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校课程教案
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学校》教案

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学校》教案引言概述:《学校》是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课程中的一篇教材。
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学生将了解到学校的各种设施和环境,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将从五个部分详细介绍这篇教材的内容。
一、学校的位置和规模1.1 学校的位置:介绍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如城市、区域等。
1.2 学校的规模:描述学校的大小,包括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1.3 学校的特色:阐述学校的特点,如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等。
二、学校的设施和环境2.1 教学楼:介绍教学楼的结构和功能,如教室、实验室等。
2.2 操场:描述操场的大小和用途,如体育活动、集会等。
2.3 图书馆:介绍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阅览环境,以及借阅规则等。
三、学校的教育资源3.1 师资力量:介绍学校的教师团队,包括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
3.2 课程设置:阐述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3.3 教育理念:描述学校的教育理念,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
四、学校的活动和社团4.1 学校活动:介绍学校的各种活动,如运动会、英语角等。
4.2 社团组织:阐述学校的社团组织,如美术社、音乐社等。
4.3 学校荣誉:描述学校在各类竞赛中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五、学校的校风和校训5.1 校风:介绍学校的校风,如严谨、活泼等。
5.2 校训:阐述学校的校训,如勤奋、守纪律等。
5.3 学校精神:描述学校所倡导的精神,如团结、勇敢等。
通过学习《学校》这篇教材,学生将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对学校各个方面的介绍,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校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学校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大全

三年级语文课程教案大全一、第一章节:基础知识与拼音学习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
2. 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
(2) 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
3. 教学活动:(1) 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2) 示范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让学生通过临摹练习掌握书写技巧。
二、第二章节:词语与句子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能够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简单句子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 常用词语的识别和运用。
(2) 简单句子的构成和运用。
3.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学习常用词语,并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2) 讲解简单句子的构成,让学生通过造句练习提高运用句子表达的能力。
三、第三章节:阅读理解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初步能力。
(2) 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2. 教学内容:(1) 简单文章的阅读理解。
(2) 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
3. 教学活动:(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答来理解文章内容。
(2)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兴趣。
四、第四章节:作文写作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3. 教学活动:(1) 讲解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写作技巧。
(2) 提供不同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写作能力。
五、第五章节:课外阅读与拓展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 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推荐。
(2) 拓展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标题: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校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包括阅读、写作、词语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 数学:包括数字、加减法、几何图形等方面的内容。
3. 英语:包括基本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的学习。
4. 科学:包括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型教学: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问题或图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学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讲解、练习、实验等,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3. 检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六、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校本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的定义: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开发的特色课程。
2. 校本课程的意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案例,让学生感受校本课程的魅力。
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门校本课程。
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选出最佳校本课程设计。
第二章: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体现学校特色。
2. 校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调研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案制定。
三、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3. 分享与评价:各组展示自己的校本课程设计,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校本课程的评价与改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反思和改进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
2. 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教师观察,数据分析。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看法和建议。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对自己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改进效果。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第一章:交通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过马路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走斑马线、看红绿灯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防火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教学内容讲解火灾时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技巧。
4. 教学评价通过演练情况评价学生对防火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防水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学会防水自我保护。
