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天练—古诗文阅读—10

合集下载

2021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部编版

2021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部编版

2021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②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四字,写岀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描绘云和雨的特点;“”和“”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后两句中一个“”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2.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3. 比较阅读。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无衣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无衣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天天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无衣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其他1. 第一章“岂曰无衣”如何理解?《无衣》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经·秦风·无衣》3. 《秦风.无衣》“王于兴师”在诗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与子同仇”表现战士们什么样的特点?《国风·秦风·无衣》5. 《国风·秦风·无衣》第二节和第三节中的“岂曰无衣”是对第一节此句的简单重复吗?6.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中“与子同裳”的含义是什么?《诗经·秦风》7. 请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 赏析“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9. 赏析“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0. 阅读《春江花月夜》,思考:为什么“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11. 请赏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2.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包含了作者什么情感?《春江花月夜》13.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4.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5. 请赏析“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6. 请赏析“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17. “可怜楼上月裴回”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春江花月夜》18. 《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两句中的“卷”“拂”二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19. 《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②,愿逐③月华④流照⑤君”中“逐”字用得极好,请品味其妙处。

20. 赏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1.赏析“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22. 赏析“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选一选,填序号)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的芳香。

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A.沙滩B. 江山C. 花草D. 燕子[3]诗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画面。

下面横线上应该填写什么景物?请选一选。

迟日对春风,江山对,泥融对,燕子对。

A.鸳鸯B.花草C.沙暖[4]阅读古诗,想象故事描绘的画面,然后画下来。

2. 读文段,完成练习。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秋天叶儿红,()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水杉活化石,()开花满院香。

[1]文段共有(_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_)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暖——(______)南——(______)[3]请把下列四种树的名字填到文中括号里。

(填序号)①金桂②银杏③松柏④枫树[4]照样子写句子。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识字歌鸟儿的“鸟”加“又”旁,公________早起喔喔唱。

青草的“青”加“虫”旁,________蜓展翅在飞翔。

平凡的“凡”加“巾”旁,扬起风帆去远航。

白马的“马”加“门”旁,不怕坎坷一路闯。

要求的“求”加“王”旁,一脚射门进球网。

奉献的“奉”加“木”旁,宝宝识字就是棒。

[1]读一读,根据意思填出“____”上的字。

[2]加一加,组新字。

凡+巾=___ 马+门=___求+王=___ 奉+木=___[3]模仿儿歌的写法,你也来编一个识字歌吧!。

________的________加“________”旁,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思维飞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画出每句诗的节奏。

(2)写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解释所填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几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_____。

[2]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____(A.晴朗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看出。

[3]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愁,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

[4]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表面写景。

诗的后两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诗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哪些景物?试着找一些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哪句诗中知道了“诗人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你能说说诗人是怎么描写“静”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歌赏析。

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鉴赏。

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

[3]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正误。

用“正确”“错误”表达。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_____)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_____)③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六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六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六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朗读古诗《江上渔者》,完成练习。

[1]把诗句补充完整。

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鲈鱼美。

君看___________,出没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móméi(1)君看一叶舟,出没(_____)风波里。

(2)小明今天没(_____)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

sìshì(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_____)的。

(4)他似(_____)乎有一点不高兴。

dàn tán(5)一个弹(_____)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6)他弹(_____)奏的乐曲非常好听。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一填。

《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

反映了_________,唤起人们对的注意。

[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诗意写诗句。

(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延伸阅读。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高考语文:超强易错字一遍清——60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

高考语文:超强易错字一遍清——60篇必背古诗文天天练

,多于 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
敢怒。独夫之心,日益 固。 卒叫, 谷举,楚人一 ,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 秦;
使秦 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 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其人,
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玉石,金块珠 ,弃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
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 之 ,多于机上之 女;钉头
,多于在 之 粒;瓦缝

多于周身之
;直栏横 ,多于九土之城 ;管弦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
不得下 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
之所 ,日 月 ,以 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不念居安思危,
以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 , 源
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 忧而道 ,功成而德 。有善始者实 ,能 终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
,必







