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校园文化建设培育项目评选结果名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内容及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内容及途径■赵立涛 张 旭/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摘 要:本文以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功能、内容及途径进行了阐述,旨在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区域和特殊群体的文化形态,始终站在社会进步思潮的前沿,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做好高校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示范功能校园文化的示范功能是指校园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者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
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示范作用,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使人们受到感染的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示范作用。
此外,都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
(二)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生活方式。
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大的导向力量。
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计划标准版(6篇)

学生社团联合会工作计划标准版一、社联的工作定位和工作思路在院党委的领导,院团委的指导下,坚持以丰富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为根本宗旨,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现个人才华为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从而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把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联系社团实际情况,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
建设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服务。
为建设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二、工作重点1、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社团干部培养的力度,不断完善自我,丰富校园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繁荣校园文化;2、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各种资源,完善我院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建设;3、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加强内部团队合作,创造自身的团队文化;4、搞好社团评优工作,表彰先进,做到以点促面,以此调动各社团深入,有效地开展工作。
5、带领各社团开展好社团文化节成立庆典和本届社团文化节工作。
三、工作的开展和实施1)、创新和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1、大力扶持、积极引导、着力建设理论学术型社团,注重理论学习和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更好地指导社团成员的学习和生活,努力引导他们成为学生中“学习的典范,工作的模范”,实现社团成员“精英化”。
2、大力倡导、重点扶持创新型社团。
以准备参加社团文化节为契机,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找准切入口,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学习动力和丰富第二课堂为着力点,浓厚校园氛围,使这些社团逐步成为各社团中的主导力量。
3、热情鼓励、积极支持、有效保障社会公益服务型社团。
要本着“育人为本、服务学生、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继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校园文化的辐射圈,并不断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提升层次,将真情献给社会,他人,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这些社团成为我院对内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4、加强监管、热情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2016~2017学年表彰决定及表彰名册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校“三好学生”、“学科明星”“最美小浪花”、“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表彰决定及表彰名册在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中,我校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人师表,为和谐校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广大少先队员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品德优良,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班集体及优秀学生。
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学校决定授予朱麒麟、胡杨、马若麟等348 名同学“三好学生”称号,授予邹雨涵、严永坤、郁子洋等288 名同学“学科之星”称号,授予孙梦瑶、朱妍潞、陈诗雨等42 名同学“最美小浪花”称号,授予一(7)班、二(8)班、三(2)班、四(2)、五(4)班、六(5)班“文明班级”称号,授予曹大燕、石琳、温晓丹、蔡文逸、沈毅、曹丹丹老师“优秀班主任”称号。
希望全体同学向受表彰的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学习。
学习他们严谨求实、团结拼搏的优良班风;学习他们勤奋学习、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全面积极地学先进、见行动。
也希望受表彰的班集体、优秀学生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作出更大的成绩。
