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 人体的免疫调节
人体免疫调节ppt课件

在免疫细胞中,
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除浆细胞、吞噬细胞外 的免疫细胞
2.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的有
?
3.来自造血干细胞
浆细胞、效应T细胞
的有
?
4.来自T细胞的有 吞噬细胞、B细胞? 、T细胞
5.来自B细胞的有 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6.抗体和淋巴因子区浆别是细—胞—、—记—忆—B—细—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记忆 B细胞、T细胞 细胞
处理____抗原, 可— —抗原抗体结合体
识别___,分裂分化 为__ 识别、呈递___,分 裂分化为_____. 分泌 ______。
分泌____,可与 _______ 结合 识别 ___分裂分化 为___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免疫的分类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依靠淋巴细胞、抗体进行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比较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联系:
抗原 ⑥
①
B细胞
抗 吞噬细胞
原
②
再
次 T细胞
人体免疫调节

境因素、感染因素等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04
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等
过敏性疾病
01
02
03
04
过敏性疾病的定义: 由免疫系统异常引 起的疾病,如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
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皮肤瘙痒、呼吸困 难、鼻塞、流涕等
过敏性疾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
素、饮食因素等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抗过敏药物、免疫 疗法、生活方式调
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参与 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和受损细胞
3
抵抗病原体
1
免疫系统:人体抵抗病原体的主要防线
2
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 等,负责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3
免疫反应:如炎症反应、抗体反应等, 帮助清除病原体
4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记忆, 有助于更快速地清除再次入侵的病原体
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
01
免疫细胞:如 T细胞、B细 胞、NK细胞 等
02
清除机制:通 过识别和清除 衰老和损伤细 胞,维持组织 器官的正常功 能
03
免疫调节:通 过免疫细胞之 间的相互作用, 调节免疫反应 的强度和持续 时间
04
生理功能:维 持机体内环境 的稳定,保护 机体免受病原 体的侵害,促 进组织修复和 再生。
2
免疫应答
01
免疫细胞:T细 胞、B细胞、 NK细胞等
02
免疫反应:识别、 清除、记忆等
03
免疫调节:免疫 细胞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调节
04
免疫应答过程: 识别抗原、激活 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等Fra bibliotek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课件

4
免疫调节的注意 事项
避免过度调节
01 适度运动:运动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但过度运动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02 均衡饮食:饮食均衡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但过度补 充营养可能导致免疫系统 过度反应
和压力过大
谢谢
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与家人、
4 朋友保持良好的 沟通和互动,获 得支持和鼓励
3
免疫调节的案例
成功案例分析
01
案例背景:患者患有 免疫系统疾病,需要 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02
治疗方案:采用免 疫调节药物进行治 疗
03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 得到控制,生活质量 得到改善
04
案例总结:免疫调节 治疗对于免疫系统疾 病具有显著疗效,值 得推广和应用。
免疫调节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调节基础知识 02. 免疫调节的方法 03. 免疫调节的案例 04. 免疫调节的注意事项
1
免疫调节基础知 识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免疫器官:包括淋巴 结、脾脏、骨髓等
02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 B细胞、NK细胞等
03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 补体、细胞因子等
04
免疫应答:包括固有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
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但过度熬夜、过 度劳累可能导致免疫系统 过度反应
04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药物
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但过 度使用可能导致免疫系统 过度反应
遵循个体差异
01
每个人的免疫系 统都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个体差
人体免疫调节

• 免疫系统概述 • 人体免疫系统的类型 • 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 • 人体免疫调节的机制 • 人体免疫调节的疾病影响 • 人体免疫调节的干预手段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免疫系统
防御功能
是人体内一系列组织、器官和细胞的集合 ,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维持内环境 稳定,并对自身细胞进行识别和清除。
人体免疫系统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01
02
03
定义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 防御功能,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一定的抵抗力。
组成
主要包括皮肤、黏膜等物 理屏障,以及巨噬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等免疫细胞。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快速, 对所有病原体都有一定的 抵抗力,但强度较低。
联系
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基础,适应性免疫是在固有免疫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免疫调节 的任务。
03
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
免疫应答的启动
抗原入侵
当病原体、毒素等抗原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开始 启动应答机制。
抗原识别
抗原刺激免疫细胞,使其激活并开始产生免疫应 答。
淋巴细胞激活
淋巴细胞被抗原刺激后,开始增殖并分化为效应 细胞。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恢复免 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ABCD
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以 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减少压力
通过放松技巧、冥想、社交互动等方式减轻压力 ,避免长期紧张状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疫苗接种
预防性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某些传染病,如流 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第25讲 免疫调节 (精品课件)(共27张PPT)

