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浅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现状

分析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分析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不少于1000字服务外包产业是指企业或机构将非核心业务或某些支持业务以合同形式交由外部机构或公司处理,旨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集中精力开拓核心业务。
近年来,全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服务外包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也逐步形成。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也在高速发展。
据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1.3万亿元。
以2019年的收入计算,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7%,位居全球第二。
外包服务行业涵盖了IT技术、商业流程、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其中,IT技术占到了62%。
同时,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现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拥有先进的技术与工具,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可以更好地支持各个客户的需求,并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总体而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还有不足。
首先,行业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各个业务领域的人才还不足。
其次,外包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客户选择外包服务商需要非常谨慎。
第三,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支持不够,缺乏建立起专门的扶持政策体系。
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1.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与服务外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的合作,建立起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开展更多技能培训和实训,以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
2. 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服务标准和监管制度,降低低质量服务的比例。
同时,也应该支持外包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给予一定的行业准入资格要求等措施,避免差的服务商影响我国整个服务外包市场的形象。
3. 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关于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行业标准、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情况概览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情况概览摘要: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应当说,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增势十分强劲,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软件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电信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情况作以介绍。
关键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概述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逆市持续快速增长且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整个产业的总体规模、业务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到了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高达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0%。
①预计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的内需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20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增长近5倍。
②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市场份额约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1/4,其在软件、金融、电信、生物医药等多个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的优势。
不过,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仍然不能小觑。
对此,必须从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科学合理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积极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努力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市场份额稳步提高、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应当说,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增势十分强劲,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持续快速成长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一直是有效拉动和不断助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主力军。
近年来,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逆势上扬,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整个行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进程不断推进,并已经形成了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与政策

3
一、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4
一、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按照商务合同关系,分为发包方和接包方 按照地域分布,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国际)外包 按照服务业领域划分,可划分为12大类 其它分类方法
(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财企【2010】64号) 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示范城市各500万元
资金用于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服务外包境外投
资促进活动,并通过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支持服 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支持范围,将服务外包业务额 由150万美元下调至50万美元,离岸业务额占服务外包业 务额比例由70%下调至50%。
国外发包趋势及我国服务外包政策解读
1
早期的服务外包 政策
2
金融危机后 应急政策
3
最新政策
十一五规划 千百十工程 加快服务业发展 …
国办函【2009】9号 国办函【2010】69号
12
二、服务外包政策解读 ——早期的服务外包政策
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若干 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20
二、服务外包政策解读 ——2010年最新政策
(二)营业税政策(财税〔2010〕64号) 优惠区域有所扩大:把厦门也列入了优惠区域。 优惠门槛降低:取消了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的条件 适用免税政策的收入范围有所扩展或进一步明确
9
一、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国外发包趋势及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前景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将更加激烈 业务流程和IT技术相结合是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 中印仍为全球主要外包基地,但全球接包市场将更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引起了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
中国仍处于市场的开拓阶段,应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建立强有力的服务外包中介机构,依托软件信息产业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引导并规范企业的引进外资方式,以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服务外包;国际市场;软件信息产业一、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脚步晚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步伐,2006年商务部发布实施“千百十工程”,才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向前发展。
但起步晚不代表速度慢,中国自身宏微观环境的稳定性,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够比拟的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中国的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第二大承接国,主要承接对象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日本是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主要目标,欧美的服务外包市场比较成熟,发包商在选择承接方和承接地时考虑的因素较多。
中国承接的欧美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不是很大,仍旧处于市场的开拓阶段。
由于外包市场的逐步扩张,国内接包城市也由一线城市逐渐向二线城市蔓延,各地区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向前推进的具体目标,如上海作为一线城市的显著代表,是服务外包产业的“桥头堡”,广州在努力塑造“港澳合作”新形象,大连也成为了“软件外包之都”。
二、中国服务外包的优势和机遇(一)中国服务外包存在的优势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础虽然比较薄弱,但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在税收优惠、减免和资金支持方面,都做了相应的政策安排。
中国独特的区位优势也增加了服务外包的国际竞争力。
东北地区凭借着语言优势可以大量承接日本、韩国等临近国家的服务外包,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使中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市场上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外包服务调研报告

外包服务调研报告一、引言外包服务是指企业将特定的业务流程或服务交由外部合作伙伴来完成的一种商业实践。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动下,外包服务在现代商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篇调研报告旨在分析目前外包服务行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背景及现状外包服务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
最早的外包服务是针对一些相对简单且非核心的业务流程,例如财务、人力资源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包服务逐渐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包括软件开发、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等。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8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1%。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外包服务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1.6%,其次是北美和欧洲地区。
三、外包服务的趋势1. 技术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外包服务也在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流程可大大提高效率,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错误。
因此,在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对其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 专注于核心业务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外包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支持,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
3. 全球化合作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进行远程合作。
因此,全球化合作已成为外包服务的重要趋势。
通过与海外外包服务提供商合作,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势,例如低成本、多样化的人才和更大的市场机会。
四、外包服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外包服务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外包服务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通过利用全球资源,企业可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此外,外包服务可以减少企业在设备和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其次,外包服务可以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将非核心业务交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完成,从而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2023年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服务外包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3

