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羊痘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羊痘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羊是我们常见而古老的养殖业,养殖历史悠久,在养羊时常常出现羊痘病,也是俗称的羊天花,此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发病时在羊身上出现小痘,继而引发化脓性炎症,最严重的是,此病传染给人,危害极大。
那么它什么原因引发的,又该怎么治疗,一起来亲农网看看羊痘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吧。
1、羊痘病病因分析羊痘病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饲养管理不当、季节原因、疫苗因素、寄生虫原因以人为因素。
饲养不当往往是因为羊舍卫生较差、饲养密度大,粪便没有及时清理,导致细菌滋生而发病,发病后又不及时对病羊进行隔绝处理,导致病情迅速蔓延。
季节原因是指在羊痘病毒较强的抗干燥和寒冷力,所以在冬季和初春季节开始活跃繁殖。
疫苗因素指的是,养殖场为预防羊痘病发生,通常会给养注射疫苗,但是疫苗如果储存不当,会使疫苗失效,从而感染此病,疫苗在储存在0度以下低温的环境。
寄生虫原因是指某些寄生虫会携带羊痘病毒,如果没有及时驱虫,会是羊的抵抗力减弱,易感染此病。
人为因素和疫苗因素有关,在注射疫苗时,如果没有按规定进行消毒或注射位置和方法不当,也会导致疫苗失效,使养感染此病。
2、羊痘病症状羊痘病毒会在病羊身上潜伏一周左右,发病时,病羊的体温有明显的升高,可达41-42度,并且出现精神沉郁,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减退或不进食,活动力减少或拱背呆立。
眼角有眼泪流下,之后眼鼻逐渐开始流出脓性的分泌物,而母羊患病后,泌乳量下降或者停止,有些羊在发病后伴有轻微的咳嗽。
体表皮肤开始出现丘疹,逐渐变为水泡,最后水泡破裂,出现褐色大痂块,此病的蔓延速度极快,病程大约在半月左右,病情严重者可在两三星期内死亡,妊娠母羊患病后会发生流产、死胎现象,而羔羊患病后死亡率极高。
3、防治方法要加饲养管理,杜绝在疫区引进羊种,引进新羊时先要隔绝观察,做好防疫措施后才放入羊群饲养。
平常做好羊舍的卫生消毒处理,减少病原,定期对羊群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疫苗接种程序。
羊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痘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容易在羊群中传播。
为了防止羊痘
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措施:
1.科学饲养管理:建立规范的羊舍和圈舍,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给予羊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提高免疫力。
2.加强疫苗预防:对新出生的羊羔进行羊痘的预防接种,兽医应按照
规定的疫苗注射程序进行接种,并定期进行复检和补种。
3.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羊,避免与健康羊接触,减少病毒
传播的机会。
对病羊进行安全处理,如焚烧或埋葬,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5.健康监测:建立羊群健康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监测,及
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羊痘病例。
6.做好兽医卫生防疫:兽医应定期进行羊群的健康检查,加强羊痘的
诊断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防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加强兽群管理:加强对羊群的日常管理,如定期清洁和消毒羊舍、
羊圈、羊槽,保持羊群的卫生环境,防止病毒在羊群中传播。
8.人员防护:在与羊群接触时,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
口罩、手套等,以防止病毒的外源性传播。
9.增加群体免疫力:在羊痘疫情发生地区,可以采取集中免疫措施,
对羊群进行集体疫苗接种,提高整个羊群的免疫力。
10.宣传教育:加强对羊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羊主的防病意识和科学养殖的水平。
鼓励养殖户加入社区养殖合作组织,共同制定和执行羊痘的防控计划。
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羊痘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羊群的健康和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波尔山羊暴发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5 1五 味 消 毒 饮 药 味 虽 只 有 五 味 , 对 各 种 疮 痈 肿 . 但
毒疗 效较好 , 有清热解 毒 , 具 消疮 散痈 。方 中金银花 清 热解毒 , 消散 痈肿为 主药 ; 紫花地 丁 、 紫背 天葵 、 蒲 公英 、 野菊花清热解 毒 , 消散疮痈肿 毒 , 均为 辅佐药 。 诸药合用 , 同发挥 清热解毒 , 共 消疮散 痈的功效 。另 加连翘 、 防风 以加 强 其清 热 消肿 之力 。又 可外 用 { 周
致 急 性 皮 下 黏 液囊 炎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 日 1剂 , 每 连 用 3剂 , 隔 日 1剂 ,0d 右 痊 愈 。 后 1 左
5 小 结
液, 反复 多次 , 至子宫缩 小变软 。然后将羊 以羔羊 直 吃奶 的姿势保 定 , 以抬高 后 驱 , 由助 手 固定 , 以大 再 块 的纱布将 子宫包裹 , 托至 与近 阴门的子宫壁 , 将脱
7 6
中国 兽 医杂 志 2 1 0 0年 ( 4 第 6卷 ) 7期 第
