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水源及闵行水厂的水质调查
黄浦江支流水源水质分析

饮用水 水源 的污染 已经成 为全 球 面 临 的严 重 问题 , 在 快 速 发展 时 期 的 中 国 的形 势则 更 为 严 峻. 处 19 97年对 全国 6 8 大 中型城 市 的统 计表 明 :我 国 的年 总排 污 量 为 3 5 0 l ,O 约 7 6 6个 .3X1加I C D l _ .0X
Vo . 6. . 1 3 No 4
2007 ,Au g.
黄 浦 江 支 流 水 源 水 质 分 析
张红专 , 高乃云2 李春森 ,
( .上海 师范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上海 2 1 1 ; .同济大学 环境科 学- 1 048 2 9工程 学院,上海 20 9 00 2;
3 .上海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水 厂 , 海 20 0 ) 上 0 00
收 稿 日期 : 0 61-4 20 — 0 2
基金项 目: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资助 ( 0 2 A 0 0 ; 20 A 6 13 )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 年教师科 研专项基 1
金 (F 7. R ̄7 )
作者简介 : 张红专( 90一) 女 , 17 ,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 程学院讲 师.
维普资讯
第 4期
张红专 ,高乃云 , 李春森 : 黄浦江支流水 源水质分析
生在 4~1 1月份 ,2~3月份 浊度 较高 . 表 明 黄浦 江 支 流水 源水 的浊 度较 低 , 一 方 面大 大 减轻 了水 1 这 这 厂 内各处理 构筑物 的运 行负荷 , 一方 面又对 低 温时期 的水处 理造 成 了一定 的 困难 . 另
2 耗氧量和氨氮
一
M
、
+ 啡 ㈣
- I9 年 99
闵行水厂厂用水分析

闵行水厂厂用水分析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厂所需的厂用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上海市闵行区的重要制水厂之一,闵行水厂为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厂用水。
对闵行水厂厂用水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闵行水厂厂用水进行分析,探讨其水质特点、用途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水质特点1. pH值pH值是衡量水质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闵行水厂厂用水的pH值通常在6.5-8.5之间,属于中性或弱碱性,符合一般的生产要求。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因此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2. 含氧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衡量水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闵行水厂厂用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在8-10mg/L之间,属于优质水质范围。
良好的溶解氧含量能够确保工业生产中氧的充足供应,有利于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3. 总硬度总硬度是指水中所含的钙和镁的总量,它是衡量水质软硬程度的重要指标。
闵行水厂厂用水的总硬度一般在100-300mg/L之间,属于较硬水质。
较硬的水质会对一些工业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4. 细菌和微生物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是导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闵行水厂通过精密的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保证了厂用水的卫生安全。
5. 重金属及有机物含量在工业制造中,水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含量会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因此闵行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会对这些物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去除,确保厂用水的质量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二、用途闵行水厂所生产的厂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它能够为各类制造业提供所需的清洁、卫生和优质的水资源,包括但不限于:1. 供给制造业的冷却和循环水系统,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2. 用于洗涤、清洁等生产过程中的用水;3. 作为原料或溶剂的配制使用;4. 消防用水等特殊需求。
厂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因此闵行水厂制造的厂用水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3
