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S方法监测城市地表形变初步研究
基于SBAS技术的输电线路地表形变监测

基于SBAS技术的输电线路地表形变监测
马仪;耿浩;黄然;张辉;马御棠;刘靖
【期刊名称】《测绘工程》
【年(卷),期】2022(31)2
【摘要】地质灾害对输电杆塔和电网系统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人工巡查无法及时发现地表缓慢形变导致的杆塔形变,且巡查效率低,成本高。
为解决地质形变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威胁,需监测输电线路沿线的地表形变。
基于Sentinel-1A卫星数据,以SBAS-InSAR为技术手段,对RT甲、乙线和YF直流线沿线实现周期性、低成本和高精度的形变监测,并分析监测结果,提供输电线路维护建议,以消除输电杆塔因地表形变导致的杆塔形变威胁。
【总页数】8页(P46-52)
【作者】马仪;耿浩;黄然;张辉;马御棠;刘靖
【作者单位】电力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37
【相关文献】
1.基于SBAS技术监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地表形变
2.基于SBAS技术的川藏铁路折多山地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3.基于SBAS技术监测广州市南沙区地表形变
4.
基于SBAS-InSAR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技术研究——以兰州新区城区为例5.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城郊煤矿矿山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bas-insar技术原理

sbas-insar技术原理
SBAS- 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是一种结合了周围站点观测数据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它基于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传感器获取的多轨道、多天线的雷达图像,通过利用两幅或多幅雷达图像之间的相干性进行干涉分析,得到地表形变信息。
SBAS- InSAR技术原理如下:
1. 多轨道、多天线观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可以通过设定多个轨道和多个天线进行观测。
多轨道观测可以提高数据时序性,多天线观测可以提高数据的方向和相干性。
2. 干涉分析:将多个雷达图像进行干涉分析,利用雷达波束之间的相位差异来获取地表形变信息。
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对地表变形的高精度监测。
3. 多站点数据:SBAS- InSAR使用了来自周围站点的差分干涉测量数据。
这些站点通常是GPS或InSAR观测站点,它们提供了额外的观测数据,有助于减小大气误差和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非线性时间系列分析:SBAS- InSAR利用稀疏覆盖的季节性测量数据来进行非线性时间系列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提取地表形变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以及探测到的地下流体运动等信息。
通过使用SBAS- InSAR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的形变监测,
广泛应用于地壳运动、地表沉降、地震研究、岩溶沉降等领域。
利用sbas技术反演城市地面沉降方法研究

都包含一个主影像,小基线干 涉对 通 过 将 剩 余 SAR
影像配准至主影像生成。SBAS 具 有 减 少 时 空 基 线
过长带来 的 时 空 失 相 干 性 及 大 气 延 迟 相 位 误 差 的
特性,应 用 于 对 地 测 量 可 极 大 提 高 监 测 的 时 空 分
辨 率 。 [6-8]
设某区域在 有 序 时 间 序 列 (t0,t1,…,tN )内 可
沉降量,通 过 与 南 京 市 CORS 站 沉 降 数 据 对 比,分 析沉降结果精度,验 证 SBAS 技 术 在 城 市 地 面 沉 降 监测中的可行性。
1 SBAS 技 术 原 理
SBAS 技 术 是 一 种 通 过 设 置 基 线 参 数,将 拥 有
时间序列 的 长 基 线 影 像 数 据 源 分 割 成 系 列 小 基 线
第 42 卷 第 6 期 2019 年 11 月
现 代 测 绘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Vol.42, Nov.,2019
利用 SBAS技术反演城市地面沉降方法研究
吴学雨,赵志胜,包子宇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及 地 质 因 素 影 响,地 面 沉 降 研 究 成 为 城 市 安 全 的 热 点 问 题 之 一。 为 探 讨 时 序 InSAR 技术应用在城市安全监测领域的可行性,本文 研 究 了 SBAS技 术 在 城 市 地 面 沉 降 中 的 应 用。 在 阐 述 SBAS 技术原理和探讨 SBAS技术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利用15景2017年 Sentinel-1A 影像数据,反演南京市地面沉 降 ,并分析 其 精 度。 通 过 与 南 京 市 CORS 站 沉 降 数 据 的 对 比 分 析,SBAS 技 术 反 演 结 果 与 CORS 站 沉 降 量 最 大 差 值为 2.9 mm,最小差值为-0.6 mm,均方根误差为1.74 mm,两者沉降变化量基本相符,证明了 SBAS方 法 能 有 效 监测地面沉降 ,这对城市安全监测与保护具有极大参考意义。 关 键 词 SBAS;InSAR;城 市 地 面 沉 降 中 图 分 类 号 :TU4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4097(2019)06-0009-04
基于PS和SBAS技术监测厦门市主城区地面沉降

第39卷第2期注為科修Vol.39No.2 2021年4月JIANGXI SCIENCE Apr.2021 doi:10.13990/j.&'1001-3679.2021.02.018基于PS和SBAS技术监测厦门市主城区地面沉降刘强,聂运菊,程朋根(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330013,南昌)摘要:基于Sentinel-1A卫星2017年5月到2020年9月的41幅影像,采用PS和SBAS2种技术,进行高精度的时序形变监测获取了厦门市区监测期间的地表形变信息,PS形变量级位于-25~20mm$,SBAS形变量级位于-22.91~18mWa。
对2种监测结果进行交叉对比和时序分析,形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相吻合并分析其线性关系高达0.9206。
提取出4个沉降比较严重区域分别是:A区为同安区中部地区,沉降量最大达到-40mm;B区位于集美区西南部,最大沉降量为-26mm;C区位于海沧区南部城中,最大沉降量为-23mm;D区位于海沧区东部地区与厦门岛西部地区最大沉降量分别为-23mm、-32mm、-7.7mm。
