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 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美术共38页
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美术知识讲解

荷兰风景画
Jan van Goyen
复习题:
1、弗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人物是 鲁本斯 。 2、作品《豆王宴饮》的作者是 约丹斯 。 3、鲁本斯和约丹斯风格的相似之处是:
镖焊、健康、充满生命力
4、下面作品的名字和作者是?
《查理一世像 》 凡.代克
5、17世纪荷兰 风景 画与 静物 画 成为独立的画种。
1、请说出这幅作品的名字和作者和风格类型
<圣德列萨祭坛> 贝尼尼 巴洛克风格
2、卡拉挖乔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 现实主义 , 下面哪一幅作品是卡拉瓦乔的作品。
基 督 下 葬
《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
►3、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人物 是 波洛米尼 ,代表作品是 圣卡罗教堂 。
4、请谈谈下面两件建筑作品风格的差别。
第四、五节西班牙美术、 法国美术
17、18世纪西班牙艺术
一、17世纪前期:
1、受意大利卡拉瓦乔主义影响,呈 现实主义风格。 2、17世纪上半期是艺术的黄金时期, 肖像画表现出坚定、冷峻、尊严和刚 毅的人物气质。 3、代表人物:里韦拉、苏巴兰、 委拉斯凯支。
《 塞 维 利 亚 的 卖 水 人 》
约丹斯 《豆王的宴饮》
·
雅 各 布 约 丹 斯
《 画 家 的 家 》
.
凡 代 克
《 查 理 一 世 打 猎 像 》
·
凡 代 克 《 圣 斐 利 像 》
鲁 本 斯 《 玛 丽 皇 后 在 马 赛 港 登 陆 》
三 美 神
劫 夺 柳 西 帕 斯 的 女 儿
土 与 水
杨.勃鲁盖尔
《 煎 鸡 蛋 的 老 妇 人 》
委 拉 斯 贵 支 《宫女》
《纺纱女》
美术鉴赏——17至18世纪欧洲美术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3 建筑
《 圣 彼 得 教 堂 前 柱 廊 》 贝 尼 尼
贝尼尼的第一个建筑作品是位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祭坛上方的铜质华盖(建于1624年1633年),另外,他还建造了罗马圣毕比亚那教堂(SantaBibiana)的正面(1624年1626年)。1629年,在祭坛华盖完工前,教皇乌尔班八世聘请贝尼尼负责整个圣彼得教堂 的建造。他也负责建造位于教堂内的乌尔班八世和后来亚历山大七世两位教皇的墓穴。位于 圣彼得教堂半圆形殿中的圣彼得主座(1657年-1666年)也是贝尼尼的一大杰作。 除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和柱廊外,贝尼尼还在罗马设计了许多著名 的建筑,如巴贝里尼宫(PalazzoBarberini,1630年始建),蒙地卡罗皇宫 (PalazzoLudovisi,1650年),基奇宫(PalazzoChigi,1664年)等。1665年,在贝尼尼 的名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前往巴黎旅行,希望能为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设计卢浮宫的东部前 门,但遭到拒绝。最后这部分建筑由克劳德〃佩劳予以完成,具有更多的古典色彩。
浓郁的生活气息 幽默、粗俗和乐观
美術鑒賞〃17至18世纪欧洲美術
6.1 巴洛克美术
6.1.2 雕塑
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 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 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 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 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姑 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 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 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 月桂树。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 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 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 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 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 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 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 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 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 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 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 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 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 现力。
外国美术史纲要PDF