为确保黄浦江源头水质稳定达标,需要对黄浦 江源头进行详细的水质调查和分析。
目的
通过对黄浦江源头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水质现 状和变化趋势。
分析影响黄浦江源头水质的因素,确定主要污染 源和污染物质。
为制定黄浦江源头水质保护和改善方案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黄浦江上 游的龙华、徐汇、松江、青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工作背景与目的 • 水质调查方法和实施计划 • 黄浦江源头水质现状 • 上游水质对黄浦江的影响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工作背景与目的
工作背景
1
黄浦江作为上海市的主要水源,其水质状况对 上海市的供水安全至关重要。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废水排 放的增加,黄浦江源头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影响。
采样频率与时间
定期监测
每个季度对黄浦江源头进行采样监测,了解水质变化趋势。
突发事件监测
当黄浦江源头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进行采样监测,评估事件对水质的影响 。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水质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黄浦江源 头水质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同时,结合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绘制黄浦江 源头水质状况分布图。
03
黄浦江源头水质现状
水质指标
pH值
水温
浊度
总磷
总氮
黄浦江源头水质的pH值 在6.8-7.2之间,呈中性 偏酸。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黄 浦江源头的水温变化较 大,全年水温变化范围 在0-25℃之间。
水

80年代初,上海自来水公司所属的9个自来水厂,除闵行与长桥水厂,都处于黄浦江下游,供水量占全市60%的杨树浦水厂和南市水厂,分布在黄浦江污染最严重的江段,1910年又建成了日供水量9000吨的闸北水厂,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以苏州河为水源的水厂。
它仅过了14年就因污染而关闭搬迁。
1987年,上游引水一期工程完成,每天从临江江段取水230万立方米分送南市、杨浦水厂,水质比原来有一定改善,使市区400万市民受益,但临江江段水质受到下游污水上溯和上游吴泾、闵行工业区废水的影响,仍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但不到10年,耗资30亿元的引水二期工程又动工修建了,又将城市的取水口向上游推进了数十公里,放在离黄浦江源头不远的松浦县松浦大桥附近的江面上。
上海市城市供水取水口的数次上移,表明上海地区河流的污染程度和范围日益向河流的上游扩展。
目前,上海这个“东方大城”的600多万市区人口,每天500万吨生活和饮用水,都维系在距黄浦江源头不远处的数十平方公里的集水区内,保险系数太低。
所以应当采取断然措施,治理污染,保护水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四根粗粗的取水管道“隐身”在黄浦江面下,24小时不停地向市区输送着原水,上海每天约有400万立方米自来水源取自这里的取水口。
记者昨天在松浦原水厂看到,就在取水口的周围,已经竖立起一圈“纺锤形”的黑色钢结构拦污网工程。
经过验收并正式投运后,它将为原水供应安全、特别是今夏上海高峰供水期间确保水质增加保障。
不少市民对于去年的“8·5”特大油污染事故还记忆犹新。
由于渔船误撞,长阳轮上85吨重柴油漏入黄浦江中,使黄浦江吴泾段8公里水域受到污染,而距离吴泾热电厂漏油点17公里处的松浦大桥取水口更是受到了威胁。
正是为了应对这些安全隐患,水务部门设计、建造了拦污网,其中还安装了围油系统。
如果类似事故重现,围油系统能够有效挡住取水口附近水面上可能出现的油膜、油花,为清除油污赢得宝贵的时间。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第三节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 口设在中游,只有 1% 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
历年来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
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市内 24 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 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
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 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对新水源的选择, 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 3 个方案的 优缺点。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 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 上是可行的。
1984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 500 万立方米 /日(1994 年期工程兴建时改为 540 万立方米 /日),为节约近期投资,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
