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_曾六生(1)

合集下载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与一般机械的转配有些不同,但飞机装配和一般机械的装配究竟有什么的不同?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1.、一般机械的装配工作占产品劳动总量的20%,而飞机装配占劳动总量的50%——60%,而且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2、飞机装配使用了许多复杂的装配型架,飞机制造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装配的准确度,而一般机械主要取决于零件制造的准确度。

3、飞机装配采用许多复杂的型架4、飞机装配中零件数量,零件大,刚度小,产量比通用机械小5、通用机械用公差配合制度来保证装配精度,飞机是以采用模线样板法。

不太适合自动化工艺别离面: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结构件间的别离面设计别离面:设计的时候这个位置是可以拆装的,这些部件形成的课拆卸的别离面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飞机结构的分解: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渐地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机翼和机身具有不同的功能,故结构不同,所以要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发动机装在机身内,为便于更换,维护和修理,将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鸵面相对于固定翼作相对运动,故划分为单独部件,某些零件设计有可卸件,以便维护,检查及装填用装配基准以骨架外形为基准大梁和翼肋的定位,铺上蒙皮,用橡皮绳或钢带紧压在骨架上,骨架蒙皮的铆接误差组成:1、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2、骨架的装配误差3、蒙皮的厚度误差4、蒙皮和骨架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5、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为提高外形准确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制造准确度、骨架装配的准确度,装配时将蒙皮紧贴在骨架上。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误差积累是有外向内隔框按型架定位,通过撑杆将蒙皮紧贴在型架卡板上,通过补偿件将骨架与壁板连接。

误差组成:1、装配型架卡板的外形误差2、蒙皮和卡板外形之间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3、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装配定位: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锻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对定位的要求: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3、所用的工艺装备简单,制造费用少常用定位方法:1、用基准零件定位2、用划线定位:适合于零件刚度大,位置准确度要求不高的部位。

飞机装配工艺学

飞机装配工艺学

绪言飞机制造过程可划分为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安装和试验四个阶段。

飞机装配过程:零件—组合键—板件—锻件—部件—机体—飞机。

安装是将发动机、仪表、操纵系统和附件等安装在机体中。

从构造和工艺上讲,飞机的各部分差别很大,发动机、机载电子设备、仪表、液压系统等都有专门厂家生产。

通常飞机制造仅指飞机机体零件制造、部件装配和整机总装。

飞机制造厂完成的是飞机机体的制造和各个系统的安装。

飞机装配的连接技术包括铆接、螺接(螺栓和螺钉)、胶接和焊接(胶焊)。

以机械连接(铆接和螺接)为主,大量采用铆接,并使用一部分螺栓连接。

尤其是复杂和受力较大的地方主要采用铆接和螺接。

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第一节飞机结构的分解零件:由整块材料制造的工件的基本部分称为零件。

组合件:几个骨架零件彼此连接起来的装配件称为组合件,如大梁、翼肋、隔框、翼尖等。

板件:一些骨架零件和蒙皮连接起来的装配件称为板件。

(由蒙皮、长桁和翼肋或隔框的一部分组成的独立单元)部件:由板件、组合件和零件构成的,在构造上和工艺上完整的机体部分。

段件:部件的一部分。

飞机结构划分成许多部件和可卸件后,在部件与部件间、部件与可卸件之间在结构上形成了分离面,因这种分离面是为结构和使用需要而取的,故称为设计或使用分离面。

飞机仅划分为部件,不能满足装配过程的要求。

为了生产需要,需将飞机结构进一步划分。

即将部件进一步划分为段件,段件进一步划分为板件及组合件等各种装配单元。

这种为满足生产需要而划分的分离面称工艺分离面。

●合理划分工艺分离面,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一)增加了平行装配工作面,可缩短装配周期;(二)减少了复杂的部件装配型架数量;(三)由于改善了装配工作的开敞性,因而提高装配质量。

●部件、段件划分为板件后,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为提高装配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创造了条件,板件化程度已成为评定结构工艺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

