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著作的变化
美国高等教育:从象牙塔到社会发展动力站的历史变革

美国高等教育:从象牙塔到社会发展动力站的历史变革2007年02月第33卷第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版)Feb.2007Durna】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oa~Sciences),o1.:美国高等教育:从象牙塔到社会发展动力站的历史变革朱全德(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ej.z.-ff多年里,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完成了高等教育机构由象牙塔到社会发展动力站的历史变革值得反思.通过教育立法建立农工学院,确立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体制;刷新传统学院,采用系科制,创建研究生院,构建现代立式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关键词]学院教育;农工学院;系科制;立式大学;动力站[中图分类号]C-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15(2007)01—0101—03一,学院教育的传统与面临的挑战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是美国高等教育史的开端.到独立前,另有耶鲁,新泽西,达特茅斯等八所学院建立.这一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具有浓郁的英国气息和鲜明的宗教色彩.1754年,耶鲁校长克拉普(Thom~Chp)称"学院是牧师的团体,旨在训练从事牧师工作的人"【l】.由于当时英国本土的大学和学院视科学研究为异端邪说,从而导致哈佛等学院对古典人文学科教学的强调而非自然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是对学生的宗教灌输和纪律的强调而非学者的培养,更谈不上联系生产和生活.英国寄宿制学院教育的传统自然演进达二百年之久,美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将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称为学院教育时期.从19世纪二十年代起,生产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反思,也酝酿着对美国大学的现代化改革举措.对比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之风及其对工业的促进,人们开始对学院和州立大学的存在价值产生了质疑.1857年佐治亚州的一份报纸批评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一个需要实用知识的时代,但是州立大学却没能跟上这样的时代,因而不能满足州的需要,这个时代需要有实际技能的人,需要工程师去建公路,铁路和矿山,此外还要科学种田."次年加州学监对学院教育同样提出了严厉批评:"我们古老的大学的毕业生能从事什么有用的职业?"[2】对此,美国人民却没有在自叹不如的自卑中一蹶不振,而是奋起直追.1850年布郎大学校长弗朗西斯?威究.兰德(FrancisWayland)号召,为了各阶级特别是正在兴起的中产阶级的利益,要从根本上改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跟上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二,创建农工学院与威斯康辛模式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理念中,实用主义一直是美国中产阶级长期奉行的,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理念.在19世纪中期英国高等教育界正在坚定地奉行纽曼的"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理念时,着名的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61年发表的《教育论》中明确地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断.遗憾的是斯宾塞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英国人所不顾,而他的《教育论》在美国却是声名远播,多次再版,为美国高等教育界广为接受.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称其为最有价值的教育学着作.信奉实用主义的美国人善于学习欧洲的先进教育理念,并在大洋的彼岸开始对欧洲传统的学院教育进行美国化的改革探索.其中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通过立法导引高等教育关注国家发展,确立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体制,这是欧洲高等教育模式美国化的早期尝试.早在1848年,佛蒙特州国会议员莫雷尔(JustinSmithMorril1)建设取消美国学院中"几个世纪以前的以欧洲学术为特点的那部分学习,以较新的更有实用价值的学习来填补空白",L2其目的是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教育.1857年这一建议被当作法案提交给国会,直至1862年7月,该法案经林肯总统签署成为《莫雷尔土地赠予法》(简称莫雷尔法).依莫雷尔法,联邦向各州提供土地,并依法保障院校地产,以促进各州农业[收稿日期]2006—09—01[作者简介]朱全德(1962一),男,浙江海盐人,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101?和工业教育的发展.从此,有的州将农业院校改为农业和工业学院,简称(A&Mcollege),有的州将土地赠予基金用于州立大学,由州立大学开展农业和工业教育,还有的州建立了全新的农工学院.这些院校在美国教育史上统称为"赠地学院".截止1922年阿拉斯加大学的建立,全美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增地学院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1869年康奈尔大学第一任校长怀特(AndrewD?white)在开学典礼上指出,康奈尔大学的特色在于实用和文理学习结合,理科学习应受到鼓励,各学科具有平等地位,即这所学院将使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由于赠地学院可以解决农民们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子女,于是便大力支持赠地学院的发展.