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 动能变化图线 势能变化图线 微解题

合集下载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械能守恒.
特别提示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 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要根 据不同情景恰当地选取判断方法. 2.如果除物体的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做功之外,
还有其他力做功,且其他力所做的总功为零,此种
情况下不能说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只能说其机械能 不变.
热点三
机械能守恒的应用
图3
思维导图
解析
1 2
设小物体的质量为m,经A处时的速度为v,由
1 2
2
A到D经历的时间为t,有
mv 0
2
mv 2 mgR
2

2R
1 2
gt

x=vt

由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得x=1 m
方法归纳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 (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 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清各力的做功情况,判断是否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 减小 ;重力做负功时, 重力势能 增加 ;重力做多少正(负)功,重力势能
就 减小(增加) 多少,即WG=-Δ Ep.
二、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2.大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形变量 及劲度系数 有关, 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 越大 ,弹簧的弹性 势能 越大 .
和为零,机械能守恒.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
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
化,则物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问 题机械能一般不守恒,除非题中有特别说明或暗示.
变式练习1 如图2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

高二物理平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平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平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此时小球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小球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之比分别为()A.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tanθB.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C.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2tanθD.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答案】AC【解析】小球撞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则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故A正确,B错误.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故C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2.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A.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变大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答案】 C,抛出点离桶的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则平抛【解析】试题分析: 设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运动的时间,水平位移,由上式分析可知,提高抛出点高度h,增大初速度v0.将会增大,不可以把小球抛进小桶中,故A、B错误;速度不变,减小h,水平位移将减小,可以把小球抛进小桶中,故C正确;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水平位移将增大,不可以把小球抛进小桶中,故D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时,小球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只小球,当初速度为v。

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只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小球的飞行时间为t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小球的飞行时间t随v变化的函数关系【答案】C【解析】据题意,设斜面倾角为,小球做平抛运动,运动过程中水平位移为:,竖直位移为:,由于斜面倾角不变,则有:,整理得:,当增加速度,时间与平抛速度成正比;小球落地后,由于高度不变,则小球的平抛运动时间不变;故选项C正确。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
热点二 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
(1)受哪些力? (2)每个力是否做功? (3)在哪段位移哪段过程中做功? (4)做正功还是负功?
(5)做多少功? 求出代数和. 3.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及Ek2. 4.列方程W总=Ek2-Ek1,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潜在的条
解得vB=2 m/s

(3)物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h 1 gt 2

2
下落时间t=1 s
水平距离s=vBt=2 m

答案 (1)2.3 J (2)2 m/s (3)2 m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
【评价标准】 本题共20分.其中①②④⑤⑦⑧⑨式 各2分,③⑥式各3分. 【名师导析】 本题以弹簧为载体,结合图像来综合考查动能、动 能定理的内容,这种综合度大,但试题并不是太复 杂、难度并不是太大的情况近来在高考试卷中常 有出现.这类题的综合信息强,要求学生的能力也 相对较高,使高考命题与新课标的要求靠得更紧密 一些,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
F1lmg1 l12m1v2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
mgl2
1 2
mv22
1 2
mv12
mgh
1 2
mv32
1 2
mv22
解得:v3 8 2m/s 解法二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l1-μmg(l1+l2)+mgh=
1 mv2 0 2
代入数据:v 8m/s
答案 v 8m/s
时动能和动能定理
题型3 用动能定理解决弹簧类问题 【例3】 如图5甲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
名师点拨 动能具有相对性,其数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 取地面为参考系.

物理运动图像题求解方法讨论

物理运动图像题求解方法讨论

®I教师手记物理运动图像题求解方法讨论◎吴京在高考物理中,与运动相关的图像题是必考点。

这些图 像题本身,既是对物理过程的直观化描述,又是反映物理动 态变化的逻辑关系,成为研究物理问题重要的参考工具。

本 文结合运动图像题,就其特点、性质、解题方法进行梳理,为提升学生物理解题能力奠定基础。

一、 植理主要运动图像形式,把握解题要点万物皆处于运动中,对运动图像题的求解,需要梳理 高中阶段主要的运动形式。

常见形式有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 减速直线运动,前者的速度越来越大,后者的速度越来越 小,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定的。

还有抛体运动形式:如平抛运 动,初速度不为零,受水平方向外力作用下,整个运动过程 尽受重力作用;斜抛运动中,初速度不为零,速度方向与水 平方向呈一定夹角,且只受重力作用;竖直向上、或向下抛 体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仅受重 力作用。

另外,初速为零,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过程仅受重 力作用。

圆周运动,其轨迹为圆.受合外力恒定,但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简谐运动,整r个运动过程仅受回复力作用,回复力与位移j有关,力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以某选择题e为例,-质点做直线运动.速率与位移关系0为沿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0B。

如图所示。

针对该质点的运 动说法正确的是?A为匀加速直线运动;B为阍像斜率为质 点加速度;C为四边形AA’B’B的面积表示运动时间;D为四 边形BB’C'C面积为质点时间。

分析该图像,先要观察坐标 轴的物理意义,斜率代表什么,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为何 意?从题设中,该射线表示为丨与x图像.纵轴表示速度的倒数,横轴表示位移X,根据射线斜率,说明丨与x成正比,即斜率为;可知斜率为恒量,速度值v增大,但x却减少,一定不是匀加速运动。

对于围合面积的分析。

从所得面积计 算中可知为从点C到点C•的时间。

二、 分析运动图像的性质,厘清解题思路从运动图像分类来看,主要由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 间两类c前者在高考中,除了考查运动知识外,还会结合做 功、受力等条件,探析整个运动过程某些物理量的变化。