●飞机结构的划分,其重要意义不仅仅表现在需要综合考虑结构、使用和生产上的要求,而且由于划分的结果,必然会涉及强度、重量和气动方面的问题。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与一般机械的转配有些不同,但飞机装配和一般机械的装配究竟有什么的不同?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1.、一般机械的装配工作占产品劳动总量的 20%,而飞机装配占劳动总量的 50% —— 60%,而且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2、飞机装配使用了许多复杂的装配型架,飞机制造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装配的准确度,而一般机械主要取决于零件制造的准确度。

3、飞机装配采用许多复杂的型架4、飞机装配中零件数量,零件大,刚度小,产量比通用机械小5、通用机械用公差配合制度来保证装配精度,飞机是以采用模线样板法。

不太适合自动化工艺分离面: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结构件间的分离面设计分离面:设计的时候这个位置是可以拆装的,这些部件形成的课拆卸的分离面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飞机结构的分解: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渐地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机翼和机身具有不同的功能,故结构不同,所以要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发动机装在机身内,为便于更换,维护和修理,将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鸵面相对于固定翼作相对运动,故划分为单独部件,某些零件设计有可卸件,以便维护,检查及装填用装配基准以骨架外形为基准大梁和翼肋的定位,铺上蒙皮,用橡皮绳或钢带紧压在骨架上,骨架蒙皮的铆接误差组成:1、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2、骨架的装配误差3、蒙皮的厚度误差4、蒙皮和骨架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5、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为提高外形准确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制造准确度、骨架装配的准确度,装配时将蒙皮紧贴在骨架上。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误差积累是有外向内隔框按型架定位,通过撑杆将蒙皮紧贴在型架卡板上,通过补偿件将骨架与壁板连接。

误差组成:1、装配型架卡板的外形误差2、蒙皮和卡板外形之间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3、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装配定位: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锻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对定位的要求: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3、所用的工艺装备简单,制造费用少常用定位方法:1、用基准零件定位2、用划线定位:适合于零件刚度大,位置准确度要求不高的部位。

飞机装配工艺培训

飞机装配工艺培训

飞机装配工艺的历史与发展
飞机装配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世纪初,随着航空工业的发 展,飞机装配工艺也不断发展和
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装配 工艺逐渐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 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未来飞机装配工艺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柔性化和绿色化,以适应
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检测与调试
外观检测
检查飞机外观是否平滑、无瑕疵 ,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
功能检测
测试飞机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起 飞、降落、导航等。
调试与优化
根据检测结果,对装配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飞机 性能和稳定性。
03
飞机装配工艺技术
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定位技术是确保各部件精确 对准的关键。现代飞机装配通常采用坐标定位、 光学定位和机器人定位等技术,确保飞机部件的 位置精度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02
飞机装配工艺流程
零件准备
01
02
03
零件清洗
确保零件清洁,去除油污 、锈迹等杂质,为装配做 好准备。
零件分类与标记
将零件按照规格、型号进 行分类,并做好标记,便 于后续装配操作。
零件预装配
对于部分小部件,可以在 大部件装配之前进行预装 配,以提高装配效率。
工装设备与工具
工装夹具
使用专用夹具固定飞机部 件,确保装配精度和稳定 性。
光学定位
利用光学测量设备,如激光跟踪仪和摄影测量系 统,通过捕捉目标点的空间坐标实现定位。
坐标定位
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测量工具确定飞机部件的 位置和姿态,实现精确对准。
机器人定位
利用机器人技术,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运动,实 现飞机部件的精确抓取和放置。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_曾六生(1)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_曾六生(1)