肿, 触摸 热痛 明显 ,诊 为 肘关 节 皮 下化 脓性 黏 液 囊 炎 。采取 中药 五 味 消 毒饮 加 味治 疗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每 日 1 , 用 5剂 , 隔 日 1剂 ,5d左 右 痊 剂 连 后 1
动 物体 重 的大小 以及和躺 卧的方式 及蹄铁尾 端过长
直接相关 , 因此 对 马 匹 的 护 理 应 考 虑 提 供 垫 草 、 蹄 装
时选用合 适的蹄铁 , 铁尾不得 过长 , 蹄 以减少对黏 液
囊 的刺 激 。
i◆ f l l I ' …◆ fI 'f ● …f lf … f fl Ⅲ f l ̄ f ̄ I h I f ● l◆ f ◆ f● ● …◆ … ● … 1 1 ● … f ¨r )f ● … … … f ● … ● … . f 4.… ● f .… 4 ● ● ● … ● f
波尔山羊痘诊断与防治

波尔山羊痘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传播方式
波尔山羊痘主要通过直接 接触感染,病毒可存在于 病羊的皮肤、呼吸道分泌 物和排泄物中。
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品种的山羊均 可感染波尔山羊痘,但幼 龄山羊更易感。
发病季节
波尔山羊痘的发病具有一 定的季节性,通常在潮湿 、多雨的季节高发。
波尔山羊痘的经济与生态影响
波尔山羊痘的诊断
02
方法
临床诊断
症状观察
波尔山羊痘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水泡、结痂等。观察山羊是否有 这些症状,并注意其分布部位和病变程度。
病史了解
详细了解患病山羊的病史,包括疫苗接种情况、接触史等,有助于判断病情和病 因。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
采集病变组织或水泡液样本,通过细胞培养等方法进行病毒 分离,进一步确认病原体。
隔离治疗
将病羊隔离治疗,以防病 毒传播给健康山羊。同时 ,对病羊的排泄物、用具 等进行消毒处理。
控制措施
疫情报告
发现波尔山羊痘疑似病例时,应 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 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
情扩散。
封锁疫区
对疫区进行封锁,禁止山羊及其产 品调出疫区,以防病毒传播扩散。
扑杀病羊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根据畜牧兽 医部门的建议,可能需要对病羊进 行扑杀,以迅速控制疫情。
血清学检测
利用血清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 等,检测山羊血清中的抗体,以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皮肤病的鉴别:如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皮肤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 。通过病原检测、病变特点观察等方式进行鉴别。
与疫苗接种反应的鉴别: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如红肿、硬结等。需注意 区分疫苗接种反应与波尔山羊痘的症状。
波尔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波尔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呈流行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由于气候严寒,气温多变,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本病的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亦高。
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羊群发生本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一例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2003年12月18日河北省清河县赵庄乡王某饲养的120只波尔山羊,大羊40只,小羊72只,羔羊8只。
羊群突然发病,有2只妊娠母羊流产,并死亡1只,小羊和羔羊全部发病,小羊死亡16只,羔羊死亡6只;大羊26只发病,并死亡1只,发病率为88%,死亡率为19%。
病羊体温升高,并有特异性症状为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痘疹,随即用安痛定、庆大霉素治疗,未见疗效,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断与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二、临诊症状:该病的特征症状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痘诊,流行初期只有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到全群,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度,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有浆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进。
在皮肤无毛部位,如咀唇,腹下、阴唇、乳房、颈侧皮肤等处先出现红斑,继而发展到颜面、耳朵、胸腹两侧至全身各部位。
红斑突出,形成实硬的丘疹,星罗棋布,逐渐发展为结节、水疱或脓疮,疹块往往融连成片。
几天后。
以手掌触摸躯干两侧、颈部高低不平,满身全是。
几天后,疹块破溃形成结痂。
随着病程发展,体况下降,呼吸困难加剧。
夜间到羊舍静听,羊吸气声如拉风箱音。
此阶段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速病羊死亡。
体况较好的羊只,若无继发感染,几天后疹块结痂,脱落,体温转向正常,食欲逐步恢复,以痊愈转归。
后期,有的病羊体况极差,呈腹式呼吸,吸气艰难。