则纵情以 物; 诚则
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 之以严 , 之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知识点天天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歌以________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觉。

[3]后两句中动词“________”写出了燕子的繁忙;“______”写出了鸳鸯的闲适。

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 补充诗句,再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补充诗句。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______佳节:________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代大诗人(____)的作品。

全诗抓住(__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__)的情感。

[4]王明在外地过年,想念家乡的亲人,便用微信给家人发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坐:___________________(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专项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天天练—古诗文阅读—10
语文天天练—古诗文阅读—10晚晴09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

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

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

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

”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

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

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

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

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

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

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

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

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

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

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

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

今始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

其余皆议免罪。

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

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丈武莫不咸集。

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广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

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

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

”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
推:审问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
候:等候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
阙:空缺
5.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3分)
善心哭尽哀,人房改服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善心不舞蹈而出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行香子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8.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对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4.C(候,观望)
5.
C
6.C(虽然不满整天,但有缺于宿卫,与平常役使部下,情况很不同。

)
7.(1)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陵非常惊奇。

(“属”“奇”各1分,句意1分)
(2)现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殆、翻覆、舍各1分,句意1分)
(3)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

(辄、牵曳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就失去父亲,为母亲范氏所抚养。

自幼聪明,有思理,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见闻多,默默地记下,为当时人所称道。

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

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徐陵,徐非常惊奇,对人说:“才情格调极高,这是神童啊!”出仕担任新安王法曹。

陈朝灭亡,许善心穿白色衣服号哭于西阶之下,睡在草垫上,面向东方,经过三天。

善心哭声很悲哀,进入房间改换衣服,又出来向北面站立,流泪拜两拜接受了诏书。

第二天才穿朝服在殿下俯伏哭泣,悲哀得不能起立。

隋文帝顾视左右的人说:“我平定陈国,只获得这一个人。

既能怀念他的旧日君王,也即是我的忠臣啊。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天借用本部士兵几十人来供自己私下使用,常常一用半天。

御史大夫梁毗上奏弹劾他。

皇帝刚将宇文述当做心腹,开始让法官推问详情,千余人都称被搜使;经二十多天后,法官窥察皇帝的意思却说,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天,数量虽多,不可以都计较,纵使是事实;也不应追究罪行。

这些土兵听说后,转而说没有被役使。

皇帝想放过这事,让众人说这事的虚实,百官都说没这事。

善心以为宇文述于侍卫的处所抽取士兵私下役使,虽然不满整天,但有缺于宿卫,与平常役使部下,情况很不同。

又士兵多离开京城,已经回到家乡,分道追问,不能互相谋议,而说辞却相同。

攻今大概一个月,才开始翻供,宇文述有罪是明摆着的,怎能舍弃问罪?苏威、杨汪等二十多人和善心说同样的话,其余的都称应免罪。

隋炀帝赞同免罪。

宇文化及杀炀帝当天,隋朝官员都到朝堂拜谒称贺。

善心独自不到。

许弘仁跑来告诉说:“天子驾崩,宇文将军摄政,满朝文武,都汇集了。

天道人事,自然有它的更替,谁想到您竟独自低首徘徊象这样呢?”善心发怒,不能随从而去。

弘仁骑马返回,哭泣着说:“将军于他全无恶意,忽然自己想求死,岂苯悲痛啊广回来告诉唐奉丈;以其情状告诉宇文化及,派遣士兵到房间里捉住他到朝堂。

化及下令释放。

,善心却不拜舞就出去。

化及目送他,说:“这是心中背负了很大的气愤啊。

”下令捉回来;责骂他说:“我好好放你,竟敢如此不逊!”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

8.《行乡子》一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
(3分)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2分)
9.下面示例答出某一个,分析恰当即可。

示例一:动静结合。

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

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

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示例二: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观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示例三:寓情于景。

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如果答其他表现手法,如渲染、拟人、移步换景等,可酌情赋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