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1、利用参数计算导线的许用应力
[ ] p (N /mm 2 ) K
按设计技术规程规定,年运行应力的气象条件采用平均气温, 导线的年平均运行应力不得超过导线瞬时破坏应力上限的 25% 则 [ pj] 25% p (N /mm 2 ) 2、临界档距的判别
为了保证架空线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除需使其应力在任 何气象条件下均不得超过强度许用应力外,应具有足够的耐振能 力取决于年平均运行应力的大小,满足强度条件要求的架空线, 在任何气象情况下的应力均不超过强度许用应力,而耐振条件则 要求架空线在平均气温下的应力不超过年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
第二章.导线的应力及弧垂
架空线路的导线和避雷线,周期性的遭受外部荷载的作用, 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不同的应力。在架空线路机械计算时,应 用“比载”计算机械荷载比较方便。架空线路中相邻两直线杆塔 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档距 L。导线悬挂点到导线最低点的垂直 距离,称为弧垂。当气象条件变化时,导线受温度和荷载的作用, 导线材料的应力,弧垂及线长也将随着变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 导线的应力。也可以根据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 N /mm 2 ) (N /m .mm 2 ) ℃
g /[ ]

最低气温 113.68
35.01 10 3 -20
0.289 10 3
A
年平均气温 71.05
35.01 10 3 +15
0.462 10 3
C
最大风速 113. 68
52.41 10 3 -5
0.529 10 3
B
覆冰
113.68
参考资料
附图
-4-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第一部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 言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第二部分工程概况-、设计情况随着经济发展,负荷增加,近年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避免因线路故障及检修造成对XX变电站停电及线路网架要求,该线路的建设必要性非常大。

本工程线路全线经过地带为平原,沿线植被主要是农田、粮林间作带。

根据通许县城城市整体规划,经过与县城规划部门实地查看,规划部门允许该线路走径。

电压等级:35KV线路回数:本期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35KV输电线路工程单回5.98kM。

导地线型号:导线LGJ-185/30;二、气象条件根据本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经验。

本工程线路所选气象条件为线路所通过地区30年一遇的数值(其值详见下表)。

气象条件一览表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导线和地线:根据规划,新建线路全部采用LGJ-185/30。

导线:按GB1179-83标准推荐用LGJX-185/30钢芯铝(稀土)绞线。

地线:根据Q/GDW179-2008)《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配合表》选用GJ-35(1×7) 镀锌绞线。

导地线定货标记:导线:LGJX-185/30 GB1179-83稀土钢芯铝绞线地线:GJ-35:1×7-2.6导地线参数表注: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35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

35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8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5年的发展需要。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目录前言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 1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2 第一节路径的选择 2 第二节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2 第三节导体的应力及弧垂 4 第四节杆塔的选择7 第五节杆塔基础设计11 第六节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13 第七节防雷防振及接地保护装置的选择16 第三章计算任务书18 第一节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计算部分18 第二节导线的应力及弧垂计算20 第三节导线的防振设计27 第四节杆塔头部尺寸校验29 第四章结束语31 参考资料31 附录一弧垂应力曲线图32 附录二杆塔一览图33 附录三杆塔基础34 附录四绝缘配合35 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一、设计情况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城市电网难以满足工业用电及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的需求,需新建一110kV架空线路,该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输电方式,线路总长5km,输送功率20MW,功率因数0.8,最大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

该地区用电量年增长率为18%。

该地区处于平原,该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土质含沙量大,地下水位较浅。

二、设计气象条件表1-1 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气象条件类别气温(ºC)风速(m/s) 覆冰厚度(mm) 最高气温+40 0 0 最低气温-20 0 0 最大风速-5 30 0 覆冰情况-5 10 10 年平均气温+15 0 0 外过电压+15 10 0 内过电压+15 15 0 安装情况-10 10 0 冰的比重0.9g/cm3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路径的选择该线路从110kV(A站)构架出线至110kV (B站)进线构架线路全长5km,全线经过的地区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河流,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

