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指南(送电线路部分)

合集下载

南网最新2012版输电线路作业指导书合集A

南网最新2012版输电线路作业指导书合集A

第1部分:输电线路普通基础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01目次1适用范围 (3)2编写依据 (3)3作业流程 (4)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5作业准备 (5)6作业方法 (6)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4)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阶梯式直柱基础、板式柔性基础、等截面斜柱基础、变截面斜柱基础、插入式基础等。

混凝土强度一般采用C15、C20及C25级,垫层采用C10级。

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3作业流程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普通基础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普通基础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1-01/01 SDXL-ZW-GY-01~08/08),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出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人员配备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表5-2(续)6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6.1.1技术资料(1)铁塔基础及塔腿编号以面向线路前进方向(即杆塔号递增方向)为准,顺时针方向转动分别为Ⅰ、Ⅱ、Ⅲ、Ⅳ(见图6-1),线路左右转角亦以面向前进方向为准。

图6-1铁塔基础及塔腿编号准则示意图(2)基础施工前,一定要结合现场地形条件、设计腿长、基础型式及基础标高进行全面复核,如有出入或疑问,请及时告知项目部复核检查并通知设计单位。

清水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清水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2012 年示范工程样板点施工作业指导书清水混凝土目录1 适用范围 (1)2 编写依据 (1)3 作业流程 (1)4 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 (2)5 作业准备 (8)6 作业方法 (9)7 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8)8 成品工艺要求 (29)9 成品展示 (29)1适用范围适用于 110~500kV 电网工程的房屋建筑梁板、柱,设备基础(外露部分),户外构支架保护帽和防火墙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的施工。

2编写依据表 2—1 编写依据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 3-1。

1开始测量放线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制作与安装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处理完成图 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4.1清水混凝土的模板安装与拆除,钢筋制作与安装、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户外构支架及设备基础和防火墙的施工,施工前施工项目部根据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按《指南》中与清水混凝土的模板安装与拆除,钢筋制作与安装、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户外构支架及设备基础和防火墙的施工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BDTJ-ZW-07-01/01、 BDTJ-ZW-08-01/01、BDTJ-ZW-09、28-01/01、BDTJ-ZW-24-01/01、BDTJ—ZW-26-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各种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 天,超过2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3675.1人员配置8表 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6作业方法6.1测量放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立轴线控制桩及高程控制点。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主网部分)中国南方社购有限矗任公简电网Jttftift工柞业指导书公用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编码:DLJB-ZW-14目录1. 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编写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作业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 作业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1人员配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1 资料验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2 外观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2.1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2.2 端子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3 直流电源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4 绝缘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4.1 屏柜接线前绝缘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4.2 屏柜接线前外部回路绝缘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6.5 电压互感器及二次回路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5.1 电压互感器极性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5.2 绕组接线核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5.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5.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6 PT并列装置功能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6.7 PT 刀闸、接地刀闸二次回路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8 信号回路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9 端子紧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10 电压回路通压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11 试验接线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12 并网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6.13 带负荷测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7-1 质量控制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公用部分保护的验收检验。

南网最新2012版输电线路作业指导书合集(下)

南网最新2012版输电线路作业指导书合集(下)

第1部分:输电线路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07目次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71)2编写依据 (71)3作业流程 (72)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72)5作业准备 (74)6作业方法 (75)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81)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1工程简述包括:工程的总体情况,铁塔设计型号,工程量,地形等。

1.2铁塔配置表1-1铁塔配置表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3作业流程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 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7-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人员配备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表5-2(续)6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6.1.1技术准备6.1.1.1铁塔组立施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1.1.2施工人员熟悉铁塔组装施工图纸,并对所负责铁塔组立的桩位的地形、地貌、适宜采用哪种组立方法,应做到心中有数。

