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对处理的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享|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点击数:4137 次字体:小大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
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
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
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
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

2、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布于盆腔腹膜及各脏器表面,以骶韧带 、直肠窝、子宫后壁为常见输卵管内异症多累及其管壁浆膜层。直接 累及粘膜者较少。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扭曲、影响其正常蠕动, 造成不孕。 分二型: 色素沉着型——典型的酱紫色或褐色。 无色素沉着型——为早期病变,红色和白色,无色素沉着的内膜病灶 发展成典型的病灶需6——24个月。 深部侵润型内异症:病灶侵润深度 >5mm,常见于宫骶韧带、直肠子 宫凹陷、阴道穹隆、直肠阴道隔。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可累及消化、泌尿、呼吸道、腹壁切口等。
四、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一)、疼痛: 小的散在病灶可致剧痛 70—80%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与病变程{ 度不完全平行。 大而严重的粘连可无痛 (1)、痛经:典型者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2)、非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疼痛,少数。 (3)、性交痛及排便痛。30% 。 (4)、卵巢内异症破裂出现急腹症。 (二)、不孕:约50%的患者合并不孕。 (1)、盆腔解剖结构正常。 (2)、盆腔内环境改变。 原因:(3)、免疫功能异常。 (4)、卵巢功能异常。 (5)、自然流产率增加40%:15% 。
Page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以下特点:
1、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主要引起疼痛和不孕。 2、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3、症状与体征及疾病的严重性不成比例。 4、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 5、极具浸润性,可形成广泛严重的粘连。 6、组织学上虽然是良性,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的恶性行 为。 7、激素依赖性。 这些特点是内异症的治疗甚为棘手,如何规范和系统化的治 疗,使患者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地临床分期及分型地进展(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的进展(一)疾病的分期对不同期别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判断与比较疗效及估计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尚无一种完善的内异症分期和分型系统来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尤其是其特征性的表现:疼痛和不孕。
理想的临床分型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
人们一直试图对内异症进行分期探讨,这一努力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目前我国多采用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
该分期法于1985年最初提出,1997年再次修正。
该分期法有利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准确比较和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但仍有一些不足,理想的临床分期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
理想的EMs分型分期方法应该能够全面描述患者的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反映其疼痛和不孕相关的病史,能够对其治疗方案、手术范围提供参考和指导,并对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生殖结局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预测意义。
一、分期系统的历史回顾和分类内异症很早就有基于解剖基础的分类描述,而且分类系统多样。
各种分类系统参考的标准主要是:组织学类型,解剖学分布,组织病理学和疼痛程度,临床、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累积的器官组织,体检及手术发现等。
随着对疾病性质认识的深入,很多系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有些系统已经不再用于临床,但是研究者的经验、智慧和失败的教训对后来新系统的设计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尊重。
迄今为止,学者们提出了数十种分期方案,大致以年代为序,基本上反映了人们对EMs 认识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
