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了解人心
教你读心术和微表情,学习心理学常识

教你读心术和微表情【读心术】1、喜欢眨眼:这种人心胸狭隘2、习惯盯着别人看:代表警戒心强3、喜欢提高音量说话:多半是自我主义者4、穿着不拘小节:代表个性随和5、一坐下就翘脚:这种人充满企图心有行动力6、边说话边摸下巴:通常个性谨慎7、将两手环抱在胸前:坚持己见。
【通过动作攻破心理】1、单眼微眯,单侧嘴角微挑,表不屑、轻蔑;2、手扶额头表内疚、羞愧;3、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表自责;4、瞳孔在生理正常的情况下散大,表生气、恐惧;5、摸侧脸或摸耳朵,说明正在控制情绪,表紧张。
【这些小动作你注意了吗】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
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向前倾——注意或感兴趣。
懒散地坐在椅中——无聊或轻松一下。
抬头挺胸——自信,果断。
坐在椅子边上——不安,厌烦,或提高警觉。
【读心术-笑的表情】1、笑时嘴两端猛向上,善于社交,有亲切感,具有冒险患难精神。
2、开口大笑,性格大方,不拘小节。
3、口两端稍下垂,微开口的表情,略属内向,注意细节。
4、几乎不开口的眯笑型表情,倔强固执,有理想。
【读心术-从口头禅读懂对方性格】①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担心他人误解,性格急躁)②应该、必须(自信心极强,理智而冷静)③听说、据说(见识虽广但决断力不够)④啊、呀、这个、嗯(思维慢,反应较迟钝)【读心术之笔迹案例】1)字偏大,力度大。
此人的能力强。
思维宏观。
2)线条生硬,横折特征来看,直角或者尖角。
说明此人有原则性,处理问题不太圆滑。
3)捺不外展。
说明此人不善于与人交往。
4)有的竖钩很长。
说明他有突破精神,执行能力强。
【社交应酬潜规则之人脉关系定律】1、不要总显示比别人聪明。
2、想钓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3、让对方做主角,自己甘愿做配角。
4、目中无人,一败涂地。
5、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
6、锋芒太露,下场不好。
7、刺猬原则,保持适当距离。
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
【社交应酬潜规则之对付小人的方法】对小人要勤打招呼,少说话;不主动来往,但不拒绝来往;不深交,但不绝交;可以给予好处,但不能占小人便宜。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当人在紧张或是有压力时,常会不自觉做出某些动作:1.触摸或按摩颈部:另外,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动作。
而如果男生拉着领带,或是女生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同样的意思。
2.深呼吸或是话变多:当你看到对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压抑情绪。
或是在过程中对方不太爱说话,却突然话多起来,也代表他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
3.用手放在大腿上:紧张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双手放在大腿上来回摩擦,试图平缓自己的情绪。
从肢体语言看出对方个性常见的惯动作反映了特定的个性与行为模式:1.喜欢眨眼:这种人心胸狭隘,不太能够信任。
如果和这种人进行交涉或有事请托时,最好直截了当地说明。
2.惯盯着别人看:代表警戒心很强,不容易表露内心情感,所以面对他们,避免出现过度热情或是开玩笑的言语。
3.喜欢提高音量说话:多半是自我主义者,对自己很有自信,如果你认为自己不适合奉承别人,最好和这种人划清界线。
4.穿着不顾外表:也代表本性随和,而且面临人情压力时容易屈服,所以有工作找他们商量时,最好是套交情,远比透过私事上的关系要来得有用。
5.一坐下就跷脚:这种人充满企图心与自信,而且有行动力,下定决心后会立刻行动。
6.边说话边摸下巴:通常本性谨慎,警戒心也强。
7.将两手环绕在胸前:干事非常谨慎,行动力强,坚持己见。
多搜寻其他周边线索你能够从笔迹下手:字迹草率而写字速度很快的人,工作速度也很快,但是通常比力草率粗糙;写字谨慎而慢的人,工作时会边确认边进行,非常仔细。
只要平时多与人互动、多窥察,你也能拥有惊人的阅人能力。
32个动作教你看懂微表情读心术1.单肩抖动——不自信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花招是否得逞)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

40个微表情动作意思微表情是指持续时间很短暴露在面部的情感表达,通常不到一秒。
微表情可能会向别人展示真实的情感,通常是在试图掩饰或隐藏真实情感时出现。
