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笛_小学作文

合集下载

读《木笛》有感_五年级作文_1

读《木笛》有感_五年级作文_1

读《木笛》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是《木笛》。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有一个人叫朱丹,他去参加一个音乐类的比赛,当时大师给他抽中的是一首欢快的曲子,但是朱丹怎么也不吹欢快的曲子,放弃了比赛: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他走到纪念碑前,吹响那悲伤而凄凉的曲子,最后大师走过来紧握他的手,告诉他他被录取了,当时他又高兴又悲伤。

读完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我觉得:朱丹非常爱国,因为当天是国家悲哀的一天,他就算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比赛的名次,也绝不吹欢快的曲子。

他这是为国家着想,虽然他吹不吹曲子表面都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吹欢快的曲子,别人也管不着。

但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悲痛,所以他的态度是那么坚定、坚决。

我当时马上联想到一件事——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我听说有一个乞丐老爷爷,他走到捐钱箱前,拿了一张一元钱的,放了进去。

没过多久,他又过来了,这次却拿了一张一百块钱的,放了进去。

当时人们都感到很奇怪,他是个乞丐,每天都在要饭,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结果老爷爷告诉他们说他一开始都是1分,2分,5分,1角的零钱,他怕这样零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去银行把那些钱换成了一张整的一百元钱,投进了捐款箱。

他尽了自己的所能,为国家付出,你知道吗?这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有多少?但他却为国家着想,哪怕自己没有任何东西了,也要尽自————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己的所能,让受灾的人们好过些,他觉得这样很幸福,他的这份心意让我们没齿难忘!
无论是朱丹还是乞丐老爷爷,都放弃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向国家献出了自己的所能,所以我也要向朱丹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精神。

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捐献,去付出……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读《木笛》有感_六年级作文

读《木笛》有感_六年级作文

读《木笛》有感“宁作流浪汉,不做亡国奴。

”这是丰子恺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我们要爱国。

我读了木笛这篇文章,觉得朱丹是一个爱国、爱党的好青年。

有谁为了一件极其普通的事而耽误自己美好前途的艺术之路呢?他,一个普普通通身穿黑色锦云衣的南京青年能做到。

我一想到这就十分仰慕他那种爱国之情。

朱丹在12月13日,就是我们祖国背负着巨大耻辱的一天,是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日,有谁记着呢?他,一个爱国青年——朱丹。

在那一天,他身着一身黑衣,缓缓的来到纪念碑前。

天,下着大雪,碑前的红烛流着红宝石般的泪,仿佛也为逝去的人哀悼。

拿出木笛,他开始了吹奏。

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

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烛焰温暖着这声音。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起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

他吹奏的乐曲悲惋,融入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孩子们静静倾听着,犹如一片幼松林,他们听懂了。

朱丹完全可以为了参加乐团而演奏欢乐的曲子,没有任何人知道。

可他并没有演奏,他肯定知道拒绝会使他失去机会,甚至会与机会永远失之交臂。

他,没有,没有演奏欢乐乐曲,因为他的血液、身体里,流淌着爱国的血液,跳动着爱国的脉搏!这个爱国青年,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记住这一天,不忘国耻,就是做了一件不小的事。

有谁能在这天为那些死去的同胞吹一首悲伤的曲子,难道这不足以表达一位青年的爱国之情吗?就在这一天,五万七千余人被日军杀死在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六个星期,杀人方式更是惨不忍睹:剖腹、枪杀、活埋......想起来就毛骨悚然,所谓规模之大,杀人之多,是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他一位普通青年还记着,在这天有多少生命丧生。

祖国啊,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你的骄傲我们永远铭记着,你的屈辱,我们又怎能忘记?“祖国在心中”,简简单单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华儿女见到迎风飘扬的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正是因为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国人听到同胞被杀害,谁不会悲哀,谁不会愤怒。

读《木笛》有感优秀作文

读《木笛》有感优秀作文

读《木笛》有感优秀作文
读《木笛》有感优秀作文
读了《木笛》,我被文中的朱丹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朱丹是个木笛演奏员。

