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教材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教材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 11ds w ss w s V m ρρρ==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试验一天然含水量试验 (2)试验二密度试验 (4)试验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筛分法) (6)试验四液塑限试验 (9)试验五击实试验 (12)试验六渗透试验 (16)试验一 天然含水量试验一、试验要求与说明土的含水量是在温度100~105C 0下烘干到恒重时所损失的水分总量与达到恒重后干土重的比值,并以百分数来表示。

在实验室内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量,烘干法为标准方法。

在野外简易快速测定含水量,控制施工质量时,还可采用酒精烧灼法,炒干法。

此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不超过干土重量的5%的土。

若有机物含量在5%~10%之间,仍允许采用本法进行,但在记录中需注明有机物含量。

土样烘干到恒重的时间因土的性质和多少不同而异。

一般土重30克左右时砂土约需1~2小时,壤土及砂壤土约需6~8小时,粘土约需10小时。

二、试验设备1.烘箱:温度保持100~105C 0。

2.天平:感量0.01克。

3.干燥器、称量盒、削土刀等。

三、试验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土样15克以上(砂土应多取),放入重量为0g 的称量盒内,注意盒盖与盒底的号码是否一致,称量准确至0.01克,立即盖好盒盖,称出湿土加盒重1g 。

2.打开盒盖,并将盖套在盒底下,放入烘箱,在温度100~105C 0下烘干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试样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4.从干燥器内取出土样盒,立即盖好盒盖,称出干土加盒重2g ,准确到0.01克。

5.计算出土的含水量ω,计算准确到0.1%。

%1000221⨯--=g g g g ω6.本试验需进行两次测定,去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以含水量不同,不得大于下列规定值。

上述试验方法为标准法,除此之外,还有微波炉干燥法,红外线烘干法等,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是烘干设备的不同。

学生在教学试验时可选用微波炉干燥法,烘干土样的时间只有15分钟。

四、试验记录含水量试验试验组别:试验人员:试验日期:指导教师:五、思考题1.为什么以100~105C0作为烘干土样的恒温标准?烘干称重前必须先令其冷却,为什么?2.在含水量测定时如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试验二 密度试验一、试验要求与说明土样密度是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本试验时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3二、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率)是土在105~110℃下烘到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量的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取样、风干、碾散、过筛、制备等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土样的制备都融合在今后的每个试验项目中。

2.仪器设备孔径0.5mm、2mm和5mm的筛;天平;击样器;切土刀;橡皮板;木锤;烘箱;喷水设备等。

3.扰动土样制备步骤(1)将扰动土样进行土样描述,如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等,如有需要,将扰动土样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其含水量。

(2)将土样风干或烘干,然后将风干或烘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但应注意不得将土颗粒破碎。

(3)将分散后的土样根据各试验项目的要求过筛。

对于物理性试验如液限、塑限等试验,过0.5mm筛;对于力学性试验土样,过2mm筛;对于击实试验、比重试验(比重瓶法),过5mm筛。

(4)为配制一定含水量的试样,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取足够过筛的风干土样,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加水量,把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盘内,用喷水壶喷洒预计的加水量,并充分拌和均匀,然后装入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备用。

(5)测定润湿后土样不同位置的含水量(至少二个以上),要求差值不大于±1%。

(6)按下式计算干土质量:m s=m/(1+0.01w h)式中:m s ——干土质量(g);m ——风干土质量(g);w h ——风干含水量(%)。

(7)根据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按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m w= 0.01(w-w h).m s式中:m w ——土样所需加水质量(g);m s ——干土质量(g);w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含水量(%);w h ——风干含水量(%)。

(8)根据试验所要求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率时的总土质量:m=(1+0.01w h) .ρd.V式中:m——制备试样所需的风干含水量时的总土质量;ρd ——制备试样所要求的干密度(g/cm3);V ——试样体积(cm3);w h ——风干含水量(%)。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限及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试验使学生掌握液、塑限的测定方法,对土的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用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给粘性土定名、判断土的状态。

