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9.答案:D(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组合练习:古诗+古文+现代文(附答案)一、古诗词阅读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苍莽,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释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二、文言文阅读钟繇学书魏钟繇,字元常。

少随刘胜②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

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

乃自捶胸呕血。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及诞死,繇遂得之。

由是繇笔更妙。

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

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繇善三色书⑤,最妙者八分⑥。

(选自《笔阵图》,有删改)注释①钟繇: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书法家。

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

②刘胜:行书首创者。

③韦诞:魏书法家。

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书法造诣很高。

⑤三色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⑥八分:汉字书体名,隶书的一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A.繇善三色书/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B.诞惜不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C.及诞死/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皆书象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三处)(3分)繇精思学书饮食手书桌上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

(2)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6.根据选文,评价钟繇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三、现代文阅读抒情散文[《我爱这土地》类文拓展:自然风光](一)云端的日子高鸿小时候喜欢看云。

我躺在峁的草坪上,世界便成了一个圆。

这个圆变换着色彩,忽明忽暗,恍若宝镜初砺,湛蓝而深邃。

镜的边缘忽明忽暗,云雾丝丝缕缕挤了进来,色彩渐渐浓烈,组成团儿,幻成一地的羊群或棉朵,悠悠从镜中穿过。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古诗词鉴赏 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古诗词鉴赏 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练习题精选(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短棹”划船,委婉写出轻舟的缓慢,暗示词人游览西湖时的从容自得。

B.词人连用叠词“隐隐”“处处”描写“笙歌”,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游人的欢乐情调。

C.“无风水面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光滑的琉璃,写出西潮水面的平静平滑。

D.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中,“微动”与“惊起”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4.(3分)D5.(3分)微动的水波能惊飞沙禽,以动衬静,更加衬出水面的平滑、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

评分说明:以动衬静1分;“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1分;结合诗句意思1分。

意思对即可。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5.“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3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4.(3分)A5.(3分)要点与评分:点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点明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1分,共3分。

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1. (2019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8分)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②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字、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山支: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2. (2019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9分)夜泊旅望白居易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联系全诗,说说诗人“愁”的原因有哪些。

(3分)(2)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3分)(3)颈联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表现情感的深挚,下列诗句手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 (2018宿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6分)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①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①贾至曾谪守巴陵。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4份附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4份附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一)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曹刘。

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酷肖.(xiǎo)吮.(shǔn)吸左右逢缘.(yuán)风姿绰.(chuò)约B.押解.(jiè)斑斓.(lán)不屑置辩.(biàn)恍.(huǎng)然大悟C.稽.(qǐ)首蓬篙.(hāo)怏怏..(yàng)不乐引颈.(jìng)受戮D.禅.(shàn)让阴霾.(mái)自怨自艾.(yì)铢两悉称.(chèng)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6分)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多了。

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

那么,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就能从容地走过。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4分)悠然坦然冶炼锻炼(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中“随”“尽”“入”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有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题班级姓名完成情况过关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分)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分)过关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2分)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过关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4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園。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表达出诗人哪些情感?(2分)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分)过关4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如何描绘战斗情景和刻画人物形象的?(2分)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过关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训练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用“∕”划出下面诗词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炙:
②沙场秋点兵沙场: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七)天净沙秋思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把这首诗的主旨句抄在下面。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诗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C.“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冷”的感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以“暖”的感觉。

D.这首小令全是写景,始终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4.这首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

(九)《赤壁》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B. “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 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十)《己亥杂诗》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