结果表明2种技术都获得可靠结果。
关键词:永久散射体(PS);小基线(SBAS);地面形变;交叉对比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679(2021)02-292-07Monitoring Land Subsidence in Main Urban Area of XiamenBased on PS and SBAS TecenologyLIE Qiang,NIA Yunju,CHENG Penggen(Faculty of Geomatic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330013,Nanchang,PRC) Abstract:Based on41SeniineC-1A imaget from May2017io September2020,the surface deformation information of Xiamen urban aree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was obtained by using PS and SBAS technique.The PS deformation magnitude was-25〜20miWa,and tie SBAS deformation maanitude was-22.91〜18mm/a.Cross comparison and seies analysis of the two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rmation tre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atiat distriOution and the Oner relationship is as high as0.9206.Four serious subsidence arees are extracted:A area is the central co-ea of Tong gn DistWct,and the maxioum subsiOenco reache s-40mm;Aree B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Jirnei District,with a maxioum sub s idence of一26mm;Are C is located in W c southern city of Haicang Distuct,and the maxioum setlement is-23mm;The maxioum sub s iqeaco of Zone D located in the eatem part of Haicang Distect and tee wc s W—pari of Xamen Aland is-23mm, -32mm and-7.7mm,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chnique are reliable.Key worbt:permanentcatterer(PS);smal l bcelins(SBAS);ground defomation;ems s con-teat收稿日期:2021-01-11;修订日期:2021-02-22作者简介:刘强(1995—),男,硕士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InSAR方法及应用#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2018)#第2期刘强等:基于PS和SBAS技术监测厦门市主城区地面沉降-293-0引言厦门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物流枢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两岸 重要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运城市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和敏感性GIS分析

运城市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和敏感性GIS分析张静;张勤;曲菲霏【摘要】以地裂缝分布密集的运城市典型地面沉降区为研究区,采用小基线SBAS-DInSAR算法,利用覆盖该区域的8幅ASAR影像进行干涉处理,获得该区域地面沉降信息,初步揭示了研究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在此基础上,搜集利用研究区地质资料,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断层、地裂缝等构造因素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建立了研究区地面沉降灾害敏感性分区图,对该区域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The city of Yuncheng,located in the Shanxi Graben basin,has suffered large-scale land subsidence and ground fissures,which have seriously constrained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rea.In this paper,the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e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 technique is used to detect and measure ground movement in the area using eight ASAR images.The detailed deformation data obtained by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sidence.Based on this,GIS was used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idence and tectonic factors such as faults and ground fissures,which were determined using previously collected geological data.As a result,the sensitivity index of the study area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BP neural network method,and the sensitivity level of land subsidence was analyzed using the dimensional analytical method.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demonstrate a very powerful conclusion and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disasters in this region.【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地面沉降监测;SBAS-InSAR技术;敏感性分析;地质灾害防治【作者】张静;张勤;曲菲霏【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地面沉降是因自然或人为等因素引起的地面标高损失的地质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1]。
