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

合集下载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3cm 得到△DEF,若△ABC 的周长为20cm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A .20cmB .22cmC .24cmD .26cm2.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7>b-7B .6+a >b+6C .55a b >D .-3a >-3b3.下面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2a a < B .a a -<C .若a b >,c d =,则ac bd >D .若1a b >>,则22a b >4.《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 人,买鸡的钱数为y ,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8374x y x y +=⎧⎨+=⎩B .8374x yx y -=⎧⎨-=⎩C .8374x y x y +=⎧⎨-=⎩D .8374x y x y -=⎧⎨+=⎩5.如图,能判定EB ∥AC 的条件是( )A .∠C =∠ABEB .∠A =∠EBDC .∠C =∠ABCD .∠A =∠ABE6.若不等式组20{210x a x b +---><的解集为0<x <1,则a ,b 的值分别为( )A .a =2,b =1B .a =2,b =3C .a =-2,b =3D .a =-2,b =17.小明要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1.8千米.已知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90米/分,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10米/分,若他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至少需要跑步多少分钟?设他需要跑步x 分钟,则列出的不等式为( ) A .210x +90(15﹣x )≥1.8 B .90x +210(15﹣x )≤1800 C .210x +90(15﹣x )≥1800 D .90x +210(15﹣x )≤1.88.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A .20°B .30°C .40°D .50° 9.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32b -≤<-B .32b -<≤-C .32b -≤≤-D .-3<b<-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 .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C .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11.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 A .一B .二C .三D .四12.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A .③④②①B .③④①②C .①②③④D .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 ,CD ,EF 互相平行,且∠ABE =70°,∠ECD =150°,则∠BEC =________°.14.如图,大矩形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部分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面积__________.15.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3,-1)和(-3,1),那么“卒”的坐标为_____.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_____ cm.17.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18.若方程组23133530.9a ba b-=⎧⎨+=⎩的解为8.31.2ab=⎧⎨=⎩,则方程组2(2)3(1)133(2)5(1)30.9x yx y+--=⎧⎨++-=⎩的解为_______.19.如图,将周长为10的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____.20.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x为整数,总分100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组别成绩分组(单位:分)频数A50≤x<6040B60≤x<70aC70≤x<8090D80≤x<90bE90≤x<100100合计 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a = ,b = ,c = ;(2)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 (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2.ABC V 与111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B ;C ; (2)111A B C △由ABC V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3)若点P x y (,)是ABC V 内部一点,则111A B C △内部的对应点1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4)求ABC V 面积.23.如图,已知点E 、F 在直线AB 上,点G 在线段CD 上,ED 与FG 交于点H ,∠C=∠EFG,∠CED=∠GHD (1)求证:CE∥GF;(2)试判断∠AED 与∠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HF=100°,∠D=30°,求∠AEM 的度数.24.已知:如图,∠1=∠2,∠3=∠E.求证:AD∥BE.25.某商贸公司有A、B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如下表所示:体积(立方米/件)质量(吨/件)A型商品0.80.5B型商品21(1)已知一批商品有A、B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立方米,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B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资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立方米,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①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600元;②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200元.现要将(1)中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如果两种收费方式可混合使用,商贸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付费方式,使其所花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平移的距离等于对应点的连线段的长,则有AD=BE=3,DF=AC,DE=AB,EF=BC,所以: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AB +BF +FD +DA=AB +BE +EF +DF +AD =AB +BC +CA +2AD =20+2×3 =26.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平移的距离即是对应点的连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将四边形的周长作相应的转化即可求解.2.D解析:D 【解析】A.∵a >b ,∴a-7>b-7,∴选项A 正确;B.∵a >b ,∴6+a >b+6,∴选项B 正确;C.∵a >b ,∴55a b >,∴选项C 正确; D.∵a >b ,∴-3a <-3b ,∴选项D 错误. 故选D.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 【详解】A. 当0a ≤时,2aa ≥,故A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B. 当0a ≤时,a a -≥,故B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 若a b >,当0c d =≤时,则ac bd ≤,故C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D. 若1a b >>,则必有22a b >,正确; 故选D . 【点睛】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D解析:D【解析】【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6.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先把a、b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即可求出a、b的值.解:20210x ax b+->⎧⎨--<⎩①②,由①得,x>2﹣a,由②得,x<12b+,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x<12b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1,∴2﹣a=0,12b+=1,解得a=2,b=1.故选A.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要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从甲地到达乙地建立不等式即可解题.【详解】解:由题可知只需要小明在15分钟之内走过的路程大于1800即可,即210x+90(15﹣x)≥180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属于简单题,建立不等关系是解题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1=50°,∴∠3=∠1=50°,∴∠2=90°−50°=4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悉掌握性质是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的负整数解为-1和-2x b->Qx b ∴>综合上述可得32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10.D解析:D【解析】解:A .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B .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故本选项错误;C .应为在同一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故本选项错误;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11.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点P 在x 轴上求出a 的值,从而得出点Q 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 【详解】∵点P (a ,a-1)在x 轴上, ∴a-1=0,即a=1, 则点Q 坐标为(-1,2), ∴点Q 在第二象限,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1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假设、合情推理、导出矛盾、结论”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题目中“已知:△ABC 中,AB=AC ,求证:∠B <90°”,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应该为:(1)假设∠B ≥90°,(2)那么,由AB=AC ,得∠B=∠C ≥90°,即∠B+∠C ≥180°, (3)所以∠A+∠B+∠C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4)因此假设不成立.∴∠B <90°, 原题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弄清反证法的证明环节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和∠CEF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EF∴∠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解析:4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EF和∠CEF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以了.解:∵AB∥EF,∴∠BEF=∠ABE=70°;又∵EF∥CD,∴∠CEF=180°-∠ECD=180°-150°=30°,∴∠BEC=∠BEF-∠CEF=40°;故应填40.“点睛”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解题.14.48cm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空白部分=(10-2)×(8-2)=解析:48cm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空白部分=(10-2)×(8-2)=48(cm2)故答案为48 cm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 通过平移,把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图形,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5.(-2-2)【解析】【分析】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卒的坐标【详解】卒的坐标为(﹣2﹣2)故答案是:(﹣2﹣2)【点睛】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解析:(-2,-2)【解析】【分析】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卒”的坐标.【详解】“卒”的坐标为(﹣2,﹣2),故答案是:(﹣2,﹣2).【点睛】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16.【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解析:【解析】【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AB=25是最长边,AC=15,BC=20,过C作CD⊥AB于D.∵AC2+BC2=152+202=625,AB2=252=625,∴AC2+BC2=AB2,∴∠C=90°.∵S△ACB=12AC×BC=12AB×CD,∴AC×BC=AB×CD,∴15×20=25CD,∴CD=12(cm).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17.【解析】【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详解】50−(2+8+15+5)=20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解析:20【解析】【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5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详解】50−(2+8+15+5)=20.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频数与频率的计算.18.【解析】【分析】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把原方程组变成进行化简求解ab 的值在将ab 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设可以换元为;又∵∴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解析: 6.32.2x y =⎧⎨=⎩【解析】【分析】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2,1x a y b +=-=,把原方程组变成23133530.9a b a b -=⎧⎨+=⎩,进行化简求解a,b 的值,在将a,b 代入2,1x a y b +=-=求解即可.【详解】设2,1x a y b +=-=,2(2)3(1)133(2)5(1)30.9x y x y +--=⎧⎨++-=⎩可以换元为23133530.9a b a b -=⎧⎨+=⎩; 又∵8.31.2a b =⎧⎨=⎩, ∴ 28.31 1.2x y +=⎧⎨-=⎩, 解得 6.32.2x y =⎧⎨=⎩. 故答案为 6.32.2x y =⎧⎨=⎩ 【点睛】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常用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19.12【解析】试卷分析: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由等量代换即可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10个单位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可知AD=1BF=BC+CF=BC+1DF=解析:12【解析】试卷分析: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由等量代换即可求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解:根据题意,将周长为10个单位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可知AD=1,BF=BC+CF=BC+1,DF=AC;又因为AB+BC+AC=10,所以,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利用平移的性质找出相等的线段. 