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专题突破最新试题典型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物理力学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物理力学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物理力学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一、力学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B【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车时车也推人,故A正确;两个物体即使相互接触,但是如果不相互挤压,也不会发生力的作用,故B不正确;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瘪了,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是B.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答案】A【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 【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右加速B. 物体一定向左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左运动答案:C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D.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但与重力加速度无关答案:B5.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速度:A. 相同B. 不同C. 与下落高度成正比D. 与下落高度成反比答案:A6.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B. 只有在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才守恒C.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D.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守恒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反比答案:A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上加速B. 物体一定向下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下运动答案:C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D. 能量的总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 物体的角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D. 物体的向心力大小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力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力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力学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受力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D. 物体受力时,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答案:A3.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的平均值是:A. 9.8 m/s²B. 9.8 km/s²C. 9.8 m/km²D. 9.8 km/m²答案:A4. 以下哪种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答案:正确2.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之间的关系是F=kx,其中k是弹簧的弹性系数。

答案:正确3.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保守力做功。

答案:正确4.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

答案:正确5.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I=V/R,其中R是电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答案: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那么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反比答案:D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D. 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答案:A4.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B.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可能守恒D.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可能不守恒答案:A5.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会减少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8.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答案:D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D. 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答案:A10.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B.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C.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D.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份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5份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鸡蛋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大力的作用D.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2.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物体的()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5.某钢瓶中装有氧气,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12,则钢瓶内剩余的氧气()A.质量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B.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C.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D.质量、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6.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下方,桌子会沿地面滑动,而如果用力推桌子的上方,桌子很可能会被推倒。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7.超导现象是20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如铅在﹣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零.若常温下超导体研制成功,则超导体适合做()A.保险丝B.输电线C.滑动变阻器的线圈D.电炉丝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人体的前臂是费力杠杆D.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9.如图所示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泥造砖坯”中,砖坯对地面的压力和砖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图乙“凿取砺房”中,古人手中的凿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C.图丙“踏车汲水”中,水被提升到高处,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图丁“穴取铜铅”中,古人所使用的镐属于省力杠杆10.如图所示,小明举起锤子,然后让木柄撞击在扳凳上,使松动的锤头套紧,这是利用了()A.锤头的惯性B.锤头的重力C.木柄的惯性D.木柄的重力11.周一,创新中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

高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通过的位移是1米,那么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A. 2米B. 3米C. 4米D. 5米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那么物体的加速度a是()A. F/mB. (F-μmg)/mC. (F+μmg)/mD. (F-μmg)/(m+μ)3.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其落地时的速度v是()A. √(2gh)B. √(gh)C. √(2h/g)D. √(h/g)4. 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挂在天花板上。

如果m1>m2,那么绳子的张力T是()A. m1gB. m2gC. (m1-m2)gD. (m1+m2)g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0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那么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v是()A. v0 - atB. v0 + atC. v0 - at^2D. v0 + at^26.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T,那么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出现在()A. 振动的起点B. 振动的中点C. 振动的终点D. 任意位置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Fc是()A. 与速度方向垂直B. 与速度方向相同C. 与速度方向相反D. 与速度方向成45°角8. 一个物体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下滑,斜面倾角为θ,摩擦系数为μ,那么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是()A. g*sinθ - μg*cosθB. g*cosθ + μg*sinθC. g*sinθ + μg*cosθD. g*cosθ - μg*sinθ9.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A和mB,A放在B上面,它们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那么A对B的压力F是()A. mA*aB. mB*aC. mA*gD. mB*g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位移s是()A. 1/2*a*t^2B. a*tC. 2*a*tD. a*t^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为______牛顿。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①长度②温度③力④加速度A.③B.③④C.②③D.④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以沿ab方向的初速度0v开始运动。