外国美术史纲要 PDF第四章17 18世纪欧洲美术巴洛克美术成为这个世纪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在各国不同的发展过程中适应不同的要求欧洲美术也呈现不同的面目巴洛克美术虽然继承着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追求再现的错觉性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致力于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继盛行于17世纪的巴洛克美术之后最先在法国兴起了罗可可美术作为一种风格他可以说是对巴洛克风格的反驳与气势宏大充满动感强调戏剧性效果和煽情力量的巴洛克美术相反罗可可美术追求可爱轻快纤巧的效果把愉悦感官当成目的18世纪上半叶他成为风行欧洲的一种主要倾向。
一17世纪意大利美术 1雷尼在风格上继承了卡拉齐古典理想化倾向他在罗马绘制的壁画《黎明女神》最能反映它优美典雅的情韵和风格。
2卡拉瓦乔抛弃了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把神圣的任务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创造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
代表作《召唤圣马太》在意大利富丽雄伟激情洋溢气势辉煌的巴洛克美术成为当时的美术主流 3圭尔奇诺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黎明女神》浩大的空间强烈的动势与建筑混合的错觉给人们展示一个与古典的宁静明晰的世界 4贝尼尼世纪米开朗琪罗后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和建筑家擅长制造强烈的戏剧性效果代表作《大卫》《圣德列萨的神迷》。
二17世纪法国美术路易十四统治着整个法国在这种形势下当局倡导的文艺是那种崇尚理性强调规范追求完美与庄严的古典文艺。
古典风范的代表普桑和洛连 1普桑17世纪法国最伟大画家古典式严谨明确和谐的构图和造型对理性的重视强调素描的作用。
对纪念性的追求对坚实结构的探索对理性的重视为现代绘画先驱者塞尚树立一个光辉样板代表作《台阶上的圣家族》《阿卡迪亚的牧人》体现了他幽美的风格和对古典传统的深刻理解。
2洛连把全部心血投入理想风景画的创作具有深刻内涵和诗意的独立作品代表作《尤利西斯把克律塞伊斯送还其父》 3路易十四治下的美术勒布朗成为皇家美术院的领导者在推行太阳王及其重丞科贝尔的文艺政策提倡古典主义左右社会趣味确立学院派美术教育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学院的种种规范被一代代沿袭下去。
4外国美术史第四章

第四章17、18世纪xx美术第一节17、18世纪xx美术三个艺术流派的诞生1、学院派艺术2、现实主义艺术3、xx艺术1、学院派艺术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于1590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由卡拉奇三兄弟创办。
学院派的艺术主张学院派主张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将其看成是不可逾越的楷模。
受威尼斯画派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人影响较大。
阿巴尼·卡拉奇《逃亡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基督对彼得的显现》2、现实主义艺术与卡拉瓦乔▲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主义影响了整个欧洲。
▲卡拉瓦乔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
当时意大利起义不断,这种斗争影响了出身下层的艺术家。
其苦闷和反抗的情绪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他早期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竭力描绘他所熟悉的乡野村夫、引车贩浆者以及工人和流浪汉。
《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占卜者》卡拉瓦乔《使徒马太和天使》《基督的下葬》《圣母之死》《多疑的多玛》黑暗法卡拉瓦乔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后,他的画上的明暗对比表现得更强烈了。
往往背景的空间都陷入阴暗或看不透的黑暗中,人物形象不是部分被吞没,只露出某部位,就是完全暴露于光照中,黑暗用棕色和深褐色来表现。
这种手法被称谓“黑暗法”。
卡拉瓦xx的艺术理念“不画生活中没有的事物”是卡拉瓦乔一直坚守的理念。
他坚持以活生生的人物为模特,认为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引进神圣的教堂。
把人们尊崇的圣贤画成贩夫走卒的模样,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这是卡拉瓦乔对美术史的巨大贡献,但付出的代价是,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来自艺术界的批评,还遭到了订货人的抵制。
为什么卡拉瓦乔的画会常常引起争议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他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二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抱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
他的这种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们看作是叛逆的表现。
17、18世纪欧洲美术.doc