20.【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解析:5 15 2x yx y+⎧⎪⎨-⎪⎩==【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根据题意得:515 2x yx y+⎧⎪⎨-⎪⎩==.故答案为:515 2x yx 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70,200,500;(2)14,72;(3)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a、b、c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和“E”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详解】解:(1)()()408%18%18%40%20%70a =÷⨯----=,()408%40%200b =÷⨯=,408%500c =÷=,故答案为70,200,500; (2)%18%18%40%20%14%m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72︒⨯=︒,故答案为14,72;(3)()400040%20%2400⨯+= (人),答: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1)()54,,()35,,()22,;(2)见解析;(3)1P (x -4,y -3);(4)72【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应点A 、A′的变化写出平移方法即可;(3)根据平移规律逆向写出点1P 的坐标; (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5,4;()3,5;()2,2;(2)由ABC V 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3)1P (x -4,y -3);(4)1117331323122222ABC S =⨯-⨯⨯-⨯⨯-⨯⨯=△ 【点睛】此题考查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AED+∠D=180°,理由见解析;(3)∠AEM=130°【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CE ∥GF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GD ,根据等量关系可得∠FGD=∠EFG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 ∥C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 与∠D 之间的数量关系;(3)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DHG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CG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 ,∠AEC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AEM 的度数.本题解析:(1)证明:∵∠CED=∠GHD , ∴CE ∥GF(2)答:∠AED+∠D=180°理由:∵CE ∥GF ,∴∠C=∠FGD ,∵∠C=∠EFG ,∴∠FGD=∠EFG ,∴AB ∥CD , ∴∠AED+∠D=180°;(3)∵∠DHG=∠EHF=100°,∠D=30°,∴∠CGF=100°+30°=130°∵CE ∥GF ,∴∠C=180°﹣130°=50°∵AB ∥CD ,∴∠AEC=50°,∴∠AEM=180°﹣50°=13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相关的内错角,同位角的相等关系.24.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1=∠2,得BD∥CE,所以∠4=∠E,又∠3=∠E,所以∠3=∠4,可得AD∥BE.【详解】证明:∵∠1=∠2,又∵∠3=∠E,∴BD∥CE,∴∠3=∠4,∴∠4=∠E,∴AD∥BE.【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解题关键点:理解平行线的判定.25.(1)A 种型号商品有5件,B 种型号商品有8件;(2)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2000元【解析】【分析】(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x 件、y 件,根据体积与质量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①按车付费=车辆数⨯600;②按吨付费=10.5⨯200;③先按车付费,剩余的不满车的产品按吨付费,将三种付费进行比较.【详解】(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x 件、y 件,0.82200.510.5x y x y +=⎧⎨+=⎩,解得58x y =⎧⎨=⎩, 答:A 种型号商品有5件,B 种型号商品有8件;(2)①按车收费:10.5 3.53÷=(辆),但是车辆的容积63⨯=18<20,3辆车不够,需要4辆车,60042400⨯=(元); ②按吨收费:200⨯10.5=2100(元);③先用车辆运送18m 3,剩余1件B 型产品,共付费3⨯600+1⨯200=2000(元), ∵2400>2100>2000,∴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2000元.【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注意分类讨论,分别求出费用进行比较解答问题.。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3=±B .2(3)3-=-C .33(3)3-=±D .3273=2.不等式组21331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3116( ) A .±12B .±14C .14D .12 4.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 A .22x y =-⎧⎨=-⎩B .0x y =⎧⎨=⎩C .22x y =⎧⎨=⎩D .33x y =⎧⎨=⎩5.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y 2=1B .2x ﹣y =1C .11y x+= D .xy ﹣1=06.《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 人,买鸡的钱数为y ,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8374x y x y +=⎧⎨+=⎩B .8374x yx y -=⎧⎨-=⎩C .8374x y x y +=⎧⎨-=⎩D .8374x y x y -=⎧⎨+=⎩7.已知方程组276359632713x y x y +=⎧⎨+=-⎩的解满足1x y m -=-,则m 的值为( )A .-1B .-2C .1D .2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1123x x x a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9.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1cm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1和∠3是对顶角C .∠3和∠4是同位角D .∠1和∠4是内错角11.已知m=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 A .2<m <3B .3<m <4C .4<m <5D .5<m <612.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1),将线段AB 平移,使其一个端点到C (3,2),则平移后另一端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14.如图,大矩形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部分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面积__________.15.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 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 16.64立方根是__________.17.已知点P (3﹣m ,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上b 上,且AB ⊥BC ,∠1=55°,则∠2的度数为______.19.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40339ax x +<⎧⎨-<⎩恰好有2个整数解,则整数a 的值是___________.2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 -10)°和(110-x)°,则x =_____.三、解答题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 .仅学生自己参与;B .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 .仅家长自己参与;D .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22.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 ,CD 和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尺EFG (90EFG ∠=︒,60EGF ∠=︒)”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如图(1),把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G 放在CD 上,若221∠=∠,求1∠的度数; (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 、G 分别放在AB 和CD 上,请你探索并说明AEF ∠与FGC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F 放在CD 上,30°角的顶点E 落在AB 上.若AEG α∠=,CFG β∠=,请用含α,β的式子直接表示AEG ∠与CFG ∠的数量关系.23.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 (2)直接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 (3)求出△A 1B 1C 1的面积24.已知:用3辆A 型车和2辆B 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7吨;用2辆A 型车和3辆B 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l8吨,某物流公刊现有35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 型车a 辆,B 型车b 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l 辆A 型车和l 辆B 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 (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若A 型车每辆需租金200元/次,B 型车每辆需租金24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25.如图,点,,A O B 在同一条直线上,OE 平分BOC ∠,OD OE ⊥于点O ,如果66COD ∠=︒,求AOE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A 9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B 2(3)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C 33(3)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D 3273=,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3.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 【详解】 11614,14的平方根是12± , 116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还是0,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40x y +-=且2()0x y -=,即400x y x y +-=⎧⎨-=⎩,解得:22x y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x-y2=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B.2x-y=1是二元一次方程;C.1x+y=1不是二元一次方程;D.xy-1=0不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6.D解析:D【解析】【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两个方程直接相减得到x-y=-2,,整体代入x-y=m-1,求出m的值即可.解:276359632713x y x y +=⎧⎨+=-⎩①②②-①得36x-36y=-72 则x-y=-2 所以m-1=-2 所以m=-1. 故选:A . 【点睛】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关于x ,y 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问题,观察方程结构和目标式,巧妙变形,运用整体的思想求解,能简化计算,应熟练掌握.8.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3211230x x x a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a ,∵不等式组321123x x x a --⎧≤-⎪⎨⎪-<⎩有解, ∴-1≤x<a ,∵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 ∴不等式的整数解为:-1、0、1, ∴1<a≤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9.C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 ,AE=DF ,又因△ABE 的周长为16cm ,所以AB+BC+AC=16cm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AB+BC+CF+DF+AD=16cm+2cm+2cm=20cm .故答案选C . 考点:平移的性质.10.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A. ∠1和∠2是邻补角,故此选项错误;B. ∠1和∠3是对顶角,此选项正确;C. ∠3和∠4是同位角,此选项正确;D. ∠1和∠4是内错角,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11.B解析:B 【解析】 【分析】【详解】∵12, ∴3<m <4, 故选B . 【点睛】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2.B解析:B 【解析】 【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二、填空题13.(13)或(51)【解析】【分析】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详解】解:①如图1当A 平移到点C 时∵C (32)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1)∴点A 的横坐标增大解析:(1,3)或(5,1) 【解析】 【分析】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详解】解:①如图1,当A 平移到点C 时,∵C (3,2),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1), ∴点A 的横坐标增大了1,纵坐标增大了2, 平移后的B 坐标为(1,3), ②如图2,当B 平移到点C 时,∵C (3,2),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1), ∴点B 的横坐标增大了3,纵坐标增大2,∴平移后的A 坐标为(5,1),故答案为:(1,3)或(5,1)【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关键要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从而通过某点的变化情况来解决问题.14.48cm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 空白部分=(10-2)×(8-2)=解析:48cm 2【解析】【分析】把两个矩形形状的阴影部分分别向上和向左平移,这样空白部分就变成了了一个矩形,然后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把阴影部分平移后如图:S 空白部分=(10-2)×(8-2)=48(cm 2)故答案为48 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 通过平移,把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几何图形,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进行计算.15.