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6 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IS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实体市场IS均衡

价值分析之宏观经济学1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实体市场IS均衡前面的内容中有介绍过封闭经济体中的均衡状态——IS-LM模型,它对于解释短期的国内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实际上由于现代经济体大多都是开放的经济体,所以开放经济体的均衡状态不容回避。
本文将要介绍开放经济体中实体的均衡。
1 开放经济的实体市场需求在封闭的市场中,实体市场的需求不存在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对国内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区别,总需求Z=C+I+G。
根据GDP的定义,我们的需求应该是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因为国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Z同时也包括了国内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所以我们要减去进口额M,再加上出口额X,这样就得到了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Z:Z = C + I + G - S实际 * M + X那么进口额与出口额如何确定呢?决定进口额主要有两个因素,如果一个国家国民收入Y增加,那么需求会增加,进口也会增加;同时,如果实际汇率上升,那么货币贬值,进口将会下降;综上可得:M = M(Y,S实际)= m1*Y - m2*S实际其中,m1、m2均为正数,且m1又称为边际进口倾向,指的是进口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同样受到汇率以及国外居民收入Yf的影响:X = X(Yf,S实际)=x1*Yf + x2*S实际其中,x1、x2均为正数,且x1又称为其他国家边际进口倾向。
综上,净出口额等于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NX = X - S实际* M=x1*Yf + x2*S实际-(m1*Y - m2*S实际)*S实际NX(Yf,S实际,Y)=x1*Yf +(x2+m2*S实际)*S实际- m1*Y*S实际所以总需求:Z(r,Y,Yf,S实际)=Z(r,Y)+ NX(Yf,S实际,Y)2 实体市场均衡前面谈到了需求,接下来讨论一下供给问题。
由于供给等于均衡,即Y=Z:Y = C(Y-T)+I (r,Y)+ G + NX从下图来讨论开放与封闭条件下IS曲线的区别:总供给曲线呈现45°,在图中表现为Y曲线,在给定利率r1的条件下,封闭经济体中的需求Y=Zd;在开放的经济体中,在给定利率r1,实际汇率的时候,需求曲线为Z,由于NX曲线是负的(也就是说,净出口与总产出成反比),所以Z曲线比Zd曲线的斜率要低。
宏观课件 章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LM 曲线 LM
Y
Y1 Y2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失衡
I <S
R
Ms > Md
LM
F
I>S Ms > Md
G
I>S
J I<S
Ms < Md
H
Ms < Md
IS
Y
5.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IS-LM模型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 C = 100 + 0.8Y
❖ I = 200 – 400R 均衡条件: Y = E =C+I IS 曲线:
5.2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 Y = 1500 – 10000R
Y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R 0.1
R 0.12
IS曲线
0.08 0.1
0.06
0.08 0.06
0.04 0.04
0.02
0.02 0
Y
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I I2
I
Y = 2350 – 17500R
❖ Ms = 800 ❖ Mt = 120 + 0.4Y ❖ Ma = 240 - 3000r LM 曲线
Y = 1100 + 7500R
R = 0.05 (5%) Y = 1475
5.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IS-LM模型
两市场的相互影响:
❖货币市场: ❖产品市场:
IS 曲线 LM曲线
均衡的 (r,y)
当 L1=ky
L2= - hr 时
r k ym hh
y m hr kk
宏观经济学 cha6金融市场一般均衡分析-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6.1.3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图示
1. 斜率
假定资产市场处于初始均衡状态,如果外币汇率E上升,
将导致本币计价的外币资产EF增加,从而总财富W增加,
进而将引起居民对本国货币和本国债券需求的增加。
然而,本币供给量和债券量并未改变,于是,只能通过
本国利率变动来重新修复资产市场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必须上升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
6.1.2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涉及本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币金融资产市场的一般均衡,其 由下列方程构成:
居民总金融财富量:W=M+B+EF(6.1)
本国货币市场均衡:M=m(r, r*+ΔEe)W mr<0
<0(6.2)
本币债券市场均衡:B=b(r, r*+ΔEe)W br>fr
6.1.1 模型有关的背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布兰森(Williams H. Branson)在1975年发表 论文“在外国非贸易资产情况下组合均衡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需 求的资产选择方法,初步建立了资产组合平衡模型(portfolio balance model)。1977年,布兰森把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用来分析汇率 决定问题,发表了著名论文“汇率决定中的资产市场和相对价格”, 正式形成了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在该模型提出后,艾伦 (Allen)和凯南(Kenen)在1978年,盖伯克(Genbery)和金尔兹科沃斯 基(Kierzkowski)在1979年、伊萨德(Isard)在1980年、多恩布什和 费雪(Fischer)在1980年先后发表文章,对该模型进行充实和修正。 1980年代以后,该模型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重视,在汇率决定理论 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分析-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7.1.3 IS曲线的位移
IS曲线整体位置移动取决于收入Y和利率R以外的因素,我们主要研究政策 变量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
就政策因素而言,其导致IS曲线的位移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政府支出、非 比例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引起IS曲线平移;税率政策导致IS曲线转动。
图7-3 LM曲线: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
7.2.2 LM曲线右上倾斜的理论含义与解释
LM曲线的斜率代表均衡利率关于收入的偏导数: =
(7.8)
其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利率弹性之比。LM曲线右上倾斜,即具有正 斜率,说明货币均衡利率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用符号可简洁地表示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Y↑⇒Md↑⇒Md>Ms⇒R↑ 但是,在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 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h=∞),LM曲线表现为水平线,斜率 为0。