讲解防水安全知识,如不要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游泳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防水安全教育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防水经验。
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防水安全知识的认识。
第四章:地震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掌握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教学内容讲解地震时的逃生方法,如躲在桌子下面、保护头部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技巧。
4. 教学评价通过演练情况评价学生对地震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五章:饮食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辨别和预防食物中毒。
2. 教学内容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如不买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问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通过问答情况评价学生对饮食安全知识的掌握。
第六章:用电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常识,如不接触电线、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插座等。
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用电安全宣传动画,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用电经验。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2.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2.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实践材料和相关工具。
3.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导入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你们了解校本课程吗?它是什么意思?2.你们喜欢校本课程吗?为什么?Step 2: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幻灯片,向学生解释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校本课程的好处是什么?2.你们希望在校本课程中学习到什么?Step 3:分组活动(15分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有3-4名学生。
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分组名单发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项目或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Step 4:团队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团队讨论并互相帮助。
教师定期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1.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2.我们需要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吗?Step 5: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实践项目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和总结。
每个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和解决方案,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反思,以便改进和提高未来的学习和实践。
Step 6: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对这次校本课程的学习有什么感受?2.你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3.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学校》教案

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学校》教案标题: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学校》教案引言概述:在培智学校三年级生活语文课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关于“学校”的课文内容。
通过教学,匡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部份和功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责任感。
一、学校的组成部份1.1 学校的建造: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1.2 学校的设施: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体育设施等。
1.3 学校的环境: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整洁干净。
二、学校的功能和作用2.1 学校的教育功能: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
2.2 学校的社交功能:学生在学校结交朋友,建立友谊。
2.3 学校的培养功能:学校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素质。
三、学校的规章制度3.1 学校的纪律:遵守校规,尊重师长,团结同学。
3.2 学校的作息:按时上课、放学,遵守课间歇息时间。
3.3 学校的安全: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四、学校的活动和节日4.1 学校的课外活动:运动会、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
4.2 学校的节日:开学典礼、教师节、校庆等。
4.3 学校的记念日:毕业典礼、校园文化节等。
五、学校的未来展望5.1 学校的发展规划:建设更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
5.2 学校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3 学校的社会责任: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语:通过对学校的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珍惜学校生活。
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校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校情怀。
愿培智学校的三年级生活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莲山课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莲山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1. 教学内容:莲山课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课件制作技巧、教学资源获取与分享等。
2. 安排:本课程共XX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讲解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实践课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
1.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素材、学习网站、实践案例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2.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安全教育第一课同学相处防意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不避风险学相处要友爱谦让,不相互打闹,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赞成误伤的意识,学会辨别具有危险性的游戏。
3、学会正确安排课间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活动。
教材分析:引言部分通过一段简短的话,描述了同学相处的重要意义,并引出本课的主要任务-------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在同学相处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主体部分共设“和睦相处防意外”和“课间活动注意安全”两个主题。
教学过程:每天早晨,伴随着灿烂的朝阳,倾听着清脆的鸟叫,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开展活动,多么幸福啊!可是,你知道吗?即使在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
因此,我们要让安全的警钟长鸣,请记住:“安全无小事”,处处要小心。
同学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