若小球分别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水平方向恒力的作用,其中2F与0v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球在力1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B.小球在力2F作用下只能沿直线ab运动C.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D.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e运动4.一个小球从2m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A.位移大小是3m B.位移大小是1m C.路程是1m D.路程是2m5.图(a)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上述两种情况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彩超”技术应用的是共振原理B.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多普勒效应C.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自由振动D.如果图(b)中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5Hz,当该汽车以3.7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最厉害6.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时钟面板示意图,M、N为秒针上的两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周期比N点的周期大B.N点的周期比M点的周期大C.M点的角速度等于N点的角速度D.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7.路灯维修车如图所示,车上带有竖直自动升降梯.若车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梯子匀速上升,则关于梯子上的工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人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将变大C.仅增大车速,工人到达顶部的时间将变短D.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小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A、B、C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A、B、C均沿同一直线运动,且A在B前方3 m处。

初中力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初中力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初中力学试题及详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什么作用产生的?A. 万有引力B. 电磁力C. 摩擦力D. 浮力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如果物体保持静止,则该力与什么力平衡?A. 重力B. 支持力C. 摩擦力D. 空气阻力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力的合成方法?A. 将两个力的矢量相加B. 将两个力的标量相加C. 将两个力的方向相加D. 将两个力的大小相加答案:A5.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其重力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于物体的重力B.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小于物体的重力D.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一个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B. 一个物体的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C. 一个系统的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D. 一个物体的动量在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减少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会增加D. 能量不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答案:A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哪个选项描述正确?A. 物体下落速度逐渐减小B. 物体下落速度保持不变C. 物体下落速度逐渐增大D.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无关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浮力原理的表述?A.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B.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C.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D.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无关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杠杆原理的表述?A. 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越小B. 动力臂越短,需要的动力越大C. 动力臂越长,需要的动力越大D. 动力臂与需要的动力无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专题突破最新试题汇编1.[多选](2017·宁波联考)一长轻质薄硬纸片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纸片上放质量均为1 kg的A、B两物块,A、B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

则( )A.若F=1 N,则A、B、薄硬纸片都做匀加速运动B.若F=1.5 N,则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C.若F=8 N,则B的加速度为4.0 m/s2D.无论力F多大,A与薄硬纸片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2.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mg sin θB.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3μ2mg cos θC.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μ1mg cos θD.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为2mg sin θ3.如图所示,A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物块B由静止释放后能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现使物块B在t=0时由静止释放,并同时受到一随时间变化规律为F=kt的垂直于斜面的作用力。

v、f、a和E分别表示物块的速度、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物块的加速度和机械能,则下列描述v、f、a和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4.[多选]如图所示,一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固定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块用细线相连跨过定滑轮置于斜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1、m 2均静止,则地面与斜面间无摩擦力B .若m 1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地面对斜面有向右的摩擦力C .若m 1沿斜面匀速上升,则地面对斜面有向左的摩擦力D .不论m 1沿斜面向上还是向下匀速滑动,地面对斜面均无摩擦力5.[多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L v +v 2μg B.L v C. 2L μg D.2Lv6.[多选]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 kg ,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 6 N 。

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加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 m/s 2,随即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左、后向右C .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 m/s 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 .小车以1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 N7.[多选]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C 的倾角为θ,质量均为m 的A 、B 物块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已知A 上表面是水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B 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A、B之间的摩擦力为mg sin θ·cos θ8.(2017·扬州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斜面体A,在其粗糙斜面上静止一物块B,开始时A处于静止状态。

从某时刻开始,一个从0逐渐增大的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A上,使A和B一起向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则在B 与A发生相对运动之前的一段时间内( )A.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增大B.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均逐渐减小C.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B对A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B对A的压力逐渐减小,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9.[多选]如图所示,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将物体压在槽左壁上,此时弹簧对物体的压力为3 N,物体的质量为0.5 kg,槽的上表面水平,物体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计算。

