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诊断及防治
常见羊病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常见羊病的诊治与预防措施在牛羊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科学预防治疗常见病的措施不到位,导致羊病蔓延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养殖场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加强对羊常见病诊治和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羊病的诊断方法1.1 结合姿势判断健康羊的眼睛是明亮的,其动作活泼稳重。
生病后,羊动作不稳或行走意愿差,部分羊出现疾病后表现为姿势特殊,如羊破伤风特点在于四肢僵硬,出现脑包虫病或羊鼻蝇后就会转圈或跛行。
1.2 结合膘情判断患急性炭疽、快疫、黑疫、猝狙及肠毒血症等病情的羊,膘情都很好。
反之,出现慢性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后,体质则比较瘦弱。
1.3 结合羊毛与皮肤判断羊身体良好其皮毛光滑,不会轻易掉落而且光泽度好;病羊皮毛一般粗糙暗淡而且很容易碎掉脱落。
绒布,羊疾病比较特殊,一般是毛发掉落、皮肤表层出现结固,皮肤变厚而且蹭痒擦伤等。
观察羊皮肤时,要注意表层皮质状况以及是否发生水肿、炎性肿胀及外伤等。
1.4 结合羊黏膜判断如果黏膜出现发黄,表明其身体内部血液异常,羊肝脏部位发生极度缺血。
如羊出现焦虫病,肝内存在片吸虫等,由此表明羊肠胃出现疾病;黏膜如果为紫红色,表明血液中存在大量还原血红担保,缺氧现象比较严重。
在呼吸困难、中毒或羊类疾病濒死期等疾病中比较常见。
1.5 结合采食反刍情况判断羊胃口与其自身健康及消化系统联系紧密,假若食欲不振表明羊病严重,不能继续吃就要检查其口腔与牙齿。
健康羊一般鼻子湿润,给羊喂食30min 后出现反刍且可持续30min 左右。
假若羊鼻子部位不湿润或反刍减少甚至停止,通常是严重发热或胃部消化系统出现感染;染病初期,羊的食欲很好。
2 常见羊病与治疗2.1 常见寄生虫病与治疗羊寄生虫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体表蜱虫、螨虫感染、体内线虫及蛔虫感染等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该病是慢性疾病,初期临床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养殖户发现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部分养殖户不重视,症状比较明显时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羊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羊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作者:郭瑞强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2期郭瑞强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羊疾病防治的问题,这也是养羊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羊病有许多种,有的疾病对羊的生长带来的影响较小,但有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羊的死亡,使养羊户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对羊病给予足够的重视,发现羊病后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保证羊能够健康生长,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羊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希望引起养殖者和兽医的共鸣。
1、羊支原体性肺炎(1)病情诊断此病也被称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通过亲密接触而引起的一种支原体传染病。
羊在发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体温很快升高,最高可达41℃左右,并出现不断咳嗽,鼻腔流出脓性涎液。
羊的胸部和胸膜有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本病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由于此病的死亡率比较高,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2)治疗方法一是开展免疫接种,进行预防。
应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定期对羊注射灭活疫苗。
羊羔出生后50天左右,可以进行疫苗的第1次接种,70天左右进行第2次免疫,2次免疫后检查血清,看是否有抗体,有抗体说明疫苗发挥了作用,没有抗体需要进行第3次接种。
二是采用药物治疗。
可按照羊的体重,适量注射2%恩诺沙星,每天进行2次注射,连续注射3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羊病情严重时,如果采取注射抗菌素的方法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可同时注射咳喘金针,每天进行1次注射,连续注射2天,应可取得良好效果。
除采取药物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外,还可以在饲料里添加抗菌素,使羊只食用,连续喂服3-5天即可。
2、羊外伤感染(1)病情诊断造成羊外伤感染的原因很简单,一般都是尖锐物导致的。
如圈舍内出现铁丝、铁钉或石头等,公羊发生顶架或奔跑时,由于碰撞到尖锐物,将羊皮划伤,也有的是由于剪羊毛时被剪刀划伤的。
(2)治疗方法一是将薄荷、蒜苗、艾叶放在一起用水煮开并熬制一小时,在汤汁粘稠时取出,用其清洗羊的创口,此种方法为民间偏方,往往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拔除毒素的作用,有利于加快羊皮外伤愈合速度,防止出现外伤感染。
羊病的诊断及传染病的扑灭措施

