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七(2)《超凡的技艺-文化的瑰宝》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一(2)《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导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一(2)《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导学案(含答案)

二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思维激活】阿布辛拜勒大神庙(右图)由人工在崖壁上雕凿而成,坐西朝东,临峭壁而俯瞰尼罗河,神庙正门入口不大,左右各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巨型石像造型一致,头戴王冠,并膝而坐,平视远方,神态威严。

大家随我进入神庙!神庙内部有三个相互连接的大厅组成,入口的大厅通道两旁,有八尊神像挺立护卫,两侧有大小不一的小室。

神殿最里面供奉着太阳神等四尊神像,拉美斯二世也在其中。

大家看神庙殿堂的顶壁!顶壁遍刻精美浮雕和神奇的文字。

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就会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尊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

今天,如果你再去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历史旧址,你还能看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旧貌吗?为什么?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自主·预习·思考】1.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1)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位半个多世纪,是古埃及寿命最长、统治最久、政绩最佳的法老。

(2)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三世,被后人称为“古埃及的拿破仑”。

他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使埃及成为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军事帝国,古埃及进入最强盛的时期。

此时拉美西斯二世登上历史舞台。

2.活动(1)拉美西斯十几岁时就随父亲塞提一世外出征战,后来又协助父亲处理政务。

(2)登基后征服努比亚,然后,率军远征西亚,迫使赫梯人签订了划定疆界、瓜分利益的和约,被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

(3)治理国家颇有建树,一直热衷于建造各种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底比斯古城的两座神庙,即卡纳克和卢克索阿蒙神庙都是他在位时建成的,努比亚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也是他建的,是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

二、阿布辛拜勒神庙1.位置:位于埃及南部努比亚地区,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供奉太阳神阿蒙而建造的石窟神庙,大的神庙是法老神庙,小的是王后神庙,神庙神化王权的建筑艺术构思已从外部转向内部。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豆腐颂 学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豆腐颂 学案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豆腐颂学案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衍.生/赝.品一餐./璀璨.模.具/机械模.仿B.数轴./肘.子枯竭./渴.望悄.悄/悄.寂无声C.震撼./强悍.发掘./崛.起率.领/圆周率.D.收讫./迄.今濡.染/蠕.动空.白/空.隙解析A项,yǎn/yàn,cān/càn,mú/mó;B项,zhóu/zhǒu,jié/kě,qiāo/qiǎo;C项,hàn,jué,shuài/l ǜ;D项,qì,rú,kònɡ。

答案D2.导学号507600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②南怀瑾先生虽屡遭磨难,却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

③使用强弓硬弩、火枪、手雷、滑膛炮、火箭……武装起来的革命军能够从各路反革命势力重重围剿中杀出血路吗?拭目以待....吧。

④他在谈到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时说,流行音乐本身并没有前车之鉴....,这完全是凭自己的爱好不断尝试探索的结果。

⑤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以求....地探索家猪的起源与驯化,业已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然而,诸如驯化之初,鉴别家猪和野猪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茫然无绪。

⑥山东旅游注重文化与旅游结合,精心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孔子从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等品牌应运而...生.,异彩纷呈。

A.①②⑥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⑤解析①“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②“宵衣旰食”意为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④“前车之鉴”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的教训。

2020最新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38页 0040页 0042页 0044页 0046页 0048页
专题一 古老的埃及文明 二 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 一 古希腊的奇迹 三 历史悠久的罗马古城 一 新时代的曙光 三 盛开的文艺复兴之花 一 世界奇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专题五 明清皇家宫殿、园林和陵寝 二 壮丽的皇家宫苑园林 专题六 中国古代社会:人与环境 二 “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专题七 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 二 超凡的技艺 文化的瑰宝 一 罪恶的奴隶贸易见证地 学习与探究之一 埃及金字塔的奥秘 学习与探究之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
专题一 古老的埃及文明
2020最新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6-世 界文化遗产荟萃电子课本课件【全
册】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版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1

