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第二单元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2018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2

2018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件2

中世纪的花朵
——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前后,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 城市遍布西欧各地。正像恩格斯所说城市如 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
最著名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 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 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 在哪些方面?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
下列对西欧城市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 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 地上产生的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D.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
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 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 纪的哪一历史史实? •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7课 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
自学归纳 封建社会时期,西欧 庄园和城市分别有什么 特点?
庄园: 1、封建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 会组织。 2、一般是一村一庄。 3、有不同类型的土地。(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 4、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5、领主和农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农奴没有人生自由。 6、剥削方式主要是劳役地租。 7、是领主的天堂,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农奴拥有 行政和司法权力,这也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的一大特点。
B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袭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对中古时代的欧洲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西欧封建制度以封建等级制度为核心 B.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教会是封建统治最顽固的精神堡垒 D.商业城市的兴起对巩固西欧封建制度 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中华书局出版社初三上册)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中华书局出版社初三上册)

(提高练习)《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中华书局出版社初三上册)选择题1.西欧都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 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B. 封建主加强了对市民的剥削C.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预备了条件D. 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进展2. 西欧都市重新兴起的时刻是()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1世纪3. 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进展,都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都市兴起,究其阻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样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进展D.所有的都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都市共和国4. 以下关于欧洲中古时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B.教会垄断了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C.工商业都市的兴起对瓦解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了重要作用D.希腊罗马文化连续繁荣进展5. 在西欧都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进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A.资产阶级B.市民阶级C.地主阶级D.农民阶级6. 十一二世纪,在西欧一些都市显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全然缘故是()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商品经济的进展D.市民阶级的形成7. 西欧的封建都市和中国的封建都市相比,它具有的哪一专门性为其后来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 )A.都市规模大B.商业繁荣C.拥有自治权D.人口众多8. 10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等开始成为西欧闻名的都市。

这些都市重新兴起的进步作用要紧是(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进展B.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市民阶级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9. 公元10世纪西欧都市重新兴起的全然缘故是()A.农业和手工业的进展B.铁制农具的使用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事业的进展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那个地点的道路铺设专门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形经常发生。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中华书局版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材料题2.在文化上,兴起的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在此情况下产生了哪种反映市民心态的文学( ) A.农奴文学B.城市文学C.现代文学D.教会文学3.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③选拔官吏的需要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材料题1.(14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心。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①仔细观察图一、图二两福美术作品,从图中分别可提取哪些信息?(4分)②图一、图二两幅中外美术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社会哪一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风貌?突出反映了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哪些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6分)③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

除图一、图二所示的美术作品外,你在学习历史中还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至少写出两种)(4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积极从事商业贸易。

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它目的地。

”——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材料三“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恩格斯(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4分)(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3)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欧的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2分)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学生还要知道,城市中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后练习 中华书局版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 )A.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C.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2.如图是一幅中世纪西欧庄园图,假若你生活在当时的12世纪,在此庄园里你将能看到( D )①有耕地、领主城堡、教堂等建筑②耕地分成条块状,自营地与份地相互交错③某农民因为儿子继承份地在向庄园主缴纳继承税④农奴可以随意离开庄园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4.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B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B.西欧城市的兴起C.新航路开辟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5.在西欧城市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形成了地主阶级③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④形成了市民阶级⑤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⑥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6.(核心素养题)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意思是( B )A.城市产生时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B.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C.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D.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7.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C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领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228.(易错易混题)法国琅城人民起义的目的是( D )A.反对外国民族的入侵B.维护国家的统一C.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D.争取城市自治权9.如图是巴黎大学的校徽,对早期巴黎大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大约创立于12、13世纪B.起初是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C.只有教会许可才能在此从事教学D.可学到法律、医学等专业知识10.(思维拓展题)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基础练习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基础练习 中华书局版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

后来发展成()①法兰西②英国③意大利④德意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2. 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侵犯,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A.行会B.商会C.工会D.理事会3. 在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A.威尼斯B.热那亚C.佛罗伦萨D.米兰4. 在新兴的城市中,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商旅云集的经济和贸易中心的是()A.巴黎和威尼斯B.威尼斯和热那亚C.热那亚和伦敦D.巴黎和伦敦5. “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城市的自治权,还建立了自治机构。

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城市的自治权。

于是市民通过十多年的坚持斗争,终于取得了自治权。

”中的这座“城市”指的是()A.斯巴达B.巴黎D.琅城6. 由日耳曼人在五世纪末建立,后来发展为西欧一个大国的是()A.法兰克王国B.查理曼帝国C.法兰西王国D.意大利和德意志国家7. 下列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城市发展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欧的城市重新兴起于10 世纪B.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C.西欧城市的规模要比当时中国的城市大得多D.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开始争取普选权8. 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最大影响是()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阶级冲突日益尖锐C.早期资产阶级形成D.海外贸易兴起并繁荣9.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市民阶级不包括()A.农民B.手工业者C.商人D.银行家10.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11世纪前后,巴黎、伦敦、威尼斯等是当时的著名城市B.这些城市是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C.西欧城市里,封建主与市民没有阶级界限D.11、12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11.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例如琅城)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A.商品经济发达B.规模大22D.拥有自治权二、填空题1.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世纪庄园和城市练习(无答案) 中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7课 西欧世纪庄园和城市练习(无答案) 中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一、选择题1.右图是热播美剧《冰与火之歌》的剧照。