【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解析:510x y =⎧⎨=⎩【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两边同时除以5得,11122232()()5532()()55a x b y c a x b y c ⎧+⎪⎪⎨⎪+⎪⎩==, 和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形式一样,所以335245x y ⎧⎪⎪⎨⎪⎪⎩==,解得510x y ⎧⎨⎩==. 故答案为510x y ⎧⎨⎩==. 【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类比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16.2;【解析】【分析】先计算=8再计算8的立方根即可【详解】∵=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基本的定义是关键解析:2;【解析】【分析】先计算64=8,再计算8的立方根即可.【详解】∵64=8,38=2,∴64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基本的定义是关键.17.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解析: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在第二象限,所以,30{0m m -<>,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18.【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 ⊥BC 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 ⊥BC ∠1=55°∴∠3=90°-55°=35°∵a ∥b ∴∠2=∠3=35°故答案为:35°【解析:【解析】【分析】先根据∠1=55°,AB ⊥BC 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 ⊥BC ,∠1=55°,∴∠3=90°-55°=35°.∵a ∥b ,∴∠2=∠3=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估计10+1的值应在(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2.2-的相反数是( ) A .2-B .2C .12D .12-3.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 A .﹣3 B .﹣5C .1或﹣3D .1或﹣54.已知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x-ay=3的一个解,则a 的值为( )A .1B .-1C .2D .-25.若|321|20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A .14x y =⎧⎨=⎩B .20x y =⎧⎨=⎩C .02x y =⎧⎨=⎩D .11x y =⎧⎨=⎩6.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a ﹣2b 的值是( ) A .﹣2 B .2 C .3 D .﹣37.已知4<m <5,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0420x m x -<⎧⎨-<⎩的整数解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 )A .20°B .30°C .40°D .50°9.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2cm 得到△DCF ,如果△ABE 的周长是16cm ,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1cm10.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1 B.>1 C.-3<≤-1 D.>-311.已知x、y满足方程组2827x yx y+=⎧⎨+=⎩,则x+y的值是()A.3B.5C.7D.912.不等式组2201xx+>⎧⎨-≥-⎩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A.B.C.D.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CD,F为CD上一点,∠EFD=60°,∠AEC=2∠CEF,若6°<∠BAE <15°,∠C的度数为整数,则∠C的度数为_____.14.某手机店今年1-4月的手机销售总额如图1,其中一款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占当月手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如图2.有以下四个结论: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连续下降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连续下降③音乐手机4月份的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15.a的平方根是3±,则a=_________16.已知12xy=⎧⎨=⎩是方程ax-y=3的解,则a的值为________.17.已知13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mx nynx my+=⎧⎨-=⎩的解,则2m+n的值为_____.18.已知方程组236x yx y+=⎧⎨-=⎩的解满足方程x+2y=k,则k的值是__________.19.关于x的不等式111x-<-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20.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若△ABC的周长等于8,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_______.三、解答题21.七年级同学最喜欢看哪一类课外书?某校随机抽取七年级部分同学对此进行问卷调査(每人只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书籍类型).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出扇形统计图中“其他”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若该年级有4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2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y轴交y轴负半轴于B(0,b),且|a﹣3|+(b+4)2=0,S四边形AOBC=16.(1)求点C的坐标.(2)如图2,设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当AD ⊥AC 时,∠ODA 的角平分线与∠CAE 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求∠APD 的度数;(点E 在x 轴的正半轴). (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作DM ⊥AD 交BC 于M 点,∠BMD 、∠DAO 的平分线交于N 点,则点D 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3.某商贸公司有A 、B 两种型号的商品需运出,这两种商品的体积和质量分别如下表所示:(1)已知一批商品有A 、B 两种型号,体积一共是20立方米,质量一共是10.5吨,求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有几件?(2)物资公司现有可供使用的货车每辆额定载重3.5吨,容积为6立方米,其收费方式有以下两种:①按车收费:每辆车运输货物到目的地收费600元; ②按吨收费:每吨货物运输到目的地收费200元.现要将(1)中商品一次或分批运输到目的地,如果两种收费方式可混合使用,商贸公司应如何选择运送、付费方式,使其所花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24.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12l l //,点P 在1l 、2l 内部,探究A ∠,APB ∠,B Ð的关系,小明过点P 作1l 的平行线PE ,可推出APB ∠,A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请你补全下面的推理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过点P 作1//PE l ,12//l l ∴ 1////PE l ∴∴ A =∠, B =∠( )APB APE BPE ∴∠=∠+∠= +(2)如图2,若//AC BD ,点P 在AC 、BD 外部,探究A ∠,APB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过点P 作//PE AC ,请仿照(1)问写出推理过程.25.如图,已知在ABC ∆中,FG EB P ,23∠∠=,说明180EDB DBC ∠+∠=︒的理由.解:∵FG EB P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 BC ∥(___________________).∴180EDB D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解:∵3104<<,∴41015<<.故选B .10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2+2=0,所以﹣2的相反数是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A解析:A 【解析】分析:根据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得到4=|2a +2|,即可解答.详解:∵点A (a +2,4)和B (3,2a +2)到x 轴的距离相等, ∴4=|2a +2|,a +2≠3, 解得:a =−3, 故选A .点睛:考查点的坐标的相关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4.B解析:B 【解析】 【分析】 把代入x-ay=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 值即可.【详解】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x-ay=3的一个解,∴1-2a=3 解得:a=-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5.D解析:D 【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 的值,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y 的值即可. 详解:∵32120x y x y --+-=,∴321020x y x y --⎧⎨+-⎩==将方程组变形为32=1=2x y x y -⎧⎨+⎩①②,①+②×2得,5x=5,解得x=1,把x=1代入①得,3-2y=1,解得y=1,∴方程组的解为11 xy=⎧⎨=⎩.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详解】把11xy=⎧⎨=-⎩代入方程组231ax byax by+=⎧⎨-=⎩得:231a ba b-=⎧⎨+=⎩,解得:4313 ab⎧=⎪⎪⎨⎪=-⎪⎩,所以a−2b=43−2×(13-)=2.故选B.7.B解析:B【解析】【分析】先求解不等式组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解集,再根据m的取值范围即可判定整数解.【详解】不等式组0 420 x mx-<⎧⎨-<⎩①②由①得x<m;由②得x>2;∵m的取值范围是4<m<5,∴不等式组420x mx-<⎧⎨-<⎩的整数解有:3,4两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用到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m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求得∠2的度数.【详解】∵∠1=50°,∴∠3=∠1=50°,∴∠2=90°−50°=4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悉掌握性质是关键.9.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EF=AD=2cm,AE=DF,又因△ABE的周长为16cm,所以AB+BC+AC=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16cm+2cm+2cm=20cm.故答案选C.考点:平移的性质.10.A解析:A【解析】>-3 ,≥-1,大大取大,所以选A11.B解析:B【解析】【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x+y=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分析】解不等式组求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把其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 【详解】2201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6°或37°【解析】分析:先过E 作EG∥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BAE+∠DFE 再设∠CEF=x 则∠AEC=2x 根据6°<∠BAE<15°即可得到6°<3x-60°<15°解得22°<解析:36°或37°. 【解析】分析:先过E 作EG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BAE+∠DFE ,再设∠CEF=x ,则∠AEC=2x ,根据6°<∠BAE <15°,即可得到6°<3x-60°<15°,解得22°<x <25°,进而得到∠C 的度数. 详解:如图,过E 作EG ∥AB ,∵AB ∥CD , ∴GE ∥CD ,∴∠BAE=∠AEG ,∠DFE=∠GEF , ∴∠AEF=∠BAE+∠DFE , 设∠CEF=x ,则∠AEC=2x , ∴x+2x=∠BAE+60°, ∴∠BAE=3x-60°,又∵6°<∠BAE<15°,∴6°<3x-60°<15°,解得22°<x<25°,又∵∠DFE是△CEF的外角,∠C的度数为整数,∴∠C=60°-23°=37°或∠C=60°-24°=36°,故答案为:36°或3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④【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解析:④ .【解析】【分析】分别求出1-4月音乐手机的销售额,再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5×23%=19.55(万元)2月份的音乐手机销售额是80×15%=12(万元)3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0×18%=10.8(万元),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是 65×17%=11.05(万元).①从1月到4月,手机销售总额3-4月份上升,故①错误;②从1月到4月,音乐手机销售额在当月手机销售总额中的占比没有连续下降,故②错误;③由计算结果得,10.8<11.05,因此4月份音乐手机的销售额比3月份的销售额增多了.故③错误;④今年1-4月中,音乐手机销售额最低的是3月,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拆线统计图与条形图的综合应用,利用两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5.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9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解析:81【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9的平方根为3,所以a=8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根的定义. 16.【解析】将代入方程得a-2=3解得a=5故答案为5解析:【解析】将12xy=⎧⎨=⎩代入方程,得a-2=3解得a=5,故答案为5.17.3【解析】解:由题意可得:①-②得:4m+2n=6故2m+n=3故答案为3 解析:3【解析】解:由题意可得:3731m nn m+=⎧⎨-=⎩①②,①-②得:4m+2n=6,故2m+n =3.故答案为3.18.-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得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236x yx y+=⎧⎨-=⎩,得33 xy⎧⎨-⎩==,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解题之前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的系数特点,认准易消的未知数,消去未知数,组成无该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9.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得:∵∴∴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解析: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1x<,x<-得:1=<<=,∵34∴13x<<,∴13x<<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知识,确定其解集是解题的关键.20.1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1AC=DF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AD=CF=1AC=DF∴四边形ABFD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D=CF=1,AC=DF,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AD=CF=1,AC=DF,∴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AB+BC+AC+AD+CF,∵△ABC的周长=8,∴AB+BC+AC=8,∴四边形ABFD的周长=8+1+1=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200;(2)见解析,36°;(3)120【解析】(1)从两个统计图可得,“小说”的有80人,占调查人数的40%,可求出调查人数;(2)求出“科普常识”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样本中,“其它”的占调查人数的20200,因此圆心角占360°的,10%,可求出度数;(3)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科普常识”占30%,估计总体400人的30%是喜欢“科普常识”的人数.