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汤荞麦面
一碗清汤荞麦面

为了还债,母子三人各自作了哪些努力?
为了偿还父亲生前欠下的债,诚信正直的母亲拼命、努 力地工作。为了给母亲分忧,哥哥卖报、替妈妈开家长会,
弟弟买菜做饭,母子三人互相爱护、互相体谅,齐心协力,
坚韧顽强地战胜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小结:母子三人的性格特征
• 母亲:坚强、勇敢、自尊、自强,勇于面 对困难,自强不息。 • 哥哥、弟弟:懂事、相亲相爱、团结、乐 观、坚强,勇于面对困难,自强不息。
《一碗清汤荞麦面》
第一次: 一碗 第二次: 一碗 第三次: 两碗
第四次: 三碗
?
讨论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格
• 小说一共写了哪几个人物? 主要公是谁?
•小说人物有:母子三人、店老板夫妇和北海亭面馆的 其他顾客; •其中母子三人是主人公。
预 习 填 表 (选择的内容要简洁、有典型性)
母子三人 次数 时间 碗 数 衣着 行动 语言
四次吃面的异同
相同之处
1.前三次吃面,母亲都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 斜格子”的短大衣。 2.母亲购买清汤荞麦面时,前三次都是“怯生生 地问”。 3.前三次吃面,店主夫妇都是多给面或少收钱。 4.前三次母子三人都是在顾客散尽后才去北海亭 面馆吃面。
不同之处 1.孩子的服装有变化。
2.前两次吃面要了一碗,第三次要了两碗,第 三次要了三碗。
荞麦炼肠胃滓滞,营养效价指标为80-92 (小麦为70,大米为50)。 除夕吃荞麦面过年是日本习俗,祈求 来年幸福,希望如长长的荞麦一样长寿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三星的产业状况跌入 低谷,月亏损达1700亿韩元。在此紧要关头,三星集 团会长李健熙请副会长尹钟龙面向45000名员工朗读 《一碗清汤荞麦面》一书,号召员工学习书中母子三人 面对逆境坚忍不拔的精神,团结一致,渡过难关。不到 10分钟,台下已是唏嘘一片……人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受 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感召。2003年三星集团营业额约965 亿美元,品牌价值高达108.5亿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 中排名第25位,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2004 年,三星赢利104亿美元,创公司35年来的纪录。在此 企业欣欣向荣的时候,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再次组织全 体员工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号召员工向书中面馆 老板夫妇人性化的经商之道学习。
《一碗清汤荞麦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粟良平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北海亭面馆的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
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
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
”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清汤荞麦面一碗!”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
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妈妈口中。
不一会,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
”母子三人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吃完后,付了150元钱。
老板娘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生意日渐兴隆的北海亭面馆,又迎来了第三个大年夜。
十点刚过,二号桌上已经摆好了“预约”的牌子。
老板和老板娘立刻把墙上挂着的各种面的价格牌一一翻了过来,赶紧写好“清汤荞麦面150元”。
其实,清汤荞麦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
到十点半,他们来了。
职业学校语文课文《一碗清汤荞麦面》(课堂PPT)

老板夫妇 的行为
抓起一堆 面,继而 又加了半 堆
抓了一人 半份的面 下了锅
改写面价牌,若无 其事地将牌子藏起 /把三碗面的分量 放进锅/凝神听着, 擦着那不断夺眶而 出的泪水/目送远 去
不知所措/
泪珠一串串
掉下
8
人物分析
一、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 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而且连续三年去同一家面馆吃 面? 三人同吃一碗面,难为情 老板夫妇友善
桌子承载着一种精神,是母子三人坚强不屈、 团结奋斗的精神。二号桌还给予了老板夫妇的期 待,期待母子三人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3、本文最后一段(一语双关)
2020/7/8
17
北海亭面馆的气氛在第四次吃面 时达到了顶点,为什么?
母子三人的奋争并不是孤立的,有 老板夫妇的鼓励和帮助,有面馆其他顾 客的理解与关心。可以说,日本大和民 族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构成了小说不可 忽视的社会因素。
2020/7/8
9
人物分析
二、母亲在买荞麦面时,为什么 怯生生地问?她要面的语气及语 言有何变化?
1 ……唔……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2 ……唔……一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3 ……唔……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 4 唔……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一碗 一碗 两碗 三碗 难为情 少害羞 平静
20
2020/7/8
21
表达感动,真情告白
一碗清汤荞麦面给我们的“精神盛宴”
你曾经面临困境吗?你遭受过像母子 三人那样的苦难吗?你经历过感动吗?请 将你听到、看到或经历过的感人故事讲出 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2020/7/8
22
努力吧, 祝你幸福!
2020/7/8
23
一碗清汤荞麦面[全文5篇][修改版]
![一碗清汤荞麦面[全文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9b7eca0912a216157929f6.png)
第一篇:一碗清汤荞麦面《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教学过程:一、课前自读,思考下列问题:(一)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3.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二)1.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2.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三)结尾段时“雪”“窗子”“布帘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四)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请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
1.找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那女人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而她的儿子分别穿得是什么呢?2.体会:“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
二、导入:非常荣幸能和同学们在这里一起上课,希望我能和大家配合好,共同欣赏好这篇课文。
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歌曲《北国之春》。
这是日本的一首经典歌曲。
当我们踏过冰雪消融的冬季,迎来明媚可人的春光时,也一起来口味一下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这《一碗清汤荞麦面》吧!三、复述: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
(拟生答)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
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
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
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
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
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
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才。
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
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