1. 平移 在单一或多项政策组合意义上,G↑、 T0↓、 F↑、 τ↑、 E↑⇒IS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2. 转动 t↑/↓⇒IS曲线左/右转。
图7-2 IS曲线的位移:平移与旋转
7.2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表示收入与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7.2.1 LM曲线的数学表达
学习目标
熟悉ISLM模型的基本架构和特殊形式 理解ISLM模型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7.1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其反 映了利率对均衡收入(有效需求)的影响作用。
7.1.1 IS曲线的数学表达
货币市场均衡的表达式公式(5.12),就是LM曲线的方程。该式还可改写为斜截 式:
宏观经济学 第四章 一般均衡

(1)投资边际效率指由于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
r的数值。 (2)MEI小于MEC, MEI曲线位于MEC下方。
10
资本边际效率 10 8 5 MEC MEI
投资量
100 200 300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即投资需求曲线
11
IS曲线
• • • • IS曲线的含义 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水平移动 IS曲线的转动
d
y
d
利率下降同样的幅度,投 资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 变大或乘数变大,则收入 的增加量变大。 IS2
IS1
y
19
利率的决定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供 给由政府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需要分析的主要 是货币的需求。
• • • • •
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 流动偏好陷阱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供给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12
IS曲线的经济含义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 系的曲线,利率与国民收入反向变动,IS曲线向右 下方倾斜。 IS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 何点都表示没有实现产品市场的均衡。
r IS曲线 A i<s
r1
r2
y1
y2
y
13
IS曲线的推导-代数推导
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
一般情况下,需 求不变,供给增 加,均衡利率下 降
r1
r0
r2
E
L
0 m,L
特例: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供给增加,利率不变 ,“陷阱”是政策性陷阱。
29
LM曲线
• • • • LM曲线的经济含义 LM曲线的推导 LM曲线的移动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30
LM曲线的经济含义
宏观经济学第5章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5.2.2 货币需求动机
•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 对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 有货币的需要。 有货币的需要。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持有货币的成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 首先是人们作为财产来持有货币的考虑 本是利息损失。 本是利息损失。 •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类不同的动机: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三类不同的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 第一, 第一 交易动机。
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以 L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y 表示实际收入, 以 表示实际收入,则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 可表示为: 可表示为: L1 = L1 ( y ) 或者 L1 = ky 是出于上述两种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实际 k 收入的比例关系。 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收入的比例关系。 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第三,投机动机。 第三,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 有价证券的机会而需要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有价证券的机会而需要持有的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对货币的投机动机需求取决于利率。 对货币的投机动机需求取决于利率。以 L2 表示货币 的投机动机, 为利率,则 L2 = L2 (r ) 的投机动机, 为利率,
5.2 货币市场及利率的决定 5.2.1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在IS曲线分析中,利率被认为是外生的,或者说,IS曲线不 在 曲线分析中 利率被认为是外生的,或者说, 曲线不 曲线分析中, 能解决利率的决定问题。 能解决利率的决定问题。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投资是对资金 的需求。当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均衡的利率就被决定了。 的需求。当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均衡的利率就被决定了。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 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如果收入不增加, 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如果收入不增加,即使 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 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 凯恩斯认为, 凯恩斯认为 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 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货币当 控制,这样主要需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局)控制,这样主要需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在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MEC)下面,原因:随着投资的增加,对投资品需 求增加,资本品价格C提高,根据贴现公式,在预期 收益既定条件下,贴现率即预期回报率下降,从而只 有投资的机会成本利息率下降才能使投资形成,所以, 同量投资要求的利息率水平应该更低。由于投资品价 格上升而被缩小了的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的边际 效率。
r
4
IS
re1y
3
dd
2
1
0
y
1500 2000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的一般均衡
slide 27
思考
不在IS曲线
r
上的A、B点 表示什么意
A
思?
