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11ds w ss w s V m ρρρ==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 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 =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试验一天然含水量试验 (2)试验二密度试验 (4)试验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筛分法) (6)试验四液塑限试验 (9)试验五击实试验 (12)试验六渗透试验 (16)试验一 天然含水量试验一、试验要求与说明土的含水量是在温度100~105C 0下烘干到恒重时所损失的水分总量与达到恒重后干土重的比值,并以百分数来表示。

在实验室内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量,烘干法为标准方法。

在野外简易快速测定含水量,控制施工质量时,还可采用酒精烧灼法,炒干法。

此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不超过干土重量的5%的土。

若有机物含量在5%~10%之间,仍允许采用本法进行,但在记录中需注明有机物含量。

土样烘干到恒重的时间因土的性质和多少不同而异。

一般土重30克左右时砂土约需1~2小时,壤土及砂壤土约需6~8小时,粘土约需10小时。

二、试验设备1.烘箱:温度保持100~105C 0。

2.天平:感量0.01克。

3.干燥器、称量盒、削土刀等。

三、试验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样15克以上(砂土应多取),放入重量为0g 的称量盒内,注意盒盖与盒底的号码是否一致,称量准确至0.01克,立即盖好盒盖,称出湿土加盒重1g 。

2.打开盒盖,并将盖套在盒底下,放入烘箱,在温度100~105C 0下烘干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试样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4.从干燥器内取出土样盒,立即盖好盒盖,称出干土加盒重2g ,准确到0.01克。

5.计算出土的含水量ω,计算准确到0.1%。

%1000221⨯--=g g g g ω6.本试验需进行两次测定,去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以含水量不同,不得大于下列规定值。

上述试验方法为标准法,除此之外,还有微波炉干燥法,红外线烘干法等,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烘干设备的不同。

学生在教学试验时可选用微波炉干燥法,烘干土样的时间只有15分钟。

四、试验记录含水量试验试验组别:试验人员:试验日期:指导教师:五、思考题1.为什么以100~105C0作为烘干土样的恒温标准?烘干称重前必须先令其冷却,为什么?2.在含水量测定时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试验二 密度试验一、试验要求与说明土样密度是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本试验时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3二、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率)是土在105~110℃下烘到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量的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取样、风干、碾散、过筛、制备等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土样的制备都融合在今后的每个试验项目中。

2.仪器设备孔径0.5mm、2mm和5mm的筛;天平;击样器;切土刀;橡皮板;木锤;烘箱;喷水设备等。

3.扰动土样制备步骤(1)将扰动土样进行土样描述,如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等,如有需要,将扰动土样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量。

(2)将土样风干或烘干,然后将风干或烘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但应注意不得将土颗粒破碎。

(3)将分散后的土样根据各试验项目的要求过筛。

对于物理性试验如液限、塑限等试验,过0.5mm筛;对于力学性试验土样,过2mm筛;对于击实试验、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过5mm筛。

(4)为配制一定含水量的试样,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取足够过筛的风干土样,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加水量,把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盘内,用喷水壶喷洒预计的加水量,并充分拌和均匀,然后装入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备用。

(5)测定润湿后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量(至少二个以上),要求差值不大于±1%。

(6)按下式计算干土质量:m s=m/(1+0.01w h)式中:m s ——干土质量(g);m ——风干土质量(g);w h ——风干含水量(%)。

(7)根据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按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m w= 0.01(w-w h).m s式中:m w ——土样所需加水质量(g);m s ——干土质量(g);w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w h ——风干含水量(%)。

(8)根据试验所要求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率时的总土质量:m=(1+0.01w h) .ρd.V式中:m——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量时的总土质量;ρd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干密度(g/cm3);V ——试样体积(cm3);w h ——风干含水量(%)。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限及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试验使学生掌握液、塑限的测定方法,对土的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用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给粘性土定名、判断土的状态。

二、实验类型该实验属于验证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同一种粘性土随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其界限含水量分别为缩限、塑限和液限。

