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公差具体计算
轴和轴承座公差

轴承的径向定位——配合的选择——推荐配合滚动轴承的内径与外径公差已经国际标准化,见“公差”一节。
为了使具有圆柱内径与圆柱外径的轴承达到过盈配合或游隙配合,从ISO公差系统中为轴与轴承座孔的支承面选择合适的公差范围。
对于滚动轴承应用来说,可选择的ISO公差等级为数不多。
轴承内径与外径公差最常用的等级位置如图18所示。
带锥形内孔的轴承可直接安装在锥形轴颈支承面上,或者装配在圆柱形轴颈支承面上的有外锥面的紧定套或退卸套上。
在这种情况下,轴承内圈的配合并非像圆柱形孔的进口轴承一样由所选的轴公差来决定,而是由内圈在锥形轴颈支承面或套筒上推移的距离来决定的。
这时必须特别注意内部游隙减少的情况,如“自调心球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和“CARB®圆环滚子轴承”各节中所提到的。
如果轴承要用紧定套或退卸套来固定,锥套支承面允许有较大的直径公差,但是圆柱度公差必须减少,见“轴承支承面与挡肩的尺寸、形状与运行精度”。
实心钢轴的配合实心钢轴的推荐配合可以在下面找到:有圆柱形内孔的径向轴承(精密轴承除外)较高精度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精密轴承除外)较高精度的推力轴承铸铁与钢轴承座的配合在参考表格里可以找到下列轴承的适用轴承座公差建议:–非剖分轴承座内的径向轴承(精密轴承除外)–剖分或非剖分轴承座内的径向轴承(精密轴承除外)–较高精度的径向轴承–推力轴承(精密轴承除外)–较高精度的推力轴承这些推荐值参照了上述的一般选择方法,是根据轴承设计的发展和多年轴承的广泛应用提出的。
现代轴承相比早期的传统轴承在承载能力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些推荐值体现了更严格的应用条件。
轴承座公差的推荐数值也反映了轴承外圈能否在轴承座孔内作轴向移动。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核对所选择的公差是否适用于非定位端不能承受径向位移的非分离型轴承。
注意对于不锈钢轴承,表T1,T3,T5,T6和T8中所推荐的公差值适用,但需考虑表T1中角注2)和3)的限制值。
表T1中角注1)不适用于不锈钢轴承。
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内圈m6 n6 p6 外圈H7 G7K7常内圈旋转的配合外圈旋转时内圈h6 k6三维网外圈M6 N6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圈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0 前言滚动轴承是一种标准化部件,具有摩擦力小、容易起动及更换简便等优点。
我们在日常维修或从事机械设计时,合理、正确选择轴承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轴承配合的选择方法三正确选择轴承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充分利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关系很大。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轴承套圈承受负荷的性质和大小,并结合轴承的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套圈是否旋转三维网技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作负荷下不发生“爬行”,因为一旦发生爬行,配合表面就要磨损,产生滑动,套圈转速越高,磨损越严重。
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

壳体比部分壳体。 " B; O1 Y7 r: n / Y
3
结束语
6 Q9 [9 I# ^) n4 i
总之,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很多,在选择配合时,必须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
实际工作的类比法,方可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 www.3dportal
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 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 01 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我们还要 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 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 0。01 的间隙配合
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类型、尺寸、工作条件、轴与壳体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 P( f5 N3 g: D. o+ X- r+ V5 b. @9 O
(1)套圈是否旋转 三维网技术论坛- Z : ?9 Q# Z6 ?4 P- s: T
当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工作时为旋转圈,应采用稍紧的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应使配合面在工
因此,轴承的工作温度较高时,应对选用的配合适
② 旋转精度度的
轴承,为了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的影响,应避免采用有间隙的配合。而对一些精密机床的轻
负荷轴承,为了避免和轴的形状误差对轴承精度的影响,常采用有间隙的配合。一般认为轴
承的旋转速度越高,配合应越紧。
③ 安装和拆卸轴承的条件
thir内圈m6n6p6外圈h7g7k7这是正常内圈旋转的配合外圈旋转时内圈h6k6三维网技术论坛u8外圈m6n6双h配合一般不要采用因为国内加工能力不行孔和轴尺寸和形状达不到要求的话会跑外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
轴承公差与配合

轴承公差与配合一、轴承的公差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别符合《向心轴承公差》GB/T307.1-1994(等效采用ISO 492-1981)和《推力球轴承公差》GB/T307.4-1994(等效采用ISO 199-1979)标准。
见表16-1至表16-11。
1、向心轴承(1)符号及定义内径:d公称内径ds 单一内径d1 圆锥孔理论大端直径dmp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内径的偏差=dmp-d(对于圆锥孔△dmp仅指内孔的理论小端)△ds单一内孔直径的偏差△dlmp圆锥孔在理论大端的平均内径偏差=dlmp-d1Vdmp平均内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dmpamax-dmpminVdp 单一径向平面内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内径之差=dsmax-dsmin(圆锥滚子轴承用任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的最大值表示)外径:D 公称半径D1外圈凸缘公称外径Ds 单一外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Ds单一外径偏差=Ds-D△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的偏差=Dmp-D VDp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外径之差△Dmp平均外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Dmpmax-Dmpmin宽度:B,(C)内(外)圈公称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偏差=Bs-B,(Cs-C)T 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VBs,(VCs)内(外)圈宽度变动量,即单个内(外)圈最大和最小单一宽度之差=Bsmax-Bsmin,(Csmax-Csmin)△Ts实测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的偏差=Ts-T △T1s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与标准外圈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T2s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与标准内组件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旋转精度:Kia成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Kea成套轴承外圈的径向跳动Sd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跳动SD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D1外径表面母线对凸缘背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Sia成套轴承内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成套轴承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1成套轴承凸缘北面对滚道的跳动(2)公差值(1)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0级公差内圈外圈6级公差内圈6级公差外圈2、圆锥滚子轴承本条规定的内孔直径公差适用于圆柱孔 0级公差外圈—直径公差和径向跳动宽度—内、外圈、单列轴承及其组件6X级公差本公差级内圈和外圈的直径和径向跳动公差与0级公差规定的数值相同。
孔、轴的公差与国家标准

-70 -30 -30 -30 -30 -30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36
-205 -42 -48 -60 -78 -105 -28 -32 -38 -50 -68 -15 -18 -22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任务提出 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大家做的都很好, 只要我们多做练习 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难。
思考练习
查孔、轴的基本偏差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标准 公差和基本偏差,并计算另一极限偏差。
(1)ф 40G7 (2)ф 36f6 (3)ф 30S5 (4)ф 50js7
查孔、轴的极限偏差表确定尺寸的两极限偏差。
任务提出 2.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标准
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1)适用范围:既适合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 寸,也适用于一般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 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也可参照采 用。国家标准规定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适用 于非配合尺寸。 (2)公差等级与数值:f(精密级)、m (中等级)、c(粗糙级)和v(最粗级)。
任务评价
任务提出 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查孔、轴的极限偏差表确定尺寸的两极限偏差。
(1)φ8e7 (2)φ50D8 (3)φ80R6
查 轴的极限偏差表
查 一 查
基本尺寸
公差带
mm
c
d
e
f
大于 至 13 7
8
9
10 11 6
7
8
9
10
56
7
-60 -20 -20 -20 -20 -20 -14 -14 -14 -14 -14 -6 -6 -6 —3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太全了】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联轴器的轴孔配合公差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轴孔和轴需要过渡配合,所以孔需要js公差。
①当联轴器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盈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盈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盈配合。
②联轴器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联轴器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联轴器的轴孔配合公差: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它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
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配合公差的大小=公差带的大小;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配合性质。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轴的公差与配合

第2章孔、轴的公差与配合课前导读从最简单的光滑圆柱形(即孔与轴)的互换性要求出发,全面介绍《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本章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
基础知识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重点知识《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难点知识公差与配合的选择与应用。
2.1 基本术语及定义2.1.1 孔和轴1.孔孔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2.轴轴主要指圆柱形的外表面,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定义中的“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是指内、外部表面某一部分的意思。
从孔与轴的定义中可知,孔并不一定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非圆柱形的[如图2-1(a)中的毂槽]。
同样,轴也并不一定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非圆柱形的[如图2-1(b)中的轴槽]。
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
从加工过程来看,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
从测量方法看,测孔用内卡脚,测轴用外卡脚,如图2-1(c)所示。
图2-1 孔和轴的区分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2.1.2 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尺寸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值。
长度值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中心距等。
在机械制造中,一般常用毫米(mm )作为特定单位,在图样上标注尺寸时,可将单位省略,仅标注数值。
当以其他单位表示尺寸时,则应注明相应的长度单位,如50 m 。
2.基本尺寸基本尺寸是由设计时给定的,孔用D 表示,轴用d 表示。
它是设计者根据使用要求,通过强度、刚度计算及结构等方面的考虑,并按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圆整后所给定的尺寸。
基本尺寸仅表示零件尺寸的基本大小,它并非对完工零件实际尺寸的要求,不能将它理解为理想尺寸,认为完工零件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就越好。
零件尺寸是否合格,要看它是否落在尺寸公差带之内,而不是看它对基本尺寸偏离多少。
故基本尺寸只是计算极限尺寸和偏差的起始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孔轴的尺寸公差

07.06.2020
a
15
⑵ 配合的种类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 在轴的公差 带之上
图例: 孔 轴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07.06.2020
a
16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e、当基本尺寸一定时,极限偏差主要代表公差带的