有的病羊发生并发症及化脓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妊娠母羊发生流产。
三、剖检病变:共剖检病死羊5只,除上述临诊所见病变外,内脏病变基本一致。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羊痘病,又称牛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为羊和牛,但人类也可受到感染。
羊痘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做好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对于畜牧业十分重要。
一、羊痘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羊痘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皮疹、水泡和溃疡等症状。
感染动物出现全身性不适、体温升高、口腔、眼部、外生殖器等黏膜处出现水泡和溃疡,腹泻等症状。
在青年羊、牛中,症状较为明显,而老龄或成年羊、牛中,感染无症状者亦多见。
2. 病原学检测羊痘病毒的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SN),能够检测病原体的抗体水平。
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PCR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羊痘病的诊断。
为了排除其他病原引起的类似症状,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1. 疫苗接种对于健康的羊和牛群,可以采用疫苗接种来预防羊痘病。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羊痘病疫苗可供选择,如小牛传染性递减病毒疫苗(CJDV)和小牛传染性鼠疫病毒疫苗(CBPV)等。
2. 卫生管理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畜舍的通风和卫生。
及时清理粪便和尸体,消毒饮水和饲料,减少病原体在畜舍内的传播。
3.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已经感染羊痘病的患病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人畜共患。
4. 加强养护管理做好羊牛的饲养管理,保证畜禽的体质健康,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5. 监测与报告及时咨询疾病防控部门,对于发现的羊痘病疫情及时报告,做好疫情监测与控制工作。
三、其他相关事宜1. 减少交叉感染对不同养殖场的羊牛,应该尽量减少交叉接触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临床治疗发现有羊痘病症状的动物,应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羊痘病诊断及防治分析

羊痘病诊断及防治分析姚传元X u m u s h o u y i根据目前我国对于羊的需求量来看,大体上是在呈上升趋势。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羊的健康把关,而想要更好地保证羊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在相应的防治工作角度入手。
防治工作的正确进行和有序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病羊的出现。
而只有拥有良好防治技术的兽医人员才能对羊的健康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一、羊痘病概述现如今,羊痘病已经成为养殖户极为困扰的问题,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征,也被称为“羊天花”。
而因为羊痘病的出现,直接促使羊的病死率急剧提升。
因此,作为相关兽医人员,需要从羊痘病的流行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和研究感染羊痘病的羊所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并且以预防羊痘病为主,同时正确、有效地使用各种治疗方式,促进羊痘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1、流行特点羊痘病在兽医的眼里,有另外一种病症名称,即为“羊天花”,羊的品种不同,其感染性特征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比较容易感染的,其次是细毛羊和幼龄羊,由于羔羊的抵抗力不足,容易感染,并且病死率也是非常高的。
与此同时,产生羊痘病的病因有很多,一般分为人为原因、季节原因、寄生虫原因以及疫苗原因等。
针对于人为原因来说,这种病症的出现和羊的日常饲养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根据对目前的饲养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的饲养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存在着很多的疏忽和漏洞,有的羊舍卫生条件极差,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细菌滋生等问题,进而引发羊痘病。
而且部分羊舍还存在饲养密度过大的情况,当有病羊出现,难以及时对病羊进行相应的隔绝处理,便会造成羊痘病的迅速蔓延。
针对于季节原因来说,一般会在季节转换时,羊痘病出现的概率更高一些,而平时在四季中也都会出现羊痘病。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羊痘病毒具有较强的抗干燥特征和一定的抗寒性,因此,其在整个冬季和初春季节更为活跃。
针对于疫苗原因而言,为了有效预防羊痘病的发生,一般的养殖场都会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注射,但是有时因为天气因素,比如处于0度以下的低温环境时,没有良好地储存疫苗,疫苗的效力便会持续地降低,甚至出现失效的情况,由此就会增加羊患病的概率。
羊病防御要趁早,羊痘防治方法,养殖户快收藏!