根据土的液限、塑限和天然含水率可求出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它对粘性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液限试验1.取风干土样300g左右,研碎并过0.5mm筛,将土样放进皿中加水,调成糊状。

用湿布盖好湿润约一昼夜。

2.视土样干湿程度将湿润约一昼夜土样加少量的水(在未加水前须留出50g的土样作塑限),充分搅拌均匀,取少量调好的土放在调土刀上,把圆锥擦净,在锥尖涂薄凡士林一层,把圆锥放在土上,当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使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图1锥式液限仪如锥的沉入深度不及或超过10mm刻度,说明皿中的土稍干或稍湿,相应地决定是否要加水或不加水或继续搅拌(注意每次用锥试验土的液限时,需去掉粘有凡士林的土),反复试验,当锥尖沉入深度接近刻度时,再将土装入杯中进行正式试验。

3.将试好的土样,分层装入杯中,边装边压,勿使土样内存有孔与气泡,用调土刀将杯中土沿杯口刮平。

4.取圆锥放在土上使锥尖位于试杯土样表面中心,把锥徐徐放下,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让锥自由沉入土中,经过10秒后,观察锥体沉入深度。

5.在10秒后沉入深度小于刻度或大于刻度时,均需把土样从杯中取出(注意应把凡士林油的部分除去)放回皿中,加水继续调拌或不加水调拌,按步骤3、4重新试验,当锥的入土深度恰好为10mm 时,取出锥体并把有凡士林油的土样部分去掉,从锥孔周围取约10g 土样,测定它的含水量。

6.重复5的步骤,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不得超过2%。

(二)塑限试验1.将土样用手掌搓成椭圆球状,放在毛玻璃板上滚搓,滚搓时用手掌施以微弱而均匀的压力,土条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掌宽度,不允许土条产生中空现象。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2018年目录实验一土的含水量实验实验二土的容重和干密度实验<环刀法)实验三 A、液限、塑限实验<用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法)B、塑限实验<搓条法)实验四土的抗剪强度实验实验五土的固结实验实验六土的渗透实验实验一土的含水量实验一、目的本实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借与其它实验配合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并查表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b5E2RGbCAP二、解释含水量为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重时所失去水分的质量和到达恒值后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本实验方法适用于有机物的含量不超过干土质量的5%的土,如有机物含量在5~10%之间的土,仍采用本方法时,应在记录中注明)。

p1EanqFDPw三、仪器设备<1)有盖的称量盒数只;<2)天平、感量0.01克;<3)烘箱<温度105℃~110℃);<4)有干燥剂<)干燥器。

四、操作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15~20克<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0克),放入称量盒内,盖好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

DXDiTa9E3d <2)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值,烘的时间一般为: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RTCrpUDGiT<3)将烘好的试样同称量盒一并放入干燥器内,让其冷却至室温。

<4)从干燥器内取出试样,称盒加干土质量。

<5)本实验称量应准确至0.01克以上,同一实验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6)按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100 %式中:——为含水量,用%;W1——称量盒加湿土质量,克;W2——称量盒加干土质量,克;W——称量盒质量,克。

本实验须进行2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误差规定为:<1)当含水量小于40%时,允许平行误差1%;<2)当含水量等于或大于40%,允许平行误差2%。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解析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解析

《土力学》实验指导及报告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 年月实验一 含水率实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烘干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三、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热烘箱、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干燥器、铝盒等。

四、试验操作步骤:⒈取代表性试样15~30g,放入铝盒0m ,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1m ,精确至0.01g 。

⒉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恒温下烘干至恒量。

粘土、粉土烘干时间不得少于8h ,砂土烘干时间不得少于6h 。

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烘箱温度控制在65~70℃。

⒊将烘干后的试样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2m 。

五、计算含水率:六、要求:⒈计算准确至0.1%;⒉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七、实验报告:土样编号 班 组 试验日期 姓 名w%1000221⨯--=m m m m w实验二 密度实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天然密度(单位:g/cm3)。