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清汤荞麦面是一碗简单而美味的面条,而《清汤荞麦面》这本书也是一部简单而美味的读物。
这本书以一碗清汤荞麦面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充满温暖和感动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板娘,她在一座小城市经营着一家清汤荞麦面馆。
她的面馆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品尝。
而这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一位名叫小泉的老人。
小泉是一位孤独的老人,每天都会来到面馆吃一碗清汤荞麦面。
他的到来,让老板娘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小泉的陪伴下,老板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她发现自己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忙碌的经营着面馆,却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和事。
通过小泉的故事,她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珍惜眼前人。
在小泉的陪伴下,她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热爱,也找到了自己曾经迷失的方向。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一碗清汤荞麦面,将人生的哲理娓娓道来。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忽略了身边最真挚的情感。
而这本书,就像一杯清汤荞麦面,让我品味到了生活的真谛。
它告诉我,无论生活如何繁忙,都要学会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书中,小泉和老板娘之间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他们之间没有亲情、友情或爱情的称呼,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
小泉的到来,让老板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而老板娘的坚持和热情,也让小泉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这种简单而真挚的情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如此重要。
通过这本书,我也学会了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和事。
而这本书,就像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
它告诉我,无论生活如何繁忙,都要学会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以一碗清汤荞麦面为主线,讲述了一段充满温暖和感动的故事。
《读者》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六)一碗清汤荞麦面(1989.11)

《读者》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六)一碗清汤荞麦面(1989.11)一碗清汤荞麦面(1989.11)文:(日本)玲木立夫一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
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
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
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
”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
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
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将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外。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
”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
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
”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二迎来新的一年的北海亭,仍然和往年一样,在繁忙中打发日子,不觉又到了大年除夕。
夫妻俩这天又是忙得不亦乐乎,10点刚过,正要准备打烊时,忽听见“吱吱”的轻微开门声,一位领着两个男孩的妇人轻轻走进店里。
女掌柜从她那身不合时令的花格呢旧裙装上,一下就回忆起一年前除夕夜那最后的一位客人。
“那个……清汤面……就要一份……可以吗?”“请,请,这边请。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栗良平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栗良平](https://img.taocdn.com/s3/m/a558fc1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4.png)
一碗大年夜的清汤荞面,支撑了一个三口之家14年艰辛努力。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三星的产业状况跌入低谷,月亏损达1700亿韩元。
在此紧要关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请副会长尹钟龙面向45000名员工朗读《一碗清汤荞麦面》一书,号召员工学习书中母子三人面对逆境坚忍不拔的精神,团结一致,渡过难关。
不到10分钟,台下已是唏嘘一片⋯⋯人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感召。
2003年三星集团营业额约965亿美元,品牌价值高达108.5亿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25位,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
2004年,三星赢利104亿美元,创公司35年来的纪录。
在此企业欣欣向荣的时候,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再次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号召员工向书中面馆老板夫妇人性化的经商之道学习。
本书收入的另一篇商业故事《最后一位顾客》,也同样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给读者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在日本和韩国家喻户晓,在日、韩企业内部和政府部门中也广为流传,不论是首相、总统、议员、著名企业家,还是企业员工、普通百姓,无不为这个故事深深感染,因为在它朴素的语言下,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与人性光辉。
《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子三人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和努力,面馆老板夫妇经商的人情之美,不仅感动了无数普通读者,也为各个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和深刻启发。
一、推荐原因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
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
1943 年5 月生于日本北海道。
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
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
(完整版)一碗清汤荞麦面