羊病的诊断及传染病的扑灭措施羊对疾病的抵抗力比较强,羊病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发病,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因此,饲养人员要经常细心观察羊群,以便及时发现病羊,及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一、临床诊断技术临床诊断法是诊断羊病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和嗅诊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往往可以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或为进一步确诊提供依据。
1.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饲养人员,了解羊发病的有关情况。
询问的内容一般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头数、异常表现、以往的病史、治疗情况、免疫接种情况、饲养管理情况、羊的年龄及性别等。
但在听取其回答后,还应考虑所谈的情况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责任),分析其可靠性。
2.视诊视诊是观察病羊的表现。
视诊时,最好先从距离病羊几步远的地方,观察羊的肥瘦、姿势、步态等情况,然后靠近病羊详细观察,看被毛、皮肤、黏膜、结膜、排粪、排尿等情况。
(1)肥瘦一般急性病,如急性臌胀、急性炭疽等,病羊身体仍然肥壮;相反,一般慢性病,如寄生虫病等,病羊身体多为瘦弱(2)姿势观察病羊的一举一动是省与半的相可,如果不同,就可能是的表现。
有些病表现出特殊委势,如破伤风表现四肢僵硬,行走不便、不灵活。
(3)步态一般健康羊步行活泼而稳定,如果羊患病时,常表现行动不稳,不喜欢行走。
当羊的四胶肌肉、关节或蹄部发生疾病时,则表现为跛行。
(4)被毛和皮肤健康羊的被毛平整不易脱落,富有光泽。
在病理状态下,粗乱蓬松,失去光泽,而且容易脱落, 患有螨病的羊,患部被毛可能成片脱落,同时,皮肤变厚变硬,出现蹭痒和擦伤。
在检查皮肤时,除了注意皮肤的颜色外,还要注意有无水肿、炎性肿胀、外伤以及皮肤是否温热等。
(5)黏膜一般健康羊的眼结膜、鼻腔、口腔、阴道和肛门黏膜呈光滑粉红色。
如口腔黏膜发红,多半是由于体温升高,身体上有发炎的地方。
黏膜发红并带有红点儿、血丝或呈现紫色,是由于严重的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
山羊疾病的日常诊断及有效防治措施

山羊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牲畜,在安徽省各地区均有比较大的养殖规模,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
养殖山羊多利用闲置的土地,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发展的难度也不大,因此,广大农民通过养殖山羊增加收入的愿望比较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羊养殖业的发展。
但在山羊养殖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羊舍的条件较差,饲养和管理方式也不够科学,再加上自然环境的影响,山羊常会发生各种类型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形成大范围流行,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
山羊常见疾病包括炭疽病、口蹄疫、羔羊痢疾、结核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巴氏杆菌病等,这些疾病直接影响山羊的健康生长,有的甚至会造成山羊死亡,使养殖户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山羊是否出现异常,对病情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尤其是对传染性疫病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疫情扩散使损失加大。
本文针对山羊疾病的日常诊断、主要防治措施、常见病的病因和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同行们提供参考。
一、山羊疾病的日常诊断1、观察动作山羊有群聚的习性,健康的山羊在采食和休息时,一般会群聚在一起,休息时多以半侧卧状,当发现有人接近时,会因受惊而逃开。
而患病的山羊精神状态差,行动缓慢,羊毛蓬乱且缺乏光泽,食欲不振,而且采食和反刍的次数明显减少。
山羊患病十分严重时,会停止采食和反刍,常离群独处并长时间伏卧在地上,很少运动。
2、观察眼睛健康山羊的眼睛明亮有神、眼珠非常灵活,呈现出洁净湿润的状态。
不仅视觉好,听觉也十分灵敏,放牧时会听从牧羊人的召唤。
在采食牧草时很踊跃,且食欲非常好,采食量也比较大。
但在患病后,精神状态明显较差,大多时间垂着头,视力和听力减弱,眼睛无神、眼睑低垂,眼珠也失去了灵活性,还有流泪和流涕的现象。
3、观察舌头及口腔健康羊的舌头为粉红色,且光泽度很高,能十分灵活地转动,舌苔也正常。
而病羊与健康羊相比,舌头明显不够灵活,表现的绵软无力,颜色变淡,舌苔变薄,有的会表现为苔厚及粗糙状态。
羊病诊断及常见病的防治

绦虫病
临床特征:感染绦虫病的羊很快消瘦,羊毛粗乱无光,食 欲减退而饮水增多,出现拉稀、贫血和水肿,有时神经错 乱。
治疗:可用1%硫酸铜溶液灌服,2ml/kg体重,安全而有 效。 注意:硫酸铜一定要溶解在雨水或蒸馏水内,药液要现配, 还要避免用金属器具盛装药液,喂药前12小时和喂药后 2~3小时禁止饮水和吃奶。也可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治 疗,疗效很好,100mg/kg,加水溶解后灌服。驱绦灵 (氯硝柳氨)口服,50~75mg/kg;吡喹酮口服30~ 50mg/kg,连续5天,也有较好疗效。
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
914和红霉素配合使用疗效较好。 九一四0.5g加5%葡萄糖30毫升一次静脉注
射(现配现用); 红霉素2克口服,一般1次后病情即开始缓
和,隔5天再服一次,病情就可基本控制。
传染性胸膜肺炎[预防]
可每年注射一次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 疫苗。
对病羊原则上以扑灭为主,对隔离的病羊 必须经治疗至完全康复后才可合群。
预防措施:最主要的是春、夏、秋三季少用水草,而把水 草集中到冬季利用。严重感染时每年定期驱虫3~4次。