二、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

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⒈环刀:内径61.8mm 和79.8mm ,高度20m 。

⒉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01g 。

⒊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四、试验操作步骤:⒈确定环刀的容积V 和质量m1(一般已确实)。

⒉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⒊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⒋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2。

五、计算土的密度:计算结果准确到0.01六、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5月学时:2学时 一、目的要求: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 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仪器设备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精度为0.01g 的天平,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 ,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 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 2五、数据记录与计算1、数据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2、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Vm m V m 12_==ρ 要求: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学时:2学时 一、目的要求: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1100C 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为土的天然含水率。

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适用范围(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

(2)、酒精燃烧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的含水率。

(3)、比重法:适用于砂类土。

三、仪器设备烘箱:采用电热烘箱;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四、试验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 50g,放入质量为m 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 1,精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0C 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学院: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实验一流限、塑限试验一、流限的测定土的流性界限(简称流限)是土从塑性状态进行流性状态时的临界含水量。

测定粘性土的流性界限,是为了区别土的种类,供计算塑性指数(I P)、液性指数(I L)。

粘性土分类及计算地基容许承载力之用。

下述方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小于5%的土。

1、主要仪器设备(1)锥式流限仪(锥体总重为76克±0.2克,锥体顶角30°,高25毫米,在10毫米处有一环形刻度;)(2)天平(感重0.01克);(3)称量盒、烘箱等。

2、试验步骤(1)取天然湿度的土样(土中若含有较多大于0.5毫米的颗粒及夹杂物时,应将其风干研磨过0.5毫米筛)加洁净水调成糊状。

(2)如土含水量较小或采用风干土进行试验,在加水调匀后用湿布覆盖静置约12小时方可进行试验。

(3)将配好的试样分层填入流限仪的试杯中(填装时勿使土内有气泡)。

用调土刀将多杂土刮去,使其与杯口齐平,土面光滑平整不应有张开裂缝出现;在刮之余土时不得用刀在土面上反复涂。

(4)将流限仪锥体涂一薄层凡士林,放在试样之中心,使锥尖与试样表顼接触,然后松升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下沉入土中。

(5)锥体经约5秒钟沉入试样中深度力10毫米时,证明已达流限(W L )。

(6)从锥体附近取一份10克左右之试样放入称量盒测其含水量。

(7)同一土样做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

3、成果整理%100W W W W W 0221⨯--=式中:1W 、2W 、0W 同前。

4、注意的问题(1) 将锥体放在土面上时应避免冲击,以免影响结果。

(2) 一般土拌合后经放置半小时即可进行试验。

(3) 亚砂土试验力求快速装入流限仪中,以防止土壤表面液化。

二、塑跟的测定土的塑限界限(简称塑限)是土从固体状态进行塑性状态时的临界含水量,测定粘性土的望限,足为了区别土的种类。

供计算塑性指数(I P ),液性指数(I L )。

粘性土分类及计算地基容许承载力。

1、主要仪器设备(1) 毛玻璃板;(2) 烘箱、称量盒、天平等。

2、试验步骤(1)取天然湿度之土样(如土中含有较多的大于0.5毫米的颗粒及夹杂物时应风干过0.5毫米的筛);(2)如土之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或采用风干土,需加水调匀后静置12小时以上方可进行试验。

(3)取一块制备好的试样放在玻璃板上进行滚搓,直至直径为3毫米,土条上出现均匀密致裂缝,并开始断裂时,其相应的含水量即为塑限,将搓好之土条取4—5克装入称量盒内测其含水量。