普宁市地面沉降的SBAS技术监测应用研究

且该 技术可用较少 的 S A R数 据来 获得地 表 时间
形 变序列 , 本文 阐述采 用 S B AS技 术 对 普 宁 地 区 进行 地面沉降监测 , 获 得 了该 地 区 3年 内 的 形 变 时间序列和平均沉降速率 。
与传统大地测量 ( G P s和精密水准) 的离散点测量 相比, 其测 量 结 果 具 有 连 续 的空 间 覆 盖 优 势 , 有 效 地补充了传统大地测量手段的不足。
杨国创 , 胡 争 , 刘全海
( 广东省地质测绘 院, 广 州 花都 5 1 0 8 0 0 ; 。 常州市测绘 院,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2 ) 摘 要 I n S A R( I n t e r f e r o me t r i c S y n t h e t i c Ap e r t u r e R a d a r , I n s AR ) 技 术是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发展 起来的一种雷达
资料对 S B A S时序 结果进行 验证 , 对 比结果发现 两者较 差最大为 4 6 I T l n 2 , 最小为 2 1 1 T l r n , 表明 s B AS技 术进 行地 面
沉 降监 测 的 可 靠性 和有 效性 。 关 键 词 I n S A R S B A S 水 准 地 面 沉 降 中图 分 类 号 : P 2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4 0 9 7 ( 2 0 1 4 ) 0 2 —0 0 0 9 —0 4
1 引
言
有效 的 干 涉 相 位 , 从 而 无 法 提取 地 表 形 变。 s B AS技 术 选 用 空 间 基 线 较 小 的 差 分 干 涉 对 进 行 干涉 , 可有 效 缓解 或 者消 除 空 间失相 干 的影 响 ,
基于SBAS-InSAR_技术的羊角山小尺度区域地面形变监测研究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第800期第6期2023年3月基于SBAS-InSAR 技术的羊角山小尺度区域地面形变监测研究杨泽鹏文泰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0)摘要:【目的目的】获取桂林市兴安县羊角山区域的地面形变监测结果,探究人类活动对地面形变的影响。
【方法方法】采用2017年3月17日—2021年12月9日覆盖羊角山地区的90景升轨Sentinel-1A 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SBAS-InSAR 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分析,SBAS-InSAR 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弱时空失相干扰和大气效应引起的误差,提高地面形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结果】在长时间序列的小尺度地表开发形变监测上使用SBAS-InSAR 方法仍能得到较高精度的结果,研究区域地表平均形变速率处于-18mm/a~10mm/a ,在研究区的西南方向累积形变量最大,达到了-60mm 。
【结论结论】该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度和开发强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结果,且随着对该区域的持续开发,整体形变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SBAS-InSAR ;地面形变;形变分析中图分类号:P237;TU1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06-0113-04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06.022Analysis of Grou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Yangjiaoshan Mining Area Based on SBAS-InSAR TechnologyYANG Zepeng WEN Taixiang(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0,China )Abstract:[Purposes ]To obtai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ground deformation in Yangjiao Mountain,Xing′an County,Guilin City,and show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round deformation.[Methods ]In this paper,90satellite images of Satinel-1A,which covered the Yangjiao Mountain area from March 17,2017to December 9,2021,are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ground deforma⁃tion in the area based on the SBAS-InSAR method,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rrors caused by spatiotemporal incoherence and atmospheric effects,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grou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results.[Findings ]The SBAS-InSAR method can still obtain high precision results on thesmall-scale surface developmen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ong time series.The average surface defor⁃mation rate in the study area is between -18mm/a and 10mm/a,and the maximum cumulative de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study area is -60mm.