下面是40个微表情动作的意思中文解释:1. 蹙眉:不满或疑惑2. 眨眼:焦虑或不安3. 皱眉:生气或不愉快4. 眉头微微扬起:惊奇或欣喜5. 嘴角上扬:开心或满意6. 嘴角下垂:悲伤或失望7. 嘴唇咬紧:焦虑或紧张8. 嘴唇微微颤抖:害怕或不安9. 嘴唇微微抿紧:不愉快或不满10. 嘴唇抿紧并微微颤抖:极度不安或害怕11. 瞳孔扩大:兴奋或惊讶12. 瞳孔收缩:恐惧或压力13. 嘴唇咬牙:愤怒或挫败14. 眼睛微微转向:尴尬或不确定15. 眼睛微微眯起:怀疑或不信任16. 眉毛上扬并伴随眼睛的微微眯起:讥讽或愤怒17. 眼睛直视并微微眯起:敌意或愤怒18. 眉毛上扬并微微眯起:傲慢或不屑19. 眉毛下垂并微微眯起:不满或烦躁20. 眼神飘忽不定:犹豫或不确定21. 眨眼并微微撇嘴:愤怒或不满22. 眼神投向周围:不耐烦或不情愿23. 嘴角上翘并微微眯起眼睛:幸灾乐祸或轻蔑24. 鼻子微微皱起:不满或抗拒25. 扭曲嘴巴并伴随眼睛的微微眯起:不屑或轻蔑26. 鼻子微微抬起并眼睛直视:高傲或傲慢27. 嘴唇低垂并嘴角微微上翘:悲伤或失望28. 嘴唇微微颤抖并眼神游离:极度害怕或恐惧29. 嘴唇紧抿并拉长:不满或压抑30. 眨眼并嘴唇微微张开:惊讶或震惊31. 轻抿嘴唇并眨眼:紧张或焦虑32. 嘴角上翘并皱眉:挑衅或嘲讽33. 鼻子皱起并眼睛直视:不耐烦或生气34. 嘴唇微微颤抖并撇嘴:害怕或不满35. 眼睛直视并微微眯起:愤怒或不满36. 眨眼并眼神飘忽:不耐烦或厌烦37. 嘴唇微微抿紧并眨眼:担忧或不安38. 瞳孔扩大并蹙眉:惊恐或震惊39. 嘴唇紧抿并眼睛直视:不满或愤怒40. 嘴角上翘并眼睛凝视:轻蔑或傲慢这些微表情动作的意思中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他人的情绪状态,从而更有效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微表情解读她的笑容背后隐藏的情感

微表情解读她的笑容背后隐藏的情感微表情,作为一种短暂且难以察觉的面部表情变化,可以透露出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状态。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微表情时,往往能够洞察到他们真正的情感,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笑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解读微表情来揭示她笑容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
一、闭合眼睛的微笑当一个人微笑时闭上了眼睛,这往往是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的表现。
闭眼微笑表明她感到十分放松和开心,她对当前的情景或者与你的相处感到非常满意。
这种微笑充满了幸福和满足的情感,她对你抱有着极高的好感。
二、微微上扬的嘴角微微上扬的嘴角,是一种微表情中非常常见且难以发现的细微变化。
这种微笑往往代表对方的友好和喜悦,但并不是十分兴奋或者狂喜的表现。
这种微笑背后的情感更倾向于一种沉静的满足,她可能正在享受和你的交流,或者对你的陪伴感到舒适和愉快。
三、微微颤抖的嘴唇微微颤抖的嘴唇是一种微表情中隐含着潜在紧张和不安的信号。
这种微笑往往会伴随着微微颤抖的嘴角,暗示着她的内心可能正在感受到一些紧张或者不确定。
她的微笑虽然存在,但其中所隐藏的情感可能是一种矛盾和焦虑的状态,她可能正在尽力保持微笑,但内心却有些困扰。
四、眉毛微微向上当眉毛微微向上时,这往往表明她对你产生了兴趣和好感。
眉毛向上会拉伸眼部皮肤,从而增强眼部光亮和神采,这种微笑传达了一种开放且感兴趣的情感。
这样的微笑意味着她对你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共鸣,可能对你的话题或者言行感到有趣和吸引。
五、微笑不到眼微笑的同时,眼睛并未有着明显的表情变化。
这种微笑往往暗示着她的微笑是一种社交约定俗成的外在表现,而并非真正的快乐或喜悦。
这种微笑通常出现在需要面对他人时,为了保持和谐和礼貌而展示的微笑。
背后可能隐藏着疲惫、无聊或者心不在焉的情感。
总结:通过对微表情的解读,我们可以窥探她笑容背后隐藏的情感。
闭合眼睛的微笑代表满意和愉悦,微微上扬的嘴角展示友好和愉快,而微微颤抖的嘴唇可能带有紧张和焦虑。
眉毛微微向上则表示兴趣和好感,而微笑不到眼则可能是一种虚假的表情。
15条读心术

1、观察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泄露很多信息,例如是否真诚、是否紧张、是否在撒谎。
学会解读眼神,就能洞察人心。
2、听声辨意:声音的音调、语速、停顿都含有丰富的情感信息。
紧张时声音会变尖,说谎时语速会加快,不耐烦时停顿会增多。
懂得分辨这些细节,就能听出弦外之音。
3、辨别微表情:微表情是一闪而过的真实情绪流露。
惊讶、厌恶、害怕等情绪都会在脸上一闪而过。
学会捕捉微表情,就能识破伪装。
4、观察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占交流的55%以上。
紧张时会不自觉摸鼻子,不耐烦时会频繁看表,说谎时会下意识遮挡嘴巴。