羊病防御要趁早,羊痘防治方法,养殖户快收藏!一、诊断1、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
2、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通常由丘疹到水泡再到脓疱,最后结痂。
3、全年可发病,春秋多发,通过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4、传播快,发病高,病死率高。
5、羊痘分绵羊痘和山羊痘,独立发病,绵羊痘多发,并且危害大。
6、发病突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下降,口鼻有粘液,然后出现痘疹。
7、幼羊多发,剖检气管,肺,胃,肾都有痘斑。
二、预防1、谨慎引种从外部购进羊只,要注意检疫,隔离一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再合群混养。
2、科学防疫每年做羊痘免疫,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每次0.5毫升,4-6天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一年。
3、紧急接种发病初期,尚未发病假定健康羊紧急疫苗接种,隔离,系统消毒。
三、治疗1、消毒,对皮肤感染的,碘酒,高锰酸钾水清洗消毒。
2、清瘟败毒中药灌服,葛根15、紫草15、苍术15、黄连10、白术10、绿豆30。
同时注射抗生素。
免疫羊痘活疫苗后,多久见效?这样问我觉得好像很别扭,应该叫羊痘免疫后多久产生抗体,这样会更准确!一般免疫羊痘活疫苗后,3天左右开始产生抗体,一个星期左右羊痘抗体可以完全产生达到有效值但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羊痘免疫注射的部位是尾跟内侧皮内注射,不是肌肉注射,切记!有不少同志会搞错•注射怀孕母羊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机械流产•羊痘疫苗最好现配现用,夏天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疫苗避免太阳直射•羊痘疫苗可以到当地兽医站免费领取,不要花冤枉钱•全国大部分地区羊痘属于流行疫病,该免疫就免疫,不要抱侥幸心理日常需要如何护理?我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羊痘疫苗接种过程中,应激情况较少(可以这样说我在养羊的几年中每年都接种羊痘疫苗,没有发现一例应激情况),所以也不需要特殊护理我还是那句话只要给羊提供:吃好、喝好、住好就可以了!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在注射疫苗的前后三天给羊群饮水中带一点抗应激的药如:多维、Vc、黄芪多糖都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尔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呈流行性,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由于气候严寒,气温多变,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本病的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亦高。
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羊群发生本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一例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2003年12月18日河北省清河县赵庄乡王某饲养的120只波尔山羊,大羊40只,小羊72只,羔羊8只。
羊群突然发病,有2只妊娠母羊流产,并死亡1只,小羊和羔羊全部发病,小羊死亡16只,羔羊死亡6只;大羊26只发病,并死亡1只,发病率为88%,死亡率为19%。
病羊体温升高,并有特异性症状为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痘疹,随即用安痛定、庆大霉素治疗,未见疗效,遂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诊断与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二、临诊症状:该病的特征症状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痘诊,流行初期只有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到全群,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度,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有浆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进。