到1890年国会顺利颁布了第二个莫雷尔法,且该法案使联邦对赠地学院的年度拨款制度化了.1904年,另一赠地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在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R?V anHise)领导下,提出了"威斯康辛模式".即大学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开展技术咨询和社会服务.对此, 当时的《美国杂志》撰文赞誉"把整个州交给大学","大学对本州人民的作用如同人的头脑对人的手,脚和眼的作用",即大学给人民带来了信息,光明和指导.毫无疑问,教授们把大学的工作方式带到议会和政府,从而使决策过程科学化; 大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讲学更有实效,人称"靴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师.总之,莫雷尔法的实施, 农工学院和州立大学的建立是世界教育史上政府办高等教育的创举.从此,自由市场式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与德国的国家控制的大学体制形成了鲜明对照.三,建立政策导引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英国高等教育学家哈罗德?珀金(mmldJ?perkin)教授指出:"自12世纪大学产生于意大利和法国以来,直至被移植到整个现代欧洲世界为止,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是因时,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19世纪德国大学基本上是无意识地转变为发现新知识的工具.德国大学对英,美,日的大学亦产生了并非有意识的影响."l3]哈罗德?珀金这段话为我们研究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一把方法论的钥匙.如果说19世纪德国大学的改革旨在促使民族复兴的话,那么美国大学从19世纪中期到2O世纪中期的改革目标就是促进国家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刷新传统学院与创办研究院型大学在1800年前后,美国学院几乎完全是本科机构.而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革命性变革是始于刷新哈佛,耶鲁以及创办约翰?霍布金斯等研究院型大学.当时在哈佛等传统学院有少许本科毕业的学士不时留下来,生活在校园中,被称为"常驻毕业生".此时硕士学位无须怎么高深学习,只要取得学士学位的人继续交纳三年学费即可获得.哈佛大学在蒂克纳的倡导下,于1825年开始实行系科制,次年为获得学士102?学位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人开设了课程,它被认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实践.1872年,耶鲁创办了哲学和艺术研究生院,哈佛在艾略特领导下成立了文科和科学研究生院,并着手授予博士学位.为打破传统学院课程以古典和人文学科为核心的局面,艾略特在哈佛大胆地实行"选修制",以改革本科生的课程体系.面对保守派的抵制,艾略特坚定地指出:"争执不休地议论关于语文,哲学,数学或科学能否培养最优秀的心灵,普通文化教育应以文科为主抑或以科学为主等等课题,在今日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哈佛大学认为在文学和科学之问并不存在真正的抵触.我们并不狭隘地仅仅重视数学或科学,也不仅仅重视文学或形而上学.这些学问都需我们钻研,而且要达到最高水平."l1科制的设立不仅为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横向上利于拓展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利于推行选修制,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德国大学的教学自由原则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876年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诞生了.首任校长吉尔曼在开学典礼上宣布,研究生教育和高深学术是大学的重要使命.特别是该校在建校之初,就聘任了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学者为教师.到1884年,该校共聘任53名教学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在德国大学受过严格训练,并有13人持德国博士学位.吉尔曼的名言证明了这一点,他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取决于人数,更不取决于供他们使用的建筑物."【IJ在教学方法上,吉尔曼广泛采用从德国学来的讲授法和"习明纳"(Seminar),并且注重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到19世纪八十年代末,霍布金斯大学培养的博士总数超过了哈佛和耶鲁两校之和.从此,霍布金斯的名字便有了一种享誉世界的意义,它象征着美国高深学术和教学的发展水平,被称为设在巴尔的摩的"柏林大学".与此同时,美国各大学问的竞争,迫使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密歇根,威斯康辛和加利福尼亚等许多州立大学纷纷设立或改进它们的研究生院,以获得完全大学的地位.C3]据统计,到1900年美国开设研究生课程的学校已达150所,其中三分之一的学校开设了博士课程.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大学在大力发展研究生院教育的同时,并未放弃它们的本科生教育.如此,美国的尖子大学最终形成了一种纵向的双层体制,一层是"学院"或本科生阶层,另一层是"大学"或研究生阶层."这种体制从它的系统的组织和规模来看,尤其是从研究生阶层来看,是现代欧洲所没有的."【3]有趣的是,美国人学习德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创设了研究生院,并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化. 