二、绦虫病
最常见的为莫尼茨绦虫,虫长1~5米,很 像煮熟的宽面条;虫体由许多节片连成, 呈米黄色,绦虫主要寄生在羊小肠内,待 节片成熟后,随粪便排出。节片中含有大 量虫卵,虫卵被一种地上的一种小蜘蛛吞 食后,就在蜘蛛体内发育成似囊尾蚴。山 羊吃草把这种蜘蛛吞入后,就会发生绦虫 病。
五、巴氏杆菌病
平时健康羊也常带病菌,但当羊体质衰弱或营养 不良时才会发病。
临床特征:体温升高,停食乏力,呼吸困难,常 发咳嗽,眼鼻流脓,便秘或腹泻,头颈可水肿。
病初注射抗血清,效果很好;肌注20%磺胺噻唑 也较好。可同时服土霉素、金霉素。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病羊识别与羊病预防

病羊识别与羊病预防羊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其肉、毛、奶及毛皮等都是人类的重要食品和原料来源。
保护好羊群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羊的疾病是养羊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病羊识别与羊病预防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病羊识别1. 观察行为:病羊通常表现得比较呆滞,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是完全不进食,且常常呈现出孤立而无精神的状态。
2. 观察排泄物:正常的羊群排泄物应该是比较干净的,如果出现拉稀或者是颜色异常的情况,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3. 观察羊毛:健康的羊毛应该是比较光亮柔软的,如果毛发变得粗糙、枯黄、掉毛增多,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观察。
4. 观察羊体温:正常情况下,羊的体温应该在38-39摄氏度之间,如果体温偏高或者偏低,就需要考虑是否发生了疾病。
5. 观察身体姿态:健康的羊通常站立和行走都比较自如,如果出现姿态不正、稍微活动就喘粗气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6. 观察羊的眼睛和口鼻:发病的羊通常眼睛昏暗,口鼻处有分泌物或者是在不停地流眼泪。
二、羊病预防1. 定期体检: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使得如有疾病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羊的伤害。
2. 预防针注射:对重要的疫病,如口蹄疫、炭疽病等可以提前注射相应的疫苗,预防这些常见疾病的发生。
3. 加强管理:提高饲养和管理水平,加强对饮水、饲料、环境卫生的管理,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4. 疏散隔离:如有病羊出现,要及时疏散隔离,防止疾病传播,发现疑似病羊立即进行隔离观察。
5. 合理饲养:科学合理饲养,使得羊的精神状态和体质都能够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增强其自身抵抗力。
6. 控制内外寄生虫:内外寄生虫是羊群的严重威胁,定期进行驱虫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关于病羊识别与羊病预防的相关内容介绍,对养羊业者来说,了解这些知识非常重要。
只有在做好预防和识别的基础上,才能及时的处理羊的疾病问题,保障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是广泛分布的家畜,但它们也会因为一些常见疾病而受到困扰。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并讨论
它们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羔羊腹泻症
羔羊腹泻症是由于饲料过度改变、饮用不洁水源或感染小肠寄生虫引起的。
患有腹泻
症的羊会表现出拉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粪便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当发现羊患上腹泻症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提供充足的清洁
饮水和易于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抗生素和驱虫药物治疗。
二、羊肺炎
羊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患有肺炎的羊会出现咳嗽、呼
吸困难、鼻涕和发烧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
治
疗羊肺炎的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如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高营养
饲料。
三、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会导致羊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和脱皮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口蹄部分泌物的病毒检测。
预防羊口蹄疫的方
法包括接种口蹄疫疫苗、定期消毒环境和隔离患病羊只,一旦发现羊患上口蹄疫,需要立
即进行隔离和给予支持性治疗。
四、羊疥螨病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皮肤出现瘙痒、脱毛和溢液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疥螨。
治疗羊疥螨病的方
法包括给予杀疥螨药物的外用治疗、对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患病羊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蹄疫
• 临床症状:病羊的口腔粘膜和蹄部的皮肤处形成水泡、溃疡和糜烂,初 期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流涎、跛行。 • 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 症,心肌色泽较淡,质地松软,心外膜与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 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针头大小的斑点或条纹,如虎斑,称为
