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收视率B.调查莆田小学生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C.调查某社区居民对莆田旅游景区的知晓率D.调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零部件质量2.(4分)下面几个数:﹣1,3.14,0,,,π,,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个.A.1B.2C.3D.43.(4分)若点P在y轴负半轴上,则点P的坐标有可能是()A.(﹣1,0)B.(0,﹣2)C.(3,0)D.(0,4)4.(4分)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5°D.50°5.(4分)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6.(4分)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A.(0,0)B.(0,1)C.(1,0)D.(1,2)7.(4分)如图是一块矩形ABCD的场地,AB=102m,AD=51m,从A、B两处入口中的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的面积为()A.5050m2B.4900m2C.5000m2D.4998m28.(4分)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是()A.3B.5C.7D.99.(4分)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半轴表示分数,把50.5分到100.5分之间的分数分成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A.9B.18C.12D.610.(4分)下列命题真命题的个数有()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③若a>b,则c﹣a>c﹣b④同位角相等A.3个B.2个C.1个D.0个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比较大小:2(填“<”、“=”、“>”).12.(4分)9的平方根是.13.(4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MON=90°.若∠BON=50°,则∠BOD 的度数为.14.(4分)若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5.(4分)莆田市计划在荔城区投放一批“共享单车”,这批单车分为A,B两种不同款型,其中A型车单价1000元,B型车单价800元.在“共享单车”试点,投放A,B两种款型的单车共100辆,总价值88000元.试问本次试点投放的A型车与B型车各多少辆?设本次试点投放的A型车x辆、B型车y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16.(4分)把长方形ABCD沿着直线EF对折,折痕为EF,对折后的图形EHGF的边FG恰好经过点C,若∠AFE =55°,则∠CEB'=.三、解答题17.(8分)计算:++|1﹣|18.(8分)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9.(8分)如图,点F在线段AB上,点E,G在线段CD上,FG∥AE,∠1=∠2.(1)求证:AB∥CD;(2)若BC平分∠ABD,∠D=112°,求∠C的度数.20.(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可以得到△A'B'C'.(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B′C′;(2)请写出平移后A′B′C′的各个顶点A′,B′,C′的坐标.21.(8分)典典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扇形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典典同学共调查了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a=,b=;(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3500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的人数.22.(10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0,y<1(1)求m的取值范围;(2)在m的取值范围内,当m取何整数时,关于x的不等式2x﹣mx>2﹣m的解集为x<1?23.(10分)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决定购进5副羽毛球拍和m只羽毛球,已知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一只羽毛球的价格的15倍,用50元可以买一副羽毛球拍和10只羽毛球;(1)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只羽毛球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甲乙两商店举行促销活动,甲商店给出的优惠是:所有商品打八折;乙商店的优惠是:买一副羽毛球拍送n只羽毛球,通过调查发现,如果只到一个商店购买5副羽毛球拍和26只羽毛球时,到甲商店更划算;若只购买一副羽毛球拍和n只羽毛球,则乙商店更划算.求n的值.(3)在(2)的条件下,当m=30时,学校购买这批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最少需要元(直接写出结果).24.(12分)阅读材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有一组整数解则方程ax+by=c的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问题:求方程7x+19y=213的所有正整数解.小明参考阅读材料,解决该问题如下:解:该方程一组整数解为则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因为解得.因为t为整数,所以t=0或﹣1.所以该方程的正整数解为.(1)方程3x﹣5y=11的全部整数解表示为:(t为整数),则θ=;(2)请你参考小明的解题方法,求方程2x+3y=24的全部正整数解;(3)方程19x+8y=1908的正整数解有多少组?请直接写出答案.25.(14分)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如图①,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长方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是“和谐点”.(1)点M(1,2)“和谐点”(填“是”或“不是”);若点P(a,3)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和谐点”,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x+b的解,求a,b的值.(2)如图②,点E是线段PB上一点,连接OE并延长交AP的延长线于点Q,若点P(2,3),S△OBE﹣S△EPQ =2,求点Q的坐标.(3)如图③,连接OP,将线段OP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O1P1.若M 是直线O1P1上的一动点,连接PM、OM,请画出图形并写出∠OMP与∠MPP1,∠MOO1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收视率B.调查莆田小学生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C.调查某社区居民对莆田旅游景区的知晓率D.调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零部件质量【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解答】解:A、调查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收视率,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调查莆田小学生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调查某社区居民对莆田旅游景区的知晓率,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调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零部件质量,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4分)下面几个数:﹣1,3.14,0,,,π,,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个.A.1B.2C.3D.4【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1,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3.14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是分数,属于有理数;无理数有:,π共2个.故选:B.3.(4分)若点P在y轴负半轴上,则点P的坐标有可能是()A.(﹣1,0)B.(0,﹣2)C.(3,0)D.(0,4)【分析】直接利用y轴负半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答案.【解答】解:∵点P在y轴负半轴上,∴点P的坐标有可能是:(0,﹣2).故选:B.4.(4分)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20°B.30°C.45°D.5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直线m∥n,∴∠2=∠ABC+∠1=30°+20°=50°,故选:D.5.(4分)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分析】根据图示,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图示得A>1,A<2,故选:A.6.(4分)如图,是做课间操时,小明,小刚和小红三人的相对位置,如果用(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A.(0,0)B.(0,1)C.(1,0)D.(1,2)【分析】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确定坐标系;再确定点的坐标.【解答】解:根据题意:由(4,5)表示小明的位置,(2,4)表示小刚的位置,可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与y轴的位置,则小红的位置可表示为(1,2).故选:D.7.(4分)如图是一块矩形ABCD的场地,AB=102m,AD=51m,从A、B两处入口中的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的面积为()A.5050m2B.4900m2C.5000m2D.4998m2【分析】本题要看图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余部分的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根据题意求出长和宽,最后可求出面积.【解答】解:由图片可看出,剩余部分的草坪正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长为102﹣2=100m,这个长方形的宽为:51﹣1=50m,因此,草坪的面积=50×100=5000m2.故选:C.8.(4分)已知x、y满足方程组,则x+y的值是()A.3B.5C.7D.9【分析】方程组两方程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x+y的值.【解答】解:,①+②得:3(x+y)=15,则x+y=5.故选:B.9.(4分)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半轴表示分数,把50.5分到100.5分之间的分数分成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A.9B.18C.12D.6【分析】由频数分布直方图上的小长方形的高为频数,即高之和为总数,知道高度比,即可算出个范围的频数,即各个范围的人数.【解答】解:由图形可知,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且总数为48,即各范围的人数分别为3,9,18,12,6.所以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18人.故选:B.10.(4分)下列命题真命题的个数有()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③若a>b,则c﹣a>c﹣b④同位角相等A.3个B.2个C.1个D.0个【分析】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线段和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必须是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原命题是假命题;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③若a>b,则c﹣a<c﹣b,原命题是假命题;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比较大小:2>(填“<”、“=”、“>”).【分析】利用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得出即可.【解答】解:∵1<<2,∴2>.故答案为:>.12.(4分)9的平方根是±3.【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13.(4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MON=90°.若∠BON=50°,则∠BOD 的度数为80°.【分析】首先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AOM=90°﹣50°′=4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算出∠AOC=40°×2=80°,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的度数,【解答】解:∵∠MON=90°.∠BON=50°,∴∠AOM=90°﹣50°′=40°,∵射线OM平分∠AOC,∴∠AOC=40°×2=80°,∴∠BOD=∠AOC=80°.故答案为:80°.14.(4分)若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分析】先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的值,再用代入消元法求出y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②﹣①得,x=3,把x=3代入②得,y=,故此方程组的解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5.(4分)莆田市计划在荔城区投放一批“共享单车”,这批单车分为A,B两种不同款型,其中A型车单价1000元,B型车单价800元.在“共享单车”试点,投放A,B两种款型的单车共100辆,总价值88000元.试问本次试点投放的A型车与B型车各多少辆?设本次试点投放的A型车x辆、B型车y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分析】根据在“共享单车”试点,投放A,B两种款型的单车共100辆,总价值88000元,A型车单价1000元,B型车单价800元,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由题意可得,,故答案为:.16.(4分)把长方形ABCD沿着直线EF对折,折痕为EF,对折后的图形EHGF的边FG恰好经过点C,若∠AFE =55°,则∠CEB'=70°.【分析】根据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和内角和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则∠FEC=∠AFE=55°.∴∠BEF=180°﹣55°=125°.根据折叠的性质知:∠B′EF=∠BEF=125°.∴∠CEB'=∠B′EF﹣∠FEC=125°﹣55°=70°.故答案是:70°.三、解答题17.(8分)计算:++|1﹣|【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性质,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1=﹣1.18.(8分)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在数轴上表示为: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9.(8分)如图,点F在线段AB上,点E,G在线段CD上,FG∥AE,∠1=∠2.(1)求证:AB∥CD;(2)若BC平分∠ABD,∠D=112°,求∠C的度数.【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进行证明;(2)根据BC平分∠ABD,∠D=112°,即可求∠C的度数.【解答】解:(1)证明:∵FG∥AE,∴∠FGC=∠2,∵∠1=∠2,∴∠1=∠FGC,∴AB∥CD;(2)∵AB∥CD,∴∠ABC+∠D=180°,∵∠D=112°,∴∠ABD=180°﹣112°=68°,∵BC平分∠ABD,∴∠ABC=ABD=34°,∵AB∥CD,∴∠C=∠ABC=34°.所以∠C的度数为34°.20.