!+++
用这种方法精加工的,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部件精加工对结构的要求
部件要进行精加工, 前提条件是部件结构必须是可精加工的。 对接头孔进行精加工, 其结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 % & 接头孔和接头孔端面留有精加工余量, 其值应大于接头的积累误差和调整外形时引起
的接头位移之和; $ ! & 精加工时具有可达性, 即结构上允许加工刀具进入。 对于接头最后安装这类精加工方式, 结构上应具备下列条件: $ % & 接头与部件结构间具有搭接间隙或加垫等设计补偿, 典型结构如图 ’ 所示。
+
部件精加工的重要性
部件精加工具有下列作用: * " - 部件在专用的精加工台或安装有检验卡板的装配型架上进行调整时, 部件处于自由状 态,外形不受强迫作用,客观地反映了部件的外形状态,整体上外形可调整到相对于理论位置 的最佳状态, 减小外形协调误差的影响, 提高外形准确度。 * ! - 使接头位置高度符合精加工台或装配型架上的接头定位件, 显著地缩小接头位置积累 误差 &$$ 和&$%。如图 ! 和表 + 所示。 由于 !.""’!"" !."#’!"# 所以 !.$$’!$ $ !.$ %’!$% * + - 使部件接头和外形的相对位置高度协调。精加工时, 部件外形相对于理论位置调整到
表+ 误差 计算值 !% $ 2 (1 /## !% % 2 (1 /34 积累、 协调误差计算值 !% $% 2 "1 "+4 !. % $ 2 (1 (54 !. % % 2 (1 ""# ! . % $% 2 (1 "3(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工艺

飞机装配与一般机械的转配有些不同,但飞机装配和一般机械的装配究竟有什么的不同?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1.、一般机械的装配工作占产品劳动总量的20%,而飞机装配占劳动总量的50%——60%,而且质量要求高,技术难度大2、飞机装配使用了许多复杂的装配型架,飞机制造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装配的准确度,而一般机械主要取决于零件制造的准确度。

3、飞机装配采用许多复杂的型架4、飞机装配中零件数量,零件大,刚度小,产量比通用机械小5、通用机械用公差配合制度来保证装配精度,飞机是以采用模线样板法。

不太适合自动化工艺分离面: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结构件间的分离面设计分离面:设计的时候这个位置是可以拆装的,这些部件形成的课拆卸的分离面第一章飞机装配过程和装配方法飞机结构的分解:装配过程:一般是由零件先装配成比较简单的组合件和板件,然后逐渐地装配成比较复杂的锻件和部件,最后将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

机翼和机身具有不同的功能,故结构不同,所以要设计成两个单独的部件,发动机装在机身内,为便于更换,维护和修理,将机身分为前机身和后机身,鸵面相对于固定翼作相对运动,故划分为单独部件,某些零件设计有可卸件,以便维护,检查及装填用装配基准以骨架外形为基准大梁和翼肋的定位,铺上蒙皮,用橡皮绳或钢带紧压在骨架上,骨架蒙皮的铆接误差组成:1、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2、骨架的装配误差3、蒙皮的厚度误差4、蒙皮和骨架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5、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为提高外形准确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制造准确度、骨架装配的准确度,装配时将蒙皮紧贴在骨架上。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误差积累是有外向内隔框按型架定位,通过撑杆将蒙皮紧贴在型架卡板上,通过补偿件将骨架与壁板连接。

误差组成:1、装配型架卡板的外形误差2、蒙皮和卡板外形之间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3、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装配定位:要确定零件、组合件、板件、锻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对定位的要求: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3、所用的工艺装备简单,制造费用少常用定位方法:1、用基准零件定位2、用划线定位:适合于零件刚度大,位置准确度要求不高的部位。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

部件外形与装配型架卡板间一般的协调路线见图 1。在图 1 中,
= 1 + 2+ 3+ 4 - ( 5+ 6) ( 1)
式中: 1, 2, 5, 6 为各环节传递误差; 3 为零件
制造误差; 4 为铆接装配误差;
为部件外形与型
架卡板间的协调误差。这些误差的取值允许范围见表 1。
部件装配精加工是指飞机部件在铆接装配完工、 部件结构完全封闭之后, 在自由状态下, 以部件外形为 基准, 对部件接头孔及端面进行加工, 使接头孔最终符 合图纸要求, 或将符合图纸要求的接头进行最后安装, 以消除铆接装配误差, 提高部件的制造准确度和部件 间的协调准确度, 实现部件互换的加工方法。有些飞 机部件结构不具备精加工条件, 无法实施精加工, 也就 无法提高部件的装配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
1 部件装配时精加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1 装配误差分析 按现有飞机制造技术水平, 总体上说仍采用相互
关联制造法, 其协调路线无论采用标准样件工作法还 是模线样板 基准孔工作法, 在尺寸和几何形状模拟 传递的各个环节, 总会存在一定的传递误差。传递误 差的累积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不协调现象, 这些不协调 现象最终表现为部件外形不协调、部件接头不协调以 及部件外形与部件接头不协调。现以模线样板 基准 孔工作法为例加以说明。
部件的精加工消除了铆接装配变形和人为操作影
响而引起的铆接装配误差 11 和 15 。使部件 A 和
B 的对接协调误差只取决于协调路线本身, 大大提高
了部件间的协调准确度。
部件精加工只能调整部件装配环节引起的外形误
差, 消除部件装配环节引起的接头孔位误差, 而不能消
除各协 调环节的传递 误差。要保证 部件间能顺利对