5.2动能定理(解析版)

5.2动能定理(解析版)

5.2动能定理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2m v 2.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5.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 v 22-12m v 12. 二、动能定理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W =ΔE k =E k2-E k1=12m v 22-12m v 12. 3.物理意义: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如图1所示,物块沿粗糙斜面下滑至水平面;小球由内壁粗糙的圆弧轨道底端运动至顶端(轨道半径为R ).图1对物块有W G +W f1+W f2=12m v 2-12m v 02 对小球有-2mgR +W f =12m v 2-12m v 02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基本应用1.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2.解题流程3.动能定理的优越性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题时,涉及到的有关物理量比较多,对运动过程的细节也要仔细研究,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考虑外力做功和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并且可以把不同的运动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来处理.一般情况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能够解决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并且更为简捷.4.注意事项(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3)动能是标量,动能定理是标量式,解题时不能分解动能.例题1.(多选)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2021届高三物理三轮复习重难点培优:平抛运动

2021届高三物理三轮复习重难点培优:平抛运动

2021届高三三轮物理重难点培优:平抛运动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概括为两条:第一条,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球水平飞出,同时球被松开,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2.如图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的关系应满足()A. B. C. D.3.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的速度为,落地时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下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A. B.C. D.4.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水平位移一定越大B.抛出速度越大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C.抛出位置越高的物体,其飞行时间一定越长D.抛出位置越高的物体,飞得一定越远5.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A.B.C.D.6.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其直径边在水平面上,为圆心,点在轨道最左端。

在点正上方处将小球以速度水平抛出,小球经时间恰过点且速度方向与半圆轨道相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调整点的水平位置,以速度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时间该小球恰好垂直打在半圆轨道上的点,与水平面的夹角也为60°.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次抛出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两小球飞行水平位移之比为3:1C.两小球在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D.两次飞行过程中重力对两小球做的功大小之比为9:17.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某次球与墙壁上A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点,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两点高度差,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球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大小为()A. B. C. D.8.如图所示,在点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要使小球始终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则抛出的初速度大小和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平抛运动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平抛运动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 件-平抛运动
REPORTING
• 平抛运动概述 • 平抛运动的规律 • 平抛运动的实验验证 • 平抛运动的解题技巧 • 平抛运动的综合应用
目录
PART 01
平抛运动概述
REPORTING
平抛运动的定义
平抛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不受其 他外力(除重力外)的作用下,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
律,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平抛运动与实际生活结合的问题
总结词
实际生活中的平抛运动应用
详细描述
平抛运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投篮、投掷标枪、飞机投弹等。通过分析这 些实际问题的物理过程,可以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1. 安装实验装置
按照实验要求,正确安装平抛运 动实验装置,确保轨道稳定、发 射器位置合适。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束后,按照要求整理实验 器材,确保其安全存放。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01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数据采集软件实时记录小球的飞行轨迹,包括时间
、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数据。
02 03
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与操作
2. 准备实验数据采集
打开数据采集软件,设置采样频 率、采样时间等参数,确保能够 准确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
3. 进行实验
在发射器中放置小球,按下发射 按钮,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记 录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和水平 、垂直位移。
4. 重复实验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可以多 次进行实验,并对每次实验的数 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PART 03
平抛运动的实验验证
REPORTING

平抛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修改版

平抛版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修改版

测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
实验误差分析:
原理方程: 1、木板上的摩擦力是否会造成误差?有何
办法?
会,可垫高木板一端来平衡摩擦力。之后 的原理方程变为:
参考实验步骤:



1、装好实验器材。(纸带、复写纸、电源) 2、平衡摩擦力。(怎样算平衡?) 3、用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拉伸长度?) 4、测量计算小车获得的速度。(如何选点?) 5、用多根橡皮筋重复步骤3、步骤4 。 6、整理仪器。
邵阳市一中
张文品
一、课程导入----理论猜想与推证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变化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变化

什么力做功
动能的变化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合外力做功
动能变化
0
不变化
0
正功 正功
不变化
增加 增加
平抛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负功
猜想
减少
动能的变化
合外力做功
并且通过类比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我们可以 得到,合外力做了多少正功,动能就增加多少; 合外力做了多少负功,动能就减少多少。也就 是: 问题:思考特殊情况,若初速度为0的情况下, 合外力的功是否就等于物体的末动能? 推进:今后为了定量讨论功与动能相关的问题,还
二、课程推进---设计实验检验理论推导
思路点拨:(控制变量法)
而要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也就是得到功随 速度变化的图像。那么主要的问题变为: a、如何测功? b、如何测速度?
物理上最简单的情景就是一个力做功,初速度为零。 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力对物体做可测的功,然后配 上可以测量物体速度的仪器即可。而且此时的功正好 是物体的末动能,正好可以检验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抛运动
动能变化图线
势能变化图线微解题
(多选)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变为h,此时小球的动能为E k,重力势能为E p(选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

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小球动能E k、势能E p变化规律的是()
【答案】AD
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知,mg(H-h)=E k-E k0,即E k=E k0+mgH-mgh,E k-h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B选项错误。

E k=E k0+mgH-mg·2
2
1
gt,可知E k-t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选项正确。

由Ep=mgh,得Ep-h为正比例函数,所以D选项正确。

由H-h=
1
2
gt2,所以E p=mg(H-
1
2
gt2),所以E p-t图象不是直线,C选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