[Conclusions ]The region shows different deformationresults du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time length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the overall deformation variable continues to increase.Keywords:SBAS-InSAR;ground deformation;deformation analysis收稿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20302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桂林市SDG 综合应用示范”项目(XDA19090130)。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刘灏;刘洋;曾帅;房浩;刘艳明;王德都【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47)3【摘要】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总页数】7页(P377-383)【作者】刘灏;刘洋;曾帅;房浩;刘艳明;王德都【作者单位】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相关文献】1.基于SBAS-InSAR和偏移追踪技术的露天煤矿地面形变监测2.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羊角山小尺度区域地面形变监测研究3.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高寒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与时空分析4.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温泉县滑坡形变监测分析5.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安徽亳州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B AS方 法 监 测 城 市地 表 形 变初 步研 究
余 勇 卞正 富 刘振 国 雷少 刚
( 中国矿 业 大 学 环 境 与测 绘 学 院 , 徐 州 2 2 1 0 0 8)
摘 要 常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D I n S A R ) 技术因受时间和空间失相干的影响, 限制了其运用。永久散射体( P S )
p o r a l a n d s p a t i a l d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 t h e p e r ma n e n t s c a t t e r e r s( P S )m e t h o d c o u l d d e a l w i t h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d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d p h a s e d e l a y ,i t m u s t b e b a s e d o n a D a r g e n u m b e r o f S A R i m a g e s( g e n e r a l l y m o r e t h a n 2 5 ) . H o w e v e r , t h e s m a l l b a s e l i n e s u b s e t s( S B A S )m e t h o d h a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8 o f S A R d a t a a c q u i r e d
T a i y u a n c i t y i s o b t a i n e d w i t h t h e S B AS me t h o d,a n d t h e ma x i mu m d e f o r ma t i o n r a t e s o f t h r e e s i t e s : Wa n b o l i n,W u —
据, 采用 S B A S方法获取太 原 地 区的 地表 形 变场 。发 现万柏 林 、 吴 家 堡 和小 店 的最 大形 变 速率 分别 为 一2 7 . 1 1 、
一
5 5 . 9 2 和一 6 7 . 6 1 m m / a , 所得的形变速率 图和形 变序列图与前人 结果基本 一致 , 从而验证 了 S B A S方法监 测城市
DEFoRM ATI oN W I TH SBAS
Yu Yo n g, Bi a n Z he n g f u, L i u Zh e ng u o a nd L e i Sh a o g a n g
( S c h o o l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S p a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c s o f C U MT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Abs t r a c t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0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1 S A R i n t e e l r 0 m e t r y( D I n S A R)i s l i mi t e d b e c a u s e o f t e m .
j i a b a o a n d X i a o d i a n a r e一2 7 . 1 1 mm / a ,一 5 5 . 9 2 m m / a a n d 一6 7 . 6 1 m m /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d e f o r ma —
方法虽然可有效 解决失相干和大气延迟等 问题 , 但其要求 S A R影像数 目较 多。而小基线 集 ( S B A S ) 方 法对 S A R影 像 数 目不敏感 , 因此 , 以太原地区为研究 区, 收集 了 2 0 0 8年 1 月—2 0 l 0年 8月期间的 8幅 E N V I S A T卫 星的 S A R数
地表形 变的可行性 。
关 键 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方法; 小基线集方法; E N V I S A T ; 地表形变
中图分 类号 : P 3 1 5 . 7 2: P 2 2 7
文献标 识码 : A
PRELI MI NARY S TUDY oN M oNI ToRI NG URBAN S URF ACE
第3 3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大 地 测 量 与 地 球 动 力 学
J OURNAL O F GE ODE S Y AND G EOD YNAMI C S
Vo 1 . 3 3 No .1 Fe b., 2 01 3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5 9 4 2 ( 2 0 1 3 ) 0 1 — 0 1 3 3 —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