二、实验类型该实验属于验证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同一种粘性土随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其界限含水量分别为缩限、塑限和液限。

根据土的液限、塑限和天然含水率可求出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它对粘性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液限试验1.取风干土样300g左右,研碎并过0.5mm筛,将土样放进皿中加水,调成糊状。

用湿布盖好湿润约一昼夜。

2.视土样干湿程度将湿润约一昼夜土样加少量的水(在未加水前须留出50g的土样作塑限),充分搅拌均匀,取少量调好的土放在调土刀上,把圆锥擦净,在锥尖涂薄凡士林一层,把圆锥放在土上,当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使锥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图1锥式液限仪如锥的沉入深度不及或超过10mm刻度,说明皿中的土稍干或稍湿,相应地决定是否要加水或不加水或继续搅拌(注意每次用锥试验土的液限时,需去掉粘有凡士林的土),反复试验,当锥尖沉入深度接近刻度时,再将土装入杯中进行正式试验。

3.将试好的土样,分层装入杯中,边装边压,勿使土样内存有孔与气泡,用调土刀将杯中土沿杯口刮平。

4.取圆锥放在土上使锥尖位于试杯土样表面中心,把锥徐徐放下,锥尖与土面恰好接触时,轻轻放手,让锥自由沉入土中,经过10秒后,观察锥体沉入深度。

5.在10秒后沉入深度小于刻度或大于刻度时,均需把土样从杯中取出(注意应把凡士林油的部分除去)放回皿中,加水继续调拌或不加水调拌,按步骤3、4重新试验,当锥的入土深度恰好为10mm 时,取出锥体并把有凡士林油的土样部分去掉,从锥孔周围取约10g 土样,测定它的含水量。

6.重复5的步骤,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不得超过2%。

(二)塑限试验1.将土样用手掌搓成椭圆球状,放在毛玻璃板上滚搓,滚搓时用手掌施以微弱而均匀的压力,土条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掌宽度,不允许土条产生中空现象。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木工程2018年目录实验一土的含水量实验实验二土的容重和干密度实验<环刀法)实验三 A、液限、塑限实验<用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法)B、塑限实验<搓条法)实验四土的抗剪强度实验实验五土的固结实验实验六土的渗透实验实验一土的含水量实验一、目的本实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借与其它实验配合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并查表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b5E2RGbCAP二、解释含水量为土在105℃~110℃下烘至恒重时所失去水分的质量和到达恒值后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本实验方法适用于有机物的含量不超过干土质量的5%的土,如有机物含量在5~10%之间的土,仍采用本方法时,应在记录中注明)。

p1EanqFDPw三、仪器设备<1)有盖的称量盒数只;<2)天平、感量0.01克;<3)烘箱<温度105℃~110℃);<4)有干燥剂<)干燥器。

四、操作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15~20克<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0克),放入称量盒内,盖好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

DXDiTa9E3d <2)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值,烘的时间一般为: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RTCrpUDGiT<3)将烘好的试样同称量盒一并放入干燥器内,让其冷却至室温。

<4)从干燥器内取出试样,称盒加干土质量。

<5)本实验称量应准确至0.01克以上,同一实验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6)按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100 %式中:——为含水量,用%;W1——称量盒加湿土质量,克;W2——称量盒加干土质量,克;W——称量盒质量,克。