【详解】(1)80÷40%=200人,答:一共有200名学生参与了本次问卷调查;(2)200×30%=6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60°×20200=36°,(3)400×30%=120人,答:该年级有400名学生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120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制作方法,从统计图中获取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22.(1)C(5,﹣4);(2)90°;(3)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各项分别为零,求出a,b即可;(2)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意义即可;(3)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和互余两角的关系简单计算证明即可.详解:(1)∵(a﹣3)2+|b+4|=0,∴a﹣3=0,b+4=0,∴a=3,b=﹣4,∴A(3,0),B(0,﹣4),∴OA=3,OB=4,∵S四边形AOBC=16.∴0.5(OA+BC)×OB=16,∴0.5(3+BC)×4=16,∵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C(5,﹣4);(2)如图,延长CA,∵AF是∠CAE的角平分线,∴∠CAF=0.5∠CAE,∵∠CAE=∠OAG,∴∠CAF=0.5∠OAG,∵AD⊥AC,∴∠DAO+∠OAG=∠PAD+∠PAG=90°,∵∠AOD=90°,∴∠DAO+∠ADO=90°,∴∠ADO=∠OAG,∴∠CAF=0.5∠ADO,∵DP是∠ODA的角平分线,∴∠ADO=2∠ADP,∴∠CAF=∠ADP,∵∠CAF=∠PAG,∴∠PAG=∠ADP,∴∠APD=180°﹣(∠ADP+∠PAD)=180°﹣(∠PAG+∠PAD)=180°﹣90°=90°即:∠APD=90°(3)不变,∠ANM=45°理由:如图,∵∠AOD=90°,∴∠ADO+∠DAO=90°,∵DM⊥AD,∴∠ADO+∠BDM=90°,∴∠DAO=∠BDM,∵NA是∠OAD的平分线,∴∠DAN=0.5∠DAO=0.5∠BDM,∵CB ⊥y 轴,∴∠BDM+∠BMD=90°,∴∠DAN=0.5(90°﹣∠BMD ),∵MN 是∠BMD 的角平分线,∴∠DMN=0.5∠BMD ,∴∠DAN+∠DMN=0.5(90°﹣∠BMD )+0.5∠BMD=45°在△DAM 中,∠ADM=90°,∴∠DAM+∠DMA=90°,在△AMN 中,∠ANM=180°﹣(∠NAM+∠NMA )=180°﹣(∠DAN+∠DAM+∠DMN+∠DMA )=180°﹣[(∠DAN+DMN )+(∠DAM+∠DMA )] =180°﹣(45°+90°)=45°,∴D 点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不变,求出其值为45°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角平分线的意义,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也是本题的难点.23.(1)A 种型号商品有5件,B 种型号商品有8件;(2)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2000元【解析】【分析】(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x 件、y 件,根据体积与质量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①按车付费=车辆数⨯600;②按吨付费=10.5⨯200;③先按车付费,剩余的不满车的产品按吨付费,将三种付费进行比较.【详解】(1))设A 、B 两种型号商品各x 件、y 件,0.82200.510.5x y x y +=⎧⎨+=⎩, 解得58x y =⎧⎨=⎩, 答:A 种型号商品有5件,B 种型号商品有8件;(2)①按车收费:10.5 3.53÷=(辆),但是车辆的容积63⨯=18<20,3辆车不够,需要4辆车,60042400⨯=(元); ②按吨收费:200⨯10.5=2100(元);③先用车辆运送18m 3,剩余1件B 型产品,共付费3⨯600+1⨯200=2000(元), ∵2400>2100>2000,∴先按车收费用3辆车运送18m 3,再按吨收费运送1件B 型产品,运费最少为2000元.【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注意分类讨论,分别求出费用进行比较解答问题.24.(1)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2)APB B A ∠=∠-∠,推理过程见详解【解析】【分析】(1)过点P 作1//PE l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PE A BPE B ∠=∠∠=∠,据此得出APB APE BPE A B ∠=∠+∠=∠+∠;(2)过点P 作//PE 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PA A EPB B ∠=∠∠=∠,进而得出APB B A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1//PE l12//l l ∴12////PE l l ∴,APE A BPE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B APE BPE A B ∴∠=∠+∠=∠+∠故答案为: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 (2)APB B A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P 作//PE AC∵//AC BD∴////PE AC BD∴,EPA A EPB B ∠=∠∠=∠∴APB EPB EPA B A ∠=∠-∠=∠-∠∴APB B 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25.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分析】先根据FG ∥EB 得出12∠=∠,进而推导出13∠=∠,证明DE ∥BC ,从而得出同旁内角互补.【详解】解:∵FG ∥EB (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已知),∴13∠=∠(等量代换).∴D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EDB D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证明,需要注意仅当两直线平行时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BC与MN相交于点O,AO⊥BC,OE平分∠BON,若∠EON=20°,则∠AOM的度数为()A.40°B.50°C.60°D.70°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中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A.3<m≤4B.4≤m<5C.4<m≤5D.4≤m≤53.如图,数轴上表示2、5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B,点C是AB的中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A.5-B.25-C.45-D.5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b)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 C.∠C=∠ABC D.∠A=∠ABE 6.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A.20°B.30°C.40°D.50°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321123x xx a--⎧≤-⎪⎨⎪-<⎩恰有3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A .12a <≤B .12a <<C .12a ≤<D .12a ≤≤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和∠2是同旁内角B .∠1和∠3是对顶角C .∠3和∠4是同位角D .∠1和∠4是内错角10.已知m=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 A .2<m <3 B .3<m <4 C .4<m <5D .5<m <6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0,1,点B 的坐标()3,3,将线段AB 平移,使得A 到达点()4,2C ,点B 到达点D ,则点D 的坐标是( )A .()7,3B .()6,4C .()7,4D .()8,412.已知:ABC ∆中,AB AC =,求证:90O B ∠<,下面写出可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180O A B C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90O B ∠<,③假设在ABC ∆中,90O B ∠≥,④由AB AC =,得90O B C ∠=∠≥,即180O B C ∠+∠≥.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A .③④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6,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14.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1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其中点A (﹣1,4)平移到点C (﹣3,2),点B (5,﹣8)平移到点D ,则D 点的坐标是________.16.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17.已知方程x m ﹣3+y 2﹣n =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_____.18.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上b 上,且AB ⊥BC ,∠1=55°,则∠2的度数为______.19.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为8.31.2a b =⎧⎨=⎩,则方程组2(2)3(1)133(2)5(1)30.9x y x y +--=⎧⎨++-=⎩的解为_______. 20.比较大小:23________13.三、解答题21.(1)计算:2020011(1)(2019)3sin 60()2π---+--+o (2)解不等式组:34223154x x x x +≥⎧⎪⎨+--≥⎪⎩①②,并求整数解。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2.不等式组213312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面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2a a < B .a a -<C .若a b >,c d =,则ac bd >D .若1a b >>,则22a b > 4.已知方程组543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则k 的值是( ) A .k=-5 B .k=5 C .k=-10 D .k=10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1,0).点P 第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1(1,1),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动2个单位至点P 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3,第4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P 4,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P 5,第6次向左跳动4个单位至点P 6,….照此规律,点P 第100次跳动至点P 100的坐标是( )A .(﹣26,50)B .(﹣25,50)C .(26,50)D .(25,50) 6.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A .2B .3C .4D .57.若不等式组20{210x a x b +---><的解集为0<x <1,则a ,b 的值分别为( ) A .a =2,b =1B .a =2,b =3C .a =-2,b =3D .a =-2,b =1 8.16的平方根为( )A .±4 B .±2 C .+4D .2 9.已知4<m <5,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0420x m x -<⎧⎨-<⎩的整数解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不等式4-2x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B .C .D .1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 A .3 B .5 C .7 D .912.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191-<b,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二、填空题13.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14.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6,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16.不等式3x 134+>x 3+2的解是__________. 17.化简(2-1)0+(12)-2-9+3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6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__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20.步步高超市在2018年初从科沃斯商城购进一批智能扫地机器人,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超市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_____折.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CD AB ⊥,垂足为D ,点E 在BC 上,EF AB ⊥,垂足为F ,12∠=∠.(1)试说明DG BC P 的理由;(2)如果54B ∠=︒,且35ACD ∠=︒,求3∠的度数.22.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请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 ,CD 和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尺EFG (90EFG ∠=︒,60EGF ∠=︒)”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如图(1),把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G 放在CD 上,若221∠=∠,求1∠的度数; (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 、G 分别放在AB 和CD 上,请你探索并说明AEF ∠与FGC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F 放在CD 上,30°角的顶点E 落在AB上.若AEG α∠=,CFG β∠=,请用含α,β的式子直接表示AEG ∠与CFG ∠的数量关系.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a ,0)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C 是第四象限内一点,CB ⊥y 轴交y 轴负半轴于B (0,b ),且|a ﹣3|+(b +4)2=0,S 四边形AOBC =16.(1)求点C 的坐标.(2)如图2,设D 为线段OB 上一动点,当AD ⊥AC 时,∠ODA 的角平分线与∠CAE 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求∠APD 的度数;(点E 在x 轴的正半轴). (3)如图3,当点D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作DM ⊥AD 交BC 于M 点,∠BMD 、∠DAO 的平分线交于N 点,则点D 在运动过程中,∠N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4.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小型汽车10元/辆,中型汽车15元/辆,现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共缴纳停车费560元,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25.