1.以卵巢出血性囊肿(即巧克力囊肿)及其产生的粘连为基础 1921年由Sampson提出,将EMs分为卵泡、黄体、基质和内膜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一、引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器官或盆腔中异位生长。
这种异常生长导致了严重的疼痛、月经不规律及不孕等问题,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2.1 病史采集与详细询问: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性生活史以及相关疼痛表现等信息,在理解患者主诉和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判断;2.2 体格检查:包括盆腔检查、肛门指检和直肠指检等,通过探测异常灶块和固定感,协助制定进一步的检查计划;2.3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核磁共振(MRI)等技术辅助诊断,这些检查可观察盆腔器官的异常情况,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2.4 病理学检查:通过行腹腔镜手术或活检获取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诊。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3.1 保守治疗:3.1.1 非药物治疗:包括调节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适度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3.1.2 药物治疗:通过合理应用黄体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来抑制排卵及月经,缓解盆腔压力和防止异位灶扩散。
3.2 手术治疗:3.2.1 内窥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在保护子宫功能的同时剥离异位灶组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3.2.2 子宫切除术:对于无法保留子宫的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手术,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
3.3 中医中药治疗:可选择一些有理论和临床支持的中医中药方剂或针灸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中药有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等作用,能缓解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四、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4.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伴随性其他疾病等因素,制定符合其个体化特点的治疗方案;4.2 综合治疗策略:结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方法,并选择最适合该患者的方案;4.3 长期随访管理:对患者在接受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后,均应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恰当调整和评估。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3 5岁 , 阴道 、 子宫颈 及双侧 卵巢 多发 性椭 圆形 肿物 , 面灰 切 白、 灰红色 , 内有 大 小不 等 的囊 腔 , 呈海 绵状 外 观 , 质软 , 细
腻。光镜下 见子 宫内膜样腺体 弥漫散 在分 布 , 状不 规则 , 形
粗 2c 基底部附于 宫颈 管 内; m, 阴道后 穹窿 见类 似肿 瘤 , 大
小 8c 7c 3c m× m× m。左卵巢椭 圆形肿物 大小 9 c 6c m× m × m, 4c 右卵巢椭 圆形肿物大小 1 m×9c 0c m×7c m。大 网 膜、 直肠 、 子宫底及双输卵管 、 卵巢重度粘连 。 12 方法 . 标本 经 1% 中性 福尔 马林 固定 , 蜡包 埋 , 0 石 常 规制片 , E染 色 , H 光镜观察 。免疫组化采用 s P法 , 所用 一抗 包括 C v e t 、 D 0 S K、i ni C 1 、MA、 R及 K - D B显 色。每项 m n E i 7, A 6 都设有 阳性及 阴性对照 , 阳性对 照以相应 抗体的已知 阳性切
例发生在 阴道 、 宫颈 及卵 巢多发 的息 肉样 子 宫 内膜 异位 子 症, 并复习文献 , 探讨其 临床病理 学特 点 、 断及鉴 别诊 断 , 诊 以提高对本病变 的认识水平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摘要 : 目的 探讨 罕见 的息 肉样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的临床病理 特征及鉴别诊断 。方 法 对 1 息 肉样子 宫 内膜异位 症进 例
作者单位 : 南方 医科 大学 附属 深圳 市 妇 幼保 健 院 病理 科 , 深圳
5 82 10 8
作者简介 : 张雁瑞 , , 女 硕士 , 主治医师 。E m i:ynu17 @yh o — al ari99 ao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慢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外生长,导致腹腔内出现异位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引起许多不适,如疼痛、月经不规律、不孕等,其中还可能和卵巢癌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rcinoma,简称EAOC)是指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生长的同时,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此类肿瘤的发生率很低,占卵巢癌的5%-10%。
EAOC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EAOC属于混合型癌