羊病诊断及防治
授课教师:刘宏
主要内容
• 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 预防羊病六大措施 • 羊的传染病 • 羊的寄生虫病 • 羊的内科病 • 羊的产科病 • 羊病图片
羊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一)眼看识病
靠肉眼来判断羊是否健康。 1、放牧观察 • 健康羊:吃草快,反应敏捷。 • 发病羊:常常掉队,呆立、停食或跛行。 2、头部观察 • 健康羊:眼睛有神,对外界反应灵敏;鼻镜湿润,很少有 鼻液。 • 发病羊:对外界反应迟钝,不愿抬头。有的流眼泪、流鼻 液;鼻镜干燥甚至裂开。
• • • •
6、养羊场应有防疫设施和防疫管理制度
(1)实行隔离饲养,防止疾病传播
• 门口最好设立消毒池、紫外线灯,进入羊场更衣换鞋。
• 一般谢绝同行参观。
• 怀疑传染病的发病羊(带病菌、病毒)进行早期隔离,或 治疗,或淘汰。
(2)消灭传染源
• 病死羊尸体深埋。
• 病羊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经彻底消毒,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除封锁。
绵羊痒病
• 病原特性:痒病因子是一种亚病毒,性能与其他朊病毒相似,但痒病因子对一 般理化因素敏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痒病因子为病羊脑组织中的一种特异纤 维,被命名为朊病毒蛋白质,该物质具有感染性,可以抵抗核酸灭活剂的破坏 和紫外线的照射,其感染性可以因一些酶如蛋白酶K、胰酶、木瓜蛋白酶等的
•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 床症状表现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 染。 • 但有的传染病,如W病,既能直接接触传染,也 能间接接触传染,这些传染病往往爆发大规模的 流行。
口蹄疫
• 口蹄疫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共患病,是急性、热性、高度接 触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新疫区发病率可达100%。口蹄疫是由口蹄 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 床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在民间俗称 “口疮”、“蹄癀”。 •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病毒具有多型性和变异 性,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O、A、C、亚洲I、南非I、Ⅱ、Ⅲ等7个 不同的血清型和65个亚型,各型之间均无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具有 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耐低温,不怕干燥。该病毒对酚类、酒精、氯仿等 不敏感,但对日光、高温、酸碱的敏感性很强。常用的消毒剂有1%~ 2%的氢氧化钠、30%的热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 过氧乙酸、4%的碳酸氢钠溶液等。
溶解而减弱,一些使蛋白变性的制剂也可以降低其传染性。55mmol/l氢氧化
钠、碘酊、5%次氯酸钠、90%苯酚、6-8mol/l的尿素、1%十二烷基磺酸钠对 病原体有很强的灭活作用。
绵羊痒病
• 流行特点:不同品种、性别的羊均可发生痒病,主要是2-5岁绵羊,易感性存在 着明显品种间差异。不同毒株的致病性不尽相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空泡 化程度与分布均不同。通常呈散发性流行,感染羊群内只有少数羊发病,传播
眼看识病
3、皮肤及被毛观察
• 健康羊:被毛紧密有光泽,皮肤红润有弹性。 • 发病羊:被毛松乱无光泽,易脱落。皮肤干燥增厚, 弹性降低或消失;有的皮肤有痂皮或龟裂,流黄水或 脓水。 4、休息观察 • 健康羊:呼吸均匀,斜卧姿势,听到怪声或生人接近 时,立刻惊起远避。 • 发病羊:常卧在群外或阴暗潮湿处,见人走近不愿躲 避,闻怪声也不惊起。
绵羊痒病
• 病理变化:除尸体消瘦、掉毛、皮肤损伤外,内脏器官缺乏明显可见的肉眼变
化。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显微变化。病变出现在脑干的灰
质中,可见神经节元的树突和轴突内形成大空泡,其空泡数量比正常羊多的多
(正常羊脑在显微镜下一个视野大约只有一个空泡)。大空泡在脑干和延脑中 尤为多见;星状胶质细胞增生,最终导致灰质的海绵状变性。
绵羊痒病
羊痘
• 病原:本症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 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 的物质而被感染。
• 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无人与人之间 互相传染的报导。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病毒接种在 人体后获得成功。把人和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 病毒生长。
缓慢。羊群一旦感染痒病,很难根除。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目前认
为主要是接触性传染,已经证明可以通过先天性传染,由公羊或母羊传给后代。 本病虽然发病率低(约10%左右),但病畜可能全部死亡。人可以因接触病羊或
食用带感染痒病因子的肉品而感染本病。
绵羊痒病
• 临诊特征:潜伏期1-4年。症状主要为瘙痒和共济失调。病程为6-8个月,甚至
眼看识病
5、可视粘膜观察
• 健康羊:眼结膜和鼻腔黏膜呈粉红色、湿润,表面无异常
分泌物;口腔和舌粘膜红润,表面光滑,口内无异臭。 • 发病羊:眼结膜苍白,或呈黄色、紫蓝色,鼻腔中流出脓
性分泌物;口腔较干燥,口内有异味,舌苔呈黄色或黑、
赤色,舌表面有溃烂等现象。
(二)量体温