在皮肤无毛部位,如咀唇,腹下、阴唇、乳房、颈侧皮肤等处先出现红斑,继而发展到颜面、耳朵、胸腹两侧至全身各部位。
红斑突出,形成实硬的丘疹,星罗棋布,逐渐发展为结节、水疱或脓疮,疹块往往融连成片。
几天后。
以手掌触摸躯干两侧、颈部高低不平,满身全是。
几天后,疹块破溃形成结痂。
随着病程发展,体况下降,呼吸困难加
剧。
夜间到羊舍静听,羊吸气声如拉风箱音。
此阶段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速病羊死亡。
体况较好的羊只,若无继发感染,几天后疹块结痂,脱落,体温转向正常,食欲逐步恢复,以痊愈转归。
后期,有的病羊体况极差,呈腹式呼吸,吸气艰难。
有的病羊发生并发症及化脓菌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而死亡。
妊娠母羊发生流产。
三、剖检病变:共剖检病死羊5只,除上述临诊所见病变外,内脏病变基本一致。
尸检,前胃和第四胃粘膜有大小不等痘疹病变。
鼻腔、咽、喉和气管粘膜也有痘疹。
肺呈大叶性肺炎病变。
肺的边缘出现黄豆大小的痘疱,有的痘疱散布在肺叶中,手捏摸,散在的干酷样硬结如算盘株般大小。
肠道呈卡他性出血性炎。
四、实验室检验:染色镜检,采取新形成的丘疹作切面,在载玻片上轻轻涂沫,用莫洛佐夫镀银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黑色或暗褐色的小圆形、散在或成双、成堆的小颗粒—巴信氏小样。
该养羊户从未接种过羊痘疫苗,根据以上所述,确诊为波尔山羊痘。
五、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对病羊隔离消毒,对羊舍及周围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用7天。
2、病羊治疗(1)病初期采用康复羊血清和病毒唑联合治疗,30kg体重的病羊,用康复羊血清20ml/只,1次肌肉注射。
病毒唑200mg/只/次。
(2)肌肉注射瘟毒康,每kg体重0.2ml,每天2次,连用3天。
(3)为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160万、链霉素100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4)全群饲料内混0.02%病毒唑。
为防继发感染同时饲料内混0.2%土霉素原粉,连用3-5天。
(5)中药治疗,方剂:龙胆草90g,板兰根60g,升麻50g,
金银花40g,野菊花40g,连翘30g,甘草30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每只羊按10—40g均匀拌入饲料内。
病重羊用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
(6)个别体表病变较严重的羊,用0.1%高猛酸钾溶液洗涤后,再涂擦碘甘油。
(7)预防:羊舍内外经常彻底消毒,每年定期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
大小羊只,一律尾部或腹内侧皮内注射0.5ml,免疫期一年。
六、小结。
1、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波尔山羊痘。
2、当羊群发生羊痘时,要与羊传染性脓疱和羊螨病区别诊断。
(1)、羊传染性脓疱病全身症状不明显,病羊一般无体温反应,病变多发生于唇部及口腔(蹄型和外阴型病例少见),很少波及躯体部皮肤,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明显。
(2)羊螨病的痂皮多为黄色麸皮样,而痘疹的痂皮则呈黑褐色,且坚实硬固。
此外,从疥螨皮肤患处以及痂皮内可检出螨。
3、本羊群发生山羊痘,来势猛,传播快。
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均为罕见的,不可轻视。
对病羊及时隔离,对症治疗和对羊舍、用具等的严格消毒也是控制此病蔓延和最终扑灭此病的有效措施。
4、凡是规模养殖山羊,一定要于每年6、7月份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防范于未然。
若已发生山羊痘,要早确诊,早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羊群早期康复。
笔者曾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并应用透疹解毒,清瘟解毒的中草药治疗本病效果非常理想,用药后症状讯速减轻,病羊很快康复,使疫情得到控制。
5、在冬春季,气温较低,气候多变,更要对羊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力,这样才能使羊群健康成长。
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邢兰君
(作者简介:43岁,83年毕业于河北农大5年制兽医专业,高级兽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