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的”字词组和英语“定冠词+形容词”词组现象
汉英“字”、“词”的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维普资讯
5 4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 4卷
二 、 英“ ”“ ” 汉 字 、 词 的差 异 以及 由此 引起 的 汉 英 “ 字 ” “ 词 ” 分 歧 组 和 组 的
语的“ ” 字 和意义 紧密相 连 , 它没 有 严格 意 义上 的形 态 曲折 变化 , 少受语 法 规 则 的约 束 , 较 具有 相 对独 性
因此 汉 语 的“ ” 字 重语 义 , 形 式 。 轻 英 语 属 表音 文 字 , 字母 从 概念 中分 离 出来 , 只抽 象地 代 表一 定 的 发音形 式 , 字并 不 直接 与 慨念 相 关 , 文
只 是作 为 音 素符 号 而设 定 。 由于英 语 的“ “ ” 音 ” 连 , 与“ ” 节 , 词” 形 与“ 相 而 义 脱 因此 对 于相 对 缺乏 语 义束 缚 的英语 的“ ” 们设 定 了语 法 形 态上 的 曲折 变化 , 词 人 使英 语 的 “ 受 一 定 的形式 规 则 的约 束 , 词” 相对 于 汉 语 的 “ , 重形 式 , 字” 它 轻语 义 。 表意 、 表音 文 在 构词 上 彼此 偏 重 的不 同 , 接 影 响着 汉 语 中 “ ” “ ” 直 字 与 字 的组 合 方 式 及英 语 中 “ ” 词 与 “ ” 词 的组 合 方式 之 不 同 , 成 相对 重语 义 的汉 语 “ 形 字组 ” 和相对 重形 式 的英 语 “ 组 ” 区别 。 词 之
序”“ 、按法 ” 等方 面 都存 在着 极 大 的差异 , 些差 异往 往 易造 成语 言 教学 上 的误 导 和偏差 。 因此 , 为英语 这 作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词的意义方面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三、词序方面一、词的意义方面(一)(英语中有些词与汉语)完全对应——主要是一些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如: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helicopter 直升飞机minibus 面包车(二) 部分对应,如:marriage 娶,嫁gun 枪,炮sister 姐,妹(三)新词,没有汉语对应词。
如:overkill (核弹的)过度杀伤力,(宣传活动的)过度行为plumber 水管工,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事件的特工(四)英语中许多词一词多义,与汉语中几个不同词、词组对应。
如soft,除了“软的”、“柔的”,还有:1)无坚固掩护工事的,可攻破的:The record has been considered soft ever since it was set last May.2)宇宙飞船的着陆飞行速度在32公里/小时左右,软着陆:The landing must be super-soft, made at a velocity of 18 miles or so an hour.3)毒性较轻的,软性的:Marijuana(大麻)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soft drug..4)非百分之百可靠的:At this stage there is only soft intelligence about the enemy intention. We should not take action.作业:soft pillow soft cushion soft music soft woodSoft breeze soft drink soft money soft light Soft voice soft fire soft hat soft answerSoft heart soft words soft goods soft water又如total,除了“总数达…”、“合计”外,还有1)彻底撞毁A POW returnee was given a new Ford by a Denver dealer and totaled it the next month.2)向…报复Did you at least total the guy that hit you?二、词的搭配能力方面英语词一词多义,搭配范围广。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浅谈汉英语言修辞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两门语言,对它们所做的对比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对这两门语言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修辞格的应用,以期能为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用的见解。
标签:修辞手法意象性汉英语言差异修辞与翻译教学语言学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
意合和形合是语言组织法,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所谓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
比较语言学主要指对同一语系不同语言或语种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语言科学。
实践证明它对语言研究和语言翻译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世纪末叶,由于对印度的梵文和欧洲的希腊及拉丁语的比较研究而盛行的比较语言学,为确定印欧诸语的亲属关系奠定了基础。
外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就是根据印欧诸种语言中虽有差异,却有相同、相似或者相通之处而建立起来的。