位置,影响配合性质(配合的松紧程度),而公差代
表公差带大小,影响配合的精度。
07.06.2020
a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1:已知孔和轴的基本尺寸 D=d=25mm,Dmax=25.021mm, Dmin=25mm, dmax=24.993mm, dmin=24.980mm,求孔与轴的极 限偏差与公差。
二、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1、线性尺寸——两点之间的距离 。 角度尺寸
07.06.2020
a
3
2、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D: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Da/da: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 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
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a
27
(2)求孔、轴的极限偏差 按基孔制,则 EI=0,因为TH=ES-EI 所以 ES=TH+EI=0.025+0=+0.025mm 由Ymin=ES—ei,得 ei=ES—Ymin=(+0.025)一(-0.045) =+0.070mm, 而es=ei+Ts=(+0.070)+0.016 =+0.086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公差的计算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与标准化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及其意义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就能装到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行车和手表的零件,就是按互换性要求生产的。
当自行车或手表零件损坏时,修理人员很快就能用同样规格的零件换上,恢复自行车和手表的功能。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从设计方面看,按互换性进行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大大减少绘图、计算等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并有利于产品多样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从制造方面看,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加工和装配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从使用方面看,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可以及时更换那些已经磨损或损坏了的零部件,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能够连续而持久地运转。
综上所述,零件和部件的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普遍遵守的原则。
互换性的分类按互换的范围,可分为功能互换和几何参数互换。
功能互换是指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等方面都具有互换性,又称为广义互换;几何参数互换是指零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具有互换性,又称为狭义互换。
本章只研究几何参数互换。
按互换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若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这叫完全互换。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这时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而在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两个相同组号的零件相装配,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又能解决加工难的问题,这叫分组装配。
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这种情况属不完全互换。
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也属于不完全互换。
一般地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通常用于部件或机构的制造厂内部的装配,而厂外协作往往要求完全互换。
公差与检测——实现互换性的条件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误差,想把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做得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实际上,只要把几何参数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满足互换性的要求。
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称为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等。
加工好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检测加以判断,检测不仅用于评定零件合格与否,而且用于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检测是机械制造的“眼睛”。
无数事实证明,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外,往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合理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
尺寸公差与配合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有关孔和轴的定义1.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
2.基准孔在基孔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孔。
3.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
4.基准轴在基轴制配合中选作基准的轴。
在公差与配合中,孔和轴的关系表现为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即孔为包容面,轴为被包容面。
在加工过程中,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则由大变小。
孔和轴的定义明确了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应用范围。
在公差与配合中,孔和轴都是由单一尺寸确定的,例如圆柱体的直径、键与键槽的宽度等。
由单一尺寸A所形成的内、外表面如图6-1所示。
图6-1孔和轴的定义示意图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1.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称为尺寸。
更广义的是包括角度单位表示角度尺寸的数值。
2.基本尺寸由设计给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它是按产品的使用要求,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等计算或试验、类比等经验而确定,并按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圆整后所给的尺寸。
是计算偏差的起始尺寸。
相互配合的孔、轴基本尺寸相同。
3.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尺寸并非尺寸的真值,同时,由于形位误差等影响,同一零件表面的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实际尺寸也往往是不等的。
