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二首》好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抒发的情感特点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抒发的情感特点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抒发的情感特点
《散文诗二首》是一组抒发作者内心感受的散文诗,其中《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都以清新优美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金色花》通过想象,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描绘了孩子与母亲的深厚感情和亲昵。

诗中的“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每个黄昏时分,都陪伴在母亲身边,为她带来欢乐和温馨。

这种表现方式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之情。

《荷叶·母亲》则以荷叶比喻母亲,通过描写雨中荷叶为荷花遮蔽风雨的情景,引申出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受。

诗中表现了作者在风雨中无助的心情,但看到荷叶为荷花遮风挡雨时,心中涌起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

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深刻地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总的来说,《散文诗二首》抒发的情感特点是:对母亲的深深依恋和感激,以及对母爱的赞美。

两篇散文诗都以清新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文题诠释《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

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

《荷叶母亲》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

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3.主旨《荷叶母亲》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

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荷叶母亲》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全诗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于以荷叶喻母亲和以红莲喻儿女,而且在于以“莲”为中心构造的画面跳转与情绪流动。

4.内容解读《金色花》自开头起,泰戈尔就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小孩子活泼的想象力和小孩子那种好玩又会玩的天性。

“变成金色花”后的小孩子“只是为了好玩”,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变成什么都要时刻在妈妈身边,体现出了小孩子对温柔妈依恋与喜爱。

诗末的一句“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两首
最后,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 福安康!
报 得 三 春 晖 !
谁 言 寸 草 心 ?
意 恐 迟 迟 归 。
临 行 密 密 缝 ,
游 子 身 上 衣 。
慈 母 手 中 线 ,
孟 郊
游 子 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
《寄小读者》,诗集《繁星》
《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 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1、扫除字词障碍。
2、注意节奏、情感。
3、注意停顿。
花瑞: 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莲蓬:lián pénɡ 烦闷: 心情不畅快。 菡萏: hàn 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 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i 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欹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荫蔽: yīn 遮挡,阻挡。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环境
大荷叶慢慢地 雨势并不减退 繁杂的雷声 雷声作了 勇敢慈怜的荷 倾侧了下来 浓阴的天 雨愈下愈大 叶上聚了些水 (雨肆意地下着) 珠 开满亭亭 (白莲已 经凋谢) 在大荷叶的 覆盖下
红莲
左右欹斜
不摇动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 散尽
深深地受了 感动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 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 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好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 天空下的荫蔽?
9/14/2019
对母亲感激、赞美之情
26
朗读探究:
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去读? 舒缓地、饱含深情地
9/14/2019
27
探究感悟:
1、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 形态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 心境又是怎样?
这是我的撒娇,为自己能给妈妈做 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 让她莫明其妙才好。
9/14/2019
13
5、你喜欢这种回报母爱的 方式吗,为什么?
9/14/2019
14
—感悟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 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 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
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9/14/2019
20
《荷叶·母亲》
冰心
自主合作学习
9/14/2019
21
9/14/2019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 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 《超人》;散文集《往事》; 诗集《繁星》、《春水》; 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环境
心情
开满亭亭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烦闷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在大荷叶的覆 雨肆意的下
盖下不动摇

不适意 徘徊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7 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记 重点字词
生难字
匿.
(nì)笑 沐.(mù)浴 嗅.
(xiù)到 并蒂.(dì) 祷.
(dǎo)告 攲.(qī)斜 梗.
(gěng) 荫蔽..(yīn bì) 遮.
(zhē)蔽 徘徊..(pái huái) 菡萏..
(hàn dàn) 多音字
荷⎩
⎪⎨⎪⎧hé(荷叶)hè(荷锄) 闷⎩⎪⎨⎪⎧mēn (闷热)mèn (烦闷) 落⎩⎪⎨⎪⎧luò(掉落)lào (落枕)là(丢三落四)luō(大大落落) 形近字
⎩⎪⎨⎪⎧嘻(xī)嘻哈嬉(xī)嬉戏 ⎩
⎪⎨⎪⎧蓬(péng )蓬松篷(péng )敞篷车 重点词
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①洗澡;② 借指受润泽;③比喻沉浸在 某种环境中。

欹斜:倾斜,歪斜。

欹,倾斜。

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美、人性美、诗意美。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创读课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同伴互助、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速读一二)(一)走近文体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相信自己,顺利过关)泰戈尔(1861——1941)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一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代表作品有诗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1913年获得奖。

(三)走进文本(大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题目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寻求同伴解决)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笑祷告()花瓣()衍()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祷告:3.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认真听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并思考以下问题:(四)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一)真情诵读,品味感动思考交流:(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按abcd顺序展开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积极主动发言,控制好时间,小组长负责对组员评价。

)再次认真阅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然后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或孩子),从文中可以看出”的形式说话。

请加以分析。

2.创新读课文,读出韵味(可以用自己想到的方式读,可以两人合读,分角色读评,再次感受孩子的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三、当堂训练(学以致用,回报母爱)(先组内反馈交流,选择优秀的在班内展示共享。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散文诗两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两篇散文诗。