分属两种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无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却有很多的类似之处。
通过对这两种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探讨,而且有助于翻译教学实践,提高我们对有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和两种语言对译的能力。
一、英语修辞格的意象性英语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探讨其意象性可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领会作者措辞和布局谋篇的技巧。
有意识地细心揣摩英语各种修辞格的特点并且经常加以实践能使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变得更加地道。
修辞手段在英语语言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幽雅的文学语言,还是通俗的日常用语,人们在应用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修辞手段,以期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修辞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魅力和说服力。
为了使我们在运用语言,尤其在写作中丰富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在学习英语时有必要体会和把握好文章中修辞手段的运用。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词汇特点的比较

浅谈现代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特点的比较2012级学科英语:王忠文随着世界性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交际交流中,中、英文的交叉使用现象也越来越多,那么对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做一个比较也显得尤其必要。
一、语音即语言的声音,它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人们是通过语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现代汉语语音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相比有许多显著的特点。
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总体特点是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现代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较强,具体表现为:1.汉语音节中没有复辅音,都是一个辅音,而且不会出现在音节开始,即使是在词尾也只限辅音[n]和辅音群[ng],如[an]案和[hong]红。
而英语中的辅音或辅音群是常见的,他们可以出现在词首或词尾,常常两三个辅音放在一起。
2. 元音占优势。
现代汉语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并且是乐音,听起来比较悦耳。
而英语的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8个元音。
闭音节多,开音节少;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可以有辅音群出现。
3.音节有声调。
语音中超音段表达的主要手段是音高、音强和音长。
而音高的使用又最为广泛,它的语音物质表现形式为旋律(melody),当旋律以单个的音节或词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声调(tone);当旋律以短语和句子作为基本载体时,被称作语调(intonation)。
声调或语调是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字,即音节上,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是由声,调和韵组成,一个汉字即一个音节。
不仅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可以使汉语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语音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而英语是语调语言,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
英语句子语调由句子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即语调核心表现出来,句子中的语调由语调群表现出来。
浅谈英语的“词”与汉语的“字”的对应性

例 :ma n ; g r e a t ; r l a n 例 : 日;人 ;水
有哪 些具体的相 同与差异 ?是什 么 因素造成 了两者 的相似及 差 异 ? 相 信 通 过 对 二 者 的 比较 , 不 仅 可 以 对 “ 字”与 w o r d 的对 应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且也 能对英汉 两种语 言的差异
一
象形字指模拟现 实产 生的语 言符号 ,如 日、月、水等 字。 指 事字是 指用抽 象符号来表 示概 念或是在 象形字 的基础上 增
加 提 示语 义 的 符 号 ,如 一 ” 、 “ 二”、 “ 三 ” 以笔 画 的数 量
、
一