从此把美国存在将近三个世纪之久的单一本科教育机构,变成了在本科之上还存在高层次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立式大学",到1900年成立全美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of AmericanUnivesities,AAU)并在它的领导下,大学的校长和院长们集合起来共同制订研究生专业的入学要求以及博士论文的出版等事宜,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逐步完成草创阶段的制度化;20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增加投入,美国研究生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美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61年建立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ofGraduate Schools,cos),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章程,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不仅使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科学的中心, 也使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参照的样板.(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使大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1945年罗斯福总统的报告《科学:无边的疆界》中,特别强调了基础研究的作用,并指出大学是进行这种研究的最佳场所之一.加上二战后,欧洲科学家尤其是德国科学家大量涌入美国,更增强了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时至今日,美国从事基础研究的国家实验室几乎全部在大学,并由大学来管理.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中心等等.主要研究型大学确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哈佛大学为例,从1914 至1990年间,已有35名哈佛教师获诺贝尔奖.如今,美国大学已与政府,企业,民间基金会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经费分配中的"马太效应",即大学及其研究所的课题研究水平越高,所获科研经费越多;院校声誉导致科研经费的高度集中.在美国,各种民间机构对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的机制,促使院校间展开激烈的师资和科研立项上的竞争.竞争和制度创新使美国注重倾全力办好世界一流大学,致力于精英人才的培养,使美国大学在战后迅速雄居诺贝尔奖榜首,美国大学业已成为世界知识网络的中心.【4】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教育立法和科研合同等措施刺激一流大学在竞争中发展的同时,并不主张高等教育的均质化,也鼓励州政府举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发展,到20世纪中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由博士一硕士一学士一副学士组成的四级学位体系.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分级发展,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由于大学及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发展的普适意义,美国加州大学前任校长克拉克克尔将现代美国高等教育称作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总之,美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固守象牙塔的学院教育向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高等教育职能的变革过程及其积累起来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参考文献][11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5.157.144.[21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9.[3]王承绪.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26.42.42.[4]菲利普?G?阿特巴赫.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9.AmericanHigherEducation:aHistoricalTransformationfromthe TowerofIvorytothePowerStationofSocialDevelopmentZ[-tUQuan—.de(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HuzhouTeachers'College,Huzhou313000 ,China)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highereducationwithinthreehundredyears,Americahadhistori—callyspentmorethan100yearstransformingthehighereducationalinstitutionfromtheTowe rofIvorytothepowerstationofthesOCialdevelopment,asaworthintrospecting.Throughpassingtheeduca tionallegislation, Americahadestablishedagriculturalandindustrialcolleges,SOthathighereducationcanser vethesocialdevelop.ment.Meanwhile,Americahadrenovatedthetraditionalcolleges,adoptedthedepartmentsy stem,andfounded thepostgraduateresearchinstitutesSOastoestablishthemodemdimensionaluniversities.T hediversedevelop. mentofAmericanhighereducationsystemhasthepositivemodelvaluetothedevelopmentall dreformofOurcountry'Shighereducation.KeyWords:Collegeeducation;Agriculturalandindustrialcollege;Departmentsystem;Di mensionaluniversi.ty;Powerstation(责任编辑呼和巴拉)103?。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历程及启示众所周知,美国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