6.1.1.3做好立塔试点工作。

每个立塔组对每种塔型的首基都要进行试点。

立塔试点需项目部技术、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施工队长、技术员、治安员及工程监理人员参加。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01 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1 总的部分 (1)1.1设计依据 (1)1.2站址概况 (4)1.3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设计应用 (21)1.4技术经济指标 (22)1.5对可研批复、反措、强条的执行情况 (24)1.63C绿色电网建设(变电站绿色部分)评价指标执行情况 (25)1.7示范工程样板点复制情况 (25)1.8闲置物资产生和再利用 (26)1.9南网品类优化物资应用情况 (26)1.10存在问题及建议 (26)2 电力系统 (27)2.1系统概述 (27)2.2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7)2.3建设规模 (33)2.4主要电气参数及设备选择 (34)3 电气一次部分 (39)3.1标准设计应用情况 (39)3.2电气主接线 (43)3.3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44)3.4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47)3.5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9)3.6站用电及照明 (51)第 i 页3.7防雷接地 (51)3.8电缆设施 (53)3.9临时停电过渡方案及措施 (53)3.10样板点实施内容 (53)3.11综合布线 (56)4 系统及电气二次 (57)4.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7)4.2系统调度自动化 (60)4.3通信 (68)4.4计算机监控系统 (87)4.5元件继电保护 (93)4.6直流电源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94)4.7辅助系统 (96)4.8二次设备布置 (97)5 土建部分 (101)5.1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101)5.2建设用地规模 (106)5.3建筑 (110)5.4结构 (114)6 水工及暖通部分 (117)6.1站区供、排水条件 (117)6.2给水系统 (118)6.3排水系统 (118)6.4防洪排涝 (119)6.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20)7 消防部分 (122)7.1概述 (122)7.2消防措施 (122)8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 (125)8.1环境保护 (125)8.2水土保持 (127)8.3节能减排 (129)9 劳动安全卫生及安健环设施标准 (133)9.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任务和目的 (133)9.2工业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133)9.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对策措施 (133)9.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135)10 主要施工方案及大件设备运输 (137)10.1主要施工方案 (137)10.2大件设备运输 (137)11四节一环保评价分析 (139)11.1绿色评价等级目标 (139)11.2评价指标执行情况及等级划分 (139)附件: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文件,《关于印发阳江110千伏温泉(那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阳供电计【2017】20号)第 iii 页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2月1日起实施;◆《建设项目(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2004年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6年版)。

2012年版站电气工程HWS点设置(电气安装)

2012年版站电气工程HWS点设置(电气安装)

