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林清玄散文集》

合集下载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短篇作品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短篇作品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短篇作品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短篇作品:
•1、菩提十书《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
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

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

被媒体选为
“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2、温一壶月光下酒《温一壶月光下酒》是著名散文家
林清玄的作品,温一壶月光下酒,是些什么呢?
•3、世界因你而温柔《世界因你而温柔》是“林清玄从容幸福系列”中的一本,从林清玄历年来的散文作品中
精选而来。

•4、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包括
林清玄老师65篇经典作品,是由近百名名校名师推荐、万千热心读者精选甄选而成,囊括林清玄近50载创作生涯,是最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风格的散文精选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摘抄]林清玄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摘抄]林清玄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摘抄(zhāi chāo)]林清玄散文集林清玄散文集篇(一):林清玄散文集精选(jīnɡ xuǎn)篇在机场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告诉(ɡào sù)我要搬去大陆定居了。

“为什么呢〞秤说,他在台湾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本来都很好的,自从他找到大陆的儿子之后(zhīhòu),就变得非常不孝。

“为什么呢〞“因为(yīn wèi),担忧大陆的儿子也来抢我的遗产嘛!其实我还没有死,哪里有遗产呢!〞看到老先生蹒跚上飞机,我想到,难道我们长大成人,还只想到向父母要什么,没想到能给老人家什么吗再想到大陆的儿子是台湾儿女的大哥,就是父亲的财产分一份给他又怎么样何况父亲还没有死,财产还不知道怎么分呢!那为自己儿女不孝而哀叹的老人告诉我:“有时候想想,既然这么不孝,连一毛钱也不要留给他们。

〞然后他苦笑着说:“我也不会真的那样做,总是自己的孩子嘛!〞他避居大陆,只是希望防止台湾的子女每次看他就生起一次怨恨。

唉!我多么希望这世间的子女都能体贴父母的心呀!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我抚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

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5篇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精选1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

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我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

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超多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续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

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

”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

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情绪与平静的心态,然后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

”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

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

然后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1. 《十二岁的孩子》:那年十二岁的你,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留下了那样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童话王国。

2. 《诗意的小清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让心灵得到深深的宁静。

3. 《雨季的浪漫》:雨后的街道,泥泞中的人和车,却有着美丽的浪漫和诗意,在这样的时刻,我像是重回了童年,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幸福。

4. 《枫叶红了》:秋天的枫叶,总是让人感觉到深深的浪漫和诗意,那种红色的鲜艳,是生命中永远的记忆。

5. 《阳光下的风景》:阳光让一切都变得美好,让世界变得温暖而宁静,让人感到幸福与喜悦。

6. 《我爱这个世界》:无论是清晨的鸟语,还是夜晚的星光,让人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神奇,让我们对生命保持着感恩和敬畏。

7. 《夏日的清凉》:夏天的清凉,在水中的欢乐,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自由,让我们相信,生命是如此的美好与神奇。

8. 《青春的回忆》:那些年的我们,青涩而充满梦想,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们虽然变得老去,却总是保留着那些美好的回忆和光辉的梦想。

9. 《流年的温柔》:岁月永远不会停歇,它会一直推动我们向前,但是,岁月也会带给我们温柔与美好的回忆,在流年中,执手相伴,共同迎接生命的美好。

10. 《爱与自由》:爱是生命中最为真实和珍贵的,它让我们相互拥抱,共同走过人生的旅程,而自由,则让我们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生命因此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

林清玄最美十篇散文引言林清玄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深情、唯美、清新的文笔著称。

本文将介绍林清玄最美的十篇散文,通过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才能。

一、《那一年那一天》1.1 描述细腻这篇散文通过对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一年那一天的风景和情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1.2 深情回忆作者用朴素而感人的语言,回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和事物。

他通过细致的描绘,唤起读者对曾经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1.3 深意悠长这篇散文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过去的文章,更蕴含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二、《寻梦》2.1 清新唯美《寻梦》是林清玄笔下一篇极具唯美色彩的散文。

他用纤细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寻找梦想的旅程,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2 对梦想的追寻这篇散文饱含着对梦想的追寻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寻梦过程的叙述,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2.3 对生活的热爱林清玄在文章中不仅展现了寻梦的艰辛,更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用独特的语言和精彩的比喻,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3.1 对人性的洞察这篇散文通过对农村学校校长杨老师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平凡人物的赞美。

在文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正直、善良的人性的赞美和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

3.2 正能量的传递林清玄在文章中通过对杨老师的事迹的描述,传递出了正能量和信念的力量。

他通过温暖的文字,呼唤人们对善良和真善美的关注和珍视。

3.3 爱的力量这篇散文深情地展现了爱的力量和帮助他人的价值。

作者通过对杨老师的赞美和故事的叙述,表达了对爱的渴望和对人类关爱的呼唤。

四、《岁月神偷》4.1 对时光的感慨《岁月神偷》是一篇以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为主题的散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原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原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作品原文
林清玄的经典散文:《莲花开落》、《人生最美是清欢》、《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睡吧小小的人》。