(4)同一土样应做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

3、成果整理%)100(W W W W W 0221p ⨯--=符号同前。

4、注意的问题(1)土条断裂应在数处伺时发生,如果仅有一处断裂,可能系由于用力不均匀之故,不能认为到达塑限。

(2)在滚搓过程中注意土条出现空心现象,以防影响试验成果。

三、实验成果实验二 击实试验1、试验目的:用封闭式击实仪,决定其填土料的最大干容重和最有含水率。

2、仪器设备(1)击实仪(2)天平、台城、筛子(孔径5毫米)、修土刀、盛土容器等。

3、操作步骤(1)取通过5毫米筛的风干土约15公斤(教学试验用土3.5公斤)。

(2)估计土的风干含水量和规定击数下的最优含水量。

规定至少五种含水量,依次相差2%,希望两种大于、两种小于最优含水量,以使干容重——含水量关系曲线上的点子分布较均匀。

各种土的估计最优含水量如下:砂土 8——12% 亚砂土 9——14% 亚粘土 12——22% 粘土 20——25% (3)按规定含水量分别制备试样。

为此,每取土料的2.5公斤 (教学试验用700克),干铺在一不吸水的平板上,均匀洒上规定的水量,充分拌和,放置一定时间后,再用于试验。

预定的加水量按下式计算:)(100W W W g g -⨯+=ω式中: ωg ——需要的加水量,克;g——含水量力0W (风干含水量)时土料的重量,克。

W——要求达到的台水量,%。

(4)将击实筒放在坚实的平地上,取制备好的土料600—800克: (试验用700克)。

倒进筒里,并整平其表面。

(5)按规定击数击打土料,打完后,再按(4)装土。

仍打规定击数,如此,装三层,(试验用单层)。

即完成一种含水量土料的试验。

(6)注意每次落高应为30厘米,应使锤自由下落。

(7)细心取下击实筒套环,不要让筒内试样断裂,齐简顶将试样小心削平或稍稍填补,擦净简的外壁,称土和筒的合重,准确到1克。

(8)推出筒土样。

从试验小心处取出两个试样各约30克,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两个含水量的差值不应超过1%。

(9)按(4)至(8)各条步骤,进行其它四种含水量土料的击实试验。

4、计算和制图(1)对于每一种含水量的土料,从上述操作第(7)项称得筒和土的合重W 盒,又称得筒重W 筒,筒的体积为1000厘米³,(单层为333厘米³),又从上述第(3)项测得该土的含水量为W ,于是,可按下式计算该击实土的容重r 和干容重r d 。

r=1000筒盒W W - 克/厘米³r d =w01.01r + 克/厘米³根据该土的含水量和干容重r d ,可在方格纸上绘出一个点,如右图。

(2)通过五种含水量的土料试验,可在图中绘出五个点。

wop(%)含水量干容重r d 克/厘米3(max)rd(3)通过五个点。

用曲线板绘出一根平滑曲线。

曲线上最高点所对应的干容重称为最大干容重r d(max)和对应的含水量称最优含水量成为最优含水量w op。

5、实验成果实验三 压缩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孔隙比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即压缩曲线(图1),为计算建筑物的沉降提供必需的资料。

二、仪器设备(1)压缩仪(见图) (2)天平(3)测微表、环刀、秒表、烘箱等。

三、提供步骤和计算(1)取原状土或取按工程需要制配之扰乱土,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薄层凡士林,刀口放在土样上。

(2)用削土刀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口径之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平齐。

在修削土样时要避免往复涂刮,防止扰动土样而影响成果的精确性。

(3)擦净粘在环刀上的土屑。

称环刀与土的合重(准确至0.1克), 求得土样在试验前之容重,同时取环刀四边修削下来的土样重约10克装入铝盒,称得铝盒与土之合重后,再放入烘箱烘至恒重,再称重量,以测得试验前土样的含水量(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4)先在压缩仪底部的透水石上加一层湿润的滤纸,再将土样连同环刀一起推入压缩仪内,套上导环,然后在土样顶面再放一湿润图1eee ep 1p的滤纸;继而加上透水石,再放上传压板和钢珠,最后将压缩仪放置到容器的底板上。

