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峡江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范文最新推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市、县编办的有关文件,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1、拟定和指导实施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规范、标准、防制对策与技术措施。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参与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开展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健康危害因素干预。

4、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

5、组织开展全县免疫和规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负责免疫预防的技术指导、效果监测与评价,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供应及冷链系统的监测与使用管理。

6、拟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7、拟定全县消毒杀虫工作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组织开展病原媒介生物和消毒杀虫工作效果监测与评价。

8、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1 / 2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管理工作。

LoaLhosT 9、承担卫生监测检验、预防性健康检查、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工作。

肉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肉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4-2342(2023)04-0042-03中图分类号:S855.3文献标识码:A肉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樊慧琴1,赵薇娜2,付戴波3,瞿明仁1,欧阳克蕙1,杨帆1,曹华斌1*(1.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九江市农业科学院)摘要:牛流行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发的传染病,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一旦发病引起群体快速感染。

病牛通常表现为高热、跛行、消化道卡他性炎症等,严重者呼吸困难,最终可能瘫痪或死亡。

笔者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对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养殖户日常防控与兽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流行热;防治牛流行热又称为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或者流行性感冒,7~9月份易发,发病猛,症状可分为呼吸型、神经型、肠胃型。

牛流行热的发生率随着养殖密度增大呈增高趋势,该病可引起病牛生长发育迟缓和生产性能障碍。

1934年牛流行热在江苏省首次报道,几十年后其他省份也陆续发生牛流行热[1]。

以江西地区为例,吉安峡江县于1991年发生牛流行热,此次暴发覆盖全县范围,全县发病牛高达4417头,占存栏牛总数的13.2%[2]。

该病每隔2~3年在峡江县部分乡镇零星发生。

此外,福建浦城县于2020年开始也陆续有关于牛流行热病例的报道,据统计,此次疫情牛群发病率达64%,死亡率达4%,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3]。

因此,为了减少牛流行热对养殖业的不良影响,增强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笔者总结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帮助广大养殖户有效防控牛流行热。

1病因及流行特点1.1病因了解牛流行热的病因以制定防治策略,造成牛流行热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病毒因素和饲养环境因素两方面[4]。

从病毒因素分析,牛流行热病毒是最直接因素。

峡江县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峡江县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

峡江县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州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5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宣传教育、行政执法、隐患治理)和“三项建设”(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监管队伍),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活动主题落实责任,治理隐患,压减事故,保障安全。

三、活动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两个减少、三个杜绝、四个下降、五个明显”的目标。

一个确保:确保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州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28人);两个减少:安全生产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起数比去年有所减少(≤2起和≤7起);三个杜绝: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杜绝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杜绝灾害引发的人为重特大事故发生;四个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全面下降;五个明显: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显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明显改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四、活动内容(一)以提高安全意识为目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1.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安全生产系统网络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国家、省、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

(1)县安监局以“安全在线”电视栏目和长江峡江网安全在线为平台,举办4 次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普及全民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和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

峡江县松材线虫病防范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峡江县松材线虫病防范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峡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黄炼胜1刘军根2吴军平2梁勇2罗洪2(1.峡江县云盘山林场,江西峡江,331409;2.峡江县林业局,江西峡江,331409)作者简介:黄炼胜(1969-),男,广东普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罗洪 Email:xjpc2000@摘要:松材线虫病防控是关系到一个地方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文章分析了峡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和防控的生态经济意义,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树;预防对策;峡江县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chusxylophilus Nickle)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被列为国际国内头号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俗称松树“癌症”。

是由松材线虫侵染而引起的毁灭性松树病害,寄主植物感染松材线虫病后40天后即可死亡。

从发病到整片松林毁灭只需3—5年的时间。

更可怕的是,由于松材线虫隐蔽危害,媒介昆虫羽化期长,加之病害扩散蔓延的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大,目前世界上尚无治疗该病害简便、经济可行的办法,防治工作极其困难。

[1]松材线虫病已对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外贸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峡江县目前尚未发生松材线虫病,但松材线虫病疫情已从周边多个方位逼近,随时有可能传入,严重威胁着该县的生态、经济安全,预防形势十分严峻。