飞机装配精加工技术概述

飞机装配精加工技术概述

飞机装配精加工技术概述李林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850摘 要 现代飞机技术指标要求有更高的飞机整体气动外形准确度。

部件结合交点准确度直接影响部件对接后飞机整体外形准确度。

传统大部件交点孔精加工多采用特制铰刀手工操作完成,效率低下、质量稳定性差,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动力切削的、简单的飞机大部件接合交点孔精加工方案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叉耳配合;精加工设备;精加工流程;试验验证为消除飞机零件制造以及部件装配过程中的综合累积误差,在部件装配完成后需对大部件的结合交点进行精加工。

正常类飞机需要的精加工部位有:外翼大部件间连接孔、外翼与中央翼对接面及连接孔、后机身与垂尾交点孔。

传统大部件交点孔精加工由人工按样件、量规协调加工,工艺装备协调、制造、使用、维护费用高,受环境影响大,通用性较差,已无法适应现代飞机研制要求。

随着数控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检测手段的不断丰富,动力高精度切削、测量设备在飞机装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大部件接合交点孔的结构形式及协调方案根据飞机的技术要求,大部件接合交点孔常见结构主要有平面多孔配合和叉耳配合2种形式。

平面多孔配合常用于机翼部件间对接,可以采用钻孔模板保证精度;叉耳配合常用于翼身对接(如尾翼和机身),因其精度高且一般为多组叉耳配合相互协调,所以装配准确度要求高,通常采用实物量规进行协调。

为保证配合精度一般采用单独加工并留取一定的加工余量,大部件对接时在专用精加工平台上将叉耳配合孔同时加工至终孔[1]。

2 精加工设备要替代传统人工方式,应选择动力加工设备,由于叉耳配合孔一般位于空间受限区域,使用的动力加工设备应小巧轻便且要考虑加工设备与产品定位工装的固定问题。

飞机交点孔叉耳配合操作平台一般有外翼、后机身、中央翼对合专用精加工和测量设备。

精加工系统主要包括两台三坐标数控机床、自动换刀系统、检测系统、定位工装、钻模板、试刀台、仿真及监控系统等其他辅助防护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 !$ # !$ % !! % !& % !’ ( ) !* % !+ , — 各环节传递误差; !$ 、 !!、 !* 、 !+ —— — 零件制造误差; !& —— — 铆接装配误差; !’ —— — 部件外形与型架卡板协调误差。 !$—— 其取值允许范围如表 $ 所示。
表$ 误差 取 范 值 围 !$ " ( "- $* !! " ( "- $ 传递误差取值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部件 $、 !$$、 !$%—— % 接头积累误差; — 部件 $、 ! ,$ $ 、 !,$%—— % 接头精加工后的积累误差; — 部件 $ 和 % 接头协调误差; !$$%—— — 部件 $ 和 % 接头精加工后的协调误差。 !,$$%—— !$$ 2 !"& 3 !"" !$% 2 !"- 3 !"# 3 !". 十分明显,!"" 和!". 分别是 !$$ 和!$% 主要方面,实际误差值可能比允许值 !""、 !"
!"#"$%"#& ’( )"*+*,(- .’/0’#1#- "# -%1 )$$1/234
’()* +,-.()* # /012-.03 $% 04 50)*6, 789:;90) <)6,-;1= >10,3 & )2$-*,+?.9- 3:3(1 (@30,)6- ;.( )(A(--:1= :)6 9B301;:)A( 04 49)9-.9)* :91A1:4; A0B30)();- 9) ;.( :--(BCD=E -,BB:19F(- ;.( 310A(--(- 04 :6G,-;B();E 49@9)* :)6 310A(--9)* 9) ;.( 49)9-.9)* :)6 309);- 0,; ;.( 49)9-.9)* A0B30)();- -;1,A;,1( B,-; B((; ;.( -3(A949A:H ;90)-I 5146’*7$ ;(A.)0D0*= 7--(BCD= 04 :91A1:4; A0B30)(); J9)9-.9)* 310A(-K00169):;90)
$ ! & 结构有通路时, 接头与结构连接的连接件可为普通的螺栓、 铆钉等。结构上无通路时, 连接件应为单面连接件, 如抽钉、 高抗剪铆钉等。 值得指出的是, 许多飞机部件, 如强 # 飞机襟翼、 副翼, 方向舵等, 结构上不 ()* 飞机副翼、 具备上述条件而使工艺上无法进行精加工。为此, 设计通用技术条件上规定, 允许接头位置误 这对气动外形影响是很大的。 因为接头位置存在较大误差, 部件对接后, 整体上外 差达 +, #--。 形产生偏离, 这比局部外形误差带来的影响大得多。部件接头都是成对出现的, 若相互连接的 一对接头位置偏离是相向的, 外形相对误差还稍小; 若是异向的, 外形相对误差则更大。这一点 应引起结构设计和工艺人员的高度重视。