但是它是如何在历史的过程中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领导者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1. 美国高等教育的演变1.1 早期阶段早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
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宗教组织掌控,他们建立了一些学院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
然而,这些学院只接纳白人男性学生,且课程主要关注神学和语言学。
到了19世纪初,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也逐渐进入了工业化的年代。
德意志大学模式被引入到美国,这些大学不再注重神学,而是更注重自然科学、文学和社会科学。
1.2 关于“普及”的阶段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移民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是一段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
学界提出要将高等教育机会扩大化,使之成为更多人可以接触和体验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包括建立新的大学和学院、拓宽教育门槛,普及更广泛的教育形式等。
1.3 关于“卓越”的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卓越”的阶段。
大部分美国大学建立了包括研究和教育在内的系统化教育结构,这种教育结构由以默契纪律为特色的学术部门、研究站和实验室协同发挥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还从高科技领域受益,如互联网和IT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形式的个性化和现代化。
此外,美国高等教育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好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培养了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袖和思想家。
2. 启示2.1 高等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求美国高等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调整其教育方向,俯瞰整个领域。
这其中一个重点是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合并,开创了跨学科教育法。
这也启示我们,高等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求,紧紧围绕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去调整自己的规模和功能。
2.2 大力推广优秀学科许多学科由于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发展,成功地引领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
读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

一、引言
• 3.著作影响
• 西方第一部高等教育哲学专著。 • “1977 ~ 1978 年度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推荐的杰出学术著
作( 1977 ~ 1978 Outstanding Academic Book Selection of Choice) ” • 1987.7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的核心读物, 是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
读约翰·S·布鲁贝克著 《高等教育哲学》
张建林
2012.6.14
汇报内容
• 一、引言
•
1.作者简介
•
2.写作背景
•
3.著作影响
• 二、体系和主要观点
•
1.体系
•
2.主要观点
• 三、引用较多的三段话
• 四、一点讨论
一、引言
• 1.作者简介 • 约翰·S·布鲁贝克(John S.Brubacher)。 • 1898—。 • 1924年,26岁的布鲁贝克取得硕士学位,就在
达特茅斯学院讲授高等教育学。 • 1928-1958任耶鲁大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授。 • 1959-1969在密芝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授
高等教育思想述评。 • 1969年退休。 • 1978年出版《高等教育哲学》,1982年再版。
一、引言
• 2.写作背景 • 20世纪60~7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艰难时
期”、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季”。 • 从表面上看,由于美国国内种族和人权运动、侵越战争、
经济衰退、校园学生运动的接连爆发,使得人们开始对高 等教育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出现了高等教育“合法性危 机”。 • 实质上,60~7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型向普及型 阶段的转变时期(可称之为转变时期,或规模扩张时期), 由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质的变化,新型 的高等教育必然对原先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理念带来冲击, 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培养 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等问题,迫切 需要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在哲学 层次上澄清认识。
美国高等教育

• 美国最初的六任总统均同意设立美国国立大学 • 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以及约翰·昆西·亚当姆斯 总统还专门就此事向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 • 华盛顿总统还为创建国立大学遗留下一笔捐赠(华 盛顿总统把自己在博托马克河公司所持有的50个股 份作为向建立国立大学提供的捐赠)