不相信吗?那就赶快读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吧。
【故事一】一天放学后,某小学两名学生小乔和小王在学校操场一起玩耍。
小王把小乔当作靶子,取出自制的小弓箭放上小木棍玩射击游戏,玩得特别开心。
可是,就在小王对小乔射第三箭时,悲剧发生了!尖尖的小木棍飞快地往前飞去,一下击中了小乔的右眼,小乔捂着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鲜血不停地从眼睛里流出来,小王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去学校找老师。
老师们赶来后,立刻把小乔送到了医院,医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治疗。
可是因为伤势严重,虽然花费医疗费6万余元,小乔的那只眼睛始终没有治好,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造成了终生残疾。
同学们,读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只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玩耍嬉戏,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乔的眼睛一辈子都无法看见光明,竟然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真是太悲惨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正是因为同学们拥有对危险的模糊认知能力、较差的防范意识、柔弱的体质和脆弱的心理素质,才导致了这一类意外伤害的发生。
因此,为了使自己和同学们能够健康地、安全地快乐地学习、活动与生活,在校园内活动时,我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了解一些在校内活动时怎样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小学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二、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二】2005年10月31日19点多钟,某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
19时50分左右,9岁的女生杨杨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顿时大哭起来。
医务室的医生发现杨杨的两颗牙齿被部分摔断。
“虽在医院进行了牙齿修补手术,但这次意外对孩子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十分担心。
”杨杨的妈妈说。
同学们,这是一起偶然发生的普遍事故,可能在你的周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杨杨在课间休息时,自己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造成了两颗牙齿部分摔断的事故。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主要是杨杨没意识到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知道自我保护,又因为疏忽大意,不慎摔倒。
另外,周围的同学没有进行及时劝阻和提醒,也没有站在一旁进行保护,所以造成了意外伤害。
所以,在开展每一活动之前,我们都要想一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四、如何预防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同学们,看了以上三个真实的案例,你是什么表情呢?是意想不到的惊讶,是吓了一跳的害怕,还是无动于衷、一脸漠然?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玩游戏、比赛、开展活动都是大家喜欢的活动,如果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开心,更加痛快吗?那么,如何预防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全体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校门口200米内,操场、实验室、厕所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
请你先读读下面这首儿歌,再看看一些具体的建议。
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体育活动要注意,加强保护很重要。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扫地拖地不玩耍,擦门擦窗要小心。
1、教室走廊不追逐,课间文明做游戏。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休息的地方,不是追逐吵闹的场所,因此不能在教室追逐吵闹,以免碰倒桌椅、碰伤身体。
我们只能在教室里玩一些简单安全的游戏,比如下象棋、掰手腕等。
走廊是老师同学走路的地方,更加不能追逐嬉戏,如果需要跳皮筋、跳绳、扔沙包,尽量到宽敞的地方去玩耍,以免发生不安全的事故。
2、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梯上嬉戏。
上下楼梯时,大家都靠右走,就不会拥挤,不会发生相撞事故。
在楼梯上追逐、奔跑,危险极大,是十分危险的,踩空或者撞人都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有的同学喜欢做从扶手栏杆上滑下来的游戏,更是错误的,容易失控摔下,造成意外伤害。
3、远离阳台不爬高,不往楼下抛物品。
在楼上教室学习的同学,要远离阳台,不能用凳子垫高在阳台上看风景,更不能空手撑着阳台栏杆往上跳,这样很可能一脚踩空造成危险。
另外,不能随手往阳台外、窗户外扔东西,因为高高落下的硬物极有可能砸伤毫无防备的过往同学或者行人,造成意外伤害。
4、校内劳动守纪律,擦门擦窗要小心。
在校内劳动时,我们要遵守劳动纪律,不能边劳动边玩耍,特别是使用劳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以免工具伤人。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擦高处的门和窗户时,更要注意安全,不能为了把门擦干净就垫好几张凳子,也不能为了把窗擦干净就将身体探到窗户外面,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
五、校内活动时致意外伤害后如何自救互救?同学们,如果你或者你的同学在校内活动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教你几招简单的处理方法:1、鼻子出血不要慌,塞入纱布就可行。
2、遇到扭伤或挫伤,马上冷敷有成效。
3、遇到皮肤有擦伤,迅速止血很重要。
4、遇到骨折不乱动,放平伤者送医院。
第二课你的文具和玩具安全吗?教学目的1、了解文具的作用及其文具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隐患。
2、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3、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重点1、学会选择安全的文具,做一个文明安全的少年。
2、养成良好的文具安全选择的习惯。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文具、玩具。
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找文具1、找找自己的文具,他们都有什么特点?采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玩具的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生汇报:(1)你有哪些文具?这些文具有什么特点?(2)如果将手中的文具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二、学生活动——文具分类1、将自己组的文具进行分类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分类中感受文具存在的问题,收集信息。
2、汇报:你们组将文具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3、提问:从你的文具中,你知道了什么?4、质疑:关于文具,你有什么问题吗?三、学生活动——文具的危害1、讲述:关于文具,大家想了解的问题很多,下面我们就集中了解其中的一个问题——玩具的潜在危害。
同学们,你们认为玩具都有些什么样的危害?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活动——找找自己文具的毛病3、课件出示——小博士的话采用课件,让小博士的话提醒学生文具的主要危害,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身体。
4、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文具存在三种危害:气味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荧光剂。
5、讨论:既然文具有这些方面的危害,那我们该怎么选择文具呢?6、学生汇报、交流7、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第三课警惕病从口入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
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第四课预防常见传染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3、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1、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预防。
2、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及预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