(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C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可以得到△A'B'C'.(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B′C′;(2)请写出平移后A′B′C′的各个顶点A′,B′,C′的坐标.【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平移后的位置,再连接即可;(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确定A′,B′,C′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A′(3,1),B′(0,﹣4),C′(5,﹣2).21.(8分)典典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扇形和条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典典同学共调查了500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a=20%,b=12%;(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3500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的人数.【分析】(1)根据“15~40”的百分比和频数可求总数,进而求出b的值,最后求出a;(2)利用总数和百分比求出频数再补全条形图;(3)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解答】解:(1)根据“15到40”的百分比为46%,频数为230人,可求总数为230÷46%=500,a=×100%=20%,b=×100%=12%;故答案为:20%;12%;(2);(3)在扇形图中,0~14岁的居民占20%,有3500人,则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占(1﹣20%﹣12%)=68%,人数为3500×=11900.22.(10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0,y<1(1)求m的取值范围;(2)在m的取值范围内,当m取何整数时,关于x的不等式2x﹣mx>2﹣m的解集为x<1?【分析】(1)求出方程组的解,根据不等式组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为,∵x≥0,y<1∴,解得﹣≤m<4.(2)2x﹣mx>2﹣m,∴(2﹣m)x>2﹣m,∵解集为x<1,∴2﹣m<0,∴m>2,又∵m<4,m是整数,∴m=3.23.(10分)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决定购进5副羽毛球拍和m只羽毛球,已知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一只羽毛球的价格的15倍,用50元可以买一副羽毛球拍和10只羽毛球;(1)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只羽毛球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甲乙两商店举行促销活动,甲商店给出的优惠是:所有商品打八折;乙商店的优惠是:买一副羽毛球拍送n只羽毛球,通过调查发现,如果只到一个商店购买5副羽毛球拍和26只羽毛球时,到甲商店更划算;若只购买一副羽毛球拍和n只羽毛球,则乙商店更划算.求n的值.(3)在(2)的条件下,当m=30时,学校购买这批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最少需要166元(直接写出结果).【分析】(1)设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x元,一只羽毛球的价格是y元,根据“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一只羽毛球的价格的15倍,用50元可以买一副羽毛球拍和10只羽毛球”列出方程组并解答;(2)利用(1)中求得的数据,结合优惠条件列出不等式组并解答;(3)当m=30时,分别求得在两商店的消费额,然后比较大小,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1)设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x元,一只羽毛球的价格是y元,则.解得.答: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30元,一只羽毛球的价格是2元;(2)依题意得:.解不等式组,得3.75<n<4.04.因为n是正整数,所以n=4;(3)当m=30时,甲商店消费额:0.8×(5×30+2×30)=168(元)乙商店消费额:5×30+2×(30﹣20)=170(元)甲、乙混买①:(4×30+26×2)×0.8+30=167.6(元)甲、乙混买②:10×2×0.8+5×30=166(元)因为166<167.6<168<170所以当m=30时,学校购买这批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最少需要166元.故答案是:166.24.(12分)阅读材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有一组整数解则方程ax+by=c的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问题:求方程7x+19y=213的所有正整数解.小明参考阅读材料,解决该问题如下:解:该方程一组整数解为则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因为解得.因为t为整数,所以t=0或﹣1.所以该方程的正整数解为.(1)方程3x﹣5y=11的全部整数解表示为:(t为整数),则θ=﹣1;(2)请你参考小明的解题方法,求方程2x+3y=24的全部正整数解;(3)方程19x+8y=1908的正整数解有多少组?请直接写出答案.【分析】(1)把x=2代入方程3x﹣5y=11得,求得y的值,即可求得θ的值;(2)参考小明的解题方法求解即可;(3)参考小明的解题方法求解后,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把x=2代入方程3x﹣5y=11得,6﹣6y=11,解得y=﹣1,∵方程3x﹣5y=11的全部整数解表示为:(t为整数),则θ=﹣1,故答案为﹣1;(2)方程2x+3y=24一组整数解为,则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因为解得﹣3<t<2.因为t为整数,所以t=﹣2,﹣1,0,1.(3)方程19x+8y=1908一组整数解为,则全部整数解可表示为(t为整数).因为,解得﹣<t<12.5.因为t为整数,所以t=0,1,2,3,4,5,67,8,9,10,11,12,∴方程19x+8y=1908的正整数解有13组.25.(14分)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如图①,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长方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是“和谐点”.(1)点M(1,2)不是“和谐点”(填“是”或“不是”);若点P(a,3)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和谐点”,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x+b的解,求a,b的值.(2)如图②,点E是线段PB上一点,连接OE并延长交AP的延长线于点Q,若点P(2,3),S△OBE﹣S△EPQ =2,求点Q的坐标.(3)如图③,连接OP,将线段OP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O1P1.若M 是直线O1P1上的一动点,连接PM、OM,请画出图形并写出∠OMP与∠MPP1,∠MOO1的数量关系.【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因为P(a,3)是和谐点,所以根据题意得3×|a|=2×(|a|+3).①当a >0时,②当a<0时,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设E(m,3),由△BEO∽△PEQ可求得PQ=,再根据S△OBE﹣S△EPQ=2列出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过M点作MF∥PP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解答】解:(1)M不是和谐点.根据题意,对于M而言,面积为1×2=2,周长为2×(1+2)=6,所以M不是和谐点;因为P(a,3)是和谐点,所以根据题意得3×|a|=2×(|a|+3).①当a>0时,3a=2(a+3),解得a=6,将(6,3)代入y=﹣x+b得3=﹣6+b,解得b=9.②当a<0时,﹣3a=2(﹣a+3),﹣3a=﹣2a+6,解得a=﹣6,将(﹣6,3)代入y=﹣x+b得3=6+b,解得b=﹣3.所以a=6,b=9或a=﹣6,b=﹣3.(2)∵P(2,3),∴BP=2,P A=3,故设E(m,3),则BE=m,PE=2﹣m,∵∠OBP=∠QPE=90°,∠BEO=∠PEQ,∴△BOE∽△PQE,∴,即,解得,,∵S△OBE﹣S△EPQ=2,∴,解得,,∴PQ=1,∴Q(2,4);(3)如图所示,过M作MF∥PP1交OP于点F,由平移的性质得,PP1∥OO1,∴MF∥OO1,由MF∥PP1得∠FMP=∠MPP1;由MF∥OO1得∠FMQ=∠MOO1;∵∠PMO=∠PMF+∠O1OM,∴∠PMO=∠MPP1+∠O1OM.。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题文】已知关于的方程组(1)若求方程组的解;(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a>-.【分析】(1)将a=2代入方程组计算即可求出解;(2)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x与y,根据x大于y得到a的范围. 【解答】解:(1)当a=2时,方程组为,①-②得:3y=6,即y=2,将y=2代入①得:x=9,则方程组的解为;(2)方程组两方程相减得:3y=10-2a,即y=,将y=代入第一个方程得:x=,根据题意得:>,解得:a>-.2.【题文】为了了解某地区“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随机调查了该地区部分市民,并对调査结果随机调査了该市部分市民,并对调査结果进行整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接受调查的总人数;(2)填空: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______%;(3)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4)若该地区人口约有100万人,请你估计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答案】(1)600人;(2)60,150,15%;(3)90°;(4)30万人.【分析】(1)根据A组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接受调查的总人数;(2)根据接受调查的总人数和B组观点的百分比可以求得m,总人数减去其余各组的人数可以求得n的值,根据E组人数和总人数可求得所占的百分比;(3)根据C组观点的人数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D组观点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是:120÷20%=600,即接受调查的一共有600人;(2)m=600×10%=60,n=600-180-120-90-60=150,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5%,故答案为:60,150,15%;(3)扇形统计图中,C组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90°,故答案为:90°;(4)100×=30(万人),答:持D组观点的市民有30万人.3.【题文】某体育器材公司最新推出A、B两种不同型号的跳绳,我区某学校第一次订购两种跳绳共计640条,该公司共获利2160元,两种跳绳的成本价、销售价如下表:(1)求学校第一次订购A、B两种跳绳各多少条?(2)第二次订购A、B两种跳绳的条数皆为第一次的2倍,销售时,A种跳绳按原售价销售,B种跳绳全部降价出售,该公司为使利润不小于4080元,则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多少元?【答案】(1)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400条,B种跳绳240条;(2)第二次B 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9.5元.【分析】(1)设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x条B种跳绳y条,根据“两种跳绳共计640条,该公司共获利2160元”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2)设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a元,根据“该公司的利润不少于4080元”列出不等式,继而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x条,B种跳绳y条,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学校第一次订购A种跳绳400条,B种跳绳240条.(2)设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a元,根据题意得:(8-5)×400×2+(a-6)×240×2≥4080,解得:a≥9.5.答:第二次B种跳绳每条的最低销售价应为9.5元.4.【题文】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C(2,0).(1)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沿轴负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轴正方向移动,点Q到达A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1,2),设运动时间为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使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2,点F是线段AC上一点,满足∠FOC=∠F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连OG,使得∠AOG=∠AOF,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CE交OF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以下两个式子:哪个式子为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答案】(1) t=;(2)的值不变,其值为2.【分析】(1)先得出CP=t,OP=2-t,OQ=2t,AQ=4-2t,再根据,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得t的值即可;(2)过H点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P,先判定OG∥AC,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HO=∠GOF=∠1+∠2,∠OHC=∠OHP+∠PHC=∠GOF+∠4=∠1+∠2+∠4,最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条件可知:P点从C点运动到O点时间为2秒,Q点从O点运动到A点时间为2秒,∴0<t≤2时,点Q在线段AO上,即 CP=t,OP=2-t,OQ=2t,AQ=4-2t,∴S△DOP=OP•y D=(2−t)×2=2−t,S△DOQ=OQ•x D=×2t×1=t,∵,∴2(2-t)=t,∴t=;(2)的值不变,其值为2.∵∠2+∠3=90°,又∵∠1=∠2,∠3=∠FCO,∴∠GOC+∠ACO=180°,∴OG∥AC,∴∠1=∠CAO,∴∠OEC=∠CAO+∠4=∠1+∠4,如图,过H点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P,则∠4=∠PHC,PH∥OG,∴∠PHO=∠GOF=∠1+∠2,∴∠OHC=∠OHP+∠PHC=∠GOF+∠4=∠1+∠2+∠4,∴==,不能确定.===2.5.【题文】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且满足(1)求点B坐标;(2)P(0,)为轴上一点,求的取值范围;(3)若Q为直线AB上一点,连接OQ,且直接写出点Q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答案】(1)B(-2,4);(2)m≥6或m≤-2;(3)≤y≤3或6≤y≤8.【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得到点B的坐标;(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进而得出直线AB交y 轴于(0,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根据S△ABP不小于8时,×|y-2|×(2+2)≥8,得到点P的纵坐标m的取值范围;(3)分两种情况,当点Q在线段AB上时,可得2(4-y)≤y≤3(4-y)计算可得;当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可得2(y-4)≤y≤3(y-4)计算即可.