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1-3
导游知识点总结

导游知识点总结导游知识点总结导游是旅游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文化背景解读、旅游路线设计、交通安排等等。
导游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确保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下面是关于导游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正在从事导游行业或有意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有所帮助。
一、旅游景点知识作为导游,了解旅游景点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对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了解。
导游需要掌握各个景点的特色和亮点,并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游客。
此外,导游还需了解各个景点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参观要求等实用信息,以便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服务。
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历史文化是导游必备的知识点之一。
导游需要了解所在地区或旅游线路的历史沿革、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文化特色和传统风俗。
这些知识将帮助导游向游客讲解各种历史文化背景,加深游客对旅游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三、语言能力作为导游,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必要的。
导游需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流利地与游客进行交流和解答问题。
此外,导游还需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游客介绍旅游景点和解读文化背景。
四、沟通技巧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不同的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
导游需要倾听游客的需求和意见,并能够根据游客的兴趣和喜好进行个性化服务。
导游还需要善于应对游客的问题和意见,并能够以亲切和友好的态度解决问题,确保游客的旅游体验顺利和愉快。
五、导游礼仪导游需具备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仪态。
导游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代表,他们的言行举止将影响游客的印象。
导游需要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穿着得体,并遵守导游服务行业的相关规定和礼仪准则。
六、旅行路线规划导游需要具备旅行路线规划的能力,能够为游客设计最佳的旅行路线。
导游需要对旅游目的地周边的景点和交通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根据游客的时间和预算要求,合理安排旅行行程。
导游还需要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和交通状况,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导游综合基础知识

导游综合基础知识导游人员是旅游业的一类重要人力资源,而培训则是导游行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你对导游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导游综合基础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导游综合基础知识1、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炎帝、黄帝以及尧、舜、禹,先后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
2、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分社的一个典型。
3、建立夏王朝起,我国开始了奴隶社会。
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商代有关于日食的记录;《诗经》有关于西周日食的记录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4、《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5、西汉初期已经出现纸,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政府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宋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船上已经安装指南针;北宋著名建筑师李诫写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早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徐宏祖是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杰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清代的《古代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
导游职业资格证考试 知识点汇总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

第一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基本概况一、辽宁省二、吉林省三、黑龙江省一、辽宁省1.地理与气候辽宁省简称为“辽”,省会城市为沈阳市。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省的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地势自北向南、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
辽东、辽西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
雨量不均,东湿西干。
2.区划与人口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分别是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市,下设16 个县级市、17个县,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9个市辖区。
辽宁省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3.交通与资源辽宁铁路营运密度居全国第一。
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
辽宁有多个机场,主要机场有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大连金州国际机场、锦州国际机场等。
3.交通与资源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
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
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近海渔业生产潜力可观。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
菱镁矿质地优良,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
境内大小河流300多条,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导游教材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游教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导游基本知识1. 导游的概念与特点导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负责解说、引导旅游者,并安排行程、协助旅行团成员处理各种问题的专业人员。
导游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熟悉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 导游的职责与要求导游的主要职责包括:解说景点、引导游客、协助游客购物、协助处理游客生活中的餐饮住宿问题等。
导游应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精湛的讲解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协助游客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3. 导游的管理法规导游应遵循相关的管理法规,包括《导游管理条例》、《导游资格考试办法》等,并遵循相关的职业准则和导游行为规范。