人教版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同步练习1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四大发明中,最先显现的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二、“牵星术”的作用是A、分辨船舶的位置B、分辨船舶的方向C、分辨船舶的速度D、分辨船舶的重量3、以下育种属于无性杂交的是①骡子的产生②水果的嫁接③树木的嫁接④农作物选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4、以下关于《诗经》三个部份的表达不正确的A、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C、风是民间的歌谣D、雅和颂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5、充满浪漫色彩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这首诗①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②是屈原制造的楚辞体诗歌的代表作③大量采纳了象征和比喻手法④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酷爱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属于唐朝的A、边塞诗B、山水诗C、讽喻诗D、怀古诗7、宋词繁荣的缘故有①商业繁荣②市民数量的增加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情感④诗的衰落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词的进展打开了新格局。

他的词作①大量融人铺叙成份,丰硕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②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都纳人词作③以豪迈奔放的思想情感,刻画雄浑壮观的景物④表达了期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忿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9、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进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讨此进行了辛辣的挖苦,它是A、《红楼梦》B、《醒世恒言》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10、以下作品揭露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历史史实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C、《西游记》D、《红楼梦》1一、元杂剧衰落的缘故有①科举制的恢复②文人投入的减少③演唱模式的僵化④政府的迫害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二、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是:①生②净③旦④末⑤丑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1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A、由大到小B、由繁到简C、由象形到会意D、由图画到符号14、采纳铺张扬厉的手法写成的富丽堂皇的汉赋杰作是A、《子虚赋》B、《二京赋》C、《上林赋》D、《刺史疾邪赋》1五、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属于A、楷书B、行书C、隶书D、草书16.结合以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类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能够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愈来愈符号化,慢慢离开图画,形成汉字17. 以下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时期C. 商朝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18. 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时期,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选项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19.依据你所学知识判定以下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选项是()①②③④A.①生②净③旦④丑B.①净②生③旦④丑C.①旦②生③丑④净二、材料分析题20、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旦夕。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超凡的技艺 文化的瑰宝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超凡的技艺  文化的瑰宝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金陵居民丛集,烟 火万家,机杼之声相闻,染练之砧不断,锦绣成坊,足胜 杏花春色。”
清光绪年间,江宁织造局撤销,自元代以来 的官办织造结束。此后,清朝宫廷所需云锦转向 民间作坊采购,伴随着清王朝的没落,云锦业渐 趋衰败。
云锦工艺
象征皇家气派的云锦由于是宫廷用品,在织造时除了用多 彩丝线、孔雀羽毛外,还大量使用纯金、纯银线,因此云锦 织物雍容华贵,有“寸锦寸金”之说。
云锦的用途: 云锦一直被作为皇家用品和朝廷礼品
帝王的龙袍冠带、嫔妃的霞帔丽服以及宫 廷饰物大都使用云锦。元朝皇帝和百官的云 锦袍服要掺以金丝织造。明朝每年馈赠外国、 赏赐官员的云锦缎料有数万匹之多。明万历 皇帝死时,大量的云锦面料和云锦织品随葬 于陵寝之中。
云锦由盛至衰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织锦业进入鼎盛阶 段,除官营织局外,还有众多民间织户。
超凡的技艺 文化的瑰宝
江南好, 机杼夺天工, 孔雀妆花云锦烂, 冰蚕吐凤雾绡空, 新样小团龙。 —(明)吴梅村:《望江南》
你知道这首词讲的是什么吗?
云锦
云锦的来由和地位
云锦源于元代以前的官营织锦,因其色彩绚丽、灿若云霞 而得名。
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就有官营锦署,元 明两朝在南京设置官办织染局,清朝设江宁 织造局。元、明、清三朝对织锦业的官营, 奠定了云锦发展的基础。
谢谢
“妆花缎”所用彩线多达 数十种,并云锦:团龙
美丽的云锦见证了皇室贵族的豪华奢侈,记录了织锦工 匠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今天的人们应该珍惜、继承和发展这 门独特的民间工艺。
云锦织物有哪些特点?
云锦有四大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具有l 500年 的织造史和700多年的皇家贡品史。二是民族文化 的载体。云锦图案布局严谨庄重,雍容华贵,风格 粗犷饱满,典雅雄浑,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浓厚的 民族文化特色。三是织造所用材料之广为其他织物 所远远不及。四是织造工艺独特,许多工艺至今尚 不能用机器替代。代表云锦最高织造水准的妆花工 艺和“斜身式大花楼提花织机”等已作为候选项目 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导学案 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参考答案

