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历史要点总结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变迁: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这三个朝代之间的兴衰变迁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君主制和封建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君主制和封建制为基础。
在君主制下,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在封建制下,地方政权被分封给贵族,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三、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1.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阶层:古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主要包括贵族、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
这些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变迁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1. 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古代中国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这些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1.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中国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这些文化传统对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国家,同时也传入了中国许多西方的文化和科技。
八、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1. 周文王:周文王是周朝的创始人,他通过反击商朝的压迫,建立了周朝,并制定了周礼,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各个国家,统一了文字和货币,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到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

七到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传承。
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课程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其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必须掌握。
本文将介绍七到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
一、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历史悠久,包括先秦、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时期。
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诸如中国的地理位置、华夏族的起源、周朝的政治制度、秦朝的统一战争、汉朝的文化繁荣、唐太宗的政治制度、宋朝的科技进步等知识点。
二、世界史世界历史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
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石器时代、古埃及文明、希腊古典文化、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等。
三、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演进人类的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化领域,例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科技等。
他们需要了解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和代表作,例如歌德、莎士比亚、蒙田、笛福、列宁、毛泽东等,以及著名的艺术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徐悲鸿的《雄鸡》等。
四、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历史主要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时期。
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京大屠杀等。
五、世界两次大战世界两次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轰动性的事件之一。
七到八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战争事件和人物,例如一战的发生原因、德国的希特勒、纳粹党、二战的发生原因、美国的罗斯福、德国的希特勒等。
六、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对于七到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了解一些与国际关系有关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国际联盟的成立、联合国的成立、黑人民权运动、南非种族隔离、苏联的解体等。
总之,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
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 宋朝和元朝:了解宋朝和元朝的建立过程、社会经济特点、科技发展和文化艺术成就。
2. 明朝和清朝:了解明朝和清朝的建立过程、社会经济特点、科技发展和文化艺术成就。
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
4. 丝绸之路: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
5. 唐宋文化: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化特点,如诗词赋、绘画书法、科举制度和进士文化等。
6.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和官僚体制等。
7.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如农业生产技术、农民起义和手工业工艺等。
8.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传入和科学思想等。
9. 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了解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如郑和下西洋和广州通商等。
10.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这些知识点是八年级历史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中国历史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七年级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1.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2. 原始社会和新石器时代3. 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4. 商朝的兴起和衰落二、中华文明的发展1.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朝的统一和变革3. 汉朝的盛世和衰落4. 三国时期的割据和统一三、古代世界1. 希腊与罗马文明2. 埃及文明3. 印度文明4.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四、宗教与哲学1. 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2. 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五、文化艺术与科技1.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2.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 世界文化与艺术六、世界历史事件1.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裂和战争2.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4.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七年级历史知识点一、中华帝国的建立和发展1. 秦朝的统一和变革2. 汉朝的盛世和衰落3. 三国时期的割据和统一4. 金、元、明、清朝的兴衰二、中国古代文化1. 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2. 地理、医学、历法等科技进步3.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三、世界历史1. 希腊与罗马文明2. 印度文明3. 埃及文明4. 世界文化与艺术四、现代世界1. 工业革命和现代化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3.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4. 当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五、历史事件1.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裂和战争2. 古代中东和古代印度的战争与扩张3. 欧洲殖民时期4.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改革以上是七年级八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修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和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七八年级学习历史时,我们需要对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明进行全面复习和总结。
本文将提供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所学知识,梳理思绪,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与帝国崛起1. 中国古代文明1.1 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1.2 秦、汉、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1.3 隋与唐时期2. 希腊与罗马古代文明2.1 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2.2 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2.3 罗马法与基督教的兴起第二部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 封建社会与基督教1.1 封建制度与封建经济1.2 基督教的影响与教会的权力1.3 十字军东征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2.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2.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进展2.2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第三部分:近代国家的崛起与革命运动1. 近代科学革命与启蒙思想1.1 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蒙思想的兴起1.2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思想的传播1.3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2. 殖民主义与反殖民独立运动2.1 殖民主义与亚非拉国家的反殖斗争2.2 中国的近代史与百年民族困境第四部分: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时期1. 第一次世界大战1.1 帝国主义与导火索1.2 各国参战与战争结果1.3 凡尔赛和约与世界格局的演变2. 第二次世界大战2.1 纳粹德国与法西斯意大利的崛起2.2 各国参战与战争结果2.3 联合国的建立与冷战的爆发3. 冷战时期3.1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3.2 全球政治与军备竞赛3.3 冷战的结束与后冷战时代第五部分:当代世界与全球化1.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1.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1.2 新兴经济体与全球贸易格局2. 文化交流与科技革命2.1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2.2 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与变革3. 当代世界热点问题3.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3.2 恐怖主义与安全困境3.3 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通过本文提供的七八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我们回顾了古代文明与帝国崛起、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近代国家的崛起与革命运动、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时期以及当代世界与全球化等重要历史时期。