EAOC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混合型的癌瘤,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如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型、未分化型等组织类型。
这是由于EAOC肿瘤的起源源于已经异位到卵巢
的子宫内膜组织,和通常的卵巢癌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2. EAOC有较高的恶性程度
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病理特征影响,EAOC有相对较高的恶性程度。
这表现为瘤体较大、浸润性较强、增殖能力较强等临床病理特点。
同时,EAOC也容易复发及转移,因此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3. EAOC的生物学行为与普通卵巢癌有所不同
由于其特殊的起源方式和生物学特性,EAOC的生物学行为与普通卵巢癌有所不同。
例如,研究发现EAO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量通常较高,与普通卵巢癌的表现略有不同。
总之,EAOC作为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一种癌症,其病理特点与普通卵巢癌有所不同。
了解其病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长期预防措施
1、短效OCs。 2、LNG-IUS。 3、短期GnRH-a后联合长期OCs。 4、短期GnRH-a后联合LNG-IUS。有研究表明Gn RH-a联合LNG-IUS在术后预防疼痛复发方面较单用G nRH-a有更为长久稳定的作用。但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 长期随访的试验来进一步论证。
长期预防措施--短效OCs
诊断-----仍需强调病史采集及体检
➢掌握EMS 的诊治需要对其表现的各类疼痛具有一定的认识。 ➢妇科检查结果受医生经验及技巧影响极大,但对诊断EMS 仍有 重要意义,尤其是DIE 病灶部位多位于后盆腔,因此三合诊显得 尤为必要。2014 年ESHRE 指南,推荐对所有怀疑EMS 的患者都 应行妇科检查。 ➢在实际临床上,多数医院妇产科医生容易忽略通过三合诊对患 者进行查体。
诊断-----EMS 预测模型
➢学者们尝试设计各种以症状、病史、体检及超声检查结果等为 基础的EMS 预测模型。 ➢目前公开发表的预测模型对EMS 的诊断仍旧没有太大实际价值。 各类模型中对于OMA 的预测能力普遍较其他类型更高,其深层 原因是OMA 通常以“发现肿块”为主诉,超声检查对于卵巢肿 块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EMS 的早期诊断仍然是该疾病诊治中的难点。
影像学检查
超声:为当前临床上诊断EMI 的首选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 均在96%以上。 CT :是检查EMI 囊肿的常用方法,但其在诊断腹膜种植型 EMI 特异性差,准确度低。 MRI:对于深部浸润型病变者,可取得满意效果。
后两种检查方式价格相对昂贵,不作为初选的诊断方法。
血清CA125和人附睾蛋白(HE4)
术后复发的机制
病灶的复发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术后残余病灶在雌激素的刺激下重 新生长形成,二、新生的EMs病灶。 症状的复发机理更为复杂。虽然大量文献已证实病灶部位与疼痛症状之 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深部性交痛与深部EMs累及子宫骶韧带和主韧 带、子宫直肠窝、阴道后穹窿、直肠前壁等有关。但症状的复发却不一定 意味着相应部位病灶的复发。并且大量统计研究显示,EMs术后患者主 诉相关症状的复发率明显高于临床确诊的病灶复发率。因此对于EMs术 后预防复发的各项治疗措施的疗效评估,均应从病灶和症状两个方面来衡 量。
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子宫内膜癌有怎么样的区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和子宫内膜癌有怎么样的区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生育年龄妇女高发性疾病,患病后患者会出现不育及腹部疼痛等不良症状,由于此病具有较强的广泛种植性及侵袭性,因此很容易病变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接下来,本文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有怎样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下文。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怎么回事?1.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传统观念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超出机体子宫腔范围进行生长。
现阶段,有很多的新型观念认为,依赖于卵巢激素的子宫内膜异位属于生理性症状,即当异位内膜出现反复性、周期性出现现象时,才可以被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症。
更有前瞻性研究得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着其病情的进展,会出现一定的生物学周期特点,基本上每个女性均会出现表浅或者是轻度的内异症,但是因为服用避孕药或者是妊娠药,又会出现一定的激素变化现象,并自动萎缩。
2.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不一致性以及多形性特点,该病症的早期病变多由腺体及内膜细胞组成,有丰富的血管,因此在临床上也被叫做是红色病变,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其病灶处会出现反复性出血现象,且会伴有棕色色素沉着,随着出血的逐渐吸收,瘢痕组织将逐渐产生,随之出现血管网减少现象,临床上,将此病病变称之为白色病变。