读懂肢体语言,就能读懂内心。
5、分析说话逻辑:说话前后矛盾、逻辑混乱往往是在编造谎言。
而真实的描述通常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找出漏洞和破绽,就能拆穿谎言。
6、感受语气变化:语气的突然变化通常意味着态度的转变。
冷漠突然变得热情,可能是另有所图;热情突然变得冷淡,可能是失去兴趣。
感受语气变化,就能预判态度。
7、倾听言外之意:人们常常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领会言外之意,才能洞悉人心。
要学会听出隐藏在言语背后的真正意图。
8、察言观色:面部表情能泄露内心活动。
愤怒时眉头紧锁,高兴时眉开眼笑,悲伤时眉头下垂。
观察面部表情的变化,就能感知情绪的波动。
9、留意说话时态:人在编造谎言时,常常会混淆说话时态,把过去说成现在,把将来说成过去。
抓住说话时态的漏洞,就能识破谎言。
10、推测心理活动:根据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推测出他的心理活动。
比如一个人频繁看手机,可能是在等重要消息;一个人不停地搓手,可能是在紧张。
揣摩心理活动,就能预判行为。
11、体会情绪变化: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了心境的变化。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写在脸上。
感受情绪的细微变化,就能体会内心的真实想法。
12、注意话题转移:当一个人刻意转移话题,回避某个问题时,往往是在隐瞒什么。
抓住话题转移的瞬间,追根问底,就能揭开谜底。
13、解读沉默背后:沉默不总是金,有时候恰恰是掩饰。
从微表情看性格特点

从微表情看性格特点从微表情看性格特点原作:龚蕾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它是媒介,是信息传输器。
通过表情,归因于下意识、直觉或本能感觉,眼睛收到信息更加丰富,微表情可看一个投资者性格。
(一)碰到一个朋友,恰好在图书馆门口。
一个小小微表情,表达了她投资商住两用房的喜悦与得意。
快速眨眼睛,下巴上扬,嘴巴抿。
微表情是微反应的一种,就是脸部的细微表情动作,一刹那产生的瞬间本能反应,也是了解她人内心最准确的线索,不受到思维控制,无法掩饰。
1、胆子小。
如果一个朋友说话时,用手遮住口。
为了雅观,有些女朋友在交谈过程中,用手捂住嘴,或者用手绢,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这可能是比较胆小与羞涩。
2、说话时做手势。
有朋友在谈话时,总是喜欢配有手势,各种手势,握拳、摊手、摆手等,这样朋友性格可能比较外向,喜欢说服别人,自信心强,做事比较自信。
3、摸头。
有些朋友喜欢摸摸自己的头,说话讲着讲着就摸摸头,可能理性思维能力较强,比较聪明,思维独特,做事有主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开拓。
4、车钥匙等小饰物,说话的时候喜欢玩小饰物,高三有个同学,就是上课时候,喜欢转笔,一个手里总转着笔。
性格上,认真,细腻,比较勤快,比较内向。
5、单肩抖动,有朋友喜欢一个肩膀抖一抖,可能是不自信。
6、脸部肌肉抖动。
如果一个男子,喜欢摸鼻子、摇头晃脑、脸部肌肉抖动、长时间惊讶、眼神飘忽不定,说话改变语气,快速眨眼睛,嘴角上扬,可能是撒谎的表现。
7、用鼻子吹气,可能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8、抖脚,有朋友喜欢脚或腿抖动,坐在那里也在抖动腿部,可能很少考虑他人,喜欢讨论深奥的脑筋急转弯问题。
9、眼睛向左,可能是回忆,而眼睛向右可能是思考谎话。
男人右边肩膀耸,可能是说假话。
受右脑控制的左半边脸更容易暴露内心的真实情感,左撇子相反。
一般地,手指竖起来,可能是不安,撒谎时,点头又摇头。
上嘴唇上扬,可能是不屑,用一个手臂或物体挡住,可能是焦虑。
在人际交往的小圈子中,越受欢迎的人,可能擅长撒谎,也可能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
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

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1.概述微表情是指持续时间短暂(通常不超过1秒)的面部表情,它们通常出现在人们试图控制或隐藏他们真实感情时。
微表情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情感,因此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犯罪学和心理揭露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通过微表情看透别人心思的案例。
2.案例一:警察用微表情破案◆情况描述:一名警察在询问一名涉嫌谋杀案的嫌疑人时,嫌疑人声称自己并不知情。
然而在询问过程中,警察突然发现了嫌疑人脸上的微表情。
当被问及有关案件的细节时,嫌疑人的嘴角微微一动,眼睛闪烁了一下。
