考,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2.阅读课文(15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父母之爱》,教师讲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3.课堂讨论(20分钟)
–学生围绕父母之爱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4.情感体验(10分钟)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父母之爱,增强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悟。

5.反思与总结(10分钟)
–结合课堂讨论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今天学到的东西。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心得体会,要求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父母之爱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感受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上,没有深刻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

因此,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学会珍惜和感恩父母的付出。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多启发学生表达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沟通思想,又表达情感。

《口语交际_父母之爱导学案》

《口语交际_父母之爱导学案》

《口语交际_父母之爱》导学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的主题是“父母之爱”,通过进修相关课文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并且激励学生珍惜父母的爱,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

二、进修目标1. 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2. 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爱;3.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内容1.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2. 进修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 练习口语交际,讨论父母的爱对自己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1.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2. 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爱。

五、教学难点1. 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对自己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1. 课文《父母之爱》的复印件;2. 教室讨论的问题准备;3. 学生小组讨论的分组准备;4. 班级展示板准备。

七、教学过程1. 开篇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观看一段关于父母之爱的视频或播放一首关于父母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情感。

2. 进修课文(15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父母之爱》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关怀。

3. 口语交际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对自己的意义,如“你觉得父母对你的爱最大的体现是什么?”、“你是如何感恩父母的?”等,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4. 班级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效果和心得体会,让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悟。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指挥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鼓励学生珍惜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八、作业安置1. 写一篇英语作文,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2. 给父母写一封英文感谢信。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悟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年级写人作文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写人作文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作文《父母的爱》教学案例江安镇东城小学2010级3班黄梅听了曾曦教授的5堂作文课,正好三年级5单元作文是《说说父母的爱》,我按照曾老师的课,明天作如下作文教学尝试:一、另类加法激趣1、1只鸡+1只鸡=?(2只鸡)1只鸭+1只鸭=?(2只鸭)2只鸡+2只鸭=?(4只家禽)师作小结,此为——科学分类法(目的:激发学生另类思维和上课的兴趣)2、1把雨伞+1个沙发=?(2件用具)1把雨伞+1个沙发+1本有声故事书=?(3样东西)1把雨伞+1个沙发+1本有声故事书+1个警察=?(?)请学生答,在遍寻无果时,给出答案————爸爸(目的:设置疑惑,吸引学生跟随老师去寻找原因)二、(课件出示)爸爸是我的一把雨伞,因为下雨的时候,他总会给我送伞,不让我淋到一滴雨;爸爸是一个沙发,因为他的手臂既温暖又舒适,他的双腿也很粗壮;爸爸是一本有声故事书,因为他总是给我读故事,讲道理;爸爸是一名警察,因为他总是看管我,随时纠正我的错误。

你说,“一把雨伞+一个沙发+一本有声故事书+一名警察”是不是等于我爸爸!三、设疑,解疑1、老师设疑提问:爸爸还是什么?请学生回答,并追问,为什么,请学生举例说一说,在将自己想到的用途写在黑板上。

教师的工作是倾听并相机引导学生讲述与爸爸之间的故事,力求营造一种聊天的环境,使学生觉得课堂很轻松,不是作文课。

2、老师口头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故事,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使学生感受到父爱伟大,营造成师生共鸣。

课件出示:爸爸还是“”。

那是······四、抒情1、老师出示:爸爸是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找不到的宝。

爸爸可以为你做很多事,有很多用途······虽然爸爸有时会骂你,打你,但是,你知道吗?他是为你好。

感受父母之爱的教案

感受父母之爱的教案

的。

文章内容: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爱无处不在,从照顾我们的起始,到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的爱都在不断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职业教师,我们要学会教育孩子感知和体验父母之爱,让他们在成长中早日领悟到父母之爱的真谛。

教案设计:一、主题:感受父母之爱二、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的感知能力,增强其对家庭的关注和爱护。

2.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父母的爱的一些特点和形式。

3.培养幼儿感恩和孝顺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父母之爱2.父母之爱的表现形式3.孩子应该如何回应父母之爱四、教学方法:1.课前大型口语表演2.现场模拟演练3.座谈式讨论五、教学流程:一、口语表演本次课程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幼儿间的口语表演引导幼儿感受父母之爱。

我们会让一部分幼儿扮演父母,一部分幼儿扮演孩子,展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呵护。

在表演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父母之爱。

二、现场模拟演练本环节将让幼儿进行一次现场模拟演练。

我们会让孩子们互相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父母给予孩子关心、照顾和呵护的情景。

期间,我们会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幼儿加深对父母之爱的体会。

三、座谈式讨论在引导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之后,我们需要以座谈式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父母之爱的一些特点和形式,并且通过相关案例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回应父母之爱。

我们会让孩子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你自己的父母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怎么样回报他们的爱情和关心?”“如果你的亲戚朋友问起你父母的好处,你会怎么回答?”“你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你,你会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六、课程准备:1.口语表演活动需要准备相关服装、道具、音乐和场所。

2.现场模拟演练需要准备相关实践工具,如模拟食品、医疗工具和玩具等。

3.座谈式讨论需要准备相关问题和辅助材料。

七、课程总结:本节课程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感受父母之爱”为主题指导幼儿体验和理解父母之爱的真谛。

