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从《乔家大院》看企业管理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二)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二)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品牌观念,必须要对消费者负责应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使品牌获益。
产品质量是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品质量有问题是根本没有资格去做品牌的,也是不可能做大的。
乔致庸明白这个道理也做到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小片段。
孙茂才笑笑,把目光投向路边晒太阳的几位老人。
乔致庸心中一动,径直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与他们攀谈起来。
乔致庸只说自己是山西来的客商,想跟复字号做些生意,出来打听一下复字号的口碑如何。
这些老人闲来无事,七嘴八舌地讲起来:“这复字号可不比从前啦,这些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像当年复字号老掌柜乔贵发那样,你买一斤胡麻油他给你一两一的事,再也不会有了……”一个老人说的起劲,竟手中拐杖敲得咚咚响:“告诉你,就这一阵子,复字号卖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搀了假!”旁边一老人附和道:“是这样!昨晚上我媳妇儿还说呢,怎么这复字号通顺店的胡麻油一股陈年棉籽油的味儿!”乔致庸听的又惊又怒,向几位老人一躬到地。
刚要走,唯见一老人赶上几步拉住他又叮嘱道:“年轻人,我多说一句啊,你现在跟复字号做生意可要小心点了……”乔致庸连连称谢。
乔致庸怒冲冲的和孙茂才干到复字号通顺店时,偌大的店堂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唯见一个无赖兮兮的伙计正和以为老人拉扯争执。
老人一见乔致庸他们进来,赶进道:“官爷瞧瞧,这里的胡麻油不香,我不愿意买,这伙计就这样扯着我。
”那伙计一点不怕,继续扯着老人蛮横道:“老东西,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说我麻油掺假不香,就是败坏本店的名誉,我要揪着你理论!”乔致庸气极了:“还不放手,一点规矩都不懂吗?”那伙计脸一横:“关你何事?你是哪里来的葱啊?”孙茂才喝道:“放肆,这是乔东家,叫你们掌柜出来!”乔致庸满脸通红,回身对老人拱手道:“老人家,让您受委屈了,在下是山西祁县乔家堡的乔致庸,本店的东家。
这个伙计刚才对您无礼,是乔致庸用人无方,我这里给您赔罪了。
”老人心颇善,赶紧道:“哎呦,这可当不起。
乔家大院影视剧中的管理思想

中外管理思想史论文题目: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管理思想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管理思想内容摘要很多人都很喜欢《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主人公乔致庸的一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一个晋商传奇。
电视剧的演员几近完美的演绎了各自的角色,同时影片中体现了很多管理学思想,这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影片。
他的成功取决于宽广的心胸和远大的志向,还有制度管理,这些缺一不可。
关键字:管理制度价值观激励正文随着2005年《乔家大院》的热播,很多人都很喜欢《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
这是一部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带来的精彩的故事,还有陈建斌、蒋勤勤、马伊利、雷恪生倪大宏等优秀演员带来的精彩表演,这些优秀的元素结合起来,产生了这部优秀的影视剧。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主人公乔致庸的致富传奇,影片中体现了很多管理学思想,这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影片。
乔致庸,一个没有经验、不愿做买卖、一心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在经商之后却实现了自己“汇通天下”的理想,成为富可敌国的晋商,成为了传奇。
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了。
乔致庸读的书多,可对商业一窍不通,深层次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他的成功取决于宽广的心胸和远大的志向,这种品质使其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没有这两点,就是读再多的书,经济实力再强,也想不出高妙的招数和谋略,即使想出来,也用不出来;有了这两点,不懂专业知识可以聘请行业高手,没有经济实力可以借助别人的实力。
