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选址的理论方法及实际应用

合集下载

城市固废填埋场址的优选方法及其应用

城市固废填埋场址的优选方法及其应用
Wl wl Wl / /w2 W2 wl W2 / /w2 Wl wn / W2 wn /
. ( s =∑ ∑ ) = , n. 1 … ( , 1… ,= , m 6 2 『 2 )
其中 为第一层制约因素相对于 目标层的权重 ; 为第 二层制约 因素相对于第 一层 制约 因素的权重 ; 为第 二层制 G 约因素的实际得分 , 评分规 则应根据 当地的实 际情 况 由专家
1 层 次分析 法 的原理 与方 法
1 1 层 次分 析 法 的基 本 原 理 .
可以接受 , 相对权重计算正确 , 可以利 用以下数学模 型对 填 便
埋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 否则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12 场地 适宜性评价的数 学模型 .
层次分析法是美 国运筹学 家沙坦 ( - St) 2 T L a 于 0世纪 y 7 0年代提 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多 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 它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 , 目标 结构复杂且 又缺少 对 必要数据的情况下尤为实用 。
确定 o
13 适宜性等级标准 .
填埋场级别划 分的依据是 多方面 的, 主要考虑场地 的地 质类型和容纳 的废 物种类 , 次要考虑满 足保护环境 的要求 其 并制定适 当的建筑技术措施 。例如可以根据场地综合技术条
A =
Wn /wl Wn /w2
Wn wn /
其 中 1/ 为制约因素之间两两 比较 的比值 1 ) i 判断矩阵的标度方法很多 , 如比例标度法 、 0—2 标度法等。 笔者认为 1—9标度法操作性强且数据误差小。 计算步骤为: ( )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 1

件取得的分值 , 将场地划分 为优 (, 一 0 ) 良( , 一 o 、 I o 10 、 Ⅱ6 8 ) 8 o 中( 4 6 )差 ( 2 4 ) 劣( < 0) Ⅲ,0— o 、 Ⅳ,0— 0 、 V, 2 5个等级。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对于有效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填埋场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监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选址是填埋场建设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填埋场后期的运营效果。

一般来说,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敏感区域,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场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填埋场设计填埋场设计应充分考虑填埋场的容量、排水系统、防渗措施、垃圾覆盖层、气体处理等方面。

填埋场的容量应根据城市垃圾产生量进行科学估算,确保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避免降雨引起填埋场内部的积水,影响垃圾分解和稳定。

防渗措施是填埋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防渗膜、防渗墙等,其目的是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覆盖层的设计应考虑到填埋场的气味控制和垃圾稳定化,同时要保证覆盖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

气体处理是填埋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气,需要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填埋场建设填埋场建设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填埋场的各项设施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垃圾填埋的速度和层数,避免填埋场内部的变形和沉降。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填埋场运营填埋场运营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投放、覆盖、压实、气体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填埋场的管理,确保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填埋场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填埋场监测填埋场监测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填埋场内部气体监测、渗滤液监测等。

填埋场工程分析方案

填埋场工程分析方案

填埋场工程分析方案一、前言填埋场是指用来收集、处理和处置固体废物的场所。

填埋是一种处理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填埋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填埋场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完善的填埋场工程方案。

二、填埋场工程设计1. 场地选择在填埋场工程设计之初,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

场地应该远离水源、农田和居民区,地形应该平整。

此外,填埋场周边的地质情况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保证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 设施设计填埋场工程需要设计一系列的设施,包括废物收集区、填埋区、排水系统、气体处理系统等。

废物收集区应该能够有效的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和收集,填埋区应该有足够的容量来容纳所有的废物,并且要求填埋区在填埋完成后能够进行覆土,保持填埋场的整洁和美观。

3. 环保设施设计填埋场工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在填埋场建设中,需要设置防渗层、防渗壁和集水系统,以防止废物渗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此外,填埋场还需要设置气体收集系统,收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有害气体,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填埋场工程建设1. 施工管理填埋场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填埋场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设施、管道等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建设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 建设技术填埋场工程建设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建设技术,包括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和机械工程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材料,保证填埋场的建设质量。

此外,还需要对填埋场的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填埋场的建设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四、填埋场工程管理1. 环境监测填埋场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土壤和气体等的监测。