◆分析:根据嫌疑人的微表情,警察怀疑他在撒谎。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审问,最终嫌疑人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3.案例二:婚姻交流师观察微表情◆情况描述:一对夫妻在交流师办公室里谈论着他们的婚姻问题,丈夫说他已经尽力了,妻子则表露出不满的情绪。
◆分析:交流师通过观察妻子的微表情,发现她在丈夫说话时面部微微抽搐,眼睛闪烁。
这表明妻子并不信任丈夫所说的话,可能隐藏了一些真实的情感。
通过进一步的探讨,交流师帮助夫妻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4.案例三:心理揭露专家运用微表情◆情况描述:一名心理揭露专家在一项调查中,观察到被调查者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出现了微表情。
这个被调查者声称自己并不知道被害人的下落,但是在被问及和被害人的关系时,他的面部出现了挠头的微表情。
◆分析:心理揭露专家认为这个微表情表明被调查者在掩饰自己对被害人的了解。
通过深入交谈和进一步的观察,揭露专家最终揭开了被调查者隐瞒的真相。
5.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微表情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别人的真实情感和心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微表情来更好地交流和交流。
当然,对于不同个体的微表情解读,需要结合更多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我们相信微表情的应用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了解他人内心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微表情的观察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他人的真实情感和动机。
微动作读心术

微动作读心术微动作读心术有哪些,一个人的动作神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微表情或者动作都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心理变化,以下分享微动作读心术有哪些。
微动作读心术11、挠头挠头是一个很常见的肢体习惯,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和皮肤瘙痒有关,但也可能会反映出一些心理的某种暗示,据心理学家表示,如果有人反复的进行挠头,特别是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时候,那么则代表是一种不自信的体现,除此之外,也认为是缺乏理解、困惑、压力或沮丧的症状,总之这个肢体语言是比较消极负能量的心理反应。
022、噘起嘴唇+叉腰通过了解面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很容易地读懂他人的内心,例如,如果一个人噘起嘴唇,同时还双手叉腰,表情十分的严肃看着你,那么代表对方现在的心理状态很不高兴,或者不赞成你提出的意见,当然,也可以反映出内心的紧张、压力、压抑以及用某种方式掩盖其他感受的真实意图。
033、双手交叉紧握无论双手交叉紧握在脸前、桌子上、膝盖上甚至身体前方,这样的肢体动作,通常会反映出内心的一种消极心态,并且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掩饰,根据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做出这种姿势时,他们正在行使某种“自我约束”,自然象征性地“收紧”自己,同时抑制负面反应,把这种焦虑或者沮丧深深的.隐藏起来。
044、思考时眼睛的方向肢体语言专家可以通过与眼睛相关的因素,来读懂对方内心的真实感受,像一个人如果在思考时,眼睛习惯性地向左看,一般则表示他们正在进行回忆,或者试图记住一些东西,与之相反,当思考时眼睛习惯性地向右看,则表示创造性的想法,不过也可能是存在某些欺骗性的潜在迹象,因为很多人在准备说谎时,就会惯性的向右看,所以这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
055、揉眉虽然揉眉这个动作,看起来很奇怪,但是从心理学来讲,这却是一个很积极的肢体语言信息,因为当有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习惯性地进行揉眉,潜意识里希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好让自己能够看得更清楚,也会更加的专注,就像女孩在看不清时,会把头发从脸上移开一样,因此揉眉这个动作,还是具有很强的积极心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语言——微表情组长:金月娇组员:蔡君君、柴李军、高伶洁、凌雪指导老师:吴婷婷内容摘要:在这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会与人交流已成为一门必修的科目。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会通过对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猜测对方的内心想法。
