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热点大题专攻练四物质结构与性质(鸭)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攻略热点题型练: 高考选择题热点题型 第4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带答案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攻略热点题型练: 高考选择题热点题型 第4题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带答案

第4题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组一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B.油脂、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用溴水既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也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D.乙烯和苯均能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乙烯和苯分子中均有碳碳双键2.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等石油产品可用于生产塑料B.水煤气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的气体燃料C.天然气只能用作燃料D.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一种纯净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C.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B.苯与溴水可发生加成反应C.以苯甲醇为原料可生成苯甲酸D.HOCH2CH CHCOOH能发生酯化、加聚、水解等反应7.有机反应类型较多,形式多样。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②CH2CH2+H2O C2H5OH③(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④+3H2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列每个选项中,甲、乙两个反应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选项甲乙A 乙醇转化为乙烯乙烯与HCl作用制备氯乙烷B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四氯化碳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转化C苯与液溴反应制备溴苯为葡萄糖酸D 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与水反应乙醇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苯的硝化反应B.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C.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蔗糖与稀硫酸共热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C8H10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和甘油题组二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同分异构体判断1.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乙和丙两种B.甲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甲、乙、丙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甲、乙、丙的二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丙2.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B.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D.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3.有关化合物(b)、(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d的一氯代物有三种B.b、d、p的化学式均为C8H10,均属于碳水化合物C.b、d、p分子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一分子d与两分子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最多有4种4.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A.C4H10属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B.分子组成是C5H10O2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C.分子组成是C4H8O属于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结构简式为的一溴代物有5种5.分子式为C5H12O且含有两个甲基的醇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A.3种B.4种C.5种D.6种6.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命名一氯代物A 2-甲基-2-乙基丙烷 4B 1,3-二甲基苯 3C 2,2,3-三甲基戊烷 6D 2,3-二甲基-4-乙基己烷77.已知(x)、(y)、(z)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的二氯代物只有三种B.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D.x、y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8.关于(b)、(d)、(p)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d、p均属于烃类有机物B.b、d、p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增大C.b、d、p均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D.b、d、p分子中苯环上一溴代物均有3种9.化合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5H6。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鸭含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鸭含解析

题型专练(十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1.(2019·河南开封一模)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的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元素M是组成物质Ca5(PO4)3F的一种元素。

元素M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第1个至第5个电子所需能量(即电离能,用符号I1至I5表示)如表所示:元素M化合态常见化合价是价,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2)Ca3(PO4)3F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P O4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键角为,其等电子体有(请写出两种)。

(4)CaF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aF2晶体中与Ca2+最近且等距离的Ca2+数目为;已知Ca2+和F-半径分别为a cm、b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M为摩尔质量,则晶体密度为g·cm-3(不必化简)。

(5)已知MgO与CaO的晶体结构相似,其摩氏硬度的大小关系为,原因为。

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2(2)F>O>P(3)sp3正四面体形109°28'S O42−、CCl4等(4)124MM A[4(M+M)√3]3(5)MgO>CaO 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较大根据元素M气态原子I1~I5的大小可以看出:I1、I2相差不大,I2、I3相差较多,说明M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在Ca5(PO4)3F中元素有Ca、P、O、F四种元素,只有Ca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化合价为+2价;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Ca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4s2或1s22s22p63s23p64s2。

(2)Ca3(PO4)3F中非金属元素有P、O、F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F>O>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故按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F>O>P。

(3)P O43−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故P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由于孤电子对数为0,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其等电子体有S O42−、CCl4等。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课件(共82张PPT)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课件(共82张PPT)