主人公山西祁县乔家堡第三代东家乔致庸,他的一生穿越了大清王朝的晚期,他以乔家这一晋商中的大商家的事业为舞台,怀抱以商数民、以商富国的梦想,为实现自己青年时代汇通天下的宏愿,在商家与商家、商家与朝廷,乃至于商家与土匪、商家与起义的太平军、捻军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一生、无所畏惧、错综复杂的战争。
乔致庸与商场中那些司空见惯的恶习譬如欺诈、蒙骗、互设陷阱、大鱼吃小钱等等展开既聪明机智和勇无比的战争,并且一次次赢得了胜利。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管理之道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管理之道(总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所展示的商业才华与经营技巧值得每一个想在商界获得成绩的商人学习。
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结果。
乔致庸也正是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才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伙计没有身股的规则,从而留住了人才、吸引了人才,使得竞争对手非常被动迫使其也改变了规则。
马荀(乔致庸包头买卖里一个最能干的伙计)点头笑笑,磨蹭着一时没走,欲言又止。
孙茂才(乔致庸重要的助手)笑道:“马荀,想说什么就说。
”马荀犹豫了半天,鼓足勇气拿出一封辞呈:“东家,我也要辞号!”乔致庸大惊。
马荀道:“对不起了,东家。
”乔致庸忍不住问:“谁委屈你了”马荀支吾起来。
乔致庸急道:“到底为什么,竹筒里倒豆子,稀里哗啦!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痛快地说!”马荀一不做二不休道:“东家,什么也不为,就是想走!”乔致庸大为生气:“你——”见马荀仍不说话,忍不住怒道:“好,我准了,找柜上清帐,走吧!”马荀一喜:“谢东家!”他一躬到地,转身就走。
孙茂才赶忙道:“且慢!东家,马荀要辞号,你也准了。
要说我不该插言,可碰巧昨天我刚刚看了店规,上面可有一条,伙计要辞号,东家说了不算,得众掌柜一起同意!”马荀有点急:“孙先生,东家这会儿就是大掌柜,他都准了我……你这不是害我吗”乔致庸看了孙茂才一眼,猛醒:“啊,孙先生说得对,我眼下正要在复字号重立商规,怎么自己先就有章不循。
马荀,你的事我一人说了不算。
你先回去,回头再说!”马荀泄气道:“东家……”乔致庸转过身去不理他。
马荀悻悻一边往外走,一遍忍不住低声对孙茂才道:“孙先生,都是你多嘴!”孙茂才大笑起来。
见马荀走远,乔致庸回头一揖:“谢茂才兄,不是你,我差点做了件错事!”孙茂才道:“知错能改。
亦是圣贤。
这些天我可打听了,眼下复盛公钱庄,谁都可以走,就是马荀不能走。
别看他只是个跑街的,钱庄七八成的买卖,都出自他手。
企业常道从乔家大院看企业生存竞争经营与管理之道

企业常道——从乔家大院看企业生存竞争经营与管理之道郭梓林《企业常道——从乔家大院看企业生存竞争经营与管理之道》10DVD+1书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定价:890元 534元 6折原装正版,免费快递,货到付款,诚信服务内容简介:企业领袖商道大讲堂MBA经典教程一套老板讲给老板的专用课程“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而企业的常道,往往就在于“道可”与“道非”之间:从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终于明白自己不可以做什么,这是企业家悟道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道可”与“道非”之间,努力去领悟和把握“企业常道”,并运用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这是企业家的神圣使命,也是保持成功的必由之路。
本《企业常道》课程依托对《乔家大院》的评点,融入了影片、照片、漫画、对话等形式,深刻剖析了企业家的“寻道”过程,开创性的提出了企业家的生存之道、竞争之道、经营之道和管理之道,既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企业家从经验到“悟道”提供了一条捷径,不失为一道专为企业家定制的精神大餐。
讲师简介:郭梓林:科瑞集团副董事长,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他是一位行走于企业家与学者之间的另类人物,1957年生于福建,1962年迁居江西,1974年上山下乡,1976年入伍,1979年退伍,1980年当建筑工人,1982年大学读书,1985年担任国有企业团委书记,1989年担任国有企业总经理,1992年辞职“下海”,合伙创办科瑞集团,现任科瑞集团副董事长,2005年受聘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首席终审专家,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上地人民法庭商事特邀调解员。
郭梓林他笔耕不辍,出版了《企业游戏》、《思想统治企业》、《王朝投影》、《乔致庸的经济学》、《一位民企经理人的思与说》、《潜海·观潮》、《隐规则:企业中的真实对局》、《经济学:掀开生活的红盖头》、《真实世界:打开天窗说亮话》《企业游戏隐规则》、《企业家话中有画》、《解读合作》、《图解合作》、《解读麻烦》、《图解麻烦》、《歪着脖子说事儿》等二十多本专着。
