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简介东北财经大学

粘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
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23.05亩。
其中,主校区占地829.36亩,以龙江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616.24亩以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为主,北区213.12亩以学生生活为主,辅校区占地93.69亩,归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占有。
校园有广场三个、绿化地300亩、各种建筑503919平方米。
建筑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180702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室94390平方米、实验室7678平方米、图书馆9985平方米、体育馆5657平方米、会堂1816平方米;学生生活用房218726平方米,其中包括学生公寓179651平方米和食堂(饮食中心)18464平方米。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财经大学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
2004年,学校又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
2005年9月,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专家组对东北财大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东北财大“情感育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景观和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给专家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评估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粘东北财经大学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个学科门类和全日制普通教育、非全日制普通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全日制普通教育系列中,学校有31个本科专业,65个硕士点(含自主设置21个),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含自主设置16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非全日制普通教育系列中,学校现有MBA、MPA、MPAcc、J.M四种专业硕士教育形式。
其中,MBA学院在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MPAcc教育中心是全国16个试点单位之一。
主导企业策略、市场动态性与反垄断法的经济分析

和民营化来追求效率和竞争 ;其二 ,国际贸易中
跨国公司对发展 中国家的 “ 侵略态势” 和发展 中国家对发达 国家 出 口贸易 中 “ 销嫌疑” 交 倾 织在一起 ,而且这些 问题正逐渐被放在了反垄断 法的视野内进行争论 。
20 04年底 ,国家工商总局完成 了一份 《 在 华跨 国公 司 限制竞 争行 为表 现及对 策》 报告 。
报告显示 ,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
现垄断态势 ,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跨国公司
凭借其雄厚 的资本 ,通过企业横 向并购、品牌控
制等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和实力 ,在中国取得市场 优势甚至是独 占的地位。对跨国公司隐性垄断问
完全行使。不断加 快的技 术革新步伐使得 主导 企业的 实际垄 断力量 维持 的越 来越 短 。知识 产权 在反 垄断领 域的作用呈现不断加强的趋 势 ,知识产 权法 与反 垄断 法的冲 突与协调 已成 为不可 回
避的事实。针对滥用市场势力的反垄断法经济分析步骤可以归纳为 “ 三部曲” ,而对于动态的市
收稿 日期 :2 0 -12 0 51 -0
基盒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 目 (5J /03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 (5 O7 0JY900 I 0W 4 ) 作者简介 :吴绪亮 (9 6一) 17 ,男,安徽六安人 ,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 中心研究人员 ,博士研究 生,主要从 事产业组织理论 与竞争政策研究 。
一
分化 ,相关市场的范围就缩小 了,在一个较小 的 市 场 中认定 垄断 就会 更 客观些 。而所谓 的滥 用行 为,是针对 主导企业 而言 的。滥用 行 为,简言 之 ,就是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不正 当地利用 自身优势 ,并实质性地限制或排斥竞争 ,损害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 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日伪统治下的民族资本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国民政府与西方大国关系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现代戏曲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我国复杂技术产业追赶规律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服务创新轨道理论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汉语复句历史演变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民国时期史学之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古代希腊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中西古代史学 比较视野下的思考
文艺学研究中心
数字经济能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中国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

【经管新视野】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23年8月(第8期,总第316期)Aug.,2023(No.8,General No.316)收稿日期:2023-06-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20BTJ033)作者简介:陈昕(1971-),女,广西南宁人,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财税制度;金殿臣(1989-),浙江温州人,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与高质量发展(通讯作者);张亚豪(1988-),河北秦皇岛人,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数字化和全球生产网络。
数字经济能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基于中国省级面板的实证分析陈昕1,金殿臣1,张亚豪2(1.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2;2.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途径。
为此,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之后,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省级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并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与地区碳排放间的关系展开定量研究。
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地区碳排放水平,产生降碳效应。
(2)数字经济之所以可以产生降碳效应,在于其可以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
(3)数字经济的降碳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形态上看呈现出倒“U”形特征。
今后,可通过鼓励各地推动本地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消费券政策推动企业低碳发展、适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关键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等方式,更好发挥数字经济的降碳效应。
关键词:数字经济;降碳效应;投入产出表;倒“U”形;面板分位数模型中图分类号:F49;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8-0070-07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称“双碳”目标),是新时代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选择,更是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践行人民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产业经济学学科点实力排名