惠州110kV荃湾变电站工程WHS质量控制点设置表(电气安装部分)批准:审核:编写:陕西天龙输变电建设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五月工程编号质量控制项目划分控制点统计控制表编号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W H S01 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7 0 301 主变压器安装 2 301 主变压器本体安装(2台主变压器) 1 S01102 主变压器器身检查(2台主变压器) 1 S01203 主变压器附件安装(2台主变压器) 1 W01304 主变压器注油及密封试验(2台主变压器) 1 S01305 主变压器整体检查(2台主变压器) 1 W01402 1号、2号主变压器系统附属设备安装 501 主变压器中性点隔离开关安装(110kV 2组) 1 W022-103 主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安装(110kV 2组) 1 W024-105 主变压器中性点母线安装(2组)1 W027-107 主变压器就地控制柜及端子箱安装(2组) 1 W034-108 主变压器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2组) 1 W035-1 02 保护、控制及直流设备安装 6 0 001 主控室、继电器室设备安装 301 控制屏、保护屏安装(主控室3列) 1 W034-202 整流逆变类盘柜安装(主控室第4列) 1 W034-303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4列) 1 W035-202 蓄电池组安装 301 蓄电池台架安装(2组) 1 W033-102 蓄电池安装(2组) 1 W033-203 蓄电池充、放电(2组) 1 W033-3 03 10kV配电装置安装 4 0 0质量控制项目划分控制表编号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WH S 0410kV 配电柜安装4 01 配电柜安装(41面) 1 W019-1 02 硬母线安装1 W028-1 03 真空断路器检查(36台) 1 W02004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4列)1W035-204 110kV 封闭式组合电器安装 6 0 1 01 110kV 封闭式组合电器检查安装 01 基础检查及设备支架安装(2组) 102封闭式组合电器本体检查安装(2组) 1 S01402 110kV 封闭式组合电器配套设备安装 301 电压(电流)互感器安装(2组) 1 W023-7 02 避雷器安装(2组)1 W024-303 引下线及设备连线安装(2组) 1 W027-504悬式绝缘子串安装(2组)W037 03 110kV 封闭式组合电器控制设备安装 2 01 控制柜及端子箱安装(2组) 1 W034-602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2组)1W035-205 站用配电装置安装 4 0 0 01站用变压器安装1 02 干式变压器安装(2台) 1 W016 02站用低压配电装置安装3 01 低压配电盘安装 1 W034-7 02 硬母线安装(2段) 1 W028-203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 1 W035-306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 7 0 0 01干式电抗器安装201 干式电抗器安装(4组)1W017质量控制项目划分控制表编号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W H S 02 硬母线安装(4组) 1 W028-203电容器间隔安装4 01 电容器组安装(4组) 1 W025-1 02 放电线圈安装(4组) 1 W025-2 03 接地开关安装(4组) 1 W025-3 04 硬母线安装(4组) 1 W028-204网栏安装1 01 网栏安装检查(4套) 1 W025-407 全站电缆施工 4 0 0 01电缆管配制及敷设01 电缆管配制及敷设(4个区) 02电缆支架安装01 电缆支架安装(4个区) 03电缆敷设1 01 电缆敷设(4个区) 1 W031-104 电力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1 01 电力电缆终端制作安装(10kV 电压区8根0.4kV 动力电缆2根) 1 W031-405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安装1 01 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安装(4个区) 1 W031-407电缆防火与阻燃1 01 电缆防火与阻燃(4个区) 1 W032 08 全站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1 1 0 02接地装置安装1 1 01 屋外接地装置安装(2个区) 1 H007 02 屋内接地装置安装(8个设备室) 1 W030 09 通信系统设备安装3 2 002通信二次设备安装12质量控制项目划分控制表编号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W H S 01 SDH 、PCM 设备安装 1 H058 02 交换设备安装 1 H059 03 站内管道光缆敷设 1 W031 04 直流电源施工 03通信蓄电池安装1 01 免维护蓄电池安装 1 W033-204通信系统接地101 通信室防雷接地施工1W030WHS 控制点汇总表工程编号 质量控制项目划分控制点统计 单位工程 W H S 01 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 7 0 3 02 保护、控制及直流设备安装 6 0 0 03 10kV 配电装置安装 404 110kV 封闭式组合电器安装 6105 站用配电装置安装 4 0 0 06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 7 0 0 07 全站电缆施工4 0 0 08 全站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1 1 0 09通信系统设备安装3 2 0 合 计4234备注:本工程电建工程WHS 质量控制点共 49 个。

2012年电力行业火电送变电工程优秀勘测优秀设计优秀标准

2012年电力行业火电送变电工程优秀勘测优秀设计优秀标准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通讯自动化工程
成都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
西南电力设计院
风电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东北电力设计院
计算机软件
EPMS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发电工程智能P&ID协同设计平台
西北电力设计院
支吊架设计软件2010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燕山湖发电厂2×600MW新建工程
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华润电力菏泽电厂一期工程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江西贵溪电厂“上大压小”工程
中南电力设计院
国电宝庆电厂一期(2×660MW)工程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境外发电工程
BEKIRLI2×600MW超临界燃煤电站#1机组
2012年度电力行业(火电、送变电工程)
优秀勘测、优秀设计、优秀标准设计、优秀计算机软件
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发电工程
铜陵发电厂六期“上大压小”改扩建2×1000MW机组工程
西北电力设计院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徐州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
华东电力设计院
南京热电厂2×600MW上大压小工程
华东电力设计院
火电、输变电工程经济评价软件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标准设计
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D-ZD2010)
华东电力设计院
二等奖
发电工程
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大代小”技术改造工程
东北电力设计院
华能左权电厂一期2×600MW机组工程