如图,已知∠A=∠AGE,∠D=∠DGC(1)求证:AB∥CD;(2)若∠2+∠1=180°,且∠BEC=2∠B+30°,求∠C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 ≥1.故选A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详解】213312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详解】A. 当0a ≤时,2a a ≥,故A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B. 当0a ≤时,a a -≥,故B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 C. 若ab >,当0cd =≤时,则ac bd ≤,故C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错误;D. 若1a b >>,则必有22a b >,正确;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组543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可得方程组5320x y x y -=⎧⎨-=⎩,解方程组求得x 、y 的值,再代入4x-3y+k=0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方程组543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5320x y x y -=⎧⎨-=⎩, 解得,1015x y =-⎧⎨=-⎩; 把1015x y =-⎧⎨=-⎩代入4x-3y+k=0得, -40+45+k=0,∴k=-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5320x y x y -=⎧⎨-=⎩,解方程组求得x 、y 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C解析:C【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的规律,以奇数开头的相邻两个坐标的纵坐标是相同的,所以第100次跳动后,纵坐标为100250÷=,其中4的倍数的跳动都在y 轴的右侧,那么第100次跳动得到的横坐标也在y 轴的右侧.1P 横坐标为1,4P 横坐标为2,8P 横坐标为3,以此类推可得到100P 的横坐标.【详解】解:经过观察可得:1P 和2P 的纵坐标均为1,3P 和4P 的纵坐标均为2,5P 和6P 的纵坐标均为3,因此可以推知99P 和100P 的纵坐标均为100250÷=;其中4的倍数的跳动都在y 轴的右侧,那么第100次跳动得到的横坐标也在y 轴的右侧.1P 横坐标为1,4P 横坐标为2,8P 横坐标为3,以此类推可得到:n P 的横坐标为41n ÷+(n 是4的倍数). 故点100P 的横坐标为:1004126÷+=,纵坐标为:100250÷=,点P 第100次跳动至点100P 的坐标为()26,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题目的规律,找出题目中点的坐标的规律,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D解析:D【解析】∵方程2x +a ﹣9=0的解是x =2,∴2×2+a ﹣9=0,解得a=5.故选D.7.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先把a、b当作已知条件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与已知解集相比较即可求出a、b的值.解:20210x ax b+->⎧⎨--<⎩①②,由①得,x>2﹣a,由②得,x<12b+,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x<12b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x<1,∴2﹣a=0,12b+=1,解得a=2,b=1.故选A.8.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详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9.B解析:B【解析】【分析】先求解不等式组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解集,再根据m的取值范围即可判定整数解.【详解】不等式组0 420 x mx-<⎧⎨-<⎩①②由①得x<m;由②得x>2;∵m的取值范围是4<m<5,∴不等式组420x mx-<⎧⎨-<⎩的整数解有:3,4两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用到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m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移项、系数化为1可得.【详解】移项,得:-2x>-4,系数化为1,得:x<2,故选D.【点睛】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11.B解析:B【解析】【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x+y=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12.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45,∴3<4,∴这两个连续整数是3和4,故选C.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故答案为:【点解析:78 33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78 33a≤<.故答案为:78 33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含a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4.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解析: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2a+5)∴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5.【解析】【分析】把x看做已知数求出y即可【详解】解:方程2x-3y=6解得:y=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解析:26 3 x-【解析】【分析】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即可.【详解】解:方程2x-3y=6,解得:y=263x -, 故答案为263x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 16.x >-3【解析】>+2去分母得:去括号得:移项及合并得:系数化为1得:故答案为x >-3解析:x >-3【解析】3134x +>3x +2, 去分母得:3(313)424,x x +>+ 去括号得:939424,x x +>+ 移项及合并得:515,x >- 系数化为1得:3x >- .故答案为x >-3.17.-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4-3-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解析:-1【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4-3-3=-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解析:【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15+56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19.(±30)【解析】解: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x=±3故P 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解析:(±3,0)【解析】解: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3x =,∴x =±3.故P 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20.【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详解】设可打x 折则有解得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解析:【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12008008005%10x ,⨯-≥⨯ 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 【详解】 设可打x 折,则有12008008005%10x ,⨯-≥⨯ 解得7.x ≥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371∠=︒【解析】【分析】(1)由CD ⊥AB ,EF ⊥AB 即可得出CD ∥EF ,从而得出∠2=∠BCD ,再根据∠1=∠2即可得出∠1=∠BCD ,依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出DG ∥BC ;(2)在Rt △BEF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算出∠2度数,从而得出∠BCD 的度数,再根据BC ∥DE 即可得出∠3=∠ACB ,通过角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CD AB ⊥,EF AB ⊥,∴CD EF P ,∴2BCD ∠=∠,∵12∠=∠,∴1BCD ∠=∠,∴DG BC P ;(2)解:在Rt △BEF 中,∠B=54°,∴∠2=180°-90°-54°=36°,∴∠BCD=∠2=36°.又∵BC ∥DG ,3353671ACB ACD 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出∠1=∠BCD ;(2)找出∠3=∠ACB=∠ACD+∠BCD .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相等(或互补)的角证出两直线平行是关键.22.(1)∠1=40°;(2)∠AEF+∠FGC =90°;(3)α+β=300°.【解析】【分析】(1)通过AB CD ∥,得出1EGD ∠∠=,再通过2180FGE EGD ∠+∠+∠︒= 求出∠1的度数;(2)如图,过点F 作FP AB ∥ ,通过FP AB CD ∥∥,解得AEF FGC EFG ∠+∠∠=,从而求出AEF FGC ∠+∠的度数;(3)根据AB CD ∥得出180AEF CFE ∠+∠=︒,代入求出αβ+的度数.【详解】解:(1)∵AB CD ∥ ,∴1EGD ∠∠= .∵2180221FGE EGD ∠+∠+∠︒∠∠=,= ,∴21601180∠+︒+∠︒= ,解得140∠︒= ;(2)如图,过点F 作FP AB ∥ ,∵CD AB P ,∴FP AB CD ∥∥ .∴AEF EFP FGC GFP ∠∠∠∠=,= .∴AEF FGC EFP GFP EFG ∠+∠∠+∠∠==∵90EFG ∠︒= ,∴90AEF FGC ∠+∠︒= ;(3)300αβ+︒= .∴180AEF CFE ∠+∠=︒即30900αβ-︒+-︒︒=18∴0αβ+︒=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掌握平行线的内错角、同位角或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1) C (5,﹣4);(2)90°;(3)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和为零,各项分别为零,求出a ,b 即可;(2)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意义即可;(3)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和互余两角的关系简单计算证明即可.详解:(1)∵(a ﹣3)2+|b+4|=0,∴a ﹣3=0,b+4=0,∴a=3,b=﹣4,∴A (3,0),B (0,﹣4),∴OA=3,OB=4,∵S 四边形AOBC =16.∴0.5(OA+BC )×OB=16, ∴0.5(3+BC )×4=16, ∴BC=5,∵C 是第四象限一点,CB ⊥y 轴,∴C (5,﹣4);(2)如图,延长CA ,∵AF 是∠CAE 的角平分线,∴∠CAF=0.5∠CAE ,∵∠CAE=∠OAG ,∴∠CAF=0.5∠OAG ,∴∠DAO+∠OAG=∠PAD+∠PAG=90°,∵∠AOD=90°,∴∠DAO+∠ADO=90°,∴∠ADO=∠OAG,∴∠CAF=0.5∠ADO,∵DP是∠ODA的角平分线,∴∠ADO=2∠ADP,∴∠CAF=∠ADP,∵∠CAF=∠PAG,∴∠PAG=∠ADP,∴∠APD=180°﹣(∠ADP+∠PAD)=180°﹣(∠PAG+∠PAD)=180°﹣90°=90°即:∠APD=90°(3)不变,∠ANM=45°理由:如图,∵∠AOD=90°,∴∠ADO+∠DAO=90°,∵DM⊥AD,∴∠ADO+∠BDM=90°,∴∠DAO=∠BDM,∵NA是∠OAD的平分线,∴∠DAN=0.5∠DAO=0.5∠BDM,∵CB⊥y轴,∴∠BDM+∠BMD=90°,∴∠DAN=0.5(90°﹣∠BMD),∵MN是∠BMD的角平分线,∴∠DMN=0.5∠BMD,∴∠DAN+∠DMN=0.5(90°﹣∠BMD)+0.5∠BMD=45°在△DAM中,∠ADM=90°,∴∠DAM+∠DMA=90°,在△AMN中,∠ANM=180°﹣(∠NAM+∠NMA)=180°﹣(∠DAN+∠DAM+∠DMN+∠DMA)=180°﹣[(∠DAN+DMN)+(∠DAM+∠DMA)] =180°﹣(45°+90°)=45°,∴D点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不变,求出其值为45°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角平分线的意义,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也是本题的难点.24.小型车有38辆,中型车有12辆【解析】【分析】设小型车有x 辆,中型车有y 辆,根据“小型汽车10元/辆,中型汽车15元/辆,现停车场共有50辆中、小型汽车,共缴纳停车费560元”,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小型车有x 辆,中型车有y 辆,根据题意得:501015560x y x y +=⎧⎨+=⎩, 解得:3812x y =⎧⎨=⎩, 答:小型车有38辆,中型车有12辆.【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50°. 【解析】证明:(1)∵∠A =∠AGE ,∠D =∠DGC又∵∠AGE =∠DGC ∴∠A =∠D ∴AB ∥CD(2) ∵∠1+∠2 =180°又∵∠CGD +∠2=180°∴∠CGD =∠1∴CE ∥FB ∴∠C =∠BFD ,∠CEB +∠B =180°又∵∠BEC =2∠B +30° ∴2∠B +30°+∠B =180°∴∠B =50°又∵AB ∥CD ∴∠B =∠BFD∴∠C =∠BFD =∠B =50°.。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BC 与MN 相交于点O ,AO ⊥BC ,OE 平分∠BON ,若∠EON =20°,则∠AOM 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2.为了了解天鹅湖校区2019-2020学年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 .1600名学生是总体C .每个学生是个体D .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3.计算2535-+-的值是( )A .-1B .1C .525-D .255- 4.如图已知直线//AB CD ,134∠=︒,272∠=︒,则3∠的度数为( )A .103︒B .106︒C .74︒D .100︒5.如图所示的表格是某次篮球联赛部分球队的积分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队名 比赛场数 胜场 负场 积分前进 1410 4 24 光明 149 5 23 远大 147 a 21 卫星 144 10 b 钢铁 14 0 14 14…… … … …A .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B .卫星队总积分b =18C .远大队负场数a =7D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可以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6.如图,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C .∠3+∠4+∠5+∠6=180°D .∠4=∠87.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11230x x x a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a <≤ B .12a << C .12a ≤< D .12a ≤≤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2,3)的对应点为C (2,5),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A .()8,3--B .()4,2C .()0,1D .()1,810.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125°11.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 .≥-1B .>1C .-3<≤-1D .>-3 12.如图,AB ∥CD ,DE ⊥BE ,BF 、DF 分别为∠ABE 、∠CDE 的角平分线,则∠BFD =( )A .110°B .120°C .125°D .135°二、填空题13.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 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14.已知1a -+5b -=0,则(a ﹣b )2的平方根是_____.15.如图,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OE ⊥AB 于O ,∠EOC=28°,则∠AOD=_____度;16.如图,直线1l ∥2l ,αβ∠∠=,1∠=35°,则2∠=____°.17.如图,将周长为10的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__________.18.若2(2)9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_______.19.不等式30x -+>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20.如果点M (a-1,a+1)在x 轴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1)计算:2020011(1)(2019)3sin 60()2π---+--+o (2)解不等式组:34223154x x x x +≥⎧⎪⎨+--≥⎪⎩①②,并求整数解。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1)