本节课程尝试让孩子们理解和感恩,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尊重和回报父母之爱。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关于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知识,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孝心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难点: 1. 学生情感体验的转化为语言表达。

2. 学生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表达真实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通过阅读相关课文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和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 方法:1.教师引导: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3.听读训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真实感受。

四、教学步骤1. 热身•通过一段亲情小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

3.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父母之爱》,理解文中所传达的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家庭情况,分享彼此对父母之爱的感受。

5.口语交际练习•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6.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真实、表达能力有限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下节课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等更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父母之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2.帮助幼儿认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爱和帮助,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3.启发幼儿关注父母的感受,提升幼儿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4.通过亲子互动,促进幼儿家庭关系的密切,增进家庭和谐氛围。

教学内容1.父母的爱是什么?2.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3.我们如何感知父母的爱?4.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教学准备1.板书:父母的爱是无私的2.素材:家庭图片、家人的照片3.相关故事、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4.幼儿乐器等亲子互动道具5.幼儿制作的父母节日贺卡或礼物等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唱歌、跳舞,准备幼儿投入学习状态。

2.导入:通过观看家庭图片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家人,引入主题。

3.讲解父母的爱是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和感受。

4.讲解“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二课时1.亲子游戏:进行家庭中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父母的爱。

2.讲解“我们如何感知父母的爱”,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3.讲述或播放相关故事或视频,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第三课时1.制作父母节日贺卡或礼物:鼓励幼儿动手制作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讲解“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帮助幼儿展现出对父母的关爱。

3.家庭分享环节:幼儿可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分享对父母的看法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能初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培养感恩之心,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家庭感情。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总结分析,关注幼儿对父母爱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及时调整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促进幼儿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案内容,旨在帮助中班幼儿了解父母的爱,欢迎提出改进建议和补充内容。

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案例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案例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内容】《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人教版语文课标试验教材三班级下册园地五的口语交际内容。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连续,话题是谈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还可以说说自己是怎样爱他们的。

选择开展这一教学活动,多维互动,孩子们能真实地进入交际情境;请父母一起倾听课堂,参加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奏响爱的交响曲,享受来自孩子们稚嫩心灵的感恩。

【教学理念】“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沟通。

它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洁相加。

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本次活动设计就是立足口语交际所需要的这种互动,选择特定的交际情境,让师生、生生以及课堂的第三参加者之间多维互动,进行交际。

但绝不仅仅是流于表层的听和说,更重要的是挖掘孩子们认知心理深层的东西———情感,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从而更大意义上的提高孩子们的人际沟通的素养。

【教学目标】激发同学口语交际的爱好,使同学能用详细生动的事例努力打动他人,培育同学倾听、表达和应对的力量,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同学乐观参加到交际中来,进一步感受父母的爱,懂得关怀父母,学会感恩。

【课前预备】1、同学收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你回忆的照片、纪录片或一些小物件。

2、制作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一、对比中拨动情之弦课件展现图片(新生婴儿的照片;一位母亲抱着新生婴儿的照片)师:此时你想说些什么?生:我想到了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生: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父母把我抚养大倾注了许多心血;生:……师: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迎接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父母哺育了我们,是父母尽他们的所能为我们制造了舒适的生活,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每天长大,今日我们就来回忆一下我们的成长历程,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二、互动中感受情之深师:请各小组同学拿出课前预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选最难忘、最令自己感动的事与组内同学进行沟通,组员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提问题,可以插话,以完善他的发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同桌互相修改习作,不会的可以讨论。
1、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2、小组交流,反馈。(认真学习,帮忙做家务、做个诚实的孩子等)
3、请孩子们自己悄悄制作的感恩卡,说说自己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1、孩子们,要永远铭记在心中,用一首歌结束这节课。《感恩的心》
2、抄写《父母的爱》
作业
布置
1把爸妈对自己爱的故事讲给爸妈听。
2、做好给爸妈的卡片。
板书
设计
说说感受爸爸妈妈的爱
(衣食住行方面想)
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诚实的孩子、努力学习等)
教学
后记
设计不够细化,问题过于系统,学生的指导还有欠缺,对差生的指导缺乏鼓励表扬。
. .
二、学习
新授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播放有关父爱、母爱的名人名言。
2、老师展示照片。孩子们我们来看一张有趣的照片。
3、看了这张照片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要说?
1、出示要求《谈谈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2、准备用具体的事例来交流表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的内容。
3、指导学生如何把习作说写完整。(方法和表达)
1、听音乐,感受歌曲,情感熏陶。
2、看照片,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强调要用一句话表达完整清楚哦。
3、指名反馈,学生认真听,集体评议。
4、老师引导如何表达完整。
1、阅读文中的要求,明确要求和目的。
2、根据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始交流爸妈爱的故事。
3、小组内说评,修改。
4、全班互动。(组内推荐上台讲,可带礼物,照片、物件等讲述故事)
பைடு நூலகம்三、拓展
四、小结
4、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表达。
5、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修辞手法等)
爸爸妈妈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了许多许多,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知道回报。
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正如《游子吟》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生齐背《游子吟》。
5、全班评议
6、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三年级《说说父母的爱》教学案例
课题
说说父母的爱
课型
习作
教学目标
1、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
2、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想想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
教材
分析
重点
回忆过去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举例说明。
难点
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去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教具
照片、小物件、制作一份感恩卡
授课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