17、18世纪欧洲美术17世纪美术最具代表性风格:巴洛克美术巴洛克艺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巴洛克艺术的重要特点(重要):1,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了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它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成的综合手段。
6,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地位。
7,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是:弗·波罗米尼和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
绘画方面是:法兰德斯的鲁本斯贝尼尼 (1598-1680年)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和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个能文善画的人物,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
其擅长制造生动强烈的戏剧性效果,把他那件用纯属技巧雕刻的名作《大卫》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相比,他的大卫没有古典的宁静效果,那强烈的动态构图和直视观众的威严目光,就如把观众带到了战场去感受战斗的场景。
把观众拖入其中,在感情上与作品的精神融为一体,从而打动他们的心灵,是巴洛克艺术家的追求目标。
贝尼尼为红衣主教柯尔那罗家族小礼拜堂创作的《圣德列萨的神迷》,是这种追求的一个光辉的范例。
主体形象是圣女德列萨和爱神。
雕刻家用坚硬的云石表现出少女的性灵底蕴,但这一切是在神秘宗教外衣掩护下实现的,这是对当时禁欲主义有意的反抗,充分调用雕塑、建筑、绘画乃至戏剧的诸般手段,给人们一种亲临其境目睹圣迹的感觉。
也标志了他的雕塑顶峰时期的到来,体验出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的作品,还能看到古典主义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风格。
《阿波罗与达芙妮》,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他的作品显示他一心为宗教服务,也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
外国美术简史 第四章

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 安〃卡纳列 约1742
第二节 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一、鲁本斯
大约从1615年至1620年间,鲁本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代表作。这时 期画家的重要作品有《最后的审判》、《打入地狱》、《土地与水的结合》、《亚马孙之战》、 《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希林纳斯醉酒》等。
吉卜赛女郎 哈尔斯 约1628~1630
这时期在荷兰盛行团体肖像画,因此,除了单幅肖像外,哈尔斯创作了一系列团体肖像画,如《圣 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等。
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 哈尔斯 1616
二、伦勃朗
1632年,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创作了《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迈出了创作历史中重要的一步, 显示了非凡的才能,并得到社会的赞誉。与静物画的艺术成就
迈因德特〃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1638〜1709)于1657年成为雅各布〃凡〃雷斯达尔 的学生,直至1662年在画风与设色方面都深受老师的影响。 但是1689年创作的《米德尔哈尼斯的 道路》(又称《并木林道》)堪称举世闻名的杰作,独具匠心的构图使画面开阔而庄严,洋溢着明 朗乐观的情绪,是一首大地的颂歌。
一个花盆里的大束花卉 老扬〃勃鲁盖尔 年代不详
小达维特〃泰尼尔(David Teniers d.J.,1610〜1690)的父亲也是画家,小泰尼尔早年曾随 父亲学习,1633年入安特卫普圣路加公会。威廉大公十分爱好艺术品收藏,委托小泰尼尔将画廊 中主要藏品画了数幅画,取名《莱奥波德〃威廉大公的画廊》,这些画的构图略有不同,大公将它 们赠予与他有亲戚关系的王侯宫廷,以使自己的收藏声名远扬。
圣马太蒙召 卡拉瓦乔 1599〜1600
阿〃真蒂莱斯琪(A.Gentileschi, 约1593〜1652/3)也是一个卡 拉瓦乔主义者。这是一位性格冷 静,做事干练的女人。她喜欢描 绘一些英雄妇女的题材,代表作 有《朱迪斯与荷洛芬斯》等。
西洋美术欣赏_17、18世纪欧洲美术