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填埋场的安全和环保。

土方工程的填埋方案

土方工程的填埋方案

土方工程的填埋方案引言土方工程是指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对土壤进行开挖、填方、挖方等工程活动。

在土方工程中,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即将挖掘出来的土壤或者工程废料堆积在特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

填埋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对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方工程的填埋方案,包括填埋选址、填埋方式、填埋材料、填埋工艺等内容,旨在为土方工程的实践操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填埋选址1. 填埋选址的原则填埋选址是指确定填埋场所的地点和范围。

在进行填埋选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距离居民区和水源的要求:填埋场所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以避免对周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

(2)地质地貌条件的要求:填埋场所应选择地质条件稳定、地貌平坦的地方,避免发生地质灾害。

(3)环境保护的要求:填埋场所应选择环境保护区外,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填埋选址的流程填埋选址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调查研究:对填埋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了解地质地貌、土壤特性、周边环境等情况。

(2)评估分析:对填埋场所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风险评估,评估填埋对周边环境和人群可能产生的影响。

(3)选址确定:根据调查研究和评估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佳的填埋选址,并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二、填埋方式1. 填埋方式的选择填埋方式主要包括露天填埋和封闭填埋两种方式。

在选择填埋方式时应根据填埋材料的性质、填埋场所的地理条件、填埋工程的规模等因素进行考虑。

(1)露天填埋:适用于填埋量较小、填埋材料无害的废弃物。

露天填埋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低廉,但也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封闭填埋:适用于填埋量较大、填埋材料有害的废弃物。

封闭填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填埋方式的实施在进行填埋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对填埋场所进行规划、布置和监测,保障填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填埋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填埋场所的准备:对填埋场所进行平整、夯实和围护,确保填埋的安全和稳定。

2填埋场选及库容设计

2填埋场选及库容设计

3.填埋场的选址3.1选址的考虑因素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

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

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的沼泽区之外。

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

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当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1.地质条件:填埋场选址要考虑地下水的位置和流向,以及土壤类型。

填埋场应选址在非圈闭地下水区域,填埋场底部要选择不渗漏的地质条件,以防止垃圾渗漏到地下水中。

同时,填埋场应选址在土壤稳定、坚固的地方,以确保填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土地使用规划: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土地使用规划,避免冲突和争议。

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群造成不利影响。

3.距离交通网络:填埋场选址要考虑到附近的交通网络,以确保垃圾的运输和填埋的效率。

选址应尽量靠近主要道路、铁路或水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

4.距离城市中心:填埋场选址应尽量远离城市中心,以减少填埋场带来的视觉和噪音污染。

填埋场应选址在城市边缘或郊区,尽量减少对城市和人口的影响。

5.社会和环境接受度:填埋场选址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接受度。

选址应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必要时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估,以确保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6.经济可行性:填埋场选址要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包括地价、运输成本、土地购置费用等因素。

选址应尽量选择土地价格低廉、运输成本较低的区域,以降低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7.可持续发展原则: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考虑到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

选址应尽量适用于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考虑到将来可能的改进和更新需求。

总之,垃圾填埋场选址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选址结果应是一个平衡的结果,既要满足填埋场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又要符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同时,选址过程中要进行公众参与,尊重民意,确保填埋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原则在现代社会,随着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成为了处理垃圾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选址则是垃圾填埋场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垃圾处理的效果和成本,还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首先,地质和水文条件是选址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垃圾填埋场应避免建在地质不稳定的地区,如地震多发区、滑坡和泥石流易发区等。

因为这些地区可能会由于地质灾害导致填埋场的结构破坏,从而使垃圾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时,地下水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填埋场的底部应高于地下水位,以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

此外,选址区域的土壤渗透性也不能太强,否则渗滤液容易渗透到地下水中。

其次,距离和交通条件不容忽视。

垃圾填埋场应尽量远离居民区、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与居民区的距离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同时,填埋场还需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和填埋作业的开展。

靠近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

再者,地形和地貌条件也对选址有重要影响。

理想的垃圾填埋场选址应具有相对开阔的地形,以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填埋作业和设施建设。

