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应力测量方法
第七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113)

空芯包体地应力计结构
空芯包体应变计的主体是一个用环氧树脂制成的壁厚3mm的空芯圆筒,其 外径为36mm,内径为30mm。
在其中间部位,即直径35mm处沿同一圆周等间距(120o)嵌埋着三组电 阻应变花。每组应变花由四支应变片组成,相互间隔45o。制作时,该空芯圆 筒是分两步浇注出来的。
第一步,浇注直径为35mm的空芯圆筒,在规定位置贴好电阻应变花后, 再浇注外面一层,使其外径达到36mm。在应力计的顶部有一个补偿应变片, 以消除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应力分量与方向的计算
7.2 应力解除法
设地下某一点的应力为,主应力大小为,与大地坐标系XYZ关系用9个
方向余弦或9个夹角值可以完全确定。但在实测中,钻孔与岩层、与大地
坐标总会呈某一角度(仰角或俯角)。设xyz为钻孔坐标系,在该坐标系
下的地应力是实测地应力。由此,只要有了两套坐标系的相对关系和实测
两测点的间距缓缓地恢复到d0,观测扁千斤顶对岩壁施加的压力pc。
5、在巷道顶部再进行一次测量。 6、由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天然应力值。
7.2 应力解除法
一、基本原理
在钻孔中安装变形或应变测量元件,通过量测套芯应力解除前后,孔壁 表面应变变化值来确定原始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所谓套心应力解除是用一个较测量孔径更大的岩芯钻,对测量孔进行同 心套钻,把安装有传感器元件的孔段岩体与周围岩体隔离开来,以解除其天 然受力状态。
三河尖煤矿-980南翼回风巷1#测点局部柱状图
柱状
厚度(m)
埋深(m)
岩性描述
2号测点
11.5 8.6
泥岩,局部含砂高,偶为细
33
砂泥岩
砂岩,致密性脆
张小楼井地应力测点局部柱状图
地应力的测量方法

地应力的测量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地应力的测量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事儿呢!
你想想看,地应力就像是大地的“脾气”,咱得搞清楚它是怎么个情况,才能更好地和大地打交道呀!那怎么测量这大地的“脾气”呢?
有一种方法叫水压致裂法,就好像给大地来个“温柔的挑战”。
通过向钻孔里注水,然后观察岩石的反应,就像试探一个人对不同事情的反应一样,是不是挺有意思?这种方法能比较直接地得到一些关键信息呢。
还有一种叫应力解除法,这就像是给大地“松松绑”。
先把岩石周围的束缚慢慢解除,然后看它会有什么变化,从而了解它原来承受着多大的应力。
就好像你一直背着很重的包,突然把包放下,那一下子的轻松感,就是我们要去捕捉的。
声发射法也不错哦!就像是听大地“说话”。
岩石在受力的时候会发出一些微小的声音,我们就通过这些声音来推断地应力的情况。
这就好比你能从一个人的语气中听出他的心情一样。
那这些方法难不难呢?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啦!只要咱认真去学,去实践,肯定能掌握的。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摇摇晃晃,但多练几次不就会了嘛!