产业经济学最新排名2008--2009年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于立) A+ 11浙江大学 A 21 江西财经大学(史忠良、卢福财)2 厦门大学 A+ 12 重庆大学 A 22 武汉理工大学 A3 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 A+ 13 上海交通大学(费方域)A 23 北京物资学院 A4 中国人民大学(卢东斌)A+ 14 北京大学 A 24 南京大学 A5 南开大学 A+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25武汉大学(简新华) A6 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A+ 16产业经济学系,新成立于2003年6月,拥有我院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
现有教授3名(博导3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
现有产业经济博士点、产业经济硕士点、数量经济硕士点。
已确定学科发展的方向:1.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变迁的周期与策略、产业的空间配置理论与方法、个别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产业创新战略研究、产业竞争力研究2.产业组织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博弈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融和与企业集团3.产业结构方向:大都市产业结构变动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动下的企业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4.产业政策研究:各国产业政策比较、我国产业政策研究5.产业链中的企业发展方向:产业链理论、产业成长中的企业发展、知识转移与产业成长理论、产业技术标准等的营销理论与策略师资队伍系主任:芮明杰副系主任:胡建绩教师:郁义鸿、顾国章、骆品亮、余光胜、伍华佳、张洁、管锡展、李治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立君)A 26 华中师范大学 A7 暨南大学(邓伟根、张耀辉)A+ 17 合肥工业大学 A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A8 西安交通大学(冯根福) A 18 西南财经大学 A 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A9 山东大学(臧旭恒) A 19 上海财经大学(干春晖) A 29 北京工商大学 A10 中央财经大学 A 20 辽宁大学(唐晓华) AB+等(44个):安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戚聿东)、湖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扬州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宁波大学、中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吉首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原毅军)B等(44个):浙江财经大学(王俊豪)、天津财经大学、长江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沈阳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广东商学院、河海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长安大学、东华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桂林工学院、河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南华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的历史

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在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46年)、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49年)、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及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的基础上于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校址在沈阳。
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
1959年,并入辽宁大学的原东北财经学院的计划统计系与财政信贷系迁至大连,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
1979年,辽宁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
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23.05亩。
其中,主校区占地829.36亩,以龙江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616.24亩以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为主,北区213.12亩以学生生活为主,辅校区占地93.69亩,归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占有。
校园有广场三个、绿化地300亩、各种建筑504219平方米。
建筑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180702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室94390平方米、实验室7678平方米、图书馆9985平方米、体育馆5657平方米、会堂1816平方米;学生生活用房219026平方米,其中包括学生公寓179651平方米和食堂(饮食中心)18464平方米。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财经大学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
2004年,学校又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
2005年9月,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专家组对东北财大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东北财大“情感育人”的学生工作理念,富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景观和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给专家组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评估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

1。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已有90余年历史,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学科建设: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9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30余人。
2。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
学科建设: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等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2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师资队伍:截至2011年9月,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1462人,其中专任教师960人。
教授2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19%,副教授3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73%;具有博士学位者59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占62.08%。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
学科建设: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所在高校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重点研究基地名称 徽学研究中心 徽学研究中心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教育经济研究所 教育经济研究所 课题名称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徽州的实践、传承与创新研究 新发现徽州文书的归户性整理与研究 苏美尔、阿卡德及赫梯文学文献翻译与研究 《苏尔诗海》翻译与研究 我国大学生的区域流动行为研究 高校毕业生中的未就业群体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的视角 课题负责人 胡中生 刘伯山 拱玉书 姜景奎 陈洪捷 刘云杉 高建平 张世英 陈波 韩林合 罗豪才 湛中乐 陶庆 吴丕 邓小南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课题批准号 11JJD750005 11JJD750012 11JJD750004 11JJD750006 11JJD880002 11JJD880018 11JJD750003 11JJD750023 11JJD720001 11JJD720006 11JJD820011 11JJD820017 11JJD810018 11JJD810022 11JJD770004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 11JJD880029 科所 西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11JJD190002 11JJD190006 11JJD720008 11JJD720013
北京师范大学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西方价值观的历史变迁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隋唐五代时期基本价值观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