【解答】解:(1)∵∴2a+b=0,3a+2b-2=0,解得a=-2,b=4,∴B(-2,4);(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把A(2,0),B(-2,4)代入,可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令x=0,则y=2,即直线AB交y轴于(0,2),=4,根据得,8,即×|m-2|×(2+2)≥8,解得m≥6或m≤-2;(3)≤y≤3或6≤y≤8.6.【答题】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A.3x﹣2y=4zB.4x+y=2C.D.6xy+9=0 【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A、,是三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B、,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C、,是分式方程,故此选项错误;D、,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选B.7.【答题】若m<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m+2<3B.m﹣1<0C.2m<2D.m+1>0【答案】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m<1∴m+1<2故D错误选D.8.【答题】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明德集团所有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了解某校七(4)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调查北京2017年的游客流量D.调查中国“2018俄罗斯世界杯”栏目的收视率【答案】B【分析】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答】A、适合用抽样调查;B、适合用全面调查;C、适合用抽样调查;D、适合用抽样调查,所以答案选B.9.【答题】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得:x<3,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在数轴上表示为:.选C.10.【答题】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2x+y=14的解,则k的值是()A.2B.﹣2C.3D.﹣3【答案】A【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将方程2x+y=14中x,y用k替换得到k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解答】将代入二元一次方程2x+y=14,得7k=14,解得k=2.选A.11.【答题】在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外角是()A.150B.120°C.100°D.90°【答案】B【分析】设与外角相邻的内角为x°,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方程3x=180,求出x即可.【解答】设与外角相邻的内角为x°,∵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外角是其相邻内角的2倍∴这个外角为2x°∴3x=180∴x=60.即这个外角为120°选B.12.【答题】由方程组可得出x与y的关系式是()A.x+y=9B.x+y=3C.x+y=﹣3D.x+y=﹣9【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一)(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为一张笑脸,该笑脸通过平移可得到的图形为(C)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D)A.a6÷a2=a3B.(a4)2=a6C.3a2-a2=2 D.a2·a3=a53.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D)A.了解电视台“教育在线”栏目的收视率B.了解青海湖斑头雁种群数量C.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垃圾的数量D.了解某班同学“跳绳”的成绩4.已知某种新型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 000 823 m,0.000 000 8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B)A.8.23×10-6B.8.23×10-7C.8.23×106D.8.23×1075.把3x3-6x2y+3xy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D)A.x(3x+y)(x-3y) B.3x(x2-2xy+y2)C.x(3x-y)2D.3x(x-y)26.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D)A.-a-ba-b=-1 B.x-y(x+y)(x-y)=x+yC.x-yx2-y2=1x-yD.0.03-2y0.1y=3-200y10y7.若a2-ab=0(b≠0),则aa+b=(C)A.0 B.12C.0或12D.1或2【解析】∵a2-ab=0(b≠0),∴a (a -b )=0,∴a =0或a -b =0,即a =0或a =b , ∴a a +b =0或a a +b=12. 8.如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现的代数结论是( A )第8题图A .(a +b )(a -b )=a 2-b 2B .a 2-b 2=(a +b )(a -b )C .(a +b )2=a 2+2ab +b 2D .a 2+2ab +b 2=(a +b )29.某校举行“停课不停学,名师陪你在家学”活动,计划投资8 000元建设几间直播教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际每间建设费用增加了20%,并比原计划多建设了一间直播教室,总投资追加了4 000元.则原计划每间直播教室的建设费用是( C ) A .1 600元 B .1 800元 C .2 000元D .2 400元【解析】 设原计划每间直播教室的建设费用是x 元,则实际每间直播教室的建设费用是(1+20%)x 元.由题意,得8 000x +1=8 000+4 000(1+20%)x ,解得x =2 000.经检验,x =2 00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原计划每间直播教室的建设费用是2 000元.10.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2y =1-a ,x -ky =2a -5,给出下列结论:①当k =2时,此方程组无解;②若k =1,则代数式22x ·4y =14;③当a =0时,此方程组一定有8组整数解(k 为整数).其中正确的是( C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解析】 当k =2时,原方程组可化为⎩⎨⎧x +2y =1-a ,x -2y =2a -5,解得⎩⎪⎨⎪⎧x =12a -2,y =-34a +32,故①错误;当k =1时,原方程组可化为⎩⎨⎧x +2y =1-a ,x -y =2a -5,解得⎩⎨⎧x =a -3,y =2-a ,∴x +y =a -3+2-a =-1,∴22x ·4y =4x ·4y =4x +y =4-1=14,故②正确; 当a =0时,原方程组可化为⎩⎨⎧x +2y =1,x -ky =-5,可得x =1-2y ,y =62+k .∵x ,y ,k 均为整数,∴k =-8或-5或-4或-3或-1或0或1或4, ∴对应方程组有8组整数解,故③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分解因式:xy 2-4x =__x (y +2)(y -2)__. 12.计算:⎝ ⎛⎭⎪⎫ 1-1x -1÷x -2x 2-1=__x +1__.【解析】 原式=x -2x -1·(x +1)(x -1)x -2=x +1. 13.如图,m ∥n ,∠1=110°,∠2=100°,则∠3=__150__°.第13题图14.请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句中谈到的鸦有__20__只,树有__5__棵. 13.已知方程组⎩⎨⎧x -2y =3,3x +5y =2,则代数式2x -4y -72+9x +15y -63的值为__-12__.【解析】 ∵x -2y =3,∴2x -4y =6. ∵3x +5y =2,∴9x +15y =6, ∴原式=6-72+6-63=-12.14.如图,l 1∥l 2,点A ,E ,D 在直线l 1上,点B ,C 在直线l 2上,满足BD 平分∠ABC ,BD⊥CD ,CE 平分∠DCB .若∠BAD =136°,则∠AEC =__146__°.15.16.第16题图【解析】 ∵l 1∥l 2,∴∠BAD +∠ABC =180°. 又∵∠BAD =136°,∴∠ABC =44°. ∵BD 平分∠ABC ,∴∠DBC =22°.∵BD ⊥CD ,∴∠BDC =90°,∴∠BCD =68°. ∵CE 平分∠DCB ,∴∠ECB =34°. ∵l 1∥l 2,∴∠AEC +∠ECB =180°, ∴∠AEC =146°. 三、解答题(共52分) 17.(6分)计算: (1)π0-⎝ ⎛⎭⎪⎫-12-2+(-3)2.解:原式=1-4+9=6. (2)2a 4-a ·a 3-(2a 3)2÷a 2.解:原式=2a 4-a 4-4a 6÷a 2=2a 4-a 4-4a 4=-3a 4. (3)⎝ ⎛⎭⎪⎫x -12y 2-⎝ ⎛⎭⎪⎫x -12y ⎝ ⎛⎭⎪⎫x +12y . 解:原式=x 2-xy +14y 2-x 2+14y 2=-xy +12y 2. 18.(6分)解方程(组):(1)⎩⎪⎨⎪⎧4(x -y -1)=3(1-y )-2,x 2+y 3=2.解:方程组整理,得⎩⎨⎧4x -y =5,①3x +2y =12,②①×2+②,得11x =22,解得x =2. 把x =2代入①,得y =3.∴原方程组的解为⎩⎨⎧x =2,y =3.(2)3x -1+4x 1-x 2=1x +1.解:去分母,得3x+3-4x=x-1,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2.19.(6分)如图,已知DE∥BC,∠1=60°,∠2=120°.判断FH与DC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第19题图解:FH∥DC.理由如下:∵DE∥BC,∠1=60°,∴∠DCB=∠1=60°.又∵∠2=120°,∴∠2+∠DCB=180°,∴FH∥DC.20.(8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某校开设了五门手工活动课,按照类别分为:A:剪纸、B:沙画、C:葫芦雕刻、D:泥塑、E:插花.为了了解学生对每种活动课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120__,统计图中的a=__12__,b=__36__.(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共有2 5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全校喜爱“葫芦雕刻”的学生人数.第20题图第20题答图解:(2)E类别的人数为120-18-12-30-36=24(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答图中斜纹所示.(3)30120×2 500=625(人).答:估计全校喜爱“葫芦雕刻”的学生人数为625人.21.(8分)(1)当a为何值时,方程xx-3=2+ax-3会产生增根?解:去分母,得x=2(x-3)+a,化简,得a=6-x.∵x=3是分式方程的增根,∴把x=3代入a=6-x,得a=3,∴当a=3时,原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2)已知1m+1n=5,求2m-3mn+2nm+2mn+n的值.解:∵1m+1n=5,∴m+nmn=5,∴m+n=5mn,∴2m-3mn+2nm+2mn+n=2×5mn-3mn5mn+2mn=7mn7mn=1.22.(8分)【阅读材料】某市地铁公司规定:普通成人持储值卡乘坐地铁出行,每个自然月内,达到规定消费累计金额后的乘次,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如图).地铁出行消费累计金额月底清零,次月重新累计.每个自然月内,普通成人持储值卡乘坐地铁:消费累积金额≤150元,9.5折;150元<消费累积金额≤200元,9折; 200元<消费累积金额≤300元,8折; 消费累积金额>300元,7,5折.第22题图例如:李老师2月无储值卡消费260元,若采用新规持储值卡消费,则需付费150×0.95+50×0.9+60×0.8=235.5元.【解决问题】甲、乙两个成人2月无储值卡乘坐地铁消费金额合计300元(甲消费金额超过150元,但不超过200元).若两人采用新规持储值卡消费,则共需付费283.5元.求甲、乙2月乘坐地铁的消费金额各是多少元?解:设甲2月乘坐地铁的消费金额是x 元,乙2月乘坐地铁的消费金额是y 元.由题意,得 ⎩⎨⎧x +y =300,150×0.95+0.9(x -150)+0.95y =283.5,解得⎩⎨⎧x =180,y =120.答:甲2月乘坐地铁的消费金额是180元,乙2月乘坐地铁的消费金额是120元. 23.(10分)已知∠MON =56°,OE 平分∠MON ,点A 在射线OM 上,B ,C 分别是射线OE ,ON 上的动点(点B ,C 不与点O 重合),连结AC 交射线OE 于点D .设∠OAC =x . (1)如图1,若AB ∥ON ,则: ①∠ABO =__28__°.②当∠BAD =∠BDA 时,x =__48__°.(2)如图2,若AB ⊥OM ,垂足为A ,是否存在这样的x 的值,使得△ADB 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3题图解:(1)①∵∠MON =56°,OE 平分∠MON , ∴∠BON =12∠MON =28°.∵AB ∥ON ,∴∠ABO =∠BON =28°. ②∵∠BAD =∠ADB , ∴∠BAD =12(180°-28°)=76°.∵AB∥ON,∴∠MAB=∠MON=56°,∴∠OAC=180°-∠MAB-∠BAD=180°-56°-76°=48°,即x=48°.图1图2第23题答图(2)存在这样的x的值.当点D在线段OB上时,如答图1.∵AB⊥OM,∴∠OAB=90°.∵∠AOB=12∠MON=28°,∴∠ABD=62°.当∠BAD=∠ABD=62°时,x=∠OAC=90°-62°=28°;当∠BAD=∠ADB时,∠BAD=∠ADB=180°-62°2=59°,x=90°-59°=31°;当∠ADB=∠ABD=62°时,∠BAD=180°-2×62°=56°,x=90°-56°=34°.当点D在OB的延长线上时,如答图2.易知∠ABD=180°-62°=118°,∴只有∠ADB=∠BAD=180°-118°2=31°,此时x=90°+31°=121°.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28°,31°,34°或121°.。
【好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1)

【好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93=±B .2(3)3-=-C .33(3)3-=±D .3273=2.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A .22x y =-⎧⎨=-⎩B .00x y =⎧⎨=⎩C .22x y =⎧⎨=⎩D .33x y =⎧⎨=⎩3.小明对九(1)、九(2)班(人数都为50人)参加“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B .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C .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D .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4.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783230x y x y +=⎧⎨+=⎩B .782330x y x y +=⎧⎨+=⎩C .302378x y x y +=⎧⎨+=⎩D .303278x y x y +=⎧⎨+=⎩5.关于x 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32b -≤<-B .32b -<≤-C .32b -≤≤-D .-3<b<-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 .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C .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7.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A .3B .5C .7D .98.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线段PA 的长度B .线段PB 的长度C .线段PC 的长度D .线段PD 的长度9.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中较大的数,如{}max 2,44=,按这个规定,方程{}21max ,xx x x+-=的解为 ( ) A .1-2B .2-2C .1-212+或D .1+2或-110.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1.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12.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x 1y 1-<-B .3x 3y <C .x y22< D .2x 2y -<-二、填空题1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6,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14.不等式组11{2320x x ≥--<的解集为________.15.