测量地应力可不能马虎,这关系到很多工程的安全呢!要是没搞清楚
地应力,那盖房子、修隧道啥的,说不定就会出问题哦,那可不得了!所以啊,我们得重视起来,把这些方法学好、用好。
大家想想,要是我们能准确地知道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不是能让我们的工程建设更顺利、更安全吗?那多有成就感呀!所以说,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呢!总之,地应力的测量方法是我们了解大地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个神秘的领域搞清楚吧!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地应力测量方法

为消除端部效应,试件两端浇铸由环氧树脂或其他复合 材料制成的端帽。
测试步骤
2、声发射测试
将试件放在单轴压缩试验机上加压,并同时监测加压过程 中从试件中产生的声发射现象。
4.2.3 水压致裂法
(2)加液压将孔壁
压裂与重开
PbPb
①P0-孔隙水压力或 地下水压力
②Pb-初始压裂压力 ③Ps-稳定开裂压力 ④Ps0-关闭压力 ⑤Pb0-重张压力
Pb0 Pb0
Ps
Ps
Ps0
Ps
Ps0
Ps
P0
P0
P0
图 压裂过程泵压变化及特征压力
4.2.3 水压致裂法
各特征压力的物理意义 ①P0-岩体内孔隙水压力或地下水压力 ②Pb-注入钻孔内液压将孔壁压裂的初始压裂压力 ③Ps-液体进入岩体内连续的将岩体劈裂的液压,称为稳定开
4.2.3 水压致裂法
P
3水压致裂应ຫໍສະໝຸດ 测量原理如果采用图所示的水压致裂 系统将钻孔某段封隔起来, 并向该段钻孔注入高压水, 当水压超过 3 2 和1岩石抗
拉强度T之和后,在 = 0º处,
也即所在方位将发生孔壁开 裂。设钻孔壁发生初始开裂
时的水压为 ,则有Pi
Pi 3 2 1 T
4.2.3 水压致裂法
水压致裂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测量深部应力,已见报道的最大 测深为5000m,这是其它方法所不能做到的。因此这种方法可用 来测量深部地壳的构造应力场。同时,对于某些工程,如露天边 坡工程,由于没有现成的地下井巷、隧道、峒室等可用来接近应 力测量点,或者在地下工程的前期阶段,需要估计该工程区域的 地应力场,也只有使用水压致裂法才是最经济实用的。
地应力测试方法

地应力主要测试方法总结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26种地应力测试,并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做了简要介绍。
这26种方法按照数据源途径可以分为5大类,分别为基于岩芯的方法、基于钻孔的方法、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学方法以及基于地下空间的方法。
最后文章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对比。
蓄存在岩体内部未受到扰动的应力称之为地应力,地应力可以分为两类,原地应力和诱发应力,而原地应力主要来自五个方面:岩体自重、地质构造活动、万有引力、封闭应力和外部荷载。
地应力具有多来源性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壳岩体地应力分布复杂多变。
从海姆假说认为“岩体中赋存的应力近似为静水压力状态,且等于上覆岩体自重”到金尼克假说认为“垂直应力等于上覆岩体自重,水平应力等于岩体泊松效应产生的应力”,人们对岩体应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并利用实测数据否定了以上两种假说。
社会发展的需求直接催生了大量地应力测试和估算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和能源开发。
随着人类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浅部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国内外矿山都相继进入深部资源开发状态,而深部开采中遇到的“三高”问题(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水压) 将成为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准确确定深部开发空间区域的原地应力状态是解决以上难题的必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进行地应力测试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从地应力概念提出至今,各国科学家提出了数十种地应力测试方法,将其按照数据来源进行归类,大概可以分为五大类:基于岩芯的方法、基于钻孔的方法、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 或地震学方法)、基于地下空间的方法。
下面将对各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发展的脉络作一些简要介绍,表1包括了目前认可程度和使用范围较广的各种方法.表1 原地应力测试和估算方法汇总1 基于岩心的方法1.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是通过测量现场从井孔取得的定向岩芯与时间相关的应变松弛变形来反演原地应力场方向和量值的一种方法。
地应力的测量方法

地应力的测量原理目前地应力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测定岩体中的应变、变形为依据的力学法,如应力恢复法、应力解除法及水压致裂法等;第二类是以测量岩体中声发射、声波传播规律、电阻率或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为依据的地球物理方法;第三类是根据地质构造和井下岩体破坏状况提供的信息确定应力方向。