(3)建立大学时期(1862年至1900年)
•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赠地法案”即《莫里尔法案》。 • 1890年,国会又通过第二次“莫里尔法案”,决定向各州的赠地学 院继续提供联邦资助。(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起来) • • 1876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成立。(研究型高等教育发展起来) •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带动之下,原有的某些私立学院,如哈佛、 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等,采取改造专业学院,提高其学术标 准、新设研究生课程的方式,完成了由学院向大学的转变。
• 创办国立大学的尝试 • 1787年1月,费城内科医生拉什倡议在美国首府创办一所国 立大学,招收各州大学毕业的学生,教以高深知识,选拔 大学优秀生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工作 • 1806年美国著名学者、美国驻法国大臣巴洛提议在美国建 立一所国家大学以作为公共教育体系的最高点,这一公立 教育的最高机构将要承担一所真正大学的两项职责──教 学与科学研究。
• 王后学院把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厘定为:用学术 性的语言,向青年学生传授神学及文理学科知识, 以使其具备胜任宗教和其他社会工作的能力 • 达特茅斯学院以训练教士及驯化印第安人为教育 主旨 • 罗德岛学院由基督教浸礼会创办,主要目的在于 提高浸礼会牧师的知识水平
世俗性
• 殖民地学院在培养目标上所表现出世俗性特征---学院所 接受的苏格兰大学模式的影响。殖民地学院在接受牛津大 学与剑桥大学模式影响的同时,还接受了苏格兰大学模式 的影响。 • 1670~1680年的十年间,大批苏格兰长老会教徒自北爱尔 兰移民新大陆,新学院成为这些有知识的移民的聚居地。 (苏格兰学者侧重职业及实用倾向的学术传统)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

未来,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将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
05
结论
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女性 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 能,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 地位和影响力。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助 于推动性别平等,让男女 在教育、职业和社会角色 方面更加平等。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变化
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比例上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接受高等教育。在某些学科领域,女性的 参与度甚至超过了男性。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认可
随着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她们的地位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许 多女性开始在学术界和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优秀的学者和领导者。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演进历 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早期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 20世纪初的女性高等教育 • 现代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 女性高等教育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早期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
早期女性教育的挑战
社会观念限制
在早期,社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 育的观念存在限制,认为女性应 主要负责家庭和抚养子女,而非
培养女性领导力
高等教育可以为女性提供 领导力培训和实践机会, 帮助她们在未来成为优秀 的领导者。
推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增强女性就业竞争力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女性可以 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薪资,提高自身在职场中的竞
争力。
改善女性健康和福利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女性的知识 水平和健康意识,有助于改善 女性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评述

“ 矩 阵方 案 ” 。书 中 按 照 时 间顺 序 , 将 美 国高 等 教
育发 展 史 分 为 六 个 时 期 : 殖 民地 时 期 ( 1 6 3 6 — 1 7 8 9 ) 、 建 国时 期 ( 1 7 9 0 -1 8 6 9) 、 大 众 化 时 期 ( 1 9 4 5 —1 9 7 5) 、巩 固 期 ( 1 9 7 6 -1 9 9 3)和 当 代
2 0 1 3年 4月
渭 南师 范 学 院 学报
J o u mM o f We i n a n No r mM Un i v e r s i  ̄
Ap t .2 01 3 Vo1 . 2 8 No . 4
第2 8卷 第 4历 程》 评 述
部著作现 由渭南师范学院梁燕玲教授译成 中文 ,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 美 国高等教育 ; 述评 ; 多元 化 ; 教育平等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5 1 2 8 ( 2 0 1 3 ) 0 4—0 0 2 4— 0 5