同时,地形应有利于雨水的自然排放,避免积水问题。

此外,填埋场的选址最好是在山谷、洼地等自然地形中,这样可以减少填埋场的建设成本,并且有利于填埋场的封闭和后续的生态恢复。

气候条件也是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可能会导致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增加,增加处理难度和成本。

同时,风向也很重要,填埋场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少垃圾异味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另外,土地利用规划和未来发展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与未来的城市发展、工业建设和农业生产等发生冲突。

同时,还要考虑到周边土地的潜在价值,尽量选择对土地资源影响较小的区域。

垃圾填埋场如何选择场地

垃圾填埋场如何选择场地

垃圾填埋场如何选择场地垃圾填埋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又广泛被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

从古希腊时代起迄今世界各国仍在用此方法处置垃圾。

垃圾填埋场地的选择是卫生土地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关键,通常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二是经济合理。

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1、垃圾: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2、地形:要便于施工,避开洼地,泄水能力要强,可处置至少二十年填埋的废物量;3、土壤:要容易取得覆盖土壤,土壤容易压实,防渗能力强;4、水文:地下水位应尽量低,距最下层填埋物至少1.5m;5、气候:能蒸发大雨降水,避开高寒区;6、噪音:运输及操作设备噪音不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7、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够在各种气候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8、距离与方位:运输距离适宜,位于城市的下风向;9、土地征用:要容易征得,比较经济;10、开发:便于开发利用。

另外,在垃圾填埋的时候,填埋物也有相关要求:(1) 严禁含有毒有害物。

包括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物、有毒药物;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的物质、有腐蚀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生物危险品和医院垃圾及其它污染物。

(2) 填埋物的含水率小于20%~30%,无机成分大于60%,密度大于0. 5t/m3。

(3) 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填埋物的含水率允许适当增大,但以不妨碍碾压施工为宜。

填埋是一种工程处理工艺,场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并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填埋场应设在交通方便、运距较短、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的地方,并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峡谷、废坑等。

为防止对地下水污染,必须进行人工防渗,即场底及四壁用防渗材料作防渗处理。

垃圾填埋时,采取层层压实的方法,压实后密度大于0. 6t/m,每层垃圾厚度为2.5~3m,一次性填埋处理,垃圾层最大厚度为9m,垃圾压实后必须覆土20~30cm。

填埋处理可分为卫生填埋、压缩垃圾填埋和破碎垃圾填埋3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090 .1 20 -21
作者简介 : 钱光毅 (9 5一) 男 , 16 , 四川 富顺 人 , 博士研究生 , 高级工程 师, 主要从事房地产管理。
综 合 评判 。先 根据 具 体 情 况 和条 件 , 定 各 影 响 因 确
素的重要程度 , 最后确定场地 的适宜性 等级 。具体
世纪7 0年代初 首次提出的 , 该方法 的基本原则 是把所 有影 响卫生垃圾填埋场选址 的因素如 : 城市 规划方 案 、 交通运输 、 环境保 护、 环境地质等全部考虑进去并给 出几种可选方案进行评估 。评估 所选方法 为数学上所 采用 的矩 阵分析 法。同时 , 考虑所有 这些影 响因素并建立数学模 型并 给出 目标 函数 , 所有影 响因素的理论权重分别计 算并综合 得 出最 终的权重值 , 最终权重值 该 与列表值进行 比较进而得 出该垃圾卫生 填埋 场的适宜性 场址 。本 文对某 垃圾卫 生填 埋场进 行 了详 细 的计 算 , 算 中考虑 了 计
若 将其 两两 比较 , 比值 可 构成 /× 其 " t

矩 阵 , 即
W1 /
w2 / A:


W1 /


1 层 次 分 析 法
层 次分 析法是 2 纪 7 代 由美 国运筹 学 家 0世 O年 沙 坦 ( . .A Y) 出 的 , 身 是 一 种 有 效 的定 量 TL S T 提 本 与定 性相 结合 的 多 目标 决 策 方 法 , 是 一 种 优 化 技 也 术, 经过 多年发 展 已成 为一种 较 为成熟 的方 法 , 近年 来在 许多 领域发 展 迅速 。其基 本原 理是 将要 评判 系 统 的有 多替 代 方案 的各种 要 素 , 当地 城市 规划 、 如 交
中 图 分 类 号 :U 8 . 1 T 94 1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13 (0 0 0 —25— 3 10 9 3 2 l ) 1 5 0
0 前