从电视剧《乔家大院》谈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

从电视剧《乔家大院》谈企业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导读电视剧《乔家大院》已经播放很长时间,但是反思一下晋商在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方面有值得弘扬的和反思的地方。
晋商因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叱咤风云、富甲国内,名扬海外而得名。
以创办商号(含总商号、分上商号。
相当于现在的总公司和分公司)。
晋商在数百年的创业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重诚信、尚勤俭、求开拓、严管理”为主旋律的晋商文化,对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晋商内控中可取之处一、在晋商财东和掌贵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想,明确了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对今天加强企业管理仍具有借鉴意义。
当时的财东把物色德才兼备、有谋有为的掌柜作为开办企业的第一要务,为此费尽周折、反复考察、进行比较、筛选。
对于选中的重操守、业务强的掌柜,财东把企业的资金运用权、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权、业务经营等权就全权委托掌柜负责,让掌柜放手经营。
符合现在的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实际情况。
企业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符合本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
二、晋商在选聘和培训员工方面体现的用人哲学和价值取向值得学习。
注重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
晋商为便于调查了解员工品行,一般在总号所在地和邻近地区选择招聘员工,选定后,先分到各分号当学徒,一边进行业务训练,一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廉政准则》教育。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以“重信义、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喜辛苦、戒奢华”为核心的道德准则的教育。
若有违背轻者教育批评,重者开除出号。
三、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约束,实施以业务能力、经营业绩、贡献大小评价员工功过并实施奖惩的人力资源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对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考核机制。
晋商创造性地发明了顶身股制度(即财东根据员工任职时间长短、业务能力和贡献大小,赋予员工一定数额的股份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红)大大的激发了员工工作即积极性。
每当账期决算时,财东就组织表彰分红,这种理念和做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从《乔家大院》看企业成长

200907501125 经091-1马文会社会实践大作业从《乔家大院》看企业成长——观《乔家大院》有感《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个山西晋商乔家如何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整个大清国的首富,并奠定了山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故事,故事中不乏一些夸张虚幻之事,但是这可能也是影视行业为增加可读性收视率等所必需的,这些我们姑且不谈,我们主要从现代企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方面来看看乔家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
首先,我感觉到一个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会遇到许多的许多的宏观的和微观的因素。
然而,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也是既有利也有弊。