性, 又不 彼此混 淆 。 每 个论 题 都 至少 有 一个 主要 发展 趋 势 与之 相 关, 许 多趋势都 有 相 当长 的历 史 可 以追 溯 , 并 包 含
许 多相 关事件 。如关于 院校 的 : 规模 扩展 和 型式 的
年, 在 访 学期 间 , 得 以和 此 书 的作 者 , 当时已 8 4岁 高 龄 的贝 恩教 授 会 面 , 多 有请 教 和交 流 。 回 国后 , 集 中约 2年 之 时 间 , 将此书翻译完成 , 由教 育科 学 出版社 出版 , 贝恩教 授 和基斯 克研 究员 特意 为本 书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 0 7 基金项 目: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 目( 1 2 J K 0 1 1 1 ) ;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 划项 目( 1 l Y K Z 0 1 2 )
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背景:内战后,美国逐步成
为世界工业强国,从而为高 等教育的发展扫除了物质障 碍,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 出了新的要求。
新特点:
一、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公、 私并重。 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诉讼案进一步 强调了私立大学的合理性,鼓励了大 批私立学院的建立。与此同时,一些 州政府也纷纷设立州立大学,因此出 现了公、私并行发展的局面。但就其 数量而言,私立仍占大多数。
二、在学校类型上,出现了新兴农工学 院及以学术性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 学。 1. 《莫里尔法》的颁布直接促进了 农工学院的发展。 2. 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促 进了美国大学的学术发展。
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以德国柏 林大学注重学术研究为样板,在校长 吉尔曼的推动下,吸引了许多权威学 者,引进了许多高深水平的新科目。
三、高校教学内容发生变化,轻古典科 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学、 植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在大学课程体系中 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政治、经济、法律、 历史等社会科学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 程或得到加强。
四、女子进入高等学校学习,19世纪2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女子学院。到19 世纪末,绝大多数大学向女子敞开了大 门。 五、选修制的推行。“到19世纪末20世 纪初,美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或多或少实 施了选修制。”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的 “相 互作 用 大 学 ” “合 作 大 学 ”与 “都 市大 学 ”等 新 兴大 学 就 是 最 好 的 例 证 。21世 纪 初 ,美 国 颁 布 了 《美 国 教 育2002— 2007年 战略 规 划 》,特别 强 调 高等 教 育对 国家 全球 性 经 济 、政 治 及军 事竞 争 的重 要作 用 。近 年来 ,美 国政 府愈 发 重视 大学 智 库建 设 ,鼓 励大 学 聚集 采 自不 同专 业 背景 的顶 级 专 家 ,组建 为 美 国政 府提 供 政策 咨询 服务 的 强大 智 囊 。可 以说 ,社会 本位 高 等 教 育价 值 观 引领 了美 国 高等 教育 的发 展 ,也 引 领 了美 国社 会 的发 展 。难 能可 贵 的是 ,它 没 有 因此而 否 定人 本位 高等 教育 价 值观 与 知识 本位 高 等教 育 价值 观 。事 实证 明 ,美 国 高等 教育 在 今天 的 斐然 成绩 与 其多 元 的高 等教 育价 值 观是 密 不 可分 的 。这 一 点 对于 我 国 高等 教育 发展 有 重要 的启 发 意义 ,三者 在 不 同类 型 、处于 不 同发 展层 次 的大 学 的地 位不 是 完 全等 同 的 ,但对 于 我 国 研究 型大 学来 说 ,三 者之 间 同等 重要 ,不 可偏 废 。
(六 )在支持方式上 ,十分注 重教育公平 美 国每个 州 ,至 少有 一 个州 立 大学 系 统 。比如 加 州不 但 有 举 世 闻名 的加 州 大学 系 统 (1 O所 UC),还有 一 套加 州 州立 大 学 系统 (23所 USC),以 及 全美 国 在 效 仿 的社 区 大 学 系统 。美 国 联 邦 政府 也有 若 干所 大 学 ,主要 是 军事 学 院 ,向 为 国效 力的 军 人 、退伍 军人 、打 算 参军 的 人和 他 们 的家 属服 务 。近 年来 ,美 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维持大学学费的合理水平 ,实施免费社区 学 院计 划 等 ,这 些 都保 证 了弱势 群 体 的受 教育权 。 (七 )在质 量保 障上 ,采取认证的 办法 美 国 是世 界上 第 一个 将认 证 制度 引 入 高等 教育 评估 领 域 的 国 家 ,已有 百 余年 历 史 。高等 教 育认 证 分 为院校 认 证和 专 业认 证。前者由取得资格的地区性或全国性认证机构承担 ,后者由 商 科 、工科 、律 师 等委 员会 组织 。 地 区性 认 证机 构 按照 地域 划 分 为中 部 、西 部 、南部 等 六大 地 区联 盟 ,对 学校 的 教学 、科 研 等综 合 实 力做 出认 证 ,确 定学 校具备发放高等学位证书的资格 ,以及为政府投放财政援助提 供依 据 ,并 对 高校 进 行分 类定 位和 排 名 。全 国性 认 证机 构 为美 国 中学 后教 育 鉴定 委 员会 ,下 设 高等 院校 鉴 定协 会 、高 等 院校 专业 鉴 定 协会 等协 会 。官 方管 理评 价 的最 高 机构 是联 邦 教 育部 资格与机构评价办公室。全美任何一个教育评价机构只有得到 上述 组 织 的承认 ,其评 价 结果 才 能取 得 社会 认 可 ,任何 一 所新 建 高校 只有 通过 这 些机 构 的鉴 定 ,才 有 自治 管理 权 力并 得 到联 邦政 府 及社 会 团体 的资 助 。我 国应 借 鉴美 国经验 ,将 高 等 教育 评价 的普 遍规 律 与 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发 展现 状有 机 结合 起 来 ,建 立适 合 国情 、具 有 特色 的 以自 我评 价 为基 础 、第 三 方评 价 为核 心的 多元 化高 等 教育 评价 体 系。 (八 )在教育教学上 ,注重学 生的选择性 美 国高等 教 育 注重 培 养 具有 实际 工 作 能力 、富 有创 造 性且 社会适 应能 力强的人 。招生 录取方 面 ,采取多 方面综 合 考察 、审 核、选 拔录 取。进入 大学 后 ,可 以自由选 课 ,在此 基础上 ,后面 再选 专业 ,先通 再专 。课 程范 围开设 、教材 使用也 比较 灵活 ,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高等教育著作的变化(美)卡梅伦•芬彻著,赵炬明译摘要本文是C.芬彻为《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一书写的介绍文章。
