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6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B.李嘉图;C.凯恩斯;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内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2. 为什么要学习宏观经济学?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把握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发展方向。
只有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指导。
3.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长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循环波动理论:研究经济短期内部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金融与货币理论:研究货币供给、利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研究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运行。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不同国家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4. 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有哪些?宏观经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
•外部需求: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
•人口变化: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对经济有影响。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起重要作用。
5. 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的工具和手段。
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调整税收来影响经济。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就业政策:通过刺激就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扶持特定行业来促进经济发展。
6.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府决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结果制定经济政策。
•企业决策:企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来制定经营策略。
•投资决策:个人和机构根据宏观经济状况来决定投资方向。
•货币政策制定:央行根据宏观经济情况来制定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金1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比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至生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额均匀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无常以至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 发行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 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学 武汉大学 6习题及答案

第6章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IS—LM—BP模型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4.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5.国际收支6.J曲线效应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8.外汇9.汇率10.套汇11.国内均衡12.国外均衡13.BP曲线二.选择题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以下( )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C.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 )。
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3.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 )。
A.进口煤和出口钢B.进口煤和钢C.出口煤和进口钢D.出口煤和钢4.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 )。
A.发现相互交易是无益的B.交易后可能继续生产他们的产品C.发现在交易后一方获利一方受损D.将各自专门生产成本不变时的那么多商品5.在( )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可替代国际间的要素流动。
A.如果要素是充裕的B.只有在比较优势说被否定时C.只有在商品流通受到管制时‘D.当通过贸易使各国的稀缺要素不再缺乏时6.同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 )。
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7.进出口交换比率的改善对一国是有利的,因为( )。
A.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B.可以使汇率上升C.获得进口的成本将下跌D.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便宜而不用进口8.估价贸易收益的最好方式是( )。
A.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全球产出的增加B.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进口消费的比例C.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出口产品的比例D.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影响程度9.一国某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 )。
武汉大学宏观经济学期末试题

武汉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级 2009年6月30日《宏观经济学》试题(A卷)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Paper A)InstructionYou have two hours to complete this test. Full marks are 100 points.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While you are allowed to answer either in English or Chinese, it would be more graded at a reasonable degree if you choose to do it in English. Read the questions carefully before answering them. Be precise and keep tothe point.Good luck!Problem 1 (10 points)True or False? Explain your answer completely but briefly.a.(5 points) Consumption, investment,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net export are Notsources of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b.(2.5 points) It is one case of moral hazard that a patient is more likely to apply forhealth insurance than healthy men.c.(2.5piont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fficiency wages, firms who pay wages atthe equilibrium level will operate more efficiently.Problem 2 (10 points)Suppose there is a small farming economy that produces corn. In such an economy, 80 bushels (蒲式耳) are consumed, 10 go for government purchases to feed the army, 6 go into domestic investment as increases in inventories, and 11 bushels are exported. In addition, the economy imports 7 bushels of corn and taxes farmers by 12 bushels.a.What is the GDP of the economy?b.Calculate private saving, public saving and net capital outflow. Then explai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aving and investment.c.Assuming in the economy, women have worked more hours in producing corn.How would this affect GDP? Explain the paradox, “When a person marries his or her gardener (园丁), GDP goes down.” Do you think GDP is a good measure of national accounts?Problem 3 (10 points)Below are some data about Pizza and Latte (拿铁,一种咖啡).pute the GDP deflator for each year, using 2006 as the base year.b.Suppose that the base year for the CPI is 2006. If the CPI basket consists of 400pieces of pizza and 1000 cups of latte during the three years, compute the CPI for each year. What is the CPI inflation rate from 2007 to 2008?c.According to your computation,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DP deflator andCPI?Problem 4 (15 points)The Federal Reserve conducts a $20 million open-market purchase of government bonds.