【压轴卷】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在实数3π,227,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3,38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5{152x yx y=+=-B.5{1+52x yx y=+=C.5{2-5x yx y=+=D.-5{2+5x yx y==3.2-的相反数是()A.2-B.2C.12D.12-4.已知平面内不同的两点A(a+2,4)和B(3,2a+2)到x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A.﹣3B.﹣5C.1或﹣3D.1或﹣55.点 P(m + 3,m + 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A.(0,﹣2)B.(0,﹣4)C.(4,0)D.(2,0)6.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 C.∠C=∠ABC D.∠A=∠ABE 7.已知32xy=-⎧⎨=-⎩是方程组12ax cycx by+=⎧⎨-=⎩的解,则a、b间的关系是( )A.491b a-=B.321a b+=C.491b a-=-D.941a b+=8.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A.20°B.30°C.40°D.50°9.如图,下列能判断AB∥CD的条件有()①∠B +∠BCD =180°②∠1 = ∠2 ③∠3 =∠4 ④∠B = ∠5 A .1 B .2 C .3 D .410.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125°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画垂线的条数是( )A .0B .1C .2D .无数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 ,CD ,EF 互相平行,且∠ABE =70°,∠ECD =150°,则∠BEC =________°.14.2018年国内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时,免费携带行李箱的长,宽,高三者之和不超过115cm .某厂家生产符合该规定的行李箱.已知行李箱的宽为20cm ,长与高的比为8:11,则符合此规定的行李箱的高的最大值为 cm .15.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 16.化简2-1)0+(12)-293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18.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19.如图,直线1l ∥2l ,αβ∠∠=,1∠=35°,则2∠=____°.20.关于x 的不等式111x -<-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各地“广场舞”噪音干扰的问题备受关注,相关人员对本地区15~65岁年龄段的500名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广场舞”噪音干扰的态度有以下五种:A .没影响;B .影响不大;C .有影响,建议做无声运动;D .影响很大,建议取缔;E.不关心这个问题,将调查结果统计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m =________,态度为C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全区15~65岁年龄段有20万人,估计该地区对“广场舞”噪音干扰的态度为B 的市民人数;22.如图,已知直线l 1∥l 2,直线l 3和直线l 1、l 2交于点C 和D ,点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一模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在实数3π,227,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3,38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中有3个整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A.3<m≤4B.4≤m<5C.4<m≤5D.4≤m≤53.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5{152x yx y=+=-B.5{1+52x yx y=+=C.5{2-5x yx y=+=D.-5{2+5x yx y==4.如图已知直线//AB CD,134∠=︒,272∠=︒,则3∠的度数为()A.103︒B.106︒C.74︒D.100︒5.黄金分割数512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大量应用于艺术、建筑和统计决策等方面,请51的值()A.在1.1和1.2之间B.在1.2和1.3之间C.在1.3和1.4之间D.在1.4和1.5之间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ax by+=⎧⎨-=⎩的解为11xy=⎧⎨=-⎩,则a﹣2b的值是()A.﹣2B.2C.3D.﹣37.如图,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C .∠3+∠4+∠5+∠6=180°D .∠4=∠88.如图,下列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有 ( )①∠B +∠BCD =180° ②∠1 = ∠2 ③∠3 =∠4 ④∠B = ∠5 A .1B .2C .3D .49.如图,直线AB ∥CD ,∠C =44°,∠E 为直角,则∠1等于( )A .132°B .134°C .136°D .138°10.将点A (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 )A .(2,1)B .(﹣2,﹣1)C .(﹣2,1)D .(2,﹣1) 11.已知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 A .2<m <3B .3<m <4C .4<m <5D .5<m <612.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x 1y 1-<-B .3x 3y <C .x y22< D .2x 2y -<-二、填空题13.一棵树高h (m )与生长时间n (年)之间有一定关系,请你根据下表中数据,写出h (m )与n (年)之间的关系式:_____. n/年 2 4 6 8 … h/m2.63.23.84.4…14.若点P (2−a ,2a+5)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____.15.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长方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______°16.不等式组11{2320x x ≥--<的解集为________.17.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18.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19.若不等式组1x x a⎧⎨⎩><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0.若方程组23133530.9a b a b -=⎧⎨+=⎩的解为8.31.2a b =⎧⎨=⎩,则方程组2(2)3(1)133(2)5(1)30.9x y x y +--=⎧⎨++-=⎩的解为_______.三、解答题21.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x 为整数,总分100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组别 成绩分组(单位:分) 频数 A 50≤x <60 40 B 60≤x <70 a C 70≤x <80 90 D 80≤x <90 b E 90≤x <100100 合计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a = ,b = ,c = ;(2)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 (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2.某市青少年健康研究中心随机抽取了本市1000名小学生和若干名中学生,对他们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近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高度三种)(1)求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 (2)求本次抽查的中学生人数.(3)该市有中学生8万人,小学生10万人.分别估计该市的中学生与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23.已知,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D BE(1)如图①,当,58118A B ︒︒∠=∠=时,求C ∠的度数;(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AC QB ,QP PB ⊥,直接写11,,DAC ACB CBE ∠∠∠的值24.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12l l //,点P 在1l 、2l 内部,探究A ∠,APB ∠,B Ð的关系,小明过点P 作1l 的平行线PE ,可推出APB ∠,A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请你补全下面的推理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过点P 作1//PE l ,12//l l ∴ 1////PE l ∴∴ A =∠, B =∠( )APB APE BPE ∴∠=∠+∠= +(2)如图2,若//AC BD ,点P 在AC 、BD 外部,探究A ∠,APB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过点P 作//PE AC ,请仿照(1)问写出推理过程.25.已知:方程组713x y ax y a +=--⎧⎨-=+⎩的解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1)求a 的取值范围; (2)化简|a -3|+|a +2|;(3)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ax +x >2a +1的解为x <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结合所给数据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无理数有3π,0.2112111211112……(每两个2之多一个13,共三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2.C解析:C 【解析】 【分析】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由解集中有3个整数解,确定出m 的范围即可. 【详解】不等式组解集为1<x <m ,由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且为2,3,4,得到4<m≤5,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A解析:A 【解析】 【分析】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详解】设索长为x 尺,竿子长为y 尺,根据题意得:5152x y x y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算BAC ∠的度数,再根据//AB CD ,由直线平行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34∠=︒,272∠=︒,∴18012180347274BAC ∠=-∠-∠=︒-︒-︒=︒ ∵//AB CD ,∴3180BA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18074106BAC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掌握直线平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4.84<5<5.29,可得答案. 【详解】 ∵4.84<5<5.29, ∴, ∴, 故选B . 【点睛】是解题关键.6.B解析:B 【解析】 【详解】 把11x y =⎧⎨=-⎩代入方程组231ax by ax by +=⎧⎨-=⎩得:231a b a b -=⎧⎨+=⎩, 解得:4313a b ⎧=⎪⎪⎨⎪=-⎪⎩,所以a−2b=43−2×(13-)=2. 故选B.7.D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 而∠4与∠8是AD 和BC 被BD 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故选D.8.C解析:C【解析】【分析】判断平行的条件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依次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详解】①∠B+∠BCD=180°,则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AB∥CD;②∠1 = ∠2,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D∥BC,不可判断AB∥CD;③∠3 =∠4,内错角相等,可判断AB∥CD;④∠B = ∠5,同位角相等,可判断AB∥C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的证明,注意②中,∠1和∠2虽然是内错角关系,但对应的不是AB与CD 这两条直线,故是错误的.9.B解析:B【解析】过E作EF∥AB,求出AB∥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FEC,∠BAE=∠FEA,求出∠BAE,即可求出答案.解:过E作EF∥AB,∵AB∥CD,∴AB∥CD∥EF,∴∠C=∠FEC,∠BAE=∠FEA,∵∠C=44°,∠AEC为直角,∴∠FEC=44°,∠BAE=∠AEF=90°﹣44°=46°,∴∠1=180°﹣∠BAE=180°﹣46°=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让A点的横坐标减3,纵坐标加2即为点B的坐标.详解:由题中平移规律可知:点B的横坐标为1-3=-2;纵坐标为-1+2=1,∴点B的坐标是(-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变换是中考的常考点,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1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12,∴3<m<4,故选B.【点睛】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若x<y,则x﹣1<y﹣1,选项A成立;若x<y,则3x<3y,选项B成立;若x<y,则x2<y2,选项C成立;若x<y,则﹣2x>﹣2y,选项D不成立,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h=03n+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h=kn+b将n=2h=2解析:h=0.3n+2【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先设出通式,然后将已知的条件代入式子中求出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详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h =kn+b ,将n =2,h =2.6以及n =4,h =3.2代入后可得2 2.64 3.2k b k b +=⎧⎨+=⎩, 解得0.32k b =⎧⎨=⎩, ∴h =0.3n+2,验证:将n =6,h =3.8代入所求的函数式中,符合解析式;将n =8,h =4.4代入所求的函数式中,符合解析式;因此h (m )与n (年)之间的关系式为h =0.3n+2. 故答案为:h =0.3n+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也称为函数关系式.14.a=-1或a=-7【解析】【分析】由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 的值即可【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a|=|2a+5|∴2-a=2a+52-a=-(解析:a=-1或a=-7. 【解析】 【分析】由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出|2-a|=|2a+5|,求出a 的值即可. 【详解】解:∵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2-a|=|2a+5|,∴2-a=2a+5,2-a=-(2a+5) ∴a=-1或a=-7.故答案是:a=-1或a=-7.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得出|2-a|=|2a+5|,注意不要漏解.15.57°【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平行线性质及外角定理可得∠2=∠1+30°=27°+30°=57°【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析:57°.