设计手册2012

设计手册2012

§1 架空配电线路1.1设计气象条件参照通州地区多年的运行经验,本地区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取为《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中所列的典型Ⅳ级气象区,气象参数如下:1.2风荷载计算1.2.1风载体型系数c风吹到建筑物表面引起的压力或吸力反应与原始风速算得的理论风压比值,称为风载体型系数。

导线、避雷线风载体型系数c,采用下列数值:线径<17mm:1.2线径≥17mm:1.1覆冰(不论线径大小):1.2杆(塔)身的风载体型系数c,采用下列数值: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杆:0.6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杆:1.4角钢铁塔:1.4(1+η)η为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一般采用表1-2-1所列数值。

表1-2-1 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降低系数ηk桁架前后面的距离(m);h为桁架迎风面宽度(m)。

1.2.2风荷载计算电杆、导线的风荷载可按下式计算:W=9.807cFv2/16W——电杆或导线的风荷载(N);c——风载体型系数,按1.2.1选取;F——电杆杆身侧面的投影面积或导线直径与水平档距的乘积(m2);水平档距l h=(l1+l2)/2,式中l1、l2分别为电杆两侧的档距;v——设计风速(m/s)。

1.3导线1.3.1导线设计安全系数表1-3-1 导线设计最小安全系数1.3.2导线常用参数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线物理特性参数及长期允许载流量可按下述表格进行选取。

表1-3-2 铝绞线的弹性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弹性系数适用于受力在15%~50%计算拉断力的铝绞线。

表1-3-3 钢芯铝绞线的弹性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弹性系数适用于受力在15%~50%计算拉断力的铝绞线。

表1-3-5 钢芯铝绞线物理特性参数及长期允许载流量表1-3-6 单芯架空绝缘线参考载流量(A)(环境温度30℃)表1-3-7 架空绝缘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K1——PE、PVC绝缘的架空绝缘电线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K2——XLPE绝缘的架空绝缘电线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指南送电线路部分目录1概述 (2)2样板点 (2)2.1 基础 (2)2.1.1质量目标 (2)2.1.2设计要求 (2)2.1.3样板图片 (3)2.2 基础保护帽 (3)2.2.1质量目标 (3)2.2.2设计要求 (3)2.2.3样板图片 (4)2.3弧垂控制 (4)2.3.1质量目标 (4)2.3.2设计要求 (5)2.3.3样板图片 (6)2.4 接地引下线 (7)2.4.1质量目标 (7)2.4.2设计要求 (7)2.4.2样板图片 (8)2.5 引流线 (8)2.5.1质量目标 (9)2.5.2设计要求 (9)2.5.3样板图片 (12)2.6 排水沟 (12)2.6.1质量目标 (12)2.6.2设计要求 (12)2.6.3样板图片 (14)2.7 挡土墙 (14)2.7.1质量目标 (14)2.7.2设计要求 (14)2.7.3样板图片 (15)2.8 护坡 (16)2.8.1质量目标 (16)2.8.2设计要求 (16)2.8.3样板图片 (18)2.9 设备标示 (18)2.9.1设备标示设计基本要求 (18)2.9.2设备标示安装要求 (19)2.10 环境保护 (19)2.10.1质量目标 (19)2.10.2设计要求 (19)2.10.3样板图片 (20)1概述本专题为送电线路工程样板点标准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保护帽、接地引下线、引流线安装、排水沟、挡土墙与护坡、设备标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做法,通过相关规定总结输电线路工程精细化要求,用以指导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标准。

2样板点2.1基础示范目标:棱角方正,顶面平整,表面光滑,无麻面、蜂窝、露筋。

2.1.1质量目标基础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外表清洁、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表面无砂带、黑斑和明显气泡,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