4
E IS
3
2
B
1
0
y
1500 2000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的一般均衡
slide 28
3.用几何方法推导IS曲线
s
s =s (y)
• 定量税条件下,t为常量。
reg(tr t)1y
d
d
• 变动税条件下,T0为自发税收,常量, 税率为t.
r e g (t rT 0) 1 (1 t)y
d
d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的一般均衡
slide 33
三部门条件下,IS曲线的斜率
固定税条件下IS方程
IS的斜率
regt1y
d
d
1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 市场的一般均衡
slide 14
结论
• 当资本的内部收益率即预期回报率高于 市场利率时,投资就会增加;反之,投 资减少。当内部收益率不变,利率上升, 投资的机会成本提高,投资减少;反之 增加。
宏观经济学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曲线

宏观经济学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不变,产品市场均衡)经济含义:描述I=S 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
rIS 曲线的推导:定义推导,凯恩斯交叉图IS 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1) 斜率:r =y d b d e a --+1,其中db -1为斜率,经济意义为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取决于b ,也取决于d 。
d 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映程度,d 越大,is 曲线的斜率越小,is 曲线越平缓。
B 为边际消费倾向,b 越大,is 曲线的斜率越小,is 曲线越平缓。
(2) 变动:投资变化引起is 曲线移动;储蓄变化引起is 曲线的移动;消费变动引起is 曲线的移动;政府支出引起is 曲线的移动;税收引起is 曲线的移动;政府转移支付引起is 曲线的移动;国外需求引起is 曲线的移动。
y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一、货币市场均衡得含义与利率的决定:古典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凯恩斯经济学的利率决定观点二、货币需求的决定: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
r)(r0 L(m) rL(m)LM 曲线的含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此时我们可以得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为LM 曲线。
LM 曲线的推导:定义推导;从货币市场均衡进行推导LM 曲线的斜率:h m h ky r -=,K 一定时,h 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加工后的总货币需求曲线敏感程度越大,LM曲线的斜率k/h越小,LM曲线越平缓。
H一定时,k越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越大,LM曲线的斜率k/h越大,LM 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的变动:货币需求与LM曲线反方向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LM曲线同方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IS—LM—BP模型
一.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
4.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5.国际收支6.J曲线效应
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8.外汇9.汇率
10.套汇11.国内均衡12.国外均衡13.BP曲线
二.选择题
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以下( )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C.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 )。
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
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
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
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
3.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 )。
A.进口煤和出口钢B.进口煤和钢
C.出口煤和进口钢D.出口煤和钢
4.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 )。
A.发现相互交易是无益的
B.交易后可能继续生产他们的产品
C.发现在交易后一方获利一方受损
D.将各自专门生产成本不变时的那么多商品
5.在( )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可替代国际间的要素流动。
A.如果要素是充裕的
B.只有在比较优势说被否定时
C.只有在商品流通受到管制时‘
D.当通过贸易使各国的稀缺要素不再缺乏时
6.同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 )。
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
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
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
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
7.进出口交换比率的改善对一国是有利的,因为( )。
A.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B.可以使汇率上升
C.获得进口的成本将下跌D.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便宜而不用进口
8.估价贸易收益的最好方式是( )。
A.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全球产出的增加
B.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进口消费的比例
C.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出口产品的比例
D.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影响程度
9.一国某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 )。
A.价格上升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
B.价格下跌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
C.价格变动对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没有影响
D.价格下跌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
10.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加干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将( )。