导学案 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参考答案

导学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参考答案
1 / 1问题探究一从“日、月、车、马”等字的演变思考汉字演变过程的趋势和特点。

参考答案
(1)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由具体的图画象形到抽象的符号表意
(4)由实用到实用兼审美
问题探究二魏晋、唐代、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有何影响?
魏晋以来:
社会的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
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士人群体。

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以形写神”。

唐朝:
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绘画风格多样,有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
宋代:
“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这种时代特点影响到绘画作品,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

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之后的开阔心态。

另外,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日益增多,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南宋偏安,画家绘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究对称,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

明清时期:
由于政治思想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浙地区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个性鲜明的画家,如“扬州八怪”。

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等。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三(1)《新生代的曙光》导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三(1)《新生代的曙光》导学案(含答案)

专题三欧洲文艺复兴的辉煌学习目标与思想方法【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佛罗伦萨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因素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造背景、设计者、建造过程、建筑特色和历史意义。

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的建造过程和收藏情况,理解美第奇家族对艺术品的珍爱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西斯廷小教堂壁画是罗马暨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绘画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所体现的卓越绘画成就和深刻思想内涵,既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丰碑,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暨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化的珍贵遗产。

米开朗琪罗和贝尔尼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艺术家。

2、过程与方法:史料研习、分析比较、知识学习、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新时代的报春花。

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是欧洲著名的艺术宝库。

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和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等艺术成就,既是罗马暨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人文主义艺术辉煌的历史见证,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

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艺术大师的成就表明,顺应时代发展、锐意进取和勇于创新,是走向成功的真谛。

【专题探究】本专题主要讲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辉煌。

中世纪晚期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是佛罗伦萨等历史文化中心极其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城市和宗教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个性强烈的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都是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们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代表了新的思想文化潮流,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无可争辩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学法点津】1.本单元主要介绍佛罗伦萨和罗马的文化遗产。

为了掌握这些内容,可联系初中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当时那些艺术家的杰出成就及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七(2)《超凡的技艺-文化的瑰宝》导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选修六:专题七(2)《超凡的技艺-文化的瑰宝》导学案(含答案)

二超凡的技艺文化的瑰宝【思维激活】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为什么古琴被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自主·预习·思考】一、余音不绝的古琴1.来由(1)古琴是中国最悠久的丝弦乐器之一,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中国人就创造了琴。

(2)古代称“琴”或“瑶琴”,现代称“古琴”或“七弦琴”。

(3)古琴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

琴面和琴底代表天地。

琴面外侧镶嵌的l3个圆玉石或螺钿叫徽,代表12个月及1个闰月。

古琴有5根弦,代表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悼念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增加士气,又加一根弦。

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2.故事(1)《吕氏春秋》记载了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琴艺很高,并为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宋徽宗特设万琴堂供奉天下名琴,其中的“春雷”后来成为金朝章宗的殉葬品。

(3)南朝梁代琴曲《碣石调·幽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

其他古琴曲中有寄托爱国思想的《胡笳十八拍》;抒写离别怀念之情的《阳关三叠》;反映人民生活艰辛的《与樵问答》;还有描绘大自然景物的《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3.评价:古琴艺术遗产丰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华丽典雅的云锦1.来由和地位(1)云锦源于元代以前的官营织锦,因其色彩绚丽、灿若云霞而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超凡的技艺文化的瑰宝【思维激活】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

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为什么古琴被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自主·预习·思考】一、余音不绝的古琴1.来由(1)古琴是中国最悠久的丝弦乐器之一,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中国人就创造了琴。

(2)古代称“琴”或“瑶琴”,现代称“古琴”或“七弦琴”。

(3)古琴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

琴面和琴底代表天地。

琴面外侧镶嵌的l3个圆玉石或螺钿叫徽,代表12个月及1个闰月。

古琴有5根弦,代表金木水火土。

周文王为悼念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增加士气,又加一根弦。

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2.故事(1)《吕氏春秋》记载了伯牙、钟子期知音相遇的故事,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2)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琴艺很高,并为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宋徽宗特设万琴堂供奉天下名琴,其中的“春雷”后来成为金朝章宗的殉葬品。