本实验须进行2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误差规定为:<1)当含水量小于40%时,允许平行误差1%;<2)当含水量等于或大于40%,允许平行误差2%。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重庆交心二00八年七月目录前言 (2)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 (3)(一)、土样制备 (3)(二)、含水量试验 (4)(三)、密度试验 (5)(四)、比重试验 (6)(五)、固结试验 (7)(六)、直接剪切试验 (9)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 (12)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 (14)3.1搓条法及平衡锥法 (14)3.2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16)实验四滲透试验 (18)实验五载荷试验 (20)实验六击实试验 (22)实验七三轴试验 (23)前言本试验指导书适用于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本试验是《土力学》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该试验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液限和塑限试验、滲透试验、击实试验、载荷试验、三轴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在试验项目中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试验基本技能,掌握试验内容和试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试验参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应用,为今后的实际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指导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和JTGE4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教材特点编制而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00八年七月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取样、风干、碾散、过筛、制备等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土样的制备都融合在今后的每个试验项目中。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解析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解析

《土力学》实验指导及报告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 年月实验一 含水率实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烘干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三、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热烘箱、天平(最小分度值0.01g )、干燥器、铝盒等。

四、试验操作步骤:⒈取代表性试样15~30g,放入铝盒0m ,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1m ,精确至0.01g 。

⒉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恒温下烘干至恒量。

粘土、粉土烘干时间不得少于8h ,砂土烘干时间不得少于6h 。

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烘箱温度控制在65~70℃。

⒊将烘干后的试样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盒质量2m 。

五、计算含水率:六、要求:⒈计算准确至0.1%;⒉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七、实验报告:土样编号 班 组 试验日期 姓 名w%1000221⨯--=m m m m w实验二 密度实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天然密度(单位:g/cm3)。

二、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

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 三、主要仪器设备:⒈环刀:内径61.8mm 和79.8mm ,高度20m 。

⒉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01g 。

⒊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四、试验操作步骤:⒈确定环刀的容积V 和质量m1(一般已确实)。

⒉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⒊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⒋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2。

五、计算土的密度:计算结果准确到0.01六、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周玲编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分院目录教学实验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土的含水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 (7)实验四土的液限、塑限试验10 实验五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13)实验六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16)实验七土的击实试验19参考资料: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教学实验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必须做到下列几点: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弄清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

3.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前应事先阅读有关仪器的使用说明。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试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事前作好记录表格。

二、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设备及仪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3.非本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器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后,应将设备和仪器擦试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1.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

2.清点实验所需设备,仪器及有关器材,如发现遗缺,应及时向教师提出。

3.实验时,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要求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设备及仪器,在接线或布置后应请教师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

6.记录下全部测量数据,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及精度、试件的尺寸、量具的量程等。

7.学生在完成试验全部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进行一些与本实验有关的其它实验。

8.实验记录需要教师审阅签字,若不符合要求应重做。

四、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通过写实验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实验报告必须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清楚整洁,并要有分析及自己的观点。

实验报告应具有以列基本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组人员。

2.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筒述。

3.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的名称、型号。

4.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实验一土的密度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符合规定要求的环刀,(内径6~8mm,高2~3mm);2.精度为0.01g的天平;3.其他:切土刀,凡士林等。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环刀质量m1。

2、取直径和高度略大于环刀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

3、环刀取土: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随即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去修平(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然后擦净环刀外壁。

4、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m2。

5、计算土的密度1、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2、密度计算准确至0.01 g/cm3五、试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实验二土的含水量试验一、实验目的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率二、实验仪器、设备1.烘箱:采用电热烘箱;。

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3.其他:干燥器,称量盒。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取代表性试样,粘性土为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为50g,放入质量为m0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湿土加盒总质量m1,精确至0.01g。

2、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的恒温下烘干。

烘干时间与土的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

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砂类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10%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 ℃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干土加,精确至0.01g。

盒质量为m2四、试验数据整理计算土的含水量:五、实验要求1.计算准确至0.1%;2.本试验需要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不大于1.0%。

六、试验原始数据记录年级班号姓名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含水量试验记录表实验三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1 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借以明了颗粒大小分布及级配组成。

