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古诗文练习题汇总
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加强对古代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默写,学生可以巩固诗词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并提高对华文化的认识。
专题一:唐诗三百首题目一:下面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请写出其所属的诗词的题目。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登鹳雀楼》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静夜思》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行路难》题目二:请写出以下唐代诗人的名句的下一句。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专题二:宋词精选题目一:下面是宋代词人的名句,请写出其所属的词曲的题目。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静夜思》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答案:《江南好》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答案:《长恨歌》题目二:请写出以下宋代词人的名句的下一句。
1. "人生几何时,怀念何切切。
"答案:银烛秋光冷画屏。
2.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答案:白发渔樵江渚上。
以上是部编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专题训练的部分内容和答案。
默写古诗词是提高对华文化理解的有效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训练,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加油!。
初中九年级语文古诗文练习题汇总

1.,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4.《曹》中表明作战要取信于民的句子,,。
5.,,故逐之。
6.《题破山寺》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7.《闻王昌龄》对友人思念之情,。
8.《论诗》的主旨句,。
9.《约客》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寂寞心情,。
10.《观猎》描写放鹰纵马壮观场面的,。
11.《旅夜书怀》描写长江雄壮夜景的句子,。
12.,无言谁会凭栏意。
13.《登金陵》主旨句,。
14.《人间词话》引用《蝶恋花》中的,形容治学的第二境界。
15.,过五溪。
16.细草,。
17.三山,。
18.,但余。
1.,左右流之,,。
2.,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3.曲径,。
4.《约客》运用对句写景富有地方时令特色的,。
5.风劲,。
6.,管应老病休。
7.,望极春愁,。
8.《登金陵》运用典故的句子,。
9.,民弗从也。
10.由此观之,。
11.,受上赏。
12.,今日又南冠。
13.,猎马。
14.,终岁常端正。
15.只见草萧疏,。
1.,过五溪。
2.,但余。
3.,千里。
4.,天地。
5.,望极春愁,。
6.《登金陵》描写眼前所见景物的句子,。
7.《观猎》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场面的句子,。
8.,又弗如远甚。
9.,,受下赏。
10.,耳中明月珠。
11.《诫子书》被后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名句,。
12.,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
13.东皋,。
14.,灵旗。
15.,生禽。
《朱子家训》1.,,故逐之。
2.,神弗福也。
3.,受上赏。
4.,在河之洲。
,。
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6.清晨,。
7.,闻道。
8.忽过,。
9.细草,。
10.,图一醉。
11.《陌上桑》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的句子,。
12.,险躁。
13.,平海。
14.,;,家业难成。
15.用人物,,,。
1.,长歌怀。
2.,北风。
3.《别云间》抒写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
4.《诫子书》中心论点句,。
5.《陌上桑》通过少年反映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
6.《题破山寺》情景交融的句子,。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篇一」(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8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分)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答案:(一)1.“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4分)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答案:15.(共2分)逐移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
(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答案: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
共2分。
(四)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初三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

初三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正文开始)题目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目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上是三首经典的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这三首诗语言优美,内涵深远,正是我们初三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来品读《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和人们远大的志向。
诗人通过描述白日西斜,黄河入海的景象,表达登高远望的愿望。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味着不满足现状,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
《登鹳雀楼》通过景物烘托人的情感,启示读者们要有追求进步的精神。