在乔氏企业(也就是乔致庸刚开始接管家业时算)刚刚开始时,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些是由于乔志广争做包头的高粱霸盘而陷入达盛昌的陷阱导致,这可以说是内部因素所致,一个企业想要在一个行业做到垄断,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必将陷入困境,所以说,货币资金的流通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在此处,我们也可以看到宏观环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限制,当时的大清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没有我们现在的银行或者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致使商业不能很好地发展,也使得乔家在陷入困境中很难获得帮助,这样的宏观环境,大大增加了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也使得商业发展异常缓慢,因为一个企业在没有资金支持或政策扶持时,即使这个行业利国利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也无法成长起来,或者说成长的很慢。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宏观环境的限制,也会促使一个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当时南方太平天国战乱,致使茶路不通,大多数的人们只是迫于现状放弃茶路,然而,乔家却从中看到商机,在资金不足时,他融资,借助元家和水家的财力,更重要的是这两家的贩茶通行证,来进行茶路的开通。
能够大胆的进行商业活动,是一个企业保持不断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一个就是,不一定富饶的地方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经商最重要的是解决一个供需的问题,把这个地方人们生产的东西运送到另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去,这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乔家大院》中看管理学基本原理 沧海小白龙

《乔家大院》中看管理学基本原理沧海小白龙假期看了《乔家大院》,这是一部关于晋商的电视剧,其中尽显经商和管理的智慧。
此处仅借此部电视剧中晋商和乔家的经营说说我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
1.系统原理乔家的各个商号,丝茶票马各门生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就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每个商号又是一个子系统。
系统是有层次的,结构上从总号到各地分号,管理和运行中,从东家到大掌柜再到伙计。
管理的各项活动又是按照一定顺序层次来进行的,每层人员协调而积极的着发挥作用。
它的运行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
2.整分合原理整:贩茶,贩丝,开票号,都是为了乔家的生意,为了汇通天下。
所有生意是一个整体,它们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分:乔致庸在接管乔家生意后,立了新店规。
即各个分号各自经营,每年向总号上交银两,四年汇总帐,赏罚分明。
合:乔致庸统帅全局,票号收入的银两可以拿去买丝,而当开票号需要钱时,草原上的买卖和卖丝绸的钱又都可以拿来应急。
各门生意各个商号协调合作。
3.反馈原理管理信息输出后,系统性能必然受到影响,发生相应变化。
反馈,就是把这些变化和影响收集起来。
指导新的决策,及时纠正偏差,改进措施。
乔致庸的哥哥乔致广与达盛昌争做高粱霸盘,但因为当时乔致广得了重病,也有那么多精力关注市场的动态,他与达盛昌争着高价买入高粱时,竟然没发现买入的高粱都从达盛昌那里来的。
以至于所有的银子都变成的堆积的高粱,滞留货仓,资金运转不开,差点就此败了乔家。
这就是信息反馈不良所造成的后果。
4.封闭原理系统内的管理需要形成一个联系封闭的回路,除了执行和反馈机制外还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乔致广做东家管理乔家事物时,因为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店规形同虚设,有当没有。
大掌柜有的捧戏子,有的任用私人,有点私贪柜上的钱,有的私自拿柜上的钱借给信用很差的人。
店里信用缺失,胡麻油里掺入卖不掉的菜籽油。
等等。
导致管理一片混乱。
5.弹性原理乔致庸要入足票号业,却面临老票号广盛源的重重阻挠,前后送来20支大金元宝让他兑换现银。
从《乔家大院》中学经营管理

从《乔家大院》中学经营管理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品牌观念,必须要对消费者负责应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使品牌获益。
产品质量是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品质量有问题是根本没有资格去做品牌的,也是不可能做大的。
乔致庸明白这个道理也做到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小片段。
孙茂才笑笑,把目光投向路边晒太阳的几位老人。