【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平行线性质及外角定理,可得∠2=∠1+30°=27°+30°=57°.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6.【解析】∵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故答案为−2⩽x< 解析:223x -≤<【解析】 112320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2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3, 故答案为−2⩽x<23. 17.【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考点:平移的性质.18.抽样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睛】本题主 解析:抽样调查【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定义,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这种调查方式叫抽样调查.19.a>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即可得到a 的范围【详解】∵不等式组有解∴a>1故答案为:a>1【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解析:a>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即可得到a 的范围.【详解】∵不等式组1x x a ⎧⎨⎩><有解, ∴a>1,故答案为:a>1.【点睛】此题考查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0.【解析】【分析】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把原方程组变成进行化简求解ab 的值在将ab 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设可以换元为;又∵∴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解析: 6.32.2x y =⎧⎨=⎩【解析】【分析】主要是通过换元法设2,1x a y b +=-=,把原方程组变成23133530.9a b a b -=⎧⎨+=⎩,进行化简求解a,b 的值,在将a,b 代入2,1x a y b +=-=求解即可.【详解】设2,1x a y b +=-=,2(2)3(1)133(2)5(1)30.9x y x y +--=⎧⎨++-=⎩可以换元为23133530.9a b a b -=⎧⎨+=⎩; 又∵8.31.2a b =⎧⎨=⎩,∴ 28.31 1.2x y +=⎧⎨-=⎩, 解得 6.32.2x y =⎧⎨=⎩. 故答案为 6.32.2x y =⎧⎨=⎩【点睛】本题主要应用了换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换元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时常用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三、解答题21.(1)70,200,500;(2)14,72;(3)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a 、b 、c 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和“E”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详解】解:(1)()()408%18%18%40%20%70a =÷⨯----=,()408%40%200b =÷⨯=,408%500c =÷=,故答案为70,200,500; (2)%18%18%40%20%14%m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72︒⨯=︒,故答案为14,72;(3)()400040%20%2400⨯+= (人),答: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1)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为38%. (2)本次抽查的中学生有1000人. (3)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2.08万人,患“中度近视”的约有1.04万人.【解析】【分析】(1)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小学生近视的人数÷总人数×100﹪ (2)调查中学生总人数=中学生近视的人数÷中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3)用样本估计总体,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8万×1000名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百分比;该市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人数=10万×1000名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百分比【详解】解:(1)∵(252+104+24)÷1000=38%,∴这1000名小学生患近视的百分比为38%. (2)∵(263+260+37)÷56%=1000(人),∴本次抽查的中学生有1000人.(3)∵8×2601000=2.08(万人),∴该市中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2.08万人.∵10×1041000=1.04(万人),∴该市小学生患“中度近视”的约有1.04万人.23.(1)120°;(2)2∠AQB+∠C=180°;(3)∠DAC=60°,∠ACB=120°,∠CBE=120°.【解析】【分析】(1)过点C作CF∥AD,则CF∥B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CF=∠A、∠BCF=180°-∠B,将其代入∠ACB=∠ACF+∠BCF即可求出∠ACB的度数;(2)过点Q作QM∥AD,则QM∥B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出∠AQB=12(∠CBE-∠CAD),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2∠AQB+∠C=180°;(3)由(2)的结论可得出∠CAD=12∠CBE①,由QP⊥PB可得出∠CAD+∠CBE=180°②,联立①②可求出∠CAD、∠CBE的度数,再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ACB的度数.【详解】解:(1)在图①中,过点C作CF∥AD,则CF∥BE.∵CF∥AD∥BE,∴∠ACF=∠A,∠BCF=180°-∠B,∴∠ACB=∠ACF+∠BCF=180°-(∠B-∠A)=180°-(118°-58°)=120°.(2)在图2中,过点Q作QM∥AD,则QM∥BE.∵QM∥AD,QM∥BE,∴∠AQM=∠NAD,∠BQM=∠EBQ.∵AQ 平分∠CAD ,BQ 平分∠CBE ,∴∠NAD=12∠CAD ,∠EBQ=12∠CBE , ∴∠AQB=∠BQM-∠AQM=12(∠CBE-∠CAD). ∵∠C=180°-(∠CBE-∠CAD)=180°-2∠AQB , ∴2∠AQB+∠C=180°.(3)∵AC ∥QB , ∴∠AQB=∠CAP=12∠CAD ,∠ACP=∠PBQ=12∠CBE , ∴∠ACB=180°-∠ACP=180°-12∠CBE . ∵2∠AQB+∠ACB=180°,∴∠CAD=12∠CBE . 又∵QP ⊥PB , ∴∠CAP+∠ACP=90°,即∠CAD+∠CBE=180°,∴∠CAD=60°,∠CBE=120°,∴∠ACB=180°-(∠CBE-∠CAD )=120°,故∠DAC=60°,∠ACB=120°,∠CBE=12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角平分线以及垂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的计算找出∠ACB=180°-(∠B-∠A);(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出∠AQB=12(∠CBE-∠CAD);(3)由AC ∥QB 、QP ⊥PB 结合(1)(2)的结论分别求出∠DAC 、∠ACB 、∠CBE 的度数.24.(1)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2)APB B A ∠=∠-∠,推理过程见详解【解析】【分析】(1)过点P 作1//PE l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PE A BPE B ∠=∠∠=∠,据此得出APB APE BPE A B ∠=∠+∠=∠+∠;(2)过点P 作//PE 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PA A EPB B ∠=∠∠=∠,进而得出APB B A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1//PE l12//l l ∴12////PE l l ∴,APE A BPE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B APE BPE A B ∴∠=∠+∠=∠+∠故答案为: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 (2)APB B A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P 作//PE AC∵//AC BD∴////PE AC BD∴,EPA A EPB B ∠=∠∠=∠∴APB EPB EPA B A ∠=∠-∠=∠-∠∴APB B 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25.(1)-2<a≤3.(2)5;(3)a =-1.【解析】【分析】(1)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2)根据a 的范围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得出答案;(3)求出a <-12,根据a 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713x y a x y a +=-⎧⎨-=+⎩①② ∵①+②得:2x=-6+2a ,x=-3+a ,①-②得:2y=-8-4a ,y=-4-2a ,∵方程组713x y a x y a +=-⎧⎨-=+⎩的解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3+a≤0且-4-2a <0,解得:-2<a≤3;(2)∵-2<a≤3,∴|a -3|+|a+2|=3-a+a+2=5;(3)2ax+x >2a+1,(2a+1)x >2a+1,∵不等式的解为x <1∴2a+1<0,∴a<-12,∵-2<a≤3,∴a的值是-1,∴当a为-1时,不等式2ax+x>2a+1的解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和解不等式组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题目比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轴卷】初一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A .22x y =-⎧⎨=-⎩B .00x y =⎧⎨=⎩C .22x y =⎧⎨=⎩D .33x y =⎧⎨=⎩3.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A 、点B ,AC ⊥AB 于点A ,交直线b 于点C .如果∠1=34°,那么∠2的度数为( )A .34°B .56°C .66°D .146°4.已知方程组543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2y=0的解,则k 的值是( ) A .k=-5 B .k=5 C .k=-10 D .k=10 5.小明对九(1)、九(2)班(人数都为50人)参加“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B .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C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D .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6.如图,能判定EB ∥AC 的条件是( )A .∠C =∠ABEB .∠A =∠EBDC .∠C =∠ABCD .∠A =∠ABE7.在实数0,-π34中,最小的数是( )A .0B .-πC .3D .-48.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 ,B ,C 为直线m 上三点,PA =4cm ,PB =5cm ,PC =2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 .4cmB .2cm ;C .小于2cmD .不大于2cm9.如图,已知∠1+∠2=180°,∠3=55°,那么∠4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125° 10.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A .32b -≤<-B .32b -<≤-C .32b -≤≤-D .-3<b<-2 1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 A .3 B .5C .7D .9 12.若0a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 .56a a +<+B .56a a -<-C .56a a <D .65a a<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如点A (1,1),B (-1,1),C (-1,-2),D (1,-2),把一根长为2019个单位长度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相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14.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 15.某班级为筹备运动会,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有 种购买方案.16.已知13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mx ny nx my +=⎧⎨-=⎩的解,则2m +n 的值为_____. 17.已知点P (3﹣m ,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18.《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现在的传本共三卷,卷上叙述算筹记数的纵横相间制度和筹算乘除法;卷中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卷下记录算题,不但提供了答案,而且还给出了解法,其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译文:“用一根绳子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到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设绳长x 尺,木长y 尺.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19.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20.如图,直线1l ∥2l ,αβ∠∠=,1∠=35°,则2∠=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2.某校在“传承经典”宣传活动中,计划采用四种形式:A-器乐,B-舞蹈,C-朗诵,D-唱歌.每名学生从中选择并且只能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学校就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补全条形统计图;(2)求扇形统计图中“B -舞蹈”项目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选择最喜欢“唱歌”的学生有多少人?23.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 的直角顶点O 为原点,以OC 、OA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0,A a ,(),0C b 220a b b --=.()1则C 点的坐标为______;A 点的坐标为______.()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 、Q 同时出发,P 点从C 点出发沿x 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匀速移动,Q 点从O 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y 轴正方向移动,点Q 到达A 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 的中点D 的坐标是()1,2,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ODP ODQ S S =V V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F 是线段AC 上一点,满足FOC FCO ∠=∠,点G 是第二象限中一点,连OG ,使得.AOG AOF ∠=∠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连CE 交OF 于点H ,当点E 在线段OA 上运动的过程中,OHC ACE OEC∠+∠∠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4.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25.