2.(全国卷Ⅱ,37)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 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 品。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1_s_22_s_2_2_p_63_s_2_3_p_6_3_d_84_s_2_(_________或___, 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2__。 [Ar]3d84s2) 解析 镍是28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2p63s23p63d84s2;3d能级有5个轨道,根 据洪特规则,先占满5个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再分别占据三个轨道,电 子自旋方向相反,所以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G_e_C_l_4_、__G_e_B_r4、 G__e_I4_的__熔__、__沸__点__依__次__增__高__。__原__因___是__分__子__结__构__相__似__,__相__对__分__子__质__量__依__次__增__大_ , 分__子__间__相__互__作__用__力__逐__渐__增__强__。
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2)几种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电子排布式 简化表示式 价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式(图)
电子排布图(或轨道表示式)
举例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Cu:[Ar]3d104s1 Fe:3d64s2
(3)常见错误防范
①电子排布式
a.3d、4s书写顺序混乱
解析 Zn、Ge、O三种元素中,Zn和Ge是金属元素,O是非金属元素。O 的电负性比Zn和Ge的大,又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的规律,可知电负性:O>Ge>Zn。 (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s_p_3_,微粒之间 存在的作用力是_共__价__键___。 解析 由于锗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的结构,故每个锗原子与相邻的四个锗 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其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全国新课标卷化学二轮复习-题型训练:高考题型4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含答案.doc

全国新课标卷化学二轮复习-题型训练:高考题型4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含答案.doc

高考题型4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1.(1) ®0>Cl>C ②3 : 1 sp2⑵>⑶①LaNis ②(4)①Ar]3cT°4s' ② 12⑸①CuCl②共价③XX 10'°的军析①化学方程式中涉及的非金属有C、0、C1,其电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0>Cl>Co②C0CL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则中心原子C原子与2个氯原子形成2个。

键,与0原子形成1个。

键和1 个兀键,因此o键与n键的个数比为3 : 1,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o (2) NiO、FeO结构相同,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N严半径比F/小,熔点NiO>FeOo (3)该晶胞中丄a原子位于晶胞的顶点,La原子个数=8X=1, Ni位于晶胞的面上与内部,晶胞中Ni原子数目二1+8X=5,该晶体的化学式为La.Ni5;该晶胞的体积戶二cnA (4)②Cu原子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每个铜原子周围最近的铜原子数为12。

(5) 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3p[可知M为Cl原子,Cu原子位于晶胞内,其原子个数二4, C1原子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其原子个数为二8X+6X二4,该晶胞的化学式为CuClo Cl元素与Cu元素电负性的差值二3. 0-1. 9=1. K1. 7, Cu原子与C1原子之间为共价键,CuCl为共价化合物。

CuCl晶胞中有4个Cu 原子和4个Cl原子,设晶胞棱长为a cm,贝归P , 则沪,该晶胞中Cu原子与C1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以4个C1原子为顶点、Cu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正四面体的棱长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2利用数学知识可求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cin= X X 10 ° pnio2.(1) ls22s22p'3s23p'3d s4s2⑵3(3)制作安全气囊(4)sp N^O CNO-(或SCN")(5)乙醇分子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6)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C、D、E、F、X、Y、Z分别为H(H「比『多2个电子)、B(次外层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3)、C (最高价为+4价最低价为-4价)、N(形成和2)、0、Na (原子序数小于12 且NM是离子晶体)、Mg (原子序数为⑵、Si (单质属于原子晶体且电子排布式ls22s22p B3S23p2)、Ni (第4周期VHI 族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物质结构与性质 (2).docx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物质结构与性质 (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0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如23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的说法正确23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2210个原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与熟悉的NH3的空间结构对比。

【精讲精析】选C。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 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为不同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错误属于极性键BN(NO)的分子结构与NH3相似,分子中四个N原子构成三角锥形错误23C 该分子的中心元素N呈+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正确还原性D 因为1个错误N(NO)分子含有10个原子,15.2g该物质,即0.1mol23含有6.02×1023个原子2.(2011·安徽高考·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各种“规律”,综合考查化学原理中的共性与特性。

