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8附属设施30
附录A典型气象区31
附录B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32
附录C各种绝缘子的m1参考值33
附录D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35
附录E基础上拔土计算容重和上拔角36
附录F弱电线路等级37
附录G公路等级38
附录H用词和用语说明39
参考文献40
条文说明41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
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9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864—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110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技术规定和要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计算公式。适用于新建110kV、220kV、330kV、500kV和750kV交流输电线路设计,对已建线路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参照本规定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 5582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 5582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 5582引言: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输电方式,其电气设计规程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设计规程5582的要点和内容。

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线路的电气安全,避免发生电弧灾害和其他安全事故。

2. 经济性原则: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3.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考虑线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线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二、设计参数1. 电气参数:包括线路的电压等级、频率、额定电流、短路电流等,这些参数是确定线路设计的基础。

2. 线路结构参数:包括线路的跨越距离、导线间距、杆塔高度等,这些参数决定了线路的电气性能和结构强度。

3. 线路环境参数: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环境温度等因素,这些参数对线路的绝缘性能和输电能力有重要影响。

三、线路设计要求1. 线路结构设计:根据线路的电气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合适的线路结构,包括杆塔类型、导线规格、绝缘子选择等。

2. 导线选择:选择合适的导线,应考虑导线的导电能力、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耐风振能力等。

3. 绝缘设计:根据环境参数和导线电压等级,选择适当的绝缘子,并保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满足要求。

4. 接地设计:合理设计接地装置,确保线路的接地电阻符合规定,提高线路的抗雷击和抗干扰能力。

5. 线路保护设计:根据线路的电气参数和故障类型,设计合适的保护装置,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出线设计:合理安排线路的出线点和出线方式,确保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四、设计流程1. 确定设计任务和要求;2. 收集和分析线路的基础数据,包括电气参数、环境参数等;3. 根据设计要求和线路数据,进行线路结构设计和导线选择;4. 进行绝缘、接地和保护等设计;5. 进行线路的出线设计;6. 编制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7. 审查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8. 施工和验收。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目录前言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 1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2 第一节路径的选择 2 第二节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2 第三节导体的应力及弧垂 4 第四节杆塔的选择7 第五节杆塔基础设计11 第六节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13 第七节防雷防振及接地保护装置的选择16 第三章计算任务书18 第一节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计算部分18 第二节导线的应力及弧垂计算20 第三节导线的防振设计27 第四节杆塔头部尺寸校验29 第四章结束语31 参考资料31 附录一弧垂应力曲线图32 附录二杆塔一览图33 附录三杆塔基础34 附录四绝缘配合35 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一、设计情况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城市电网难以满足工业用电及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的需求,需新建一110kV架空线路,该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输电方式,线路总长5km,输送功率20MW,功率因数0.8,最大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

该地区用电量年增长率为18%。

该地区处于平原,该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土质含沙量大,地下水位较浅。

二、设计气象条件表1-1 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气象条件类别气温(ºC)风速(m/s) 覆冰厚度(mm) 最高气温+40 0 0 最低气温-20 0 0 最大风速-5 30 0 覆冰情况-5 10 10 年平均气温+15 0 0 外过电压+15 10 0 内过电压+15 15 0 安装情况-10 10 0 冰的比重0.9g/cm3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路径的选择该线路从110kV(A站)构架出线至110kV (B站)进线构架线路全长5km,全线经过的地区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河流,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

沿途有公路到达,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施工、运行、维护。

经工作人员对本地地形反复考察绘制出的路径图如下所示。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规定。
术语
3.1.1
架空输电线路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架设于地面上,空气绝缘的电力线路。
3.1.2
弱电线路telecommunication line
泛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700—1988碳素结构钢
目次
前语和符号1
4总则4
5路径4
6气象条件5
7导线和地线6
8绝缘子和金具9
9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10
10导线布置13
11杆塔型式15
12杆塔荷载及材料15
13杆塔结构设计基本规定21
14基础设计24
15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25
16环境保护30
17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30
3.1.10
不溶物密度(简称灰密)non-soluble deposit density(NSDD)
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性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一般表示为mg/cm²。
3.1.11
重力式基础weighting foundation
基础上拔稳定主要靠基础的重力,且其重力大于上拔力标准值的基础。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非居民区。

±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一、前言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作为重要的电力输电通道,其设计规程的制定对于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力求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线路的各种因素,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依据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并参考国际上成熟的设计经验。

根据《电气设计规范》和《电力线路设计规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线路运行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线路的环境影响、自然灾害等安全因素,做好充分的安全预防措施。

2.可靠性原则:保证线路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尽可能减少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线路中断。

3.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线路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线路的效益。

四、环境因素考虑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线路的走向和杆塔的布设方式,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线路参数确定1.跨越距离: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跨越距离应根据地形、气候、线路电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线路高度:线路的导线及地线的悬挂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特殊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3.悬挂点距离:考虑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定导线的悬挂点距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导线之间的间隙。