1 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分析1.1 疫情非常逼近我国自1982年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目前已扩散蔓延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2个县级行政区,674个乡镇,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造成经济损失数千亿元。

[2]临近省浙江、广东、福建、安徽等的部分地区和我省九江市、赣州市、吉安、南昌、新余市等的多个县(市、区)及吉安市的安福县、吉安县、吉州区等地已有松材线虫病发生。

2011年峡江县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有关情况

2011年峡江县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有关情况

2011年峡江县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有关情况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新一轮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工程,规范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水平,根据吉安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文件要求,我县认真落实卫生应急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任务,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一、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领导和管理机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卫生应急工作的领导,调整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人员,由县长亲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主任。

指挥部下设:防治组、物质保障组农村组、宣传组、卫生检疫组、社会治安组。

全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局主要领导人为成员的峡江县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局指定防保股具体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组,食源性疾病组,医疗救治,灾害事故组等7个医疗卫生救治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及县级医疗机构均指定了具体科室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均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各医疗单位成立了医疗救护队。

各乡镇卫生院确立了35名防保员,全县77个村委设有85名村级防疫员,逐步建立健全我县包括卫生行政管理、公共卫生、医疗等机构在内的县-乡-村三级常态化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工作“三级网”,为我县落实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卫生应急基础和装备建设,努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应急救治能力2011年新增的水边镇沂溪村曾永庆、巴邱镇蒋沙村毛文平两所新建村卫生室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国债项目仁和镇中心卫生院100万元综合大楼全面建成已投入使用,中央投1590万元和地方配套11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已经动工兴建,县卫生监督所业务大楼正在进行选址等前期工作。

为全县各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为马埠镇、罗田镇、砚溪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1辆救护车。

峡江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峡江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峡江县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工作汇报为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和降消项目顺利实施,根据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我县今年继续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峡江,别称玉峡,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端,东南部与乐安县、永丰县和吉水县相邻,西北部与新余市和新干县接壤,县址原设在赣江西岸的巴邱镇,1997年7月1日东迁水边镇。

全县国土面积1287.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5%。

京九铁路、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赣江水道纵贯境内。

辖11个乡镇,85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76041人。

我县有卫生局隶属的全民集体医疗单位15个(县级4个、乡镇11个),村级卫生室144所,有15家预防接种单位(其中预防接种门诊13家,预防接种室3家),承担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形成一个健全的妇幼保健网。

二、项目组织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宫癌检查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定的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自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在我县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建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广泛宣传。

通过卫生、财政、妇联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紧密配合,各项目正在有序实施。

三、项目实施具体措施(一)明确目标,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完成项目任务的信心和决心省市相关项目实施方案下发后,我县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解读各项目实施细则,明确各项目的工作任务,尽管目标任务重,但有政策保障,我们有信心实施好这项利民惠民的好项目。

一是政府大力支持。

为使项目顺利实施,真正惠及群众,县卫生局领导向县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了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降消项目工作要求,并结合本县实际就各项目如期顺利实施提出了具体意见。

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1.25•【字号】吉卫发[2011]28号•【施行日期】2011.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卫发〔2011〕28号)各市(州)卫生局,长白山管委会社会办:为做好2011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吉林省卫生厅组织制定了《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在开展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件:吉林省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

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省卫生工作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和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主线,强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能,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网络建设,突出抓好边境防病体系、结核病防治体系、精神疾病防治体系、疾控实验室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水平和疾病综合防控能力。

认真总结第一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继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建立岗位责任制,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一)组织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综合目标管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那厚厚的方案草案上。

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方案,思绪如同流水般涌动,我尽量让文字流畅自然,模仿那些网络热门方案的写作风格。

一、总体目标1.提升疾控中心硬件设施,包括实验室、办公环境等。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疾控中心整体素质。

3.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二、具体措施1.完善硬件设施(1)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设备水平,确保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2)办公环境: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招聘专业人才:加大招聘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疾控中心。