2 供土分类及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作建筑材料用。

二、试验内容对粒径大于0.075mm 且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不超过总质量的10%的无粘性土用标准细筛进行筛分试验。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 标准细筛:孔径为2mm 、1mm 、0.5mm 、0.25mm 、0.075mm 、底盘;2 电子天平:称量200g ,感量0.01g ;称量1000g ,感量0.1g ;3 摇筛机、恒温烘箱;4其他:毛刷、匙、瓷盘、瓷杯、白纸。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取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或烘干冷却至室温的土样200~500g ,称量准确至0.1g 。

2 将标准细筛依孔径大小顺序叠好,孔径大的在上,最下面为底盘,将称好的土样倒入最上层筛中,盖好上盖。

进行筛析。

标准细筛放在摇筛机上震摇与约10分钟左右。

3 检查各筛内是否有团粒存在,若有则碾散再过筛。

4 由最大孔径筛开始,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如有土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去土粒漏下为止。

漏下的砂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

逐次检查至盘底。

5 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分别分别倒在白纸上,用毛刷将走色中砂粒轻轻刷下,再分别倒入瓷杯内,称量准确至0.1g 。

6 各细筛上及底盘内砂土质量总和与筛前称量的砂土样总质量之差不得大于1%。

五、试验数据整理1 按下式计算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BAm m x×100%式中 x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m A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 —用标准细筛分析时所取的试样质量(g )。

2 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以粒径(mm )为对数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3 计算级配指标①按下式计算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的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式中 Cu —不均匀系数;d 60—限制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60%的 粒径;d 10—有效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10%的 粒径。

②按下式计算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的曲率系数:1060230d d d C c =式中 Cc —曲率系数;d 30—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30%的粒径。

4 对试样土料分类并作出级配良好与否的判断依据土的分类标准对土样进行分类,定名为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等; 当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的Cu ≥5且Cc =1~3 ,则级配良好,否则为级配不良。

筛析法颗粒分析试验记录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样品状态描述采用标准风干试样总质量m B(g)小于0.075mm的试样占试样总质量百分数d x(%)2mm筛上试样质量(g)小于2mm的试样占试样总质量百分数d x(%)2mm筛下试样质量(g)细筛分析时所取试样质量m B(g)分析筛类别孔径(mm)分计留筛试样质量(g)累计留筛试样质量(g)小于该孔径的试样质量m A(g)小于该孔径的试样质量百分数m A/m B(%)小于该孔径占试样总质量百分数X=[m A/m B]×d x(%)粗筛150 100 75 60 40 20 10 5 2细筛2 1 0.5 0.25 0.075颗粒大小单对数分布曲线:试验计算复核实验四土的液限、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粒土界限含水量的特征、定义及测定方法。

液性界限(ωL)是细粒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简称液限;塑性界限(ωP)是细粒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简称塑限。

2测定土的液、塑限,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细粒土分类及估计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供设计、施工使用。

二、试验方法在实验室中,液限(ωL)通常采用锥式液限仪测定;塑限(ωP)通常采用搓条法测定。

目前工程中常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一起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和塑限,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如图。

三、实验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仪、读数显示;2.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3.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④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四、测试方法、步骤1.当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mm的颗粒,然后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之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

静置时间可视原含水量的大小而定。

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土膏,然后放入密封的保湿器中,静置24小时。

2.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3.取圆锥仪,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

4.调节屏幕准线,使初读数为零。

调节升降座,使圆锥仪锥角接触试样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5秒后立即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5.取下试样杯,然后从杯中取10g 以上的试样2个,测定含水率。

6.按(2)-(5)的步骤,测试其余2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

五、试验数据整理1、计算含水量2、绘制圆锥下沉深度h 与 含水量w 的关系曲线 ⑴三点连一条直线。

⑵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的一点分别与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 处查得相应的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应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高含水量的点连成一线。

⑶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时,应补做试验。

3、确定液限、塑限在圆锥下沉深度h 与含水量w 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w L ;查得下沉深度为2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w P ,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

4、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性指数: 六、试验要求1.计算准确至0.1%;2.本试验需要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不大于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