第二道防 种 病组特 原成定 体:的 有体液病 防中原 御的杀体 作菌, 用物而 。质、是吞对噬多细胞种
线
功能:溶解、吞噬、消灭病菌
特组异成性:免免疫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三道 防线
后天形成的,只对某一特定的
病功原能体:起产作生抗用体。,消灭病原体
〔一〕抗原
抗原和抗体
1、概念: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响的物质。 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组织胺等
与抗体结合
主要表现有发热、关节痛、体表红斑、脱发、白细胞减少等。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酿脓链球菌外表的一种抗原决定簇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机体的免疫功能缺乏或缺乏,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2)无特异性识别功能:吞噬细胞〔能识别“非己成分〞〕
皮肤过敏反 呼吸道过敏 是一种RNA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①发作迅速,反响强烈,消退较快;
消化道过敏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抗原暴露
1、概念: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的保护功能,通
①发作迅速,反响强烈,消退较快;
各种过敏反响
• 机理:
刺激
过敏原
过敏反响
机体 产生 效应B细胞
正常情况下, 本应该分布
于血清
抗体 吸附
皮肤、呼吸道黏膜、 消化道黏膜、血液的 某些细胞外表
再次刺激
释放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25讲(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

C.吞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D.胸腺是T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解析 浆细胞不能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A错误;溶菌酶是可以由免疫 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错误;T细 胞产生于骨髓,在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
解析 答案
增殖、分化为__细__胞__毒__性__T__细__胞___
抗原和抗原呈递细胞:
抗原
摄 取
概念 作用方式 化学本质 分布 特性
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与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引 发免疫反应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
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 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免 原性异物的一种
疫 免疫防护作用,
三 大
防 御
是免疫系统最基 本的功能
基 免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
本 功 能
疫 自 稳
伤的细胞,进行自 身调节,维持内环 稳态的功能
免 机体识别和清除
疫 突变的细胞,防
监 止肿瘤发生
视
正常 机体能抵御病原体的入
侵
异常
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 缺失,可能导致组织损
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
抗原呈递细
胞(APC)
分 类
加工处理、
呈递
其他免疫细胞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功 能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 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
巨噬细胞
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68“相关信息”: 抗原都是蛋白质吗?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
展
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 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 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
[高考总复习资料]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考点25 免疫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高考总复习资料]生物二轮复习专题7 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考点25 免疫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c98e86b0717fd5360cdc5a.png)
考点25 免疫调节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依纲联想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与“产生途径”(1)“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而B细胞和记忆细胞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是浆细胞,只负责合成和分泌抗体;具有识别但不是特异性识别的是吞噬细胞,但能识别“非己”成分,这与糖蛋白有关。
(2)浆细胞的三大产生途径: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浆细胞;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3)效应T细胞的二大产生途径: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T细胞→效应T细胞;抗原→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
2.免疫功能针对对象的差异防卫是针对外来抗原,而监控和清除是针对自身体内衰老、癌变的组织细胞。
3.图解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1)结构基础:记忆细胞。
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的患病程度很低或不患病的原因是二次免疫反应快而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三看法”判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一看抗原的种类(2)二看免疫细胞的种类(3)三看免疫的结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细胞免疫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体液免疫1.判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1)人体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而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2014·江苏,21AB和2014·大纲,3D)( ×)(2)灭活病毒注入机体,机体中的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再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从而使靶细胞裂解(2009·重庆,4A和2013·四川,2C改编)( ×)(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人体的免疫调节

•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 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对称性、多滑 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 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扩大
2、引起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源,如:花粉、 海鲜、水果、动物的毛屑、青霉素等。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 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T细胞
D、浆细胞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 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3、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癌细胞)。
• 1、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 进行攻击-自身免疫病。
体 液 免 疫 过 程
抗原(细菌)
吞噬细胞(处理)
T细胞(呈递) B细胞(识别)
增值、分化
感应 阶段
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结合 吞噬细胞消化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 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
抗原处理、传递和识别的 反应阶段: B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 阶段
组织胺
免疫失调
类型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 过低 特点 基本原理
将不是大分子或正常机 体不识别为抗原的物质 识别为抗原 将正常细胞视为 抗原加以排斥 遗传因素引起或 HIV侵入T细胞
免疫功能 过高
免疫缺陷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