沿途有公路到达,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施工、运行、维护。

经工作人员对本地地形反复考察绘制出的路径图如下所示。

1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初步设计

1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初步设计

前言近年来,电网的飞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改造投资的加大,客观上对线路设计的速度、质量、准确性和经济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涉及测量、力学计算、气象条件和电气计算等方面,一直都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的难点。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例如,当架空输电线路中的导线和避雷线因常年受到风、冰、低温等气象条件的影响时会造成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断股、断线、金具损坏、相间短路、断杆、倒杆等;冬季,由于输电线路大面积覆冰,导致一些输电铁塔不堪重负而倒塔断线,使电力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供电线路陷于瘫痪,影响生活和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还有由于在施工中对架线弧垂的计算不准确,使配电网线路对地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因此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的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此本次设计将选取一段11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进行初步的计算和设计。

旨在了解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弄清楚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各阶段的基本内容,能够对110kV线路工程设计及其相关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原始资料1.1地形与地貌本线路为宝瑶—桃花110kV线路,沿线地形以丘陵为主,地质以硬塑粘性土为主,夹杂有少量的软塑粘土和风化岩石,海拔在210米~270米之间,地势起伏一般,植被发育较好,植被主要为松、杉、桔树及杂木;线路附近有320国道和207国道以及农村简易公路穿插其中,交通比较方便,便于施工与运行;各种地形所占比例如表1.1与1.2所示。

表1.1 地质情况地质岩石泥水坚土碎石土比例(%)29.4 9.8 41.2 19.6表1.2 地貌情况地形水田丘陵山地比例(%)9.8 72.5 17.71.2水文与地质本线路所经区域无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及可能发生山洪爆发的地带;线路跨越资江,但无大的洪涝灾害。

线路经过地区的区域稳定,地形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多山丘和林田,山坡上植被稀疏,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为黄红壤。

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定稿版

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定稿版

K 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1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划2016年3月29日第一章总说明1.1 概述采油厂油区为近年发展较快区域,电力负荷增长较快,,本次规划分支线采用(LGJ-70mm2或JKLYJ-10/70)。

10KV架空配电线路设计包括架空配电线路的气象条件、导线型号的选取及导线应力弧垂表、多样化杆头布置、预应力及非预应力直线杆的选用、无拉线转角杆及带拉线转角杆的选用、金具及绝缘子选用、绝缘导线防雷、柱上开关及电缆头布置、耐张及分支杆引线布置等。

1.2 气象条件线路所经地段地质采油厂地处境内,沿线为典型的陕北黄土塬、梁、峁地貌。

地形起伏较大,沟壑纵横,冲沟发育,地形较破碎。

海拔高度在1100~1300m,相对高差在50~100m,属于一般山地地形。

土壤电阻率不大于3.0×104Ω.cm具体参数如下:土壤容重γ=16 t/m3 抗剪角β=30°上拔角α=20°地耐力 P=15 t/m22.气象条件气象条件为西北Ⅲ级气象,风速30米/秒,覆冰厚度10mm。

1.3 导线选取和使用1.3.1 导线截面的确定(1)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50、70、95、120、150、185、240mm2等多种截面的导线。

(2)同杆架设的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可以采用50、70、95、120、150、185 mm2等多种截面的导线。

(3)使用时应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3~4种常用截面的导线,可使杆型选择、施工备料、运行维护得以简化。

1.3.2 导线型号选取、导线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1)出线走廊拥挤、树线矛盾突出、人口密集的城区、集镇推荐采用JKLYJ系列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出线走廊宽松、安全距离充足、空旷的乡村地区均可采用裸导线。

110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过程常见问

110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过程常见问

110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过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本文作者(杨志强),请您在阅读本文时尊重作者版权。

摘要: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主要的设计原则都在初步设计中加以明确。

着重对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设计方案,达成诸如线路路径协议、土地使用、林木砍伐等相关协议。

本文简要介绍110kV 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及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输电线路; 初步设计;水泥杆;铁塔;导线;绝缘子1 初步设计1.1 线路路径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自然的因素等都对其有重要影响,是影响输电线路投资、施工和运行是否方便的关键。

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路径选择分为图上选线和现场选线两个阶段,图上选线应做好事前准备如搜集1/1万~1/5万地形图;了解电力系统规划;城市、工矿发展、水利、铁路、高等级公路等的规划;森林及经济作物分布;军事设施、导航台、电台、已有电力线路情况等。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尽量避开有影响的范围,让线路交通方便,路径最短,地形最好。