剧中庄严的城堡、等级森严的列王和诸侯、宁静的庄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这一设计依托的历史背景是( )A.中古西欧B.古代南亚C.古代美洲D.古代西亚2.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

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单位B.是一个封闭的作坊C.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为( )A.佃户 B.贵族C.领主 D.教士4.右图是“劳动中的农奴”,其中的“劳动”主要是( )A.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B.耕种自己的份地C.有偿耕种领主的直领地D.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5.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这说明庄园制度下的佃户( )A.承担劳役地租 B.承担实物地租C.承担各种捐税 D.承担货币地租6、在“中世纪初期还完全是一个在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有自我意识的、最终成为中心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胚细胞”。

文中的“它”是指( ) A.大封建主的城堡 B.西欧中世纪的城市C.罗马教会的领地 D.西欧中世纪庄园7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8、许状(右图)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A.获得经济独立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C.获得政治独立D.取得自由和自治权9、10—13世纪,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三、西欧中世纪大学
西欧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
“大学”,本意指一个联合体。
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
进行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文化教育掌握在教会手里
教会和大学都享有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
城市的发展:(1)行会 (2)争取自治权(赎买或武装斗争)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你的布商行会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
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庄园是伴随欧洲封建制和农奴制的建立而逐 渐形成的。它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
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4、15世纪趋于衰落、逐 渐解体。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实行二圃制或三圃制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2018)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8张)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162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课后练习中华书局版162

第7课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1.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 )A.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C.基督教会控制西欧封建经济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2.如图是一幅中世纪西欧庄园图,假若你生活在当时的12世纪,在此庄园里你将能看到( D )①有耕地、领主城堡、教堂等建筑②耕地分成条块状,自营地与份地相互交错③某农民因为儿子继承份地在向庄园主缴纳继承税④农奴可以随意离开庄园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4.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B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B.西欧城市的兴起C.新航路开辟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5.在西欧城市兴起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形成了地主阶级③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④形成了市民阶级⑤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⑥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6.(核心素养题)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意思是( B )A.城市产生时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B.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C.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D.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自由精神的传播7.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意义在于( C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领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8.(易错易混题)法国琅城人民起义的目的是( D )A.反对外国民族的入侵B.维护国家的统一C.反对封建王朝的统治D.争取城市自治权9.如图是巴黎大学的校徽,对早期巴黎大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大约创立于12、13世纪B.起初是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C.只有教会许可才能在此从事教学D.可学到法律、医学等专业知识10.(思维拓展题)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庄园内取得 ②有的庄园实行二圃制或三圃制 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④庄园内大家笃信基督教,但却必须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固定聚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2.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实行二圃制或三圃制
一、领主与庄园
1、特征: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 必需品。 农奴:1、庄园的劳动者,没有自由属领主所有,不得 随意离开庄园。 2、农奴耕种自己的份地,向领主交实物地租; 农奴还要耕种领主自营地,作为劳役地租。还要缴纳人 头税、结婚税和遗产税等各种苛捐杂税。 2、意义 :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D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
11—12世纪,新城市开始在西欧建立起来。
法兰克福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 城市的发展:(1)行会 (2)争取自治权(赎买或武装斗争)
赎买 城市自治 斗争 武装斗争 反抗换取自由
金钱换取自由
琅城起义
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你的布商行 会
二、西欧中世纪城市
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第7课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林地 放牧地
领主城堡
教堂 耕地
磨坊
作坊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欧洲中世纪的乡村,依附于庄园主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关系如何?
农奴
农奴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所有权属于领主。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 须承担劳役,缴纳捐税,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根据法律,农 奴的人身属于主人,并且世代相传,处于依附领主的地位。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农奴终年辛劳,仍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 不良过早死去。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地位最低,受压迫最重。
一、西欧中世纪庄园
庄园是伴随欧洲封建制和农奴制的建立而 逐渐形成的。它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
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4、15世纪趋于衰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它的商 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②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 自由的乐土,并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 速了国家的统一; ③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各种大学在城 市建立,反映市民生态的城市文学也逐渐产生,为文艺 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 可以说,中古西欧城市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三、西欧中世纪大学
时间: 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大约创立于12、13世纪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三、西欧中世纪大学
“大学”,本意指一个联合体。
教师或学生的联合体 文化教育掌握在教会手里 进行教育和研究的机构 教会和大学都享有
西欧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