A.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
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货币贬值
C.缩减对国内外商品的消费,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
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
11.政府控制外汇和限制外资流入的目的是( )。
A.使本国货币升值B.限制进口消除国际收支逆差
C.为发展本国较落后的行业D.以上三项都正确
12.金本位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
A.因货币体系调整所引起的通胀或萧条
B.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交换媒介
C.总是处在非均衡状态
D.价格趋于激烈波动
13.一国的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
14.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 )。
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小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D.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
15.在利率不变,充分就业和经常项目最初平衡的情况下,一开放经济的国家削减税收将导致( )。
A.经常性项目赤字B.国内储蓄的减少
C.资本项目的盈余D.以上都正确
16.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但国内储蓄不减少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与下列( )相同。
A.政府支出增加B.税收的增加
C.投资的增加D.政府对国内产品支出的减少
17.假定边际储蓄倾向MPs=0.4,边际进口倾向MPM=0.1,如果出口增加30亿元,则国内收入将增加( )。
A.75亿元B.45亿元C.15亿元D.60亿元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
18.X—M曲线斜率为负是因为( )。
A.收入增加时进口会减少B.收入增加时出口会减少
C.收入增加时出口不变而进口减少D.收入增加时出口不变而进口增加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9.包含引致投资的Is曲线斜率为负因为( )。
A.储蓄比投资增加得快B.收入变动时储蓄和投资的变动方向相同
C.储蓄比投资增加得慢D.只有减少进口,增加投资,才能增加国民收入
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20.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
C.改善外贸情况D.恶化外贸情况
E.使进口、出口都增加,但进口的增加少于出口的增加
三.简答题
1.一国的贸易赤字、政府预算赤字和私人部门赤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政府预算赤字对贸易赤字会有什么影响?
3.如果美国维持固定汇率制,中央银行如何把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上?
4.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何相互影响?
5.说明下列因素的变化是使美元升值还是贬值?
(1)日本的利率升高;(2)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3)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高;(4)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5)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
6.为什么对货币变化的预期那么重要?
7.稳定汇率的代价是什么?政府试图稳定汇率时是怎样做的?这样做会遇到哪些障碍?为什么国际合作很重要?
四.论述题
1.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行进口限额对本国经济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2.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五.计算题
1.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只照相机,B国能生产6台电视机或者30只照相机,问
(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贸易前两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
(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以l台电视机与2只照相机的比率进行交易,若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求各自的可消费量。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3.5,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后,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
2.假定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问
(1)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多少?
(2)若1英镑的市场价格为6马克,英镑持有者如何在套汇中获利。
3.某人打算以不超过7500美元的价格买辆小轿车,现在商店的报价为3500英镑,问
(1)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双方是否能成交?
(2)汇率为多少时他才能买到小车?
六.案例分析
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有三:升值之后,中国出口顺差将会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经济增长将因此下降,将对就业增长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一旦升值就会形成升值预期,导致投机资本的流入,从而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升值将导致通货收缩的恶化。
“升值利大于弊。
”央行研究局的一位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判断,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因系被过分地夸大了。
据他分析,升值对出口、就业、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明显,拿国际投机资本来说:首先中国仍然实行资本管制,国内金融市场并未对外开放,因此能够进入中国的投机资本是有限的。
政府有各种政策措施能够挫败投机资本,比如可以限制短期资本流出、对短期资本流动额外征税等;其次,适度地升值也可以釜底抽薪,缓解进一步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长期被低估,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出现价格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扭曲、资金价格扭曲,利率太低,企业家借钱眼睛都不眨,土地价格低,又多了一层扭
曲,使得大量资源到了出口部门。
关于人民币汇率应升还是应降的争论十分激烈,已形成国内外都十分关心的焦点,请总结归纳争论双方的理由(各列出不少于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