(3)南朝梁代琴曲《碣石调·幽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

其他古琴曲中有寄托爱国思想的《胡笳十八拍》;抒写离别怀念之情的《阳关三叠》;反映人民生活艰辛的《与樵问答》;还有描绘大自然景物的《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3.评价:古琴艺术遗产丰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华丽典雅的云锦1.来由和地位(1)云锦源于元代以前的官营织锦,因其色彩绚丽、灿若云霞而得名。

(2)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就有官营锦署,元明两朝在南京设置官办织染局,清朝设江宁织造局。

元、明、清三朝对织锦业的官营,奠定了云锦发展的基础。

2.用途(1)云锦一直被作为皇家用品和朝廷礼品,明万历皇帝死时,大量云锦随葬于陵寝之中。

(2)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织锦业进入鼎盛阶段,除官营织局外,还有众多民间织户。

清光绪年间江宁织造局撤销,云锦业渐趋衰败。

3.评价(1)龙袍的织造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国丝织工艺的高超技术,记录了织锦工匠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2)云锦也见证了皇室贵族的豪华奢侈。

(3)今天的人们应珍惜、继承这门独特的民间工艺。

三、《格萨尔》1.史诗(1)《格萨尔》是一部在藏、蒙民族中流传了千年的长篇英雄史诗。

(2)史诗讲述的是天神化名格萨尔下凡拯救百姓的故事。

反映了藏族社会从分裂到统一,从征战到安定的历程。

(3)史诗在藏、蒙民族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流传(1)在藏族地区,专门说唱《格萨尔》的民间艺人叫“宗恳”,意为“说故事者”。

(2)《格萨尔》经口头传诵到后人用文字加工整理产生了60多个版本,约l50多万行。

比印度长诗《摩诃婆罗多》和荷马史诗《伊里亚特》长得多。

3.保护(1)从18世纪起,这部史诗被部分译成汉、俄、英等多种文字,但传唱乏人。

(2)为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能够流传,全民族都要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思考:《格萨尔》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第一个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第二个是它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是一种活形态的史诗。

一个是长,一个是活,这是《格萨尔》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精要导学与方法策略【要点·剖析·突破】1.中国的古琴被列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1)古琴具有成为人类创造天才代表的突出价值,琴与中国哲学观、文化观有密切的联系。

琴与中国人的操守与追求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在中国社会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2)目前由于古琴艺术博大而精深,要求琴人具有文史和艺术多重修养,所以古琴的练习与传承需要的时间都很长,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3)中国共有3000余首传统古琴曲谱,但现在能演奏的不足百首,所以曲目整理很是关键。

(4)古琴名家,尤其是已过世的古琴名家的录音资料急需保存。

(5)现存并使用的古琴,即使保存条件较好也很难挽救,所以急需对古琴的保存与修复进行深入研究。

2.中国的云锦被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1)鉴于云锦手工织造工艺的独特价值,时至今日,云锦古老手工传统技艺仍无法被现代科技所取代,符合“代表一种独特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杰作”的世界遗产标准。

(2)云锦起源于六朝,为皇室御用品,它集历代织锦工艺技术之大成,素有“中华一绝”之称。

但现在面临绝境,急需保护。

【典题·引导·感悟】题型一对中国古琴的认识【例题】古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丝弦乐器之一,下列关于古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人创造琴是在周代之前B.古琴长为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C.琴面外侧镶嵌的l2个小圆玉石或螺钿,代表一年12个月D.古琴初有5根弦,后增至7根弦解析:琴面外侧镶嵌的是13个小圆玉或螺钿,代表的是12个月加1个闰月。

故选C。

答案:C题型二对中国古代云锦的认识【例题】云锦的主要用途是 ( )A.皇家用品和朝廷礼品 B.百姓的主要衣料C.皇家专门用来随葬的葬品 D.帝王的龙袍冠带专用布料解析:B明显错误;C、D只是用途的一部分,且属于A。

故选A。

答案:A【热点·链接·聚焦】[背景资料] 新华网海南频道2012年3月24日电:月23日至25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海南陵水文化体育广场举行。

本次展览主要以大幅图片展现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项目成果,重点体现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魅力的民间文化,以达到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技艺的效果。