接下来是《静夜思》。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月的光芒洒满了床前,让人产生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静夜思》表达了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引起读者共鸣。
最后一首是《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瀑布从三千尺高空直接垂落下来,宛如银河从天而降。
这首诗语言诗意并茂,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钦佩之情。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卓越的艺术成就,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在初三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除了学习古诗本身,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可以尝试模仿古诗的形式和风格写一些自己的作品,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写作可以是描述景色、表达思想或者抒发情感,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初三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从古诗的学习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古诗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精华,也是我们情感世界的表达方式。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三古诗必考30篇练习题

初三古诗必考30篇练习题1. 题目:《登鹳雀楼》是唐代文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古诗,请你仿写这首诗,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描绘一座山峰。
2. 题目:《春晓》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请你仿写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个美丽的夏日早晨。
3. 题目:请分析杜牧写的《秋夜将晓》这首古诗,解读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4. 题目:《登高》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史长诗,请你阅读此诗,分析其中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5. 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请你翻译这首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6.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风和主题,解读其艺术表现手法。
7. 题目:请你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诗人。
8. 题目:请你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唐代诗,分析其中的感情表达和行文技巧。
9. 题目:请你选择一首唐代七言绝句,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10. 题目:请你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古诗的异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两位诗人的评价。
11.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唐诗,以表达对名人墓志铭的赞扬和思考。
12. 题目:请你阅读《春夜喜雨》这首唐代诗,分析其中的写景手法和对自然的表达。
13. 题目:请你分析《寻隐者不遇》这首王之涣的诗,解读诗人对人生追求和现实的思考。
14.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以冬天为题材的古诗,用你自己的词汇和想象力来描绘冬季的美丽和寂静。
15.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女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歌中对女性地位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16.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关于友情的古诗,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思考。
17.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主题的方式。
18. 题目:请你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两首诗,比较两位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方式和情感印象。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中考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的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佳句。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
A.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B.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B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的诗句。
A. 李白B. 王之涣C. 王勃D. 杜甫答案:C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 王维的《山居秋暝》B. 陶渊明的《饮酒》C. 杜甫的《登高》D. 李白的《将进酒》答案:B5.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的诗句。
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的生平。
答案:张若虚,唐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以《春江花月夜》一诗闻名于世。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注意事项:1. 请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 答题时请使用黑色签字笔或圆珠笔,字迹清晰。
3. 请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4. 请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或涂改。