甚至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来猜测对方是否在撒谎。
调查表明,一个普通人在与人谈话的时候,平均每十分钟要说三个谎话。
说谎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怎样识破对方的谎言成了大部分人好奇的微表情表达情感流露为了了解别人在交流的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表示的含义。
了解别人的内心想法,进而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交流。
增强人与人的交流,使人们之间少一份欺骗,多一份真诚。
同时让那些正生活在谎言中的人们能看清周围的谎言,看清那些小人。
进而保护他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也让我们中学生看清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欺骗,然而,谎言似乎无处不在。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学者分辨对方是否说谎。
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上,言语上甚至是从对方的眼神中去获取相关的信息。
这是人们的经验值然,也确实证明人们已经在想办法分辨对方的谎言。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明了测谎仪。
传统的测谎仪基于人体的胜利反映进行测量。
这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谎言的识别率。
但撒谎并不存在可证实的独特的生理反应。
例如,你可以通过服用镇定剂来逃过测谎仪的“耳目”。
最近,德克萨斯州基督教大学的查尔斯·邦德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贝拉·德保罗完成了一项对253个测谎仪案例的元分析,结果这数百个样本的平均准确率仅有53%——和胡乱猜测的概率差不多。
因此,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已经提请撤销测谎仪在国防事务中的使用。
测谎仪的失宠,意味着人们要寻找更为实证的东西来代替它。
于是,微表情的优势便显现出来。
美国热播电视剧《lie to me》就想我们展示了微表情的奇妙之处。
该片讲述了一名办理诈骗案件的高手能在调查当中通过辨别别人脸、声音及体貌特征来发现真相。
通过对脸部表情的分析,主人公莱特曼博士可以读懂一个人的感情——从隐藏在心底的憎恶到嫉妒。
这种科学能力看起来遥不可及,人们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莱特曼博士的程度。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在使用微表情来辨别真假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精力?当你跟别人将一些私密的事情是,你会下意识地观察他是否看着你;当你喋喋不休地讲着某些事时,你会注意他是否皱眉不耐烦……种种事迹表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会根据微表情来干侧别人的心理想法的。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解读微表情的专家,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已经在潜意识中对彼此的动作,表情大致的作出判断,作出相应的反映。
而美国电视剧《千谎百计》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微表情的奥秘。
该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办理诈骗案件的高手能在调查当中通过辨别人脸、声音及体貌特征来发现真相。
当你无意中抓挠下巴、扳动手掌、触摸鼻子或者拼命吞咽口水,莱特曼博士马上就知道你在撒谎--这可不是他瞎猜的,他就是知道。
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什么事情都无法对他隐瞒。
这就是微表情是神奇之处。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在使用微表情来辨别真假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精力?当你跟别人将一些私密的事情是,你会下意识地观察他是否看着你;当你喋喋不休地讲着某些事时,你会注意他是否皱眉不耐烦……种种事迹表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会根据微表情来干侧别人的心理想法的。