二、旅游目的地知识1.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导游需要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环境等基本情况,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
2. 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的解说。
3. 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习俗等,可以使导游在讲解和引导游客时更具深度和情感。
4. 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风景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风景、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可以使导游在解说时更生动形象。
5. 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小吃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小吃和饮食文化,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饮食选择和体验。
6. 旅游目的地的购物推荐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商品和购物场所,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和参考。
三、导游导览知识1. 导游讲解技巧导游应具备良好的讲解技巧,包括清晰流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恰如其分的幽默感等,以便能够吸引游客注意力。
2. 导游语言表达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发音准确等,以便游客能够听懂和理解。
3. 导游引导技巧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引导技巧,包括结合手势、眼神等非语言表达,以及适时的引导指示,使游客能够跟随并了解景点。
4. 导游讲解内容和方式导游应根据不同的景点特色和观众群体,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和方式,使讲解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一、导游的定义和职责:导游是指通过讲解、解说、引导等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的专业人员。
导游的职责包括:组织旅游活动,解答旅游者的问题,保障旅游者的安全,提供旅游服务等。
二、导游的素质要求:1.专业知识:熟悉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规范和业务操作。
2.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流利、准确地讲解和解答旅游者的问题。
3.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保证旅游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旅游。
4.服务意识:以旅游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5.外貌仪态:形象气质良好,举止得体,符合导游职业的形象要求。
6.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旅游行业的规则和法律法规。
三、导游的相关知识点:1.旅游胜地的介绍: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方式等。
2.历史文化常识:包括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文化传统等。
3.导游工作的规范和操作要求:包括导游的形象、讲解技巧、引导方式、接待礼仪等。
4.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旅游行业的组织结构、发展现状、旅游产品的分类等。
5.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游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包括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处理、游客的安全提示、紧急救援等。
四、导游的工作技巧和方法:1.讲解技巧:包括讲解语言的选择、讲解内容的组织、讲解形式的灵活运用等。
2.引导方式:包括带领游客参观、引导游客观赏景点等。
3.接待礼仪:包括迎宾仪式、接待礼仪的基本礼节等。
4.问题解答:包括对旅游者的问题进行准确、全面的解答。
5.团队管理:包括团队人员的统一管理、任务分配等。
五、导游服务的相关注意事项:1.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注重沟通和团队合作,与旅游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3.密切关注旅游者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全国导游知识点总结

全国导游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全国导游,要深入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同时还需要了解各个地方的特色景点和旅游资源。
因此,全国导游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一、历史文化知识1.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现代史等。
要了解每个时期的特点和重要事件,以便向游客介绍。
2. 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丝绸之路、魏晋壁画、佛教石窟、南京明城墙、荔浦山水田园等,全国导游需要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特点和价值有深刻的了解,能够为游客提供精彩的解说。
3. 民俗文化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能够向游客介绍中国独特的民俗风情。
4. 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鲁迅、李白、杜甫、苏轼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作品,向游客介绍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二、地理知识1. 地理位置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个地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南部热带地区、北部寒带地区等。
2. 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十分丰富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特点,能够向游客介绍各地的自然风光。
3.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能够向游客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和资源丰富。
4. 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环境各异,有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类型。
全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国各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能够向游客介绍各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旅游资源。
三、旅游知识1. 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三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大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传统科技的萌芽时期先秦时期——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奠基时期秦汉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时期——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由兴盛到衰落时期其成就突出表现在农学、医学、天文学和四大发明等方面。
一、农学主要成就自古以来,中国以农立国。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水稻、小麦、大豆、苎麻的原产地,是最早植桑养蚕的国家。