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12l l //,点P 在1l 、2l 内部,探究A ∠,APB ∠,B Ð的关系,小明过点P 作1l 的平行线PE ,可推出APB ∠,A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请你补全下面的推理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P 作1//PE l ,12//l l ∴1////PE l ∴∴ A =∠, B =∠( )APB APE BPE ∴∠=∠+∠= +(2)如图2,若//AC BD ,点P 在AC 、BD 外部,探究A ∠,APB ∠,B Ð之间的数量关系,小明过点P 作//PE AC ,请仿照(1)问写出推理过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2<0,3>0,∴(−2,3)在第二象限,故选B.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 ∴40x y +-=且2()0x y -=,即400x y x y +-=⎧⎨-=⎩, 解得:22x y =⎧⎨=⎩, 故选C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BAD =180°,再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详解:∵直线a∥b,∴∠2+∠BAD=180°.∵AC⊥AB于点A,∠1=34°,∴∠2=180°﹣90°﹣34°=56°.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此题难度不大.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可得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代入4x-3y+k=0即可求得k的值.【详解】∵方程组543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5320x yx y-=⎧⎨-=⎩,解得,1015xy=-⎧⎨=-⎩;把1015xy=-⎧⎨=-⎩代入4x-3y+k=0得,-40+45+k=0,∴k=-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方程组5320x yx y-=⎧⎨-=⎩,解方程组求得x、y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扇形图算出(1)班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和(2)班的人数作比较,(2)班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直接可看出.【详解】解:A、乒乓球:(1)班50×16%=8人,(2)班有9人,8<9,故本选项错误;B、足球:(1)班50×14%=7人,(2)班有13人,7<13,故本选项错误;C、羽毛球:(1)班50×40%=20人,(2)班有18人,20>18,故本选项正确;D、篮球:(1)班50×30%=15人,(2)班有10人,15>1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现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在这能看出每组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球类的人数和(2)班比较可得出答案.6.D解析:D【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求解.【详解】∵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只需比较-π和-4的大小,∵|-π|<|-4|,∴最小的数是-4.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的线段的长,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详解】当PC⊥l时,PC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2cm,当PC不垂直直线l时,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PC的长,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2cm,综上所述: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不大于2cm,故选:D.【点睛】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9.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1+∠2=180°,∴a∥b,∴∠4=∠5,∵∠3=∠5,∠3=55°,∴∠4=∠3=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x 的不等式x -b >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 的负整数解为-1和-20x b ->Qx b ∴>综合上述可得32b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11.B解析:B【解析】【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x+y=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0a <,则a 是负数,56a a +<+可以看成是5<6两边同时加上a ,故A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B .56a a -<-是不等式5<6两边同时减去a ,不等号不变,故B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C .5<6两边同时乘以负数a ,不等号的方向应改变,应为:56a a >,故选项C 不成立,符合题意;D .65a a<是不等式5<6两边同时除以a ,不等号改变,故D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实际上就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二、填空题13.(10)【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详解】∵A(11)B(-11)C(-1-2)D(1-2)∴AB=1-(-1)=2B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然后求出另一端是绕第几圈后的第几个单位长度,从而确定答案.【详解】∵A(1,1),B(-1,1),C(-1,-2),D(1,-2),∴AB=1-(-1)=2,BC=1-(-2)=3,CD=1-(-1)=2,DA=1-(-2)=3,∴绕四边形ABCD一周的细线长度为2+3+2+3=10,2019÷10=201…9,∴细线另一端在绕四边形第202圈的第9个单位长度的位置,即在DA上从点D 向上2个单位长度所在的点的坐标即为所求,也就是点(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求出四边形ABCD一周的长度,从而确定2019个单位长度的细线的另一端落在第几圈第几个单位长度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故答案为:【点解析:78 33a≤<.【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78 33a≤<.故答案为:78 33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含a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5.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解析:2【解析】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根据,准备用365元购买两种运动服,其中甲种运动服20元/套,乙种运动服35元/套,在钱都用尽的条件下可列出方程,且根据x,y必需为整数可求出解.解:设甲种运动服买了x套,乙种买了y套,20x+35y=365x=,∵x,y必须为正整数,∴>0,即0<y<,∴当y=3时,x=13当y=7时,x=6.所以有两种方案.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然后根据解为整数确定值从而得出结果.16.3【解析】解:由题意可得:①-②得:4m+2n=6故2m+n=3故答案为3 解析:3【解析】解:由题意可得:3731m nn m+=⎧⎨-=⎩①②,①-②得:4m+2n=6,故2m+n =3.故答案为3.17.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解析:m>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在第二象限,所以,30{mm-<>,解得:考点:(1)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18.【解析】【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绳长-木长=45;木长-绳长=1据此可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设绳长x尺长木为y尺依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解析:4.5 11 2x yx y-=⎧⎪⎨=-⎪⎩【解析】【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绳长-木长=4.5;木长-12绳长=1,据此可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设绳长x尺,长木为y尺,依题意得4.5 11 2x yx y-=⎧⎪⎨=-⎪⎩,故答案为:4.5 11 2x yx y-=⎧⎪⎨=-⎪⎩.【点睛】此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19.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 -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32a-,∵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1≤32a-<0,解得:1≤a<3,∴整数a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20.145【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 交l2于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1根据可得AE//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2=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AB 交l2于E∵l解析:145【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 交l 2于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1,根据αβ∠∠=可得AE//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2=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AB 交l 2于E ,∵l 1//l 2,∴∠AED=∠1=35°,∵αβ∠∠=,∴AE//CD ,∴∠AED+∠2=180°,∴∠2=180°-∠AED=180°-35°=145°,故答案为1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内错角相等证得AE//CD 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50∠=EOF o .【解析】【分析】根据AOC ∠与AOD ∠互补且度数比为4:5,求得80AOC ∠=o ,由OE AB ⊥得到90BOE =o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80AOC BOD ∠=∠=o ,则可求得DOE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DOF 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4AOC x ∠=,则5AOD x ∠=,∵180AOC AOD ∠+∠=o ,∴45180x x +=o ,解得:20x =o ,∴480AOC x ∠==o ,∵OE AB ⊥,∴90BOE =o ∠,∵80AOC BOD ∠=∠=o ,∴10DOE BOE BOD ∠=∠-∠=o ,又∵OF 平分DOB ∠, ∴1402DOF BOD ∠=∠=o , ∴104050EOF EOD DOF ∠=∠+∠=+=o o o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题图中各角的位置关系.22.(1)100,见解析;(2)72︒;(3)480人【解析】【分析】(1)根据A 项目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即可;(2)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舞蹈”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有多少学生最喜欢唱歌.【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共有:30÷30%=100(人); 故答案为:100;(2)10030104020---=(人)2036072100︒⨯=︒ (3)401200480100⨯=(人) 【点睛】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3.(1)()2,0;()0,4 ;(2)1;(3)2.【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得a ,b 的值即可;(2)先得出CP =t ,OP =2﹣t ,OQ =2t ,AQ =4﹣2t ,再根据S △ODP =S △ODQ ,列出关于t 的方程,求得t 的值即可;(3)过H 点作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P ,先判定OG ∥AC ,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HO =∠GOF =∠1+∠2,∠OHC =∠OHP +∠PHC =∠GOF +∠4=∠1+∠2+∠4,最后代入OHC ACE OEC ∠∠∠+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a b -+|b ﹣2|=0,∴a ﹣2b =0,b ﹣2=0,解得:a =4,b =2,∴A (0,4),C (2,0);(2)由条件可知:P 点从C 点运动到O 点时间为2秒,Q 点从O 点运动到A 点时间为2秒,∴0<t ≤2时,点Q 在线段AO 上,即 CP =t ,OP =2﹣t ,OQ =2t ,AQ =4﹣2t ,∴1111222212222DOP D DOQ D S OP y t t S OQ x t t =⋅=-⨯=-=⋅=⨯⨯=V V (),. ∵S △ODP =S △ODQ ,∴2﹣t =t ,∴t =1; (3)OHC ACE OEC∠∠∠+的值不变,其值为2. ∵∠2+∠3=90°. 又∵∠1=∠2,∠3=∠FCO ,∴∠GOC +∠ACO =180°,∴OG ∥AC ,∴∠1=∠CAO ,∴∠OEC =∠CAO +∠4=∠1+∠4,如图,过H 点作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P ,则∠4=∠PHC ,PH ∥OG ,∴∠PHO =∠GOF =∠1+∠2,∴∠OHC =∠OHP +∠PHC =∠GOF +∠4=∠1+∠2+∠4,∴124421421414OHC ACE OE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值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题时注意: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24.安排25人加工甲部件,则安排60人加工乙部件,共加工200套.【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安排甲部件x 个人,则(85-x )人生产乙部件,根据甲零件数量的3倍等于乙零件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进行求解.试题解析:设甲部件安排x 人,乙部件安排(85-x )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由题意得:3×16x=2×10(85-x ) 解得:x=25 则85-x=85-25=60(人)答:甲部件安排20人,乙部件安排60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5.(1)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2)APB B A ∠=∠-∠,推理过程见详解【解析】【分析】(1)过点P 作1//PE l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PE A BPE B ∠=∠∠=∠,据此得出APB APE BPE A B ∠=∠+∠=∠+∠;(2)过点P 作//PE A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PA A EPB B ∠=∠∠=∠,进而得出APB B A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1//PE l12//l l ∴12////PE l l ∴,APE A BPE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PB APE BPE A B ∴∠=∠+∠=∠+∠故答案为:2l ;APE ∠;BP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 ∠;B Ð;(2)APB B A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P 作//PE AC∵//AC BD∴////PE AC BD∴,EPA A EPB B ∠=∠∠=∠∴APB EPB EPA B A ∠=∠-∠=∠-∠∴APB B 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