经过我们小组对微表情的简单研究,发现微表情并不行这个名词本身那样让人难以理解。
而当你看见朋友眯着眼,眉毛收紧,嘴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时,你会怎么办?多半是安慰吧,多明显的伤心难过的表情。
大体上,人都有愤怒、害怕、惊讶、厌恶、轻视等七种主要表情(情绪)。
进而演化为一系列抽象具体的比面部特征。
而且,里面所含有的寓意往往是千变万化的。
现在,我们就来进行初步研究。
喜可以分为真喜和假喜,而真喜又包含狂喜和微喜。
人们狂喜时的面部动作有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有时会有比较夸张的动作,例如手舞足蹈,热泪盈眶等,在外人看来,这会有一些做作的感觉,但看他的眼神就会发现他目光不集中,但精神不漂浮,让人有一种试图将整个宇宙装入眼球的感觉。
微喜的面部表情通常表现为嘴角外拉,眼睛自然睁大,目视前方,动作较平时利落,说话的言语流畅,会加一些不自觉的手势!上述两点都是真喜,是由人内心发出来的,表现一个人内心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假喜。
假喜自然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在真实感觉。
一些例子很好的证明了假喜的含义。
当一个和你不是很熟的人与你分享他的快乐时,为了应付,我们通常会装出喜悦的表情,一般这些人的眼神并不集中于说话的那个人,有时会做出看表,看天等一些其它小动作。
有人有求于别人,会装出一副很开心讲话的样子来讨好别人,这些人的眼神中会流露出对他人的钦佩,羡慕等,降低自己的身份,眼神盯着那个人,有一种希望得到肯定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他性格的举动。
总的来说,这时的喜悦是装出来的,这就是所说的假喜。
伤心的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害怕时,通常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轻蔑的典型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遇到不开心的事,脸比较呆板,嘴唇下拉,言语较少,眼睛眯起来。
此时不应该与他多说话。
走路时幅度较小,头略微下垂,手摆动不自然,这表明那人正处于悲伤之中。
以上几点都是讲与人的交往的。
从别人的言行、表情中看到他的心情。
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对方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
”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男性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
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能帮助我们。
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
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信。
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更能够从一闪而过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证明微表情在显示生活中的运用那个以及在人及方面的影响,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特别撰写了一根调查问卷来进行进一步深刻的研究。
1.你经常观察与你交流的人的表情吗?A.是 87% B从不 2.3% C.偶尔10.7%从调查问卷所显示出来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几乎90%的人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去观察对方所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表情,借此达到“窥探”对方内心想法的目的。
这或许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同时也放映了微表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2.当一个人对你说谎是,你能否立即看穿?A.会的 73.2%B.不会 10.3%C.有时会15.5%3.在日常交流中,你曾怀疑对方语言的真实性么?A.经常 70.2%B.有时 20.4%C.偶尔 9.04%4.你是否觉得研究人类的表情有必要?A.是92.3%B.不是 6.7%C.不知道1.0%5.如果你发现对方在说谎,你会有什么反应?A.马上拆穿 16.8%B、装作不知道,但以后会对他(她)说的话产生怀疑 80.3%C.不介意,继续相信他(她) 2.9%事实上,当一个人想别人撒谎时,大多数人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出“他在撒谎”这个结论。