红色病变发生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的初始阶段,存在活跃有丝分裂、丰富血管以及活跃病变的特点,而白色病变存在血管极少,且有缺乏有丝分裂的特点,患者的病变组织并不活跃。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的进展可分为多阶段进行,即首先出现异位内膜化生及种植,其次产生不典型的病变组织,再次产生典型的、有色素沉着的病变组织,最后发生卵巢子宫内膜粘连、囊肿及深部浸润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表现形态,可用于对患者病情诊疗及进展判断提供重要性依据,进而便于在不同阶段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变组织存在一定的功能状态及多形性,但是对于病灶范围、颜色、深部病变以及囊肿大小等指标并未考虑在内,因此,部分学者建议,应对该病症的分期进行修改,以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韧带
卵巢
I 型子宫内 膜异位囊肿
图5 I型 囊肿较小,与卵巢紧密粘连 型 囊肿较小,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I IA型 继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型
(Secondary endometriomas)
内异症临床病理形态
-----颇为复杂,类型未臻统一 颇为复杂, 颇为复杂 •腹膜型 腹膜型 •卵巢型 卵巢型 •深部结节型 深部结节型 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表现, 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表现,甚至治疗等有 所不同 有的学者还提出它们是三种有区分的疾病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镜下病变
腹膜内病变
图3 腹膜子宫内膜 异位症的演变
腹膜下病变
典型病变 早期病变
丘疹型 黑色皱缩斑块
愈合病变
红色囊泡型 白色纤维化
镜下病变(Microscopic Lesions)
• 指肉眼无明显异常表现,描扫电镜和组 指肉眼无明显异常表现, 织学研究表明有两种情况: 织学研究表明有两种情况: – 一是腹膜内病变,上皮细胞及纤毛细 一是腹膜内病变, 胞代替了间皮 – 二是腹膜下病变,可以找到内膜腺体 二是腹膜下病变, 和间质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病 变 分 布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1920年Cullen创作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部位简图 年 创作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部位简图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根据内异症的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根据内异症的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4步(Step)比4期(Stage)更合适,即镜 步 ) 期 )更合适, 早期、进展和愈合四种类型( 下、早期、进展和愈合四种类型(Type) )
• 镜下病变 镜下病变(Microscopic Lesions) • 早期临床病变或活动性病变(Early clinic 早期临床病变或活动性病变( lesions, active lesions) ) • 典型病变或进展、活动性、晚期病变 典型病变或进展、活动性、 (Classical, advanced, active lesions) • 愈合病变或非活动性病变 愈合病变或非活动性病变(Healed or inactive lesions)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腹腔镜是最好的检查、 腹腔镜是最好的检查、诊断方法
• 观察清晰 • 有一定放大作用 • 可取活体组织证实,对内异症的分期分 可取活体组织证实, 型均有决定意义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I IC型 继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型
(Secondary endometriomas)
• 外观如ⅡB型 外观如Ⅱ 型 • 但有明显的表面异位灶,并侵入囊壁, 但有明显的表面异位灶,并侵入囊壁, 或称囊壁侵润形成,乃为与Ⅱ 、 或称囊壁侵润形成,乃为与ⅡA、ⅡB之 之 区别 • 因为有多个区域的侵润,故剥除会遇到 因为有多个区域的侵润, 困难,和卵巢实质的粘连较严重, 困难,和卵巢实质的粘连较严重,和周 围组织粘连亦改变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www.fBiblioteka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表1 腹膜内异症描述
• "烧灼 样,黑色皱缩病变 烧灼"样 烧灼 • 血管形成的丘疹 • 囊泡病变 – 浆液性、被明显的血 浆液性、 管所包绕 – 红色出血性的 • 红色、火焰状病变 红色、 • 紫点状腹膜 • 血管密集区 • 各种“着色”区: 各种“着色” – 黄棕色 – 兰色 – 白色 • 白色瘢痕 • 腹膜缺损 • 筛状腹膜 • 粘连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从卵巢间质中 剥离囊壁
卵巢皮质 与异位种 植灶一起 被切除
图7 IIB型 右:小部分卵巢皮质与异位种植灶一 型 小部分卵巢皮质与异位种植灶一
起被切除; 起被切除;左:有异位囊肿壁的大部分卵巢。用两 有异位囊肿壁的大部分卵巢。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把抓持钳和吸引冲洗器将囊壁与卵巢皮质分开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表2 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
大体观察
红色 红色、 红色、火焰状病变 腺样赘生物 紫点状腹膜, 血管密集区 紫点状腹膜 黑色 白色 皱缩黑色样病变 白色浑浊腹膜 黄褐色腹膜斑块 粘连 腹膜缺损
显微镜检
