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之语言鉴赏17页

合集下载

林黛玉进贾府优美句子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优美句子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优美句子赏析1. 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精彩片段、精彩句子摘抄《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

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与服饰仪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王尊王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一个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

对黛玉的描写,处处表现她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

凤姐一出场,满屋子全是她一个人在说话,别人都成了陪衬,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依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

她善解人意,巧手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

贾宝玉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处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个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对贾宝玉是沉重的压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摆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

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状态。

最后,我们要感谢作者曹雪芹,是他一手策划了我们这次穿越时间隧道的“故园神游”。

妙语佳句:1.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2.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3.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6.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7.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8.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9.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荆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品味《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语言

品味《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语言

品味《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语言作者:许世雯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林黛玉进贾府》虽然是《红楼梦》中节选的片段,甚至不是完整的章节,但各个出场的重要人物已经凸显了各自的性格特征。

这主要归功于人物语言的描写,作者曹雪芹以其深厚的语言运用功底呈现了多元的人物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从人物语言入手对课文进行鉴赏、品味,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建构和运用自己的言语表达。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人物语言《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末期社会的百科全书”,作者不仅为读者展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风貌,还塑造了几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的标志性形象。

在曹雪芹别具匠心地描写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占据一席独特的位置,它不仅是人物表达自己窗口,还是读者窥探人物内心的“捷径”。

王熙凤的张扬泼辣、林黛玉的小心谨慎等,通过几句语言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在节选中也具有了他们的独立性。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人物语言着手品鉴,将名著中的人物生活化,不但弱化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提高自身口语交际的技巧。

下面将选取几个代表“案例”,试品味《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语言。

一.多留心一问两答《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两处关于黛玉读书问题的描写: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在第一次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黛玉对自己的外祖母是实话实说的,同时“只”和“刚”两个字也表达了自己向长辈回话时的谦逊有礼、在陌生环境中的不便夸耀。

贾母的回答虽然可能是在黛玉这位“远客”面前的谦辞,但更多地透露了她对女子上学读书的态度,即“女子无才便是德”,学习“四书”“五经”是男子光宗耀祖的途径,女子读书是不要紧的事情,若“移了性情”更是失德的表现。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像描写是文学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小说最困难的一部分。

”(马卡连柯语)《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绘形传神、颇具创意。

中学课本所选《林黛玉进贾府》一回,是众多人物亮相登场的重头戏。

作者调动多种手段,进行了大量精彩纷呈的肖像描写,或工笔雕琢,或虚笔写意,浓妆淡抹,各具佳妙,使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下面,就从外貌描写入手加以赏析:一、迎春、探春、惜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沉默温柔,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

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这三姊妹,穿戴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样妆束”。

不一样的是长相神韵。

由于惜春此时年龄尚小,“身未长足”所以一笔带过,重点描写了迎春和探春。

二人都貌美,都“养在深闺”,都“一样妆束”,但作者却写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就身材来说,一个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一个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

一个丰满一些,一个苗条一些。

从中可以看出,迎春更多的是敦厚可人而又平庸无奇,而探春则苗条可爱而又带着惊人的爽利。

再看长相与神态。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主要是写迎春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

而写探春则用“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一外貌是常人所无的。

中国文学中写美人的目光往往是“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探春的“顾盼神飞”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英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

一个“飞”字,写出了他目光的敏锐、灵动,真是夺人魂魄。

“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和“文采精华,观之忘俗”分别写迎春和探春的神态。

结合小说来看,迎春在众姐妹中是最平庸的人,她稳重善良,但才华平常,温柔敦厚,但流于软弱。

而探春则有着非凡的才能与个性,其理家治众之才不在凤姐之下。

她建海棠诗社,在给宝玉的信中说:“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最后,用一个“可亲”、一个“忘俗”加以概括,生动地写出了二人的不同个性特征。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实则精妙——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林黛玉进贾府》之语言鉴赏共17页