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2017年1月16日“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名单一(1):朱麒麟、胡杨、马若麟、卞兮彤、张琳涵、姚瑶、解迪、王子晖一(2):段思成、金贝琪、钱沈凯、童伊琳、倪喆、赵雨婷、汤青洋、周安琪一(3):吉思哲、陈泽睿、任逸涵、张厦颖、陆瑗涛、陈轩宇、张文杰、杨宇轩一(4):周树源、张雅晨、张家乐、李宇轩、赵瑾涵、黄睿轩、孙周冉、丁赵鸿一(5):刘安琪、祁慕然、陈坤煐、杨乐、郑铭皓、陈然、渠清源、王雪一(6):赵雨馨、庄子乐、魏新妍、吴一凡、胡卓奕、唐承玺、吴雨萱、吴家盛一(7):麴悠冉、陈子轩、葛雨涵、陶淇萱、王雨鑫、赵苓汐、陈熙、李若欣一(8):何雨轩、徐梓星、闵良源、王熠博、胡天浩、康抒政、师晨悦、杨奕晨一(9):许钦、王旭东、陈书杰、张长君、王睿、吴振豪、朱荣轩、郏桐阳二(1):杜依平、李尚择、余珍珠、张璐、蒋亦然、孙一熙、孙启遥、姜陆格格二(2):刘源、熊子皓、汤一晨、张震芃、李妍轩、叶谦、夏晨珉、杨沫二(3):王耀芳、谢万斌、黄炜煜、周钰、马清雅、汪程皓、吕姗蓓、黄静璇二(4):胡妙萱、王萧苏、陈敖、樊预立、王思涵、吴为娜、武子懿、张欣怡二(5):陈智豪、刘铠瑜、张睿、陈可馨、窦文戬、刘稀贝、李平凡、杨虹二(6):周子馨、房靖、曾梓珊、范苏婷、李茗萱、孙睿涵、王语涵、赵彩利二(7):唐旖嘉、俞思琦、张逸轩、孙悦夕、周婷、徐可涵、戴安娜、洪思博二(8):张瑞宇、朱雨轩、赵明月、高宇轩、沈诗涵、钱锦程、欧欣怡、王一涵三(1):张苏扬、王雅馨、肖苗藐、徐子直、周璐思、周雨轩、李宇皓、贺聿旭、戎一戎三(2):王一恒、于航、张悦、陈致远、蒋亚宏、胥一诺、常雯、王菁菁三(3)张皓辰、余毅涵、朱一涵、游博、马元昊、张子豪、邓佳怡、范晨晨、石思睿三(4):刘晗筱、陈思远、陈可欣、陈垌宇、刘思辰、王玺融、濮逸涵、李昕毅、钟雅涵三(5):王浩然、李彦博、杨瑞琦、邵晨源、刘子璐、陈昊宇、陈卓、刘蔚、张裕卿三(6):闫昊、邢诚远、施彤、周杨、薛博闻、陈俊儒、李泽轩、吴伟绮三(7):吴颖轩、邓驭尹、邰正杰、刘博轩、徐凡茜、李俊熙、欧阳瑞祺、夏烨鑫四(1):孙梦瑶、翟禹佳、张文俊、高旭寒、汪家慧、左雅、董睿锐、江宇杰四(2):朱妍潞、刘孙羽、王家鑫、吴文杰、赵子怡、李子涵、谢升娅、常凌岳、孟莉莎:四(3):陈诗雨、车喜洋、李伊凡、张方杰、张雅欣、王雅歆、黄一依、张紫齐四(4):刘念、熊诗妍、刘海琳、栾易、时筱雅、朱睿、杜婧熙、王子乐四(5)赵媛歌、林琦、刘佳雯、周锦辉、赵珺玮、王文武、张广怡琪、龚恒泽四(6):潘友博、张博钧、范成若、戴朱睿、徐响、季阳、张宇涵、杨曦四(7):叶张涵、武子赫、李想、张宇涵、梁家宁、卜静萱、吴王伯瑞、杜鹏飞、王坤卉五(1):李一彤、陈思瑶、陈婷、蒋靓洁、谭紫丹、张昊玮、夏馨怡、杨慕凡、沈卓娜五(2):冯宇清、卢彦芮、周晨、刘洛铭、邱思远、刘政、徐文静、周俊豪五(3):李佳颖、张鼎丞、龚经纬、刘晨、韦晓雅、陈子歆、刘婉、王业成五(4):严淑颐、陈肯、雷子彦、崔笑晨、葛有路、王颖、于岱弘、张璐: 五(5):王泫燚、徐依雯、李诺、杨煜彬、孙佳欣、高馨雅、王煜烨、范思涵五(6):聂正坤、罗冉、罗思源、徐佳、马巾嫄、严峰、李幸泽、李欣悦、李宣橙六(1):冼逸飞、何雨凡、许悦、吴艳秋、朱子晗、卜玉洁、陈瑞涵、杨心怡、张婉月:六(2):唐千慧、李家琪、岳龙飞、李汶瑾、袁旭、赵康伟、刘沛作、严淑颖、王一佳六(3):孙燕、裘奕辰、吴宇涵、陈雨昕、杨佳妮、顾璟、李浩、张芯六(4):周子强、柯邦民、叶瑜桀、张旭成、杨子慧、张欣雨、孙晨、王莉、李长隶六(5)石燕冰、高萌、刘皓、余月珠、邵小棠、陈星宇、姚梓林、张菱旭、席涵欣。
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民族风 校园情 和谐美——少数民族生融入校园教育工程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生电视节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行走的文化:守护历史文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群星璀璨耀南航 典范引领促成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典范教育活动
南京理工大学
钟山龙腾 青春飞扬——南京理工大学广泛开展大学生舞龙运动努力探索传统文化育人之路
西南民族大学
情系藏娃 德润人心 薪火相传 励志践行——西南民族大学“情系藏娃〞志愿者步履的探索与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强化实践育人功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持续 10 年开展大学生“庇护母亲河〞主题实践活 动
西安工业大学
帮扶学业受挫群体 实施毕业德育辩论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西安工业大学立德树人实践创新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燕山大学 太道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一等奖〔共 30 项〕
让国防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青年学生心中——清华大学在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共训育人三十载 党旗领航聚英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以艺术滋养空间 以文化培育人才 书韵流香远 真理伴我行—— 燕山大学“红色旋律〞读书会活动 实施“生涯导航〞教育方案 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七彩校园 梦想之旅——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嘉年华活动 文化香雪漫天舞 师大红梅处处开 十七年爱心风雨无阻——华东师大义务家教志愿者效劳队 搭建校园创意分享平台 弘扬高校特色创新文化——记东华大学“环东华时尚周〞时尚创意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营造浓郁书香气氛 创立校园文化品牌——南京大学读书节 拓展思政教育思路 创新文化建设途径——十二年大型团体操表演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风雨无阻十五载 用爱心为特殊家庭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南京农业大学与月牙湖街道共建“爱心特教站〞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2.03•【字号】教学〔2016〕64号•【施行日期】2016.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的通知教学〔2016〕6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我省高校校园文化知名品牌,进一步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学〔2014〕103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第一批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教学〔2015〕888号)要求,经过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遴选出郑州大学等5个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知名品牌重点建设项目和许昌学院等15个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重点建设项目;根据评审专家组的建议,依据评审结果,增设河南中医学院等5个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知名品牌重点培育项目和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10个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重点培育项目,现予以公布(名单详见附件)。
希望被遴选为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培育项目的高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以此为契机,采取更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引领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取得新突破。