三个同学对问题“若方程组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 解是34x y =⎧⎨=⎩,求方程组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提出各自的想法.甲说:“这个题目好象条件不够,不能求解”;乙说:“它们的系数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试试”;丙说:“能不能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换的方法来解决”.参考他们的讨论,你认为这个题目的解应该是_____.16.若不等式(a+1)x >a+1的解集是x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7.已知21x y =⎧⎨=⎩是方程组ax 5{1by bx ay +=+=的解,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__18.关于x的不等式1x <-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19.已知点(0,)A a 和点(5,0)B ,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则a 的值为________.20.步步高超市在2018年初从科沃斯商城购进一批智能扫地机器人,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超市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_____折.三、解答题21.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x 为整数,总分100分),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a = ,b = ,c = ;(2)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 (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2.新定义,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①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解是00x x y y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111222e x f y d e x f y d +=⎧⎨+=⎩的解是11x x y y =⎧⎨=⎩,且满足1000.1x x x -≤,1000.1y y y -≤,则称方程组②的解是方程组①的模糊解.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04x y m x y m +=+⎧⎨-=+⎩的解是方程组10310x y x y +=⎧⎨+=-⎩的模糊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3.如图,已知点E 、F 在直线AB 上,点G 在线段CD 上,ED 与FG 交于点H ,∠C=∠EFG,∠CED=∠GHD (1)求证:CE∥GF;(2)试判断∠AED 与∠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EHF=100°,∠D=30°,求∠AEM 的度数.24.如图,已知AB CD ∥,B D ∠=∠,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说明AD BC ∥.25.解不等式组:5(1)21111(3)3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A 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B 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C 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D 3=,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40x y +-=且2()0x y -=,即40x y x y +-=⎧⎨-=⎩,解得:22x y =⎧⎨=⎩, 故选C .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扇形图算出(1)班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和(2)班的人数作比较,(2)班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直接可看出. 【详解】解:A 、乒乓球:(1)班50×16%=8人,(2)班有9人,8<9,故本选项错误; B 、足球:(1)班50×14%=7人,(2)班有13人,7<13,故本选项错误; C 、羽毛球:(1)班50×40%=20人,(2)班有18人,20>18,故本选项正确; D 、篮球:(1)班50×30%=15人,(2)班有10人,15>1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现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在这能看出每组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球类的人数和(2)班比较可得出答案.4.A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该班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303278x y x y +=⎧⎨+=⎩,故选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5.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x 的不等式x -b >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 的负整数解为-1和-20x b ->Q x b ∴>综合上述可得32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6.D解析:D【解析】解:A .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B .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故本选项错误;C .应为在同一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故本选项错误;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7.B解析:B 【解析】 【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 ∴x+y=5,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8.B解析:B 【解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结果,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线段PB 的长度, 故选B.9.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x x <-和x x >-两种情况将所求方程变形,求出解即可. 【详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 去分母得:2210x x ++=,即210x +=(),解得:121x x ==-,经检验1x =-是分式方程的解;当x x >-,即0x >时,所求方程变形为21x x x+=,去分母得:2210x x --=,代入公式得:212x ±==解得:3411x x ==经检验1x =综上,所求方程的解为1+-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式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新定义.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作图,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正确;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不正确; 根据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不正确;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不正确.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熟记公理的内容和特点,找到反例说明即可.11.B解析:B 【解析】 【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12.D解析:D 【解析】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若x <y ,则x ﹣1<y ﹣1,选项A 成立; 若x <y ,则3x <3y ,选项B 成立; 若x <y ,则x 2<y2,选项C 成立; 若x <y ,则﹣2x >﹣2y ,选项D 不成立,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即可【详解】解:方程2x-3y=6解得:y=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解析:263x - 【解析】 【分析】把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即可. 【详解】解:方程2x-3y=6, 解得:y=263x -, 故答案为263x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 看做已知数求出y .14.【解析】∵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故答案为−2⩽x< 解析:223x -≤<【解析】112320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2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3, 故答案为−2⩽x<23. 15.【解析】【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详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和方程组的形式一样所以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解析:510x y =⎧⎨=⎩ 【解析】 【分析】把第二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两边都除以5,通过换元替代的方法来解决. 【详解】111222325325a x b y c a x b y c +=⎧⎨+=⎩两边同时除以5得, 11122232()()5532()()55a x b y c a x b y c ⎧+⎪⎪⎨⎪+⎪⎩==, 和方程组111222a x b y c a x b y c +⎧⎨+⎩==的形式一样,所以335245x y ⎧⎪⎪⎨⎪⎪⎩==,解得510x y ⎧⎨⎩==.故答案为510x y ⎧⎨⎩==.【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同学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类比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16.a <﹣1【解析】不等式(a+1)x>a+1两边都除以a+1得其解集为x<1∴a+1<0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再不等式两边同加解析:a <﹣1 【解析】不等式(a+1)x>a+1两边都除以a+1,得其解集为x<1, ∴a+1<0, 解得:a<−1,故答案为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再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改变.17.4;【解析】试题解析:把代入方程组得:①×2-②得:3a=9即a=3把a=3代入②得:b=-1则a-b=3+1=4解析:4;【解析】试题解析:把21xy=⎧⎨=⎩代入方程组得:25{21a bb a++=①=②,①×2-②得:3a=9,即a=3,把a=3代入②得:b=-1,则a-b=3+1=4,18.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得:∵∴∴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解析:0,1,2【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确定其非负整数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解不等式1x<-得:1x<,∵34=<<=,∴13x<<,∴13x<<的非负整数解为: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的知识,确定其解集是解题的关键.19.±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列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假设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O则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以OAO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和点∴∴∴∴故答案为:±4【点睛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列等量关系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假设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O ,则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以OA 、O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0,)A a 和点(5,0)B ,∴||OA a =,5OB =, ∴11||51022OAB S OA OB a ∆=⨯⨯=⨯⨯=, ∴||4=a ,∴4a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和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需注意坐标轴上到一个点的距离为定值的点有2个.20.【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详解】设可打x 折则有解得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可设打x 折,根据保持利润率不低于5%,可列出不等式:12008008005%10x ,⨯-≥⨯ 解出x 的值即可得出打的折数. 【详解】 设可打x 折,则有12008008005%10x ,⨯-≥⨯ 解得7.x ≥即最多打7折.故答案为7.【点睛】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1)70,200,500;(2)14,72;(3)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求得a 、b 、c 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m 和“E”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题意可以求得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详解】解:(1)()()408%18%18%40%20%70a =÷⨯----=,()408%40%200b =÷⨯=,408%500c =÷=,故答案为70,200,500; (2)%18%18%40%20%14%m =----=,“E ”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72︒⨯=︒,故答案为14,72;(3)()400040%20%2400⨯+= (人),答: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24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952m ≤≤ 【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两个方程组的解,再根据“模糊解”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得m 的取值范围便可.【详解】解:解方程组222104x y m x y m +=+⎧⎨-=+⎩得 :422x m y m +⎧⎨-⎩==, 解方程组10310x y x y +=⎧⎨+=-⎩得 :2010x y ⎧⎨-⎩==, ∵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2104x y m x y m +=+⎧⎨-=+⎩的解是方程组10310x y x y +=⎧⎨+=-⎩的模糊解, 因此有:42200.120m +-≤且2100.110m -+≤, 化简得:821091122m m ≤≤⎧⎪⎨≤≤⎪⎩,即4591122m m ≤≤⎧⎪⎨≤≤⎪⎩ 解得:952m ≤≤, 故答案为952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绝对值不等式,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难度适中.