七至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至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行为活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地点,并增强其对历史顺序和原因的理解。
历史学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件,赋予他们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丰富和真实的面貌。
在七至八年级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古代中国七至八年级的课程中,讲述了古代中国各朝代的历史,如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和宋朝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秦汉和唐宋,因为这些朝代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名人和领袖,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刘邦、项羽、汉武帝、李世民、玄奘、杜甫和李白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认识大量的古代文化,如《周易》、《尚书》、《离骚》、《诗经》、《楚辞》和《唐诗三百首》等。
二、中国的近代史在近代史中,教学重点放在清朝和现代中国上。
学生需要了解的清朝知识点包括嘉庆时期的鸦片战争、道光时期的太平天国和光绪时期的戊戌变法。
现代中国的知识点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等。
三、古代世界学生需要了解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包括古希腊的民主、哲学和艺术等,以及罗马的法律和政治结构。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对世界文化的影响,重点介绍因科学和技术进步而兴起的工业革命。
四、美国史在七至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学生还需要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等与美国历史相关的知识点。
结语上述知识点是七至八年级历史学科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当然,这些知识点只是历史学科的冰山一角,历史学科有着非常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将时间线连起来,并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访问历史博物馆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素养。
初一初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初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历史是一门丰富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时间跨度和内容范围。
而对于初一和初二学生来说,掌握中国历史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初一和初二中国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夏朝,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完整历史记载的朝代,商王朝是屈原《离骚》中的大禹。
- 西周时期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西周的鼎盛时期,后期是西周的衰落时期。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国家之间互相侵略,儒家和道家思想开始兴起。
- 战国时期是春秋的延续,诸侯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3.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中央帝国。
- 秦始皇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制度、文字和货币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
- 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封建制度的朝代。
4.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 汉朝的前期是西汉,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 汉朝的后期是东汉,东汉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三国时期。
5.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最为明显的时期。
- 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了魏、蜀、吴三个政权。
- 三国时期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化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6. 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隋文帝是开国君主。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
- 唐朝时期出现了诗人杜甫、李白等著名的文化人物。
7.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变更和战乱最为频繁的阶段。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一)

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知识点(一)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知识点详解一、中国古代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王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中央政权和王室制度的朝代–西周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分裂的时期,兼并战争频繁–秦朝统一了中国,推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制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一的大一统王朝二、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建立了众多金字塔•巴比伦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发明了六十进制的计数系统•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印度次大陆,是古代印度最早的文明•肥沃的新月地带:位于亚洲两河流域,是阿拉伯文化的发源地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造船、冶铁、制瓷等•孔子及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礼仪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四、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起: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教会的权力: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拥有巨大的权力•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国家组织的对伊斯兰教国家的军事行动•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文化运动五、中国古代和世界中世纪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建立:促进了中国与欧亚非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元代的中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实行联络各国的外交政策•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记录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以上是关于历史七八年级全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中国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近现代中国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史•鸦片战争: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戊戌变法: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运动,提出了改革现代化的方案•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革命运动,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前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和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的一场青年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上海秘密成立,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长征:中国红军的战略撤退,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事件•抗日战争: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两次大战与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开始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抗日联盟国之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期世界的变革与联合国的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变革: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崩溃和社会不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变革:欧美国家的经济重建和对殖民地的解放•联合国的成立:世界各国建立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安全以上是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变革和世界的变革与联合国的成立的一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知识要点复习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2.北京人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会人工取火。
3.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7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半坡原始居民距今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5.炎帝和黄帝联合在逐鹿一战中打败蚩尤结成联盟形成以后的华夏族。
6.“人文初祖”是黄帝7.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著名的首领有尧,舜,禹。
8.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桀是暴君。
公元前1600年灭亡。
9.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纣是暴君。
公元前1046 年灭亡。
公元前1046 年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平民。
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意义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10. 公元前771年国人暴动。
西周灭亡。
我国确切记年的开始。
11. 奴隶社会创造了著名的青铜文明。
1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是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13.春秋五霸是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14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15 都江堰是战国是李冰修建的,为了防洪灌溉。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人物商鞅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特权。
3.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大)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是甲骨文。