乔致庸心中一动,径直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与他们攀谈起来。
乔致庸只说自己是山西来的客商,想跟复字号做些生意,出来打听一下复字号的口碑如何。
这些老人闲来无事,七嘴八舌地讲起来:“这复字号可不比从前啦,这些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像当年复字号老掌柜乔贵发那样,你买一斤胡麻油他给你一两一的事,再也不会有了……”一个老人说的起劲,竟手中拐杖敲得咚咚响:“告诉你,就这一阵子,复字号卖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搀了假!”旁边一老人附和道:“是这样!昨晚上我媳妇儿还说呢,怎么这复字号通顺店的胡麻油一股陈年棉籽油的味儿!”乔致庸听的又惊又怒,向几位老人一躬到地。
刚要走,唯见一老人赶上几步拉住他又叮嘱道:“年轻人,我多说一句啊,你现在跟复字号做生意可要小心点了……”乔致庸连连称谢。
乔致庸怒冲冲的和孙茂才干到复字号通顺店时,偌大的店堂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唯见一个无赖兮兮的伙计正和以为老人拉扯争执。
老人一见乔致庸他们进来,赶进道:“官爷瞧瞧,这里的胡麻油不香,我不愿意买,这伙计就这样扯着我。
”那伙计一点不怕,继续扯着老人蛮横道:“老东西,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说我麻油掺假不香,就是败坏本店的名誉,我要揪着你理论!”乔致庸气极了:“还不放手,一点规矩都不懂吗?”那伙计脸一横:“关你何事?你是哪里来的葱啊?”孙茂才喝道:“放肆,这是乔东家,叫你们掌柜出来!”乔致庸满脸通红,回身对老人拱手道:“老人家,让您受委屈了,在下是山西祁县乔家堡的乔致庸,本店的东家。
这个伙计刚才对您无礼,是乔致庸用人无方,我这里给您赔罪了。
”老人心颇善,赶紧道:“哎呦,这可当不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乔家大院》看企业管理
曾经的热播剧《乔家大院》演义的一代晋商乔致庸的创富传奇让人荡气回肠。
乔致庸素以知人善任而闻名,最经典的,当数他能够大胆启用一个“臭跑街的”(相当于基层业务代表)马荀,将其破格提拔为“大掌柜”(相当于董事总经理)。
“逼宫”引发人事震荡
故事发生在第16集。
且说包头复盛公在乔致庸董事长的精心运营下日渐红火,但联手创业的董事总经理顾天顺大掌柜却开始担心“鸟尽弓藏”,于是他联合二掌柜和三掌柜一起向老板请辞。
此时,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了乔致庸面前:如果为挽留大家而答应所有“要挟”,会被视为“软蛋”;如果“硬碰硬”,那么大伙肯定就投入对手的怀抱了,后患无穷。
稳住大局、物色新人
乔致庸思来想去,决定先稳住大局。
他先让顾大掌柜暂时休养,由自己代理大掌柜,亲自处理大批伙计辞号一事,于是有很多跟风要挟的员工便不再闹了。
局势暂时稳定。
但乔致庸此时突然又遇到一个前来辞职的伙计。
这名伙计向其直言揭示了员工集体辞职的真相。
剧本简单说是这样的:
复字号最能干的伙计马荀也来向致庸要求辞号。
致庸十分欣赏马荀,便仔细作了询问。
得到的解释是别处给的薪金更高。
致庸又纳闷掌柜的为什么没人辞号。
回答是掌柜手握股份,有红利。
致庸问马荀,若他是复字号的大掌柜,这生意该怎么做?马荀直言,要把生意做出包头,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
从上面的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导出两点结论:
第一,乔致庸平时对员工颇为关注,尤其是优秀员工。
如若不然,马荀异想天开地描绘战略构想的情节便会显得非常滑稽。
而且,如果乔致庸单听一个业务员随便“胡吹”几句便将其破格提拔为总经理,便会显得他用人太过随意。
第二,乔致庸必定平易近人。
他和马荀的对话显得很有耐心,试想如果他问完辞职原因之后很“官腔”地说一句“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罢”,戏就唱不下去了。
一番考量之后,乔致庸感觉马荀这小伙子果然是个可塑之材,于是一个总经理替补人选浮出水面。
扶植新人、换掉旧核
乔致庸接着找了一个恰当时机非常隆重地宣读了对马荀的任命。
俗话说:“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乔老板既敢大胆启用一个基层业务员来担任公司总经理,理所当然要当他“后台”。
于是才有了乔致庸非常正式的宣读任命书,也有了对马荀非常真诚的一次跪拜。
后来,乔老板还大刀阔斧地重修店规,开创性地给所有伙计都派发一定股份,同时鼓励马荀将复字号的生意做到蒙古大草原上去。
这两件事震动了复字号内外,也震动了整个包头商界。
复字号“义信利”的正面形象和行业标准制定者的领头羊地位由此奠定。
马荀深为知遇之恩所感动,上任之始就着手整顿,清除害群之马,准备带领乔家复字号进军蒙古大草原。
复字号的气象为之大变……
这时候,作为“逼宫”事件核心当事人的顾大掌柜进退两难。
正在他痛苦犹豫的时候,乔致庸突然拿出了顾大掌柜的辞职申请书,果断而又颇有不舍地说:“这是你的辞号申请,准了。
”顾总经理悲愤交加,“乔东家,我实在没料到你会有这一手!”然后恼羞而去……
至此,乔致庸顺利地平息了一场集体“逼宫”的人事震荡。
非但如此,还顺势扶正了新上任的老总。
正是:谈笑间,四两早已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