正确理解“模糊解”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1)证明见解析;(2)∠AED+∠D=180°,理由见解析;(3)∠AEM=130°【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CE ∥GF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GD ,根据等量关系可得∠FGD=∠EFG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 ∥C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 与∠D 之间的数量关系;(3)根据对顶角相等可求∠DHG ,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CG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 ,∠AEC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AEM 的度数.本题解析:(1)证明:∵∠CED=∠GHD , ∴CE ∥GF(2)答:∠AED+∠D=180°理由:∵CE ∥GF ,∴∠C=∠FGD ,∵∠C=∠EFG ,∴∠FGD=∠EFG ,∴AB ∥CD , ∴∠AED+∠D=180°;(3)∵∠DHG=∠EHF=100°,∠D=30°,∴∠CGF=100°+30°=130°∵CE ∥GF ,∴∠C=180°﹣130°=50°∵AB ∥CD ,∴∠AEC=50°,∴∠AEM=180°﹣50°=13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相关的内错角,同位角的相等关系.24.见解析【解析】【分析】有多种方法可证明:方法一:通过∠C 转化得到180D C ∠+∠=︒,从而证明;方法二:连接BD ,根据平行得ABD CDB ∠=∠,角度转化得到DBC BDA ∠=∠,从而证平行;方法三:延长BC 至E ,根据平行得B DCE ∠=∠,角度转化得DCE D ∠=∠,从而证平行.【详解】方法一:∵AB ∥CD ∴180B C ∠+∠=︒∵B D ∠=∠∴180D C ∠+∠=︒∴AD ∥BC方法二:连接BD∵AB ∥CD ∴ABD CDB ∠=∠又∵ABC CDA ∠=∠∴ABC ABD CDA CDB ∠-∠=∠-∠∴DBC BDA ∠=∠∴AD ∥BC方法三:延长BC 至E∵AB ∥CD ∴B DCE ∠=∠又∵B D ∠=∠∴DCE D ∠=∠∴AD ∥B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证明,注意,仅当两直线平行时才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5.﹣2<x ≤3,表示在数轴上见解析.【解析】【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5(1)21111(3)32x x x x ①②+>-⎧⎪⎨-≥-⎪⎩, 解①得:x >﹣2,解②得:x ≤3,故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 ≤3,表示在数轴上如下:【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1)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1)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三角形的三条高中,必有一条在三角形的内部④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一定都是锐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下列事件中,不是随机事件的是()A.抛掷1枚骰子,出现6点向上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C.买彩票中奖D.实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3.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C.同位角相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我国明代《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一托按照5尺计算).”大意是: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如果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则绳索长几尺?设竿长x尺,绳索长y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A.B.C.D.5.已知方程2x m+1+3y2n+1=7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内值分别为()A.﹣1,0B.﹣1,1C.0,0D.1,16.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B.同位角相等C.若a2=b2,则a=﹣b D.若a=b,则﹣2a=﹣2b7.某厂从生产的一批零件中抽取2000个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发现有10个是次品,那么这次抽查零件次品的概率为()A.B.C.D.8.直线y=kx+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不等式kx+b﹣1≤0的解集是()A.x≤2B.x≤0C.x≥2D.x≥09.如图,AB⊥BC,AE平分∠BAD交BC于点E,AE⊥DE,∠1+∠2=90°,M,N分别是BA,CD延长线上的点,∠EAM和∠EDN的平分线交于点F.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AB∥CD B.∠AEB+∠ADC=180°C.DE平分∠ADC D.∠F为定值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接CE.若CD=1,CE=3,则BC长为()A.4B.4.5C.3D.3.51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为x>﹣5,则m的取值范围是()A.m<﹣5B.m≥﹣5C.m>﹣5D.m≤﹣512.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下列结论:(1)BE=AP;(2)∠ABE=∠CAD;(3)∠APE=6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已知(m﹣2)x m﹣3﹣3y=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14.如图,CD∥AB,OF平分∠BOD,OF⊥OE,OG⊥CD,∠CDO=50°,则下列结论:①∠AOE=65°;②OE平分∠AOD;③∠GOD=∠GOE;④∠GOE=∠DOF.其中正确结论是.(填序号)15.如图,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利用等边三角形画出美丽的“三角玫瑰”图案,已知等边△ABC的边长是24,D,E,F分别在三边上,且DE⊥BC,EF⊥AC,FD⊥AB,则BE 的长是.16.如图,BE交AC于点M,交CF于点D,AB交CF于点N,∠E=∠F=90°,∠B=∠C,AE=AF,给出的下列五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1=∠2;②BE=CF;③△CAN≌△BAM;④CD=DN;⑤△AFN≌△AEM.17.如图所示,AB=AC,AF⊥BC于点F,D、E分别为BF、CF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对.18.如图,直线y=kx+2与直线y=相交于点A(a,2),与x轴交于点B,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kx+2<x的解集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方程组:20.某商场投入10400元资金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共500箱,矿泉水的成本价和销售价如表所示:类别/单价成本价销售价(元/箱)甲2028乙2430(1)该商场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各多少箱?(2)全部售完500箱矿泉水,该商场共获得利润多少元?21.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F是AC边上一点,BF与AD交于点E,∠ABC=45°,∠BAC=75°,∠AEB=120°.求证:BF⊥AC.22.【阅读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拐点问题经常可以通过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进行转化.例如:如图1,MN∥PQ,点C、B分别在直线MN、PQ上,点A在直线MN、PQ之间.(1)求证:∠CAB=∠MCA+∠PBA;证明:如图1,过点A作AD∥MN,∵MN∥PQ,AD∥MN,∴AD∥MN∥PQ,∴∠MCA=∠DAC,∠PBA=∠DAB,∴∠CAB=∠DAC+∠DAB=∠MCA+∠PBA,即:∠CAB=∠MCA+∠PBA;【类比应用】已知直线AB∥CD,P为平面内一点,连接P A、PD.(1)如图2,已知∠A=50°,∠D=150°,求∠APD的度数;说明理由.(2)如图3,设∠P AB=α、∠CDP=β、直接写出∠α、∠β、∠P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联系拓展】如图4,直线AB∥CD,P为平面内一点,连接P A、PD.AP⊥PD,DN平分∠PDC,若∠P AN+∠P AB=∠P,运用(2)中的结论,求∠N的度数.说明理由.23.如图,等腰△ABC中,AB=AC,点D为直线BC下方一点.(1)如图1,若DB=CD,求证:AD平分∠BDC;(2)如图2.若∠ABD+∠ACD=180°(∠ABD>∠ACD),DA平分∠BDC,过点A作CD的垂线,垂足为点E,DE=3,CD=4.求BD的长度.24.某公司生产A、B两种型号的小黑板,已知一块A型小黑板比一块B型小黑板售价多20元,且5块A型小黑板和4块B型小黑板总共售价为820元.(1)求一块A型小黑板、一块B型小黑板售价各为多少元?(2)某中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从该公司购买A、B两种型号的小黑板共60块,要求购买A、B两种型号小黑板的总费用不超过5240元.并且购买A型小黑板的数量应大于购买B种型号小黑板总数量的.请通过计算,求出该中学从该公司购买A、B两种型号的小黑板有哪几种方案?25.如图,在△ABC中,AD为BC的垂直平分线,CE⊥AB,垂足为点E.(1)若CE=AE,试说明△AEF≌△CEB;(2)若∠BAC=50°,求∠AFE的度数.。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1)一、选择题1.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5{152x yx y=+=-B.5{1+52x yx y=+=C.5{2-5x yx y=+=D.-5{2+5x yx y==3.计算2535-+)A.-1B.1C.525-D.2554.如图所示的表格是某次篮球联赛部分球队的积分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队名比赛场数胜场负场积分前进1410424光明149523远大147a21卫星14410b钢铁1401414……………A.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B.卫星队总积分b=18C.远大队负场数a=7D.某队的胜场总积分可以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5.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783230x yx y+=⎧⎨+=⎩B.782330x yx y+=⎧⎨+=⎩C.302378x yx y+=⎧⎨+=⎩D.303278x yx y+=⎧⎨+=⎩6.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A .2B .3C .4D .57.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1ax by ax by +=⎧⎨-=⎩的解为11x y =⎧⎨=-⎩,则a ﹣2b 的值是( )A .﹣2B .2C .3D .﹣3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3211230x x x a --⎧≤-⎪⎨⎪-<⎩恰有3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a <≤B .12a <<C .12a ≤<D .12a ≤≤9.不等式组1212x x +>⎧⎨-≤⎩的解集是( ) A .1x < B .x ≥3 C .1≤x ﹤3 D .1﹤x ≤310.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11.关于x ,y 的方程组2,226x y a x y a +=⎧⎨+=-⎩的解满足0x y +=,则a 的值为( ) A .8 B .6 C .4 D .212.某中学计划租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七年级学生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一辆车乘坐45人,那么有35名学生没有车坐;如果一辆车乘坐60人,那么有一辆车只坐了35人,并且还空出一辆车.设计划租用x 辆车,共有y 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453560(2)35x y x y -=⎧⎨-=-⎩ B .453560(2)35x y x y=-⎧⎨-+=⎩ C .453560(1)35x y x y +=⎧⎨-+=⎩ D .453560(2)35x y y x =+⎧⎨--=⎩ 二、填空题13.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4.如果不等式组213(1)x x x m ->-⎧⎨⎩<的解集是x <2,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用适当的符号表示a 是非负数:_______________.16.对一个实数x 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 ”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7.已知a>b,则﹣4a+5_____﹣4b+5.(填>、=或<)18.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6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_______.19.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PB⊥l,PA=6cm,PB=5cm,PC=7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_____cm.20.已知方程组236x yx y+=⎧⎨-=⎩的解满足方程x+2y=k,则k的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22.计算:(1﹣3)0+|2|﹣2cos45°+(14)﹣123.阅读理解,补全证明过程及推理依据.已知:如图,点E 在直线DF 上,点B 在直线AC 上,∠1=∠2,∠3=∠4.求证∠A =∠F证明:∵∠1=∠2(已知)∠2=∠DGF ( ) ∴∠1=∠DGF (等量代换)∴ ∥ ( )∴∠3+∠ =180°( )又∵∠3=∠4(已知)∴∠4+∠C =180°(等量代换)∴ ∥ ( )∴∠A =∠F ( )24.如图1,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EAC+∠ACE=90°.(1)请判断1l 与2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在(1)的结论下,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不与点C 重合)∠CPQ+∠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0),(b ,0),且满足()()2213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连接MA ,MB ,使S △MAB =S 四边形ABDC ?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 是射线BD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D 重合),连接PC ,PA ,求∠CPA 与∠DCP、∠BAP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x+1≥2,∴x≥1.