!+++
用这种方法精加工的,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部件精加工对结构的要求
部件要进行精加工, 前提条件是部件结构必须是可精加工的。 对接头孔进行精加工, 其结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 % & 接头孔和接头孔端面留有精加工余量, 其值应大于接头的积累误差和调整外形时引起
的接头位移之和; $ ! & 精加工时具有可达性, 即结构上允许加工刀具进入。 对于接头最后安装这类精加工方式, 结构上应具备下列条件: $ % & 接头与部件结构间具有搭接间隙或加垫等设计补偿, 典型结构如图 ’ 所示。
$
部件精加工方式
部件的精加工方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接头孔进行精加工, 另一类是接头的最后安装。 对接头孔进行精加工 这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精加工方法, 也是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一类部件精加工方法。其要点 是接头孔和孔端面留有加工余量。接头孔不是最终尺寸, 当部件在专用精加工台或在配有检验 卡板的装配型架上, 以部件外形为基准进行调整后, 按部件接头定位件将部件接头孔加工到最 后尺寸, 以达到部件精加工目的。这类精加工方式适合于部件接头孔方便留有加工余量, 且有 加工结构通路一类部件的精加工。 $0 ! 接头的最后安装 这类精加工方法在飞机装配实践中也有许多应用, 但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事实上, 有一 些部件接头是不便在部件装配阶段进行补加工的, 如压有轴承的接头、 滑轮板、 滑槽等等。而装 配误差的存在又必须要对部件进行精加工, 因而要寻求别的精加工方法, 接头的最后安装就是 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 如图 ! 所示, 结构工艺性不好和操作 !** 和!*& 是装配过程中装配变形, 水平不高等因素造成的, 但结构封闭之后, 结构稳定则不会进一步引起误差了。若在此时将接 头与部件结构连接, 则同样可起到部件精加工的作用。具体工艺过程是, 在铆接装配过程中, 用 直径小于部件与结构的连接件的工艺铆钉、 工艺螺栓将部件接头与结构暂时固定。当结构装配 完毕, 部件结构完全封闭之后, 将工艺铆钉或工艺螺栓拆除, 打开装配架中的所有工作卡板, 用 检验卡板将部件外形调整到最佳状态, 按装配架上的接头定位件将接头安装到结构上, 并保证 $0 * 接头相对于接头定位件位置误差基本为零, 以达到部件精加工的目的。 这类精加工方法的特点是精加工在装配型架上进行, 不需要专用精加工台, 且往往不需要 专用刀具和动力头,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精加工方法。 +,- 飞机襟翼和机翼上机翼护板接头就是 !"
表+ 误差 计算值 !% $ 2 (1 /## !% % 2 (1 /34 积累、 协调误差计算值 !% $% 2 "1 "+4 !. % $ 2 (1 (54 !. % % 2 (1 ""# ! . % $% 2 (1 "3(
最终表现为: !$, !$$, !$ % 和!$$% 的存在, * " - 部件部分外形比卡板外形大, 关闭卡板时有强迫性。部件局部外形比卡板外形小, 外形 与卡板间存在间隙。 * ! - 部件 $、 用同名尺寸的插销 % 接头与各自的装配型架接头定位件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 定位具有一定的弹性。 * + - 部件 $、 要 % 之间不能顺利对接。部件更不具有互换性。按 &$ $ 、 &$ %、 &$ $% 的计算值, 实现部件间的对接是不可能的。 * , - 部件接头与部件外形之间互相位置不协调。 因此, 缩小&$ 、 保证部件协调和部件间的顺利对接是飞机部件铆接 &$ $ 、 &!$ % 和&$ $% , 装配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 !, 、 !"" 和!"# 是影响&$、 &$$、 &$% 和&$$% 的主要因素。 况且 !, 、 所以, 必须对部件进行精加工。 !"" 和 !"# 对任何部件的铆接装配都是不可避免的,
最佳位置, 部件接头孔和端面相对于接头定位件得到了修正, 从而极大地修正了部件接头与外 形的相对位置, 提高了它们间的协调准确度。 !!
第$期
曾六生: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
# $ % 使部件具有互换性。部件在同一台精加工设备上, 用相同的方法精加工后, 部件的形状 和尺寸具有一致性, 因而具有互换性。 # & % 为部件 ’, ( 能顺利对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如图 ! 和表 " 所示。 &)$’(’&$’( 这是因为,部件的精加工消除了铆接装配变形和人为的操作影响而引起的铆接装配误差 消除了接头积累误差!$’ 和!$( 的主要方面, 使部件 ’, !** 和!*&。 ( 的对接协调误差只 取决于协调路线本身, 大大地提高了部件接头间的协调准确度。 总之,部件的精加工能显著地提高部件的外形准确度以及接头与外形相对位置协调准确 其相互间 度, 在飞机部件装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 +,- 飞机襟翼与机翼外形严重不吻合, 尾缘剪刀差最大的达 .//, 将襟翼接头由不精加工改为精加工后, 使襟翼装配完全符合襟翼装 配型架, 襟翼与机翼外形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其尾缘剪刀差小于 *0 &//, 完成了这一公司级冷 工艺攻关任务。因此, 对部件进行精加工是十分重要的。