其他高校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位置,锐意改革,务实创新,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健康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附件:1.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2.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培育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2月3日附件1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一)知名品牌重点建设项目(二)特色品牌重点建设项目附件22015年河南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重点培育项目(一)知名品牌重点培育项目(二)特色品牌重点培育项目。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2年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决定

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2年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9.11•【字号】陕教工宣[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2年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决定(陕教工宣〔2012〕23号)近年来,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生动、形式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品位高雅、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少学校精心组织,积极推动,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学校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项目。
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树立典型,推动工作,把全省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年初下发了《关于评选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陕教工宣〔2012〕7号),决定今年继续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该项活动得到了各市区、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全省上报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270项,经组织专家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44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78项和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见附件)。
202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

202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附件202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同一奖项排名不分先后〕学校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成果名称特等奖〔共10项〕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大力推进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投身三农,效劳社会,实践成才——农林高等院校“百名博士老区行〞追寻师生心灵深处的感动,建构校园精神价值的坐标——以“感动北航〞人物评选活动树立身边典范的力量打造文化育人的“排头兵〞——南开大学依托学生合唱团推进“公能〞素质教育弘德之志,播种未来——记复旦大学二十五载光华自立路二十载传承学森精神,一百年铸就永恒丰碑——学习纪念钱学森主题教育活动寻访红色记忆,勇担强国使命——浙江大学开展“红色寻访〞主题教育活动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党旗领航工程〞主题教育实践体系传承中华经典,滋养大学精神,培育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当代大学生——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用绿色的行动创造绿色的生活——兰州大学依托环保社团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一等奖〔共40项〕唱响“北大林歌〞,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师生共读·品味经典·沐浴书香——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全民阅读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志愿效劳点亮水上明珠,高雅艺术香溢文化校园——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国家大剧院第二课堂基地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北京体育大学“五环之星志愿活动〞文化品牌 1河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临沂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警察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学生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青春在砥砺中闪光——东北大学以“基层立业杰出校友讲坛〞为载体奏响爱国奉献主旋律加强以M·M学习研究会为核心的红色社团联盟建设,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师魂领航为学生擎举人生信仰——东北师范大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用青春谱写绿色和谐,用大爱诠释东林精神——东北林业大学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党旗下的青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依托人文家园博客,实践网络同辈教育翰墨瑰宝,育人之道——上海金融学院开展“书法艺术普及与提高、教书育人文化引领〞系列活动隐形的翅膀——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弘扬学校传统,打造奉献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特色宿舍文化给大学生温馨的“家〞传承计量文化,思量国计民生——中国计量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推动诗歌吟诵,仰望精神星空——杭州师范大学连续二十届“北极星〞诗歌朗诵活动综述学在海西,爱在中国;路在脚下,根在