一次,他去一个高级乐团应聘。

轮到朱丹,他被一位主考官要求演奏欢乐的乐曲,朱丹拒绝了,因为那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朱丹没有参加考试,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大屠杀纪念碑前吹了一曲如泣如诉的乐曲,他的行为得到了大师的`肯定并被
录取了。

这让我想起几十年前,可恶、残暴的侵掠者疯狂夺去了南京30
多万个无辜的生命,血流成的河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南京的大街小巷,把街道染得血红;尸体堆成的山坡一个比一个高,埋了七层的尸体慢慢变成了没有血肉的白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在十几亿中国人中,又有几个像朱丹这样放弃前途来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呢?我们作为炎
黄子孙有职责护国爱国。

我们人人有一颗爱国之心,但大家心连心团结起来用行动来爱国会是怎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呀!让我们为之努力吧!
- 1 -。

小学议论文作文:读《木笛》有感8

小学议论文作文:读《木笛》有感8

读《木笛》有感读《木笛》有感星期六,我在家读了《木笛》这篇课文,读完后,我感到南京大屠杀中的人民,他们是那么可怜,那么无辜,同情心不禁油然而生;而对日军侵略我国,并杀死南京那些无辜的人们,我无比的愤怒。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有个乐团招考演员,朱丹留在终试。

那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一位大师让他演一首欢乐的曲子,可他并没有,大师就让朱丹回去了。

朱丹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走去。

来到碑前,朱丹吹起了悲凉凄切的笛声。

大师听见了,这笛声深深地打动了大师的内心,大师就让朱丹进入了乐团,成为了木笛演奏员。

朱丹那悲凉而凄切的笛声仿佛在我耳边回响,这让我不禁想起,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的惨案——南京大屠杀!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略不所。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星期的屠杀,中过军民被枪杀、活埋者着竟达34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日军共抢去88万册图书,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的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图示真是惨绝千古人寰!南京大屠杀只是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留下的一个小小的“足迹”而已,这只是冰山一角!日本侵略者曾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不可计数,而这些是已经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有在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举行集体抗议,遭到镇压,47人被打死,200多人手伤,酿成“三一八惨案”:有在1928年5月,日军制造的“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余人,并且占领了中国那美丽的济南;有在1931年9月,日军在沈阳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全境,让3000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还有在1937年7月,日军制造的“卢沟桥事变”,看是全面侵华,然后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这就是日军在我国领土上,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印记!尽管,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但是对于战争时那哪一件件惨案我们依然记忆犹新。

读《木笛》有感 -读后感作文

读《木笛》有感 -读后感作文

读《木笛》有感-读后感作文
读了《木笛》这篇文章后,我感到无比的感动,读《木笛》有感。

一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

其中有一位纤弱、修长的木笛表演者叫朱丹。

当评审们让朱丹用木笛表演一首欢快的曲子时,他拒绝了评委的要求,因为他知道,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们的纪念日。

朱丹因此没有被乐团录取,一人独自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们的纪念碑旁,用木笛吹奏起了优美动听的乐曲。

那位当任评审的音乐大师就站在朱丹身后,被那动听、感人的乐曲、情景感动了,立即录取了朱丹。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被朱丹的举动打动了,读后感作文《读《木笛》有感》(https://unjs)。

我仿佛看到了朱丹的心,那颗爱国之心在沸腾,在燃烧!朱丹将他的爱国心付诸于实际的行动,这一举动,更胜于那千言万语的述说!
其实还有许多人像朱丹一样,也非常热爱祖国:黄继光、葛振林、马宝玉------张威也是其中一个!
张威在14岁时参加了共产党,在一次作战中,不幸被敌人捕获。