拟定若干个路径方案或局部小方案进行比较,一般保留两个方案作为初勘方案。

1.2 导线、地线的确定根据系统规划提供的负荷资料选定导线截面,其方法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用电压损失、电晕、机械强度及发热条件加以校验。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加上个别行业缺乏长远规划,往往当线路一建成,很快就达到满负荷运行。

因此在选择经济电流密度时,须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选择,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减少线路投运后,因导线截面选择不合理,造成的超负荷运行。

超负荷运行不仅损耗高,而且导线连接点容易发热,对运行安全造成隐患。

导线类型应根据使用环境及使用条件选择,一般情况选择普通钢芯铝绞线,对于重冰区线路可选择铝合金钢芯铝绞线,在旧线路改造为提高输送容量可考虑采用耐热铝合金钢芯铝绞线,同时要重视铝钢截面比的选择。

毕业设计--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系部电力工程系专业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姓名班级 10151班本毕业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本次设计线路为110kV输电线路,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

本次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对应于一定的导线截面、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的组合,计算各气象条件和档距下导地线的应力及弧垂;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应力弧垂曲线及安装曲线指导工程施工;制作弧垂曲线模板,用弧垂曲线模板在平断面图上排定杆塔位置;对线路的使用条件全面检查和校验,保证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根据所处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合理铺设杆塔接地体,计算出线路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本文主要根据现的技术规程及资料对架空线路的防雷、金具及杆塔的原理、技术方面进行论述,其主要内容为导线地线设计、金具设计、杆塔设计、基础设计、防雷设计、编制铁塔施工技术手册。

1线路路径 (5)2气象条件 (5)3导线和地线 (6)3.1导、地线选型 (6)3.2导、地线防振 (7)4绝缘配合 (8)4.1确定污区划分原则 (8)4.2污区划分 (9)4.3绝缘子选型 (9)4.4 绝缘子片数选择 (10)4.5空气间隙 (10)5防雷和接地 (11)5.1雷电统计和分析 (11)5.2防雷设计 (14)5.3接地设计 (16)6绝缘子串和金具 (19)7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20)8杆塔和基础 (26)8.1杆塔 (26)8.2杆塔的分析 (26)8.3杆塔的设计 (26)8.4杆塔基础设计 (28)9线路设计计算书 (29)9.1计算导线机械特性曲线 (29)9.1.1计算导线的比载计算 (29)9.1.2计算临界档距 (30)9.1.3计算应力和弧垂 (31)9.2导线的安装曲线 (32)9.3杆塔定位 (34)9.3.1弧垂模版计算 (34)10附录页 (35)10.1附图 (35)10.2结论 (39)10.3参考资料 (41)正文1.线路路径随着该片区经济的发展,现需要建一条110KV输电线路。

35kV架空输电线路Ⅱ段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Ⅱ段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Ⅱ段初步设计方案1设计的原始资料1.1设计情况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随着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大家伙儿必然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进行大变革。

所以此项目为新建35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地处**省,属于马变到黑变输电线路工程项目。

为满足电网建设的需要,完善马变到黑变输电线路的网络结构,现在对马变到黑变35kV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初步设计。

1.2设计范围我的设计从已经建好的某变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构架,到拟建35千伏某变变电站电缆间隔,额定电压是35千伏的单回线路工程,我所设计的线路的长度为18.55km(架空)+0.05km(电缆)。

设计的依据是实力考察与查阅各书本及规程规范。

1.3设计气象条件此项目沿线属于丘陵山地地带,一般山地50%,高山大岭50%,本线路沿线海拔高程为1450~2850米,本设计线路覆冰为10mm冰区根据实地勘察调查,和沿途村民反映**山上结冰比较严重。

结合书本,经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导线设计覆冰取10mm,地线设计覆冰10mm来进行计算。

最大风速取25m/s。

表1.3本线路所经地区的自然条件气象条件气温(℃) 风速(m/s) 覆冰(mm)覆冰-5 10 10最高气温40 0 0最低气温-10 0 0 年平均气温15 0 0 最大风速-5 25 0 外过有风15 10 0 外过无风15 0 0续表内过电压15 15 0安装情况0 10 0事故情况-20 0 0雷电日(日/年) 40冰比重(kg/m3)0.9 ×310-1.4导地线型号及其物理特性我的设计的导线均采用OPPC-16B1-120/20型电线,地线采用JLB1A-50-23AC 型铝包钢绞线。

