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能治耳鸣吗原来是这样【医学养生常识】

合集下载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吴茱萸汤治疗美尼尔氏病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吴茱萸汤治疗美尼尔氏病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吴茱萸汤治疗美尼尔氏病
马淑芹,主治医师。

李会,主治医师,五官科副主任(河北省卢龙县医院邮编(66400)。

美尼尔氏病,
处方
吴茱黄24克,人参9克,生姜30克,大枣3枚。

上药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

日服3次,为防格拒,热药冷饮为好,一般3~5剂、
治疗患者24例,治愈(用药3~4剂,临床症状消失)20例;好转(用药5剂,临床症状改善)4例。

有效率100%。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眩晕一症,多因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亏损所致,而本组24例眩晕大都反复发作达一年之久,非痰、非火,乃因平素脾胃不健,肝寒犯胃,浊阴久蕴,循经上犯所致。

浊阴之邪循肝经上犯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焦虚寒,胃阳不振,则畏寒、四肢发凉;寒凝中焦,脾被湿困,胃不受谷,则食入即吐,时吐清涎,舌质淡、苔白腻等,均为浊阴中阻之象。

故投吴茱萸汤暖肝温胃、升清降浊。

药切病机,守法再调而收全功。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

哪些中医疗法可以帮助治疗耳鸣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中医领域,有多种疗法可以帮助缓解和治疗耳鸣。

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肾精亏虚、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

因此,治疗耳鸣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耳鸣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肾精亏虚导致的耳鸣,常常会选用补肾填精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肾阴,补充肾精,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如果是肝火上扰引起的耳鸣,可能会用到龙胆草、栀子、黄芩等清热泻火的药材,以清除肝火,缓解耳鸣。

痰火郁结型的耳鸣,则会使用清热化痰的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等,来化解痰热,减轻耳鸣。

针灸疗法在治疗耳鸣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听宫、翳风、中渚、太溪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不同的病因所选取的穴位和针刺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肾虚型耳鸣,会侧重针刺肾经上的穴位;而对于肝火型耳鸣,则会更多地选择肝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

按摩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中医疗法。

我们可以用双手轻轻按摩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会、角孙等,每次按摩几分钟,每天多次。

这样能够促进耳部的气血流通,缓解耳鸣。

同时,还可以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因为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按摩它有助于补肾气,对肾精亏虚型的耳鸣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中医还有食疗的方法来辅助治疗耳鸣。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而对于肝火上扰的人,则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热降火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西瓜、梨等。

中药敷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将一些具有活血化瘀、通窍聪耳作用的中药制成敷贴,贴在耳部或相关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治疗耳鸣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的情志调理对于耳鸣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耳鸣。

浅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谈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疗来诊 。查体:患者痛苦表情 ,双 目紧 闭,抱 头倦 卧,畏寒喜
暖 , 四 肢 不 温 , 呕 吐 清 涎 , 舌 质 淡 , 苔 白腻 ,脉 沉 细 。B P :
1 3 5 / 8 0 mm Hg ,头颅 C T 、颈部拍片无异常。辨证 为肝寒犯 胃, 浊 阴上饶 。治 以暖肝温 胃,升清 降浊 。给予吴茱萸汤,处方吴 茱萸 1 8 g ,人参 8 g ,生姜 1 5 g ,大枣 6 g ,水煎 3 0 0 m L,6 h内
治疗后方缓解 ,多方治疗效不显著 。患者五天前受凉致两侧头
痛 ,诱 发 头 晕 目眩 ,旋 转 不 定 ,如 坐 车 船 ,耳 鸣 如 蝉 叫 ,恶 心 , 呕 吐清 涎 ,在 人 民 医 院输 液 盐酸 培 他 啶 ,丹 参 注 射 液 ,川 I 芎 嗪 等 药 物 , 口服 西 比 灵 、正 天 丸 、安 定 等 药物 无 效 ,为 求 中医 治
状方可减轻 。查体 见:面色萎黄 ,痛苦貌,肢体 怠倦 ,手足欠
温 ,喜 按 喜 热 ,舌质 淡苔 白,脉 弦 细 而 沉 。辨 证 为 :寒 凝 肝 脉 , 胞 宫血 滞 。治 以温 经 散 寒 暖 肝 ,活 血 通 经 。处 方 :吴 茱 萸 1 8 g , 人参 ( 单 煎 )9 g ,干 姜 9 g ,丹 参 2 0 g , 川芎 1 2 g ,小 茴 香 1 2 g , 大枣 8 g 。水煎 4 0 0 r n L,1 ̄ J l / d ,分 2次服 。3剂 后 小 腹 冷 痛 诸 症 减 轻 ,又 服 3剂 腹痛 消 失 ,月 经 止 。嘱 下 次月 经 前 1 周 继续 服 用 上方 ,服 用 4剂 后 , 月 经来 潮 ,经 期 3 0 d , 经期 小腹 略感 微痛 。守方 连 服 4个 周 期 , 经 前 经 期 均 无 不 适 之 感 ,随 访 2年 ,

【一周一方】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原来可以这么广!