传说上古神农教民耕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之神。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春秋战国时已有了整套的田间灌溉系统,李冰父子与都江堰。
战国后期,中国农业开始使用铁器,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领先的。
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今天许多传统农具,在汉代已经基本定型。
秦汉出现耦犁与耧车,唐代出现筒车与曲辕犁。
一、农学主要成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陆羽被奉为“茶圣”。
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在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作系统全面研究的著作。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学之大成的著作。
二、中医医学主要成就中国的中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内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1.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方法,如“惊伤心、怒伤肝”,“百病生于气”,“气治则安,气乱则病”。
这是受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二、中医医学主要成就中国的中医学在世界医学领域内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1.中医理论体系中国医药学的完整体系形成于秦汉时期,其标志性著作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中医具体治疗法:药物、针灸、推拿、外治、食疗、意疗等。
全国导游基础重点

一、全国基础文化知识(一) 佛家问候语:"南无阿弥陀佛",其中南无二字为梵文,意既"致敬","阿弥陀"意为"无寿量",连接起来该用语是什么?致敬,无量寿佛。
(二)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著名代表,他提出"仁政"、民本主义和性善论。
(三) 中原佛教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
影响最大、流传时间最长的是哪一派?祖庭在哪里?禅宗,禅宗的祖庭是河南少林寺。
(四) 武汉归元禅寺一殿门前有一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请问指的是哪尊菩萨?弥勒佛。
(五)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请问何人撰写?蒲松龄。
(六) 我国佛教石刻,石窟艺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魏晋南北朝),以"云岗"为代表(含敦煌、麦积山部分):中期(隋、唐),以"龙门","敦煌"为代表;晚期(唐末、宋代),以"大足石刻"为代表,请分述早、中、晚期,石刻造像的主要艺术特点?(1)、秀骨清像;(2)、走向人间;(3)、世俗化、地方化、更民族化。
(七) 中国传统屋顶主要有六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
(图文题)(八) 中国宫殿的布局特征有哪些?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九) 中国书法分哪五种字体?篆,棣,楷,行,草。
他们各自盛行的时代在:秦朝、东汉、唐代、宋代、唐代。
(图文题)(十) 中国京剧主要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
(十一) 世界哪三大城市的夜景被载入《世界城市百科全书》中?重庆、芝加哥、新加坡(城)(十二) 公元281年,写成的史书《三国志》:公元14世纪写成的军事与艺术《三国演义》,其作者分别是谁?陈寿、罗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1)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 TA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按业务范围划分,可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24.特级导游人员,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8%25.导游讲解是地陪的职责26.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27.导游人员忌酗酒失态,饮酒不超过自己酒量的1/328.导游人员的纪律:a忠于祖国、注意内外有别。
严守国家机密,带团时不带机密材料和文件。
b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不要自作主张。
C遵纪守法。
d自尊自爱,不失国格、人格29.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a忠诚的爱国者;b广博的知识;c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强;d掌握导游业务及相关技能;e身心健康;f文明礼貌、注重仪容仪表30. 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a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导游任务,按照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遵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b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传播中国文化。
c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
d 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会见、座谈等活动。
e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31.宦官制度大致产生于奴隶社会晚期3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
33.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3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35.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36.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37.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誉为国粹。
38.明朝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39.清人的《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书。
41.中国古代的计时器主要有:铜壶、圭表、香篆、辊弹四种42.西汉《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43.徐宏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44.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汉朝通西域的结果,开创者是张骞。
45.元代文学成就突出的是散曲和杂剧。
46.文房四定的名称及产地?笔墨砚纸素称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端砚、宣红,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湖笔产于浙江湖州市善琏镇;徽笔产于安徽歙县和休宁等县;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宣纸产于安徽南部泾县。
47. “四诊法”、《伤寒论》、“麻沸散”《洗冤录》的创建人物及历史地位?a旧中国的扁鹊首创“四诊法”(望、闻、问、切);b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张仲景被尊为“医圣”;c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全身麻醉旅行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华佗还创编了一套可以防病健身的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d南宋宋的《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早300年。
48.佛祖的四大圣迹是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磐地拘尸那迦。
49.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支派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最深的佛教宗派50.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51.佛寺的最早形态是石窟寺52.中国佛教常用的礼节有合十和顶礼53.酥油花、堆秀、唐卡为青海塔尔寺的艺术三绝54.全真道主张三教合一,以老子的《道德经》、儒家的《孝经》、佛教的《般若心经》为主要经典,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