4.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两个极限尺寸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D max、轴d max),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D min、轴d min)。
图6-2所示。
图6- 2极限尺寸5.最大实体状态(MMC)和最大实体尺寸(MMS)在尺寸极限范围以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对于轴和孔来讲,分别是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 max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D min。
6.最小实体状态(LMC)和最小实体尺寸(LMS)在尺寸极限范围以内,具有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称为最小实体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
它是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 min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 max。
有关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1.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简称偏差。
2.极限偏差极限偏差包括上偏差和下偏差为。
孔的上、下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ES、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es、ei表示,如图6-3所示。
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ES、es),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EI、ei)。
3.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由于极限尺寸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基本尺寸,所以偏差可以为正值、零或负值。
偏差值除零外,应标上相应的“+”号或“-”号,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
4.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公差,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化量,尺寸公差是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
如图3-3所示。
(a) (b)图6-3 尺寸、偏差和公差孔的公差T h=| D max-D min |=| ES-EI | (6-1)轴的公差T S=| d max-d min |=| es-ei | (6-2)例6-1: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50.00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92 mm,试计算偏差和公差。
解: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50.008-50=0.008 mm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49.992-50=-0.008 mm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50.008-49.992=0.016mm公差=上偏差-下偏差=0.008-(-0.008) =0.016mm公差与偏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差代表制造精度的要求,是指上下尺寸的变动范围,反映加工难易的程度,当基本尺寸相同时,公差越大,制造难度越低加工越容易,不同尺寸不同公差值时,可用相对尺寸精度来测量其制造难易程度;而偏差是表示偏离基本尺寸的多少与加工的难易程度无关。
公差是不为零的绝对值;而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
公差影响配合的精度。
而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
5.零线和公差带图3-3是公差与配合的一个示意图,它表示了两个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基本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与公差的相互关系。
在应用中,为简单起见,一般以公差与配合图解(图6-4)来表示。
零线: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
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叫公差带。
在国标中,公差带包括了“公差带大小”与“公差带位置”两个参数。
前者由标准公差确定,后者由基本偏差确定。
6.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7.标准公差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有关配合的术语及定义1.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根据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不同的相互位置关系,配合一般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三类。
2.间隙与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大于零时称为间隙,小于零时称为过盈。
一般用X表示间隙量,用Y表示过盈量。
3.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一般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图6- 5所示。
图6- 5间隙配合表示间隙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也可用平均间隙表示。
最大间隙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用X max表示,即X max=D max-d min=ES-ei (6-3)最小间隙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用Xmin表示,即X min=D min-d max=EI-es (6-4)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的平均值称为平均间隙,用Xav表示,即X av=(X max+X min)/2 (6-5)配合公差(或间隙公差):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和轴公差之和。
4.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一般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图6- 6所示。
图6- 6过盈配合表示过盈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最大过盈和最小过盈,也可用平均过盈。
最小过盈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用Ymin表示,即Y min=D max-d min=ES-ei (6-6)最大过盈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差,用Ymax表示,即Y max=D min-d max=EI-es (6-7)最大过盈与最小过盈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过盈,用Yav表示,即Y av=(Y max+Y min)/2 (6-8)配合公差(或过盈公差):是允许过盈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小过盈与最大过盈之代数差的绝对值。
也等于相互配合的孔公差和轴公差之和。
5.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一般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相互交叠。
图6- 7所示。
图6- 7过渡配合表示过渡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