文中介绍了选书的目的、原则、方法,以及这100本著作的主题、领域和作者的情况。
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100本美国高等教育名著。
AbstractThis introductive article is about “100 Classic Books about Higher Education” by Cameron Fincher who initiated the project. In which, Fincher introduced the purpose and procedures of the book selection, and also the themes, coverage and author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books.译者序 C.芬彻(Cameron Fincher)是乔治亚大学高等教育与心理学教授,《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一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本文是他为该书所写的一篇介绍文章。
其中不仅介绍了他们选注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的目的,还详尽地介绍了这些著作所涉及的主题、领域,以及作者的情况。
这对深入了解这一百本美国高等教育著作会有所帮助。
但正如芬彻所说,最好了解这些经典著作的办法是读原著。
而且,“读书的收获将值得读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但有少数书需要咀嚼消化。
弗朗西斯•培根《论学习》从1946年上大学起,我就多次听到读到培根这句名言。
书,在我生活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我从未怀疑过培根这句名言所包含的智慧。
然而1964年当我应邀加入乔治亚大学而使我的学术事业发生转变时,我所有的高等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只有四本:R.霍夫斯达特和W.梅茨格的《美国学术自由的发展》、N.桑福德的《美国学院》、J.布鲁贝克和W.鲁迪的《美国高等教育史》、以及T.卡普娄和R.麦吉的《学术市场》。
而我的心理学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却有好几百本。
而后的34年里,这4本书就一直放在我办公室椅子背后的书架上,以便随时取用。
我不断地查阅、参考、重读这几本著作,还经常向他人推荐。
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所工作,我后来又得到了许多高等教育方面的好书。
有些书我仅仅是翻一下,但对其中许多,我是仔细咀嚼消化了的。
我们这个经典著作百种书目的优点是,它牢固地建立在我们自己作为高等教育文献热心读者的经验之上,也贯穿在我们不断地筛选、分类、打电话、送传真、审阅、评注的过程之中,而目的是希望为对高等教育感兴趣者推荐一些可读之书。
我相信读者对书目中的每一本书都会感兴趣,读书的收获将值得读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我和其他三位合作者共同从事这项工作,主要是因为我一直致力于把高等教育建设成一个博士教育的专门领域,也由于我越来越担心20世纪最后这些年晦暗不明的学术氛围。
我希望未来高等教育的课程和培养方案别象过去那样,总是临时拼凑出来的。
1968年乔治亚大学高教所需要建立一个高等教育的博士点。
那时我们书单上的绝大部分书都还没有出版,因此很难找到适合的教材。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用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大约每月一本的报告来满足教学需要。
成立于1967年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其高产的五年里发表了大量的技术报告、批判文章、委托研究和委员会报告,还有大量的政策建议。
其他当时可以得到文献还有大学目标与管理评议会、高等教育与劳动研究组、人力资源与高等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发表的报告(例如J.福格、H.阿兰和A.拜尔为该委员会撰写的研究报告就收进了我们的经典著作书目)。
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对1972年教育修正案的影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性成就。
如果那时高等教育课程有时缺少实质内容,人们不应责备这些全国性委员会和专题机构。
20世纪70年代后来被证明是为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储备潜力的十年。
《教育研究与发展》杂志(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73年为高等教育出了一个专刊,称高等教育是应国家改革需要而“诞生”的一个“新学科”。
在其中的一篇主要文章中,伯内特(Collins Burnett)发现,那时高等教育的专业文献相当不错。
因为那些年里,高等教育领域的许多教授都是从其它专业转行过来的,高等教育文献中有相当部分是从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大学和学院的研究。
我是那期刊物的编辑。
我相信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为高等教育研究生课程提供跨学科的角度,因此我在我的文章里强调了这个观点。
确实,行为科学充满希望的未来为当时组建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提供了条件。
伯克利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密西根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都建立了培养研究人员的博士点。
乔治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则把自己的使命确定为在教学、研究与服务之间从事跨学科的工作。
伯内特还指出,那时至少有36种专业杂志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章。