一期工程从临江取 水,设计规模为每日 290 〜 310 万立方米, 1987 年 7 月 1日建成通水。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期工程于 1994 年起兴建, 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
期工程获 1988 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1989 年国家优 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 大的城市供水工程。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 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 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中约占 70% 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 28% 能力的取水水典礼范民权常驻现场及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竣工通水。
、取水构筑物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最终取水点设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在女儿泾与得胜港之间,该处河段属凹岸起点,水深流大,与航道的矛盾较小。
预臭氧化与臭氧活性炭同步去除饮用水中锰含量的研究

预臭氧化与臭氧活性炭同步去除饮用水中锰含量的研究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第二水厂取用的黄浦江上游原水,属于微污染水源,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常规工艺,对于原水中大部分感观性状指标和卫生指标都有较好的去除,可以达到2001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但对COD Mn、锰特别是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
调查发现,黄浦江原水一些指标随季节性变化很大,就闵行段原水的锰含量而言,五年平均值在0.11-0.17mg/L,最高值为0.70mg/L;出厂水平均值在0.04-0.11mg/L,最高值为0.30mg/L,1998~2002年间锰含量的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1998~2002年黄浦江原水及其出厂水中锰含量年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大部分年份下,出厂水中锰含量都不能达到CJ94—1999饮用净水水质0.05mg/L的标准,特别是2000年,年平均值不能达到我国200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的0.1mg/L标准。
为全面改善水厂出水的水质,决定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近期进行了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预臭氧氧化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不仅可以取得对有机物、氨氮、THMFP等指标良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同步可以取得对锰含量较好的去除,本文主要针对处理过程中锰的变化来进行讨论。
1工艺流程本试验为中试规模,现场设在闵行水厂取水头部,以黄浦江水为原水,中试试验的工艺流程采用1号预臭氧化工艺、2号预氯化工艺的对比试验,每套工艺的处理能力为1m3/h,具体流程见图1。
或过滤过程中去除。
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锰用比臭氧弱得多的氧化剂即可将其氧化。
但当锰以有机络合物形式存在时,则需使用臭氧这类强氧化剂才能使之在中性pH值条件下形成金属水合氧化物沉淀分离。
臭氧与Mn2+反应如下:Mn2++O3+H2O → MnO2+2H++O2(易)——(0.88mg O3/mg Mn2+)Mn2++O3+H2O →MnO4-+2H+(难)——(2.2 mg O3/mg Mn2+)用臭氧氧化进行原水的预处理,可以将锰离子氧化为固态锰,从而在后续常规处理中予以去除,原水锰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后续深度处理的负荷。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与分析

摘 要 : 浦 江上 游 保 护 区是 上 海 环 境保 护 工作 的重 点 , 水 质状 况 直接 影 响 上 海 的饮 水 安 全 , 析 影 响 该 区 黄 其 分 域 水 质 的 主要 水 质 因子 。 究水 质 的 分 布 特 点和 近 年 (00年 一 0 年 ) 发 展 变化 趋 势 , 文使 用 因子 分 析 研 20 2( 0 的 本
wae r t ci n a e r m 0 0 t 0 4 tr p e t r a f o o o 2 0 2 0 .T i meh d t e tp c l trq a i n iao a g u Rie p e e i n o hs t o h y ia e u l yi d c t ri Hu n p v ru p rr g o .F rh r wa t n ute ,
中 图 分 类 号 :8 4 X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Wae u lyE au t na dA ayi o ePoet nA e t Q ai vlai n nls f h rtci ra r t o s t o