第四次
大年夜十 三碗
点半
首页
上页
青年西装笔挺,手 臂上搭着大衣 妇人身穿和服
啊……三碗清汤 荞麦面,可以吗?
深深低着头 走了进来/平 静地说
不知所措/泪珠一 串串掉下
语文语文第六第版六版上册上册劳动劳版动版
下页
退出
§第四课: 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材目录 研读探究 导入新课 教情 学节 目结 标构 基层 础次 知划 识分 研理 读清 探内 究容 积共 累同 扩探 展究 布形 置象 作分 业析
首页
上页
共同探究
问题1 :小说中四个吃面的场面是孤立的,还 是有联系的?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后题四 2)
解释词语
【打烊】:(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
【皑皑】: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 的事物。 【尴尬】:一指处境困难,另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轶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 正式的记载。 【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 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教学建议】:前两个课本当中已有,后三个学生应整理到 课本上。
面
行动 深深低着头走了进来/平静地说
老板夫妇的行为 不知所措/泪珠一串串掉下
首页
上页
语文 第六版 上册 劳动版
下页
退出
§第四课: 一碗清汤荞麦面
次数
时间
教材目录
导入新课 第一次
大年夜十 点多
碗数 一碗
衣着
孩子,一身崭新 运动服 女人,不合时令 的斜格子短大衣
母子三人 语言
啊……清汤荞麦 面……一碗……可 以吗?
同一时间:大年夜十点多
相同之处 同一地点:北海亭面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读,思考下列问题:
(一)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
(二)
1.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2.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
(三)结尾段时“雪”“窗子”“布帘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请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
1.找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那女人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而她的儿子分别穿得是什么呢?
2.体会:“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
二、导入:
非常荣幸能和同学们在这里一起上课,希望我能和大家配合好,共同欣赏好这篇课文。
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歌曲《北国之春》。
这是日本的一首经典歌曲。
当我们踏过冰雪消融的冬季,迎来明媚可人的春光时,也一起来口味一下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这《一碗清汤荞麦面》吧!
三、复述:
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
(拟生答)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
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
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
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
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
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
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才。
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
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四、分析课文:
(一)小说的主人公是母子三人,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
这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让我们从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这几方面着手来分析人物形象。
写人物往往抓住哪几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
1.找出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并找出这四次说话的区别:
……唔……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唔……两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唔……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真实性:“……唔……可以吗”,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
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难为情(每一次都一样?)
复杂性:前三次难为情一次比一次轻——
第一次把要面数量“一碗”放在后面。
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第三次比第二次增加数量,一碗变成了两碗
发展性:最后一句不是难为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
2.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拟生答)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们依靠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共同战胜了困难。
3.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
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拟生答)店老板夫妇的作用不能抹煞——人物形象的互动性
(二)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他们主要给予了母子三人以什么?
(拟生答)店老板夫妇给了母子三人以帮助,以温暖,以尊重,以同情,以祝福,以鼓励。
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
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
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
还是第三次,当老板夫妇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
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
弟弟在写作文时的一句话,“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了一碗面,可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谢谢我们,还祝我们过个好年。
听到这声音,心里不由得喊到:‘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这是鼓励。
(三)店老板夫妇将母子三人坐过的二号桌定为“预约席”,并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结尾段时“雪”“窗子”“布帘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拟生答)激励。
肯定。
赞许。
期待。
暗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
在这些老板的朋友、邻居、同行中体现了共同的一种思想,人间的温情,给小说塑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
从中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
大和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
作家栗良平把握住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潮流,及时准确地为我们描绘了日本的发展前景。
日本在二战之中的疯狂,二战之后的荒芜,不必多言,世人皆知。
但日本战后奇迹般地恢复,在二战之后的最初年头却是几乎无人知晓。
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反映这一时段日本社会现实的很成功的一篇小说。
在它里面,我们可以预见到日本的发展前景:日本必定会腾飞。
(四)把握了情节、人物和环境小说的三个要素后,找出文中最感人的句子,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
(学生找感人句子,五分钟。
老师巡视,并与学生个别交流。
)
1.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
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
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
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
2.母亲对儿子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
”一个母亲向儿子道谢,那需要多少平等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啊!
五、升华主题、激荡情感:
(拟生答)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
”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
祝你幸福。
谢谢。
”因为我从这“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到了太多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