【一周一方】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原来可以这么广!

【一周一方】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原来可以这么广!【一周一方】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原来可以这么广!吴茱萸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伤寒论》的吴茱萸汤的适应症有三:一为阳明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二为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三为厥阴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以吴茱萸之辛苦而温,暖肝胃、散阴寒、下逆气、降浊阴;又重用生姜之辛温以温胃化饮消水、和中降逆止呕;配人参之甘温和大枣之甘平以补虚和中,共奏暖中散寒、消阴降浊之效。

宁黎丽等以镇痛、止呕作用的研究确认了吴茱萸在处方中的君药地位;正交实验的结果是:最佳组成为四药皆用。

1药理作用1.1温胃止呕张婷等证明吴茱萸汤及其醇提物能显著性地降低家鸽的呕吐频率,对抗硫酸铜对家鸽粘膜的刺激,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对抗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胃条收缩。

李冀等观察到吴茱萸汤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大鼠胃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提高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1.2温脾止泻唐映红等的研究表明:该方温脾止泻作用与抑制肠运动、解除肠运动亢进、促进肠吸收有关;还能改善脾虚症状,增加小鼠胸腺重量,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机体的耐疲劳和应激能力。

提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可能为其药理作用的机理之一。

1.3镇痛镇静扩血管杜力军等发现精制吴茱萸胶囊可明显延长偏头痛小鼠的凝血时间,提高痛阈;抑制脑内炎性刺激物的升高;明显增加大鼠脑膜血流量,提示该药对脑血管具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大剂量对小鼠探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4回阳固脱黄如栋等用水煎醇沉法制备的吴茱萸汤注射液为α、β受体混合兴奋剂;能改善休克、心衰,改善衰竭的肾功能;对失血失液、气随血脱、阳随阴亡的气虚阳脱型厥脱症(包括休克)确有一定的回阳固脱之功。

只需一味中药,滋补肝肾精血,轻松赶走耳鸣、耳聋、耳背

只需一味中药,滋补肝肾精血,轻松赶走耳鸣、耳聋、耳背

只需一味中药,滋补肝肾精血,轻松赶走耳鸣、耳聋、耳背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

今天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聊一聊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的问题。

我以前写过许多文章说耳鸣的。

也给大家介绍了不少方法,有外用的,有内服的。

但是,还是有许多粉丝留言说太复杂了,不好记。

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个一看就明白的,一用就有效的方法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单味药的调理方法,这味中药就是——山茱萸。

准备号山茱萸15g,糯米50g,适量的红糖,放入砂锅中,加450ml的水,用小火煮到沸腾,等到表面起一层粥油,就可以了,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很多患者服用过后,效果都是不错的。

耳鸣的问题,这可能是我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了。

什么是山茱萸呢?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分布于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

秋末冬初的时候果皮微微变红,采收过时,探后用文火烘,或者放在沸水中烫一下,去掉果核,晒干即可用,一般山茱萸都是生用的。

我们理解一味中药的药性,各位读者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去理解。

理解好了,药也就会用得很好。

总地来说,山茱萸味酸、涩,微温,入肝经、肾经,补精血、固肾精。

说到补肾的中药,很多人都会想到补肾阴,还是补肾阳呢?中药里补肾阴,或补肾阳,不是绝对的,要看怎么去配伍,比如杜仲,杜仲是滋补肝肾精血的,按道理它是补肾阴的,但是,它补肾阴后,人体的阳性功能也增强了,所以也有人认为杜仲是补肾阳的。

同样的道理,山茱萸,是一个既能够补肾阴,又能够补肾阳的中药,用了过后,还能固摄收敛,不让补进来的肾精外泄掉。

这和耳鸣有什么关系呢?耳鸣、耳背、耳聋,其实是一条绳上的三只蚂蚱。

耳鸣,常常会发展为耳聋;耳聋的人,也常常伴随耳鸣;有这些耳聋耳鸣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耳背,引发这一系列症状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肾精亏虚,肾又开窍于耳。

肾精如果不能濡养于耳,所以就会出现耳鸣耳聋。

吴茱萸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吴茱萸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吴茱萸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吴茱萸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吴茱萸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小麦各9克甘草人参桂心各3克大枣20枚生姜24克
陈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黄芪40克,川芎40克,炙甘草60克,吴茱萸(汤泡)20克。