o a e s u c s i a g u Ri e p r S r a fW t r Re o r e n Hu n p v r Up e te m
黄 浦 江 上 游 水 源 保 护 区水 质 评 价 与 分 析
谢 欢 , 小华 仇 雁翎 张 明旭 童 , ,
(. 济大 测量与国 1同 学 土信息工 程系. 海209; 辽宁工程 上 002 . 2 技术大学 地理空间信息技 术与应用实验 辽宁, 室, 阜新 13 0 2 0 0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上海 2 09 4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 00 2;. 上海 2 0 3 ) 0 0 0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本文图均略黄浦江源头水质调查报告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便是在海洋中诞生的。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上海每天工业、生活用水都离不开它,但现在越来越多上海的人喝起纯水来,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现代都市人追求健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来水里的氯味太重。
上海居民所用的自来水绝大部分取自于黄浦江,正因为现在黄浦江的水质污染已较为严重,水体发黄混浊,所以自来水厂为了保障居民用水的卫生,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是黄浦江本身由于工业排污引起水质污染,还是黄浦江的源头出了问题,我趁到天目山学农的机会,到黄浦江的发源地去进行一番考察。
据最新专家考察结果显示,黄浦江的源头在浙江省安吉县境内,发源于龙王山。
有两条主要的溪流,一条是西苕溪,另一条是东苕溪。
安吉县境内的溪流,几乎全部汇入西苕溪,呈叶脉辐聚状单一水系,因此,西苕溪是黄浦江的主源。
我的调查就以西苕溪为主。
(水样)图-1我去了西苕溪的上、中、下游三处作了调查。
西苕溪上游,即龙王山。
整个龙王山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常绿阔叶林、阔叶常绿落叶林、矮林、灌木林、灌草丛依次而生,溪流在山间或隐或现,在半山腰的地方我采集了水样A。
继续上攀,口渴时捧些山水解渴。
口味甘甜,正如广告中所说的××山泉有点甜,此话不假。
到了龙王山顶,其峰顶平坦如田,广数百亩,当地俗称千亩田。
龙王山的水即由其下流出,该处就是黄浦江的真正源头。
我学农时居住的农民家的附近,就是西苕溪的中游,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西苕溪中的水很少,河床里的石头全部露出来。
河中有当地人家养的鸭子在嬉水;也有人在用溪水洗衣服,在我下去采水样B时,感觉到水流相当湍急。
在河中间,向两岸望去,因为是在村庄里,岸边已有许多生活垃圾,有废弃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空瓶子等东西,但由于水流较急,估计对水质影响还不是最大。
而且当地人在河中洗衣服,大多采用最传统的方式――用棒槌敲打,几乎不用洗衣粉,所以洗衣粉中磷对水质的污染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江水源及闵行水厂的水质调查
时间:1998-09-0109:30来源:专家属性:其他论文评论:0条
作者:高乃云,乐林生,范瑾初,莫兴康,陈伟,唐
来源:中国水网
发表时间:1998-09
高乃云乐林生范瑾初莫兴康陈伟唐意祥
[提要]本文为同济大学与上海自来水公司的合作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水厂现状
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将闵行水厂1991~1996年间进、出水在物理、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方面各项水质指标测定结果,对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水源给水厂水质物理指标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
上海市闵行水厂二车间取黄浦江上游水,是采用黄浦江水作为水源的典型的常规处理制水车间。
以下根据闵行水厂二车间1991~1996年的有关测定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评价。
一、物理指标
1.浑浊度
黄浦江原水的浑浊度逐年无明显变化规律。
1991~1996年6年间最小月平均浑浊度为43N TU,最大为116N TU,日最高值为300N TU,6年总平均为72N TU。
一般雨季由于雨水稀释使原水浑浊度降低。
闵行水厂出厂水浊度6年间月平均最高为1.8N TU,最低0.3N TU,月总平均0.82N TU,去除率高达98.9%,原水浑浊度逐月平均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年四季黄浦江原水浑浊度变化不大。
2.溶解性总固体
1991~1996年间,未对闵行水厂原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进行测定,出厂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月平均最高值452mg/L,最低203mg/L,逐年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6年月总平均值为326mg/L。
3.电导率
1991~1996年间,黄浦江原水月平均电导率最大值为60.5mS/m,最小,22.5mS/m,月总平均值41.7mS/m。