故选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A解析:A【解析】【分析】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设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题意得:515 2x yx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和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化简合并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3+-(23231-+=-+=,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去绝对值的知识点,掌握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和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4.D解析:D【解析】【分析】A 、设胜一场积x 分,负一场积y 分,根据前进和光明队的得分情况,即可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B 、根据总积分=2×得胜的场次数+1×负的场次数,即可求出b 值;C 、由负的场次数=总场次数-得胜的场次数,即可求出a 值;D 、设该队胜了z 场,则负了(14-z )场,根据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即可得出关于z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z 值,由该值不为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 、设胜一场积x 分,负一场积y 分,依题意,得:104249523x y x y +⎧⎨+⎩==, 解得:21x y ⎧⎨⎩==, ∴选项A 正确;B 、b=2×4+1×10=18,选项B 正确;C 、a=14-7=7,选项C 正确;D 、设该队胜了z 场,则负了(14-z )场,依题意,得:2z=14-z ,解得:z=143, ∵z=143不为整数, ∴不存在该种情况,选项D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该班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303278x y x y +=⎧⎨+=⎩, 故选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6.D解析:D【解析】∵方程2x +a ﹣9=0的解是x =2,∴2×2+a ﹣9=0,解得a =5.故选D .7.B解析:B【解析】【详解】把11x y =⎧⎨=-⎩代入方程组231ax by ax by +=⎧⎨-=⎩得:231a b a b -=⎧⎨+=⎩, 解得:4313a b ⎧=⎪⎪⎨⎪=-⎪⎩, 所以a−2b=43−2×(13-)=2. 故选B. 8.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3211230x x x a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a,∵不等式组321123x xx a--⎧≤-⎪⎨⎪-<⎩有解,∴-1≤x<a,∵不等式组只有三个整数解,∴不等式的整数解为:-1、0、1,∴1<a≤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1212xx+>⎧⎨-≤⎩①②,由①得x>1,由②得x≤3,所以解集为:1<x≤3;故选D.10.B解析:B【解析】【分析】由点P在x轴上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详解】∵点P(a,a-1)在x轴上,∴a-1=0,即a=1,则点Q坐标为(-1,2),∴点Q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11.D解析:D【解析】【分析】两式相加得,即可利用a 表示出x y +的值,从而得到一个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得a 的值.【详解】两式相加得:3336x y a +=-;即3()36,x y a +=-得2x y a +=-即20,2a a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析.12.B解析:B【解析】根据题意,易得B.二、填空题13.2<m≤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x >-1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2<m≤3【详解】根据不等式组x >-1x <m 有3个整数解可得:2<m≤3故答案为:2<m≤3解析:2<m≤3【解析】【分析】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先根据可确定3个整数解是0,1,2,所以.【详解】 根据不等式组有3个整数解,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整数解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解法. 14.m≥2【解析】【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从而得出关于m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 <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2∴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是已知解析:m≥2.【解析】【分析】先解第一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组()2131x xx m⎧->-⎨<⎩的解集是x<2,从而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2,∵不等式组()2131x xx m⎧->-⎨<⎩的解集是x<2,∴m≥2,故答案为m≥2.【点睛】本题是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问题.可以先将字母当作已知数处理,求出解集与已知解集比较,进而求得字母的范围.求不等式的公共解,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5.a≥0【解析】【分析】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a≥0故答案为:a≥0解析:a≥0【解析】【分析】非负数即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详解】由题意得a≥0.故答案为:a≥0.16.【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7.<【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4a <﹣4b∴﹣4a+5<﹣4b+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 >b ,∴﹣4a <﹣4b ,∴﹣4a +5<﹣4b +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的问题: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一定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当不等式的两边要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数时,一定要对字母是否大于0进行分类讨论.18.【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解析:【解析】【分析】用所有学生数乘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人数是:1200×15+560=400(人),故答案为: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样本中不少于6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19.【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详解】解:∵PB⊥lPB=5cm∴P 到l 的距离是垂线段PB 的长度5cm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详解】解:∵PB⊥l,PB=5cm,∴P到l的距离是垂线段PB的长度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0.-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得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3【解析】分析:解出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代入方程x+2y=k即可.详解:解方程组236x yx y+=⎧⎨-=⎩,得33 xy⎧⎨-⎩==,代入方程x+2y=k,得k=-3.故本题答案为:-3.点睛:本题的实质是考查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需要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三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了解把“三元”转化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消元.解题之前先观察方程组中的方程的系数特点,认准易消的未知数,消去未知数,组成无该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答题21.(1)400;(2)补全条形图见解析;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3)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有100人.【解析】分析:(1)根据A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总人数减去A、C、D三个类别人数求得B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再用360°乘以C 类别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可得;(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0%=400人;(2)B 类别人数为400-(80+60+20)=240,补全条形图如下:C 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60400=54°; (3)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为2000×0N F N ==100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22.【解析】【分析】先分别计算0次幂、化简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指数幂的计算,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0011322cos454-⎛⎫+--+ ⎪⎝⎭ =21224++ 22=5.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到0次幂、负指数幂的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对顶角相等;BD ;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C ,D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先证明BD ∥CE ,得出同旁内角互补∠3+∠C=180°,再由已知得出∠4+∠C=180°,证出 AC ∥DF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2(已知)∠2=∠DGF (对顶角相等)∴∠1=∠DGF ( 等量代换 )∴BD ∥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C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又∵∠3=∠4(已知)∴∠4+∠C=180°∴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两者的区别.24.(1)1l∥2l;(2)①当Q在C点左侧时,∠BAC=∠CQP +∠CPQ,②当Q在C点右侧时,∠CPQ+∠CQP+∠BAC=180°.【解析】【分析】(1)先根据CE平分∠ACD,AE平分∠BAC得出∠BAC=2∠1,∠ACD=2∠2,再由∠1+∠2=90°可知∠BAC+∠ACD=180,故可得出结论;(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Q在C点左侧时;②当Q在C点右侧时.【详解】解:(1)1l∥2l.理由如下:∵AE平分∠BAC,CE平分∠ACD(已知),∴∠BAC=2∠1,∠ACD=2∠2(角平分线的定义);又∵∠1+∠2=90°(已知),∴∠BAC+∠ACD=2∠1+2∠2=2(∠1+∠2)=180°(等量代换)∴1l∥2l(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①当Q在C点左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EP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EPC=∠1+∠CPQ,∴∠BAC=∠CQP +∠CPQ(等量代换)②当Q在C点右侧时,过点P作PE∥1l.∵1l∥2l(已证),∴PE∥2l(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2,∠BAC=∠A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EPC=∠1+∠CPQ,∠APE+∠EPC=180°(平角定义)∴∠CPQ+∠CQP+∠BAC=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C(0,2),D(4,2),S四边形ABDC=8;(2)M(0,4)或(0,-4);(3)∠CPA=∠BAP+∠DCP或∠CPA= ∠BAP-∠DCP.【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坐标,进而分析得出C、D坐标,继而即可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2)由题意可知以AB为底边,设点M到AB的距离为h即三角形MAB的高,求得h的值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3)根据题意分当点P在线段BD上时以及当点P在BD延长线上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 (1)由()()22130a b ++-=得a=-1,b=3,则A(-1,0),B(3,0),∵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如图,∴C(0,2),D(4,2),∴S 四边形ABDC =AB×OC=4×2=8. (2)存在.设点M 到AB 的距离为h ,S △MAB =12×AB×h=2h , 由S △MAB =S 四边形ABDC ,得2h=8,解得h=4,可知这样的M 点在y 轴上有两个,∴M(0,4)或(0,-4).(3) ①当点P 在线段BD 上时:∠CPA=∠DCP+∠BA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交OC 与E 点,∵AB ∥CD , PE ∥AB ,∴AB ∥PE ∥CD ,∴∠DCP=∠CPE , ∠BAP=∠APE ,∵∠CPA=∠CPE+∠APE ,∴∠CPA=∠DCP+∠BAP ;②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时:∠CPA= ∠BAP-∠DCP ,理由如下:过P 点作PE ∥AB ,∵AB∥CD,PE∥AB,∴AB∥PE∥CD,∴∠DCP=∠CPE,∠BAP=∠APE,∵∠CPA= ∠APE-∠CPE。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一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 ,2cm ,3cm B.1cm ,1cm ,2cm C.1cm ,2cm ,2cm ; D.1cm ,3cm ,5cm ;2.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a 3+a 3=a 6;②(xy 2)3=x 3y 6;③x 2•x 3=x 6;2A.(x+a)(x-a)B.(b+m)(m-b)C.(-x-b)(x-b)D.(a+b)(-a-b) 4.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A=∠CB .AD=CBC .BE=DFD .AD ∥BC5.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12345A A AA A →→→→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6.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图2所示的方向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剪裁得到图4,将图4的纸片展开铺平,再得到的图案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A 2A 3A 4A 5A A .B .C .D .7.计算21()2--= _______8.如图有4个冬季运动会的会标,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个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0.已知:2211,63a b a b -=-=,则22a b +=_______ 11.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则∠1+∠2=_______. 12.如图所示,∠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 ≌△ABM ;④CD=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是叠放在一起的两张长方形卡片,图中有∠1、∠2、∠3,则其中一定相等的是_____14.