多数活动性腺体 周围有间质 多数活动性腺体 周围有间质 很多红细胞, 很多红细胞,少有腺体 内膜腺体和典型间质, 内膜腺体和典型间质 , 伴 有血铁素及管腔内碎片 很少的腺体结构和间质 在间质细胞中血铁素沉着 结缔组织,很少有内膜腺体 结缔组织 很少有内膜腺体 疤痕化, 疤痕化,很少有腺体结构
一 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
(Peritoneal endometriosis) • 最常见的一种内异症 • 广泛分布在盆腹腔腹膜,但主要在接近附件的盆 广泛分布在盆腹腔腹膜, 腔腹膜、 腔腹膜、宫骶韧带和子宫直肠凹窝的腹膜表面上 • 典型的病变是皱缩的紫的或黑色的斑结 • 腹腔镜的观察诊断,使对其病变的认识愈加精细 腹腔镜的观察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 类型及其对处理的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郎景和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
• 临床病变:广泛性 临床病变: • 病理表现:多形性 病理表现: • 身体的各个部位,多数都可以发生内异 身体的各个部位, 依次是: 症,依次是: – 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腹壁 卵巢、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 切口、膀胱壁、子宫颈、输卵管、 切口、膀胱壁、子宫颈、输卵管、肠 外阴阴道及其他。 壁、外阴阴道及其他。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包涵囊肿
卵母 细胞
子宫内膜 异位囊肿 腺上皮 间质 巧克力液
斑点
图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发生假说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根据大体观察、囊肿内容、 根据大体观察、囊肿内容、囊壁去除 情况,将内膜异位囊肿分为两种类型: 情况,将内膜异位囊肿分为两种类型: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IIC型 型
图8 IIC型 异位种植灶完全达到囊肿壁 型
并向周围扩展。 并向周围扩展。囊壁与卵巢皮质致密粘连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并伴有纤维化。 并伴有纤维化。卵巢与盆侧壁粘连
功能性囊肿
囊壁
内膜种植灶 卵巢皮质
图6
IIA型 型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内膜种植灶表浅地累及卵巢皮质, 内膜种植灶表浅地累及卵巢皮质,未达囊肿壁
I IB型 继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型
(Secondary endometriomas)
• 通常 通常7-8 cm(3-12cm) ( ) • 囊壁容易从卵巢上撕脱,内含棕褐色液 囊壁容易从卵巢上撕脱, 或退变之血凝块, 体,或退变之血凝块,卵巢组织和包膜 有粘连镜下可见内膜组织, 有粘连镜下可见内膜组织,血铁素沉着 或纤维化,并与盆壁、 或纤维化,并与盆壁、韧带有粘连形成
• I型 型 – (原发性内膜异位囊肿,Primary
endometriomas) )
• II型 型 – ( 继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 Secondary 继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endometriomas) )
I型 原发性内膜异位囊肿 型 (Primary endometriomas)
• 小型囊肿(<2cm) 小型囊肿( ) • 内容为粘稠的棕褐色物质,难以去除,常需分 内容为粘稠的棕褐色物质,难以去除, 割切除 • 镜下可发现,所有囊肿均有内膜,可有血铁素 镜下可发现,所有囊肿均有内膜, 沉着,或纤维化。 沉着,或纤维化。囊壁的纤维化并不像由其他 盆腔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纤维形成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愈合病变或非活动性病变
(Healed or inactive lesions) • 白色病变,乃由于纤维化所致,有时可呈钙化 白色病变,乃由于纤维化所致, 疤痕。 疤痕。 • 若无组织学检查,亦难完全除外内膜活性存在 若无组织学检查, 的可能性。 的可能性。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典型病变或进展、活动性、 典型病变或进展、活动性、晚期病变
(Classical, advanced, active lesions) • 最容易识别者 • 黑色皱缩斑块 , 为色素沉着及陈旧出血 , 可 黑色皱缩斑块,为色素沉着及陈旧出血, 以有深部纤维肌肉组织或结节 • 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的病变可以并存 , 在生殖 纤维化与非纤维化的病变可以并存, 年龄它可以连续进展, 年龄它可以连续进展 , 而当进入雌激素低落 它也可表现纤维化增加,成为“ 后 , 它也可表现纤维化增加 , 成为 “ 自限性 疾病” 疾病”(Self-limiting disease).
表3 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
• 血管瘤 • 上皮包涵物 • 异物反应(如对造影 异物反应 如对造影 剂) • 炎症囊性包涵物 • 砂粒体反应 • Walthard's细胞残迹 细胞残迹 • 卵巢癌 • 脾功能亢进造成的充 血状态 • 宫外孕 • 继发性滋养细胞种植 • 结核性腹膜炎 • 盆腹腔炎症 • 浆液性腹膜癌 • 静脉淤血综合征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中国妇产科资料网
早期临床病变或活动性病变
(Early clinic lesions, active lesions) ) • 有肉眼可见的病变,亦有两种: 有肉眼可见的病变,亦有两种: – 一是丘疹型,是隆起病变,有时呈息肉状, 一是丘疹型,是隆起病变,有时呈息肉状, 非实性,明显的腹膜上的血管,有腺体和周 非实性,明显的腹膜上的血管, 围之间质 – 二是红色囊泡型,小泡状,内可充满粉色或 二是红色囊泡型,小泡状, 红色血样液体; 红色血样液体;周围有明显的血管形成 • 上述病变均无纤维化表现,腺体可以增殖或分 上述病变均无纤维化表现, 泌,并有活性的前列腺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