肛门测温或手摸角根、耳、四肢及躯干部皮肤。 • 健康羊:体温为38.0~40.0℃ • 发病羊: 体温升高——中暑、急性传染病及炎症。 体温下降——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障碍、大失血,衰竭症及 某些中毒病。 皮温分布不均匀——表示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有障碍。
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特别是种羊场、规模饲养场(户)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
施免疫。 • 一旦发生疫情,要遵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 毒、紧急预防接种、检疫等综合扑灭措施。“早”即早发现、早扑灭,防止疫
情的扩散与蔓延;“快”即快诊断、快通报、快隔离、快封锁;“严”即严要
求、严对待、严处置,疫区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 “小”即适当划小疫区,便于做到严格封锁,在小范围内消灭口蹄疫,降低损 失。疫区内最后1头病羊扑杀后,要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再未发现新病羊时,
(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病原学及免疫学)
3、打好预防针
• 根据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确定接种的时机。
• 必须注射以下5种苗:羊痘弱毒冻干苗 ;羊四联(快疫、
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灭活疫苗 ;羊传染性胸膜肺 炎氢氧化铝菌苗;O型口蹄疫(五号病)灭活疫苗 ;炭疽 芽孢苗。
4、坚持消毒制度
•
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 三类动物疫病
• 多种动物共患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 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 绵羊地方性流产
羊的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
概述
口蹄疫
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其中以猪、牛最 为易感;其次是绵羊、山羊和骆驼等。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带毒动物是该 病的主要传染源,痊愈家畜可带毒4个月~12个月。病毒在带毒畜体内可产生抗 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间接接触性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 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感染。空气传播 对本病的快速大面积流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随风散播到50公里~100公 里外发病,故有顺风传播之说。
绵羊痒病
• 诊断要点:临床症状:显著特点是瘙痒、不安和运动失调,但体温不升
高,结合是否由疫区引进种羊或父母有痒病史分析。 组织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理变化与其他朊病毒病相同,脑髓及脊 髓神经元的细胞质发生变性和空泡化。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测定病羊血清 中的抗痒病因子蛋白抗体,常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法。也可以用酶
(四)听呼吸
1、呼吸数检查:鼻孔呼气次数或胸腹壁起伏次数。
健康羊10~20次/分; 发病羊呼吸数会增多。
2、呼吸音检查:病羊呼吸音变得粗厉或减弱。
(五)饮食粪便检查 • “五看”—— 看胃口 看饮水 看反刍 看腹围 看大便 • 健康羊——能吃能喝能拉。 • 发病羊——少吃少喝少拉或不吃不喝不拉。
“虎斑心”,以心内膜的病变最为显著。
• 诊断:本病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羊传 染性脓包病、羊痘、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采取病羊水疱皮 或水疱液、血清等送实验室进行确诊。
口蹄疫
防治措施: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必须严格搞好综合防治措施。 • 要严格畜产品的进出口,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进偶蹄动物及产品;按照国家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 体温可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 蹄、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 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绵羊蹄部症状明显,口黏膜变化 较轻。山羊症状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黏膜炎,水疱见于硬腭和舌面,蹄部 病变较轻。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
(3)消除传染媒介
• 活的传染者:动物(如老鼠、螺类) 昆虫(如苍蝇、蚊子) • 其他传染媒介: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 土壤、用具、畜舍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节选)
• 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 • 二类动物疫病
• 多种动物共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 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 阳光和干燥消毒 • 高温消毒 • 化学消毒 • 生物热消毒
常用消毒药物
几种消毒液供选用:
• ①0.5%过氧乙酸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