骤: 明确 问题 ; 建立 阶 梯 层 次 结构 ; 造 比较判 断矩 构
阵 ; 次单 排序 ; 次总 排序 ; 层 层 一致 性检 验 。
该卫生填埋场的 以下 因素 : 岩石层结构 、 土壤层厚 度、 土壤边坡 的稳定性 、 对填 埋场地下 水 的影 响、 填埋 场对 附近居 民的影 响 、
填埋场的平整度 、 他配套设 施等。最终计算权重值表明 , 其 该填 埋场只能基本适宜 , 如有其他填埋场可选则需重新评估 。 关键词 : 垃圾填埋场 ; 选择 ; 析方 法 ; 分 判断矩 阵; 度 ; 标 目标 函数 ; 理论权重 ; 适宜性评价
思路 为先 根据 当地 的城 市规 划 、 交通 运输 条件 、 境 环
26 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表 2 适宜性评价等级标 准

w . / w. /v 1 /
..
为 了使 各 因素 之 间 进行 两 两 比较 , 得到 量 化 的 判 断矩 阵 , 需 引 入适 当 的标 度 。根 据 心 理 学 家 的 还 研究 , 们 区分信 息登 记 的极 限 能力 为 7±2 人 。例 如 i 因素 与 因 素 同样 重 要 时 , 度 为 l i 标 ; 因素 比 _因 『 素略微 重 要时 , 度为 3 标 。
式, 即构成 判 断矩 阵 。根 据 两 两 比较 算 出 各 因 素 的
根 据 问题 的具体 情况 , 般 分 为 目标层 , 约 一 制
层 , 约 因子层 C或 层 次更 多 的结 构 。需 要 考 虑 制
的具 体 因素 包括 填 埋 场 与城 市 的距 离 、 通 运 输 条 交 件、 环境 保 护条 件 、 地建 设条 件 以及地 质环 境条 件 场
1 1 层 次 分析 法基 本原 理 .
1 1 1 判 断 矩 阵 的 确 定 . .
用 于 场地 的选择 方法 是 相 当 多 的 , 比如 有 灰 色 系统理论 的灰 色 聚类 法 、 糊 数 学 中 的模糊 综 合 评 模
判法 、 专家系统法 和地 理信息系统 ( I) GS 等。而层
1 1 3 矩 阵的建 立 ..
通运输条件 、 环境保护 、 环境地质等 , 拟定若干可选 场地 , 将这 些 场地 的适 应 性 影 响 因素 与 选 择 原 则 再 结 合起 来 , 成一 个层 次分 析 图 , 照上 一层 次为 准 构 按 则, 对该 层各元 素 进行逐 次 比较 , 出每一 层 各 因素 得 的相 对权 重值 , 照 规定 的标 度 量 化 后 写 成 矩 阵形 依
等。
1 2 场 地评 价模 型 的建立 .
权重 , 算出综合权重 , 按最大权重原则 , 确定其最优 方案 。
运 用层 次 分 析 法 作 系统 规 划 , 致 经过 6个 步 大
在 垃 圾填 埋 场 选址 中 , 了更 加 精 确地 确 定 所 为 选场 地 的适宜 性 , 须 对 选 址过 程 的影 响 因素 进行 必
次分 析法 既能 综合 处理具 有 递 阶层 次 结构 的场 地适 宜性 影 响因素 之 间的复 杂关 系 , 又易 于操作 , 到 比 得 较量化 的结果 , 方法 比较科 学 而准 确 。

设 有 /个 物件 , , , , 7 , … 它们 的质量 分别 为
, … , ,
第3 6卷
第 1 期
四川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Sc u n B i igS in e ih a ul n ce c d 25 5
21 0 0年 2月
填埋场选址 的理论方法及实 际应用
钱 光 毅
(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 院, 四川 成都 603 ) 10 1

要: 简要介绍 了选择垃圾填埋场 的几种理论分析 方法 。重 点介绍的方法为层次分析 法 , 该分析方 法为美 国运筹学 家于 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