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_第2章_需求理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甲
乙
市场
图2-4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函数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供给数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示为: QS = f ( P , C , Pr , Pe , … ) 其中: QS 为供给量 ; P 称为价格因素 ;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供给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供 给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S 的关系,称为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
需求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需求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d 的关系,称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Qd = f ( P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表2-1 某品牌电脑笔记本需求表
价格-数量 A
B
C
E
F
G
H
组合
价格/千元 2
4
6
8
10
12
14
需求量/台 60
50
如果价格高于均
P
衡价格:
1) 价格高于市场出 P1
清价格
2) 供大于求(Qs >
P2
Qd)
3) 生产者降价,价格
下降,趋向于出清
价格
过剩
S
D
Q1 Q3 Q2
Q
均衡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02章需求与供给

第2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由价格机制进行的。
而价格→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因而,需求与供给则是经济学中的两大基础,均衡价格理论便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购买者和供给者的市场1.1 需求1.1.1 需求量的定义需要、需求的区别:需要是一种主观意愿,它与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0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
需求:一但收入给定,在大于零的价格下,你想要买多少,则是需求的问题。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从上述定义知:(1)与价格密切相关的。
(2)是一个意愿(willing)购买量,它不等于实际购买量。
(3)总是和时间相关的。
1.1.2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产品的价格P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P↓需↑,P↑需↓] P↓→需↑→相地于较贵的产品来讲人们更多的转为购买这种产品。
(2)消费者的收入M一般指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
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呈相同方向变化。
收入提高↑,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品(牛排、航空旅行、品牌牛仔裤等)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劣品”(公共汽车、旧车修理、修鞋服务、普通牛仔裤等)。
“劣品”并不是质量不好,而是说明:收入↑,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3)相关产品的价格P R●替代品:Y和X互为替代品,说明他们对消费者有相似的用途,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如牛奶和奶粉、猪肉和牛肉。
替代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
成正比●互补品:共同使用才能更好发挥各自的效用,录音机与磁带、照相机与胶卷。
互补品具有逆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是与其互补品的价格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
成反比某产品的相关产品(不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该产品的需求量。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10 价格(元) 数量(个) 100
12 80
15 60
——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6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2.需求曲线
P
7 6 5 4 3 2 1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因变量 牢记它! Q为横轴 —— 牢记它!
(1)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一般P↑,Qd↓ (2)消费者的偏好(taste)。T↑,Qd↑ (3)消费者货币收入(income)。 (4)其他商品的价格(price)。(替代品) (互补品)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s) 预期价格PE↑,Qd↑ 预期收入ME↑,Qd↑ (6)如规则制定、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 素也会影响商
P P0 P1 E1 E0
S1
S0
D1 O Q1 Q0
D0 Q
33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P P1 P0 E0
E1 S1
S0
D0 O Q0 Q1
D1 Q
34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9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相关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肯德基, 肯德基,麦当劳汉堡 A提价 需求量上升 提价B需求量上升 提价 互补品: 互补品:为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 汽车与汽油。 提价B需求量下降 汽车与汽油。A 提价 需求量下降 独立品: 价格与B无关 无关。 独立品:A 价格与 无关。 铅笔与苹果
经济学原理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 若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 ES=∞供给曲线是平行于横坐标的一条直线。
3、用类似于需求曲线求弹性时所用的几何作图法来测度供给曲线的弹性 (图2.5)。
一:
要求供给曲线S上任一点A点的弹性,可由A点做供给曲线的切线切纵轴于 R点,切横轴于T点,则A点的弹性系数
(2)依据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 弹性大于1,称为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平缓的曲线。 通常情况下,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充足。 • 弹性小于1,称为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的变动幅度 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相对陡峭的曲线。 一: 生活必需品,比如日常洗漱用品、食盐等通常就缺乏弹性。 • 弹性等于1,称为单元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与价格变动的幅度相等,在图形上变现为一条对称的双曲线。
一: 2、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在假定其他条件(如消费者收入、消费 者偏好、其他商品价格、预期等)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 市场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需求表 需求表表示消费者对于特定商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 该商品的数量。如表2.1
4、需求曲线
根据需求表绘制而成的曲线就称为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如图2.1
• 派生供给商品弹性的大小。所谓派生供给是指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半 成品、动力及设备等中间产品的供给。由于派生供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供给, 因此,派生供给商品与最终产品弹性呈同方向变化。
第3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概念
一:
图2.6中,DD和SS分别代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当两者相交于F点时,生产者愿意 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刚好相等,此时就称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2.市场出清的概念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
出清。
41
42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
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 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 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 的运动。
鸡蛋的价格(元) 0.00(方便分析,只是假设)
0.50 1.00 1.50 2.00
2.50
3.30
张大妈(个) 李大妈(个) 市场(个)
12 + 7 = 19
10
6
16
8
5
13
6
4
10
4
3
7
2
2
4
0
1
1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张大妈的需求+李大妈的需求 =市场需求,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出市场需 求曲线。
二、市场与竞争
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 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努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种等方面创造 优势
市场有序性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保 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 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 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 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 大经济利益。
45
第二,需求的变动(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微观经济学-需求理论

目 录
• 需求理论概述 • 需求定理 • 需求弹性 •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 市场价格与需求 • 特殊商品的需求分析