而帮助人们判断的根据,也就是微表情。
被采访的人表示,其实一个人在撒谎时的眼神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是最能反映这个人当时的内心变化的。
而在大多数时候,当人们发现自己被骗时仅有9.2%的人会立即揭穿对方,其他多数人都选择沉默,但在之后的交往中,会不时怀疑对方语言的真实性。
从而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正常交往。
因此,我们研究人类为表性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出来。
我们研究微表情的目的,就在与协调人正常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促进人呢及交往和谐发展的局面。
根据我们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70%左右的人会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与动作。
渴望从他的表情中获得他们的内心想法,进而作出不同的交流方式。
也有很多人表示,虽然他看到,但并不能完全确定对方是做出来的还是真的,却渴望能做一次关于人在交流时的表情动作的研究,了解不同的人在交流的表情与动作所表示的含义。
也有许多同学表示,他们会猜测周围的人。
在与他们交往时,如果他们感觉自己被欺骗了,或被愚弄了,在大多数时候并不会马上揭穿对方。
但数次之后势必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我恶魔你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教人们如何利用微表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至了促进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层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中最中要的真诚也在逐渐缩水。
人们对彼此充满了不信任,将对方的诚信度大打折扣。
这无疑是我们当代人不乐见的。
但我们小组研究的微表情却整符合了这一需求。
它以一种叫科学的方式相对准确地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
但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微表情在带给我们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能清楚地分辨真假或自然是不错的本领。
但谎言也有黑白之分,事实上,我们都不喜欢说谎,但有时,谎言确实迫不得已的。
有人为了估计对方的感受,不愿意上海对方的感情,还是会去将一些“善意的谎言”。
这是我们乐于接受的。
但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恶意地说谎却是绝对禁止的。
但我们却不可否认,微表情的存在及发展尤其自身的价值。
它为我们更好地反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感想】金月娇:人类微表情,从人的五官所表示的各种表情其实可以看成是人类言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人可以在一张脸上变幻出无数个表情,能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个完美渠道。
一个人的城府再深也不可能彻底掩饰自己的全部心思;一个人的本性再虚伪,也不可能永远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常常都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动作或手势而暴露自己。
利用微表情了解人心,我们能用这一崭新的能力去发现事实的真相。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希望透过各种微表情,来传达出人类内心的表达含义。
有的人会喜形于色,也有的人会深藏不露。
不管怎样却都是最真实的。
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作为本课题的组长,我负责填写课题报告,组委工作以及参与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工作量不大,收获却不小。
大家有各自的工作,却团结一致。
在我们的身上,我看到的不是微表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