(2)培训提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

(3)激励机制:设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3.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1)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疫苗接种: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

(3)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4.加强沟通协作(1)与政府部门沟通: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2)与医疗机构协作: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共同应对疫情。

(3)与社区配合:发挥社区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1.疫情防控(1)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应接尽接。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3)做好秋冬季流感防控,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2.健康教育(1)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2)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3.疾病监测(1)完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2)加强对重点疾病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加强与上级疾控部门的沟通,共享监测数据。

四、时间安排1.2024年1-3月:完成硬件设施改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峡江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为抓手,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和继续提升疾病控制机构服务能力、规范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重点,促进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以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训,重点培养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现场流行病学人才,促进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全县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

二、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策略,控制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暴发。

(一)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策略。

2011年,麻腮风疫苗覆盖所有适龄儿童;积极做好我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继续保持90%以上的复核工作。

(二)落实《2010—2012年江西省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实施按发病率分类别分年龄组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策略,确保目标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全县麻疹发病率力争控制
在0.2/10万以下。

健全和完善麻疹监测网络,开展以病例个案为基础的发热出疹性病例症状监测,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诊断分类,开展麻疹监测工作的考核,提高麻疹监测的敏感性和监测系统运转质量。

全县符合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达到100%,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90%以上,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均达到100%。

(三)加速控制乙肝,适时开展大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补种活动。

针对重点人群实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策略,继续实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育的新生儿10ug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对所有15岁以下新发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四)健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加强对基层人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培训。

全县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可向省级管理平台上传儿童预防接种个案数据,实现省、市、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以乡为单位,疫苗接种剂次两天内上传及时率达90%以上。

(五)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和《江西省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要求,及时妥善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以县为单位覆盖率达100%以上,48小时报告率90%以上,48小时调查率达90%以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率达90%。

(六)确保AFP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组织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保证我县维持无脊灰状态。

继续做好无脊灰维持工作。

做好流脑、乙脑、甲肝等疾病监测点监测工作。

(七)加强对流动儿童常规接种工作的管理,认真做好漏种儿童的及时补种工作。

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要求,建立与教育部门长效配合机制,认真做好入学、入托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工作,学校及幼托机构查验率达到100%,儿童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三、着力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整合艾滋病综合防治资源,落实各项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

以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着力解决CD4、病毒载量检测率低、实验室检测装备不完善问题,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示范活动,加大对妇女、学生、农民工、男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性病和丙型肝炎防治的整合工作;落实梅毒控制规划,加大梅毒等性病防治工作力度,性病规范诊断和治疗工作;组织制定《峡江县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年)》。

(二)继续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认真规范结核病防治各项措施,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的实施质量。

1.紧紧抓住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这两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结核病控制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展结核病控制的各项活动。

全面完成市卫生局下达我县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任务。

2.加大结防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力度,积极参加全省以县为单位的结防机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加强并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地相关要求,强化实验室涂片、培养和药敏试验质量保证体系。

3.努力提高监控和评价水平。

强化监控与评价,提高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录入水平。

按照要求开展督导工作,提升督导工作质量,做好督导后的反馈,以及督导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进工作。

四、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传染病疫情。

(一)扎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与监测分析,提高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防控水平,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处理率100%,暴发疫情处理率100%。

(二)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增强流感监测专业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流感监测水平,推动流感疫苗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三)加强腹泻门诊管理指导,继续开展霍乱弧菌的外环境检索和外埠食品疫源检索工作,及时分析预警,全力控制霍乱疫情。

(四)继续做好重点地区出血热疫苗、钩体疫苗应急储备和接种工作,推进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化处置以及疫苗接种工作,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五)进一步做好我县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使全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及时有
效。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1年,全县法定传染病及时报告率99.7%以上,及时审核99.96%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评价综合指数(率)低于0.08。

五、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认真做好慢病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的深入开展,结合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健康生活方式日等健康日主题或既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至少2次健康促进活动,做好重大卫生宣传日(结核病、艾滋病、计免日、爱牙日等)宣传活动。

峡江县卫生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