现使槽与物体一起以8 m/s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对于槽向右滑动一段距离B.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变大C.物体相对于槽仍不动D.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不变10.[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5 kg,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60 N的力F作用下,A、B均静止在斜面上。

此时,与A、B相连的轻弹簧被拉伸了x=3 cm。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B.B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8 N,方向沿斜面向下D.B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8 N,方向沿斜面向上11.(2017·绵阳市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

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某时刻把细线剪断,当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 的加速度为0B .物块A 的加速度为g 3C .物块B 的加速度为0D .物块B 的加速度为g 212.[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物体,现对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物体A 的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由图线可知 ( )A .物体A 的质量m A =2 kgB .物体A 的质量m A =6 kgC .物体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D .物体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13.如图所示,一个两端装有固定挡板的质量M =2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长木板上放着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体,其左端用一根轻质弹簧与长木板左端的挡板相连(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大小为2 N),右端用一根恰好处于伸直状态的细线和长木板右端的挡板相连,系统保持静止。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对长木板施以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 ,使长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力F 由0逐渐增加到15 N 的过程中,小物体始终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B .物体在某一时刻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C .细线中的张力始终为0D .当F 增加到12 N 时,细线中才开始有张力14.如图所示,质量为m =4 kg 的圆柱体卡在质量为M =2 kg 的凹槽内,凹槽右壁竖直,左边为倾角为θ=37°的斜面,圆柱体与槽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将槽放在水平桌面上,槽的底面CEHD 与桌面接触(图中字母D未标出),槽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

现用平行于AB 的水平力F 推圆柱体,圆柱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cos 37°=0.8,sin 37°=0.6,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推力F 大小为8 NB .凹槽对圆柱体的摩擦力大小为16 NC .桌面对凹槽的摩擦力大小为30 ND .若撤去推力F ,再将DH 边缓慢抬高使槽的底面CEHD 与桌面成30°角,在此过程中圆柱体始终保持静止15.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速率v 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

一物块以初速度v 0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到传送带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则( )A .传送带的速度为4 m/sB .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14 m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8D .摩擦力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力学》专题突破最新试题汇编参考答案1.解析:选AD A与薄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A=μm A g=0.3×1×10N=3 N,B与薄硬纸片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B=μm B g=0.2×1×10 N=2 N;F=1 N<f A,所以A、B及薄硬纸片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故A正确。

若F=1.5 N<f A,A、B及薄硬纸片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 A a,所以A所受摩擦力f<F=1.5 N,故B错误。

当B刚要相对于薄硬纸片滑动时B所受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m B a0,又f B=μm B g,得:a0=2 m/s2;对整体,有:F=(m A+m B)·a0=2×2 N=4 N,即F达到4 N后,B将相对薄硬纸片运动,此0时摩擦力f=2 N;对薄硬纸片分析可知,薄硬纸片受到A的摩擦力大于B的摩擦力,故A和薄硬纸片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D正确。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拉力大于4 N时,B与薄硬纸片间的摩擦力即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 N,此后增大拉力,不会改变B的受力情况,故C错误。

2.解析:选 D 对人、物块、长木板三者整体研究,斜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3mg sin θ,A、B项错误;对人、物块整体研究,由于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因此长木板对人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mg sin θ,C项错误,D项正确。

3.解析:选A 设物块B的质量为m,对物块B,在斜面上开始时受重力mg、外力F、斜面的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作用,在沿斜面方向上有:mg sin θ-f=ma,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N-mg cos θ-F=0,根据滑动摩擦定律有:f=μN=μmg cos θ+μF,又因为F=kt,解得:ma=mg sin θ-μmg cos θ-μkt,所以物块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接着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故选项A正确,选项C 错误;摩擦力先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当物块速度减小为零时,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大小减小为mg sin θ恒定不变,且有mg sin θ>μmg cos θ,故选项B错误;物块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减少量ΔE=∑f iΔx,与时间不成线性关系,物块速度为零后,机械能不变,故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