闵行水厂出厂水电导率最大值59.1mS/m,最小值23.1mS/m,月总平均值42.0mS/m,略增0.7%,充分证明,水厂常规处理不能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杂质。
电导率逐年变化无明显规律。
4.臭和味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不得有异臭、异味。
以黄浦江为水源的自来水中,有时会有明显的异味和异臭,如氯酚味(象药水),有时还有霉、腥味,有些味道是由于饮用水中消毒余氯过多引起的。
5.其它物理指标
1991~1996年间,黄浦江原水和闵行水厂出厂水中水温、色度测定值及其去除率见表1。
二、化学指标
1.耗氧量
黄浦江原水的耗氧量较高。
1991~1996年年平均CODMn值5.82~6.17mg/L,6年逐月平均值5.63~6.72mg/L,月总平均6.15mg/L,日最高值达9.81mg/L,6年中月总平均最高7.96mg/L,发生在1992年8月份。
原水CODMn值,除个别年份外,呈逐年上升趋势。
1991~1996年,闵行水厂出厂水中CODMn月平均最高值6.33mg/L,最低值2.95mg/L,6年月总
平均值4.44mg/L,去除率为27.8%,原水中CODMn逐月平均值变化见图2曲线。
2.溶解氧
黄浦江原水中溶解氧在1991~1996年间年平均值4.78~7.02mg/L,逐月平均值2.08~8.70mg/L,月总平均5.23mg/L,见图3。
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1、2月份最高,达8mg/L以上,7、8两月最低,最小值甚至达到0~1mg/L,处于无氧状态,此时原水水质恶化,图3的曲线从1月份到12月份,呈明显的下凹形状。
溶解氧逐年变化无明显规律。
3.其它化学指标
1991~1996年间,黄浦江原水和闵行水厂出厂水中p H值、总碱度、氯化物、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硫酸盐、铁、锰、铜、挥发酚类、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及去除率见表1。
三、毒理学指标
1.游离氨
黄浦江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
1991~1996年年平均值0.39~1.03mg/L,月总平均值0.90mg/L,月平均最高值3.69mg/L,最低0.12mg/L,6年逐月平均0.18~1.18mg/L,8月份最高,9月份最低,见图4。
6年中闵行水厂出厂水游离氨的月平均最高值3.07mg/L,最小值为0.3mg/L,月总平均值为0.78mg/L,去除率13.3%(注:游离氨的去除率计算中未考虑氨的投加量)。
氨氮逐年变化无明显规律。
2.氯仿
根据闵行水厂1995年3月至1997年6月的测定,黄浦江原水中的氯仿含量为0,但出厂水中的氯仿含量为2~31μg/L,平均为9.36μg/L。
而且前加氯量越大,特别是过折点加氯时,出厂水中的氯仿越高。
3.四氯化碳
根据闵行水厂1995年3月至1997年6月的测定数据看,原水中的四氯化碳的含量均为0,而出水中的四氯化碳的月平均含量为0.1~0.6μg/L,月总平均为0.17μg/L,低于我国饮用水标准(3μg/L)。
4.污染指数
上海自来水公司采用污染指数来衡量原水受污染的程度,污染指数用K来表示,其定义为:
当K≥5时,原水处于黑臭期。
1991~1996年原水污染指数(K值)逐月平均为0.24~2.14,见图5,月总平均为1.09,最高日达15.42。
一年中,8月份污染指数最高,9月份最低。
此外,6,7,8,9四个月中时有污染指数K≥5(即原水恶化)的现象发生。
5.其它毒理学指标
1991~1996年间,黄浦江原水和闵行水厂出厂水中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镉、银、铬、汞、氰化物、砷、铅、硒含量及其去除率详见表1。
四、细菌学指标
1.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1992~1996年间,闵行水厂的黄浦江原水和出厂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5年间的月平均变化状况及其去除率见表1。
2.游离余氯
闵行水厂出厂水中游离余氯从1990~1994年间月平均最高2.98mg/L,最低1.51mg/L,月总平均为2.01mg/L。
五、结论
1.黄浦江水为微污染水源,属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88)Ⅲ2Ⅳ类水体,水质差的少数月份为V类水体。
2.闵行水厂出厂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85),但出厂水中挥发酚类、锰、锌时有超标。
锰含量在6年中有3个月月平均值超标,超标率为4.17%;锌含量在72个月中有6个月的月平均值超标,超标率8.3%;挥发酚类含量在72个月中有14个月的月平均值超标,超标率近20%,导致水中有氯酚味道,但未见目前的含量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报道。
3.出厂水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氨氮、耗氧量、总有机碳、紫外消光值等都较发达国家高1至数倍。
K>5(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4.黄浦江原水中的氯仿与四氯化碳的含量均为零,出厂水中的四氯化碳月平均含量则为0.1~0.6μg/L;氯仿含量2~31μg/L,虽然大大低于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值,但实践证明,自来水中的氯仿与四氯化碳含量完全是加氯引起,且其含量与加氯量成正比。
5.闵行水厂出厂水中的浊度、色度等指标虽然很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上海自来水公司规划要求,到2000年,出厂水浊度<0.5N TU,色度<5度,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质标准。