《林黛玉进贾府》之语言鉴赏共17页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
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
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
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
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
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注:劳什子:北方方言,
进贾府》:其恭维语切合情境 ,推辞语滴
水不漏,纠错语精明机变,劝说语有理有
据,妙哉妙哉!
小组分工
• 第一组同学从文中找“恭维语” • 第二组同学从文中找“推辞语” • 第三组同学从文中找“纠错语” • 第四组同学从文中找“劝说语”
恭维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 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天 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 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 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 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 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 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 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牛刀小试
结合课文学习,以“我眼中的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为题写一段赏析的评语。(不少于 50字)
角色:贾母、黛玉、宝玉
贾 宝 玉
劝说语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林黛玉进贾府》之语言鉴赏

《林黛玉进贾府》之语言鉴赏

鉴 赏

周汝昌先生在《石头记会真》中评《林黛玉
进贾府》:其恭维语切合情境 ,推辞语滴
水不漏,纠错语精明机变,劝说语有理有
据,妙哉妙哉!
小组分工
• 第一组同学从文中找“恭维语” • 第二组同学从文中找“推辞语” • 第三组同学从文中找“纠错语” • 第四组同学从文中找“劝说语”
恭维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 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天 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 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 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 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 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 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 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
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
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
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
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
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注:劳什子:北方方言,
角色:黛玉、贾母、王熙凤
林黛玉
推辞语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 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 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 笑道:“这倒是了。” 于是黛玉告 辞。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说起中国四大名著,我想每个人都不陌生,你最喜欢哪一部呢?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学前导引】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成就最高,那么这部小说的过人之处究竟在哪里?我们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来以一斑而窥全豹,看作者通过《林黛玉进贾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展示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学习目标】1.熟悉写作背景,了解前五回主要内容,扫清阅读障碍,提高学生预习、自学能力。

2.体会文言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能从欣赏人物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3.从分析环境描写、欣赏人物形象等入手,提高鉴赏古典小说的能力。

4.学习作者运用外貌、语言、行动描写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基础知识精讲】一、背景材料(一)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官职。

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

曹寅还奉命经常以密折向康熙报告当地政治情况和大官僚的动态。

因此,在康熙王朝,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又能写诗、填词、谱曲。

曹雪芹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这种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父亲曹颙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赏析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

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

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

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

从艺术结构来看,此回情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此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

这也就是上引脂批所云“画家三染法”中的第二次皱染,经过这次皱染,几个主要人物便耀然于读者心中眼中了。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

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这可谓是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之处。

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向为人所称道的文字。

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的重点突出。

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它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贾母、黛玉、宝玉
贾 宝 玉
劝说语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
‘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贾母急得搂了宝
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
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
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
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
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
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
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
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注:劳什子:北方方言,
意为讨厌的东西)
角色:贾母、宝玉
《林黛玉进贾府》让我们看到了曹雪芹 语言描写的无穷魅力和高度艺术性,凭借 “四种语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三 位主人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令人叹为 观止,拍案叫绝。
语言是体现人物品质、塑造人物形象 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能鲜明地 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 感情,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令读者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曹 雪
鉴 赏

(贾宝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林黛玉):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贾宝玉): 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扶柳
(林黛玉): 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贾宝玉): 眼前分明外来客 心里却似旧时友









语言曹 雪Fra bibliotek角色:黛玉、贾母、王熙凤
林黛玉
推辞语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 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 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 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 笑道:“这倒是了。” 于是黛玉告 辞。
黛玉回答可否改为“不吃了,我走了。”?
角色:黛玉、邢夫人
纠错语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 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 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 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 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 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 得几个字。”
鉴 赏

周汝昌先生在《石头记会真》中评《林黛玉
进贾府》:其恭维语切合情境 ,推辞语滴
水不漏,纠错语精明机变,劝说语有理有
据,妙哉妙哉!
小组分工
• 第一组同学从文中找“恭维语” • 第二组同学从文中找“推辞语” • 第三组同学从文中找“纠错语” • 第四组同学从文中找“劝说语”
恭维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 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因笑道:“天 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 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 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 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 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 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 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 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牛刀小试
结合课文学习,以“我眼中的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为题写一段赏析的评语。(不少于 50字)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