其中,应力解除法与水压致裂法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他几种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1.应力解除法测试原理和技术1.1应力解除法测试原理具有初始应力的岩体,用人为的方法卸去其应力,在岩体恢复变形的过程中测试其应变,然后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地应力的大小,得出其方向、倾角。
目前国内外地应力测量普遍采用空心包体应变计测量技术。
KX一81型空心包体应变计由A、B、C 3组共12枚应变片嵌埋在1个壁厚约3 mm的空心环氧树脂圆筒中间,圆筒外表面与钻孔壁用专用环氧树脂胶黏结在一起,其是在澳大利亚CSIRO空心包体应变计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是套钻孔应力解除法的一种,只需1个孔就能测量出某点的三维原岩应力,具有使用方便、安装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1.2完全温度补偿技术KX一81型空心包体应变计与其他许多应变测量仪器一样,均采用应变计作为敏感元件,并根据惠斯顿电桥的原理13J,将应变的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经放大后记录下来。
电阻应变计对温度变化是很敏感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应变计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虚假的附加应变值。
因此在现场测试中必须采取温度补偿措施。
惠斯顿电桥原理:平衡时,检流计所在支路电流为零,则有,(1)流过R1和R3的电流相同(记作I1),流过R2和R4的电流相同(记作I2)。
(2)B,D两点电位相等,即UB=UD。
因而有I1R1=I2R2;个阻值已知,便可求得第四个电阻。
测量时,选择适当的电阻作为R1和R2,用一个可变电阻作为R3,令被测电阻充当R4,调节R3使电桥平衡,而且可利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来测零,故用电桥测电阻比用欧姆表精确。
地应力的直接测量法

地应力的直接测量法
地应力的直接测量法包括下面几种方法:
1. 地应力测量仪器:使用地应力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地下的应力。
这些仪器通常是通过在地下钻孔中放置应变计或应力计来测量地应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地应力数据,但需要进行钻孔操作,费用较高。
2. 爆炸法:通过在地下设置炸药并引爆,测量地表上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和振动特征来推断地下的应力。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进行炸药操作,安全风险较高。
3. 岩石力学试验:通过进行岩石力学试验,测量岩石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等参数,从而间接推断地应力。
这种方法需要采集岩石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适用于岩石层较浅的地区。
4. 岩石应变测量:通过在地下岩石体内放置应变计,测量岩石的应变变化来推断地应力。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钻孔操作,并需要考虑岩石体的应变计的选择和安装位置。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
地应力测量方法

地应力测量方法1.水压至裂法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是通过在钻孔中封隔一小段钻孔,然后向封隔段注入高压流体,从而确定原位地应力的一种方法。
水压致裂法的2种方法试验设备相同,都有封隔器、印模器,使用高压泵泵入高压液体使围岩产生新裂隙或使原生裂隙重张。
常规水压致裂法(HF法)HF法是从射井方法移植而来,假定钻孔轴向为1个主应力方向,岩石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线弹性,采用抗拉破坏准则,在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出现对称裂缝,其仅能测得垂直于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
在构造作用弱和地形平坦区,垂直孔所测结果可代表2个水平主应力,垂直应力约等于上覆岩体自重,裂缝方位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
HF法测试周期短,不需要岩石力学参数参与计算,适合工程初勘阶段,不需试验洞,可进行大深度测量,是目前惟一一种可直接进行深部地应力测定的方法。
通过对HF法的改进,德国大陆科学深钻计划(KTB)在主孔6 000 m和9 000 m处已成功获得了地应力资料。
HF法是一种平面应力测量方法,为获得三维应力,YMizutaI和M KuriyagawaE提出3孔交汇地应力测量,我国长江科学院和地壳所也进行了大量的测试。
但研究表明,当钻孔轴向偏离主应力方向,其结果就有疑问,要精确获得三维地应力较困难。
为此,文献[7]基于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对3孔交汇HF法测试理论进行了完善,其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计算精度,但还有待足够的测量数据来验证。