5. 考试结束后,请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将答题卡交回。
初三上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银河落九天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B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维答案:A三、判断题1.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答案:正确2. 《出塞》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答案:错误(《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四、简答题1. 请简述《望岳》一诗中,诗人杜甫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答案:《望岳》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更是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
2. 请简述《静夜思》一诗中,李白如何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著名诗作,诗中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接着诗人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自己抬头仰望明月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通过月亮这一自然景物,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五、翻译题1. 请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a guest; on holidays, my longing for family is doubly intense.2. 请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翻译成英文。
答案:In spring, I sleep unaware of dawn; everywhere, I hear the birds singing.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4.《曹》中表明作战要取信于民的句子,,。
5.,,故逐之。
6.《题破山寺》中情景交融的句子,。
7.《闻王昌龄》对友人思念之情,。
8.《论诗》的主旨句,。
9.《约客》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寂寞心情,。
10.《观猎》描写放鹰纵马壮观场面的,。
11.《旅夜书怀》描写长江雄壮夜景的句子,。
12.,无言谁会凭栏意。
13.《登金陵》主旨句,。
14.《人间词话》引用《蝶恋花》中的,形容治学的第二境界。
15.,过五溪。
16.细草,。
17.三山,。
18.,但余。
1.,左右流之,,。
2.,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3.曲径,。
4.《约客》运用对句写景富有地方时令特色的,。
5.风劲,。
6.,管应老病休。
7.,望极春愁,。
8.《登金陵》运用典故的句子,。
9.,民弗从也。
10.由此观之,。
11.,受上赏。
12.,今日又南冠。
13.,猎马。
14.,终岁常端正。
15.只见草萧疏,。
1.,过五溪。
2.,但余。
3.,千里。
4.,天地。
5.,望极春愁,。
6.《登金陵》描写眼前所见景物的句子,。
7.《观猎》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场面的句子,。
8.,又弗如远甚。
9.,,受下赏。
10.,耳中明月珠。
11.《诫子书》被后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名句,。
12.,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
13.东皋,。
14.,灵旗。
15.,生禽。
《朱子家训》1.,,故逐之。
2.,神弗福也。
3.,受上赏。
4.,在河之洲。
,。
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6.清晨,。
7.,闻道。
8.忽过,。
9.细草,。
10.,图一醉。
11.《陌上桑》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的句子,。
12.,险躁。
13.,平海。
14.,;,家业难成。
15.用人物,,,。
1.,长歌怀。
2.,北风。
3.《别云间》抒写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
4.《诫子书》中心论点句,。
5.《陌上桑》通过少年反映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
6.《题破山寺》情景交融的句子,。
7.,无言谁会。
8.《登金陵》中描写眼前所见景物的,。
9.,,曰:“可矣。
”(《曹刿论战》)10.,,受下赏。
11.求之不得,。
,。
12.,,所谓伊人,。
13.,德皆建,,。
14.,,市井气,。
15.;人有祸患不可。
1.,欲何依。
2.我家,。
3.骊山四顾,,?4.,欲别故乡难。
5.,兰死不改香。
6.,但坐观罗敷。
7.,险躁。
8.《沁园春》以动写静的句子,。
9.,左右流之。
,。
10.,。
,在水之涘。
11.,长安不见。
12.《旅夜书怀》描写长江雄壮夜景的句子,。
13.与肩挑,。
《朱子家训》14.,不学文,,。
15.宽为限,,,。
1.《沁园春》描写虚景的句子,。
2.乡泪,。
3.,东风。
4.,松柏。
5.,山是。
6.,耳中明月珠。
7.《诫子书》被后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句子,。
8.《曹刿》表明作战前要取信于民的句子,。
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0.,在河之洲。
,。
11.《题破山》表现环境清幽的句子,。
12.《论诗》富有哲理的句子,。
13.《登金陵》抒发作者忧国伤时感慨的句子,。
14.饮食,。
《朱子家训》15.对饮食,,,。
1.,空际看。
2.,有本性。
3.《无题》表明爱情坚贞的句子,。
4.,不能治性。
5.为人,;,。
《陌上桑》6.,,欲与天公试比高。
7.,望极春愁,。
8.《观猎》中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场面的句子,。
9.,,必以情(《曹刿论战》)10.,,受上赏。
11.此都寂,。
12.杜甫《旅夜书怀》中用反语表达自己内心不平的句子是,。
13.,有三到,,。
14.,,上循分,。
15. 最可耻;贱莫甚。
1.《沁园春雪》中的过渡句是,。
2.,山山。
《野望》3.求之不得,。
,。
4.由此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5.山光,。
《题破山寺后禅院》6.细草,。
7.,二水。
《登金陵凤凰台》8.《蝶恋花》中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的句子,。
9.,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10.,,三而竭。
11.求之不得,。
,。
12.,,,在水之湄。
13.,有定位,,。