展览由序言、独特资源、辉煌成就、珍珠光彩、技艺表演、媒体展播等六大部分组成。

展览全面介绍了近年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重点推介海南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陵水入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等。

[考点链接]关注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思维训练] 13世纪中叶,江浙一带成为锦缎重要产地的根本原因是( A )A.经济中心的南迁 B.江浙人民勤劳能干 C.织锦技术的提高 D.统治阶级的鼓励 [解题思路]13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因此织锦养蚕的中心也在黄河流域,随着北方的多次战乱,中原人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养蚕、织锦技术。

故选A。

答案:A迁移应用与探究创新【自练·自查·自评】1.古琴始创时只有5根弦,后来却增加到了七根,又称“七弦琴”,为古琴增弦的人是( D )①周公②姜子牙③周文王④周武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也是中国唯一的文字琴谱是( A )A.《碣石调·幽兰》 B.《高山》 C.《渔樵问答》D.《梅花三弄》3.象征皇家气派的云锦为宫廷用品,在织造时除了用多彩丝线外,还大量使用 ( D ) ①孔雀羽毛②纯银线③纯毛线④纯金线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格萨尔》是一部流传了千年的长篇英雄史诗,主要流传的民族是( D )A.藏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蒙、藏民族5.在藏族地区,常有浪迹四方,走村串户,专门说唱《格萨尔》的民间艺人叫“宗恳”,意为 ( C )A.流浪者 B.卖艺人 C.说故事者 D.民间说书人6.作为世界遗产的《格萨尔》从l8世纪就被部分译成汉、俄、英、德、法等多种文字,对它的整修和研究工作也在大量进行,但仍面临严重的危机,主要是指 ( D )A.由于科学的进步,影响越来越少 B.妖魔天神越来越少C.故事在流传中不断遗失 D.传唱乏人【实践·探究·创新】1.下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幅名画,其中穿红袍、戴官帽的听琴者为 ( A )A.赵佶 B.格萨尔 C.钟子期 D.俞伯牙解析:首先判断出该画为宋徽宗《听琴图》,由此可以推断出穿红袍、戴官帽者为宋徽宗赵佶。

故选A。

2.云锦因其色彩绚丽、灿若云霞而得名,其起源于( A )A.元代以前的官营织锦 B.元、明、清三朝对织锦业的官营C.清朝在江宁设置的织造局 D.元、明两朝在南京设置的官办织染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云锦的起源,元、明、清时期云锦业早已出现。

故选A。

3.元、明、清时期,中国锦缎的主要产地是在 ( B )A.中原地区 B.江浙一带 C.长江中上游一带 D.两广地区解析:从l3世纪中叶,即南宋时期,江浙一带就成为锦缎的重要产区,所以元、明、清三代都在南京设置官办织染局或织造局。

故选B。

4.特意设置万琴堂以供奉天下名琴的北宋皇帝是( B )A.钟子期 B.赵佶 C.宋太祖 D.章宗解析:钟子期根本不是皇帝,应排除A;C是北宋开国皇帝,并不好琴;章宗是金朝皇帝,而不是北宋皇帝,故只有宋徽宗赵佶正确。

故选B。

5.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织锦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其主要表现是 ( A )①有庞大的官营织局②有众多的民间织户③仅南京就有三万台织机,三十多万织工④清朝官廷所需云锦转向民间作坊采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清光绪年间,江宁织造局撤销,清廷所需云锦向民间作坊采购,因此不是鼎盛时期的表现。

故选A。

6.下图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现存古代文物,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它是《阳关三叠》的曲谱 B.它是中国汉代的《胡笳十八拍》C.它是中国现存的唯一的文字琴谱 D.它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解析:首先判断出它是梁代的《碣石调·幽兰》即可断定C正确;其余A、B明显不符;D 是《渔樵问答》。

故选C。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琴瑟在御,莫不静听”“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材料二: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

材料三: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茄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十八拍兮曲将终,响有余兮思无穷,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若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材料四: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得出的成语是什么?(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反映了什么样的感情?(4)材料四被改编成的千古名曲是什么?抒写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反映了古人与琴的关系,用琴来表达欢乐或忧伤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