原生裂隙水压致裂法(HTPF法)HTPF法是HF法的发展,其要求在含有原生节理和裂隙的钻孔段进行裂隙重张试验以确定原位应力。
HTPF法假定裂隙面是平的,且面上应力一致。
对于深孔三维地应力直接测量,HTPF 法可进行大尺度的地壳地应力测试,很有发展前途。
HTPF法同HF法相比,假设少,不需考虑岩石破坏准则和孔隙水压力,在单孔中便可获得三维地应力。
但用HTPF法测试费时,且裂隙产状和位置的确定误差都可降低计算精度。
2.套钻孔应力解除法套钻孔应力解除法根据解除方式和传感器的安装部位分为探孔应力解除法、孔底应变解除法和孔壁切割解除法。
06地应力测量及计算

06地应力测量及计算地应力是指地壳内部的应力状态。
测量和计算地应力是地下工程设计、开采矿山和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介绍地应力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地应力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地应力测量仪、孔隙压力测量仪和地关锚力计。
地应力测量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地应力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埋设一根压力计,测量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常用的地应力测量仪有压力孔测量仪、普鲁茨钻杆测量仪和磁性差压计。
压力孔测量仪是一种通过安装于孔底的支撑杆和压力计来测量地应力的方法。
普鲁茨钻杆测量仪是一种通过在孔内装置一个强弹簧的测量仪器,通过测量弹簧的变形来推断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磁性差压计是一种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应力的方法。
另一种常用的地应力测量方法是孔隙压力测量仪。
它是一种通过在井孔内测量孔隙压力变化来推断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
这种测量方法一般适用于石油地质勘探和地震地质研究。
它通过在井孔内安装一根测井电缆和压力传感器来测量孔隙压力变化,然后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来计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地关锚力计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锚杆的受力情况来推断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锚杆上安装应变测量装置和载荷传感器来测量地区承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地关锚力计主要用于矿山、隧道和岩土工程领域。
地应力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经验计算法和数值计算法。
经验计算法是根据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来计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Kirsch公式、帕斯卡公式和修正Bjerrum公式。
这些公式基于土岩力学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推导出来,可以快速计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数值计算法是通过建立地应力的数值模型来计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边界元法。
这些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通过建立地下的有限元网格或差分网格来模拟地下结构和地应力,从而计算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综上所述,地应力的测量和计算是地下工程设计、开采矿山和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应力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地应力测量仪、孔隙压力测量仪和地关锚力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 声发射法
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快速释 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Kaiser效应:1950年,德国人凯泽(J.Kaiser)发现多晶金属的应 力从其历史最高水平释放后,再重新加载,当应力未达到先前最 大应力值时,很少有声发射产生,而当应力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 水平后,则大量产生声发射,这一现象叫做Kaiser效应。 Kaiser点:为测量岩石应力提供了一个途径,即如果从原岩中取 回定向的岩石试件,通过对加工的不同方向的岩石试件进行加载 声发射试验,测定凯泽点,即可找出每个试件以前所受的最大应 力,并进而求出取样点的原始(历史)三维应力状态。
2
2 ( 1 2 ) cos 2
r
0
式中, 和 r 分别为钻孔周边的切向应力和径向应力; 为周边一点与 1 轴的夹角。 当 =0º 时, 取得极小值,此时 3 2 1
Hale Waihona Puke 4.2.3 水压致裂法如果采用图所示的水压致裂 系统将钻孔某段封隔起来, 并向该段钻孔注入高压水, 当水压超过 3 2 1 和岩石 抗拉强度T之和后,在 = 0º 处,也即所在方位将发生 孔壁开裂。设钻孔壁发生初 始开裂时的水压为 Pi ,则有