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设计应满足承受线路跨越、风载、冰载等荷载,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杆塔的外形应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七、导线选择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应选择具有足够机械强度、抗腐蚀性和传导性的导线,以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

导线的横截面积应根据线路的电流负荷进行合理选择。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一、引言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旨在规范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确保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等要求。

该规程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

二、输电线路的选择与布置1. 输电线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线路长度、负荷容量、地形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路类型和电缆型号。

2. 输电线路的布置应遵循最短距离原则,并考虑地形、环境、施工等因素,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三、导线的选择与设计1. 导线的选择应根据负荷容量、输电距离、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以确保导线的安全运行。

2. 导线的绝缘设计应满足相应的绝缘强度要求,保证线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四、杆塔的设计与施工1. 杆塔的设计应满足荷载要求,考虑地震、风压等因素,确保杆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杆塔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

五、线路的地线设计1. 线路的地线设计应满足保护接地的要求,减少因雷击等因素引起的故障。

2. 地线的敷设应符合要求,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绝缘子的选择与布置1. 绝缘子的选择应考虑电压等级、污秽等级等因素,确保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满足要求。

2. 绝缘子的布置应遵循电场强度均匀分布原则,减少因电压过高引起的击穿故障。

七、设备的选型与配置1. 设备的选型应根据电流容量、短路电流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设备的配置应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八、综合布线与防雷设计1. 综合布线应考虑线路的走向、绝缘子串型、相序等因素,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2. 防雷设计应满足相关的防雷要求,减少因雷击引起的故障。

九、附录附录中提供了一些典型线路的设计示例,供设计人员参考。

结语: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的制定对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实际设计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础设计规程对于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展开论述,包括基础设计的目的和原则、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等内容。

一、基础设计的目的和原则1.1基础设计的目的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确保输电线路在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基础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1.2基础设计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基础设计必须确保输电线路在各种自然灾害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可靠的运行。

(2)经济性原则:基础设计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可持续性原则:基础设计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设计参数的选择2.1基础类型和材料选择在进行基础设计时,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输电线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材料。

例如,对于软土地质区域,需要采用桩基础或者扩大底板基础来提高承载力,对于岩石地质区域可以考虑直接基础或者桩承台基础。

而对于基础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2.2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计算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基稳定性和输电线路的荷载情况。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基沉降、地震和风荷载等因素,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基础尺寸计算基础尺寸计算是基础设计的关键步骤,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输电线路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在进行基础尺寸计算时,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载荷情况、地基情况和地震作用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基础尺寸,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3.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前提,其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地质条件,确定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并为后续的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LGJ-185/45,VIII区) 学生姓名刘光辉学号**********系、专业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尹伟华2013年1月6日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学生姓名宁文豪学号1041201185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输电线路班题目名称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一、学生自我总结二、指导教师评定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本课程设计是绘制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先查有关《规程》得到譬如气象、导线的有关参数,再用列表法求得临界档距,并判断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关于状态方程式的求解,要利用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界档距;状态方程式;应力弧垂曲线目录摘要 (I)1有关参数 (1)1.1 气象条件 (1)1.2导线相关参数 (1)1.3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 (1)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4)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6)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9)5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有关参数1.1气象参数查《规程》得典型气象区ⅤIII的计算用气象条件,如表1-1所示。

1.2导线相关参数查《规程》LGJ-185/45导线的有关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LGJ-185/45导线有关参数1.3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1)自重比载γ1(0,0)=(gq/A)⨯10-3=36.51⨯10-3 MPa/m2)冰重比载γ2(15,0)=27.728b(b+d)/A⨯10-3=63.17⨯10-3 MPa/m3)垂直总比载γ3(15,0)=γ1(0,0)+γ2(15,0)=99.68⨯10-3 MPa/m4)无冰风压比载。