作者简介: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主编等职。

二十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与佛法结缘,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最畅销的作品;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五十二岁完成《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台湾中学生优秀读物。

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

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誉为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华语散文大师。

[林清玄散文哪篇最有名]林清玄最有名的散文

[林清玄散文哪篇最有名]林清玄最有名的散文林清玄最有名的散文篇1:林清玄经典散文摘抄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1、柠檬花盛开时节,我走过柠檬园,花的浓郁的芬芳总是熏得我迷离。

一切花中,柠檬花是最香甜的,有稠稠的蜜意;但是一切果里,柠檬果又是最酸涩的,其酸胜醋。

这种迷离之感,使我忍不住会附身细细地端详柠檬花,看着一花五叶的纯白中,生起嫩嫩的黄,有的还描着细细的紫色滚边,让花的香甜流入我的胸腹。

2、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昙花的美教我如何说呢是无花堪比伦的,她吐出了美丽的网,绊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一秒也不舍得移开。

她的香,如果用别的香来比拟,对昙花都是一种侮辱,二十坪大的花园,全被充溢,香还密密地流出。

3、你也知道流水和月亮的道理吗水不停地流逝,却没有真正地消失;月圆了又缺,却一点也没有消长。

从变化的观点来看,天地每一眨眼都在变;自不变的观点看来,万物与我都是无限的。

在变与不变之间,有情就有伤感,有情就有失落,有情就有悲怀,这些都是由变化所生。

但是,眼睛如果大到如月如天,伤感、失落、悲怀,不就是海边的贝壳吗贝壳已死,却留下了形状、颜色与美丽。

这有些像禅师所说的:“心热如火,眼冷似灰”,对人生的一切,我的心永远热情、贴近、注视、感受,但是要化为文字,似乎有一双冷静观照的眼睛,后退、飞远、平淡地回来看这一切。

4、我们在现实的人生里,凝视、倾听、沉思,这使我们看、听、停,再前进,游行在一个浮面的层次。

往往在我们闭上眼睛,形色隐没时,才看见了。

当言词沉寂,在辞穷句冥时,才听见了。

当我们把思想倾空,不思不念时,才清晰了。

有情在无情中,分离在相遇之时,不凡在平凡之内,呀!哪一条河流不是在重山阻隔中找到出路呢如果理想之情是河流,它就会自由的在山谷中寻路;如果心与心相呼应,就会像挂在树梢的剑,被有缘的人找到。

林清玄经典散文十篇

林清玄经典散文十篇第一篇:《温一壶月光下酒》(选自《感性的蝴蝶》一书)。

这是很值得细细一读的文章,就像文中作者所说的,“逃情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更勇敢地去爱,因为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如果说“逃”是做减法,那么“更勇敢地爱”无疑就是在做加法了!第二篇:《心的丝路》(选自同名书)。

我们的成长是激昂向上的,也是最需要激励和引领的,这一篇就好似是一盏灯,照耀出“心灵孤寂的出路”。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开辟一条自己的心灵丝路,因为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你的心能走多远。

第三篇:《思想的天鹅》(选自同名书)。

这篇文章很短,不过身处中学阶段,真的有必要好好认识“思想”这个词,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第四篇:《迷路的云》(选自《感性的蝴蝶》)。

这篇散文长的很像短篇小说,故事很完整,语言也相当优美,相信认真读了这篇后,除了能体会游子的那种孤独、惆怅、无助、无根等等心情之外,同学们再遇到写云的作文时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说实在的,笔者很反感里面的一句话:“在近处,有时候英国富豪在宽大翠绿的庭院裏大宴宾客,红粉与鬓影有如一谷蝴蝶在花园中飞舞,黑发的中国仆人端著鸡尾酒,穿黑色西服打黑色蝴蝶领结,忙碌穿梭找人送酒,在满谷有颜色的蝴蝶中,如黑夜的一只蛾,奔波的找著有灯的所在。

”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我想,读一篇文章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下面几篇就不想先入为主的评价了,直接说出来为好,第五篇:《黄昏菩提》(选自《心美,一切皆美》);第六篇:《过火》(选自《思想的天鹅》);第七篇:《刺花》(选自《感性的蝴蝶》);第八篇:《家家有明月清风》(选自《情深,万象皆深》);第九篇:《悬崖边的树》(选自《多情风波》);第十篇:《梅香》(选自《心美,一切皆美》)。

2023年《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5篇)

2023年《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5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1清淡、朴实,这是我打开《林清玄散文集》所阅读到的气息和独属于它的那一份味道。

其实,在手拿这本《林清玄散文集》,翻开它的第一页,阅读第一篇__时,我就被它那淡雅、细腻的文字所震惊。

因为据我所知,林清玄是一位当代男性作家,而在我的印象中,男性作家的笔风应都是充满阳刚、坚毅的。

但林清玄不同,他的笔风婉转、细腻,丝毫不逊色于当代女性作者,可是又在多愁善感之中保留啦些许傲然,这种柔与刚的结合,被他的文字诠释得恰到好处,即不会太做作,也不会过于刚强。