如果a 2+b 2+2c 2+2ac-2bc=0,那么2015a b+的值为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5.已知:2x ﹣y=2,求:〔(x 2+y 2)﹣(x ﹣y )2+2y (x ﹣y )〕÷4y 的值.16.若2(1)()a a a b --- =4,求222a b ab +-的值17.已知:如图,AB ∥CD ,∠ABE=∠DCF ,说明∠E=∠F 的理由.18.如图,把宽为2cm的纸条ABCD沿EF,GH同时折叠,B、C两点恰好落在AD边的P点处,若△PFH的周长为10cm,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将一副直角三角尺BAC和BDE如图放置,其中∠BCA=30°,∠BED=45°,(1)若∠BFD=75°,判断AC与B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EC,如果AC∥BE,AB∥EC,求∠CED的度数.20.投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24次.(1)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为(填序号);①出现1点的概率等于出现3点的概率;②投掷24次,2点一定会出现4次;③投掷前默念几次“出现4点”,投掷结果出现4点的可能性就会加大;④若只连续投掷6次,出现的点数之和不可能等于37.(2)求出现奇数的概率;(3)出现6点大约有多少次?21.如图所示,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交BC于D、E,(1)若∠DAE=50°,求∠BAC的度数;(2)若△ADE的周长为19cm,求BC的长.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2.小明的父亲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西瓜千克数x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2)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45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的西瓜?(3)小明的父亲这次一共赚了多少钱?23.如图,在△ABC中,AB=AC=2,∠B=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 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1)当∠BDA=115°时,∠BAD=°;点D从B向C运动时,∠BDA逐渐变(填“大”或“小”);(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也在改变,判断当∠BDA等于多少度时,△ADE是等腰三角形.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4.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①找出图1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②写出图1中线段DE、AD、BE满足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 探究线段DE、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问DE、AD、BE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这个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七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卷(一)参考答案1~6. CBDBBB 7.4 8.3 9.20 10.1 11.90°12.①②③13.∠2=∠314.1 15. 1.16.8 17.略18.解:∵把宽为2cm的纸条ABCD沿EF,GH同时折叠,B、C两点恰好落在AD边的P点处,∴BF=PF,PH=CH,∵△PFH的周长为10cm,∴PF+FH+HC=BC=10cm,∴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2×10=20(cm 2),19. (1)AC∥BE,理由略(2)45°.20. (1)①④(2)12(3)421. (1)∠BAC=115°;(2)BC=19cm.22(1)3.5元(2)120千克,(3)450﹣120×1.8﹣50=184元,②当DA=DE时,即∠DAE=∠DEA=(180°﹣40°)=70°,24. 解:(1)①△ADC≌△CEB.理由如下::∵∠ACB=90°,∠ADC=90°,∠BEC=90°∴∠ACD+∠DAC=90°,∠ACD+∠BCE=90°,∴∠DAC=∠BCE,在△ADC与△BEC中,,∴△ADC≌△BEC(AAS);②DE=CE+CD=AD+BE.理由如下:由①知,△ADC≌△BEC,∴AD=CE,BE=CD,∵DE=CE+CD,∴DE=AD+BE;(2)∵AD⊥MN于D,BE⊥MN于E.∴∠ADC=∠BEC=∠ACB=90°,∴∠CAD+∠ACD=90°,∠ACD+∠BCE=90°.∴∠CAD=∠BCE.在△ADC和△CEB中,∴△ADC≌△CEB.∴CE=AD,CD=BE.∴DE=CE﹣CD=AD﹣BE.(3)同(2),易证△ADC≌△CEB.∴AD=CE,BE=CD∵CE=CD﹣ED∴AD=BE﹣ED,即ED=BE﹣AD;当MN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D、DE、BE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BE﹣AD(或AD=BE﹣DE,BE=AD+DE等).。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1)

【必考题】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BC 与MN 相交于点O ,AO ⊥BC ,OE 平分∠BON ,若∠EON =20°,则∠AOM 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 2.已知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则实数x ,y 的值是( )A .22x y =-⎧⎨=-⎩B .00x y =⎧⎨=⎩C .22x y =⎧⎨=⎩D .33x y =⎧⎨=⎩3.《九章算术》中记载一问题如下:“今有共买鸡,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设有x 人,买鸡的钱数为y ,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 .8374x y x y +=⎧⎨+=⎩B .8374x y x y-=⎧⎨-=⎩ C .8374x y x y +=⎧⎨-=⎩ D .8374x y x y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A .2 B .3 C .4D .5 5.方程组23x y a x y +=⎧⎨-=⎩的解为5x y b =⎧⎨=⎩,则a 、b 分别为( ) A .a=8,b=﹣2 B .a=8,b=2 C .a=12,b=2 D .a=18,b=86.已知4<m <5,则关于x 的不等式组0420x m x -<⎧⎨-<⎩的整数解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如图,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3=∠7B .∠2=∠6C .∠3+∠4+∠5+∠6=180°D .∠4=∠88.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右图表示,那么这个解集为( )A .≥-1B .>1C .-3<≤-1D .>-3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时,应先假设( ) A .至少有一个内角是直角B .至少有两个内角是直角C .至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D .至多有两个内角是直角11.若点(),1P a a -在x 轴上,则点()2,1Q a a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12.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191-<b,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二、填空题13.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14.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3,-1)和(-3,1),那么“卒”的坐标为_____.15.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安排______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16.若a ,b 均为正整数,且a 7,b 32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17.已知a 、b 满足(a ﹣1)22b +,则a+b=_____.18.关于x 的不等式组352223x x x a-≤-⎧⎨+>⎩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则a 的整数值是______________. 19.现有2019条直线1232019a a a a ,,,,,⋯且有12233445a a a a a a a a ⊥⊥P P ,,,,…,则直线1a 与2019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20.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40份,每位学生的家长1份,每份问卷仅表明一种态度.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假设回收的问卷都有效),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学生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情况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回收的问卷数为份,“严加干涉”部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将“稍加询问”和“从来不管”视为“管理不严”,已知全校共15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对孩子使用手机“管理不严”的家长大约有多少人?AB CD,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连接AE、CE,22.(1)(感知)如图①,//∠=∠+∠.下面给出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请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试说明AEC A DCE(填恰当的理由).EF AB.证明:如图①过点E作//∴∠=∠(),A1Q(已知),EF//AB(辅助线作法),//AB CD∴(),EF CD//∴∠=∠(),2DCE12AEC ∠=∠+∠Q ,AEC A DCE ∴∠=∠+∠ ( ).(2)(探究)当点E 在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试说明360A AEC C ∠+∠+∠=︒.(3)(应用)如图③,延长线段AE 交直线CD 于点M ,已知130A ∠=︒,120DCE ∠=︒,则MEC ∠的度数为 .(请直接写出答案)23.问题情境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 ,CD 和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尺EFG(∠EFG =90°,∠EGF =60°)”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操作发现(1)如图(1),小明把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G 放在CD 上,若∠2=2∠1,求∠1的度数;(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 、G 分别放在AB 和CD 上,请你探索并说明∠AEF 与∠FGC 之间的数量关系;结论应用(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F 放在CD 上,30°角的顶点E 落在AB 上.若∠AEG =α,则∠CFG 等于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24.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600m 3,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m 3,由于整个工程调整工期,要求提前两天完成挖土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土多少m 3?25.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4522x y ax by -=⎧⎨+=-⎩和2348x y ax by +=-⎧⎨-=⎩有相同解,求(a)b -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ON ,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MOC ,然后根据∠AOM =90°﹣∠COM 即可求解.【详解】∵OE 平分∠BON ,∴∠BON =2∠EON =40°,∴∠COM =∠BON =40°,∵AO ⊥BC ,∴∠AOC =90°,∴∠AOM =90°﹣∠COM =90°﹣40°=5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正确求得∠MOC 的度数是关键.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粗,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实数x ,y 满足254()0x y x y +-+-=, ∴40x y +-=且2()0x y -=,即400x y x y +-=⎧⎨-=⎩, 解得:22x y =⎧⎨=⎩,故选C.【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为负数和平方后所得的数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一方面买鸡的钱数=8人出的总钱数-3钱,另一方面买鸡的钱数=7人出的总钱数+4钱,据此即可列出方程组.【详解】解:设有x人,买鸡的钱数为y,根据题意,得:8374x y x 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根据买鸡的总钱数不变列出方程组是解题关键.4.D解析:D【解析】∵方程2x+a﹣9=0的解是x=2,∴2×2+a﹣9=0,解得a=5.故选D.5.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将x=5,y=b代入方程组得:10{53b ab+=-=,解得:a=12,b=2,故选C.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6.B解析:B【解析】【分析】先求解不等式组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解集,再根据m的取值范围即可判定整数解.【详解】不等式组0 420 x mx-<⎧⎨-<⎩①②由①得x<m;由②得x>2;∵m的取值范围是4<m<5,∴不等式组420x mx-<⎧⎨-<⎩的整数解有:3,4两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用到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m的取值范围是本题的关键.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故选D.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A解析:A【解析】>-3 ,≥-1,大大取大,所以选A10.B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只需根据在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可据此进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根据反证法的步骤,则可假设为三角形中有两个或三个角是直角.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反证法的步骤是:1.假设结论不成立;2.从假设出发推出矛盾;3.假设不成立,则结论成立.11.B解析:B【解析】【分析】由点P在x轴上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坐标,继而得出答案.【详解】∵点P(a,a-1)在x轴上,∴a-1=0,即a=1,则点Q坐标为(-1,2),∴点Q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横纵坐标特点.12.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45,∴3<4,∴这两个连续整数是3和4,故选C.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故答案为:【点解析:78 33a <.【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78 33a≤<.