技 $LLL
5MN>OP QK<RNKR 7NO ?RK5NM+M>S
飞机部件装配精加工
曾 六 生
#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 车间 & 摘 要 论述了飞机部件装配时进行精加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了精加工时的调整、装夹 部件装配 精加工工艺 协调技术
和加工工艺方法; 指出了对飞机部件进行精加工, 其结构必须符是指飞机部件在铆接装配完工、 部件结构完全封闭之后, 在自由状态 下, 以部件外形为基准, 对部件接头孔及端面进行加工, 使接头孔最终符合图纸要求, 或将符合 图纸要求的接头进行最后安装,以消除铆接装配误差,提高部件的制造准确度和部件间的协调 准确度, 实现部件互换性的加工方法。 由于人们对部件装配精加工的认识不统一, 尤其是设计人 员与工艺人员的认识不统一,有许多飞机部件结构不具备精加工条件或不便于精加工,使部件 装配时无法实施精加工, 降低了部件的装配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 积 $L 年来飞机部件装配的经 验教训, 笔者提出对部件装配精加工的观点, 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
部件精加工的重要性
部件精加工具有下列作用: * " - 部件在专用的精加工台或安装有检验卡板的装配型架上进行调整时, 部件处于自由状 态,外形不受强迫作用,客观地反映了部件的外形状态,整体上外形可调整到相对于理论位置 的最佳状态, 减小外形协调误差的影响, 提高外形准确度。 * ! - 使接头位置高度符合精加工台或装配型架上的接头定位件, 显著地缩小接头位置积累 误差 &$$ 和&$%。如图 ! 和表 + 所示。 由于 !.""’!"" !."#’!"# 所以 !.$$’!$ $ !.$ %’!$% * + - 使部件接头和外形的相对位置高度协调。精加工时, 部件外形相对于理论位置调整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