犹如一片花瓣落在水面而引起的涟漪,在我们的心上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想去忆及其源头时,却发现那痕迹早已消失不见,我想,这便是林清玄的文字所给我们带来的感觉,若隐若现,随风而逝。

在《林清玄散文集》中我最深有感触的是一篇名为《空白笔记簿》的__。

这篇__没有过多的优美景物描写,也不似长篇大论的感悟,只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点儿个人小感慨而已,但是我们却从未发现。

这篇__讲述啦作者去一家精致、讲究品位的书店买书,却发现每本笔记本的价钱都要比一本书要贵上许多,对此而感到疑惑不解,便询问店员小姐,店员小姐却给啦作者这样意想不到的一席话:书都是别人写的,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思想,笔记是给自己买的,自己的想法当然比别人的想法卖得贵啦。

看到这里,我有和作者同样的感受,在这家书店里的笔记本之所以卖得比书贵,就在于它所要记录的是单独自己的想法,不与别人相同。

为自己的内心而写,然而,自己的想法自是他人无法随意剽窃与买卖的,因为它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不可估量,可以用金钱所去衡量的。

我喜欢文中的这一几句话:“可是有谁愿意给自己的今天写些什么呢?愿意给生活的灵光一闪写些什么呢?唯有我们抓住生活的真实,才能填补笔记的空白,若任令生活流逝,笔记就永远空白啦。

读完啦这篇__,就使我想到啦所看过的一次评论当今都市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电视栏目。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定然是需要的,只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必定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慢下来,这或许,便会找到在以前的生活中,所不被发现的乐趣,才能抓住生活的真实。

[林清玄散文精选]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散文精选]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散文篇1:林清玄的散文《危险与感谢》堵车堵了好久,好不容易才走到前方路口,原来是发生车祸了,一辆倒在地上的摩托车,一辆车头凹陷的小货车,还有一辆警车,几个警察。

最令人心凉的是呈T字的两个人,以白布覆盖着,地上的血迹已经凝结成为黑色,不用说,那盖在白布里的两个人已经死了。

我想着,这相载的两个人,可能是一对年轻人,也可能是一对恋人,在今天清晨,他们才兴高采烈地出门,却永远回不去了,他们的父母亲人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接到他们的死讯。

这样想着,使我因悲哀而感到心酸,类似这样的画面,在“这个城市却每天都在发生。

现代人不断地发展更快的交通工具,也不断地制造更高度的危险,使城市变成危险的城市,使社会变成危险的社会,使时代变成危险的时代。

”只要一走出门,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危险之中。

在如此危险的城市,社会、时代,我们每一天的活着都是奇迹,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奇迹,在内心维持和平、宁静与喜悦。

当我们鲜红的血液还能流动与运转,就以感谢的心来为社豁做一点什么吧!我一边这样想,一边为地上黑色的血液默哀。

《澈如水晶》从花莲回来,走苏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几个工人在排石板阶梯,他们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车了。

工人用一种近乎悠闲的样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调整,让石板密实在山坡上,并与下一个石板接合。

这看起来不甚费力的工作,事实上是孕含了极独运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必须要完全了解每一块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不远处,就是海了,一层青、一层蓝、一层靛的,完全没有污染的海。

“这石阶可以通到海边吗”怕惊扰了他的工作,我小声的问工人。

他正一分一分地挪着手上的石块,约三十秒后,他头也没抬地说:“往下走,转两次弯,就到海边了。

”我兴奋地沿石阶跳跃而下,心情欢愉像一个孩子,我发现阶梯的两旁开满牵牛花,比平常看到的还要硕大,是最美丽的浅紫色,色泽清丽,还带着今天清晨的露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林清玄散文集》
卢政宇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是《林清玄散文集》。

这本书的散文都主题明确,形散而神不散,文笔流畅优雅,让读者爱不释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终有澄清的一天》这篇文章。

文章讲述了林清玄小时候家里有几个大水缸,经常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进来搅水,弄得他们家兄弟几个终日心神不宁。

后来妈妈对林清玄兄弟说:“不理他们,他们自然不会来。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是啊,一秒钟的混乱,可能要三天才能清明,但只要我们一直迈向更高的境界,当我们的心清明,水,自然就澄清了。

心静自然明,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林清玄的文章都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主题,讲述一个做人的道理。

像《快乐的思想》一文里最后一段话:一个人要得到一个快乐的生命,就先要有快乐的思想;要有一个旺盛的生命,就先要有旺盛的思想;要有一个充满慈爱的生命,就先要有充满慈爱的思想。

思想决定生命,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林清玄的文章通俗易懂,道理深刻,适合我们青少年阅读,大家快去买来看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