(5)将压缩仪放置到容器的底板以后,适当移动并使传压板上的钢珠正好对中加压横梁(如图所示)。

此时轻轻按下杠杆。

使加压横粱正好与钢珠接触,(注意不要使其受力),与此同时,将测微表(百分表)固定在表夹上,并使测微表上的短指针正好对准“5”字,施加0.01公斤/厘米2的预压荷重,使压缩仪各部接触密贴,再将测微表上的长针调整到零,至此,试验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6)去掉预压荷重立即加第一级荷重,加砝码时应避免冲击和摇晃,轻轻放上并同时开动秒表。

(7)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加荷级数及大小,通常是按0.25、0.5、 1、 2、 4………..公斤/厘米2顺序施加。

每级荷重和稳定历时,其变化值不超过0.005毫米。

由于教学试验时间的限制,(规定按四级荷重即0.5、 1、 2、 4公斤/厘米2的顺序施加,每级荷重的历时10分钟)。

因此,每加一级荷重经过10分钟即记下测微表上的读数,然后再加下一级荷重,1.表夹2.钢珠3.大传压板4.透水石5.大导杯6.刀土样7.大环刀8.大护环9.透水石10.容器图3 压缩仪构造图余类推,一直到第四级荷重施加完毕,本次试验即告完成。

(8)根据试验所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并绘制压缩曲线,求出压缩系数,说明土样压缩性的高低。

计算方法:设压缩前土样的高度为h 0,孔隙力e ,土样中土粒的净高度为h s 。

在某一压力P i 的作用下,其压缩量(即垂直变形)为△h i ,土样的高度由原来的h 0减少到h i (如下图)。

其相应的孔隙比为土粒体积孔隙体积=i e s si h h h -=1-=si h h(1)因为ssh h h e -=00所以001e h h s +=(2) 1)1(000-+=r W r e s(3)式中:r s ——土粒的容重; r 0——压缩前土样的容重; W 0——压缩前土样的含水量。

上式h 0、r s 为已知,只要我们在试验前测出r 0、W 0,由(3)式计算出e 0,代入(2)式算出h s 。

再在试验过程中测出各级压力p i 作用下的△h 1,代入(1)式即可算出e i 。

Δhip i各级荷重需加砝码的个数(杠杆比1:20)四、试验中请注意:(1)在每级加荷的过程中,要使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为此在试验之前,应将手轮逆时针旋转到初始位置(到不能旋转为止,千万不能用力硬旋,以免损坏仪器)。

(2)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杠杆不在水平位置(此时杠杆上的水准泡偏离),则随时以顺时针转动手轮,使水准泡重新居中五、试验成果压缩试验压缩曲线(e-p曲线)e2(k g /c m )P-S 曲线(k g /c m )p 2实验四抗剪强度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两个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υ),提供土坝、挡士墙等设计时的指标。

二、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见下图):施加垂直和水平力的加荷重设备所组成。

盒的内径为6.4厘米,高2厘米,下盒放在钢珠上,以减小水平移动时的摩擦力。

(2)测微表、烘箱、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干燥器、称量盒、修土刀等。

三、试验原理(1)土的抗剪强度τ随剪切面上法向压力σ(垂直于剪切面的压力)而变化,两者的关系如下:τtgσϕ=c⋅+式中:c——凝聚力(kg/cm²)ϕ——内摩擦角(度)土在被剪切过程中含水量发生变化,其抗剪强度也随之变化含水量的变化和土的固结强度,排水情况以及剪切荷重增加的快慢等因素有关。

为使试验条件与天然土体的剪切情况相配合,在试验室规定几种典型的剪切条件。

即:①快剪法——在加上垂直荷重后,立即加水平荷重,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来不及排水,即含水量始终保持不变。

②固结快剪法——加上垂直荷重后,等待压缩达到稳定,在短时间里加水平荷重,在剪切过程中,不允许土样排水。

③慢剪法——加上垂直荷重后,等待压缩达到稳定,慢慢加水平荷重,使土样在剪切时充分排水。

对于天然土体,要预先分析在剪切时的排水情况,看它和上面三种情况中哪一种比较接近,即采取哪一种试验方法,测定其强度指标,供设计之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