01
CATALOGUE
需求理论概述
需求的定义
总结词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 的数量。
详细描述
需求是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一种或几种商 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它反映了消费者 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对商品或服务的需 求意愿和购买能力。
,价格会相应调整,从而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实现市场均衡。
02
政策制定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考虑需求定理的影响。例如,政府可以通
过税收政策调节市场需求,从而控制商品的价格和供需关系。
03
企业营销策略
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定理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通过降价促销来增加
商品的销售量。
03
CATALOGUE
直接计算法
根据需求函数或需求表,直接计算出需求弹 性系数。
弧弹性计算法
计算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需求弹性,通常用 于短期分析。
点弹性计算法
计算特定点的需求弹性,通常用于长期分析 。
线性需求函数下的弹性计算
对于线性需求函数,可以通过斜率计算弹性 系数。
04
CATALOGUE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消费者行为模式
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导致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炫耀指具有象征意义的高档商品 ,如豪华汽车、名牌手表等。这类商品的需 求量与价格呈正向关系,即价格越高,需求 量越大。
原因解释
消费者购买炫耀性商品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展 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因此,当价 格上涨时,这些商品更能彰显消费者的社会 地位和经济实力,从而刺激需求量的增加。 此外,炫耀性商品通常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 ,这也增加了消费者对其需求。
微观经济学_2-2_需求供给理论课件

5
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原因: 尽管△Q和△P的绝对值都相等,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
数值不同,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便不等。
6
P1 P2 Q Q P1 P2 Q2 Q1 P1 P2 2 ed P Q1 Q2 P Q1 Q2 P2 P1 Q1 Q2 2
需求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药酒 C.食盐 D.化妆品
26
4.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
(1)总收益(Total revenue)
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 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 讨论: 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厂商能决定什么? 商品价格,还是商品数量? 易腐商品如何来买卖?
27
(2)需求富有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 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28
30
(3)需求缺乏弹性
E<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如价格下调10%,总收益怎样?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 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 TR1=P1×Q1=0.2×100=20元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求与供给

35
某大都市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努 力增加牛奶供给,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的奶牛。 经过几年的努力,牛奶的供给水平迅速提高。但 随着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 出生率又稳定下降,对牛奶的需求量反而下降, 一时造成牛奶供过于求,奶牛场的收支入不敷出, 亏损日甚。进一步提高价格,需求量还会下降; 若降低价格,需求量估计也只是上升无几。反复 考虑,最后决定忍痛宰牛。
但是,由此而可能产生的麻烦,当时看来 是估计不足的。
2020/10/23
14
需求曲线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 下倾斜的曲线,即斜率为负。这表明P、Q 呈反向变动关系。
需求曲线的斜率,可以因点(价格)的不 同而发生变化。
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斜率在各点上相同。
2020/10/23
Pe
2020/10/23
42
几点结论
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了均衡,此 时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就是在自由市场经济 中价格不断变动直至市场出清的趋势。这一均衡的形成 是市场供求自发调节的结果,当供过于求,厂商降低价 格,当供不应求,消费者抬高价格,价格象一只看不见 的手调节着经济,使市场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
潜在的买主
需求
2020/10/23
潜在的卖主
供给
38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
Pe
O
2020/10/23
S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E
均衡点
市场出清
D
Qe
Q
39
2、均衡价格的形成
下表表示某种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需求的定义
1、需要(wants)是指人的欲望;既有缺乏的感觉又 有满足的愿望,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产生欲望。它是人 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 需要。 美国马斯洛(A.H.Maslow)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不同 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此产生,当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 足以后,又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永无止境。(见图2-1) 清朝胡澹菴已经提出需要的四层次论:温饱,情爱,财产,地 位。并指出:生命不止,欲望不息(见例2.1)。但此书被列为 历代禁书之一。
5
S2
C B A
D
4
3 2 1 0 100
S S1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
供给曲线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为简便起见,进一步假定QS与 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供给方程是:
QS C dP
式中:-C表示当P=0时的需求量。系数d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动时所 引起的Qs的正方向变动。 下面根据表2-4的数据求得该商品的需求函数。 解:设 Qs=-C+dP ∵ A(2,0),E(6,800)位于需求曲线之上 ∴ 0=-C+d×2 (1) 800=-C+d×6 (2) 由(1)和(2)可得: C=400,d=200 ∴Qs=-400+200P 将其他数据供入Qs,易知该方程是该商品的数学表述式。
第二节 商品的供给
一、供给的定义 二、供给函数
三、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化
五、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定义
1、供给(Supply):生产者在一定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愿意销售(主观意愿)+能够销售(客观能力) 2、影响一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P)、 相关产品价格(Pr)、预期价格(Pe)、生产成本(C)、自 然条件(N)等等。各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①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同向变动关系; ②相关商品包括 互补品与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Pc)与商品的供给量成同向变 动关系,替代品价格(Ps)与商品的供给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③预期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成同向变动关系; ④生产成本与 商品的供给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⑤生产技术(变高或变低)、 自然条件(变优或变劣)与商品的供给量(变增或变减)成同向变 动关系;
其中:Qd为因变量,P、Pr、Pe、M、F、A、t 等为自变量, P为产品价格、 Pr为价格 、 Pe为商品的预期价格、 M家庭 收入、 F为个人偏好、 A为广告、 t为时间变化等等。
单因素表达式: 影响需求的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价格,经济 学往往研究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需 求函数简化为Qd=f(P) 。 今后如无特别说明,需求函数均指单因素函数Qd=f(P) 。
解人颐
胡澹菴(清初)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图2-1
例 2.1
2、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可见,需要≠需求, 需求=愿意购买(主观上需要)+能够购买(客观上有支付能力)。 3、影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P)、相 关商品的价格 (Pr)、预期价格(Pe)、家庭收入(M)、个人偏好(F)、 广告(A) 、时间变化(t)等等。 影响状况如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①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②相关商品包括互补品与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 量成反向变动关系,替代品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同向变动关 系; ③预期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同向变动关系; ④家庭收入与商品的需求量成同向变动关系; ⑤消费者偏好增强,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消费者偏好减弱,商 品的需求量减少;
需求法则也有例外,如炫耀性商品、吉芬商品等。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化
1.