代表数 的抽 象概念 ; “ 上” 、 “ 下”两个字是用横线 “ 一” 为界 ,在 横 线上 用一 点或较 短 的短 线指 出上方 的位 置就是 “ 上 ” ,而在 横线下 面画符号 则是 “ 下” ; “ 凶” 字以不封 口的框 代表深坑 ,以 中间的 “ x” 象征掉 下坑 的那种 惊吓的 感 觉和危 险的情形。木” 字增加一 个短横 而成为 “ 本” ,表 示树 的根部 ; “ 刀”在一侧增加一 点成 为 “ 刃” ,表 示刀刃; “ 口” 中增加一 点成 为 “ 甘 ”,表 示 口中含有甘 美的食 物。 ( 2)英语 中合 成词 可以分 为复 合词和 派生词 ;汉语 可 以分为合 体字和双音词。英语 中的复合 词和派生词都 可以被 分析 为词 素 ,具有很 高的理据性 。汉语 中合 体字 包括会意 字 和形 声字。会 意字就是把 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 实物形体会合起 来 ,从 它们 的联 系或配合上表 示出一种 新的、通常是抽 象的 意义 。例 如 “ 从”表示一个人跟 着另一个人 , “ 众”表 示很
多人 , 下 大上 小 为 “ 尖 ” ,不 好 就 是 “ 孬 ” , “ 象似性” 比英语 更加突 出,更有理
浅谈“的”字短语

浅谈“的”字短语摘要:“的”字短语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短语,也是现代汉语所特有的一类短语,其使用频率相当高,应用相当广泛,情况也比较复杂,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这类短语进行了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一些与“的”字短语相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的”字短语形式特点称代规则表达功能“VP的”“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属于名词性短语,指称人或事物,能做主语、宾语。
“的”字短语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短语,使用频率也很高,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过:“的”字短语应用广泛,情况复杂,很值得研究。
下面,我们就来对“的”字短语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的”字短语的形式与特点“的”字短语在形式上是由实词和短语加上一个“的”字构成的,因此,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实词加上“的”都可以构成“的”字短语,如:吃的大的学校的各类短语加上“的”也可以构成“的”字短语,如:看戏的跑得快的送票给我的帮她干活的“的”字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从意义上看,“的”字短语指称人或事物,相当于人物名词,如:“大的要照顾小的。
”这里“大的”、“小的”指称的是“大的人”、“小的人”。
体育论文“我的书在包里,你的我不知道。
”这里“你的”指称“你的书”。
此外,还有一些“的”字短语除了具有名词性特征以外,还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这类“的”字短语通常由两个同类词语或结构加“的”的形式或者是以“什么的”形式出现,如:“他整日寻点糖儿豆儿的到处骗人。
”“你去买点花生瓜子什么的。
”从句法功能上看,“的”字短语也像名词一样经常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如:“大的要照顾小的。
”“我的书在包里,你的我不知道。
”“的”字短语后面添加上一个相应的名词,这就转换为了偏正形式,但是意义会有一定的变化,由概括意义变成了具体意义,因为相比较偏正短语,“的”字短语的意义要抽象概括些,不像偏正短语那样具体,例如:“绿色的”可以泛指任何一个带有绿色的对象,如“草原、森林、世界”等等,而与之意义相近的偏正短语“绿色的草原、绿色的森林、绿色的世界”等等,都只能指称单个具体的绿色对象。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与区别作者:王小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每一种语言的研究,必有一个单位是基本单位,它是从事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在英语中是“词”,而在汉语中则是“字”,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关键词:汉语的“字” 英语的“词” 联系区别1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联系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即他们都是各自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但是只有在他们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四个特点:①是语言的天然单位。
②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点。
③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
④在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2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区别“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而“词”则是英语的基本单位。
The word is the unit par excelle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theory. (Lyons,1968:194)“In the beginning,there was the word.”太初有道(logos)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