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is 10 percent.a.What is the money multiplier? How can this purchase affect money supply? Whatis the largest possible effect? What is the smallest possible effect? Explain why. b.Show the effects of this purchase in a diagram of money supply and moneydemand.c.Can you find role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individual depositors in the creationof money in terms of multiplier formula?d.What happen to value of money and price level? And what is the impact of thismoney expansion on real variables such as output and employment?Problem 5 (10 points)Suppose Japanese decided they no longer wanted to buy U.S. assets as before. Using a three-panel diagram used in textbook for open economy, show the following effects of the change.a.What would happen in U.S. 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 In particular, what wouldhappen to U.S. Interest rates, U.S. saving, and U.S. investment?b.What would happen in the market for foreign-currency exchange? In particular,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value of the dollar and the U.S. trade balance?Problem 6 (15 points)Suppose that the economy is in a long-run equilibrium.e a diagram to illustrate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Be sure to show aggregatedemand, 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and long-run aggregate supply and explain why these curves look like this.b.Now suppose that a stock market crash causes aggregate demand to fall. Use yourdiagram to show what will happen to output and the price level in the short-run.What happen to the unemployment rate? And in the long run?c.Now suppose that a war in Middle East drives up the cost of producing oilproducts. What are the likely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such a change? Explain with the help of appropriate graphs.Problem 7 (15 points)a.Suppose the government increases its purchase expenditure by $20 billion, whichfinally raises the total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by $100 billion. If we ignore the possibility of crowding out, what woul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to be? If we allow for crowding out, would the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in this case be larger or smaller than their initial one?b.Suppose the government reduces taxes by $20 billion, there is no crowding out,and the MPC is 0.8. What is the initial effect of the tax reduction on aggregate demand? What is the total effect of this policy?c.How does the total effect of the $20 billion tax cut in part (b) compare to the totaleffect of a $20 billio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purchase in part (a)? Why?Problem 8 (15 points)Suppose king's weather (好天气) drives down the cost of producing food products. a.Show the impact of such a change in both the aggregate-demand/aggregate-supplydiagram and in the Phillips-curve diagram. What happens to inflation andunemployment in the short-run?b.Do the effects of this event imply there is no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Why or why not?c.Suppose in the following year, bad weather brings stagflation, and the centralbank pursues contractionary (紧缩性的) monetary policy to reduce inflation. Use the Phillips curve to show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effects of this policy. How might the short-run costs of the policy against inflation be reduced?武汉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8级 2009年6月30日宏观经济学(A卷)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 Paper A )说明: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为100分。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6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37
2019/12/18
假设:外国的利率 rw 是外生变量 如果: ①本国利率 r > rw,资本流 入 ;
②本国利率 r < rw,资本流 出 。
38
2019/12/18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 净资本流出 F 和本国利率 r 负相关
F = σ·( rw – r )
39
2019/12/18
短期资本账户
8
2019/12/18
(3)平衡账户 官方储备账户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错误和遗漏
9
2019/12/18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 经常账户
有形贸易(含进口和出口)
无形贸易(含各种服务)
基
单方面转移
本
(二) 资本账户
账 户
长期资本账户
短期资本账户
(三) 平衡帐户
平
官方储备账户
26
2019/12/18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 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 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 币危机。
y
43
2019/12/18
r 如果一点位于BP曲
线上方, 则国际收支 盈余 ;
如果一点位于BP曲 线下方,
则国际收支 赤字 。
44
2019/12/18
A
B y
1)斜率γ/σ γ↑→斜率↑→BP曲线逆时针转动(变陡) 解释:因为现在进口对于收入变化反应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IS—LM—BP模型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4.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5.国际收支6.J曲线效应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8.外汇9.汇率10.套汇11.国内均衡12.国外均衡13.BP曲线二.选择题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以下( )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C.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 )。
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3.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 )。
A.进口煤和出口钢B.进口煤和钢C.出口煤和进口钢D.出口煤和钢4.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 )。
A.发现相互交易是无益的B.交易后可能继续生产他们的产品C.发现在交易后一方获利一方受损D.将各自专门生产成本不变时的那么多商品5.在( )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可替代国际间的要素流动。
A.如果要素是充裕的B.只有在比较优势说被否定时C.只有在商品流通受到管制时‘D.当通过贸易使各国的稀缺要素不再缺乏时6.同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 )。
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7.进出口交换比率的改善对一国是有利的,因为( )。
A.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B.可以使汇率上升C.获得进口的成本将下跌D.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便宜而不用进口8.估价贸易收益的最好方式是( )。
A.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全球产出的增加B.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进口消费的比例C.比较国民生活水平与出口产品的比例D.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影响程度9.一国某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 )。
A.价格上升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B.价格下跌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C.价格变动对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没有影响D.价格下跌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10.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加干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将( )。