二、卡拉瓦乔与地方画派
Caravaggio and Local school
卡拉瓦乔 Caravaggio
《女占卜师》是卡拉瓦乔早期的 一幅油画。此画表现了一个风俗 性的场面,那位给人看手相的吉 普赛女人是来自街头的下层人物, 丝毫没有荚化和理想化成分,那 个正被看手相的青年男子的形象 也是直接按画家一个朋友的形象 画下来的。卡拉瓦乔这种大胆探 索生活的作法,自然会引起一些 保守派的不满,有人攻击他的艺 术是描写“粗野的自然人”,缺乏 美和理想化。然而这却是他艺术 的真正价值所在,他正在为现实 主义的艺术开辟着一个新的时代, 在他的一生中,从生活到艺术, 他都是一个叛逆者和革新者。
逃往埃及途中 Fled to Egypt
三、巴洛克绘画与建筑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of Baroque
圭尔奇诺 Guercino
意大利画家。博洛尼亚画派后期代表,1591年2月8日生于琴托, 1666年12月22日卒于博洛尼亚。他师承卡拉奇兄弟,受G.雷尼 影响甚大,也积极向卡拉瓦乔学习。他代表着巴洛克美术渐趋 成熟的倾向,人物形象动态强烈,感情充沛,并且大胆运用透视。
第四章 17、18世纪 欧洲美术
European Art in 17、18 Century
第一节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Italian Art in 17、18 Century
一、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The Art of Italian School in 17 Century
阿巴尼 卡拉契 A. Carracci
欧罗巴是位于爱琴海的腓尼基台 洛斯王阿盖诺耳的女儿,是台洛 斯著名的美人,画家着意于劫持 欧罗巴时的激动与紧张。画面的 构图依对角线向上升华和向外扩 张,欧罗巴由于紧张一手紧抓住 牛角,仰面的身体呈自然的袒露 开放状,透过贴身的薄纱现出丰 艳的肉体,极富感官刺激,女神 的紧张和挣扎与天空飞翔的小天 使形成呼应,动荡激越的画面多 少带有几分欢乐的意趣。画家运 用流畅的笔触和丰富多变的色彩, 使画面呈现欢乐热情的气氛。
西洋美术欣赏_17、18世纪欧洲美术

•《阿波罗与达芙妮》中目空一切的太阳神阿波罗 •瞧不起丘彼特的箭艺,这使小爱神很恼火。当阿 •波罗走近河神女儿达芙妮时,小爱神立即向他们 •分别发出两支爱情之箭,射向阿波罗的是钟情达 •芙妮之箭,而达芙妮中的却是拒绝求爱之箭,这 •引起神界的求爱追逐。当阿波罗即将追逐到女神 •时,女神大声向河神发出呼救:“亲爱的爸爸快把 •我十分喜爱的美貌改变吧!”即刻河神将爱女变成一 •棵月桂树。无奈的太阳神爱之不得,只得取下月 •桂枝编织成桂冠,赐给一切有成就的人,这就是 •“桂冠”的由来。贝尼尼着意塑造阿波罗刚要触摸 •到女神身体时,女神立即变成月桂树的瞬间情节。 •它具有曲折的故事性,雕刻家采用绘画的造型手 •法塑造了一个具有戏剧性效果的群雕,这是雕坛 •的空前创举。这组雕像表现了两个处于激烈运动 •中的人体,人物都处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给 •人以向上升华、轻盈、充满生命力的优美感觉。 •激情、激烈运动正是巴ovanni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意大利的雕刻 家兼建筑师,是十七世纪最 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生于15 98年,在82岁生日的几天后 去世。他是那一列杰出的、 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中 的最后一人,正是由于这些 人的努力,才使得意大利在 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 成为西方世界之光。 作为意大利巴洛克美术 的首席,贝尼尼可谓是多才 多艺。他能文善画,颇具文 艺复兴时代的遗风。对于贝 尼尼,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
逃往埃及途中 Fled to Egypt
三、巴洛克绘画与建筑
Painting and Architecture of Baroque
圭尔奇诺 Guercino
意大利画家。博洛尼亚画派后期代表,1591年2月8日生于琴托, 1666年12月22日卒于博洛尼亚。他师承卡拉奇兄弟,受G.雷尼 影响甚大,也积极向卡拉瓦乔学习。他代表着巴洛克美术渐趋 成熟的倾向,人物形象动态强烈,感情充沛,并且大胆运用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