《圣经》创世纪第一章:Word=reason (logos)词是语言各平面研究的交汇点:Phonological/orthographical wordGrammatical wordLexeme词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是词法和句法交汇点。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英语的word即“词”,可以分为morpheme即“词素”,而morpheme又可以分为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和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例如,bed,tree,sing,etc.而粘着词素则必须依赖一定的词根才能成词,例如,s在dogs,al在national,以及dis在disclose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 eb a t u a e e i. 2 h e ui c nn v rde f l
() T eei al ko o u iao ew e eyu g 3 hr s c f mm nct nb tent o n a c i h
a d t eo d n . h l
词组都 已经表达 了一个 完成 的概 念 ,补充 的成分无异 于画 蛇添 足。因为无论 从句法 功能 还是 从表 达 的概 念意 义看 ,
“
()该来 的不来 ,不该走 的却走 了。 1 ()态度不积极的就小李 一个人 。 2 ()说 的比唱的还好 听。 3 英语 中,形 容词 前加上 了定 冠词组成 的名词词 语也是 很常见 ,这些词语在 句中常做 主语或 宾语 ,表示人 或事物 的的状态 、性质 、特征等。
() 1 e i i o e e go ,teb a tu ,te i a i t ds v r h o d h e u fl h r m so c t i
二、是省略还是 名词化现 象? 从外形上看 ,汉语 “ 的”字词组和英语 定冠词+ 容词 形 词 组的构成方式非常相似 ,而且这种 方式经 常被认为是省 略的结果 。以编号为 () 的句子为例 , “ 4 作业做完 了的可
在结构上最基 本的依赖是定冠词 t ,两者缺一不 可 ,相互 h e 依存 ,以整体形式表达完整的名词意义 。 所谓 名词化 ,指 的是把动 词或形 容词变成 名词 ,使 之 具有 名词 的功 能 ,又保 留动 词或形 容词 的某 些 主要特 征 。
第1 8卷
第 3 期
琼州 学院学 报
Ju a o in zo nv ri o r l f ogh uU ies y n Q t
V0 . 1 .No 1 8 .3
21 0 1年 6月
J n. 0 1 u e 2 1
浅谈汉语 “ 的"字词组 和英语 “ 定冠词+ 形容词 "词组现象
顾 晓 晶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 80 ) 10 0
摘
要 :本文对汉语 “ 的”字词组 和英语 “ 定冠词+ 形容词”词组组词现象分别加 以探析。
关键词 :汉语 “ 的”字词组 ; “ 定冠词+ 形容词 ” ;探 析 中图分类号 :H 1 33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6 7 (0 1 3 1o _ 3 0 8 7 2 2 1)O —0 6 - o
名词化 一般有两 种途径 : “ 法平 面的名词化 ,即是 用添 词 加派 生词缀或其他 方法将其他 词类 的词 转化成 名词 或使 其 具有 名词的大部 分特征 ;句法平面 的名词化 ,即是 用名词
以先走。 ”被认为是 “ 作业做完 了的 同学 可 以先走 。 ”的省 略 ; “ eyugadteo ”被 认 为是 “ eyu gpo l t o n n l h h d h t o n ep e adteo epe n dpol”的省 略。就这两个句子来说 ,这样 的解 hl 释基本上 可 以接 受 。但 我们再 来看 编 号为 () 的两个句 1 子 。如果补充上省略的部分 ,就成为 “ 该来 的 ( 人)不来 , 不该 走 的 ( )却 走 了 ”; “T era st dsoe e 人 hi i i o i vrt m c h
汉 语 “ ” 宇词 组和 英 语 定 冠 词 + 容 词 词 组 现 象 的 形 现代汉语 中, “ 的”附着在词 或词组后 边组成一类词 组 ,其作用相当于名词 ,叫作 “ 的”字词组 。例如 :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两类词 组均 相当于名词 ,无需依赖 于补充 的成分 ,其 存 在 只依赖 于上 下文或 语境 ,依赖 于交 际双方 的共 同认 识 。 最后 从构成来 看 ,由于 “ 的”字词 组由结构 助词 “ 的”和 实词 或词 组结合构成 , “ 的”字词组 因此被认为是 由偏 正 词组 省略所致 。其实 我们发现结构 上缺少 了 “ 的”字 ,其 所 附着 的词 或词组 的句法作用及表达的概念意义截然不 同。 例如, “ 说的”与 “ ” “ 说 , 唱的”与 “ 唱”所表达 的意义 及 句法功 能完全不一 样。 “ 的”字 词组是 紧密联 系的一个 整体 ,它 以整体形式 表达 的一个名 词概念 ,体现 的是一个 名词 的功 能。现代英语 中 以形 容词 为 中心词 的名词 短语 的 内部结构 也有类似情 况。结构 中如缺少 了定冠词 ,名称 意 义即 随之 消失 , “ o n”与 “ on ” “ ego ”与 山eyu g yu g , t od h go ” 的内含意义 和句法作 用完全不 同 ,定 冠词 + 容词 od 形 表达概念意义 ,行使名词功能 。显然 ,形 容词 构成 短语时 ,
敲 ,我们觉得补充完整 后的句子 和原句 意思有 出入 。 “ 该 来 的不来 , 不该走 的却 走了。 ”它所指 的对象不 一定是人 , 还有可能 是指物或某个 现象 。 “ e i i oe l h r T iam i t ds vrl so c te go 。tebatu,t u . 达 的是 三个抽 象 的概 念 , od h ufl h t e”表 e i er 加上 “ ig t n ”之后 ,意思 由抽象 变成 具体 了。再次 ,我们 h 发现其实原句子里不管是 “ 的”字词组还是定冠词+ 容词 形
go ( mS,teba tu ( iS,tet e ( ig ” 对 于 od t ) h eui l tn ) h u t n). h f h r h
这样 的句子 ,我们首先会 发现表 达很罗 索 ,很繁琐 ,而且 也不符合汉英 的表达 习惯 ,接收 性非 常差 。其次 , 细推 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