【精讲精析】选D。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错误A 同一同期,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由于p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第IIA族与第IIIA族、第VA族与第VIA族反常,故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第一电离能要大B F的电负性最大,没有正化合价。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收官篇第2讲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收官篇第2讲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第2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
从 2018、2017、2016 三年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 考试题来看, 稳定和创新是命制该题的两大特点。 从题型上看, 题目一般先给出一定的知识背景,然后设置 5 道左右的小问题 进行考查,题目考查相对基础,难度不大,且每年考查的知识 点相对固定,重点及难点也较突出,学生选择该模块作答,更 有利于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近几年对“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考查主要有以下 3 大特点:
- 520 可知,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kJ· mol 1,O===O 键 - - 498 2 908 键能为________kJ· mol 1, Li2O 晶格能为__________kJ· mol 1。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 2 mol Li(g)变为 2 mol Li (g)吸收 1 040 kJ 热量,因此 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 520 kJ· mol 1;0.5 mol 氧气
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 mol-1、INi=1 753 kJ· mol-1, 10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 3d 电子,镍失去的是 ICu>INi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s 电子 。 __________ 解析:①Ni 是 28 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其
1
命题点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2
目 录
CONTENTS
命题点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3 4
命题点三 晶体结构与性质
专题跟踪检测
命题点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做真题——查缺漏
(1)(2018· 全国卷Ⅰ节选)Li 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 Li 作为负 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 应用。 ①下列 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试题及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试题及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试题及解析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综合性考察1.2020年,自修复材料、自适应材料、新型传感材料等智能材料技术将大量涌现,为生物医疗、国防军事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支撑。

(1)我国科研工作者基于丁二酮肟氨酯基团的多重反应性,研制了一种强韧、自愈的超级防护材料,其中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

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区,M层中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个伸展方向。

C、N、O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2)氧化石墨烯基水凝胶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者的结构如图所示:还原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是______,上图中氧化石墨烯转化为还原石墨烯时,1号C 与其相邻 C原子间键能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者当中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更大的是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砷化硼是近期受到广泛关注一种III—V半导体材料。

砷化硼为立方晶系晶体,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为:B:(0,0,0);(,,0);(,0,);(0,,);……As:(,,);(,,);(,,);(,,)请在图中画出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___________,已知晶体密度为dg/cm3,As半径为a pm,假设As、B原子相切,则B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pm(写计算表达式)。

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

2019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

2019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

2019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汇总1.[2019全国卷Ⅰ] 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村料。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填标号)。

A.B.C.D.(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

(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 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 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MgCu2的密度是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A(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3)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

晶格能MgO>Li2O。

分子间力(分子量)P4O6>SO2(4【解析】(1)A.[Ne]3s1属于基态的Mg+,由于Mg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 B. [Ne] 3s2属于基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Mg+;C. [Ne] 3s13p1属于激发态Mg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原子;D.[Ne] 3p1属于激发态Mg+,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Mg+,综上所述,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Ne]3s1,答案选A;(2)乙二胺中N形成3个单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属于sp3杂化;C形成4个单键,不存在孤对电子,也是sp3杂化;由于乙二胺的两个N可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因此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由于铜离子的半径较大且含有的空轨道多于镁离子,因此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Cu2+;(3)由于Li2O、Mg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基本理论综合应用1.中国首台静默移动发电站MFC30已正式问世,MFC30是基于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技术。

(1)甲醇制氢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反应Ⅰ: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4 kJ·mol-1反应Ⅱ:甲醇分解制氢:CH3OH(g)CO(g)+2H2(g) ΔH2=+90.6 kJ·mol-1反应Ⅲ:气态甲醇氧化重整制氢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①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1,则反应Ⅲ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三种制氢方式中,等量的甲醇产生氢气最多的是反应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实验室模拟反应Ⅰ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合成气组成n(CH3OH)∶n(H2O)=1∶1时,体系中甲醇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②当温度为250 ℃、压强为p2时,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③图中的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FC30燃料电池是以氢为燃料,Li2CO3与K2CO3混合的碳酸盐为电解质的高温型燃料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解析:(1)已知三个反应①反应Ⅰ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4 kJ·mol-1,②反应ⅡCH3OH(g)CO(g)+2H2(g) ΔH2=+90.6 kJ·mol-1,③CO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1,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由盖斯定律②+③得反应Ⅲ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4 kJ·mol-1;1 mol 甲醇产生氢气分别为3 mol、2 mol、2 mol,最多的是反应Ⅰ。

(2)①反应Ⅰ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4 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O2)·c3(H2)c(CH3OH)·c(H2O)。