2.1.2设计要求基础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基础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配料施工,严格控制水灰比,并保证现场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2)材料要求如下:水泥:采用P.O 42.5水泥;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碎石:粒径20~40mm(对灌注桩基础为5~32mm),含泥量不大于2%;水:自来水或不含有毒害物质的洁净水。

3)拆模后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偏差控制要求:基础埋深:+100mm,0;现浇基础断面尺寸允许偏差-1%;立柱断面尺寸允许偏差-1%;立柱高度允许偏差为-1%;立柱倾斜允许偏差为1%;承台断面尺寸允许偏差为-1%;承台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梁断面尺寸允许偏差为-1%;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允许偏差±2‰,高塔±0.7‰;基础顶面高差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同组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5mm;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允许偏差:顺线路≤30mm,横线路≤30mm;整基基础扭转允许偏差:一般≤10′,高塔≤5′。

2.1.3样板图片基础成品图见图2.1-1所示。

图2.1-1 基础成品图2.2基础保护帽示范目标:统一保护帽外形;保护帽棱角方正,表面光滑,无麻面,不积水。

2.2.1质量目标保护帽尺寸应保证塔脚板和地脚螺栓保护厚度不小于30mm。

保护帽外表清洁、色泽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表面无砂带、黑斑和明显气泡,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

2.2.2设计要求基础保护帽基本要求如下:1)保护帽强度等级同基础混凝土。

2)材料要求:水泥:采用P.O 32.5、42.5水泥;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细石,粒径5-20mm,含泥量不大于2%;水:自来水或不含有毒害物质的洁净水。

3)保护帽尺寸应保证塔脚板和地脚螺栓保护厚度不小于30mm。

2)混凝土要控制好其和易性,搅拌要均匀,达到设计配合比要求。

3)浇筑时振捣密实,基础顶面用原浆收光。

4)保护帽的上部应做散水坡度,以保证雨水的流淌。

5)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

2.2.3样板图片基础保护帽成品图见图2.2-1所示:图2.2-1基础保护帽成品图2.3弧垂控制示范目标:弧垂一致。

2.3.1质量目标弧垂控制须达到设计要求值,保证导线对地、树木、建筑物和交叉跨越物的电气距离满足要求,同时保证铁塔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2.3.2设计要求1)连续档的导地线弧垂按照导地线张力弧垂放线表施工,并考虑导地线初伸长的影响,施工时采用降温法补偿。

2)需放松导地线的孤立档的弧垂按照孤立档导地线张力弧垂放线表施工,安装时过牵引长度不允许超过设计允许值。

3)对已运行多年的线路,利用原有导地线调整弧垂时不必考虑降温法补偿初伸长的影响。

4)线路跨越大河、高压线、铁路、重要公路等重要交叉物,架线后要复测交叉点下导线的标高,并折算到最大弧垂时的标高,以校核净空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紧线顺序:先紧地线,后紧导线。

对单回路线路导线,先紧中相线,后紧边相线;对双回路或多回路导线,按先紧左、右上相,再紧左、右中相,最后紧左、右下相的顺序。

6)分裂导线紧线时,各子导线牵引系统应做到基本同步收紧,同步看弛度。

当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规定及验收规范要求时,进行画印,设置过轮临锚。

7)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b 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c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可选3~4档;d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e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8)紧线弧垂在挂线后应随即在该观测档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2.3-1的规定;表2.3-1 弧垂允许偏差线路电压等级110kV 220kV及以上允许偏差 +5%,-2.5% ±2.5%b 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其正偏差不应超过1m。

9)导线或架空地线各相间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当满足第8)条的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偏差最大值不应超过下列规定:a 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2.3-2的规定;表2.3-2 弧垂允许偏差线路电压等级110kV 220kV及以上相间弧垂允许偏差值(mm)200 300注:对架空地线是指两水平排列的同型线间b 跨越通航河流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应为500mm。

10)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应力求一致,在满足第9)条弧垂允许偏差标准时,其相对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不安装间隔棒的垂直双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间的弧垂允许偏差为+100mm;b 安装间隔棒的其他形式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220kV为80mm;330~500kV为50mm。