需求量的变动(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是指在决定商 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商品价格的变化 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如图2-2需求曲线上,从G点依次到F、E、D、C、B、A点的 移动。由几何图形上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 线上的点的移动。 2. 需求变化(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是指在决定需求量 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消费 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从几何图形上看,需求的变化不是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 移动,而是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如图2-2由Qd2←Qd→Qd1,。 这样,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三条位置不同的需求曲线就有三 个不同的需求量。需求曲线移动常见原因表,如表2-2所示: 表2-2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商品的需求 商品的供给 市场价格 商品的弹性
第五节 蛛网理论(动态均衡模型)*
第一节 商品的需求
一、需求的定义
二、需求函数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化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
1.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 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如表2-1所示。 2.需求曲线就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的 函数曲线。 根据表2-1绘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如图2-2所示。 需求曲线可为直线,亦可为曲线。为简单起见,进一步假 定商品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线性关系,即需求曲线为 直线,其方程为 Qd=a-bP
3.需求规律(the Law of Demand):
当影响商品需求的其它因素不变时,其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 反方向变动。在几何上,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这就是“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而其他条件不变),购买者趋向于购买该商品的更少数量。反之 亦然。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表 2-1 价格—数量组合
A 1 700
B 2 600
C 3 500
D 4 400
E 5 300
F 6 200
G 7 100
价格(元) 需求量(单位数)
P 7
G F E D Qd=800-100P C
6
5 4 3 2 1 0
D2
D
D1
B A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 图 2-2
3 供给规律(The Law of 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 同方向变动。在几何上,供给曲线是一条自左至右上方倾斜
的曲线。这就是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的例外:超过特定工作时数之后的个人劳动力的 供应。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化
1. 供给量的变动:当其它因素不变时,因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 导致其供给量的变动,即为供给量变动。 由几何图形上看,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 点的移动。 2. 供给变化:当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某一其它因素的变化导 致供给的变化从而使供给曲线左移或右移,即称供给移动。 从几何图形上看,供给的变化不是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 的 移 动 , 而 是 供 给 曲 线 本 身 的 移 动 。 如 图 2-3 由 Qs2←Qs→Qs1,。这样,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三条位置不同的 供给曲线就有三个不同的供给量。 供给曲线易用常见原因与供给曲线移动方向分析表: Ps↓,Pc↑,C↓,Pe(增强),N(好),企业数增加 右移 左移
3. 单因素表达式: 影响供给的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价格,经 济学往往研究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供给函数简化为Qs=f(P) 。 今后如无特别说明,供给函数均指Qs=f(P)。
三、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
1.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 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表2-4表示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商品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 2 0 B 3 200 C 4 400 D 5 600 E 6 800
2.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 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图2-3便是根据表2-4所绘制的一条供s↑,Pc↓,C↑,Pe(减弱),N(坏)、企业数减少
五、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1.人个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之下,某个企 业对一种商品的供给量qs。 2.市场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之下,市场所 有企业对一种商品的供给量Qs。 设某市场鸡蛋市场仅有三个养鸡场A,B,C,其供给方程 式分别为:
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Qd。 设某市场按收入从低到高,可将家庭分为A、B、C三种类型,其鸡 蛋个别需求方程式分别为:
q 20 2P; q 25 2P; q
DA DB
DC
32 3P
则
Q q
d
DA
q
DB
q
DC
77 7P
表2-3 鸡蛋的个别需求表与市场需求表
鸡蛋价格/元 A需求量/kg B需求量/kg C需求量/kg 市场需求 /kg 量/kg 3 14 19 23 56 4 12 17 20 49 5 10 15 17 42 6 8 13 14 35 7 6 11 11 28 8 4 9 8 21 9 2 7 5 14 10 0 5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