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他始终都不肯向敌人低头,说出主力连队所在的根据地。

最终,他经不住酷刑,牺牲了!------
张威、朱丹他们的爱国情谊实在令人敬佩。

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年级学生读《木笛》有感

五年级学生读《木笛》有感

五年级学生读《木笛》有感
《木笛》这篇文章讲述了木笛演奏员朱丹在12月13日那天参加了一个乐团在南京举行的终试,在场上拒绝演奏表现欢乐的乐曲,面对一位声名远扬的外国音乐大师的质问,朱丹说明了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大师果断拒之门外。

在纪念碑前,朱丹又吹起了他的木笛,这悲凉凄切的乐声打动了在场的孩子们,也打动了那位音乐大师。

最终,朱丹虽然没有参加终试,却也被乐团破格录取。

在《木笛》中,我看到了朱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忘祖国的千年雪耻。

他打动孩子们,打动大师的不只是那犹如脉管滴血的乐声,更是他对祖国的那份爱意,这乐声里包含着的,是每一位中国人民浓浓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在这些人物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祖国的敬仰,对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熟知;看到了朱丹不忘祖国基压多年的雪耻,不忘中国多年荣华、耻辱的历史;我还看到了这名声名远扬的外国音乐大师的知情达理。

看完《木笛》,我不禁想起了我们这些小学生,又是否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次老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各种血泪历史呢?。

读《木笛》有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读《木笛》有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精心整理
读《木笛》有感400字_400字读后感
我读完《木笛》这篇文章,我从主人公朱丹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招聘演员的考试中,考官要求一位叫朱丹的应聘者用木笛吹奏一首欢乐的乐曲,朱丹不肯,因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所以朱丹失去了这次重要的工作机会。

入夜,朱丹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他:“伫”他那
布:
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木笛》读后感作文

《木笛》读后感作文

《木笛》读后感作文
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朱丹的爱国之情!
1937年的12月13日,30万手无寸铁的南京同胞被灭绝人性的日寇残忍的屠杀。

这一天是全国人民举国哀悼的日子。

作为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爱国青年,怎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去做有损尊严的事情呢?我想,朱丹离开考场时眼里那苦涩的泪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失去这次难得的时机,也有对遇难同胞深深的哀悼!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乐手来讲,还有什么比他的艺术生命更重要的呢?但是因为有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他宁可牺牲自己的艺术前途。

朱丹的精神告诉我,要永远记住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是一个,要永远把祖国放在第一位。

我作为一名学生能报效祖国的就是要发奋图强、学习各种知识,将来为建立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啊!我爱我的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笛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木笛,感谢您的阅读!
有一个人叫朱丹,他去参加一个音乐类的比赛,当时大师给他抽中的是一首欢快的曲子,但是朱丹怎么也不吹欢快的曲子,放弃了比赛: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他走到纪念碑前,吹响那悲伤而凄凉的曲子,最后大师走过来紧握他的手,告诉他他被录取了,当时他又高兴又悲伤。

读完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我觉得:朱丹非常爱国,因为当天是国家悲哀的一天,他就算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比赛的名次,也绝不吹欢快的曲子。

他这是为国家着想,虽然他吹不吹曲子表面都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吹欢快的曲子,别人也管不着。

但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悲痛,所以他的态度是那么坚定、坚决。

我当时马上联想到一件事——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我听说有一个乞丐老爷爷,他走到捐钱箱前,拿了一张一元钱的,放了进去。

没过多久,他又过来了,这次却拿了一张一百块钱的,放了进去。

当时人们都感到很奇怪,他是个乞丐,每天都在要饭,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结果老爷爷告诉他们说他一开始都是1分,2分,5分,1角的零钱,他怕这样零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去银行把那些钱换成了一张整的一百元钱,投进了捐款箱。

他尽了自己的所能,为国家付出,你知道吗?这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有多少?但他却为国家着想,哪怕自己没有任何东西了,也要尽自己的所能,让受灾的人们好过些,他觉得这样很幸福,他的这份心意让我们没齿难忘!
无论是朱丹还是乞丐老爷爷,都放弃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向国家献出了自己的所能,所以我也要向朱丹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精神。

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捐献,去付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