地线逐基直接接地。

表1.4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表导线OPPC-16B1-120/20参数表截面积A(mm2) 导线直径d(mm)弹性系数E(MPa)温度膨胀系数(1/°C)计算拉断力(N)单位长度质量(Kg/km)抗拉强度[pσ]MPa安全系数K许用应力[0σ]Mpa年均应力上限[cpσ]MPa136.14 15.40 76000 18.9×10-645700 494 318.899 2.833 112.56670.35地线JLB1A-50-23AC 参数表截面积A(mm2) 地线直径d(mm) 弹性系数E(MPa)温度膨胀系数 (1/°C)计算拉断力(N) 单位长度质量(Kg/km)抗拉强度[pσ]MPa安全系数 K许用 应力 [0σ]Mpa 年均应力上限[cpσ]MPa49.489.0013410012.9×10-653440313.341080.033.50308.58192.892 架空线力学计算2.1计算导线2.1.1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及平均应力上限计算 导线的破坏应力245700335.68/136.14P P N mm A 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 smissi on Line系部专业姓名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论文报告提交日期摘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 onFirst, carries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

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目录内容摘要第一部分前言 (5)第二部分原始资料介绍 (6)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 ..7第二章导线应力及弧垂 ........................... ・・8 第三章杆塔的选择 (13)第四章杆塔基础的设计 (14)第五章绝缘子的选择 (17)第六章防雷防振及接地保护装置的选择 (19)第四部分设计计算书第一章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计算部分 (22)第二章导线的应力弧垂计算.......................... ..23第五部分结束语 (35)参考资料附图第一部分前言初步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 ,主要的设计原则 , 都在初步设计中明确 , 应尽全力研究深透。

初步设计阶段应着重对不同的线路路径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取得有关协议,选择最佳的路径方案;充分论证导线和地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的正确性,确定各种电气距离;认真选择杆塔和基础形式;合理地进行通信保护设计;对于严重污秽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特殊大跨越设计等均要列出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专题报告;根据工程的特点及设计的实际情况,列出新技术的科研专题,把科学实验的成果用于工程设计中去。

各项设计均作出了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优选。

设计必须做到技术进步,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和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结构等先进技术。

第二部分原始资料介绍―、设计情况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现需要建一 110KV变电站。

该站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输电方式,线路总长 30KM输送功率46MW功率因数 0.85最大负荷小时数6500小时。

因地处平原,该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势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道路,池塘,沿线树木稀少,土质含沙量较大,地下水位较浅。

二、自然条件线路所经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下表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10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重现期为15 年,10min 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 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

110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 25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 5年的发展需要。

本设计中我们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进行导线截面选择公式如下:^-<其中S指导线截面;J指经济电流密度;JI L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在此我们选用普通型钢芯铝绞线,即 LGJ-150/ 20型与避雷线配合的原则,避雷线的型号选择为 GJ-35型。

<具体计算见计算书)第二章.导线的应力及弧垂架空线路的导线和避雷线,周期性的遭受外部荷载的作用,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不同的应力。

在架空线路机械计算时,应用“比载”计算机械荷载比较方便。

架空线路中相邻两直线杆塔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档距L。

导线悬挂点到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

当气象条件变化时,导线受温度和荷载的作用,导线材料的应力,弧垂及线长也将随着变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导线的应力。

也可以根据状态方程进行计算。

查表及资料可知,导线计算截面S=167. 37m川,导线计算直径 d=16 . 72mm单位质量q=589Kg/Km 最大风速 Vmax=30m/s 覆冰厚度b=10mm Tmax=40T Tmin=-20 °C 覆冰风速 V=10m/s一、计算比载1.自重比载g^9.8 - 10'(N / m.mm2)s2.冰重比载g2= 27.208 d(b d)供⑴ /m.mm2) s3.垂直总比载2 g3 g2(N /mmm ) 4.无冰风压比载5. 覆冰风压比载2ac(d + 2b)v 3 2= 0.612510 (N /m.mm )s6. 无冰综合比载96 二■■ g12 g 42(N /m.mm 2)7. 覆冰综合比载§7 二:g/ g/(N / m.mm 2)二、临界档距的计算及判别参照有关资料,150/20型导线物理特性参数为瞬时破坏应力 S ,安全系数K,膨胀系数:•,弹性系数E 。