中华——华侨大学境外生社会实践文化教育体系十年支教路,千里山海情——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实践育人作用“领航工程〞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红色馆“关爱经济困难考生,暑期提前设岗〞爱心大行动“长霞学社〞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弘扬文化——武汉大学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校庆文化六十载“践行悟道〞,六十载育人摇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摇篮〞文化的培育与思考关爱农民工子女,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巧做声音文章,精育创新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声之韵〞播送文化品牌活动扎实推进“四德〞教育,全面提升道德素质——湖北大学十年“道德建设月〞主题教育活动湖北民族学院“多彩民族,和谐民院〞民族文化节三种元素有机融合,锻造全新文化品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创立“红色精神家园〞的探索与实践 2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包头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教育细化,管理细致,效劳细心——中南大学积极营造民族和谐共融校园文化以DV文化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创先争优“标杆工程〞建设“五湖四海一片林〞,打造华农人的精神家园以史为鉴,引领成长——广西师大百场党史报告会成效显著打造主流特色网站,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探索长效机制,积极建设文化校园——四川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精品工程评选活动一个活泼二十四年的红色社团——陕西师范大学马列理论读书社实践巡礼红色大学唱红歌,爱我中华跟党走小剧场,大教育——西北大学以校园戏剧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等奖〔共60项〕思想引领情感交融,人民大学奏响“毕业季〞校园文化主旋律文化育人,资助育人,勤工助学点亮大学路传承延安精神,勇担社会责任——北京理工大学“学史明志〞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天津大学把奖学金评审打造为育人新阵地发挥涉外志愿效劳活动功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开展“悉心浇灌民族之花,着力促进校园和谐〞——包头医学院大学生少数民族艺术节系列活动让理想插上翅膀,让信念铭刻心灵——大连理工大学扎实开展大学生课余理论学习二十二载纪实打造一支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教师队伍——东北财经大学“师德建设月〞活动综述原创短剧点亮青春,先进文化激扬校园长春工业大学大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实践工程税务学院“代理妈妈〞活动树典型引路,立典范育人以“万名大学生进万村〞为载体,努力营造实践育人文化气氛校园芍药文化节 3华东理工大学“用爱温暖世界每个角落〞——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社团主题公益行动东华大学坚持六个并举,深入开展“十个一〞活动——东华大学“十个一〞活动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上海财经大学大学生视角关注周中国矿业大学实施“五个结合〞、建立“五大基地〞,打造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品牌河海大学创新多校共享互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江南大学星火燎原,红动江南——江南大学创新开展校园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纪实南京农业大学传承民族艺术瑰宝,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南京农业大学兰菊秀苑戏曲团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绽放育人活力南京林业大学水杉老品牌,绽放校园文化新荣耀南京工业大学锻造高校文化体育,彰显学生个性开展——南京工业大学基于垒球文化特色,着力锻造高校文化体育品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十数载,坚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月〞;五色花,打造和谐健康多彩校园文化浙江理工大学尚廉·修德·明志——浙江理工大学校园“廉〞文化绍兴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卓越奖学金〞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筑人生路,育鲁班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红帮文化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诚信为本,创新为魂,打造“刘基文化〞品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生挂职实践锻炼“挂实职、干实事、出实效〞福建师范大学学习经典·诵读经典·领悟经典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绽奇葩,校园内外处处香闽江学院专业艺术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双赢,优秀校园剧《青春起跑线》润物无声聆听大师声音,品悟高雅艺术,铸造大学灵魂——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依托“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开展工科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学生礼乐教育山东建筑大学打造“筑基讲坛〞,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烟台大学“吾爱吾·心之旅〞心理健康宣传月鲁东大学会聚爱心,传递真情——以“爱心超市〞为基地,倾力打造校园爱心文化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爱的回望〞感恩主题教育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练一体,练战交融,在公安实战中打造特色警察校园文化 