A.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货币贬值C.缩减对国内外商品的消费,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11.政府控制外汇和限制外资流入的目的是( )。
A.使本国货币升值B.限制进口消除国际收支逆差C.为发展本国较落后的行业D.以上三项都正确12.金本位制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 )。
A.因货币体系调整所引起的通胀或萧条B.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交换媒介C.总是处在非均衡状态D.价格趋于激烈波动13.一国的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14.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 )。
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小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D.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15.在利率不变,充分就业和经常项目最初平衡的情况下,一开放经济的国家削减税收将导致( )。
A.经常性项目赤字B.国内储蓄的减少C.资本项目的盈余D.以上都正确16.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但国内储蓄不减少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与下列( )相同。
A.政府支出增加B.税收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D.政府对国内产品支出的减少17.假定边际储蓄倾向MPs=0.4,边际进口倾向MPM=0.1,如果出口增加30亿元,则国内收入将增加( )。
A.75亿元B.45亿元C.15亿元D.60亿元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8.X—M曲线斜率为负是因为( )。
A.收入增加时进口会减少B.收入增加时出口会减少C.收入增加时出口不变而进口减少D.收入增加时出口不变而进口增加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9.包含引致投资的Is曲线斜率为负因为( )。
A.储蓄比投资增加得快B.收入变动时储蓄和投资的变动方向相同C.储蓄比投资增加得慢D.只有减少进口,增加投资,才能增加国民收入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0.一般地说,国内投资增加将( )。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B.增加出口而进口保持不变C.改善外贸情况D.恶化外贸情况E.使进口、出口都增加,但进口的增加少于出口的增加三.简答题1.一国的贸易赤字、政府预算赤字和私人部门赤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政府预算赤字对贸易赤字会有什么影响?3.如果美国维持固定汇率制,中央银行如何把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上?4.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何相互影响?5.说明下列因素的变化是使美元升值还是贬值?(1)日本的利率升高;(2)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3)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增高;(4)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5)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
6.为什么对货币变化的预期那么重要?7.稳定汇率的代价是什么?政府试图稳定汇率时是怎样做的?这样做会遇到哪些障碍?为什么国际合作很重要?四.论述题1.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和实行进口限额对本国经济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2.当一国经济既处于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状况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五.计算题1.充分就业情况下,A国人均每工作日能生产10台电视机或者20只照相机,B国能生产6台电视机或者30只照相机,问(1)A国和B国生产什么产品具有比较优势?(2)贸易前两产品在A、B国的交换比率各为多少?(3)假定两国专门生产各自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以l台电视机与2只照相机的比率进行交易,若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求各自的可消费量。
(4)假定进出口交换比率为1:3.5,A国向B国出口4台电视机后,两国各自可消费多少?2.假定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问(1)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多少?(2)若1英镑的市场价格为6马克,英镑持有者如何在套汇中获利。
3.某人打算以不超过7500美元的价格买辆小轿车,现在商店的报价为3500英镑,问(1)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双方是否能成交?(2)汇率为多少时他才能买到小车?六.案例分析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已持续了很长时间,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有三:升值之后,中国出口顺差将会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经济增长将因此下降,将对就业增长造成相应的不利影响;一旦升值就会形成升值预期,导致投机资本的流入,从而对金融稳定造成冲击;升值将导致通货收缩的恶化。
“升值利大于弊。
”央行研究局的一位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判断,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因系被过分地夸大了。
据他分析,升值对出口、就业、金融稳定的影响并不明显,拿国际投机资本来说:首先中国仍然实行资本管制,国内金融市场并未对外开放,因此能够进入中国的投机资本是有限的。
政府有各种政策措施能够挫败投机资本,比如可以限制短期资本流出、对短期资本流动额外征税等;其次,适度地升值也可以釜底抽薪,缓解进一步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长期被低估,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出现价格扭曲,导致资源配置扭曲、资金价格扭曲,利率太低,企业家借钱眼睛都不眨,土地价格低,又多了一层扭曲,使得大量资源到了出口部门。
关于人民币汇率应升还是应降的争论十分激烈,已形成国内外都十分关心的焦点,请总结归纳争论双方的理由(各列出不少于5条)。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理论:主张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并出口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的产品和服务,进口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低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贸易双方都能得益。
2.比较优势理论:要说明的是,贸易双方只要选择产品中各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并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说明的问题,即如果一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是否应该生产并向处于绝对劣势国家出口所有产品。
3.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该定理以生产函数不相同的假定为前提,用要素的相对丰裕和稀缺来说明比较利益,从而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4.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即进出口商品货价之间的比率(通常用指数形式来表示进出口商品价格总的变化):T=Px/PM,T表示交换比率,Px,P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的商品价格指数。
5.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金额的统计表。
一国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可分为三类,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转移收支。
资本项目表示官方和私人短期和长期的资本输入和输出。
平衡项目也称结算项目,其绝对值与前两个项目借方与贷方的差额相同,符号相反,该项目由错误与遗漏、特别提款权和官方储备构成。
6.J曲线效应: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贸易逆差有一段继续恶化的过程,只有到出口增长率明显大于进口增长率时才会好转。
该时滞长短取决于国内的传导机制和国内市场的完善程度。
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指一国要改善国际贸易逆差,一个充分条件就是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根据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如果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货币贬值反而会使贸易状况恶化;如果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等于1,此时货币贬值对贸易状况没有影响。
8.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能用于进行国际间结算的使用凭证和支付手段,包括外国货币、以外币表示的支票。
9.汇率:是指买卖外国货币或对外国货币索取权需支付的价格,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10.套汇:是利用各种汇票差异贱买贵卖以赚取汇价差额的外汇交易活动。
11.国内均衡:就是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稳定增长。
12.国外均衡:就是国际收支平衡,既无国际收支顺差,也无国际收支逆差。
13.BP曲线:即为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它是根据国际收支平衡模型而推导出的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与利息率r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二.选择题1.B 2.A 3.C 4.B 5.D 6.B 7.C 8.A 9.A 10.B11.B 12.A 13.C 14.A 15.D 16.D 17.D 18.D 19.A 20.D 三.简答题1.答: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使我们可以说明,一国的贸易余额赤字等于政府预算赤字与私人部门赤字之和。
2.答:政府预算赤字增加会引起贸易赤字增加,是因为它会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政府赤字将增加计划的总支出,这就会增加总需求。
增加的部分总需求将用于进口。
此外,如果经济的生产接近于其能力,原来用于出口的国内生产就转而满足国内需求的增加,从而出口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