55.北京白云观为全真道第一丛林,中国道教协会所的地。
56.芮城永乐宫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故里和祖庙57.位于拉萨市内,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是:布达拉宫58.佛教四大石窟建造最早壁画成就最高指的是敦煌莫高窟59.佛教四大石窟中,始建于北魏的是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60.佛教四大石窟中,以泥塑像最为著名的是麦积山石窟。
61.道教供奉的对象主要分尊神、俗神、神仙三大类62.道教第一名山位于湖北省武当山。
63.“符录派三大名山”是指江西的龙虎山和江西阁皂山以及江苏的茅山64.青城山和终南山被视为道教的发祥地。
65.国内外妈祖庙的祖庭是指位于福建莆田省的湄州岛妈祖庙。
66.基督教教堂的三种主要建筑形式是:罗马式、拜占廷、哥特式67.罗马式教堂最大的特点是:圆穹顶和拱券应用,其代表作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昂古来姆教堂,德的美因兹的主教堂等。
68.拜占廷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穹窿顶的大量应用。
69.哥特式基督教教堂最大特点是夹顶式,其中巴黎圣母院是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骄傲,被称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70.我国最早的基督教教堂是唐贞观十二年建于长安城内的大秦寺。
71.中国穆斯林多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新疆塔吉克族信仰十叶派。
72.礼拜殿是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宣礼楼是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
73.中国的清真寺主要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
74.“伊斯兰教四大古寺”是指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它们基本上是阿拉伯式建筑,正殿必须背向对开地麦加。
75.我国现在最古老的典型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最好的一座清真寺是泉州清净寺。
76.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是西安化觉寺,属中国传统式建筑77.新疆地区最大的清真寺是喀什艾提尕清真寺,为阿拉伯式建筑。
78.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有?a多种宗教并存;b对外来宗教的融合;c显著的民族性;d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上的务实性79.中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有?a宗教信仰自由;b宗教活动要守法;c宗教平等;d政教分离;E 不受外国势力干涉80.佛教四大名山的名称、位置,分别哪四大菩萨?a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为文殊菩萨的道场;b普陀山,浙江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称“普洛伽山”,观音菩萨的道场;c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是普贤菩萨的道场;d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0.清代的《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2011年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3)81.四大宗教82.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清明节节期在农历三月间。
83.“十二木卡姆”、《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
84.铜鼓之乡,歌圩盛会是壮族的民族文化85.地家锦和罢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86.土家族的婚俗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哭嫁87.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的民族是苗族。
88.芦笙节是苗族传统的民间节日。
89.《格萨尔王传》、“唐卡”和“热贡艺术”是我国藏族的民族文化。
90.白族主要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街期和传统盛会。
91.傣族主要颁布在云南省,普遍信奉上座部佛教、孔雀舞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住房是干栏式建筑,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92. 满族的主要禁忌: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要说狗的坏话,否则评价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
满族人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
以西为上,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
忌在索罗杆上拴牲口93.蒙古族的主要禁忌:骑马坐车到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包时要将马鞭放在门外;入包后坐在右边,离包时走原路,待送你的主人回去后再上车或上马;忌讳坐蒙古包的西北角,睡和坐时脚忌讳伸向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主人献茶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赠送礼品忌单数,接受礼物必须身子稍屈或跪下一腿伸出右手或双手接受;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
蒙古族对守门的狗和猎犬都很爱护和重视,禁止外人打骂,否则即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礼貌。
94.维吾尔族的主要禁忌:跟伊斯兰教的信仰有关,在麻扎、清真寺以及河坎、伙房等地忌携带、遗弃不洁物品;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接受物品时忌用单手,尤忌左手;睡觉时忌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仰面。
95. 藏族的主要禁忌:忌讳捕杀野生动物;忌讳在寺庙内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不许在寺院附近砍伐树木,大声喧哗;也不许在附近的水域捕鱼、钓鱼;不得在别人面前随便吐痰、胶鞋、脱袜或烘烤鞋袜、裤子;忌用单手接、递牲口进入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家有病人或妇女生育,门前都作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帖一红布条,忌外人进入;忌讳外人在天葬场旁观或远处偷看。
96.纳西族的主要禁忌:忌骑马到寨前不下马,不能将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忌触动“门神”,忌手摸横在门上的“代口神”;忌砍伐“神树”;不能蹬踏架锅的三脚架,不能翻弄灶里的灰;忌外人观看祭天堂、祖先、战审;忌靠神位坐;忌在家里唱山歌。
97. 朝鲜族的主要禁忌:非常尊敬长者,与长者一同走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的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要向长者恭敬地说明原委;路遇认识的长者必须恭敬地问安并让路;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等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在家宴中,年轻人与都从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需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对都从的尊敬;吸烟时,年轻人不能向老人借火,否则便被视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98.简述生物景观的功能:观赏功能;美化和净化环境功能;传播知识、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的功能;开展各种专题旅游99.简述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的特点及代表菜肴100.简述宫廷风味菜的特点:a选料考究,讲究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