【功能主治】益气固胎。

主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8克,温酒调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吴茱萸汤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生活常识分享。

吴茱萸汤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汤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汤的功能主治吴茱萸汤简介吴茱萸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古代医家张仲景所创,属于方剂中的八正祛邪方之一。

该方剂组方简单,用药独特,具有明确的功效与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吴茱萸汤的组成和用药吴茱萸汤的组成主要包括吴茱萸、附子(炮制)、生姜、大枣。

其用药特点如下:1.吴茱萸:是本方剂的主药,具有温暖脾胃、祛寒湿的功效。

2.附子(炮制):是本方剂的辅药,能温阳消寒、散寒止痛。

3.生姜:是本方剂的佐药,具有温中止呕、化湿健脾的作用。

4.大枣:是本方剂的使药,有调和其他药物的功效。

以上药物配伍合理,相互协同作用,共同发挥吴茱萸汤的功效。

吴茱萸汤的功能主治吴茱萸汤作为一种具有明确功效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阳虚寒湿内停引起的病症,其功能主治如下:1.温中散寒:吴茱萸具有温暖脾胃、祛寒湿的作用,可以温中散寒,主治寒湿中阻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等症状。

2.脾胃健运:吴茱萸汤可以温暖脾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主治脾胃阳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3.祛湿化痰:有效消除湿邪,促进湿气排除,主治脾胃寒湿引起的痰湿停滞、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4.止痛散结:吴茱萸汤可以温阳消寒,散结止痛,主治阳寒引起的胸腹疼痛、痛经等症状。

5.补气固表:吴茱萸汤具有温阳固表的功效,可以增强抵抗力,主治气虚阳虚引起的乏力、畏寒等症状。

综上所述,吴茱萸汤作为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具有温中散寒、脾胃健运、祛湿化痰、止痛散结、补气固表等功效,适用于脾胃阳虚寒湿内停等病症的治疗。

使用吴茱萸汤的注意事项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使用吴茱萸汤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2.用药剂量要准确:使用吴茱萸汤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药物,并注意剂量的准确控制。

3.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对吴茱萸、附子、生姜、大枣等药物成分过敏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吴茱萸汤。

4.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由于吴茱萸汤含有一些药物成分,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耳鸣18例
华刚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3(21)9
【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燥湿、升清降浊、透窍类中药配伍治疗耳鸣的疗效。


法 :采用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党参、生姜、大枣、白术、苍术、白芷、细辛等 )加减辨证治疗耳鸣 18例。

结果 :总有效率 94 4 4%。

提示 :本方对本病有健脾燥湿、升清降浊。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耳鸣;吴茱萸汤;中医药疗法;健脾燥湿;升清降浊
【作者】华刚
【作者单位】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144.5
【相关文献】
1.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J], 范嘉伟;汪悦东;莫宗权
2.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0例 [J], 倪红;黄邦荣;王兰英;史东静;马鸿斌;曹红霞;王煜;欧秀梅;张小元;王秀丽;冯晓莉;
3.吴茱萸汤合四逆汤加味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30例 [J], 倪红;王秀丽;冯晓莉;黄邦荣;王兰英;史东静;马鸿斌;曹红霞;王煜;欧秀梅;张小元
4.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血管痉挛性头痛 [J], 夏睿明
5.加味吴茱萸汤和西药应用在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韩丽;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汤能治耳鸣吗原来是这样
文章导读
吴茱萸汤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药,具有很好的温补效果的,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近来,网上流传吴茱萸汤能治耳鸣,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大多数人对此却并不是很了解。

其实吴茱萸是不能治耳鸣的,但是它对于神经性头痛却是有改善效果的。

一、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虚寒胃痛。

嗳酸、干呕吐涎、手足冷而苔白脉迟(如慢性胃炎、或溃疡痛),常配干姜祛寒,党参益胃阳,方如吴茱萸汤。

如虚寒更甚,干呕不止者,须用吴萸(炮炒)和炮姜等分研末冲服或水煎温服。

2、用于治疗胁痛以及肝胃不和。

如偏于热,有右胁疼痛、呕吐吞酸、口苦舌红、脉弦数,甚或食后即痛(以上情况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溃疡周围炎、胃炎等),可用吴萸配苦寒药,如川连(即左金丸),再随证加减。

此外,吴萸又常用以配橘核治疝痛,佐补骨脂等治脾肾虚寒所致的“五更泻”,佐四物汤等治虚寒经痛(月经不调,并有小腹冷痛)。

又吴茱萸汤配当归、肉桂可治虚寒头痛。

外用以吴萸妙盐热敷腹部可治腹部气胀;以吴萸末醋调敷足心治小儿口舌生疮而致的口角流涎,都有一定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