1、利用参数计算导线的许用应力按设计技术规程规定,年运行应力的气象条件采用平均气温,导 线的年平均运行应力不得超过导线瞬时破坏应力上限的 25%则[;j ]=25% [(N/mm 2) 2、临界档距的判别为了保证架空线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除需使其应力在任 何气象条件下均不得超过强度许用应力外,应具有足够的耐振能 力取决于年平均运行应力的大小,满足强度条件要求的架空线, 在任何气象情况下的应力均不超过强度许用应力,而耐振条件则g 4 = 0.6125acdv 2 s10 J(N /m.mm 2g 5 (N /mm 2)K要求架空线在平均气温下的应力不超过年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这两种条件那一种在什么气象条件下起控制作用,需要借助临界档距来判断,考虑了耐振条件以后共有三个临界档距:<1)最低气温和最大比载的临界档距;<2)最大比载和年平均气温的临界档距。

<3)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临界档距。

可能控制条件排列表。

24 : ( F bl-卜-a 1 24:(t b-t a)L lab点严代2其于的档距根据上面的算法即可求出。

将临界档距填入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中,进行判断A B DL lab =241.1m L lac =140.1m L lad = 128.8mL lbc =虚数 L lbd = 0L lcd = 122.03m有效临界档距为L lad = 128.8m* --------------------------AD ■1w ----------kL lad = 128.8 m 由图可以看出:当L<128.8m 时,由最低气温控制;当L>128.8时,由最大比载控制应力。

三、计算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及弧垂导线的假设安装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施工时需对照事先 做好的表格,查处对应的弧垂,以确定松紧程度,使其在任何条 件下都不超过允许值且满足耐振条件,并且导线对地和被跨物之 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保证运行的安全。

利用以下公式求出最低气温和做高气温两种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弧 垂并作表格:最高和最低气温条件下的应力弧垂关系表 <如下表所示)2 21g nCJm|2g 2a-----(t 24 2t m ) |2g 8第三章.杆塔的选择1、杆塔的作用架空线路的杆塔是用来支持导线和避雷线的,并使导线与导线,导线与避雷线,导线与大地及其它被跨越物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杆塔有水泥杆塔和铁塔,水泥杆塔比铁塔有以下缺点:1.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重力大。

2.由于钢筋混凝土耐张转角杆一般都需要有拉线,在居民拥挤地带以及地区都不能使用。

3.钢筋混凝土电杆一般不能承受较大荷载2、杆塔的选用本线路杆塔依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ZT5092-1999)规定进行选型。

导线在杆塔上布置方式如下:<1) 单回路铁塔为三角排列布置<2) 地线为水平排列布置。

第四章.杆塔基础设计在送电线路中,杆塔底下部分的总体称为基础,它的作用是使杆塔在各种受力情况下不倾覆,下陷和上拔。

因此对基础施工的质量要求必须严格,工程数据,资料的记录必须齐全,以利于长期安全运行。

一、铁塔基础承受以下几种荷重:1、由杆塔、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等的自重而产生的垂直荷重,还应计及覆冰荷重和安装时工人、工具及附件的荷重。

2、由风力产生的荷重力,转角杆塔的角度荷载。

3、由两侧导线、避雷线张力不平衡由事故断线而产生的张力和冲击力4、组立杆塔及架空线时产生的安装负重。

二、基础型式的选择岩石基础施工,最主要的是岩石本身的强度,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资料,逐基核查覆土层厚度及岩石质量,当实际情况和设计不符时,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地表上的岩石长期暴露在外,在太阳辐射热,大气、水及生物等机械或化学作用影响下,会逐基改变岩石的性状,使整体岩石破碎成松散的碎屑即风化。

风化作用使岩石的联结性遭受破坏,影响了他的物理力学性质,尤其大大降低岩石的强度,对杆塔基础起着不良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