2.3.3样板图片图2.3-3弧垂控制实例2.4接地引下线示范目标:接地引下线连接可靠、位置统一、顺畅美观。

2.4.1质量目标接地引下线应保证接地网与铁塔塔身可靠连接,并应保持流畅美观。

2.4.2设计要求为降低线路上的雷击跳闸率,需保证接地网与铁塔塔身可靠连接,接地引下线设计基本要求如下:1)接地引下线的接地引板采用双螺栓与铁塔连接,以保证接地接引下线与铁塔塔身可靠连接。

2)接地引板与接地引下线的焊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的焊接长度不得小于80mm,镀锌圆钢接头处应两面施焊,焊接前清除表面的铁锈、污物等。

图2.4-1接地引下线加工示意图2.4-2接地引下线安装示意图3)、接地引下线、接地引板及接地螺栓均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

4)、镀锌圆钢焊接时破坏防腐层,应在焊痕外100mm范围内做防腐处理。

5)、接地引下线应沿塔身外侧统一敷设,且应紧贴塔身、保护帽和基础,并保持流畅美观。

6)接地引下线采用统一弯曲设备冷弯,弯曲前测量好引下线各部分的尺寸,并在引下线上做好标记,接地引下线弯曲美观、统一。

7)接地螺栓必须紧固到位,接地扁钢紧贴塔材,且特别注意在接地扁钢上涂导电膏。

8)接地引下线出土位置与杆塔连接位置在同一侧面,露出地表部位应平直美观。

2.4.2样板图片图2.4-3接地引下线安装实例2.5引流线示范目标:引流板光面连接。

整体自然下垂,顺畅美观,无扭曲、硬弯。

2.5.1质量目标引流线安装须保证引流线对杆塔构件的电气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并保证引流线流畅美观。

2.5.2设计要求1)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引流线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2.5.1中的规定。

表2.5.1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间隙(m)工况110kV 220kV 500kV工频电压0.25 0.551.20(1.30)操作过电压0.70 1.452.50(2.70)雷电过电压 1.00 1.90 4.10带电作业 1.00 1.8 3.20注:带电检修空气间隙不包括人体活动范围,所以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0.5m,相应的气象条件为:气温t=15°C,风速V=10m/s。

500kV空气间隙栏中,括号外数据适合于海拔不超过500m的地区,括号内数据用于海拔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

2)海拔超过1000m地区,引流线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应满足设计值要求。

3)为减小引流线悬垂串偏角和防止振动时金具零件之间可能产生的火花放电而引起的无线电干扰,引流线悬垂串加装重锤。

耐张塔引流线悬垂绝缘子串安装数量详见《杆塔明细表》卷册。

四分裂 双分裂 单导线图2.5-1 四分裂、双分裂、单导线引流线悬垂绝缘子串组装示意图4)为保持分裂子导线的间距,引流线需加装跳线间隔棒或并沟线夹4~5只,安装数量及间隔棒次档距见如下示意图:图2.5-2 四分裂导线引流线安装示意图(一)图2.5-3 四分裂导线引流线安装示意图(二)图2.5-4 四分裂导线引流线安装示意图(三)图2.5-5 双分裂导线引流线安装示意图(一)5)引流线安装要畅顺美观,引流线悬垂绝缘子串的偏角宜控制在15度以内。

6)引流线线体(导线)材料的选择,宜选用未受过张力作用的放线后剩余在原线轴盘绕着的导线短头,以使引流线安装完后能呈自然匀称的下垂状态。

7)在塔下先将引流线导线的一端压好设备线夹,压接时要注意引流线联板与导线耐张线夹联板结合面的方向并按子导线编号,且顺导线自然弯曲的方向,做到安装后导线不扭劲。

8)将一端悬挂着的引流线导线用大绳吊起,依照引流线设计弛度和电气间隙的要求,顺着导线的自然弯曲角度,细心地模拟到另一侧相应的耐张线夹引流线联板处,确定割线位置划印,并标明跳线连板压接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