4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心如花开,“三博〞育英才树感恩之星,表感恩之情,育感恩之人——湖北工业大学“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感动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凝聚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合力,发挥校园文化景观育人作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楚风园建设纪实继承和发扬运铎精神,构建军工文化教育平台“大爱无疆·爱心义演〞将大爱文化进行到底自主研发德育产品,积极抢占文化市场——湖南大学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上善行动〞——湖南中医药大学“爱心月〞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周末驿站〞开放式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特色社团,实践绿色低碳,彰显社团文化弘扬荣耀革命传统,打造校园文化红色品牌艺术点亮人生,文化激发活力——湖南理工学院构建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工程十七年平凡的坚守——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家电维修小组学雷锋志愿效劳活动在行走中品味中华文化,在历史中感受中国人的自豪——暨南大学开展港澳台侨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打造校园微企实践平台,引领大学生校园创业文化——重庆工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八年“勤工助学书报亭〞创业探索与实践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建设和谐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知党·爱党·跟党走——成都理工大学构建红色文化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传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构建多民族大团结和谐校园抓牢民族团结教育这条主线,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集成科技和人文,博览绿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依托大学博览园彰显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探索与实践青春因为奉献而精彩——西安外国语大学涉外志愿效劳的探索与实践面对面恳谈:构筑师生沟通“心声〞的桥梁优秀奖〔共100项〕英语文化节 5。
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doc

浙江师范大学
一个大学生票友社团的文化传播梦--浙江师范大学戏曲协会坚守校园20年传播戏曲文化
青海大学
高原红歌—大学生社团文化节
东北师范大学
红色体验 铸魂育人
东南大学
励志从奔跑开始 至善在运动中铸就--东南大学特色体育文化建设
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国风·团风”大学文化讲堂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梳理百年传统 凝练美院精神--中央美术学院以迎接建校百年为契机精心培育传统文化品牌
南京大学
坚守二十五载 铸就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
成都体育学院
创新载体 自我育成--道德情景剧创演的探索与实践
苏州科技学院
艺术区尽显“文艺范” 文化力辐射满校园--苏州科技学院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北京交通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纯洁·朝气·责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气神 塑造青年新形象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
以阅读涵养中外人文精神--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广“静水深流”阅读文化
中南大学
十二年积淀铸品牌 敬业友善引风尚--中南大学积极唱响弘扬雷锋精神主旋律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书院文化建设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农村电大书屋”书香文化站点
北京服装学院
以创新为体 以创意为用--构建北服特色“创新·创意·创业”大学文化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
以“三微一端”为引领的全媒体文化阵地建设
大连海洋大学
蓝色之韵·海洋之声--大连海洋大学依托“海洋之声”合唱团推进蓝色校园文化建设
天津外国语大学
弘扬校训精神 彰显办学特色--着力打造“模拟联合国”多元文化育人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校园文化建设培育项目评选结果名单
重点培育项目(10项)
项目名称申报单位
1.立足校园辐射社会——民族文化传习推进校团委
2.中国传统服饰展示与礼乐表演艺术工程学院
3.弘扬党校精神,以党校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党委组织部
4.微时代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纺织与材料学院
5.以“4354”工作模式为抓手,打造创新创业特色文化品牌管理学院
6.
启创业之智,育创新之才
——机电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机电工程学院7.
以学风建设为基础培育优秀校园文化成果
——西安工程大学优良学风培育与探索
学生工作部
8.“立德”为本,“四实”为基,“创新”为要,奋进报国,砥砺前行
——纺织与材料学院传承百年办学经验,构建具有大纺织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纺织与材料学院
9.
新媒体形式对我校艺术专业及相关作品的宣传实践——以ART艺空间等微信平台为例服装与艺术设计
学院
10.书香校园建设之“织梦”读书图书馆
培育项目项(5项)
项目名称申报单位
1.借助“内涵式发展”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走向新常态马克思主义学院
2.“璀璨青春、馨语校园”校园主持人大赛应用技术学院
3.实现“中国梦”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管理学院
4.
基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大学生骨干培训服务
平台建设
电子信息学院5.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开创志愿服务新篇章计算机科学学院
支持项目(9项)
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
用智慧创新,与科技同行
——机电工程学院开展科技创新系列活动
机电工程学院
2.理学院数学建模社团建设
——依托学科优势,搭建数学建模社团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理学院
3.扬辉煌校史,铸青春梦想——依托社会实践,加强爱校感恩教育理学院
4.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以贫困学生社团为抓手,促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成效
学生工作部5.“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
6.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
7.“知行合一,实践育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技术学院
8.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提高艺术类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服装与艺术设计
学院
9.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凝聚传播青春正能量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