美国教育研究信息中心(ERIC)的文献中至少有1330个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献。
1973年还出版了关于初级社区学院和文理学院学习氛围的两本文献索引。
然而那期杂志撰稿人所引用的文献多是杂志文章、会议文集、基金会报告、以及其他编辑出版的材料,由知名学者撰写并由著名出版社发行的专著很少。
因此到1973年,虽然高等教育的专业文献已经形成,但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学术性学科或者一个专业领域来研究的著作并不多见。
这100本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什么在和凯勒、博格、西林一起选书做注的那几个月里,我一直想怎样才能使这个书目对从事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和指导博士生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当然很多高校董事、校长、副校长、院长、系主任、政府官员、州立法委员等也可以从较好的高等教育知识中获益。
我所关心的是,这100本书的实质内容怎样能较好地反映过去一百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大与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专门领域的发展,以及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本书都是它所属时代和地方的标志,因此我们选注的每本书的视角和观点都是历史的、比较的和发展的。
每本书都包含着作者从过去的历史、运动与变化趋势中选出来的他认为值得记录的能使读者受益的事件、以及值得注意的线索和细节。
选注的书要能反映美国高校、高校的课程与服务、及高校成员变化的历史发展。
因此,所选注的书中,有大约25本著作可以归类为历史,是这类或那类问题的历史;有20余本是关于学术管理、校长领导或政策问题;至少有18本专门讨论大学的使命、目标、目的;有11本讨论课程问题,还有11本讨论教师责任与教学;七本关于学生,入学问题与入学平等问题;还各有两本是关于技术、校园设计、学校生活、学校运动队的;一本关于社区学院。
这些著作所体现的历史的、比较的、发展的角度证明了一个我早在选书以前很多年就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美国高等学校,就要学习它们成长成熟的各个阶段的历史。
哥伦比亚大学的兰德尔(John Herman Randall Jr.)曾经写道:“要理解任何信仰、任何思想、任何习俗、任何制度,我们就必须考察它逐渐从最开始时变成现在这个形态的过程。
…时间和历史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那些想了解美国大学发展的人,应当先读韦斯的《美国大学的出现》,然后是斯罗森的《伟大的美国大学》,再读盖格的《发展知识:美国研究性大学的成长,1900-1940》,然后跟随其线索经过战后时期进入九十年代。
几乎以同样的方式读L•威尔逊关于大学教师的两本书,读者将会大为获益。
一本是威尔逊在1930年代作为一位年轻社会学家所写的书,1942年发表;另一本于1964年发表,那时作者已经是德克萨斯大学的前校长,而后又任美国教育评议会主席。
科森的书也描绘了1960和1975年两个时期学术管理的情况。
米利特的书则分别讨论了1960年代以前的学术共同体,以及1980年代围绕学校社会责任,学校当局和公众要求所发生的冲突。
A.阿斯廷1993年改写了他1977年书,改写后的书对学生在信仰、态度、知识方面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深刻见解。
关于出版时间,有九本著作出版于1932年罗斯福当政以前;七本出版于大萧条和二战期间(1938-1948),有略多于一半的著作(53本)出版于1948年至1980年间。
在这些年,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冷战、高校扩张、学生抗议、经费增加和减少。
有18本1980年代出版和13本1990年代出版的著作被认为是经典而收入书目。
这些都清楚地表明,高等教育是一个成长中的领域。
有兴趣的是,1910年至1997年间出版优秀高等教育著作的出版社多种多样。
商业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大部分著作(65本),然后是大学出版社(28本)。
Jossey-Bass出了18本;然后是Harper & Brothers(后改名为Harper &Row, HarperCollins),出了11本;McGraw-Hill出了八本;牛津大学出版社出了五本;Holt & Macmillan各出了三本。
首版书出得最多的大学出版社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四本);耶鲁大学出版社和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各出了三本。
其他出首版书的机构包括一些基金会、联邦政府机构,以及七家商业出版社。
各种出版社已经重印了这100本书中的21种,Jossey-Bass 重印了四种,Transaction Publishers重印最多,共计六种。
作者与学科谈到作者,我们应当感谢其他相关领域学者与研究者对高等教育领域持续不断的影响,但没有任何一个学科能够宣称其对“形成中的”高等教育学科有绝对的影响。
在这百本经典著作的作者中,有11位历史学家、11位社会学家,还有10位可以算作是教育研究人员。
高等教育显然受惠于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因为作者中有11位社会学家、七位政治学家、五位经济学家、六位心理学家,一共是29位。
还应感谢人文学科所做的贡献,因为有四本书是哲学家写的,三本出自文学家之手。
这七本书的九位作者中,有五位曾经任大学校长。
还应当指出,有七八位作者,他们在自己领域中的学术成就使得他们对高等教育的贡献相形见绌。
高等教育领域中有如此之多其他学科的学者,不仅对形成多学科的高等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补益,也是把高等教育和美国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因素。
百本经典作者群中至少有18位的个人成就无论用何种标准衡量都是辉煌的。
他们对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讨论和对高等教育思想的贡献使得高等教育变成这个国家的宝贵资源。
桑福德1962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美国学院》被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对一个为尚未被开拓的领域的探险”。
所有学习高等教育的学生都会欣赏这本著作至今仍然十分显然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