17今天的农历叫夏历。
18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有望闻问切四诊法。
19屈原的《离骚》20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作有《道德经》。
22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23儒家学派战国时的代表是孟子,主张“仁政”。
24道家战国时的代表是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25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提倡法治。
26兵家的鼻祖是孙武,作品是《孙子兵法》。
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秦王嬴政建立的秦朝。
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朝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分管行政,军事,监察。
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
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文字小篆④思想上焚书坑儒⑤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②繁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法④修豪华的宫殿,长城驰道。
28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9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都城长安,历史上叫西汉。
汉武帝的大一统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③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④军事上于公元前119年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
30 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来冶铁。
31 汉元帝时把王昭君嫁给呼韩耶单于。
32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从此新疆归我国。
班超经营西域。
秦汉文化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东汉时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③张衡的地动仪④名医有华佗张仲景,华佗的麻沸散和五禽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⑤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时道教兴起。
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⑥秦兵马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时间200年双方曹操和袁绍,袁绍大败赤壁之战时间208年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曹军大败。
淝水之战时间383年双方前秦和东晋,前秦大败。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三国220年曹丕建立魏,都城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汉都城成都,史称蜀,222年孙权建立吴,都城建业。
我国时曾经到达夷州即台湾。
3322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都城洛阳,280年灭吴五胡乱华指的是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民族大融合鲜卑族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改革:①使用汉话②着汉服③用汉姓④采用汉的官制,律令。
⑤学习汉族的礼法。
魏晋文化①祖冲之的圆周率②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书。
②郦道元的《水经注》④东汉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⑤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⑥辉煌的石窟艺术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要点复习1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都城长安,589年南北统一。
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人物隋炀帝中心洛阳,南达余杭,北到涿郡。
意义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贞观之治”李世民。
谏臣魏征,“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林杜如晦。
3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年号为周。
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5.唐朝人民制成曲辕犁,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科举制的创立过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意义①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朝廷做官。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6唐朝贞观年间,日本到中国的使团叫遣唐使。
唐朝6次赴日本的僧人叫鉴真。
7唐朝时到天竺(印度)取经的是玄奘。
写成了《大唐西域记》隋唐文化①隋朝的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②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③唐朝的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
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被称作“颜筋柳骨”,画家有阎立本和“画圣”吴道子。
⑤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⑥盛大欢腾的乐舞。
810世纪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在上京建立辽。
9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兵变,建立宋以开封为东京,史称“北宋”10宋真宗时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1111世纪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
1212世纪女真的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他就是金太祖。
13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称帝史称南宋,后有岳飞抗金。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哪里的劳动人手。
②自然条件优越。
15“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占城稻。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①蜀地的丝织品②瓷都景德镇的制瓷业③造船业发达。
16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7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结束于南宋。
18 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瓦子的盛行。
19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都城大都。
1276年,南宋灭亡。
文天祥抗元。
行省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20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西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21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宋元文化①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品②北宋时的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唐朝时火药用于军事。
④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⑤宋词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有关汉卿的《窦娥冤》⑤绘画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赵孟頫的画被称作“神品”,⑥书法宋四家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2 四大发明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
23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建立明朝。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
③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
④八股取士。
24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25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6抗击倭寇的是戚继光。
1553年葡萄牙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7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立清朝。
它是清太宗。
加强君权的措施①设置内阁和六部,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
28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管理台湾。
29 康熙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签订《尼布楚条约》我国第一次签订的边境条约。
1727年我国设置住藏大臣管理西藏。
后有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时间明朝中期部门棉纺织业。
性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描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0闭关锁国(只开放广州)的意义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
②闭关锁国,看不到形势的变化,未能向西方学习是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明清文化①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②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③明末宋应星的工农业生产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④明末徐光启的农书《农政全书》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⑥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⑦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⑧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点小说的高峰。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⑨戏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⑩书画有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骨赵姿”之美,清朝的“扬州八怪”。
初二历史知识复习五次战争1 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英国法国和中国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目的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1839年6月3号林则徐虎门硝烟。
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 –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和中国条约《北京条约》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英国法国火烧圆明园。
1851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3中法战争时间1884---1885年条约《中法新约》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设置行省。
4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994---1995年。
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1901年。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