设θ=900,因导线外径d=19.60mm>17mm,则风载体型系数μsc=1.1,110kV线路,风载荷调整系数βc=1.0,基本风压Wυ=υ2/1.6。

所以:安装风速为υ=10m/s 时,查表得f α=1.0。

所以:γ4(0,10)=c βf αcs μd A W 10sin 2θ310-⨯=5.92310-⨯ MPa/m内过电压风速为υ=15m/s ,查表得f α=0.75,所以:γ4(0,15)=c βf αcs μdAW 15sin 2θ310-⨯=9.98310-⨯ MPa/m 当风速为最大风速υ=30m/s 时,基本风压为30W =υ2/1.6=562.5 Pa 计算强度时,查表得f α=0.75,所以:γ4(0,30)=c βf αcs μdAW 30sin 2θ310-⨯=39.923310-⨯ MPa/m 计算风偏时,查表得f α=0.61γ4(0,30)=c βf αcs μdAW 30sin 2θ310-⨯=32.47310-⨯ MPa/m 5)无冰综合比载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是架空线自重比载和无冰风压比载的矢量和,即 安装有风时γ6(0,10)==⨯+=+-32224211092.551.36)10,0()0,0(γγ36.99310-⨯ MPa/m内过电压时γ6(0,15)==⨯+=+-32224211098.951.36)15,0()0,0(γγ37.85310-⨯ MPa/m最大风速,计算强度时γ6(0,30)==⨯+=+-322242110923.3951.36)30,0()0,0(γγ54.10310-⨯ MPa/m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γ6(0,30)==⨯+=+-32224211047.3251.36)30,0()0,0(γγ48.86310-⨯ MPa/m6)覆冰风压比载风速V=15m/s ,架空线覆冰时,架空线外径由d 变为(d+2b ),风载荷调整系数βc =1.0,基本风压W υ=υ2/1.6。

规程规定,无论线径大小,覆冰时的风载体型系数一律取为μsc =1.2;计算强度时αf =1.0,所以γ5(15,15)=c βf αcs μd A W 15sin 2θ310-⨯=36.74310-⨯ MPa/m计算强度时αf =0.75,所以γ5(15,15)=c βf αcs μd A W 15sin 2θ310-⨯=27.55310-⨯ MPa/m 7)覆冰综合比载覆冰综合比载是架空线的垂直总比载和覆冰风压比载的矢量和。

计算强度时γ7(15,15)==⨯+=+-32225231074.3668.99)15,15()0,15(γγ106.235310-⨯ MPa/m 计算风偏时γ7(15,15)==⨯+=+-32225231055.2768.99)15,15()0,15(γγ103.417310-⨯ MPa/m 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比载汇总表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1)可能成为控制条件的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有风和年均气温,整理该典型气象区四种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下表2-1。

(2)计算有关比载和比值γ/[σo ],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2。

()按等高悬点考虑,计算有效临界档距的公式为[][]()[][][]⎥⎥⎦⎤⎢⎢⎣⎡⎪⎪⎭⎫⎝⎛-⎪⎪⎭⎫ ⎝⎛-+-=20200024i i j j i j i j ij E t t E l σγσγασσ若两种控制条件下的架空线许用应力相等,即[][][]000σσσ==j i 则[]()22024i j i j ij t t l γγασ--=利用上式计算得各临界档距为[][]()[][][]⎥⎥⎦⎤⎢⎢⎣⎡⎪⎪⎭⎫ ⎝⎛-⎪⎪⎭⎫ ⎝⎛-+-=20200024a a c c a c a c ac E t t E l σγσγασσ =虚数[]()22024ab a b ab t t l γγασ--==537.742m []()22024a d a d ad t t l γγασ--==86.113m [][]()[][][]⎥⎥⎦⎤⎢⎢⎣⎡⎪⎪⎭⎫ ⎝⎛-⎪⎪⎭⎫ ⎝⎛-+-=20200024b b c c b c b c bc E t t E l σγσγασσ=虚数[]()22024bd b d bd t t l γγασ--==0 [][]()[][][]⎥⎥⎦⎤⎢⎢⎣⎡⎪⎪⎭⎫ ⎝⎛-⎪⎪⎭⎫ ⎝⎛-+-=20200024c c d d c d c d cd E t t E l σγσγασσ=140.150m得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如下表2-3所示。

表2-3 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因为在某条件栏中,存在临界档距为虚数或者0的情况,则该栏的条件不起控制作用,应当舍去。

容易看出l cd =140.15m 为有效临界档距。

当实际档距cd l l ≤,最大风速为控制条件;当实际档距cd l l ≥,最厚覆冰为控制条件; (4)计算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和弧垂以各档距范围的控制条件为已知条件,有关数据如下表2-4所示。

表2-4 已知条件及参数以各气象条件为待求条件,已知参数如表2-5所示。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利用状态方程式,求的各待求条件下的应力和弧垂,由于计算量非常大,为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精度,减少误差;以下数据是采用软件计算求的。

表3-1 LGJ-185/45型导线应力弧垂计算根据表3-1,绘制导线应力弧垂曲线(手绘)。

图示说明,σ1为外过无风应力,σ2为覆冰有风和覆冰无风应力,σ3为最大风应力,σ4为年均气温应力,σ5为最低气温和事故应力,σ6为安装时应力,σ7为最高气温应力,σ8为外过有风应力,σ9为操作过电压应力。

f1为外过无风时弧垂,f2为最高气温是弧垂,f3为覆冰无风时弧垂。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绘制安装曲线时,以档距为横坐标,弧垂为纵坐标,一般从最高施工气温至最低施工气温每隔10℃绘制一条弧垂曲线。

应用状态方程式求解各施工气象(无风、无冰、不同气温)下的安装应力,进而求出相应的弧垂,结果如下表4-1所示f。

100续表5总结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

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092_1999.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2]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3]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4]周振山,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机械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5]孟遂民,李光辉编著,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