故答案为:78 33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含a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4.(-2-2)【解析】【分析】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卒的坐标【详解】卒的坐标为(﹣2﹣2)故答案是:(﹣2﹣2)【点睛】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解析:(-2,-2)【解析】【分析】先根据“相”和“兵”的坐标确定原点位置,然后建立坐标系,进而可得“卒”的坐标.【详解】“卒”的坐标为(﹣2,﹣2),故答案是:(﹣2,﹣2).【点睛】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正确确定原点位置.15.25【解析】【分析】【详解】设需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y名工人加工小齿轮由题意得:解得:即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能解析:25【解析】【分析】【详解】设需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安排y名工人加工小齿轮,由题意得:85316210x y x y +=⎧⎨⨯=⨯⎩,解得:2560x y =⎧⎨=⎩. 即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大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能准确得知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根据此正确列出方程.16.4【解析】【分析】先估算的范围然后确定ab 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 的最小值【详解】∵<<∴2<<3∵a>a 为正整数∴a 的最小值为3∵<<∴1<<2∵b<b 为正整数∴b 的最小值为1∴a+b 的最小值为3+解析:4【解析】【分析】的范围,然后确定a 、b 的最小值,即可计算a+b 的最小值.【详解】∴2<3,∵a ,a 为正整数,∴a 的最小值为3,∴1<2,∵b ,b 为正整数,∴b 的最小值为1,∴a+b 的最小值为3+1=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 、b 的最小值.17.﹣1【解析】【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得a-1=0b+2=0解方程即可求得a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 ﹣1)2+=0∴a=1b=﹣2∴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知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得a-1=0,b+2=0,解方程即可求得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 ﹣1)2=0,∴a=1,b=﹣2,∴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熟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8.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 -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不等解析:1,2【解析】【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已知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即可.【详解】解不等式3x-5≤2x-2,得:x≤3,解不能等式2x+3>a,得:x>32a-,∵不等式组有且仅有4个整数解,∴-1≤32a-<0,解得:1≤a<3,∴整数a的值为1和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9.垂直【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相等的角再根据垂直的定义解答进而得出规律:a1与其它直线的位置关系为每4个一循环垂直垂直平行平行根据此规律即可判断【详解】先判断直线a1与a3的位置关解析:垂直.【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相等的角,再根据垂直的定义解答,进而得出规律:a1与其它直线的位置关系为每4个一循环,垂直、垂直、平行、平行,根据此规律即可判断.【详解】先判断直线a1与a3的位置关系是:a1⊥a3.理由如下:如图1,∵a1⊥a2,∴∠1=90°,∵a2∥a3,∴∠2=∠1=90°,∴a1⊥a3;再判断直线a1与a4的位置关系是:a1∥a4,如图2;∵直线a1与a3的位置关系是:a1⊥a3,直线a1与a4的位置关系是:a1∥a4,∵2019÷4=504…3,∴直线a1与a2015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故答案为:垂直.【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的推导,作出图形更有利于规律的发现以及规律的推导,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先判断几组直线的关系,然后找出规律.20.【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解析:5 15 2x yx y+⎧⎪⎨-⎪⎩==【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竿子长为y尺,根据“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根据题意得:515 2x yx y+⎧⎪⎨-⎪⎩==.故答案为:515 2x yx y+⎧⎪⎨-⎪⎩==.【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20,30°;(2)答案见解析;(3)1375人.【解析】【分析】(1)根据“从来不管”的人数和百分比求出总份数,根据总份数和严加干涉的分数求出百分比,然后计算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总分数求出稍加询问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3)根据题意求出“从来不管”和“稍加询问”的百分比求出全校的人数.【详解】解:(1)30÷25%=120(人)10÷120×360°=30°故答案为:120,30°(2)如图所示:(3)1500×3080120=1375(人)则估计该校对孩子使用手机“管理不严”的家长大约有1375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22.(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7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和等量代换依次解答即可;(2)如图④,过点E作//EF 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解答即可;(3)由(2)题的结论可求出∠AEC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证明:如图①,过点E作//EF AB,1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Q (已知),EF //AB (辅助线作法),//EF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2DC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AEC ∠=∠+∠Q ,AEC A DCE ∴∠=∠+∠ (等量代换);(2)证明:如图④,过点E 作//EF AB ,180A AEF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B CD Q (已知),//EF AB (辅助线作法),//EF 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180C CEF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80180360A AEC C A AEF CEF C ∴∠+∠+∠=∠+∠+∠+∠=︒+=︒;(3)解:由(2)题的结论知:360A AEC C ∠+∠+∠=︒,∴360360*********AEC A C ∠=︒-∠-∠=︒-︒-︒=︒,∴∠MEC =180AEC ︒-∠=70°. 故答案为:7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3.(1)∠1=40°;(2)∠AEF+∠GFC =90°;(3)60°﹣α.【解析】【分析】(1)依据AB ∥CD ,可得∠1=∠EGD ,再根据∠2=2∠1,∠FGE =60°,即可得出∠EGD 13=(180°﹣60°)=40°,进而得到∠1=40°; (2)根据AB ∥CD ,可得∠AEG +∠CGE =180°,再根据∠FEG +∠EGF =90°,即可得到∠AEF +∠GFC =90°;(3)根据AB ∥CD ,可得∠AEF +∠CFE =180°,再根据∠GFE =90°,∠GEF =30°,∠AEG =α,即可得到∠GFC =180°﹣90°﹣30°﹣α=60°﹣α.【详解】(1)如图1.∵AB ∥CD ,∴∠1=∠EGD .又∵∠2=2∠1,∴∠2=2∠EGD.又∵∠FGE=60°,∴∠EGD13=(180°﹣60°)=40°,∴∠1=40°;(2)如图2.∵AB∥CD,∴∠AEG+∠CGE=180°,即∠AEF+∠FEG+∠EGF+∠FGC=180°.又∵∠FEG+∠EGF=90°,∴∠AEF+∠GFC=90°;(3)如图3.∵AB∥CD,∴∠AEF+∠CFE=180°,即∠AEG+∠FEG+∠EFG+∠GFC=180°.又∵∠GFE=90°,∠GEF=30°,∠AEG=α,∴∠GFC=180°﹣90°﹣30°﹣α=60°﹣α.故答案为:60°﹣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4.80m3【解析】试题分析:设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要挖掘xm3土方,根据题意可知原定在10天,已经干了两天,还要求提前2天,即为要6天至少挖掘(600-120)m3的土方,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试题解析:设平均每天挖土x m3,由题意得:(10﹣2﹣2)x≥600﹣120,解得:x≥80.答:平均每天至少挖土80m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弄清题意,清楚600m3的土方到底要用几天干完.25.-8.【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要将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有a,b的两个方程联立,组成新的方程组,求出x和y的值,再代入含有a,b的两个方程中,解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得出a,b的值.试题解析:因为两组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所以原方程组可化为方程组①35234x yx y-=⎧⎨+=-⎩和方程组②45228ax byax by+=-⎧⎨-=⎩,解方程组①,得12 xy=⎧⎨=-⎩,代入②得4102228a ba b-=-⎧⎨+=⎩,解得23ab=⎧⎨=⎩,所以(-a)b=(-2)3=-8.【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组,考查了学生对方程组有公共解定义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将所给的两个方程组进行重新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2
1
2
1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1=∠5,可以推出AB ∥CD; (B )由∠3=∠7,可以推出AD ∥BC; (C )由∠2=∠6,可以推出AD ∥BC; (D )由∠4=∠8,可以推出AD ∥BC 3.下列几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cm ,8cm
4.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1,
2x y =-⎧⎨=-⎩
,则这个方程组是( )
(A )3,2.x y xy +=-⎧⎨
=⎩ (B )3,2 1.x y x y +=-⎧⎨-=⎩ (C )2,3.x y x y =⎧⎨+=⎩ (D )0,
3 5.
x y x y +=⎧⎨-=⎩
5.x 的3倍减去2的差不大于0,列出不等式为( )
(A )3x-2≤2 (B )3x-2≥0 (C )3x-2<0 (D )3x-2>0 6.下列能够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组合是( )
(A )正八边形和正方形; (B )正五边形和正十二边形; (C )正六边形和正方形; (D )正七边形和正方形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 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 )数a 的立方根有一个
;
(C
的立方根是±2; (D
-5的立方根
8.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A)45°(B)135°(C)45°或135°(D)以上答案都不对
9.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2,9)(B)(5,3)(C)(1,2)(D)(-9,-4)
二、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7分)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_______种位置关系,它们是________.
1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平移,会得到一个新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相比_________和________完全相同.
12.点N(a+5,a-2)在y轴上,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
1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为_____.
1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4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_____,•它是________边形.
15.若方程组
234,
3223
x y
x y m
+=
⎧
⎨
+=-
⎩
的解满足x+y=
1
5
,则m=______.
16.如果不等式x-2<3和2-x<3同时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7.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a=_______.
18.若x,y
2=0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6分)解方程组:
(1)
13,
23
3;
34
y z
y z
⎧
+=
⎪⎪
⎨
⎪-=
⎪⎩
(2)
3()4()4,
1.
26
x y x y
x y x y
+--=
⎧
⎪
+-
⎨
+=
⎪⎩
20.(6分)(1)解不等式3(x+1)<4(x-2)-3,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2)解不等式组
3(1)25,
2
2 1.
3
x x
x
x
-≥-
⎧
⎪
+
⎨
>-
⎪⎩
21.(6分)如图2,AB∥CD,∠B=45°,∠D=∠E,求∠E的度数.
B
C
A
E
D
F 22.(6分)如图3,∠1=∠2,∠3=∠4,∠A=100°,求∠BDC的度数.
4
3
1
B
C
A D
2
23.(7分)已知
A=m m+n+3的算术平方根,
B=2m n -是m+2n 的立方根,求B-A 的立方根.
24.(7分)已知:如图4,AD ∥BE ,∠1=∠2,求证:∠A=∠E .
31
B
C
A
E
D
2
25.(8分)如图5,已知线段OA 的端点O 的坐标为(0,0). (1)写出端点A 的坐标;
(2)将线段OA 向上平移两次,每次平移1个单位,写出两次平移后线段OA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 (3)在(2)的基础上,再将线段向右平移2个单位,写出线段OA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 (4)在(3)的基础上,允许进行两次平移,每次平移1个单位,能还原到原来的位置吗?请你试一试?
21
34O (0)
4
3
1
A
y
x
2
答案:
一、1.B 2.D 3.C 4.A 5.A 6.A 7.C 8.C 9.C 二、10.两,相交和平行 11.形状,大小 12.(0,-7)
13.100度 14.40°,•九 15.0 16.-1<x<5 17.-2 18.3
三、19.(1)18,12y z =⎧⎨=⎩ (2)17,15
11
15x y ⎧
=⎪⎪⎨⎪=⎪⎩
20.(1)x>14,图略;(2)-
1
2
≤x<1 21.22.5° 22.140° 23.解:依题意,得2,23 3.m n m n -=⎧⎨-+=⎩
解得4,
2.m n =⎧⎨=⎩
所以
,
, 所以B-A=-1.
24.因为∠1=∠2,所以DE ∥BC ,所以∠E=∠3,
因为AD∥BE,所以∠A=∠3,所以∠E=∠A.25.(1)A(2,1);(2)A1(2,3),O1(0,2);
(3)O2(2,2),A2(4,3);(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