它们以独特的形式,通过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首散文诗《金色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全文以“金色花”为线索,精心描绘了孩子的顽皮和母亲的柔情,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金色花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而孩子的顽皮则代表着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作者巧妙地将儿童比喻为金色花,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鲜明,仿佛是在向读者展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那调皮捣蛋的样子,以及母亲那温柔慈爱的眼神,都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将童真童趣与母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情感。

此外,作者还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这不仅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还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深刻。

这种想象力的发挥,使得这首散文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对生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金色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孩子的顽皮与母亲的柔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同时,作者通过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这种深入人心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散文诗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散文诗《荷叶·母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荷叶为象征,将母亲比作荷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荷叶在风雨中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形象。

同时,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升华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类情感与社会人生哲理的完美融合。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和形象。

他写道:“荷叶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坚韧与顽强。

雨水打在荷叶上,溅起一圈圈涟漪,而荷叶却依然傲立在风雨中,不曾退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1.词语:匿名(nì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yǎn)膝盖(xī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xié)慈怜(cí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覆盖(fù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mèi)木梗(mùgěng) 沐浴(mùyù) 遮蔽(zhēbì)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jué) 揣摩(chuāi mó)2.多音字荷:荷叶(hé) 负荷(hè)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lè) 烦闷(fán mèn)会: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yì)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fùpián pián)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不动摇
环境
繁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雨肆意的下 着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荷叶护莲图
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风雨、坎坷、磨难。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 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 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
借景抒情: 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 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2、引起作者情感波澜的是第几次看到的画面? 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3、齐读最后一段,“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段话?”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到作者三次看红莲,红莲的样子、当 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各怎样?
红莲
一写看红 莲 二写看红 莲 三写看红 莲
开满亭亭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 金色花,又译 作“瞻波伽” 或“占波”, 印度圣物,木 兰花属植物, 开金黄色碎花。
了解诗人
1. 泰戈尔: 印度 著名文 学家 。代表诗集《新 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爱、欢 乐、光明是他歌唱的 永恒主题。 1913年,其作品《吉檀 迦利》获诺贝尔文学 奖。他的作品在世界 上有广泛影响。
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 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 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 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 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 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 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 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读准字音
匿笑
xiù nì
花瓣
bàn
沐浴

dǎo xī
祷告
嗅到
罗摩衍那
mó yǎn
膝上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活泼、可爱、顽皮、 _________ ___的孩子。 天真、但又体贴,关心母亲 慈爱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朗读感悟
—感悟探究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 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 句式来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
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 “你这个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 呀?”可以想见,不见孩子,妈妈多么着 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 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思想。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
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这是我的撒娇,为自己能给妈妈做 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 让她莫明其妙才好。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 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 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 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 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 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总结:
• 泰戈尔说过: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 但我怕已飞过。真正的爱。是无需用 语言去表达的。佛说:一花一世界。 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 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身影,便是 世界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最真挚的 诠释和体现,所以说:花开无声,大 爱无言。
写法探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 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 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 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体验拓展
1、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 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2、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 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3、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5、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
报 得 三 春 晖 !
谁 言 寸 草 心 ?
5、你喜欢这种回报母爱的 方式吗,为什么?
—感悟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 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 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 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主题:
这首散文诗,以“假如我变成一
朵金色花”发生想象,表达了那
种亲昵,亲热的母子之爱,从而感 受到母子情深。
重点描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句子?它流
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 天空下的荫蔽? 对母亲
感激、赞美之情
朗读探究:
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去读? 舒缓地、饱含深情地
探究感悟:
1、文章主要写“雨中三次看到红莲”,红莲的 形态如何变化的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作者的 心境又是怎样?
合作探究
1、“我”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母 亲的爱的?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3、“我”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 的进行却不让妈妈知道呢? 4、你喜欢这种回报母爱的方式吗, 为什么?
1、诗中的“孩子”是借助什 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 表达对母亲的爱
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母亲呵护儿女
荷叶护莲 感激、赞美母亲
请大家仿照下列句子 来找寻你身边的母爱。 母爱是清晨厨房忙碌的身影。 母爱是出门一句关爱的叮咛。 母爱是 。 …… ……
吐露心声:这首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
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 对母亲的爱
例子:母亲,如果我是红莲,你就是荷叶,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 _,除了你,谁_____________。
妈妈 做祷告时— 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 跳到妈妈跟前,恢复 原形,求妈妈讲故事 我 悄悄地散发香气
3、“我”回报母爱,为什么总 是悄悄的进行却不让妈妈知道呢?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 活的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 就是瞒着妈妈。这样也会给妈 妈带来惊喜,快乐……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并蒂( dì ) : 并排长在同一个茎上的两朵花。
书面语,指荷花。 菡萏( hàndàn): 繁密:
多而密。
姊妹( zǐ )
攲斜( qī ): 歪歪斜斜。
荫蔽( bì ): (枝叶)遮蔽。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 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文中将“我” 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 的荷叶,进而歌颂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意 恐 迟 迟 归 。
临 行 密 密 缝 ,
游 子 身 上 衣 。
慈 母 手 中 线 ,
孟 郊
游 子 吟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 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 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 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 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荷叶·母亲》
冰心
自主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 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 庭》、《斯人独憔悴》、 《超人》;散文集《往事》; 诗集《繁星》、《春水》; 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主题:歌颂母爱、童真、自然
检查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