14.,,食适可,。
15.一粥一饭,;,。
1.,花木深。
2.,闻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3.,处处蛙。
4.,锄者忘其锄。
5.,成吉思汗,。
6.,今日。
《别云间》7. 赢,;输,。
8.,带禽归。
9.《诫子书》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10.,,受下赏。
11.,左右流之。
,。
12.,,,在水一方。
13.,惟才艺,,。
14.,,倘掩饰,。
15.饮食约而精;。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2.细草,。
《旅夜书怀》3.,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4.,左右采之。
,。
6.,成古丘。
《登金陵凤凰台》7.,无言谁会。
10. 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11. 写出和“酒”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
12.,山是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
13. 凡道字,,,14.,,勿厌故,15.;勿贪口腹。
1.,山山。
2.,江上寒。
3.《沁园春》主旨句,,。
4.,不能治性。
5. 《陌上桑》直接写罗敷美貌的句子,,,。
6.,,欲与天公试比高。
7.,望极春愁,。
8.《观猎》中描写放鹰纵马的壮观场面的句子,。
9.,,必以信。
10.,,受下赏。
11.通幽处,。
12.杜甫《旅夜书怀》中描写长江雄壮夜景的句子是,。
13.,夜眠迟,,。
14.,,兄弟睦,。
15. 占便宜;。
1.《诫子书》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名句是,。
2.,常端正。
《野望》3.关关,;,。
4.由此观之:。
5. 通幽处,。
6.细草,。
7.,二水。
8.《陌上桑》中通过路人表现罗敷美貌的句子,。
9.,神弗福也。
10.,,故逐之。
11.求之不得,。
,。
12.,,,在水之涘。
13.,有定处,,。
14.,,勿箕踞,。
15.饮食,。
1.,成古丘。
2.,过五溪。
3.,处处蛙。
4.,天地宽。
5.,数风流人物,。
6.,雪尽。
7. 只见,,。
8. 不改光,。
9.《曹刿论战》最佳追逐时机,。
10.,,受上赏。
11.,左右采之。
,。
12.,,,在水一方。
13.,立端正,,。
14.,,德日进,。
15.见富贵;。
1.《旅夜书怀》描写长江雄壮夜景诗句是:,。
2.细草,。
3.,白露未已。
,。
4.,左右采之。
,。
6.,二水。
7.,必以信。
10.宫妇左右,,。
11. 由此观之:。
12. 赶上春,。
13. ,重且舒,14.,,,勿喜新15.人有;人有。
《朱子家训》1.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2.,平海。
《早寒江上有怀》3.《陌》描写罗敷衣着服饰之美的句子,;,。
4.《别云间》化用屈原《国殇》里的诗句是,。
5.《闻王昌龄》表达对朋友思念之情的,。
6.《约客》含而不露的表达作者寂寞心情的句子,。
7.《登金陵》运用典故的句子,。
8.,将军。
《观猎》9.,;父母责,。
10.,,,俱紧切。
11.借人物,,,。
12.,;,立见消亡。
13.,悔误必多;,。
14.,死如秋叶之静美。
15.chán岩云yì荫()bì( ) 不屑置biàn()戏xuâYán席 nì歪吹毛求cī吮()吸舔shì16.写出《格列佛游记》中提到中国的几方面内容。
1.《沁园春雪》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的句子,评价唐太宗、宋太祖的句子。
2.只见草,,。
3.,千万和春住。
4.,,其进步未可量也。
5.《陌上桑》通过路人的反映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
6.《诫子书》告诫儿子要淡泊名利,以平静的心态实现远大理想的句子,。
7.《登金陵》寄予深意,沉痛写出作者独特感慨的句子,。
8.朝服衣冠,,谓其妻曰:“。
”9.鲁庄公把作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曹刿对此的评价是,。
10.斗闹场,;,绝勿问。
11.话说多,,,。
12.,;,言多必失。
13.,岂是丈夫;,不成人子。
14.兄弟叔侄,;,。
15.suì洞干biě稻suì yū滩伤痕累累()迷wǎng 深suì黝()黑怜mǐn 刽()子手16.《水浒》作者,小说主要描写末年以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故事。
写出下列人物的绰号: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吴用杨志1.,成吉思汗,。
2.写出关于春雨的诗句①,。
②,。
3.默写一句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陌上桑》描写罗敷采桑器具之美的句子,。
5.《诫子书》强调志学才三者关系的句子,。
6.,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
7.,民听了民怕,。
8.,今日又。
10.《约客》对句写景的句子,。
11.《登金陵》描写眼前景物的句子,。
12.,。
,钟鼓乐之。
13.,,市井气,。
14.,归于无,,。
15.轻听发言,,;,,。
16.miâ视情不自禁()万恶不()有例可()Cù不及防打hān 阴mái 蓦()然 húlún吞枣17.写出关于鲁智深的故事情节、、。
关于杨志的故事情节、、。
1.我家,。
《早寒江上有怀》2.,但坐观罗敷。
3.,意与日去。
《诫子书》4.,不在他人,。
《少年中国说》5.,青鸟。
《无题》6.,又弗如远胜。
《邹忌讽齐王纳谏》7.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是,。
8.清晨入,。
9.,对酒当歌,。
10.,,直谅士,。
11.,,人所重,。
12.人有;人有。
《朱子家训》13. ,久必受其累;,。
14.咀嚼.() xiá()思忍俊不禁.() chàn()悔烦zào ()偌.()大深居jiǎn()出Bǐng()烛夜谈 guō()噪勾.()当寻.()思15.写出关于武松的故事情节、、。
16.写出鲁智深与李逵性格的异同之处。
1.,千万和。
2.,谁言。
3.《无题》表现爱情坚贞的句子,。
4.《诫子书》中心论点句,。
5.《陌上桑》通过路人表现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的句子,。
6.《题破山寺》通过幽静环境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
7.,无言谁会。
8.三山,。
9.,,故逐之。
(《曹刿论战》)10.,受上赏。
11.,左右流之。
,。
12.,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13.,不如少,,。
14.,,长浮华,。
15.;人有祸患。
16、蹿.()红癖.()好惊悚.()愧zuî( )物jìng( )天择因地()宜长途()涉 zhě( )皱狼jí( ) 转弯抹.()角17、林冲故事情节18、填绰号林冲鲁智深杨志鲁智深19.格列佛游记中,他几次出海,分别随哪些船,又遇到了什么才到了哪些国家?出过四次,第一次是“羚羊号”,第二次是“冒险号”,第三次是被飞岛国救上去的,是在“好望号”被海盗劫持了,第四次是当上了“冒险家号”船长。
第一,二次是因为风暴到的,第三次是因为被海盗劫持了,逃到岸上被飞岛国就上去的,第四次是被水手背叛,流放到耶胡国的。
1.,月光寒。
2. 襄水曲,。
3.,阿房一炬,?4.,谁言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