2023年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服务外包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网讯,2022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均实现了增长,分别达到了24371亿元、16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0.3%。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进展势头。
以下将从区域布局、行业分布、国际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一、区域布局从区域布局来看,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合同额和执行额方面均实现了增长,说明示范城市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值得留意的是,这些示范城市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些城市在服务外包领域的竞争力更强。
二、行业分布在行业分布方面,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呈现出多元化进展的趋势。
从行业结构来看,信息技术、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在我国服务外包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进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兴行业也将逐步崭露头角,例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文化创意等。
三、国际市场连续扩大从国际市场看,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在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三大市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占据了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53.9%。
这表明我国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在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张下,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详细合作方面看,美国是我国服务外包业务最大的合作对象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市场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市场之一,也是我国服务外包业务进展的重要市场之一。
中国香港是我国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由于其特别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中国香港市场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和敏捷性,对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欧盟则是我国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欧盟市场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一个浩大的市场,也是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进展方向。
2022年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相当精彩。
在将来,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张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服务外包业务需要连续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增加市场适应力量和风险防范力量,以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持续健康进展。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起和 内包 重 启 ,我 国对 欧美 市场 乏在 国 际市场 上 同 印度 巨头分庭 截至 2 0 1 2年 ,我 国共有服 务 的 外 包 业 务 增 速 呈 大 幅 下 降趋 抗 礼的规模和 实力。
外包 企 业 2 1 1 5 9家 , 约 相 当 于 势 , ( 三) 技 术 准备 不足 , 企 业 研 发 而 对 日业 务 也 在 中 日两 国 之 间 2 0 1 0年 的 1 . 6倍 。 近年来 , 我国服 的不 断摩 擦和 冲 突 中变 得 日渐 萧 创 新 能 力较 弱
业数量相对较 少, 传统 B P O企业 向 后 成为 中国最大 的海 外 I T服务供 得 扑朔迷 离 , 难 以预料 , 离岸市 场 K P O企业发 展的趋势加快 。 伴 随着 应 商 , 国 际竞 争 力 大 幅 提 升 。通 过 的萎缩 将对 我 国服务 外包 市场 影 经济全球化和 世界产业结构调 整 , 并购进 行 规模 化发 展是 提升 产业 响 巨 大 。 我 国服 务外包 产业链条逐步完 善 , 竞争力 的必 由之路 。 从 中低端逐 步 向高端延伸 。
经 认 定 的 专 业 服 务 外 包 产 业 园 区 国今后 每年 7 0 0万 大 学毕 业 生 的 差距 。我 国服 务 外包 产业 尚处于
接近 1 5 0家, 各类服务 园区贡献 了 供 给 能力 ,为我 国服 务外 包 企业 起步 阶 段 ,仍 然 处于 产业 链 的 中 全 国服务 外包产 业产值 的 8 0 % , 产 提 供 了宝 贵 的核 心 资源 优 势 , 为 下游 , 且 主要 以政 策驱 动 、 成 本导
截至 2 0 1 2年 ,我 国服务外包
步显现
从业 人 员 4 2 8 . 9万 人 ,约相 当于 远超 过 印度 , 2 0 1 0年 已经超 过 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学生:彭倩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指导老师:邵柏春商学院金融与国际贸易系
一、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它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
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方向。
全球制造业总体上可认为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历了“欧洲—美国一日、韩一台湾、东南亚一中国大陆”的演化格局,而全球服务外包目前正从爱尔兰等发达国家向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按照服务外包的供需分布,其可分为外包需求地、优先供应地、第二供应地和供应争取地四类,其分类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状况一致,如中国属于第二供应地。
印度和爱尔兰的发展质量较高,如印度除在IT咨询和知识流程外包上需要有待改善,爱尔兰的知识流程外包处于正在发展阶段,其他方面都达到了公认的完善阶段。
而
中国除品质保证/测试、菲律宾除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和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除应用管理和支持与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俄罗斯的品质保证/测试,波兰除应用管理和支持与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正在发展或不成熟阶段。
就中国而言,在IT咨询、套装软件设施和知识流程上处于不成熟或未发展阶段,而应用管理和支持、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和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则处于正在发展阶段,显示出与印度和新西兰等承接服务外包先进国家的差距明显。
二、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周游,徐丹(2010)认为政府的支持、制造业的强大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尤其电信通讯、能源,交通方面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而且成本低廉)以及高素质、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提供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掌握核心技术、熟练外语的国际型软件开发人才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的缺乏、社会各界对服务外包的内涵、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等的认知程度的不足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纠纷处理机制不规范和监控制度不健全又构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仲丹,程鑫(2009)分析虽然我国的服务外包业结构不断升级、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但我国的服务外包业仍然存在着不具有比较优势、对服务外包的认识不足、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以及接包商服务水平不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较低等方面的劣势,这将极不利于我国外包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ohn Fahy.A Resourced—based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Global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O02,(11).
[2]IDC:外包市场疲软状况有望2010年得到缓解[EB/OL.http://
industry.ccidnet.corn,2009-10-15.[3]周游,徐丹.对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解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李秉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对策分析经济与管理2010-04
[5]余立新.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S W O T 分析产业研究2009-05
[6]吴勤学,王晓芳.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商业研究2009-03
[7]魏琪汶.对中国服务外包现状的思考科技资讯2009
[8]周燕,王媛媛.中国服务外包现状与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7期
[9]仲丹,程鑫.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及
对策研究商业现代化2009-02
[10]林国,刘磊.中国服务外包劣势及对策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3期
[11]肖爱华,翟东昌.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前景分析与模式研究经济管理与改革发展2010 [12]刘胜男.浅述中国服务外包学术争鸣2010年第5期
[13]孙红日,孔陆宏,孟旭凤.提升和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对策分析产经透视
2010年第4期
[14]詹晓宁,妍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5(4)
[15]张士卫,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07.
[16]佚名:《印度基础设施落后拖经济后腿》,http'.//www.nihaotw.com/jm/jmfl
/twyx200805/t20080504 351490.htm。
[17]张燕敏.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管理科学2009
[18]佚名.新形势下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服务外包专栏2010
[19]卢建平.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助推制造
业全面升级中国服务贸易网2010
[20]赵新远.全球法律服务外包市场:危机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服务贸易网2010
[21]佚名.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服务贸易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