②CH3OH(g)+H2O(g)CO2(g)+3H2(g)起始/mol 1 1 0 0反应/mol 0.82 0.82 0.82 3×0.82平衡/mol 0.18 0.18 0.82 2.46反应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2.46/(0.18+0.18+0.82+2.46)≈0.676。

③由方程式CH3OH(g)+H2O(g)CO2(g)+3H2(g),相同温度时,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从p3到p1压强减小,图中的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p1<p2<p3。

(3)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负极是H2作还原剂,H2-2e-+CO2-3===H2O+CO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2-3,故正极要不断通入O2(或空气)、CO2。

答案:(1)①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4 kJ·mol-1②Ⅰ(2)①K=c(CO2)·c3(H2)c(CH3OH)·c(H2O)②67.6%(或0.676或0.68) ③p1<p2<p3(3)H2-2e-+CO2-3===H2O+CO2O2(或空气)、CO22.合理利用或转化NO2、SO2、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Ⅰ.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①2NO(g)N2O2(g)(快) 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 ΔH1<0②N2O2(g)+O2(g)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 ΔH2<0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NO(g)+O2(g)2NO2(g)的ΔH=________(用含ΔH1和ΔH2的式子表示)。

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

(2)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②,反应①的活化能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________E2(填“>”“<”或“=”)。

Ⅱ.(3)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下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

其中k1、k2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点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 ℃时,将a mol ·L -1的氨水溶液与0.02 mol ·L -1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用含a 的表达式表示25 ℃时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

用质量分数为17%,密度为0.93 g·cm -3的氨水,配制200 mL a mol ·L -1的氨水溶液,所需原氨水的体积V =________ mL 。

(5)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 、SO 2分别转化为NH +4和SO 2-4。

物质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①2NO(g)N 2O 2(g);②N 2O 2(g)+O 2(g)2NO 2(g),而目标反应2NO(g)+O 2(g)2NO 2(g)的ΔH =①+②=ΔH 1+ΔH 2,由K =c 2(NO 2)c 2(NO )·c (O 2),结合v 正、v 逆的定义,可得K =k 1正·k 2正k 1逆·k 2逆。

(2)因为决定2NO(g)+O 2(g)2NO 2(g)速率的是反应②,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E 1远小于反应②的活化能E 2。

Ⅱ.(3)满足平衡条件v (NO 2)=2v (N 2O 4)即为平衡点,B 、D 点的压强之比等于其反应速率之比为1∶2,所以B 、D 为平衡点。

(4)反应后溶液中c (NH +4)=c (Cl -)=0.01 mol·L -1,c (NH 3·H 2O)=a 2mol ·L -1-c (NH +4)=a -0.022 mol ·L -1,c (OH -)=10-7 mol ·L -1,则K b =c (NH +4)·c (OH -)c (NH 3·H 2O )=0.01×1×10-7a -0.022=(2×10-9)/(a -0.02);设氨水的体积为V mL ,则根据稀释定律可知:V ×0.93 g ·cm -3×17%=17 g·mol -1×a mol ·L -1×0.2 L ,解得V ≈21.5a mL 。

(5)NO 得电子生成铵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O+5e -+6H +===NH +4+H 2O ,为阴极反应,阳极上SO 2失电子形成硫酸。

答案:(1)ΔH1+ΔH2k1正·k2正k1逆·k2逆(2)<(3)B、D 图中只有D点的NO2的消耗速率是B点N2O4的消耗速率的2倍,所以表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B、D(4)2×10-9(a-0.02)或10-7(50a-1)21.5a或200a9.3或2 000a93(5)H2SO4NO+6H++5e-===NH+4+H2O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Ⅰ.工业上使用的捕碳剂有NH3和(NH4)2CO3,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NH3(l)+H2O(l)+CO2(g)NH4HCO3(aq) ΔH12NH3(l)+H2O(l)+CO2(g)(NH4)2CO3(aq) ΔH2(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ΔH3则ΔH3=________(用含ΔH1、ΔH2的表达式表示)。

Ⅱ.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g)+4H2(g)RuCH4(g)+2H2O(g),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1)该反应的ΔS________0(填“>”“=”或“<”),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并发生上述反应,温度T下,CO2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甲烷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D.H2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3)温度T下,反应前20 s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