4.2.3 水压致裂法
3)重新向密封段注射高压水,使裂隙 重新打开并记下裂隙重开时的压力Pr 和随后的恒定关闭压力Ps。这种卸压重新加压的过程重复2-3次,以提高测 试数据的准确性。Pr和Ps同样由压力时间曲线和流量-时间曲线确定。
4)将封隔器完全卸压,连同加压管等 全部设备从钻孔中取出。
5)测量水压致裂裂隙和钻孔试验段天 然节理、裂隙的位臵、方向和大小, 测量可以采用井下摄影机、井下电视、 井下光学望远镜或印模器。
①P0-岩体内孔隙水压力或地下水压力 ②Pb-注入钻孔内液压将孔壁压裂的初始压裂压力 ③Ps-液体进入岩体内连续的将岩体劈裂的液压,称为稳定开 裂压力 ④Ps0-关泵后压力表上保持的压力,称为关闭压力。如围岩渗 透性大,该压力将逐渐衰减 ⑤Pb0-停泵后重新开泵将裂缝压开的压力,称为开启压力
4.2.3 水压致裂法
Pi 3
2
P
3
1 T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原理
4.2.3 水压致裂法
如果继续向封隔段注入高压 水,使裂隙进一步扩展,当 裂隙深度达到3倍钻孔直径时, 此处已接近原岩应力状态, 停止加压,保持压力恒定, 将该恒定压力记为Ps,Ps应 和原岩应力相平衡σ2, 即
Ps
测试步骤
1、试件制备 从现场钻孔提取岩石试样,试样在原环境状态下的方向 必须确定。将试样加工成圆柱体试件,径高比为1:2~1:3。 为了确定测点三维应力状态,必须在该点的岩样中沿六 个不同方向制备试件。 设局部坐标系为oxyz,则三个方向取坐标轴方向,另外三 个方向取oxy、oyz、ozx平面内的轴角平分线方向,每个 方向取样15~25块。 为消除端部效应,试件两端浇铸由环氧树脂或其他复合 材料制成的端帽。
4.2.3 水压致裂法
20世纪50年代广泛应用于油田,通过在钻井中制造人工 的裂隙来提高石油的产量。 从弹性力学理论可知,当一个位于无限体中的钻孔 受到无穷远处二维应力场( 1 , 2 )的作用时,离开钻孔端 部一定距离的部位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在这些部位,钻孔 周边的应力为
1
测试步骤
由声发射监测所获得的应力-声发射事件数曲线,即可 确定每次试验的Kaiser点,并进而确定该试件轴线方向 先前受到的最大应力值。15-25个试件获得一个方向的 统计结果,六个方向的应力值即可确定取样点的历史 最大三维应力大小和方向。 声发射与弹性波传播有关,所以 高强度的脆性岩石有较明显的声 发射kaiser效应出现,而多孔隙低 强度及塑性岩体的kaiser效应不明 显,所以不能测定比较软弱疏松 岩体中的应力。
4.2.3 水压致裂法
(2)加液压将孔壁 压裂与重开 Pb Pb Pb0 Ps Ps
P0
①P0-孔隙水压力或 地下水压力 ②Pb-初始压裂压力
Ps Ps
Pb0 Ps0 Ps0 P0
③Ps-稳定开裂压力
④Ps0-关闭压力
P0
⑤Pb0-重张压力
图 压裂过程泵压变化及特征压力
4.2.3 水压致裂法
各特征压力的物理意义
测试步骤
2、声发射测试 将试件放在单轴压缩试验机上加压,并同时监测加压过程 中从试件中产生的声发射现象。
Kaiser效应一般发生在加载的初期, 因此,加载系统应选用小吨位的 应力控制系统,并保持恒定加载 速率。
声发射速率和加载速率有关,在 加载初期,人工操作很难保证加 载速率恒定,在声发射事件速率 曲线上可能出现多个峰值,难于 判定真正的Kaiser点。
水压致裂测量结果只能确定垂直于钻孔平面内的最大主应力 和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从原理上讲,它是一种二维应 力测量方法。 水压致裂法认为初始开裂发生在钻孔壁切向应力最小的部位, 亦即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方向,这是基于岩石为连续、均质和各 向同性的假设。水压致裂法较为适用于完整的脆性岩石中。 水压致裂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测量深部应力,已见报道的最大 测深为5000m,这是其它方法所不能做到的。因此这种方法可用 来测量深部地壳的构造应力场。同时,对于某些工程,如露天边 坡工程,由于没有现成的地下井巷、隧道、峒室等可用来接近应 力测量点,或者在地下工程的前期阶段,需要估计该工程区域的 地应力场,也只有使用水压致裂法才是最经济实用的。
Pr 3
2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原理
1 P0
4.2.3 水压致裂法
Ps
Pr 3
2
2
1 P0
P
3
由以上两式求σ1和σ2就无须 知道岩石的抗拉强度。因此, 由水压致裂法测量原岩应力 将不涉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 质,而完全由测量和记录的 压力值来决定。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原理
4.2.3 水压致裂法
1)打钻孔到准备测量应力的部位,井将 钻孔中待加压段用封隔器密封起来,钻 孔直径与所选用的封隔器的直径相一致。 封隔器一般是充压膨胀式的,充压可用 液体,也可用气体。 2)向二个封隔器的隔离段注射高压水, 不断加大水压,直至孔壁出现开裂,获 得初始开裂压力Pi;然后继续施加水压以 扩张裂隙,当裂隙扩张至3倍直径深度时, 关闭高水压系统,保持水压恒定,此时 的应力称为关闭压力,记为Ps;最后卸压, 使裂隙闭合。在整个加压过程中,同时 记录压力-时间曲线图和流量-时间曲线图, 确定Pi,Ps值。
2
P
3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原理
4.2.3 水压致裂法
在钻孔中存在裂隙水的情况 下,如封隔段处的裂隙水压 力为P0 ,则
Pi 3
2
1 T P0
P
3
在初始裂隙产生后,将水 压卸除,使裂隙闭合,然 后再重新向封隔段加压, 使裂隙重新打开,记裂隙 重开时的压力为Pr,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